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导言课(2016版部编)

合集下载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导言课(14张ppt)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导言课(14张ppt)

公元纪年
1、公元:耶稣诞生的那一年称为公元元年 2、世纪: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3、年代:10年称为一个年代。
• 纪年法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公
公公
公公

元元元元元来自元元元前 300 年
前前 1年00年
1 92
前元 年年
100 192
300
年年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
2.准备单独的听写本,课前必须听写,不 合格者订正且重新要过关;
3.笔记记在书上即可,字迹工整,随机检 查
4.学案如有发现类似,空白太多,加倍处 理
5.积极发言,重分利用课堂时间记忆
PS:历史成绩的评定
平时30%(课堂表现、作业质量)
期末70%(闭卷考试)
Thanks
继续努力
再见
思考 抗日典••战章《历制全争史球度:事通、史件遗》之迹.间....的. 联系和区别
阅读
开结志布始束抗 无•主•第••• 历历: :日 条义一《《《史史的生资上明11战 件99观结治下朝改产争 投43通五那点论57良力的 降年 年鉴千些::运..》年事.全8七.维(动.月.》》面七新工...1....变业爆卢5.....日法 革发沟日是 命)桥本一 )事场 科天变资 技皇(本 是宣标
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我们身边的历史
历史书
各种纪念邮票
秦兵马俑
影视文学作品
别人口述
十堰市博物馆
二、为什么要学历史
1.汲取历史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部编七上历史 初中历史导言课

部编七上历史 初中历史导言课

探究历史秘密
三 峡 悬 棺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玛 雅 文 明 遗 址
汲取历史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培根(英)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很 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 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 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 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其 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 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 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为了直观教学,我们通常用年代尺表示时间: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公 公 公公 公公 公 公 元 元 元元 元元 元 元 前 前前 前元 300 100 192 1 年 年 300 10092 年 年 年 年 年年 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 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公元前1 世纪 初 (初∕末),192 公元前 92 年是 想一想 末,赵薇为《时 素养的需要 装》杂志拍摄了一组 照片,有张照片的服 装图案酷似日本军旗, 所以引起了很大争议, 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网 友的强烈谴责,于是 在舆论的压力下,赵 薇为此事发表了公开 声明,并在媒体上公 开道歉。
学历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方正县内有一处日本人公墓,在其 相邻处由方正日本遗孤建了一处中国养 父母公墓。在两处公墓基础上,形成了 现在的中日友好园林。今年方正县政府 同时为两处公墓设立了名录碑,分别称 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和“中国 养父母逝者名录”。 方正县政府为吸引日商投资,花70 万元为侵华日本满洲开拓团死者树碑, 1500万为开拓团拍电视剧立传,规定街 头牌匾必须标有日文,不服从的要罚五 千元,罚款由工商执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上) 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下)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世界 近代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大家读过哪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可 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课的要求




1、课上必须把你的历史课本, 练习册带来。 2、上课时坐姿端正,眼睛及时 注意老师。 3、上课及时勾画,手脑并用, 积极发言。 4、作业字迹工整,独立完成, 及时上交。
初中三年,我们需要学习 的历史课内容及分布





3、生活中需要历史
大家有没有旅游的经历,到过哪 些地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 ,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4、历史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 学科,在中考中有学分。

怎样学历史?

热情
1、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注意在书本勾画,把老师讲的关键 之处记下来,会整理知识脉络


2、多问。我思故我在,我问故 我在。 3、泛读。广泛地读书(历史书 籍)
《历史》 导言课
七年级上册
提问:大家知道哪些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同桌之间互相说 找自己从各种途径了解过的人物 或者故事 时间:5分钟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数学使人精细 。
2、以史为鉴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 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正品行;以 史为镜,可明兴替。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龙门石窟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课件4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课件4







100 年
192 300


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 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四、如何学习历史?
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夏商与西周 春秋与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两晋前后延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四、如何学习历史?
(1)课前(课前三分钟必须到班,准备好课本、学案、笔, 准备上课默写) (2)课堂(认真听课) 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做好笔记;当堂作业保质保量完成。 (3)做好笔记的要求
①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 ②标清序号,一目了然
四、如何学习历史? 在段落中标 明了知识点
在标题后完整地列出 了本课框架
与历史相遇
Design 小水
壹 历史是什么?
CONTENT

贰 历史在哪里?

