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设计计算书

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设计计算书
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设计计算书

UASB的设计计算

UASB 的设计计算 6.1 UASB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包括沉淀区和反应区)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112000L mg C = ,)/(1680L mg C e =(去除率85%) V= 3028560 .585 .02.111500m N E QC v =??=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0.53d m kgCOD N v = 6.2 UASB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矩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6=则 横截面积:)(4760 .62856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7.1583 476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氺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矩形长宽比在2:1以下较合适。 设池长m l 16=,则宽m l S b i 9.916 7 .158=== ,设计中取m b 10= 单池截面积:)(16010162'm lb S i =?== (3)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5.7=,其中超高0.5m 单池总容积:)(1120)5.05.7(160'3 ' m H S V i i =-?=?= 单池有效反应容积:)(96061603 'm h S V i i =?=?=有效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m H b l 5.71016??=?? 反应器总池面积:)(48031602 '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336031120'3 m n V V i =?=?=

烟囱大体积混凝土计算

烟囱大体积混凝土计算书 烟囱底板混凝土为宽5.9m,高2 m的圆环体,属大体积混凝土,需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计算。底板混凝土采用标号C30混凝土,中热硅酸盐水泥。 一、大体积混凝土计算公式 1.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Th=m c*Q/(c*ρ*(1-e-mt)) 式中Th----------最大绝热温升(℃); m 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取m c=350 Kg/m3; Q---------水泥28d水化热(KJ/(mg*K)),取Q=375 KJ/(mg*K); C---------混凝土比热,取C=0.97 KJ/(mg*K); ρ-----混凝土密度(Kg/m3),取ρ=2400 Kg/m3; e------为常数,取e=2.718; t------混凝土龄期(d); m------系数,随混凝土浇筑温度改变; 计算求得:Th=350×375×103/(0.97×103×2400×(1- e-0.362×28))=56.38℃ 2.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 T1(t)=T j+Th*ξ(t)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度(℃);

T j-----------混凝土浇筑温度(℃) ξ(t)---------------t龄期混凝土降温系数; T1(3)=52.14℃ T1(18)=32.40℃ T1(6)=49.32℃ T1(21)=29.87℃ T1(9)=46.78℃ T1(24)=27.61℃ T1(12)=41.71℃ T1(27)=25.92℃ T1(15)=36.63℃ T1(30)=25.36℃ 3.混凝土表面(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 δ=0.5h*λx*(T2- T q)*K b/(λ*(Tmax- T2))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λ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草袋取 λx=0.14 ; h---------混凝土实际厚度(m),h=2 m;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λ-------混凝土导热系数(W/(m*K)),取λ=2.33 W/(m*K); Tmax-----计算得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2- T q=18℃,Tmax- T2=20℃; K 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K b=2.0; 计算所得:δ=0.5×2×0.14×18×2/(2.33×20)=0.108m

厌氧塔计算手册

1. 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 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 5.0 /( 3 / ) N v kgCOD m d 进出水 COD 浓度 C 0 2000( mg / L) , E=0.70 QC 0 E 3000 20 0.70 8400m 3 3 V= 5.0 ,取为 8400 m N v 式中 Q ——设计处理流量 m 3 / d C 0——进出水 CO D 浓度 kgCOD/ 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 3 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 h 17.0m 则 横截面积: S V 有效 8400 =495(m 2 ) h 17.0 单池面积: S i S 495 165(m 2 ) n 3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 1.2 : 1 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 D 15 m ,则高 h D*1.2 15 * 1.2m 18 ,设计中取 h 18m 单池截面积: S i ' 3.14 * ( D )2 h 3.14 7.52 176.6( m 2 ) 2 设计反应器总高 H 18m ,其中超高 1.0 m 单池总容积: V i S i ' H ' 176.6 (18.0 1.0) 3000( m 3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 D H φ15m 18m 反应器总池面积: S S i ' n 176.6 3 529.8(m 2 ) 反应器总容积: V V 'i n 3000 3 9000(m 3 )

