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3例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

中国乡村医药·药物与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3例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诸葛霞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受过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配置。
PIVAS可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输液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然而工作繁琐,每一个环节均可能出现差错而引起医疗风险。
为此,本文总结PIVAS差错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现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6—11月发生的423例PIVAS 差错进行总结。
差错数据统计主要来自于我院P IVAS负责人。
1.2方法对我院出现的不同静配错误类型进行登记汇总,包括品种错误、数量错误、规格错误、归位错误、漏计费错误、作废医嘱未检出、漏液未检出、装框错误等差错;统计工作环节中出现的差错,包括审方、排批次、贴签、排药、核对、进仓、出仓、配送、临时打包、长期打包、药品归位、冲配等环节。
2 结果2.1 差错类型数量错误136例(32.2%),品种错误127例(30.0%),规格错误66例(15.6%),归位错误28例(6.6%),漏液未检出错误21例(5.0%),漏计费错误15例(3.5%),装筐错误12例(2.8%),作废医嘱未检出错误11例(2.6%),其他错误7例(1.7%)2.2 差错环节审方环节1例(0.2%),排批次环节18例(4.3%),贴签环节12例(2.8%),排药环节103例作者单位:321100 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诸葛霞芳,Email:****************(24.3%),核对环节25例(5.9%),进仓环节27例(6.4%),出仓环节12例(2.8%),配送环节6例(1.4%),临时打包环节98例(23.2%),长期打包环节85例(20.1%),药品归位环节28例(6.6%),冲配环节6例(1.4%),其他环节2例(0.5%)。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和预防

[ 2 ] 中国执 业 药 师协 会 . 全 国执 业 药 师 继 续教 育教 材 【 M 】 . 中 国中 医
药 出版社. 2 0 0 6 . 3 5 6 .
【 3 仲 国 执 业药师协会. 全国 执 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 M ] . 中国中医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在符合 G M P标准 ,依据药物特性设计 的操作环境下, 由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 照操作程序进行包 括全静脉营养液 、 细胞毒药物、 抗菌药物和其它普通注射剂等静 脉用药物集中配置的医院内设机构。 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世 界 范围 内 已成 为 以合 理用 药为 核 心 的药学 服务 的重 要 内容 , 关 系 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为了避免静脉药物配置 中心发生差 错, 找 出相应 的对 策 , 采 取积极 有 效 的防 范措施 , 改 进我 们 配置 中 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现就静脉药物配置 中心发生差错原因分析 如下。 1 发 生差错 及 其隐 患的原 因 1 . 1 药剂人员 自身的原因: ①专业素质问题 , 易将药名相似错发、 数量错发、 规格错发、 剂量错发、 规格包装 、 相似错发 ; ②对工作不 负责任 , 在工作过程中不认真 , 工作敷衍 , 麻痹大意而发生差错 ; ③工作中身体状况、 心理状态、 外界干扰等诸变因素。 1 . 2药品因素 : ①同一 品种药品不同规格 、 剂型 、 不 同厂家种类繁 多易发生差错 ; ②不 同药品包装 、 尺寸 、 颜色十分近似; ③医师处 方不合理; ④药 品未归回原位 , 导致错拿 , 例如 : 将5 %葡萄糖注射 液放到 O . 9 %氯化钠 2 5 0 m l 注射液处, 由于外形相似 , 导致拿错 。 2 减 少差错 的 防治措 施 根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原因, 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再借助防范措施干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效果。
