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doc33页)

合集下载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规划思路(⼀)⽴⾜区域、跨越发展⽴⾜长三⾓、江苏省及沿海等区域,充分利⽤沿海开发战略优势及⾃⾝⼟地、劳动⼒及岸线等资源禀赋,实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业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重、沿海与内陆空间并重、本地与异地城市化并重的跨越发展战略,全⾯提升中⼼城市综合竞争⼒,尽快缩⼩与先发地区差距并赶超区域平均发展⽔平,建设现代化沿海中⼼城市。

(⼆)重点向海、特⾊发展把握沿海开发战略机遇,⼤⼒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以沿海资源禀赋为基础,保护⽣态、合理开发,加强沿海港⼝与临海产业、内陆城市的互动,使沿海地区成为盐城⼯业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与周边沿海城市错位发展、特⾊发展,建设⽣态型沿海中⼼城市。

(三)整合资源、低碳发展充分依托盐城⽣态资源条件及全省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通过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有效引导城乡空间及产业的合理发展;强化对⾃然保护区、基本农⽥等⽣态空间的保护,引导城镇空间集约布局;积极倡导紧凑集中的混合布局模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交通模式、⽣态系统多样化保护、新能源利⽤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促进城市化⽔平的质与量的提升,实现以城带乡、以⼯促农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形成惠及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调社会公平,提⾼⽣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现代化、⽣态型沿海中⼼城市。

规划2030年城市⼈⼝170万。

(⼀)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盐城应依托空港、海港两个⼀级开放⼝岸,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开通扩⼤盐城⾄韩国、⽇本等东北亚地区的交通专线。

通过空港、海港的有效组合,重点发展对外的特⾊物流,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盐城在江苏北部、长三⾓乃⾄全国物流供应链中针对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转重要节点地位,建设成为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

(⼆)沿海新型产业基地和长三⾓北翼中⼼城市发展空间的局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重组促使长三⾓产业布局开始由沿江、沿湾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

关于综合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的建议

关于综合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的建议

关于综合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的建议陆海洋【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年(卷),期】1983()6【摘要】综合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是一项对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计。

目前,江苏省盐城地区经济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人口密度增稠。

平均每平方公里406人,内陆的阜宁、盐城、建湖三县已超过700人。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逐年减少,许多地方人平只有1亩多可耕地。

二是粮棉等主要农作物由于受自然等因素的制约,产量摆动性较大。

三是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上升较慢。

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盐城地区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途径。

在近期内,要打好三张牌:第一张牌是农业集约经营,从内涵挖潜力;第二张牌是发展以农副工商运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抓“两户”带动千家万户;第三张牌是综合开发利用沿海资源。

在打一、二张牌的同时,如何打好第三张牌?这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试侧重从经济管理角度,作一粗浅探讨。

【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开发利用;农业集约经营;多种经营;战略意义;地区经济;经济结构;加速现代化;主要农作物【作者】陆海洋【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地委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相关文献】1.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 [J], 薛志根2.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 [J], 薛志根3.钦州沿海堤围建设与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J], 胡志东;胡锦钦;4.东港市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个问题 [J], 王娜5.滨州市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袁静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可编辑)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可编辑)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二O一三年九月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录一、项目概况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保护敏感目标2二、规划概述 42.1产业定位及规划目标 42.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 52.3人口规模预测 52.4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 52.5基础设施规划102.6环境保护规划132.7绿地规划13三、规划方案分析 143.1 与上层发展政策及法规相容性分析 143.2 与区域开发及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4 3.3 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53.4 开发区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15 3.5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的协调性分析 163.6 小结16四、开发现状回顾 184.1开发区发展历程184.2开发区开发现状194.3基础设施现状194.4污染源现状204.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4.6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21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3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4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5 生态影响分析 255.6 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5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26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26七、公众参与调查 27八、环境风险影响评价29九、开发区规划综合分析论证309.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309.1.1规划协调性309.1.2资源环境可行性309.2 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规模合理性分析 319.4 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发展建议32 9.5 周边功能区对开发区的影响 329.6 环保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32十、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310.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310.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3310.4 声环境保护措施 3310.5 固废防治措施3310.6 开发区产业发展建议3310.7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3410.8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3410.8.1清洁生产措施3410.8.2 循环经济分析 3410.9 环境风险防范与监控35十一、结论及建议 3511.1结论3511.2 规划完善建议及要求35一、项目概况1.1任务由来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开始建设,1993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苏政复[1993]52号),批复面积为9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起新长铁路,西至东干渠,南起徐巷河、第一沟,北至苏农路。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2008~2020)盐城市沿海开发办公室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范围 (1)四、规划依据 (1)五、规划目标 (2)第二章海岸线资源评述 (3)一、概况 (3)二、港航资源 (3)三、滩涂资源 (4)四、旅游资源 (5)五、风能资源 (5)第三章海岸线利用现状 (6)一、概况 (6)二、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四章重点产业与总体布局 .. (10)一、重点产业 (10)二、总体布局...................................................................................................... .11 第五章海岸线利用规划 (13)一、岸线分类 (13)二、岸线开发与利用布局 (14)第六章与海洋功能区划一致性分析 (18)一、功能上的一致性.......................................................................................... .18二、范围上的一致性.......................................................................................... .18三、利用形式上的一致性.................................................................................. .18第七章海岸线保护与管理. (19)一、岸线保护...................................................................................................... .19二、岸线管理...................................................................................................... .19 附图:1、海岸线利用现状图2、海岸线利用规划图3、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沿海综合开发战略,科学利用有限的岸线自然资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港口、能源、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对海岸线的需求,保护岸线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岸线在沿海综合开发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建设规划的沿海经济开发与规划策略