厌氧塔试水方案

厌氧塔试水方案 厌氧塔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充水检验是否有渗漏点及基础沉降观测,以保证投入运行时能够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厌氧系统设备按照下列标准执行,工艺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1)《苏州科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企业标准》SP-037 2)《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4735-97 1、前期准备 1.1塔体制作安装完毕,塔体焊接的所有构件及附件应全部完工, 达到验收标准。塔内废铁、焊条以及废物清理干净,封门前请甲方、监理验收,形成验收文件。 1.2试水应有各个工种配合,具体要求铆焊、管道、电气、机装人 员协调处理。 2、试水步骤 2.1试水前测量塔体垂直度(取4监测点)及圆度(取4监测点) 并通过业主确认记录监测数据。 2.2 先向塔体内充水到1/4水位处,观察24小时后塔体垂直度及圆 度,无异常变化后充水到1/2处,同样观察。24小时,无异常变化后充水到3/4处,再观察24小时,无异常变化后将塔体充满水,再观察24小时。 2.3 充水过程中观察塔体是否存在渗漏、异常变形现象,如有异常 现象出现,应立即停止注水,检查并排除异常现象后恢复试水工

作。 3、基础沉降观测 在筒体下部取4个观测点,塔体充水到1/2高度时,进行一次观测,并与充水前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在充水至3/4高度时,进行一次测量,若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至最高液位,48小时后,进行观测,当沉降无明显变化时,即为合格。当沉降有明显变化时,则保持最高液位,每天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4、技术要求 4.1 塔注水到最高液位并保持24小时后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4.2 如有渗漏时应将塔内水放至适当高度,将渗漏处返修补焊,再 重新进行盛水试验,直到不渗漏为止。 4.3 如在充水过程中发现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 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4.4 充水时应有人在现场值班,发异常情况应停止充水,并报告技 术负责人。 5、安全保证措施 5.1 充水时的操作人员在高空进行开阀门时,应系好安全带、防滑 保证措施。

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0.70 V= 3 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 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2 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 m n S S i ==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2: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 .714.3)2 ( *14.32 2 2'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1.0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 ' 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 '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 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2430002 3h m m S Q V r =??=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 3 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1.7.2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 3 ' 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0)./(2 3 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 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 ' m l b ==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1142 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 31m h b === α )(04.198.020.32 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柴油发电机烟囱阻力计算

莲花磐基项目2#柴油发电机烟囱计算书 柴油发电机烟囱计算 工程概况:莲花磐基项目1#发电机,功率为1000kw,烟囱垂直段内筒为SUS304不锈钢,厚度1.0mm;外筒为SUS304不锈钢,厚度0.8mm。水平段长度为22m。弯头数量分别为5个。现计算不锈钢烟囱在满负荷运转时烟气能否顺利排出。 1. 基本数据: 单台柴油发电机功率1000KW; 单台柴油发电机背压 6.7KPa; 单台柴油发电机排烟量12500m3/h; 柴油发电机数量 1台; 烟囱总长度 172米; (其中垂直高度150米,水平段22m;) 90°弯头数量 5个,三通1个 2. 烟气流速: W=30m/s 柴油发电机常用烟气流速 3.烟气需要的烟囱截面积: F=Vy÷3600÷W (Vy:烟气流量; F:烟囱截面积m2 ; W:烟气流速m/s) 单台柴油发电机截面积0.116 m2(计算值) ,实际φ400,截面积0.1256 m2,符合要求. 3.烟气在烟囱内的降温: 3.1烟气在烟囱内每米高度的降温 △t=27A÷N1/2 (A:修正系数,取A值为0.8 N:单台发电机功率1000KW) △t =0.7℃/m 3.2烟气在烟囱内的总降温

T=△t×H ( H:烟囱总长度180米) T=126℃ 3.3烟气在烟囱出口的温度 t1=t0-△t t1=374℃ (t0:烟气进口温度500℃) 3.4烟气平均温度 t p= (t1+ t0)÷2 tp=437℃ 3.5烟气平均密度 ρp=ρ0273÷(273+tp) (ρ0:标准标态烟气密度 1.34Kg/m3) ρp=0.515Kg/m3 4.烟囱自然抽力 h z=(ρ1-ρp)*(Z2-Z1) h z=116.7Pa (式中ρ1:室外空气密度1.293Kg/m3 ρp: 烟气平均密度 0.5086 kg/m3)Z2:烟囱顶标高 Z1: 烟囱底部标高) 5.烟囱阻力 5.1烟囱磨檫阻力

