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老年人 保健知识

老年人保健知识老年人保健实用小常识1、保证睡眠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心态很重要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
所以得病了,除了及时就医,更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观念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自我调节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
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及时发现生病的征兆,及时调整。
6、重视日常保健保健是人们远离亚健康的一种手段,中老年保健更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重视日常保健绝对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
老年人保健日常常识1. 常沐浴沐浴有多种,温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气浴、沙子浴、泥土浴等。
可根据条件与身体状况选择与应用。
2. 常洗脚每晚临睡前用适度的热水洗脚,是保健的秘诀之一。
洗脚后按摩涌泉穴30余次,有利于睡眠与保健,冬季更是大有裨益。
3. 常养气要做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力。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是健康之根本。
4. 常养精肾虚者易患腰痛、膝软、头晕、耳鸣、失眠、心悸、牙动、精神不振、生殖功能早衰等病状。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稿子一:
嗨,亲爱的爷爷奶奶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老年人健康保健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吃这方面。
可别总觉得节省,剩菜剩饭舍不得扔,吃了坏肚子可不好。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那营养可丰富着呢!还有啊,别吃得太油腻太咸,清淡点儿对身体好。
再讲讲运动。
别总觉着自己年纪大了就不爱动。
每天出去溜达溜达,和老伙计们打打太极,跳跳舞,身体倍儿棒!运动能让咱的关节更灵活,心情也更舒畅。
睡眠也很重要哟!晚上别熬夜,早早睡个好觉。
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好了才有精神头。
还有啊,心态得好。
别为了一点小事就着急上火,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孩子们的事儿,让他们自己去操心,咱们只管享受生活。
定期去做做体检,有啥小毛病早早发现,早早治疗。
可别不当回事儿。
爷爷奶奶们,记住这些,咱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
稿子二:
各位大爷大妈们,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聚在一起聊聊怎么让咱们身体更棒,生活更美好!
先说这早上,起床别太猛,先在床上坐一会儿,伸伸懒腰,让身体醒一醒。
吃饭的时候,别挑食,啥都吃点,营养均衡。
多喝水,别等渴了才喝,就像给小花浇水一样,让咱们身体里的细胞都“喝饱水”。
出门的时候,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服,别着凉感冒了。
对了,别忘了保护眼睛。
少看会儿电视,多看看远方,让眼睛也休息休息。
还有,要是身体有点不舒服,别硬扛着,赶紧去看医生。
医生能帮咱们把小毛病赶跑。
大爷大妈们,只要咱们注意这些,肯定能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劲儿!。
科普知识讲座老年人健康保健ppt

03
常见老年疾病与预防
高血压
总结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
详细描述
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
糖尿病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 老年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详细描述
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预 防糖尿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 体重等。
冠心病
总结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老 年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VS
详细描述
冠心病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 死等多种并发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预防冠心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
吸。
熟练使用AED
02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除颤。
定期演练
03
参加定期的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其他常见急救知识
1 2
学习急救技能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熟悉急救药物
了解家中常备急救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关注健康信息
关注老年人健康信息,了解最新急救知识和技术 。
骨质疏松症
总结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详细描述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疼痛、脊柱变形等多种并发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老年人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老年人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1.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控制肉类摄入。
2.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
3.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4.不要过度劳累,适度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5.常饮清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6.忌烟酒,避免吸烟、饮酒。
7.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8.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9.培养良好的心态,保持愉快心情。
10.保持适量的社交活动,避免孤独。
11.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12.防止跌倒,注意家居安全。
13.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14.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减少沟通障碍。
15.坚持每天适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16.定期检查眼睛,保护视力健康。
17.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等。
18.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齿问题。
19.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
20.适当参加一些适龄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21.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食物。
