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诊治指导
尿毒症ppt课件

汇报人:陈军亮 2024-01-20
目录
• 尿毒症概述 •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 尿毒症的预防与控制 • 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尿毒症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尿毒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尿毒症是由于肾脏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综合征 。
分类
根据病因,尿毒症可分为原发性尿毒症和继发性尿毒症。原发性尿毒症主要由 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继发性尿毒症可由高血压 、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引起。
知水平。
社区活动
组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咨询。
媒体报道
媒体应积极报道尿毒症的相关 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尿毒
症。
患者互助
鼓励尿毒症患者之间建立互助 组织,分享治疗经验和生活经 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4
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预防感 冒。
,以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尿毒症科研的进展,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治疗手段。
技术创新与突破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在尿毒症治 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尿毒 症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在药物研发方面,需要加强新药筛选和临床试验,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治 疗方案。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尿毒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结核等原发性肾脏疾病,以及 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疾病。
发病机制
尿毒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这些因 素导致肾脏无法正常排泄废物和水分,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
尿毒症的健康教育

尿毒症的健康教育尿毒症(也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肾脏不能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余下的液体。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进行尿毒症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预防尿毒症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尿毒症的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1. 尿毒症的风险因素:a) 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个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诱因。
教育人们正确管理血压和血糖水平的重要性是关键。
b) 肾脏疾病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尿毒症患者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对高风险群体尤为重要。
c) 过度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和伊布前列酮)过量使用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教育人们正确用药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
2. 营养和饮食习惯:a)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肾脏在处理蛋白质时会产生尿素,而尿素是尿毒症患者的毒素。
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荷。
b) 控制钠摄入量:高钠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和肾脏负担的增加。
指导人们减少盐的摄入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
c) 保持水合状态:适量饮水有助于促进尿液的产生和排出体内的废物。
每天饮水量的合理指导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d) 限制磷的摄入:磷被认为是加重尿毒症的一个因素。
教育人们避免高磷食物的摄入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
3. 正确用药和避免有害物质:a) 避免过量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对肾脏有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作用。
建议人们在使用药物之前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
b) 避免滥用非处方药:某些非处方药物对肾脏造成损害。
教育人们谨慎选择非处方药并按照说明使用。
c)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暴露在某些有害物质(如工业化学品和重金属)中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教育人们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长期接触这些物质。
4.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a)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对于及早发现肾脏问题至关重要。
教育人们建立定期体检的意识是防止尿毒症的关键。
b) 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肾脏健康。
尿毒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

•CRF病人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包括尿素 、胍类化合物、肌酐、胺类、吲哚、酚类及中分子物质等。 •。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 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 有尿酸)的刺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 心包摩擦音。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 硬化等在心血管病变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识
精品课件
6焦虑:与恶性肿瘤有关
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干扰,并协助其做好日常的 •生活护理,若皮肤瘙痒,可用热水擦浴,切记用手搔伤皮肤。 •
•做好静脉输液护理,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 •肿,渗液。 •
•.做好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敷料的清洁、干燥。 •
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2、护理措施来自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因 素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水钠潴留或补液 不当等因素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有关 5 知识缺乏:缺乏自我照顾及宫颈癌和尿毒症的相关知
(3) 钾代谢紊乱
•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 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 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 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 >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 高钾血症的处理)。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 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 血症。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 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 钾。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人们一提到尿毒症,就会联想到血液透析及肾移植。
但其价格昂贵,大多数病人难以承受,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广泛推广。
而中医治疗尿毒症已有几千年历史,并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
下面介绍七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
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
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
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
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尿毒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尿毒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尿毒症概述尿毒症(uremia)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提示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
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的肾脏疾病皆可导致肾单位严重受损,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代谢废物及毒素无法顺利排出,滞留体内,从而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全身中毒症状。
英文名称:uremi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肾脏,腰部。
常见症状: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消瘦、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等。
主要病因: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肾脏B超、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肾穿刺活检等。
重要提醒: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尿毒症的发病特点三、尿毒症的病因病因总述:原发性、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发生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地破坏,残存的肾单位不能代谢掉身体内全部的废物,从而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囤积在体内,进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基本病因:1、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IgA肾病、肾小动脉硬化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囊性肾病等。
2、继发性肾脏病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损害,可能导致肾损伤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肿瘤等。
3、遗传性肾脏病某些遗传性肾脏病,如遗传性肾炎(即AIport综合征)、常染色遗传的多囊肾等也可导致尿毒症。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尿毒症诊疗指南2020版

尿毒症诊疗指南2020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尿毒症是一种临床常见但危害极大的疾病,患者一旦发生尿毒症,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尿毒症知识讲座ppt教材全

2.晚期可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 肉颤动甚至抽搐、惊厥、昏迷。引起精 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 潴留,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酸 中毒以及高血压等共同对神经系统作用 的结果(jiē guǒ),而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与"中 分子物质"潴留关系较大。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 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 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 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毒性物质 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
对人体 的影响 (réntǐ)
糖代谢紊乱 尿毒症患者血糖轻度升高,这种升高与 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是胰岛素 绝对或相对分泌(fēnmì)不足,而尿毒症患者 的高血糖主要是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由于胰岛素在尿毒症患者血中可保 持较长的时间,慢性糖尿病患者,一旦 出现尿毒症后,胰岛素用量可以减少。
第二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症状(zhèngzhuàng)
在尿毒症病期,除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出血倾向、高血压等进一步加 重外,还可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以 及物质代谢(dàixiè)障碍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兹分述如下。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神经系统 的症状 (shénjīngxìtǒng)
神经系统的症状(zhèngzhuàng)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在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来自毒症的预防(yùfáng)一. 避免有损肾脏的化学物质:要避免含有镉、氯 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环境。它们一 般存在于杀虫剂、汽车尾气、涂料、建筑物和家用 清洁剂中。
尿毒症的护理查房