UASB的设计计算书

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进展 摘要: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中,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在单相反应器内完成厌氧消化的全过程,由于二菌种的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无法使二者都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影响了反应器的效率。1971年Ghosh和Poland提出了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它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了生物相的分离,即通过调控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反应器的运行控制参数,使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成为两个独立的处理单元,各自形成产酸发酵微生物和产甲烷发酵微生物的最佳生态条件,实现完整的厌氧发酵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和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 (1)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反应器内,并为它们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Yeoh对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和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率为0.168m3CH4/(KgCOD Cr?d)明显高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率0.055m3CH4/(KgCOD cr?d)。 (2) 反应器的分工明确,产酸反应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不仅为产甲烷反应器提供 了更适宜的基质,还能够解除或降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硫酸根、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结构,减少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和影响,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 产酸相的有机负荷率高,缓冲能力较强,因而冲击负荷造成的酸积累不会对产 酸相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后续的产甲烷相造成危害,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能 力。 (4) 产酸菌的世代时间远远短于产甲烷菌,产酸菌的产酸速度高于产甲烷菌降解酸的速率[4,5],产酸反应器的体积总是小于产甲烷反应器的体积。 (5) 两相厌氧工艺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和污泥。 2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现状 2. 1反应器类型 从国内外的两相厌氧系统研究所采用的工艺形式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两相均采用同一类型的反应器,如UASB反应器,UBF反应器,ASBR反应器,其中UASB 反应器较常用。第二种是称作Anodek的工艺,其特点是产酸相为接触式反应器 (即完全式反应器后设沉淀池,同时进行污泥回流),产甲烷相则采用其它类型的反应器⑹。 王子波、封克、张键采用两相UASB反应器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黑液,酸化相为8.87L的普通升流式反应器,甲烷相为28.75L的UASB反应器,系统温度 (35 ±)C。当酸化相进水COD 为(6.771 ?11.057)g/ L ,SO42-为(5.648?8.669) g/