叁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肆 如何学习历史?
一、 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情本身, 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 识、有选择的记录。
经历的 经历过的
史实 记事者也
广义: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龚自珍在《定庵续集》卷二中说:“灭人 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 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灭亡别人的国家,必定要先毁去他们的历史;毁坏颠 覆别人国家的政权,破坏别人国家的法度,必定要毁 去他们的历史。断绝别人国家的人才,堵塞别人国家 的教化,必定要除去他们的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年新版) 导言课(25张PPT) (共2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年新版)  导言课(25张PPT) (共25张PPT)

唐(618 年—907年)
五代十国 (907年— 960年)
元(1271 年—1368年)
宋(960年— 1279年)
历史纪年方法(常见的)简介 帝号纪年法:如周平王元年等; 年号纪年法:如天宝元年、顺治十年等;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辛丑、辛亥等; 民国纪年法:如民国元年等; 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 年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 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年。(罗马 最早使用)
生活处处是课堂
除了学校课堂和课本外,课外历史书 籍、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观看历 史专题片和严谨的影视作品、口述历 史(口耳相传)、收藏文物等等……
柳 侯 公 园
学习历史需要掌握什么
第一层次 历史事实的基本框架:时空、人 物、经过、结果等 第二层次 历史事件的探究:原因、影响等, 总结历史规律和启示 第三层次 史学观点
——初中历史导言课
• 1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 • 古希腊(另说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印度、古 中国 • 2、你能说出中国几位皇帝的名字? • 秦始皇,唐太宗,乾隆,朱元璋,康熙…. • 3、万里长城是谁下令修筑的? • 秦始皇 •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公众人物因历史文化的缺失而闹笑 话的事件不计其数
3、个人需要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提高素养,增加内涵 历史也是一份职业:例如金庸、百家讲坛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怎样学历史?
1.读:精读教材,仔细阅读课本 2.记:动脑记忆、思考 3.听:先预习,上课认真听讲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积极探讨问题,大胆发言 6.温:课后巩固练习,背诵重要句子
什么是“历史”?
历史包括三种含义:一是过去发 生的事;二是指历史学,是一门 学科;三是指史学观点、书籍。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言ppt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言ppt

造纸术,东汉蔡伦
发明了造纸术。战

国时代不可能有造

纸术。
影视剧中的 历史小错误
唐三彩虽然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但是它在唐代并不值钱,

这主要是由于其制作原材料都

是泥土,本身并不值钱。另外, 唐三彩在唐代多为随葬物品,

也就是冥器,不可能摆放在当

时的富贵之家。其实唐代有钱 人还是喜欢用金银器皿做居室

的摆设。



目前在中国有据可考
汉 战
的马镫出现在北魏时期。 马



中国玉米栽培有400多 年历史,估计传入的 时间应当在明朝。
诸葛亮南征, 七擒孟获, 途中士兵无 以充饥,于 是掰路旁的 玉米烤着吃, 才得以行军。
作为中国古代的普及教育 读物《三字经》被明清两 代学者认为是宋代产物, 可是《美人心计》里竟然 又给提前了1000多年。
小皇帝刘 恭竟然在 汉朝就背 《三字经》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1881~1936年)
家国情怀,爱我祖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 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遵守课堂纪律, 尊重老师,尊重自己,尊重知识。 2.勤做笔记,勤做勾画, 老师强调的必须在教材上勾画和补充。 3.认真听讲,不走神, 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1.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2.所有笔记记在书上空白处; 3.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记录的有逻辑, 便于复习; 4.老师强调的重难点一定要记录和勾画; 5.大部分需要记录的课本上都有,只需要 作重点标注和勾画。(如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课件(25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课件(25张)
第五级甲骨青铜竹简纸张三千多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骨或大的兽骨上这种文字叫甲骨文河南安阳市甲骨文的故乡后来有了青铜器人们把文字就刻在青铜器上用于祭祀这种文字叫金文或者铭文
新学期,新梦想
Back to school
历史老师的自我介绍
姓名: 名言:厚积薄发
微信: 邮箱:
爱好:音乐、阅读、补剧、吃货 历史、旅后两千千来年多有四二年了百百前青多年,铜年前人器前,们,纸把人出文们现字把,刻文开在字始龟就刻了骨刻在用或在竹纸大青片书的铜上写兽器,的骨上这历上用种史,。 我这于书们种祭写中文祀材国字,料是叫这世甲种竹界骨文简上文字。最,叫学早河金富发南文五明安或车纸阳者里张市铭学的甲文问国骨。就家文是。的来故自乡竹。简。
竹简
纸张
立足历史的电影和电视剧
书中的历史
四 怎样学习历史?
1、通过哪些途径 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 史书籍、参观文物古 迹和博物馆、观看历 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 视作品、口述历史、 收藏文物……
2:方法建议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 死角 2)思:大胆质疑、小心实证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 性地听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课件(19张PPT)(共19张PPT)走进历史—开学第一课目录壹(是什么):历史是什么?贰(为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叁(怎么做):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壹:历史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你理解的历史是什么?想想身边有哪些东西蕴含着历史故事影视剧史记壹:历史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你理解的历史是什么?想想身边有哪些东西蕴含着历史衣食住行新冠疫情、冬奥会、河南强降雨……我们就在历史当中壹:历史是什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两个词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为何要学习历史并进行分享(3min);2.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再说说为何要学习历史。

