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针法特效针灸穴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教学ppt课件

针灸教学ppt课件

Part
03
灸法技术
艾灸法
艾灸法介绍
艾灸法作用
艾灸法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 灸法技术。
艾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 邪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寒证、虚证和 痛证。
艾灸法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法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穴位,将艾条 或艾柱点燃后置于所选穴位上方进行熏烤 ,一般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设置
确保治疗环境干净、整洁 1
,避免地面湿滑,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与维护
4
对针灸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规范操作
2
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范进
行,避免操作失误或不当
操作。
避免感染
3 确保针具、治疗部位和操
作者手部的无菌状态,防 止感染的发生。
异常情况处理与预防
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开始针灸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对不适合针灸的 患者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针具 ,确保针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毒工作
对针具、治疗部位和操作者的手进行 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针刺部位干燥 等。
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针灸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 的经络,这些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运行气血。针灸通过刺 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理论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点,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 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 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ppt课件专业版PPT模板分享

针灸ppt课件专业版PPT模板分享
乳腺疾病
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
子宫肌瘤
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儿科疾病
感冒咳嗽
如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 炎等。
消化不良
如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等 。
生长发育迟缓
如营养不良、身高体重不 达标等。
05
针灸注意事项
针刺注意事项
01 针刺前准备
02 针刺体位
03 消毒
04 针刺手法
05 留针时间
在进行针刺治疗前,患者 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 状况、过敏史和近期使用 过的药物情况。医生需要 仔细检查患者的体格、皮 肤和穴位情况,确定合适 的针刺方案。
病案二:面瘫治疗过程及效果
患者
诊断
针灸治疗
效果
女性,36岁,出现左侧面部肌 肉瘫痪,口角歪斜,不能正常 闭眼和微笑。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针灸起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 的历史。
针灸疗法在古代中国广泛应用 于临床治疗,并传播到世界各 地。
现代针灸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 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针灸的治疗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 血循环、内分泌等系统功能,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和自愈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针灸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Contents
• 针灸简介 • 针灸技术 • 针灸穴位 • 针灸治疗范围 • 针灸注意事项 • 针灸案例分享
01
针灸简介
针灸的定义
针灸是一种利用细针进行穴位刺激的 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适用 范围广泛等特点。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人体 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大道针法特效针灸穴

大道针法特效针灸穴

大道针法特效针灸穴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针灸简介•大道针法详解•特效针灸穴选取•经络与穴位•针灸治疗案例分享•总结与展望目录01针灸简介针灸起源于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

起源针灸在古代中国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发展针灸起源和发展治疗原理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循环、激发自身免疫力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等途径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功效针灸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和神经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

针灸的治疗原理和功效应用领域针灸在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实证研究现代医学已经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针灸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例如缓解疼痛、改善失眠、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

针灸的现代应用02大道针法详解大道针法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整体观念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通过针刺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注重气血的调理,改善气血的运行状况,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增强机体免疫力,祛除病邪,促进身体康复。

针刺方法与技巧选择合适的针具,进行消毒处理,为患者保暖等。

针刺前的准备掌握正确的进针方法,如快速进针、缓慢进针、垂直进针等。

进针技巧运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如提插法、捻转法、循法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刺激方法根据不同的穴位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针刺深度和角度。

针刺深度与角度针刺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和针刺部位的变化,以及正确的取穴和操作手法。

注意事项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和病情,针刺时需要注意禁忌,如妇女月经期、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者等。

同时,有些穴位如心包俞、肝俞等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慎重处理。

禁忌针刺注意事项和禁忌03特效针灸穴选取总结词大竹穴为头痛的特效穴,具有疏风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

详细描述大竹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具体位置在头后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点旁开1.5寸处。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针灸穴位》ppt