m钢烟囱计算书审批稿

m钢烟囱计算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录

1、设计资料 基本设计资料 烟囱总高度H = 烟气温度T gas = ℃ 烟囱底部高出地面距离: 0mm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T sum = ℃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T win = ℃ 最低日平均温度T win = ℃ 烟囱日照温差△T = ℃ 基本风压?0 = m2 瞬时极端最大风速: (m/s) 地面粗糙度: B类 烟囱筒体几何缺陷折减系数? = 烟囱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场地土类别: Ⅱ类 筒壁腐蚀厚度裕度: 衬里起始高度: 设置破风圈: 是 自定义设计温度下筒壁钢材的许用应力: 是否计算抽力: 否 材料信息 序号使用部位材料名称 最高使用温 度(℃)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W /(m·K)) 1 筒壁钢材S31603 250 几何尺寸信息 烟囱总分段数: 18 烟囱筒身分段参数表 编号标高(m) 烟囱筒壁外直径(mm) 分段高度(m)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烟囱总截面数: 21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1) 截面编号标高 (m) 烟囱筒壁 外直径 (mm) 分节高度 (m) 筒壁厚度 (mm) 坡度 (%)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2) 截面编 号标高 (m) 附加重量 (kN) 附加风载 (kN) 洞口 数量 洞口 形状 洞口宽 度(mm) 洞口高 度(mm) 洞口直径 (mm) 5 0 矩形0 0 ----- 6 0 矩形0 0 ----- 7 0 矩形0 0 ----- 8 0 矩形0 0 ----- 9 0 矩形0 0 -----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参考资料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排烟的设计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排烟的设计 一、风冷发电机房的通风系统归纳起来有四套系统: 1、平时通风系统 发电机房通风换气用,就是一般10~15次换气次数的通风量,可仅设排风机 如果给排水有气体灭火,这套系统还要承担灭火完毕后的排风系统。 2、发电机工艺进排风系统 电机本身有个很大的排风管,这个是发电机自带的,我们配合提一个风井就可以,同时设计进风系统补充排风量和发电机组燃烧空气量(电气提资),设送风机,此系统风量很大。 这一套系统也有设计是预留风井而已。 3、发电机排废气系统 牵涉到环保问题,通常称之为“排烟管”,发电机自带,电气的标准图集上还设专门给这个系统设一个井,实际上工程设计建筑很难有这么多空地。多半是由发电机排风井排出室外。 4、储油间排风系统 可以与1合用,此时通往储油间的支管上设止回阀、防火阀;也可以单独设系统,采用防爆通风 机。 二、柴油发电机房通风包括两部分,平时通风和工作通风。 平时通风:风冷和水冷发电机的机房平时通风取6次换气次数,储油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3次。对于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在火灾后,本通风系统负责排除室内废气,但不是事故通风;为保证人的安全,建议按事故通风设置启动按钮。 工作通风:水冷柴油发电机须考虑工作耗氧所需空气量;风冷发电机冷却风量大,一般采用自然进风,柴油发动机自带风扇压力排放,但柴油发电机自带风机压头只有150Pa左右,在井道阻力大时需增加风机克服井道阻力,一般进风井阻力大,加进风机;排风井阻力大,则加排风机。 柴油发电机房采用气体灭火,进、排风通道上应设电磁阀,在柴油发电机房发生火灾气体灭火启动时,连锁关闭这些阀门,以保证灭火效果。

大气除尘设计计算书资料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气)》(除尘部分) 设计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说明 (1) 2.1 设计原则 (1) 2.2 设计范围 (2) 2.3 设计规模 (2) 2.4 设计参数与指标 (2) 三、工艺选择 (2) 3.1 除尘技术简介 (2) 3.2 可供选择的除尘技术 (3) 3.3 方案的技术比较 (3) 四、处理流程 (4) 4.1 除尘系统 (4) 4.2 除尘器系统 (4) 4.3 输灰系统 (4) 4.4 控制系统(不作设计要求) (4) 五、预期处理效果 (5) 六、主要设施与设备设计选型 (5) 6.1 设计计算 (5) 6.1.1 烟气流量与净化效率计算 (5) 6.1.2 除尘器设计计算 (6) 6.1.3 管道的设计计算 (10) 6.1.4 风机的选择计算 (12) 6.1.5 除尘器的总装配图 (13) 6.2 主要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确定 (14) 七、技术经济分析 (15) 7.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5) 7.2 人员编制 (15) 7.3 工程概算 (15) 7.4 运行费用分析 (16)

一、工程概况 已知杭州市某厂新建2台35t/h燃煤工业锅炉(沸腾床锅炉直径4m),其除尘系统管道布置如图1。每台锅炉产生的烟气量估计为:基数61000 Nm3/h+学号序号*100Nm3/h,烟尘浓度为35.0g/Nm3,其粒径<5μm占70%,烟气经降温至120℃进入除尘器,烟窗的直径3m,高度45m,局部阻力损失60Pa。试设计该除尘净化系统。 排放烟尘浓度要求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重点地区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规定。 图1 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说明 2.1 设计原则 (1)基础数据可靠,总体布局合理。 (2)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能耗,近期远期结合、满足安全要求。 (3)采用成熟、合理、先进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符合处理要求; (4)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具有适当的安全系数; (5)在设计中采用耐腐蚀设备及材料,以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6)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事故的排放、设备备用等保护措施; (7)工程设计及设备安装的验收及资料应满足国家相关专业验收技术规范。