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为何要学习历史并进行分享(3min);2.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再说说为何要学习历史。

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明辨是非,使人明智吸取历史教训,借鉴历史中考要求追寻人类足迹,知道自己从哪来……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一)了解历史学习内容上学期下学期初一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古代史(下)初二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初三世界古代史、近现代史中考复习中考试题分布:中国古代史:35%;中国近现代史:35%;世界史:30%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二)了解教材,用好教材目录单元核心概念单元导言单元线索总体把握对该单元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提示重点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二)了解教材,用好教材课文子目课前导语正文解释相关史事问题思考图片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二)了解教材,用好教材人物扫描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知识拓展教材特点单元下设课,课下设子目每一单元前有导言(重点)课文由较多部分组成,课前导语、正文、图片、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123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三)明确历史学习六要素五个W+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如何(how)动手找找六要素叁:初中阶段如何学好历史?(四)做好课前预习,专注课堂利用练习册或者导学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学习内容,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认真听讲,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注和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要勾画重点, ,不定期检查,抽查不合格者补抄)
勤巧作舟楫,学海任逍遥。
协定:
1、关于上课:认真听课以及认真讲课是必须的,别干 扰老师和同学上课是必要的,有何不满请你下课后和老 师开诚布公地说,老师愿意和同学们心平气和地解决问 题,但非常反感人身攻击和弄虚作假。 2、关于违纪:通过协商,老师和你都能达成一个双方 都满意的结果的话,老师绝对不会向你的班主任或者家 长告状,但前提是你不能超出老师容忍的底线。
公元前1世纪 公 元 前 300 年 公公 元元 前前 100 92 年年 公元1世纪
公公 元元 前元 年 1 年
公 元 100 年
公 元 192 年
公 元 300 年
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 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公元前1 世纪 初 (初∕末),192 公元前 92 年是 想一想 年是 2 世纪 末 (初∕末)。
下面就时间长度的计算,教给同学们一些 计算的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 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 公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
算 算 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 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 公元8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4、中国历史博物馆: http://www.nmch.
5、史苑学林:
6、《探索.发现》
《百家讲坛》
我的课堂风格:
规范、民主
春眠不觉晓,上课别迟到(人到 、心到 、书本文具到) 夜来风雨声,作业按时交(课堂作业,要认真对待) 笔记加测验,开卷亦重要(笔记记在书上,主要是提纲
●35万年前古人类已在南京聚居 ● BC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 ● BC333年楚国于今清凉山西麓石头山上置金陵邑,从此南京又称金陵 ● 229年,三国时期吴国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 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改称应天府 ● 1368年,朱元璋称帝,改应天府为南京 ● 1645年清王朝于南京设立江宁府。 ● 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称天京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江宁,改江宁 为南京府 ●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南京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 期。
练习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 1世纪,基督教产生
•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练习
计算: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他历时几年?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73年班超 出使西域,前后相距几年?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广义上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政治、经济、文化)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本身, 即客观历史。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的各种历史现象 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历史在哪里呢?
让我们找寻一下历史的身影?
明城墙解放门段
石头城段的外秦淮河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南京城简史
包子
烤鸭
汉服
三寸金莲鞋
旗装是满族传统的服饰。四百年前,满族统一中国, 三千年前,周朝出现汉服,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 1911 一千年前,南唐国君李煜酷爱嫔妃三寸小脚,为 年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提倡下创制中山装, 旗装便流行开来。今天的旗袍正式由此改良而来。 装,彰显了华夏的礼仪。 上衣有五个口子和四个口袋,流行至今。 讨好皇帝,缠足之风盛行,三寸金莲鞋由此诞生。
预祝同学们: 感受历史的魅力!收获历 史的智慧!
相信自己, 勇敢面对 养成习惯, 重在坚持 学会合作, 培养能力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3)做好笔记的要求
①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 ②标清序号,一目了然。
五、初中历史学些什么
•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 •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历史纪年方法(常见的)简介