22.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23.防止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
24.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25.学会自我按摩,舒缓身体疲劳。
26.避免使用过多药物,尽量用食疗来调养身体。
27.注意保护皮肤,防晒、保湿等。
28.定期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保持大脑和身体活跃。
29.多喝水,促进代谢和排毒。
30.学会调整生活节奏,不宜过于紧张。
31.适量食用坚果,如核桃、杏仁等,补充脂肪酸。
32.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33.避免长时间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4.每日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5.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压抑负面情绪。
36.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
37.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38.定期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39.多食用海产品,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40.学会减压放松,如听音乐、冥想等。
41.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伤身。
中老年保健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知识问答1、中老年人保健要点(1)吃得合理。
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
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
戒烟不分迟早。
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
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
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
与家庭、朋友和邻居保持联系。
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
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
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性生活。
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
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
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
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
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记住你对青少年可能有榜样作用。
2、血压的形成与标准血压是指血液流动在血管内对动脉壁所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数值以Kpa(干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
1Kpa=7.5mmHg。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一规定为: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舒张压60~90mmHg(8~12Kpa)。
3、如何确定高血压血压有无增高,耍通过血压计测量才能确定,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无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有头晕、头痛、失眠、心慌、气短、乏力、耳鸣等表现。
但大多不被重视,以致最后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中老年人应主动定期检测血压。
如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即为高血压。
但应在不同日期检测三次均升高才能确诊。
4、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心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中风等,是我国乃至世界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
在我国的疾病死因构成占第一位,特别是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有:(1)人类寿命延长,便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2)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老年人保健知识宣传

老年人保健知识宣传咱老年人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呀!这身子骨就像咱家里的老物件,得精心呵护着。
你说这健康多重要啊!就好比那大树的根,根要是扎实了,树才能枝繁叶茂不是?咱要是身体好,那日子过得才带劲呢!每天早上起来,咱得活动活动这把老骨头。
别小看这简单的伸展运动,就跟给机器上油似的,能让咱的关节更灵活。
咱可以在院子里慢悠悠地走几圈,感受感受清晨的阳光,那叫一个舒服。
这可比躺在床上睡懒觉强多了吧!吃饭也得讲究。
咱不能总吃那些油腻腻的东西,得多吃点蔬菜、水果。
就像那汽车,你不给它加好油,它能跑得快吗?而且啊,别吃得太饱,七八分饱就行啦,不然肚子胀得难受。
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呢!别整天为了一些小事愁眉苦脸的。
咱得学会看开点,多和老朋友们聊聊天、下下棋,开开心心的多好。
你想想,要是整天闷闷不乐的,那不就像那阴沉沉的天,让人压抑得慌吗?晚上睡觉也别马虎。
别熬夜,到点了就赶紧上床睡觉。
把自己收拾得舒舒服服的,躺在软软的被窝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睡眠好了,第二天才有精神头呢!咱也得适当运动运动。
打打太极、跳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结交新朋友,多有意思呀!别觉得不好意思,咱也有咱的风采呀!你看看那些年轻人跳的舞,咱也能学一学嘛,咱可不能输给他们哟!咱老年人保健就跟种庄稼似的,得精心照料。
你不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它能给你好脸色看吗?咱得养成好习惯,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就运动,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咱可不能让这把老骨头早早地就不行了呀,咱还得享受好多好时光呢!咱得记住,健康是福啊!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好好地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所以呀,咱老年人都得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
咱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健康、快乐、有质量!。
老年健康教育科普

老年健康教育科普
老年健康教育科普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
1. 饮食健康:强调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全谷物,控制盐、油摄入。
2. 适度运动: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大改善身体机能。
3. 定期体检:提醒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早发现早治疗。
4. 心理健康: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
5. 疾病预防: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6. 安全用药:教育正确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滥用。