柴油发电机、锅炉烟筒管道技术交底记录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以上者应先进行焊接打底,然后进行二次焊接。 以上者则应对管端焊口部位铲坡口, 坡口表面的氧化铁,并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凹凸不平处进行打磨。 管道焊接的焊条采用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表式C2-2-1) 编号08-C2-001 工程名称金融街B7大厦工程交底时间2005年3月1日 施工单位中建一局建设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柴油发电机、锅炉烟筒 交底提要柴油发电机、锅炉烟筒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支吊架制作及管道安装 交底内容: 不合格的部位需进行修整或重焊。不得有管子的中心线错开或弯曲,组对管道应保证管道的横平竖直。 ◆管道及管件的焊接应做到:焊缝的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平滑过度。 电焊焊缝加强面高度和宽度 厚度(mm)4~6 7~10 焊缝形成 有坡口 焊缝加强 高度h(mm) 1.5~2 2 h b 1-2 焊缝宽度b(mm) 盖过每边坡口约2mm 3.2.6水平运输 3.2.6.1现场实际情况;A、B首层层高6米,标准层层高3.9米,管道长度为;12米, 根据首层的有利条件可以将一根整管割为二段水平运输。 3.2.6.2水平运输的方法 ?水平运输方法可采用两种形式; 1、采用人力推车水平运输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 V= 3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714.3)2 ( *14.3222 '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 '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 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h m m S Q V r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 3 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 3 ' 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 3 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m l b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1142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 31m h b === α )(04.198.020.32 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厌氧塔计算手册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E= V= 3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取为84003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m n S S i === 2)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714.3)2 (*14.3222'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m n V V i =?=?= (3)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3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3'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3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 7'm l b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 .1142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 缝之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m钢烟囱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资料 基本设计资料 烟囱总高度H = 烟气温度T gas = ℃ 烟囱底部高出地面距离: 0mm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T sum = ℃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T win = ℃ 最低日平均温度T win = ℃ 烟囱日照温差△T = ℃ 基本风压?0 = m2 瞬时极端最大风速: (m/s) 地面粗糙度: B类 烟囱筒体几何缺陷折减系数? = 烟囱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场地土类别: Ⅱ类 筒壁腐蚀厚度裕度: 衬里起始高度: 设置破风圈: 是 自定义设计温度下筒壁钢材的许用应力: 是否计算抽力: 否 材料信息 序号使用部位材料名称 最高使用温 度(℃)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W /(m·K)) 1 筒壁钢材S31603 250 几何尺寸信息 烟囱总分段数: 18 烟囱筒身分段参数表 编号标高(m) 烟囱筒壁外直径(mm) 分段高度(m)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烟囱总截面数: 21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1) 截面编号标高 (m) 烟囱筒壁 外直径 (mm) 分节高度 (m) 筒壁厚度 (mm) 坡度 (%)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2) 截面编 号标高 (m) 附加重量 (kN) 附加风载 (kN) 洞口 数量 洞口 形状 洞口宽 度(mm) 洞口高 度(mm) 洞口直径 (mm) 5 0 矩形0 0 ----- 6 0 矩形0 0 ----- 7 0 矩形0 0 ----- 8 0 矩形0 0 ----- 9 0 矩形0 0 ----- 10 0 矩形0 0 ----- 11 0 矩形0 0 ----- 12 0 矩形0 0 ----- 13 0 矩形0 0 ----- 14 0 矩形0 0 -----