帝号纪年法:如周平王元年等; 年号纪年法:如天宝元年、顺治十年等;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辛丑、辛亥等; 民国纪年法:如民国元年等; 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 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年,在这一年以后的 叫公元??年。(罗马最早使用)
小米
葡萄
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为了祭祀发明了包子,因 七百年前,明朝宫廷厨师发明 六千年前,陕西附近开始种植粟(小米),我国 "烤鸭",据说明太 两千年前,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新疆以西的丝绸 为味道鲜美,祭祀结束被疯抢。 祖朱元璋就非常喜欢吃烤鸭。 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之路,葡萄才传入了中原,供我们今天品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记忆是最原始的方法。——知识点记牢
3、听课是最佳的良药。 ——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4、笔记是高分的关键。
——记在书本空白处,定期检查
5、作业是成功的阶梯。——作业第二天早读课前交
四、历史学习要求
(1)课前(课前三分钟必须到班, 准备学具、课本;准备上课提问) (2)课堂(认真听课) ①认真思考; ②积极发言; ③做好笔记。 ④当堂作业保质保量完成
旗装
中山装
甲骨
青铜
三千多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骨或大的兽骨上, 两千四百多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上,这种 两千年二百年前,纸出现,开始了用纸书写的历史。 后来有了青铜器,人们把文字就刻在青铜器上用 这种文字叫甲骨文,河南安阳市甲骨文的故乡。 书写材料叫竹简。学富五车里学问就是来自竹简。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 于祭祀,这种文字叫金文或者铭文。
竹简
纸张
那么,这些发生在我们个人、家 庭、学校、社会身边的事里有历史的 身影吗?
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有哪些途径 可以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史书籍、参观文物古迹 和博物馆、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 品、口述历史、收藏文物„„ 1、游览名胜古迹 2、图书馆、博物馆 3、历史课本、历史书籍 4、网络、电视、广播等 5、长辈、历史老师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杨启隆劝紫云下毒害康熙,“反清复明”,杨说 其母被杀进宫里的清兵凌辱而死。
攻入大明皇宫的是李自成而非清兵。 顺治宠妃董鄂妃患天花,佟妃这样对孝庄说:一个汉女 把皇上迷得七荤八素的。
董鄂妃其实不是汉女董小宛,史学界已有定论。王国 维指出:“董氏,实董鄂妃,又作栋鄂妃,为八旗著姓。
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History——“His story” 英语中的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一词 共同源出希腊文histria,其本意为“征问”、“问而知 之”。汉语的“历史”是“历”和“史”两个单音节词的 合成词,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历,过也,传也。史, 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两个词综合起来的意 思,就是“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历史常用词汇
公元前、公元 年代、世纪 朝代、时代
公元前、公元 公元前(BC)、 公元(AD)
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为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 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 1年。
为了直观教学,我们通常用年代尺表示时间:
怎样学好历史? 新城新生: 历史太简单了,我小学时看了好多历史 书,历史故事信手拈来。初中考试只要是考 书上的就完全没问题!
新城老生: 初中更注重历史事件、史实的记忆。 有时还得追问历史背后所蕴含的原因、本 质、影响等。所以,“背多分”是有必要 的!
如何学好历史
没有灵丹妙药,没有捷径可言,任何成 功都是汗水与泪水的交织!
架起沟通的桥梁——社会的需要
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 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 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 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主 过程,在全体公民身上实现美国民主理想的追求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 • • • • • 1.探究历史秘密 2.汲取历史智慧 3.传承人类文明 4.提高个人修养 5.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 6.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中考)
剧中孝庄几次这样自称: “我孝庄……”
孝庄太后原名布木布泰,13岁时嫁给皇太极,崇德 元年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病 逝,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谥号是 死者的哀荣。
部分推荐书目、网站、电视
1、《上下五千年》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郭挺以:《近代中国史纲》
了解历史的途径 1、实物资料
A、文物 B、古迹 C、遗址
2、文字资料
书籍、碑文
历史,无处不在;
历史,总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什 么是真实。
关键词(六要素):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历史现象
历史 基本内容
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传承民族记忆 “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龚自珍 ※体验人生感悟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 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 己的历史。” —吉鸿昌 ※中考科目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歌 (自己配乐:周杰伦的《菊花台》)
你的课堂,历史中流淌;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 周朝太长,一分成了双;春秋在竹简上,战国忙打仗。 秦灭六国,长城曾辉煌;因为那暴政,二世而亡。 汉在远方,西元前后伤;随风飘散,新的模样。(新:王莽新朝) 三国残,两晋殇,胡人模样已泛黄;北方人断肠,天苍苍,野茫茫。 吴晋偏,宋齐梁,陈的江山被剪断;六朝胭脂粉,在何处成双。 隋朝太短,唐落了灿烂,凋谢的丝道上,五代不堪。 宋朝渡江,南北拆两半,怕辽金上了岸,江山在摇晃。 元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明朝的戎装,呼啸沧桑。 清军入关,天朝轻声叹;一声巨响,如此难堪。 历史书,满是殇,你的容颜已泛黄;读书人断肠,伤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断;徒留我孤单,落下泪两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