建设规划的沿海经济开发与规划策略

建设规划的沿海经济开发与规划策略近年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促进沿海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目前,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相当大比重,GDP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沿海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

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污染、滨海湿地退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因此,建设规划的沿海经济开发与规划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沿海经济开发的规划策略1. 优化产业结构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一方面,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沿海地区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 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沿海地区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

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沿海地区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4.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恢复和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

5. 加强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中韩(盐城)产业园正式获批的历史机遇,围绕盐城打造东部沿海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奋力开启新时代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盐城市情况概述盐城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0万,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地级市。

盐城下辖1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区下设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

1.生态环境。

盐城是一座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的城市。

“盐城好空气,城市新名片”,2018年盐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9,全年有289天优良空气,优良率达79.6%,连续四年江苏省最优;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被人民网等媒体列为全国18座“洗肺城市”之一,连续三年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大气污染发展优秀城市”,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鲜明特征。

2. 区位特点。

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处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

盐城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1小时经济圈、北京1日商务圈,距上海港250海里,距台湾基隆港620海里,距韩国釜山港、日本长崎港均只有460海里左右。

3. 经济发展。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盐城被确定为中韩产业园首批合作城市。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盐城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

2018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5362.24亿元,增长5.5%。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528亿元,增长17%。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35831元和20358元,分别增长8.2%和8.8%。

4. 城市名片。

盐城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国家新能源海水淡化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首个环保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城市。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盐政发〔2017〕74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盐政发〔2017〕74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
正文:
----------------------------------------------------------------------------------------------------------------------------------------------------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
盐政发〔2017〕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已经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8日
附件: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1.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2.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3.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4.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5.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6.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7.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8.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9.
rar
——结束——。

江苏盐城发展战略研究(一)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江苏盐城发展战略研究(一)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前言沿海地区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城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沿海开发带来了重大机遇。

融入长三角,将为盐城发展创造有利的平台,大丰港获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为滩涂盐城变为滨海盐城的切入点,盐城把大市区建设和沿海开发作为十一五及以后发展的两个重要增长极,将加快盐城沿海开发步伐。

近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盐城视察,明确提出要按照“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以沿海港口建设为突破口,以临海工业园区和海港新城为依托,加快沿海新型产业体系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沿海开发的战略决策,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构建新的区域发展框架。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目的是要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及发展的眼光来实施以沿海港口、临港产业、海滨新城“三位一体”的互动发展战略,打造“海滨盐城”的新格局,促进盐城区域经济快速崛起,使其成为中国最具魅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我们将通过对盐城经济与社会发展历史、现状及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进一步分析盐城所在区域的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以及国际国内沿海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盐城沿海定位、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作出回答。

我们的战略规划力求从盐城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盐城长远发展的远景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最佳的规划方案,策划沿海开发的动态发展路径。

第一部分国内外沿海开发经验借鉴1.沿海开发与港口经济沿海开发与港口经济息息相关,港口经济的发展可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而沿海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港口经济的繁荣。

