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不良因素、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不良因素、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

人 以愉悦感 ,看起来更加亲切温 暖 ,,愿意与你接近 。
2 . 2面部表情
微笑从来就 是人世 间最美好 的语言 , 自然而真诚 的微笑 具有极 强
的魅力 。微笑能使 患者消除 陌生感 、紧张感 ,从 内心愿意接 近你 ,渐
渐信任你 ,从而增 加安全感 。护理人 员的一个微 笑 ,能让 受疾病 困扰 的患者感 受到温 暖和慰藉 ,从 而坚定 战胜 疾病 的勇气和信念 。我们 接
把来 自 人与家庭的负面情绪带 到工作 中来 。 个
2 . 3触摸
在 病房 内喝酒 。如 果我们用 急促 、命令式的高 喊 “ 喝酒 了 ! 别 你素质太 差 了 ,不知病 房不 能喝酒吗?那 名患者 可能会继续 喝酒了 ,而 且可能
还 会激起矛盾 。如果 我们换一种 方式说 “ 爷 ,你 瞧你 身体 刚恢 复就 大 喝酒 ,这样 伤身体 的。来 ,我帮 你保存酒 ,以后 出院到我这取 。”患 者 自己就不 好意思再 喝了 ,同时我们耐心 给讲解喝酒 的危害及 与脑卒 中的关系 ,正所谓 :良言一句三冬 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 1 . 4掌握必要 的专业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 自 的素质水平 ,是建立 良好 身
2 ・临 床 护 理 ・ 6 8
尽介绍病房 情况 ,让患者 感觉不是很陌生 ,有 家的温暖 。
1 . 2说普通话 的同时掌握好地 方方言和外语
Mar h 201 Vo1 0,No. c 2, . 1 8
绪 ,尽可能在患者 面前避免商谈家庭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经济问题 ,以 免影响患者脆弱 的心理或伤害 自尊 。我们耐心倾 听患者诉求 同时也得到 患者 的尊 重和爱戴 。从神经 内科专业角度 细致耐心地 给患者解 释 、安 慰、帮助和鼓励 时,能最大 限度地消除患者紧张心态 ,缓解心理压力 , 帮助 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方法

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方法

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方法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疾病,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关键因素。

疾病发作后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机体健康,严重情况下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健康。

有研究表示,高血压还会引起动脉瘤、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实现最佳治疗及预后。

那么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增长。

疾病常见发病原因为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疾病发作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血压波动大、并发症与合并症多(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健康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落实高血压护理,旨在为患者机体健康提供保障。

1.血压观察及护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发生一定变化。

一般情况下,脉压逐渐增大;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舒张压下降(于50-60岁之后)。

除此之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h之内常见血压波动大、不稳定。

医生不得根据一次血压测量结果判断血压是否正常,每天至少测量两次血压。

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应随时监测血压。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受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下降因素的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发生以单纯收缩压提升的表现情况。

除此之外,其他对血压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情绪、气候、季节、体力负荷变化等。

因此,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时监测血压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积极配合其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为患者机体健康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需要在给予患者针对性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最佳间隔时间为2小时左右,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血压监测时间,进而方便及时对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养老护理员的疾病预防与干预技巧

养老护理员的疾病预防与干预技巧

养老护理员的疾病预防与干预技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变得越发重要。

他们承担着照顾老年人的重责,为了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疾病预防与干预技巧成为养老护理员必备的工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技巧,帮助养老护理员提供更健康的照顾。

1. 高血压预防与干预技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为预防和干预高血压,养老护理员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饮食控制。

鼓励老年人减少盐分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推荐增加蔬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提供丰富的钾离子,帮助降低血压。

其次,适量运动。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每天30分钟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增强心血管健康。

最后,定期测量血压。

养老护理员应记录老年人的血压,并定期向医生报告。

如果发现高血压,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降压药物和调整生活方式。

2. 糖尿病预防与干预技巧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干预糖尿病,养老护理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饮食控制。

推荐老年人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的摄入量。

建议增加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选择低脂低糖的食物。

其次,合理运动。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瑜伽等。

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

最后,定期监测血糖。

养老护理员应帮助老年人监测血糖水平,并定期向医生汇报。

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3. 老年痴呆预防与干预技巧老年痴呆是老年人普遍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干预老年痴呆,养老护理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促进认知活动。

鼓励老年人参与智力游戏、阅读、学习新知识等活动,保持大脑活跃。

提供适当的认知刺激和训练,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

其次,保持社交联系。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联系。

社交能够促进大脑活跃,预防痴呆。

最后,提供安全环境。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进行评价。

一、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1. 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向老年人普及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生活方式干预:指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适量补充钙、钾等矿物质。

3. 药物管理:社区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按医嘱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4. 定期随访:社区护理人员应定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针对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社区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6. 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社区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1. 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对血压的影响。

2. 生活质量:采用专门设计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

3. 治疗依从性: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评估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4.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64内蒙古中医药出现挛缩畸形出现比较早,应早期开始被动运动训练,肢体活动时要按关节活动方向和范围做运动,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再活动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各关节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以改善微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变形及肌肉萎缩使其最终借助辅具完成日常生活,重返社会。

7 并发症护理7.1 脑卒中患者因住院时间长以及患者年龄的特点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同时因疾病原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容易并发感染,尤以肺部感染为重,所以应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控制肺部感染的关键,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对于咳嗽无力者,必要时可用吸引器吸出[3]。