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8年度各环节差错事件共240例,发生率约为0.003%,主要原因为审核环节、准备环节和配制环节配制差错,再通过各环节差错的把控,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结论:明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原因,辅之各项原因总结,施行防范措施干预,杜绝各类差错事件,确保用药安全性、可靠性原则。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差错;防范措施前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作为成品输液、药学服务部门,作为医疗机构药物操作科室,是以静脉药物配置标准为前提,在整合药学部门各项规范的前提下,由专业技术人员施行的细胞毒物、肠外营养液及抗生素等静脉药物调配工作,以此起到疾病救治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各类因素的制约,使之出现配置差错问题,威胁机体生命安全[1]。
综述如下:一、对象与方法通过差错登记机制的构建,明确各类差错原因,且做好各项总结,本课题抽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8年度各环节差错事件共240例,集中在医嘱审核。
摆药和贴签、输液调配和出仓等层面。
二、结果与分析(一)结果我院2018年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调配输液65480袋,各环节差错共发生240例,发生率为0.003%,均为配置内部差错。
(二)讨论分析1、审核环节由审核环节带来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往往是因医师药物理化性质、溶媒选择及输液配伍等认识不到位,使之出现药房开具不合理的现象,而配置中心药师也未施行审核操作,继而导致差错事件。
具体为以下方面:(1)配伍不合理。
醌类药和维生素C、维生素K1联合使用,虽可起到药理协调性效果,但维生素C存在极强的还原性,可和维生素K1间出现氧化还原反应,不利于药效发挥。
(2)给药浓度不合理。
以依托泊苷药物为例,常见情况下是取药液100mg,和250ml 0.9%氯化钠溶液予以混合,和说明书规定“≤0.25mg/ml”存在不符;抗生素给药剂量过大,使机体细菌出现耐药性,继而对抗菌效果产生影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效果郑荣明静脉输液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位置,成品输液质量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传统病区配液条件较差,热源及微粒污染较高,药物配置封闭性不强,威胁患者用药安全及医护人员的健康[1-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开设,统一配制配送各科室、各病区静脉用药,促进了药物配置质量、效率的提高,也显著降低医源性感染及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由于药品众多、工作繁重,难以避免液体配置出现错误,笔者分析差错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1 液体配置错误情况我院2018年7—12月配置静脉用药1004581袋,出现配置差错59袋(0.06‰)。
发生原因:相似药品的混淆导致操作不当22袋,药品增减不当13袋,药品配备器械应用不当15袋,药品剂量配置错误7袋,液体标签问题导致配置不当2袋。
2 改进措施2.1增强责任意识针对差错原因,调配中心须增强配置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其慎独工作态度,配置时保持安静,制定有效的查对制度,严格遵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标准操作规程。
配置前后仔细核对药品相关信息,创建差错登记本,全面分析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差错,并制定出相应解决措施。
对工作人员开展药物知识的培训,涵盖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溶媒使用、药理作用等方面,提升其业务技术水平。
2.2利用相关软件程序针对药品剂量配置和相似药品混淆操作不当,可利用相关软件程序,在不同操作台上对相似或易混淆的药品进行配置,避免发生药物配置错误。
用特殊标签标记静脉药物,便于识别;对于非整数剂量的药物,可利用相应的程序软件,保证剂量使用得当。
2.3严格操作并核对控制并固定各台液体摆放数量,配置前须做好核对工作,降低药品使用差错。
2.4规定配置器械针对药品配备器械应用不当,可在作者单位:311700 浙江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郑荣明,Email:2654857416@ 药物配置时,一种药物只能单独使用一个注射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流程 、 规章制度或是技术水平低 , 责任心不强 , 粗心大意而造成的
过失 、 错误 , 给 日常工 作 、 药 品 管理 或 患 者造 成 不 良影 响或 损 害 后 果的行为, 不包 括 因 为 系统 缺 陷 而 导致 的差 错 。 本文归纳总结P I —
ml 上, 这是 P I V A S 最 常 见 的 内部 错 。
1 临床 资 料