1.1港口经济所谓“港口经济”即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07年06月盐城市沿海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盐委[2006]75号组长:赵鹏盐城市委书记副组长:李强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驰盐城市委副书记成员:丁宇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储金泉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古城盐城市政府副市长朱传耿盐城市市长助理石为斌盐城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徐国均盐城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沈洪清东台市委书记谷家栋射阳县委书记王斌滨海县委书记潘道津响水县委书记何桂英盐城市发改委主任顾春芳盐城市经贸委主任崔爱国盐城市财政局局长胡凤娥盐城市外经贸局局长许新建盐城市旅游局局长穆启生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刘长青盐城市交通局局长王瑾盐城市规划局局长崔士明盐城市国土局局长还学东盐城市水利局局长茆训东盐城市农业局局长符文华盐城市林业局局长周纯明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卢峰盐城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李曙光盐城市铁路筹建办主任李玉明盐城海关关长朱志强盐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王世刚盐城海事局局长蔡云冲盐城边防支队支队长周士跃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孙明珍禽自然保护区主任丁玉华麋鹿自然保护区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何桂英盐城市发改委主任《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成果整合组专家名单组长:方创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副组长:毛汉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黄金川副教授,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成员:班茂盛博士,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王炜博士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鲍超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刘晓丽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李铭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乔标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宋吉涛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张蔷高级工程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刘海燕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祁巍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蔺雪芹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及专家名单方案一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组组长:方创琳编制组副组长:毛汉英黄金川编制组成员:方创琳毛汉英黄金川班茂盛王炜鲍超刘晓丽李铭乔标宋吉涛张蔷刘海燕祁巍锋蔺雪芹方案二编制单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组组长:顾朝林编制组副组长:尹稚编制组成员:管卫华康璇旷薇刘合林刘晋媛牛雄彭翀孙加凤汤培源陶来利汪淳汪侠袁昕熊国平杨梅杨兴柱于涛方臧华张成张从果张晓明张振龙赵玉宗周恺朱杰(按姓氏拼音为序)方案三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组组长:杨桂山编制组副组长:陈爽编制组成员:陈雯曹有挥杨桂山姚士谋季子修杨俊晏张落成李恒鹏段学军高群赵海霞葛云健朱天明陈诚吴威梁双波彭立华吴松方案咨询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美国规划协会(APA)前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和中国实施长三角与珠三角领先、环渤海起飞、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低谷的盐城市,同时面临着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长三角扩容纳新等多重历史机遇和多重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盐城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五个统筹”和循环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将以何种优势、何种定位、何种目标、何种模式、采取何种方式、沿着何种方向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又将以何种功能和路径对接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确保盐城在东部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率先突破?为了回答上述一系列战略性问题,盐城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不失时机地面向国际招标编制《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作为三家中标单位,分别编制完成了《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成果,并与2006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评审与现场打分结果,最后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完成的规划方案为最佳方案,同时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最终成果的整合单位。

本规划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完成的《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成果方案为主线,按照赵鹏书记在规划整合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以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发的整合委托授权函为依据,根据盐城市沿海开发的实际,有选择性地吸收了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规划成果中的一部分观点;与《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与《盐城市沿海开发农业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环保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旅游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电力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水利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交通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等9大专项规划和陈家港节点、滨海节点、射阳节点、大丰节点和弶港节点等5个节点规划进行了充分对接;汲取了2006年11月5日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中期成果汇报会上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汲取了2006年12月27日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成果评审会上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汲取了2007年1月14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盐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城市规划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国土局、市环境保护局、市经贸委、市电力公司、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等部门和县市领导关于规划整合工作的相关建议;吸收了2007年2月20日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整合成果汇报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吸收了2007年3月24日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在南京汇报会上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海洋渔业局、省电力公司等单位领导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通过整合组专家深入细致的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的最终成果。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始终得到了盐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市直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协助,得到了市属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单位、企业、开发区的大力配合,得到了所有关心盐城沿海开发的各界人士从各方面的协助,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认识水平不足,加之整合工作时间过于仓促,规划报告中肯定有不足之处,甚至有错误的地方,诚请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为盐城沿海开发,为建设海滨盐城和富足平安的生态盐城而努力!《盐城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整合专家组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在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科学编制《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对于加快推进盐城市沿海开发,促进盐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根据开发时序分为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年)和远期(2016—2020年)。

盐城市地处我国东部江苏沿海的中部,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毗邻,北与连云港接壤,西与扬州、淮安相连。

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2个区,土地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798.67万人,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大市,地区生产总值1011.36亿元,成为苏北仅次于徐州的第二个经济总量超千亿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具备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开发背景与战略意义第一条【开发背景】——国际沿海开发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经济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内陆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

第45届联合国大会敦促世界各国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目前,约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把沿海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

全世界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全球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位居前列的国家(地区),几乎都是沿海国家(地区)。

因此,沿海开发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世界上所有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内沿海开发背景。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支撑中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沿海开发战略是我国长期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国家发展战略,随着环北部湾地区和海峡西岸地区的开发和全方位开放,将在中国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两角(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两湾(环渤海湾、环北部湾)、两岸(海峡西岸与东岸)”的开发开放新格局(图1)。

——江苏沿海开发背景。

早在1996年江苏就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工程。

2006年1月20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推动沿海开发。

2006年11月8日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实施“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沿海开发战略方针(图2)。

——盐城沿海开发背景。

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产业带中部,承南接北。

2006年1月通过的《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实行保护式开发,努力将沿海产业带发展成为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6年3月,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盐城市大丰港时提出“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沿海开发16字方针。

2006年8月28日,赵鹏书记在盐城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开发步伐,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强调沿海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全局,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科学开发。

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规划先行,保证沿海开发科学、合理、有序;坚持点面结合,走保护与开发并重路子;坚持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实行综合开发,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以开放促开发。

第二条【战略意义】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盐城市必须实施“出海”“东进”战略;为走出中国沿海“经济低谷”,亟待将盐城打造成为“战略高地”(图3);为全面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必须将盐城沿海作为战略重点;为振兴苏北,迫切要求盐城打通“出海通道”;为构建发达和谐的生态盐城,必须推进“保护式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