同时应保持室内室温在18~22℃,湿度55~60%。

加强基础护理,每日口腔护理1~2次,保持口腔清洁;限制探视人员,避免过多人员走动,防止交叉感染,并加强营养,提高免疫率,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7.2 老年性脑卒中因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压疮,应此要积极预防压疮发生和做好压疮人护理,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经常做好局部按摩,加强营养支持,鼓励患者配合翻身、更换体位,每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铺整洁卫生,无皱褶、无碎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骨隆突处,应经常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1]马燕,陆浩,胡亚男,等.老年脑卒中护理提供者心理因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451-453.[2]宁菊莲.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医药前沿,2014,(8):338-339,340.[3]黄小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503-504.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梁钰英*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4月第 2 6卷第 4期( 下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 r m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起肺部感 染 , 患者可 出现肺不张或者坠积性肺炎 。再 者, 手术插管对呼吸道的 够行走 , 其他 8 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感觉有部分恢复 。 本组患者术后骨折 均愈合 。
人 们 对 高血 压 认 识 . 使 高血 压 痛 得 到 更 好 的 控 制 和 治 疗 . 从 而提 高 人 们 的 生 活 质 量 。 关键词 : 中 老年 高血 压 : 临床 特 . 最:护 理 干 预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 中老年人高血压 患病机率不断增加 , 高血压导
度以上饮酒 , 因此膳食指导就成为护理干预 中的主要措施之一 。 调整膳食结构
3 讨 论
损伤也不能忽视。在护理过程 中, 鼓励 患者对 呼吸机进行锻炼 , 嘱咐患者进行 有规律的呼吸, 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可通过叩击背部或者雾化吸人促进痰液排 出。术后 留置导尿管患者 , 要鼓励患者排尿, 保持尿路通畅 , 保持尿路卫生。在 翻身时 , 要避免尿袋 中的尿液倒流 , 避免尿路感染。 ④ 康复训练。 术后 2 4 h可以 对患者进行相关功能锻炼 , 可对肢体关节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功能锻炼 , 逐 步 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 循 序渐进 。术后早期先实施被动训练 , 可 由患者家 属对患者 四肢关节进行被动锻炼 , 而后嘱咐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⑤ 理护 理干预 。患者 出现创伤后 , 其相关运动 和感觉功能可能存在障碍 , 患者从正 常 人转变为残疾状态 , 患者的心理情绪会发生改变 , 患者 可能会存在恐惧 、 绝望 、 沮丧等心理情绪 ,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护理过程 中要 了解患者产生不 良情绪的原因 , 耐心 向患者解释相关问题 , 缓解患者不 良 情绪 , 帮助患者疏泄不 良 情绪 , 帮助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 取得患者配合。

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措施1. 引言1.1 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加普遍。

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意义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患者往往伴随着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护理得当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监测血压情况、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诊和药物治疗管理等。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病情,延缓疾病进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社会健康事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全面护理,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监测血压情况监测血压是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波动和变化,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和合并症,高血压可能会对这些疾病产生严重影响。

监测血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家庭自测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

家庭自测是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掌握的简单方法,通过血压计定期自行测量血压。

在家庭自测的基础上,老年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监测血压时,老年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测量,避免在进食、运动或情绪激动后测量;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影响测量结果;应注意测量姿势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血压是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只有及时了解血压情况,才能对病情作出合理调整和控制。

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应重视血压监测,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工作,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摘要:老年高血压是一个常见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由于在高血压治疗中需要同时应用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在护理措施中,心理护理是控制老年高血压一个重要的干预措施,其对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风险,以及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进展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逐渐退化,高血压的危害也相应地增加。

由于老年人的特点决定,其在临床中治疗中依从性较差,需要通过护理措施干预,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因此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的层面,而是延伸到多方面的综合护理策略。

在实施高血压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状况,以确保护理的效果达到最佳。

1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重要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且其影响多方面。

首先,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状况,并学会自我监控血压和识别可能的触发因素。

其次,通过降低心理压力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另一个核心因素,因为可以显著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

此外,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与高血压相关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干预后还能够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通过提高治疗计划的认识和依从性来实现这一点。

经由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享受日常生活并提高生活满意度。

心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占有核心和多元的角色,对于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1]。

2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1心理评估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
目的对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血压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及饮食合理性,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据。

标签: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
经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受到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导致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均呈现较大的改变,进一步致使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为了对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本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

本组高血压患者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有关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同时将精神病及其他器质性病症逐一排除。

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6±2.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8±2.1)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方法,包括降压药物的给予,如利尿药及β-受体阻滞剂等,同时做好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监测工作,了解患者病情。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

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做好相关健康宣教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识传授工作,使患者能够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以此使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得到有效强化。

(2)饮食结构的改善。

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高血压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所以需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改善。

指导患者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
水果等,忌烟酒,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少食多餐等。

(3)心理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及害怕等不良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积极解答患者心里的疑惑,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举例遵医嘱疗效理想的病例,以此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

(4)运动护理。

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症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以此增强体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及放松训练等,合理安排患者每次运动时间,将有氧运动作为主要运动,以此为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依据。

1.3 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基础性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涵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年龄因素等。

在临床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类为继发性高血压。

患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具明显性,仅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有血压上升现象发生。

在病程的延长下,各类临床症状越来越明显,同时血压上升程度也随之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肢体麻木、头痛及呕吐等。

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降压药治疗,比如利尿药及β-受体阻滞剂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常规治疗方法,如改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

张琴芬[3]等经研究表明,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各方面情况得到有效改善[4-5]。

鉴于此,本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及饮食合理性,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萍萍.陈伟婷.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26:92-94.
[2] 潘宏慧.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216-217.
[3] 张琴芬.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J].现代养生,2014,18:189-192.
[4] 雷莫章.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21.
[5] 孙剑梅.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19.
[6] 王芳.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