2 . 2 . 2 混 淆 通 用 名 相 同 的 药 品 如 通 用 名 相 同而 商 品名 不 同 的 收集 本 中 G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l Y ] P I V A S 输 液 配 注射用复合辅酶1 0 0 u 和注射用复合辅 酶2 0 0 u , 头孢西丁 ( 扬 子 江) 和 头孢 西 丁 ( 深 圳) 会 出现 药 品错 排 的情 况 。 2 . 2 . 3 药 篮 批 次 放错 由 于药 学 人 员 排 药 时 注 意力 不 集 中 , 导致 分标 签 及 药篮 时 没有 按 照瓶 贴 上规 定 批 次摆 放 。 2 . 3 输 液 配置 差错 分 析 ( 1 ) 扎 破输 液 袋 。 由于 药 学人 员 均 没有 经 过 系统 的输 液 冲配 训 练 , 操 作难 免 生 疏 , 再 加 上 配置 时 工 作 量 大 , 精神紧张 , 有 时 将 加 药 的输 液 袋 扎 漏 , 造 成 药 品浪 费 。 ( 2 ) 漏 加 药 物。 输液 配置工作重复性大 、 单调枯 燥 , 易 造 成 配 置 人 员 精 神 松 懈, 发 生漏 加 药 物 的情 况 。 ( 3 ) 漏加标记。 例 如 冲 配 人 员加 完 1 0 %氯 化钾 注 射液 7 . 5 m l 后, 未 在 瓶 贴 上做 药 品 剂量 标 记 , 导 致 成 品核 对 药师 会对 是 否 加药 向配置 人 员 提 出疑 问 , 常延 误 成 品审 核 时间 。 2 . 4 药师 审 方差 错 分析 ( 1 ) 漏 审和 误 审 。 中心 审方 药 师 每 天需 要 审核 上 千 条 医 嘱信 息 , 工作时间很紧张 , 往 往 没 有 时 间 针 对 有 疑 问的 医嘱查 阅 文献 资料 进一 步分 析 , 一般 凭 主观 经 验进 行 判 断 , 会 出现 一 些漏 审 、 误 审 的 情况 。 ( 2 ) 每批 输 液 量 不 合理 。 该类差错多 出 现在 患 者 长期 医嘱 发 生变 动 的 时候 , 审方 药 师 根 据新 医嘱 内容 重 新 安 排输 液 批 次 及 每批 输 液 量 , 会 出现 某 一 批输 液量 过 多 或 过 少
静脉配置中心差错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致医嘱信息不完整 、 标 签首尾页信 息缺失 、 重复打 印等 , 统计 中
我院打印差错为 0 , 但相关文献报道高达 1 2 % t  ̄ 。
3 . 3 贴签差错
主要 表现为贴错标 签 , 例如把 5 %葡萄糖注射液
贴成 0 . 9 %氯化钠注射液 。大多数在核对和配置时被 工作人员发
现, 并及时纠正 , 个别送 至临床科室被 护士发现 , 未 引发 1 例患 者用药差错 。 此外 , 核对时容 易发生标签丢失 、 黏附于抓药篓( 或 其他物 品 ) 、 退 药单错 当成 贴签等差错 , 都严 重影 响了医院 日常
医院静脉用药配置 中心在 2 0 1 5年 7 ~ 1 0月发生 的差错事故 的
相关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总结差错事故常见原 因并制定相应 防 范措施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 本 院 P I V A S 2 0 1 5年 7 ~ 1 0月从 3 3 2 0 0 0袋 ( 例) 的总工
6 . 5 9 %; 其他错误 7例, 占7 . 6 9 %。结论 静脉 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事故原 因具有 多样性 , 发生率最高的是排 药差错 ; 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是
安 全 用 药的 前提 条 件 。
关键词 : 静脉 配置 ; 差错 事故 ;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 R1 9 7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6 ) 1 2 — 0 0 1 8 — 0 2
药物知识更新 不及 时 、 责任 心不强使各 环节工作 人员未 能及时 审核 出不合理 医嘱 , 导致不合理医嘱配置。 尤其是新 药品的给药
工作单位 : 4 3 0 0 2 3武汉 湖北省 武汉 市一 医院静脉 配置 中心 黄苑 : 女, 本科 , 护师
静配中心差错分析

静配中心差错分析
静配中心配液差错分析
针对静配中心配液出现的差错,我们进行了分析。
主要原因包括:贴签查对不严、配置前期查对不严、抽吸加药方法不对、个人状态差、药品品名相似包装相似、环境温度不稳定湿度不稳定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1.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加强实生培训,带
教老师严格管理实人员,适当增加培训的次数和频率。
2.克服心理定势和惯性心理的影响,自觉养成查对的好惯,人员相对固定,强化岗位责任意识。
3.合理摆放药品,以分类摆放为原则,外观相似及易混淆
药品间隔较远放置,增加正确药物抽吸,加药的操作培训,明确针头斜面方向。
4.每天监测层流室室温,湿度变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振荡器振荡相对分散,及时调整适宜各类西林瓶振荡的大小尺寸,减少噪音。
5.加强员工对新系统研究,熟料掌握新系统各项操作,针筒针头和衔接不良时及时更换,之后在书面反馈于厂家解决,建立奖金二次分配制度,落实奖惩,激发员工积极性。
通过以上对策,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静配中心配液出现的差错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药时间最好 不宜超过 15 ; 资高的, .h年 应戴 眼镜 或 换科 室 , 免 因疲 劳 、 力 、 力 不 支 而诱 发 差 避 精 体 错 事故 的发 生 。
加 强药 品管 理 , 有效 减 少差错 的发生 , 袋 能 软 溶 液运 输 中堆 码 极 限 1 0层 , 避免 挤 压 ; 体 架 也 液 不 要放 太 多 , 时 添 加 , 有 效期 先 后 摆放 ; 及 按 软袋 溶 液拆外 包 装 时 , 轻拿 轻 放 于液体 架上 , 品的摆 药 放做 到 布 局 合 理 , 识 清 晰 , 标 摆放 按 坐标 定 位 ; 容
大 声 喧哗 、 闹 格 执 行 查 对 制度 , 真核 对 药 吵 , 严 认
淆药品规格 、 混淆不同厂家的药品、 混淆外观相似
的药 品 。如 复方 氨 基 酸 注射 液 ( 8 A Ⅱ) 成 复 1A 一 摆 方 氨基 酸 注射 液 ( A 。 3 A)
