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发展史》课件

社会工,定居点运动在英国和美国兴起, 这是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
慈善组织模式
慈善组织模式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成为社会工作的又一种实践方式。
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模式在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现已成 为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1
1950s-1960s
社会工作发展史PPT课件
本课件包括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着重探讨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国际化。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 家庭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人文服务活动。
意义
社会工作通过协助个人和社区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它是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和需 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社会工作的未来与展望
社会工作行业的现状
• 社会问题日益复杂, 社会工作任务日益增
• 加社。 会工作的专业化程 度和社会认可度不断 提高。
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 势
• 社会工作将更加注重 创新和持续发展。
• 社会工作将更加倡导 人性化服务和人本关 怀。
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 社会工作需要适应新 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 景的挑战。
• 社会工作将借助新技 术和数字化手段提高 服务质量。
结语
小结
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服务活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未来展望
社会工作将朝着更具专业化、多元化和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建议与总结
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提升,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
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服务、社会援助、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挪威在 1854 年通过了《穷人法》, 1884 年开 始了防治职业受伤保险,1990年颁布了《社会 援 助 法 》 , 1911 年 试 行 《 病 人 权 益 法 》 , 1939 年颁布了《失业权益法》, 1946 年颁布 《儿童权益法》等,这一系列法规使挪威建立 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管子》“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 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 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女有所归,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篇》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故推 恩足以保四海,不推 恩无以保妻子。”
儒家——“成圣”
立 德 , 立 功 , 立 言 。
孔子
孟子
《 左 传 》
李 清 照
生 当 做 人 杰 , 死 亦 为 鬼 雄 。
——
——
道家——“成仙”
老子
庄子
尽可为 年以善 。保无 身近 ,名 《可, 庄以为 子全恶 生无 ,近 养可刑 生以。 主养缘 》亲督 ,以 可为 以经 ,
亦町彼 与畦且 之,为 为亦婴 无与儿 涯之, 。为亦 无与 町之 《畦为 庄;婴 子彼儿 且; 为彼 人无且 间涯为 世,无 》
—— ·
—— ·
佛家 ——“成佛”
欲欲 知知 来前 世世 果因 《, , 因今 今 果生 生 经作 受 》者 者 是是 。。
社区工作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居民自治意识不强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 和能力有限,社区工作主 要由政府推动。
探索阶段(1987-2000年)
社区建设试点
民政部先后在全国选取多个城市进行社区建设试点, 探索社区工作新模式。
多元化参与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 理,形成多元化参与格局。
法治化、规范化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社区工作,保障居民权益。
03
服务效果评价
总体来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 价较好,得到了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 的认可和支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国内外典型模式与
05
经验借鉴
国内典型模式介绍及启示
北京模式
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导,推进“ 三社联动”,实现社区、社会组 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之间的良 性互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工作我国社区社会 工作的发展历程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 社区社会工作现状分析 • 国内外典型模式与经验借鉴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 总结反思与前景展望
01
第一阶段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恢复
国家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恢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政策支持与法制保障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 社区社会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和资 金支持,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队 伍建设,提高社区社会工作的专 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社区居民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多元化参与和跨界合作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 元主体参与社区社会工作,加强 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一章我们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说起,一方面考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关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形成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社会工作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所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在原始社会,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主要是由当事人自己来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也主要靠习俗来进行调节。
在这一时期,只有朴素的社会自治性事务,而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
剥削阶级最初所采取的是压制手段,比如对流浪、乞讨者实施幽禁、鞭打、烙印、切耳、挖鼻等刑罚,或者对社会问题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蔓延泛滥。
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人们无法忍受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便起来造反,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
到了后来,虽然也规定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却很少真正实行。
劳动人民憧憬着一个各种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社会,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反映了劳苦大众的这种愿望。
(一)思想萌芽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提出了“大同”的思想。