生活起居保持病室静谧清爽,患者湿盛,湿度应偏低保持皮肤、口腔、会阴清洁,由于尿毒症病人不能把体内的毒素由肾脏排出,易引起皮肤瘙痒,嘱咐病人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细菌感染加重病情因尿毒症病人呼吸时有尿素味,因此,指导病人在每餐前及早晚注意刷牙、漱口或口腔护理,以排除口腔异味,防止口腔感染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避免风、寒
患者陈XX,女性,73岁,因发现肾功能损害17年,双下肢浮肿1周入院。●现病史:患者于19XX年因出现双下肢浮肿症状在XX县人民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异常,随后去往XXX区总医院就诊,诊断“肾功能不全、韦格纳肉芽肿”,予以强的松及中药保肾对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中途擅自停药,近两年来患者双下肢浮肿及腰酸乏力症状明显,在XX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诊断“慢性肾衰、高血压病”,予以开同及金水宝对症治疗,疗效不佳。于20XX.4.27来我院门诊就诊,血肌酐186umol/L,予以金水宝、中药汤剂辩证保肾及络活喜降压对症处理。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疗效肯定。1周前,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浮肿症状,在家休息后无缓解,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尿毒症”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偶有咳嗽,无畏寒发热。饮食一般,睡眠差,大便基本正常,解泡沫尿,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韦格纳肉芽肿”“高血压”“手术史”●查体:慢性面容,贫血貌,,双下肢浮肿(+),T36.5;P:72次/分; R:19次/分;BP:160/70mmHg。
诊断:潜在并发症,感染,与久病正气虚衰,邪毒乘虚而入有关。目标:住院期间未出现感染措施:1、按时紫外线消毒病室,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2、做好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保持外敷料清洁干燥,每班注意观察股静脉插管处有无红肿、渗液、渗血,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注意保暖,避免外邪侵袭 5、尽量减少探视人数 6、避免抓挠皮肤评价:9.29 患者未出现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毒症诊治指南疾病简介:定义: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 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
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 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
尿毒症的患者如不适当地限制水分,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
另一方面,当患者尿量不少,而又过度限制水分,或并发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又容易导致脱水。
临床上以容量负荷过多较为常见,因此尿毒症的病人在平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除饮水外还包括汤、稀饭、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诊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补液,以防发生心衰肺水肿。
(3)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
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
慢性肾衰时肾脏生成1,25-(OH)2D3减少,使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靶器官对1,25-(OH)2D3产生抵抗,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此外,高磷血症可使钙磷乘积升高,促使磷酸钙盐沉积,引起异位钙化、血钙降低。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高血磷进一步抑制1,25-(OH)2D3的合成,加重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更多的PTH以维持血钙。
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CRF病人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包括尿素、胍类化合物、肌酐、胺类、吲哚、酚类及中分子物质等。
尿素经肾脏排泄,尿毒症时体内尿素蓄积,可能与乏力、厌食、呕吐、注意力不集中、体温降低、出血倾向等表现有关;胍类化合物正常情况下精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尿素、胍乙酸和肌酐,尿毒症时尿素、肌酐蓄积,而精氨酸可通过其他途径分解为甲基胍和胍基精氨酸。
其中甲基胍是毒性最大的小分子物质,体内蓄积可达正常值的70~80倍,与体重减轻、红细胞寿命缩短、呕吐、腹泻、嗜睡等众多临床症状相关。
胺类脂肪族胺可引起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和溶血;多胺(精胺、尸胺、腐胺)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和蛋白尿,并能促进红细胞溶解,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促进肾衰时肺水肿、腹水和脑水肿的发生。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两种情况,前者多见,后者少见。
高脂血症相当常见,其中多数病人表现为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病人表现为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二者兼有。
维生素代谢紊乱相当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
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
近期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倍。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刺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
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
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心血管病变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体液过多时可出现气短、气促;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呼吸深大)。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及时利尿或透析上述症状可迅速改善;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刺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
胃肠道症状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发性表浅性小溃疡等有关。
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
血液系统表现CRF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如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程度。
晚期CRF病人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如皮下或粘膜出血点、瘀斑、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
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感觉神经障碍更为显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
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毒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
初次透析患者可能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惊厥等,主要由于血透后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失衡和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
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
在透析前患者中骨骼X线发现异常者约35%,但出现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相当少见(少于10%)。
而骨活体组织检查(骨活检)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靠骨活检。
纤维囊性骨炎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易发生骨盐溶化、肋骨骨折。
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的表现。
骨生成不良的发生,主要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有关,因而不足以维持骨的再生;透析患者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等药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浓度相对偏低。
诊断鉴别:诊断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
尿毒症的诊断并非只看血肌酐的水平,还要综合上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见到肌酐清除率下降。
这些尿毒症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突然恶化,并出现尿毒症症状(即前文所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但一俟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常可恢复到代偿期。
若病情发展到“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
上述尿毒症各个系统的损害不一定全都会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患者,其尿毒症症状可能不尽相同,各系统症状发生的时间先后也不尽相同。
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
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
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
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
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
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
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1)X线检查: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
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对了解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帮助。
(3)肾超声、CT,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有帮助。
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
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
肾脏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更多关于尿毒症的知识:/ndz/2013/0424/129723.html尿毒症治疗流程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适应症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对于尿毒症的药物治疗,一般只是辅助治疗,针对于尿毒症产生的并发症而采取的药物治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