《针灸穴位》ppt
对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注意事项
强调针灸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针刺的深度、刺激强度等,确保听众能够正确理解针灸治疗。
病友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
病友经验分享
邀请经历过针灸治疗的病友分享他们的经 验和感受,让听众从不同角度了解针灸治 疗。
VS
互动交流
鼓励听众提问和发表意见,让与会者能够 充分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针灸治疗的相 关问题。
针灸穴位在当代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趋势
临床应用
针灸穴位在当代医学中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神经 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研究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穴位的研究趋势逐渐向精细化、 标准化、客观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科学依据和实证研究。 同时,结合其他医学技术和方法,针灸穴位的治疗效果和应 用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刮痧法
用刮痧板或匙状物刺激特定部位,以排出 体内湿气、促进气血流通。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
内科疾病
如哮喘、支气管炎、胃肠功能 紊乱等。
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 等。
神经系统疾病
如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 神经痛、失眠等。
外科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 周炎等。
儿科疾病
如小儿腹泻、小儿遗尿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典型病例分享与讨论
治疗过程与效果展示
病例选择
分享的病例应具有代表性,能体现针灸治疗的优势和效果。
治疗过程描述
详细介绍针灸治疗的整个过程,包括针灸穴位的选择、刺激方 法、治疗时间等。
效果展示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针灸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让听众 更直观地了解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留针与出针
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 体质而定,出针时要缓慢 捻转并拔出,防止出血或 滞针。
拔罐、刮痧等辅助手法介绍
拔罐
利用火罐或抽气罐产生负压,吸 附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等作用。
刮痧
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 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 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智能化辅助工具
开发针灸辅助诊断、治疗建议 等智能化工具,提高针灸服务
效率和准确性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针灸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腧穴分类与定位、 刺法灸法技术等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 、中风后遗症等
针灸临床实践
病例分析、操作技巧、注意事 项及安全问题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针灸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 感染、气胸、神经损伤等,应立即停止 针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出现局 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出现 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 式引流;如出现神经损伤可使用营养神 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VS
预防措施
为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针灸前应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等相关信息;针灸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针灸后应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避免剧 烈运动等。
针灸作用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 祛邪,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疗 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穴位图解ppt(共107张PPT)