《礼记·礼运》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
法家则提出了“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行“九惠之教”(参见李P51或资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赈困、接绝”等(《管子·入国》)。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_社会工作学概论

A、英国伊莉莎白济贫法(1601年)
(1)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 济贫税。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分区举办, 每一教区设立若干监察员,中央政府同时 设立监督人员。 (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 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贫民 习艺所,供男女儿童习艺,教区义务地代 为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生 产。
慈善组织会社的基本观点
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 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之自尊 心、进取心及道德意识,终使贫民依赖救 济为生。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其 本人的生活。 因此,他们反对扩大公共贫穷救济, 特别强调以道德的影响来改变贫民的生活 方式,鼓励私人慈善会社的建立及私人对 贫民的救济行为。
从1919年到1953年,美国专业教育机 构日趋完善,已逐步形成本科、硕士两个阶 段的方法的发展
在1915年召开的美国慈善与矫治委员会 大会上,佛勒克斯诺发表了《社会工作是专 业吗?》的著名演说,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 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球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叶,林顿· 约翰逊总统 运用“新政”的意识形态,采取了一系列 扩大福利救济的措施。 在这一期间,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开始 引进和创建社会保障制度,到1979年为 止,已有134个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建立起 社会保障制度,许多西方国家还以建立 “福利国家”为其最终目标,后来则进一 步提出建立“福利社会”的理想。
1877年,在美国的布法罗市成立了美国 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 该会社除有效救济贫民外,力求克服救 济机构间经费浪费、工作重复的现象。会社 强调对个人或家庭的需要予以“调查”,以 保证所提供的经济救助是给予那些“值得救 济的贫民”,即最有可能成为自主自助、维 持自己生活的救济申请者。至于那些“不值 得救济的贫民”,则应强迫他们在救济院或 习艺所内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工作重点:依据社会工作需求评估 家庭暴力、性侵害等保护性个案; 身心障碍及特殊需求学生; 适应及情绪困难、偏差行为学生; 失功能家庭及学生; 不正常就学状况学生。
个案工作:
基本情况:每月7~8个案,男生多。失功能家庭、保 护性个案及情绪管理三分之一,其余为身心 障碍、中辍逃学。
个案来源:导师转介、学校护士保护性个案通报、各 处室转介、爱心家长转介、班级探访
不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工作者无法透过教育部门进入学校体系
民间试办时期(1977~1985)
1976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Chinese Children’s Fund)将学校社会 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方案,8个家抚中心开展;持续8年。 进入:取得校长接纳,向科室介绍,每周1~2次住校; 内容:针对逃学、旷课、低成就、贫困、适应不良、偏差行为等; 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咨询; 评估:学校对学校社工需求高 问题:外界机构介入制度化的学校体系有困难
与当地学校合作推出,并申请得到教育部和维 他露公司的专款辅助;
方案特色:致力于中辍、单亲、受虐学生服务
针对地区特色与学校共同规划服务
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建立档案;
针对社会动态推出服务方案。
教育部试办期(1997~2000) 1995台北成渊中学同学性骚扰事件; 1996 新竹中辍生事件; 教育部出台“国民中学试办设置专业辅导 人员实施计划”。
四、德国学校社会工作
传统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结合,“社会教育 工作”
1970社会教育者引进中等学校,提供照顾、咨 商、建言、发展社会技巧、人际关系、个人成 长
1980社会教育工作加进了社会工作的意涵,关 注弱势群体
1990通过“儿童及青年福利法”,提出对其进 行特殊的帮助
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社会工作是一门专注于提供社会服务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专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社会工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权为目标,致力于解决个人、群体和社区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一、古代社会工作的起源社会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古代时期。
在古代社会中,社区成员之间常常互相帮助,参与共同目标的实现。
例如,古代部落中的长者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庇护和保护,部落成员会共同照顾孤儿和弱者。
这种互助和社区凝聚力的体现,可以看作是古代社会工作的雏形。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宗教和道德教育的出现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例如,古代的宗教机构经常提供救济和福利服务,帮助弱势群体。
在希腊罗马时期,例如,一些神殿充当了社会服务中心的角色,为贫困人口和旅行者提供食物、住宿和医疗服务。
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活动已经初步体现出了公益性质。
二、近代社会工作的兴起社会工作在近代开始真正成为组织化的活动,与现代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问题也逐渐增多,如贫困、失业、家庭破裂等,这引发了对社会工作的需求。
19世纪末,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出现。
在这一时期,慈善机构、教会和社工组织兴起,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开始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
同时,社会工作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等,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参与社会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社会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单纯的救济活动发展为包括心理咨询、社区发展、社会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
三、现代社会工作的特点与挑战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需要关注国际间的社会问题和人权保障。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ppt课件

1912年,美
前,社会工作中
国人布济时, 北京社会实进
会
1925年,燕 京大学社会 学与社会服 务学系
断,
1984年后,开始 恢复和创重建
ppt课件
1913年, 美国人葛 学溥
1944年,社会 工作专业刊物 《社会工作通 讯月刊》创办
这是近代最早以“社会工作”命名的刊 物,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志, 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了合法化的地位。
段赈济员; 4. 中央委员会是全市济贫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
管理全市的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项,也定期开会。
7爱尔伯福制
(1852年,德国另一个 小市仿效汉堡制并加以 改良)
小结: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与德国的汉堡制、爱尔伯福制开 创了现代社会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规划行政工作之先河,它 们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做法为后来许多国家所采纳,也直接 影响pp了t课件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与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二、社会工作如何形成为 一种专业的?