物 的标 签与 溶 液是 否 相符 , 查对 药 品有效 期 、 并 批 号及 药 品质 量 再 配 置 , 置过 程 要 始 终 严 格 执 行 配
查 : 85 P1 次 , 次 , T3 .℃, 0 R2 2 7 神志清楚, 呼吸平 , 左侧 颈部淋 巴结 可触 及肿 大 , 结膜 无 充血 , 充 双 咽 血, 双侧扁桃体不肿大, 口腔黏膜光滑, 双肺呼吸音
粗糙 , 可闻及少许痰鸣音。心音有力, 腹软 , 肝脾肋 下未及 , 全身无皮疹及 出血点 , 肛周无脱屑。人院
患儿持续高热不退转 同济医院 , 经心脏 彩超检查 提示 : 冠状动脉扩张 , 确诊为川崎病。 例 2男 , 月 , , 8个 因发 热 咳嗽 5 d人 院。体 格检
下未及 , 全身无皮疹及出血 点, ( ) 指 趾 端无肿胀 , 肛 周无 脱 屑 , 高热 时双结 膜 充 血 , 分 泌 物 。 门诊 无 查血 常规 : C 1 . N 6 . % , 2 5 , WB 0 5X1 , 7 8 L 2 .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
在配药的环节上国内基本上都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因为在临床就一直从事配药工作,所以工作起来比药师得心应手,经过继续学习、培训还可以完成排药、核对等一般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2]。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临床护理五年以上的护师,经过全面培训后选拔进入静配中心,按照临床科室的医生医嘱,从药房领取药品配置输液成品后由工人派送各临床科室。
正确的药物配置及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小临床输液用药的安全事故。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在此期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登记台账上记录168件为研究对象。
1.2方法:本中心建立静脉药物配送情况评估小组,小组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过硬;评估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配送管理制度;该制度详细规定配送工作分配方法、工作流程及应急处理预案等。
小组成员负责收集数据资料,将其录入计算机,并进行分析。
2结果
本中心差错事件共168件,平均7件/月,与工作量成正比;差错事件原因主要包括:溶媒错误、剂量错误、输液浓度错误,药物分发错误等方面;所有差错均已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
3讨论
3.1常见差错
3.1.1排药差错
3.1.1.1溶媒名称错误:排药核对时未发现将5%葡萄糖100mL贴成0.9生理盐水100mL。
3.1.1.2溶媒剂量错误:排药核对时未发现将5%葡萄糖100mL贴成5%葡萄糖250mL。
将5%葡萄糖500mL贴成5%葡萄糖250mL。
3.1.1.3溶媒使用程序错误:如红霉素粉针应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氯化钠溶液稀释,若红霉素直接加入0.9%氯化钠溶液会呈胶胨状[3]。
3.1.2贴标签差错
3.1.2.1核对药品贴标签:主要是对药品规格、相近药名、用药剂量等没有及时核对正确,贴错标签。
3.1.2.2贴输液袋标签:贴错输液的品种、浓度或规格,比如葡萄糖贴成生理盐水;5%葡萄糖贴成10%葡萄糖;250mL生理盐水贴成500mL生理盐水。
3.1.2.3放错输液框:将贴好标签的药品放错输液框,甚至放错科室、床号等。
3.2差错防范措施
3.2.1构建操作质量内控制度:构建完善的药物静脉配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药剂科、护理部、运送系统共同组成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应严格规范各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空白,把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3.2.2加强药师在静脉配置中心的把关作用:护师很难完全代替药师的工作,所以在严格执行审方制度方面,要求药房的药师从专业的角度严格把关临床医嘱处方,核对无误后才能发药。
因临床医生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或重视不够,尤其是年轻医生须通过培训,不断总结、强化记忆才能减少和避免[4]。
静脉配置中心需要安排药师审核医嘱(处方)岗位,从专业的角度在源头发现问题,避免药物配伍错误,错误处方等,这是护师代替不了的工作。
3.2.3静脉调配程序不断科学优化:药物静脉配置从药房领取药物开始,就要认真核对药师发放的药品和溶媒,严格执行排药、贴标签、配药、成品分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姚梅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南路淮南朝阳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目的探讨护师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常见差错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记录进行分析,从操作人员的工作角度阐述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结果对24个月常见差错记录168件,主要是护师业务熟练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工作量大,交接不认真。