针灸穴位图解ppt(共107张PPT)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
手阳明大肠经
偏历 Piānlì
【穴名解释】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偏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 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 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 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偏历。
【治法】 有余于气则泻,不足则补,偏寒加灸。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治法】 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取穴方法】 仰掌,在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针灸穴位图解
LOGO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
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 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
手三阴经从 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 手走头
足三 手太阴肺经 2. 手阳明大肠经 3. 足阳明胃经 4.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主治疾病
【穴名解释】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 也。温溜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 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 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 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温溜。 【穴义】 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
咽喉肿痛、口眼歪斜、 牙痛。
.
列缺穴标准定位图
.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 针尖向心45度刺入,治疗本穴位以上的经
络循行的疾病。针尖向远端45度刺入,治 疗中指及手腕的疾病,效果最快。
• 主治: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
睛充血、恶心呕吐、月经痛、呃逆 胸肋痛、上腹痛、心绞 痛、腹泻、精神 异常等。
.
阳陵泉的标准穴位图
.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
• 胃肠道疾病,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行线
的疾病。
•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
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 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 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
太溪穴标准穴位图
.
太白穴透公孙穴
• 属足太阴脾经。 • 从太白进针,透过公孙,针身向心45度,治疗这
个穴位以上的足太阴脾经的病,进针点在公孙倾 斜45度透过太白穴,治疗大脚趾的病,尤其对于 这条经循行线上效果最快。
•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
脚气,体重节痛。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 等胃肠病证、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逆 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大道针法特效针灸穴位汇编
融合了针灸特效穴,平衡针灸,截 针,浮针疗法等特效针灸方法
.
手指定分寸
.
三间穴透外合谷穴
• 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 从三间进针,针尖透过外合谷,针身向心45度。
治疗本经循行线以上疼痛效果最好。
• 从外合谷倾斜45度透三间治疗食指端的麻痛。 • 主治:牙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三叉神经痛,
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 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
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 小便淋涩、气逆、腹胀、风疹、瘾诊、湿疹、皮 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股内侧痛,膝关节 疼痛。瘙痒、股骨头坏死、本经络循行线上的疼 痛。
.
血海穴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位图
扁桃体炎,手指痛,肩关节周围炎等。
.
三间穴,外合谷穴标准定位
.
液门穴透中渚穴
• 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 从液门向中渚方向进针,针尖向心,45度进针,治疗本经
循行以上病症。
• 从中渚向液门方向进针,治疗无名指的疾病效果最快。 • 三焦经,治疗内脏很好,有通治上中下三焦的功能,尤其
对肝病效果更好。
• 主治:头痛,目赤,落枕,耳痛,耳鸣,耳聋,喉痹,手
.
内关穴的标准定位图
.
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 针尖向上45度进针,治疗本穴位循行以上
疾病。针尖向远端45度进针治疗中指及手 腕疾病,效果最快。
• 主治: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落枕、
胁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急性腰扭 伤等。
.
外关穴的标准定位
.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
• 针尖向心方向45度进针,治疗本经线上疾病。 • 定位: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
臂痛。目眩,头昏眼花,肋间神经痛,神经性耳聋,消渴 病,热病,是重要穴位。
.
液门穴,中渚穴标准定位
.
后溪穴透腕骨穴
• 属手太阳小肠经。 • 从后溪向腕骨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尖45度进针,治疗
本经循性路线疾病。
• 从腕骨透后溪治疗小指的疾病,效果最快。
•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落枕、
.
足三里的标准穴位图
.
昆仑穴—足太阳 膀胱经
• 颈椎病,腰骶疼痛,本经循行线疾病。 •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疼
痛,癫痫滞产 。
.
昆仑穴的标准穴位图
.
太溪穴—足少阴肾经
• 本经络循行线疾病,肾脏疾病,可作为替
代涌泉穴的备选穴位。
•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 痛、耳聋、
耳鸣、咳嗽、气喘、咳血、消渴、月经不 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 腰脊肢厥冷、内踝肿。
糖尿病,会阴部疾病。
• 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
遗精、阳痿、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 肠炎、痢疾、阴道炎、月经不调、失眠, 膝关节炎、下肢麻痹等。
.
阴陵泉标准穴位图
.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
• 肝胆疾病,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
行线的疼痛。
•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
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 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 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 蹈病等。
.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 膀胱的下合穴,足太阳经为少气多血之经,
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
• 进针45度向心方向进针,治疗本经疾病。 • 主治:股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
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 膝盖疼痛。
.
委中穴标准定位图
.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
• 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
.
行间穴,太冲穴标准定位
.
内庭透陷谷
• 属足阳明胃经穴。 • 从内庭进针透过陷谷,针身向心倾斜45度,治疗
这个穴位以上的足阳明胃经病。
• 从陷谷倾斜45度透内庭,治疗足二指的病,效果
最快。
•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热病、吐酸、腹
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腹痛 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 背肿痛等。
.
太白穴,公孙穴标准穴位图
.
行间穴透太冲穴
• 属足厥阴肝经。 • 主治本经络循行的疾病,包括行间和太冲的主治范围。从
行间向太冲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
• 从太冲向行间方向扎,治疗大拇指的疾病,效果最快。 •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
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咽干、 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夜晚磨牙。 如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 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闭经、痛经、 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肋满痛、呃逆、咳 嗽、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失眠、口喎,膝肿,下 肢内侧痛,足踝肿痛。
急性腰扭伤、目赤、癫狂、痫证、盗汗、扁桃体炎、角膜 炎、疟疾。耳聋耳鸣,目翳、肩膀疼痛麻木、腕痛、惊风, 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口腔炎、消渴、糖尿病
.
后溪穴,腕骨穴标准定位
.
截针手三针的进针图
.
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
• 针尖向心平刺,治疗本经循行线疾病。针
尖向远端平刺,治疗拇指疾病,效果最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