7.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 急救知识:教授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等。
9. 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口腔疾病。
10. 与家人沟通:鼓励老年人与家人多沟通,分享健康问题。
通过这些科普内容,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同时,也要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老年人保健教育健康知识讲座全版

老年人保健教育安康知识讲座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保健养生工作,关于老年人保健的安康知识讲座有哪些介绍呢?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讲解下老年人保健安康讲座都有哪些吧!老年人保健安康讲座第一篇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
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第一、老年人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
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那么昏昏欲睡。
这是因为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场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缺乏,从而产生“春困〞现象。
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缺乏。
下午那么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
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分,到达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构造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
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成效,年老体弱及脾胃缺乏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老人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早晨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
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到达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阻止或延缓衰老的发生或衰老的进程
精神保养:精神因素在人的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和突出, 这种作用的重要性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些人 因突受精神刺激和打击,在短时间内会变得很苍老憔悴,甚至一夜白发;也 有一些重病不愈的患者因受到好的精神因素的鼓舞而使病情大为好转甚至霍 然痊愈,这都说明了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因此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要充分重视 对精神的调节和保养,包括道德情操的修养、陶冶,尽可能地少欲望、少杂 念、做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保持年轻的心态,并要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文 娱活动和社交活动。所有这些对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生活保养:这涉及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保养,运动 保养,房事保养等。其中在饮食保养方面应做到食有定时、定量,食不过饱, 切忌暴饮暴食。许多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的节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 老。同时饮食的烹调贵在调和,不宜过食刺激性的饮食,并要注意合理的饮 食结构,不以自己的饮食嗜好来作为饮食的标准。
中医传统的饮食调理,主要包括食养、食疗,当然还有另外一些重要内容, 比如,有节制的合理进食,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忌口等。 中医的饮食调理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也是 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其次,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 常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有食疗的功能,即通过饮食疗法治疗某些疾 病。反之饮食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或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老年人必须 “饮食有节”,再配合其他摄生方法,就可使老年人做到健康长寿。
随时进补:有些老年人体质虚弱,但靠冬令进补显然无法在短时内改善其虚弱状态,必须长期进补,不 分季节。
如何应用有关中药进行养生保健------进补原则
总的原则就是必须遵循“虚则补之”,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只要出现了虚损现象,就可进 补。在具体使用时应坚持一下几点:
长期性:坚持少量、长期、多次、平衡的原则,老年人的虚损并非短时内所致,有的是生理性,有的是 因疾病因素引起。因此在进补时切忌有一口就想吃成胖子的想法。短时内服用大量的补益药物,不但无 效,反而会有反作用。只有坚持少量、长期、多次、平衡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同时必须认 识到任何一种或一类补益药的长期使用都有可能导致机体的不平衡,因此必须综合进补保持平衡的原则。 个体性: 坚持辨证施补,缺啥补啥的原则,做到进补用药有针对性,因人而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朋友之间互相推荐某种补品,但服用以后,有的有效,而有的则无效, 甚至出现副作用。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体质状况和虚损状况不一样,自然补 益药物的选用也应不同。也就是说,补益药物的选用必须具有个体性。如气虚则补气,可用黄芪、人参 类的药物;血虚则补血,用熟地、何首乌、当归等药物;阴虚则补阴,用沙参、枸杞、麦冬等药;阳虚 则补阳,可用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杜仲等药物。如是气阴两虚或气血不足,则气阴双补、益气补 血。
首先:应乐观愉快,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气血俱衰,所以更应注意保持舒畅的心情、开朗的 性格、乐观的精神。其次:应注重养神,主动调和情志。 虽然舒畅情志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但要做到情志舒畅,特别应注意精神上的调 养,也就是强调情志的“自我修养”。 何谓“虚静养神”? “虚静养神”主张清心寡欲,省思少虑等清静主张,虽有消极之处,但在调养精神保健延年 方面,却有可取之处。思想情志上要保持虚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保持情志和调,预防 疾病。 在虚静养神方面,节制嗜欲,戒除杂念,能使气血和调,保精全神,有利于健康长寿。
如何应用有关中药进行养生保健------进补的时间
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曾指出:“年五十以上,四季勿阙补药。”认为人在中年以后,进补不分 季节。一般来讲,进补的时间应掌握以下原则:
季节性进补: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性,选用不同的进补药物。如冬季以滋补、温补为主,秋季以润补为主因秋季较为干 燥,夏季以清补为主,春季以柔补为主,而平补则可用于一年四季。