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护师集中药物配置的平台,任何操作差错都将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护师;差错;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000[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32024
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1-0098-02
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出现差错及时登记。
建立一套科学药物配置流程,每个环节要求操作者和复核者均签字,若发生差错可以追溯明确责任人,并与考核挂钩。
3.2.4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操作程序:为了提高药物调配操作知识技能,尤其是药物合理分类和排放,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晨会讲课、交班提问,鼓励护师从药物学和护理学专业角度对存在的差错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找出造成差错的原因,避免或杜绝再出现,并制定防范措施。
对调配好的静脉用药按批次、时间、科室,专人及专用设备及时安全派送至临床科室。
减少差错事故,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对差错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极大地降低了静脉配置药物操作差错,有效促进了临床安全用药。
人为操作差错的防范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
虽然通过药师审方把关对医嘱的审
核,有效减少了不合理用药,但整个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任何环节操作人员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操作流程设计科学合理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根本,也是降低临床静脉用药风险的切实有效途径[5]。
我院配置中心净化仓内配置输液的工作全部由经过严格训练且具有护理经验的护师来完成,这样人员相对固定也更专业,每个环节相互监督,责任细化到人,对于保证临床安全输液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梦乔,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2):110-111.
[2]黄寿和.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J].安徽医药,2007,11(9):846-847.
[3]杨毓瑛,陈文,张爱知,等.不合理用药分析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9.
[4]杜小焕.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常见差错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33-134.
[5]徐杰英.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2):156-158.
收稿日期:2018-09-18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年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无绝对权威的解释,但是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发生普遍认为与患者内分泌异常有关。
该疾病早期无显著性、典型性症状,病情进展至后期时,患者多伴有阴道出血、经期异常等情况,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的病情可会对患者的正常生育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
当前宫腔镜手术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若护理不当可有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患者良好预后。
为此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超和术后病理确诊,且均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30~46岁,平均(38.2±3.2)岁,病灶直径0.7~3.0cm,平均直径(
2.1±0.4)cm;观察组年龄31~48岁,平均(38.6±
3.3)岁,病灶直径0.6~3.2cm,平均直径(2.2±0.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补液、抗感染
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国芳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32071
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1-009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