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马钰;胡静;刘宝瑞;钱晓萍【摘要】伊立替康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最早用于标准化疗方案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认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比现有临床药物更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此,我们对这一领域进行综述.【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5页(P541-545)【关键词】伊立替康;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作者】马钰;胡静;刘宝瑞;钱晓萍【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R730.53伊立替康是一种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主要作用是可以特异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干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产生细胞毒性[1],于199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标准化疗方案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2],目前,已应用于胃癌、胰腺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的治疗,现对伊立替康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伊立替康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应用包含伊立替康在内的多种联合化疗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提高了疾病控制率,延缓了疾病进展时间。
Garcia-Alfonso等[3]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治疗77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初治患者,结果9个月生存率为61%,反应率为51%,疾病控制率84%,中位无进展时间为11.9个月,总生存时间为24.8个月,因此认为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双周方案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Bazarbashi等[4]进行了1项Ⅱ期临床研究,在I期临床研究中确定了伊立替康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50 mg·m-2,随后在Ⅱ期临床研究中,应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贝伐单抗治疗53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4%的患者完全缓解(CR),60%的患者部分缓解(PR),中位无病进展时间1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28个月。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杨川宝【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证的134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伊立替康80 mg/m2,持续静滴90 min,d1,8;替吉奥100 mg/m2,d1~14,bid;治疗周期为21d.结果 13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D 20例,SD 56例,PR 50例,CR 8例,有效率为43.28%(58/134),疾病控制率为85.07% (114/134).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轻度,停药后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者.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施以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32【总页数】1页(P61)【关键词】晚期胃癌;伊立替康;替吉奥【作者】杨川宝【作者单位】凌源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凌源12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确诊起来比较困难,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胃癌晚期,已经错失了手术时机,仅能通过生物治疗、化疗等保守方案进行治疗。
全身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近几年,随着新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早期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加以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其效果仍不是明显。
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FOLFOX(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DCF (5-Fu +顺铂+多西他赛)等是当前临床常用的几种化疗方案[1]。
但中晚期胃癌患者对上述化疗方案的耐受性比较差,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笔者旨在探讨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指导依据。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崔艳艳;綦会霞【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9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PR 14例,SD 15例,PD 10例,有效率为35.90%,疾病控制率为74.36%.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晚期胃癌二线治疗可选择的化疗方案.【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3页(P498-500)【关键词】伊立替康;替吉奥;晚期胃癌【作者】崔艳艳;綦会霞【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赤峰024000;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赤峰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730.53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1],进展期胃癌5 a生存率仅30%左右,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晚期胃癌,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二线化疗能降低死亡风险[2]。
以希罗达、替吉奥、草酸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
Kwon等[3]研究发现,经FOLFIRI二线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转移器官少、CA199水平低于34 u·mL、经3周期二线化疗达到较好疗效者具有较长的总生存时间及疾病进展时间。
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晚期胃癌患者共39例,均为经以铂类为基础一线化疗失败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
现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共39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胃癌;所有患者均为胃癌Ⅳ期,至少有1个部位的远处转移,均有可测量病灶;既往曾经接受过含铂类方案一线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无明显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异常,未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无化疗禁忌证,ECOG评分≤2分;所有患者未合并第二原发肿瘤;近3个月未接受任何放、化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探讨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探讨高峰【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卡培他滨,顺铂)和观察组(加用伊立替康)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8.5%,对照组有效率为33.9%(P<0.05);观察组患者1、1.5、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值得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10【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伊立替康;晚期胃癌;生存率【作者】高峰【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吉林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来源于胃黏膜上皮,在全身癌中占第3位。
我国胃癌发病率约30/10~70/ 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男多于女,比例为2~3:1[1-2]。
胃癌按病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胃癌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就诊时多数患者已到晚期,手术治疗会增加患者痛苦,且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联合放化疗的模式。
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抗癌活性强,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胃癌的常用药物。
为了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临床确诊的106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27~74岁,平均(48.5±2.3)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
观察组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29~77岁,平均(51.3±2.4)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胃癌的治疗现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由于胃癌的复发率较高,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常常存在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佳的问题。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的机会并不多。
放疗和化疗虽然对一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较小的毒副作用。
将这些靶向药物与传统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有望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的作用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是目前常用于胃癌治疗的两种药物,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胃癌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蔓延。
西妥昔单抗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伊立替康是一种靶向抗肿瘤药物,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Bcr-Abl,阻断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癌细胞凋亡。
伊立替康还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抗癌的效果。
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在胃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互补的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对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23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23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李惠;范南峰;黄莎;刘捷【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FOLFIRI scheme second-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2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using the Irinotecan for 150 mg/m2, intravenous drip, 90 min, d1;Leucovorin (CF) 200 mg/m2, intravenous drip 2 h, d1~2; 5-FU (2400 mg/m2 intravenous drip 46 h, repeat every 2 weeks; After 3 cycles effect evaluation. Results Complete response (CR) 0 cases, partial response (PR) 8 cases, stable disease (SD) 4 cases, progression disease (PD) in 11 cases,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f was 34.7%,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52.2%. The 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was 3.8 months,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14.1 months and 1 year survival was 39.1%.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was leukopenia, diarrhea, nausea and vomiting. Conclusion FOLFIRI second-line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has a high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can tolerance and can be controlled.%目的:评价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1)观察组疾病客观缓解率为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4%,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14%、9.52%,均偏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病情缓解,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安罗替尼;伊立替康;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小细胞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一种肺恶性肿瘤疾病,在所有肺癌中占比14%左右,该疾病易致使支气管管腔狭窄,出现表面肿胀、充血明显状况,严重情况下会有血性分泌物。
为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及生存质量,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1]。
因此,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观察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及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临床有关“小细胞肺癌”疾病的诊断标准[2],均知情签署相关治疗干预同意书,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本次实验者。
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跨度为25-67岁,平均为(45.89±2.13)岁;燕麦细胞型14例、中间细胞型11例、复合燕麦细胞型9例、神经内分泌型8例。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和困扰。
目前,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虽然化疗和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往往不能完全根治。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HER2阳性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伊立替康是一种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能够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起到抑制作用。
由于胃癌患者往往存在HER2阳性表达和EGFR基因突变等特点,因此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可以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的应用,是建立在对肿瘤生物学特点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前景。
针对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结果。
其中一项Phase II的研究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
另一项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EGFR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胃癌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胃癌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尽管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在治疗胃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在临床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等。
在临床应用中,可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和适当的不良反应处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胃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