某柴油发电机房气体灭火设计计算书

筑 龙 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设 计 计 算 书 一、七氟丙烷灭火剂用量计算 1、本保护区内保护对象为柴油发电机房,依据公安部《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七氟丙烷的设计浓度C =8.3%。 2、保护区内净容积:柴油发电机房容积V 柴=[(7.5×7.5)-(2.5×2.5)] ×4.5=(56.25-6.25) ×4.5=225m 3,桶装油库容积V 桶=2.5×2.5 ×4.5=28.125m 3。 3、依据设计用量公式: C C S V K W ??? =100 式中W -防护区七氟丙烷设计用量(kg ) C -七氟丙烷设计浓度(%) S -七氟丙烷过热蒸气比容(20℃) V-防护区的净容积(m 3) K -海拔修正系数(沈阳地区为1) 则kg 48.1483 .81003 .820000513.01269.02251==柴?× ×+× W kg 60.183 .81003 .820000513.01269.0125.281==桶?× ×+×W 二、七氟丙烷灭火剂残余量 因灭火剂喷放后虹吸管下残留一定余量每瓶为W 残=2kg 。 三、七氟丙烷充装量及设备选型 1.依据规范要求,因两个保护区的净容积均不大于300 m 3,故可选择为无管 网设备,压力等级为2.5MPa 。 2.柴油发电机房选择为用90L 钢瓶组两个,桶装油库为70L 钢瓶组1个。 3.灭火剂总用量: 柴油发电机房:kg 48.15222248.148==总柴×??? ? ??+W ,每瓶组为76.24kg 。 桶装油库:W 总桶=18.60+2=20.60 4.设备选型: 1)柴油发电机房为无管网2瓶组90L 设备一套,每瓶充装灭火剂为76.24 kg ,共充装152.48 kg ,充装压力为2.5MPa 。 2)桶装油库为无管网70L 一瓶组设备一套,充装灭火剂量为20.60 kg ,充

IC厌氧塔

产品描述: 一简介 IC反应器中文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串联构成,高度可达16-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其内循环系统是IC工艺的核心结构,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等结构组 成。 二工作原理 经过调节pH和温度的生产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COD生化降解,此处的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进水COD 在此处被降解,产生大量沼气。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提的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泥水下降管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内循环。根据不同的进水COD负荷和反应器的不同构造,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倍。经膨胀床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精处理区的颗粒污泥床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由于大部分COD已经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经过精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作用后,上清液 经出水区排走,颗粒污泥则返回精处理区污泥床。 三选型、选材及尺寸(IC实验室选型) 1、有机玻璃IC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为25L,底边周长15cm,高120cm。其优点为外观结构干净漂亮;内部三相分离器、布水器、上下流管道等结构清晰可见;外附保温层保障了系统在合适的温度下自动运行; 该产品适用于学校、实验室小试模拟教学使用。 2、钢结构IC厌氧反应器为Q235碳钢焊制主体,内衬双层玻璃钢防腐层,内部管道喷双层环氧漆防腐,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被腐蚀。该设备有效容积200L,底面直径40cm,高200cm,净重150kg。其优点为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抗压强度高,温度适应范围广,适用于科研单位、工地现场中试模拟运行。 四订货须知 1、用户应注明设备的材质及防腐要求。 2、用户应提供详细的水质化验单以便于我公司计算反 应器各部件的尺寸。 3、若用户有详细的加工图纸,可按用户要求进行生产。 4、可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制造。 天津国韵生物科技的限公司绍兴女儿儿酒有限公司山西 长冶金泽生化有限公司等 厌氧塔是本公司承接,效果很好~! 联系电话:

60m钢烟囱计算书

目录 设计资料 2 ........................................................................................................ 计算依据 6 ........................................................................................................ ......................................................................................................... 7 ......... ........................................................................................... 错 . 误 !.未 .定 义...书 ........................................................................................... 签 。 ........................................................................................... 错 . 误 !.未 .定 义...书 ........................................................................................... 签 。 ......................................................................................................... 9 ......... 地震作用及力计算 ............................................................ 1..3 ....... 附加弯矩计算 ................................................................ 1..5 ....... 、钢烟囱强度与稳定计算 ........................................................ 1..9 ...... 、考虑瞬时极端最大风速下验算结果 .............................................. 2..2 ...... 、钢烟囱底座计算 .............................................................. 2..3.. 、钢烟囱位移结果 .............................................................. 2..5.. 、加强圈间距计算 ..............................................................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风荷载计算 ........................................................................................................... 1..0 ..... 筒体自重计算 筒体截面参数 筒体温度计、荷载力组合 ..........................................................................................................1..6 .....

厌氧塔计算手册范本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0.70 V=3084000 .570.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2: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714.3)2 (*14.3222'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1.0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h m m S Q V r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3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1.7.2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表面负荷率)./(7.02 3'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0)./(2 3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 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m l b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 )./(0.20.1)./(39.0288 58.1142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31m h b ===α )(04.198.020.32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