11
ppt课件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方法的形成
12 社会工作专业兴起, 教育先行
1898年,纽约 慈善学院
1898年,荷兰 阿姆斯特丹社 会工作学院
1904年, 纽约社会 工作学院
成立
1910年,美 国哥伦比亚 大学、芝加 哥大学开设 社会工作课
程
1912年,波 士顿社会工 作学院首开 医疗社会工
农民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03
15C70S-18C末,社会问题凸显: 失地农民失去生活保障; 进城做工条件恶劣、疾病蔓延、道 德沦丧; 社会动荡不安。
1601年,英国 伊丽莎白《济
贫法》
1778年德国的 汉堡制与爱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人们强调责任观,认为富人为 穷人解除痛苦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上的责 任,并且认为,富人在帮助穷人的时候 只有使穷人不失去尊严,才能更显现出 富人的尊贵。毫无疑问,这影响着富人 对穷人的帮助,影响着人们对帮助他人 的看法。
希伯莱时期:人们主张正义,认为人们 应该公平地享有财富,托马斯.阿奎那 认为,公平即大同与分配。与中国的 “大同社会”类似;这对后来社会工作 中强调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标:
微观:使贫民获得物质帮助和各种建议。
宏观:使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起来,使 之密切配合,发挥最合理的作用。
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①友善访问员开展的“个别化”调查成 为个案工作的开端;
②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的方法 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 睦邻组织运动
(三)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1.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依据 2.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 3.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
领风骚 4.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 5.21世纪的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依据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因为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不 仅存在着贫穷问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 新的社会问题。
2.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
里士满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 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社会工作培训和教育为社会工作专业化 提供了制度性前提。
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
疗社会工作》课程。
1932年美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了,颁布
了“最低限度课程”,也就是一年制的大学
教育方案。
3.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 领风骚。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专业化 和科学化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注 重回应社会变迁的社会工作。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整 合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 1.夏商周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社会救助 保息六政 九惠之教 2.秦汉至清末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 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实践:常平仓、义仓 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西方社会思想的进入及对中国的影响 2.教会办的社会工作教育 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开端与发展 4.社会救助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它的教义 中散布着许多利他、救人救世及与人为 善的思想。例如:《圣经》中讲道“爱 你的邻居”、“爱自己更要爱别人”等。 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许多助人活动首先是由教会发起的救印 证了这一点。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包括很多:承认人生而自由;每一个人 不论年龄、身份、以及生活环境怎样, 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 均享有尊严,而且这种尊严要受到尊重;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自我发展、 自我决定和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
6.”福利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出现于20世纪初英国的费边社。
福利国家指政府有责任照顾社会成 员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从摇篮到坟 墓”的一生。
除强调政府责任外,还注重民间或 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促进了公共服务的扩大和发展,推 动了西方社会工作由个人、团体的慈善 行动发展为制度化的社会福利。
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
与此同时,社会工作在原有志愿性 工作基础上产生了受薪的行业性工作。 第一个行业性社会工作岗位出现在美国 环境卫生委员会紧急救助署,但其真正 成为一个行业则在马萨诸塞州慈善委员 会成立之后。
总之,随着行业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和行业协会的成立,作为一个行业的社 会工作和许多关心社会福利的志愿性群 体区分开来,并为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产 生提供了进一步条件。
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
两个原因。 1884年”汤因比馆“及其特点。( 教
材p.33)
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教材p.34)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直接促成了日后社会 工作的发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材pp.34-36
四、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
1、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
(1)贫穷问题
(2)失业问题
(3)老龄化问题 (4)青少年犯罪问题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政工作的转向:社会福利社 会化
4、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领域内的 社会参与
5、社会工作专业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境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助人模式 1. 单位制福利的内涵及其功能 1)单位制的职业福利与公共福利; 2).单位制内部的助人模式.
2.民政系统的社会救助 1)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 2)城市的社会救助体系。 3. 民间的助人体系: 非正规网络: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同事/朋
友关系和邻里关系。 4.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及特点
(一)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 景。
1.思想渊源 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莱的福利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古希腊:人们对幸福就有独特的理解, 认为幸福是与别人共享财富得来的,富 人要想感到愉悦,获得别人的喜欢与赞 美,就应该提供一些财富给穷人。这就 为富人帮助穷人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帮 助提供了思想依据。
总之,这些福利思想为社会工作的 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后来社会 工作的很多价值观就直接来源于这些思 想。
2.工业革命的推动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1)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 2)社会冲突加剧 3)社会关系日益 理性化、异质化
(二)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 践
第二讲: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从动态的视角来观察:
准社会工作阶段
中上层人士的人道帮助
社会工作的初级阶段 政府、私人的活动
社会工作的专业阶段 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专业 活动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
一、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
社会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助人。这种思想 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即使是在穴居时代, 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以及个人之间、家 庭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
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2.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3.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4.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6.”福利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该法案正事承认政府有济贫的责任, 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救济工 作方法。
内容:教材p.30 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教材p.30
(1)政治上的安排 ;(2) 本土化 ;(3)职业 化 ; (4)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问题 :与实际脱节
阅读:
1、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 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
2、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 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3、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社会福利思 想与社会救助制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1788年的“汉堡制”。内容、理念与 方法。
1852年“爱尔伯福制”。方法、特征 与意义。
参考教材p.31
3.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随着失业人口逐渐增加,人们对贫民问 题日益关注,具有各种不同目标的慈善 组织纷纷建立,征募捐款,救济贫民。 但由于这些慈善组织之间缺乏联系协调, 步调不一致,因而出现了相互冲突和重 复浪费等混乱现象。牧师索里有感于这 种状况,建议建立一个理事会,来协调 政府和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 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 织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