易伤七情—心理衰老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的衰减,气血精亏,从而使精神情志活动所需的营养物 质减少;同时因脏腑功能的老化,人的各种感知能力也明显下降,如听觉、 嗅觉、视觉、触觉等,致使许多高级而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出现不同程度 的异常变化,因这些活动的本身就是建立在感知功能的基础上。此外,老年 人由于其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的改变,多种事件(包括家庭、社会、个人 等)的影响,均能刺激、加剧其心理活动,出现种种变化。因此许多老年人 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性格改变,喜怒无 常,自负孤独,喜谈往事,自私多疑,睡眠障碍,记忆下降,抑郁焦虑,注 意力难以集中等等。
• 情志过激对脾胃的影响:可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慢性结肠炎、慢性肝胆疾病等。
情志过激对肝的影响:可引起高血压、慢性肝胆病、 神经功能症、忧郁症等
• 情志过激对肾的影响:可引起衰老的提前到来,引起各种老年病的 发生。
精神调养的保健方法
中医很重视老年人在精神情绪方面的调养,尤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所谓的“养神”,就是调养精神,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神在于养,养 神的方法中医有虚静养神和安心养神等内容。
基层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地点: 主讲人: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自我保健 生理特点及 养生保健
常见病的预 防
自我保健------为什么保持情志和调能预防疾病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素问》 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说明精神情绪上要保持清静安宁, 不贪欲妄想,就可以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 而长期过激或突然剧烈的精神情志活动,超过了 人体调节适应范围,往往就会诱发疾病或加重疾 病。现代研究也发现,情绪导致疾病除了可以直 接影响神经系统之外,还可影响人的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以及机体的其他功能。有很多疾病, 人们已经发现与精神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溃 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
肾:肾与人体的许多功能和生命活动有关,在中老年人中肾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是随龄增长。肾虚的 出现率40—49岁为60%,以后每增长10岁,肾虚比例递增10%,80岁以上则为90%以上。人在进入中 老年以后,普遍会出现精力不济、体力下降、发疏发白、牙齿松动脱落、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生殖 力下降乃至丧失,腰膝酸软、听力减退、耳鸣、夜尿频多等,这些表现都与肾亏有关。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养生保健生保健
如何应用有关中药进行养生保健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五脏虚损—功能衰退
2.气血精津液不足----物质缺损 3.易伤七情—心理衰老
五 脏 虚 损 — 功 能 衰 退
不同的脏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不同脏器的虚损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老年人,人体的各个脏器功能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 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许多老年人总感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不耐久劳、夜寐不安、容 易惊醒、眩晕等,而做心电图等检查则又往往是正常的。其实这就是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不断老化的表现。 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心脏的保养。 肺:肺主要涉及到人的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并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老年人肺的通 气功能能力减退。因此,其耐缺氧能力较差,平时容易外感,且不易恢复,对季节、气候的变化、交替 适应性差等,易发生呼吸道病变。 脾:脾是人出生以后人体各项功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直接来源,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人到中年以 后,特别是进入老年后,脾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脾的虚损,主要表现为食欲的减退,或饮食无 味,或口味异常,常伴有腹胀,不易消化,大便不调以及肌肉弹性的下降,舌苔腻等。 肝:肝与人体许多功能有关,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的运行、运动平衡、月 经生育以及解毒等。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肝脏功能活动的衰减和异常,一是肝的物质不足,出现胁痛、 目涩目糊、入夜抽筋、爪甲无华;其二是肝的功能衰退和失常,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障碍,则出现 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大便失调。
冬令进补:是指在冬至前后进行进补,这是自古以来认为最佳的进补时机。为什么呢?有四个原因
其一,冬季为封藏之令,也是生发之气始萌之季,在冬季进补可以预防来年的春季患病,所谓“冬令进 补,春季打虎”。 其二,冬至前后,气候寒冷,各种活动减少,人的代谢活动相对较为低下;同时人的胃口较好,对 各种物质容易吸收。因此,冬令进补有利于对补品的吸收。 其三,大多数滋补品容易变质,不宜储存,遇热则更易变坏。而冬至前后,气候寒冷,一般补品易 于储存而补变质。其四,中药的药品中以温性居多,而冬季对人体的阳气要求较高,损耗也较多,因而 需要温补。
气血精津液不足----物质缺损
在中医学中,气血精津液既是构成人体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在步入中老年以后,五 脏功能日渐虚损,产生和代谢这些基本物质的功能也逐步减退;而机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则有增无减。 因此在老年人,各种物质的减少会引起人体众多的生理性改变。下面讲讲气血精津液不足的几种情况。 气血不足:气血衰少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既有单纯性的气虚或血亏,更多的则是气血两虚。如气虚 常常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平素易感、面色无华,多汗,眩晕;血亏则表现为毛发干枯,肌肤粗 糙,爪甲枯萎,以及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视物昏花等等;气血两虚则两者互见。 津亏液少: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对人体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津液不足则无以润泽皮肤毛发 等,出现肌肤粗糙,弹性下降,毛发干枯,皮肤瘙痒;津液不足,润滑无力,肠道干枯则肠燥便秘;津 液不足,不能上呈口舌,则口干舌燥,入夜尤甚。因此在临床上,老年性皮肤瘙痒、老年性便秘、口干 等现象非常常见。 精血不足:虽然引起衰老的原因很多,但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是精血亏虚是人体衰老的核心环节。人 在发育到顶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出现了精少,从而引起生理性的衰老。精血不足普遍存在于老 年人中,而精亏的程度则决定了老年人衰老进程的快慢和衰老程度的轻重。在老年人普遍出现精力不济, 体力不支,生殖功能和性欲减退,甚至丧失,两鬓颁白,头发稀疏甚则脱发,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记忆 减退,腰膝酸软,容易骨折等等,都是因为精血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