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装置

无线装置
无线装置

无线识别装置(B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套无线识别装置。该装置由阅读器、应答器和耦合线圈组成,其方框图参见图1。阅读器能识别应答器的有无、编码和存储信息。

D

图1 无线识别装置方框图

装置中阅读器、应答器均具有无线传输功能,频率和调制方式自由选定。不得使用现有射频识别卡或用于识别的专用芯片。装置中的耦合线圈为圆形空芯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10圈制成。线圈直径为6.6±0.5 cm(可用直径6.6 cm左右的易拉罐作为骨架,绕好取下,用绝缘胶带固定即可)。线圈间的介质为空气。两个耦合线圈最接近部分的间距定义为D。

阅读器、应答器不得使用其他耦合方式。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应答器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供电,阅读器用外接单电源供电。阅读器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识别结果,能在D尽可能大的情况下,识别应答器的有无。识

别正确率≥80%,识别时间≤5秒,耦合线圈间距D≥5cm。

(2)应答器增加编码预置功能,可以用开关预置四位二进制编码。阅读器能正确识别并显示应答器的预置编码。显示正确率≥80%,响应时间≤5秒,耦合线

圈间距D≥5cm。

2.发挥部分

(1)应答器所需电源能量全部从耦合线圈获得(通过对耦合到的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得到能量),不允许使用电池及内部含有电池的集成电路。阅读器能正确

读出并显示应答器上预置的四位二进制编码。显示正确率≥80%,响应时间≤

5秒,耦合线圈间距D≥5cm。

(2)阅读器采用单电源供电,在识别状态时,电源供给功率≤2W。在显示编码正确率≥80%、响应时间≤5秒的条件下,尽可能增加耦合线圈间距D。

(3)应答器增加信息存储功能,其存储容量大于等于两个四位二进制数。装置断电后,应答器存储的信息不丢失。无线识别装置具有在阅读器端写入、读出应答器存储信息的功能。

(4)其他。

三、说明

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用附件给出。

四、评分标准

设计报告 项目 主要内容 满分 系统方案 无线识别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6 理论分析与计算 耦合线圈的匹配理论

阅读器发射电路分析

阅读器接收电路分析 9 电路与程序设计 阅读器电路设计计算

应答器电路设计计算

总体电路图

识别装置工作流程图 19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调试方法与仪器

测试数据完整性

测试结果分析 8 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 摘要

设计报告正文的结构

图表的规范性 8 总分 50 基本要求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1)项 21 完成第(2)项 20 完成第(3)项 5 其他

4 总分 50

1 引言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射频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射频识别产品种类繁多,已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汽车、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仓储管理;车辆防盗等。由于我国射频识别技术起步较晚,除用于中国铁路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外,仅限于射频公交卡的应用。

在此,给出一种实现简单射频识别系统的方式。阅读器和应答器均包含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利用2ASK调制与解调电路以及匹配网络电路,使整个系统的可识别有效距离约为10 cm,这已能够符合一般应用的需求。

2 系统设计概述

系统设计主要分阅读器、应答器、线圈3部分。阅读器采用晶振1和晶振2,分别提供应答器的功率驱动信号和数字调制信号。晶振1产生的振荡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器处理后,进行功率级放大,并通过匹配网络进行阻抗变换,以最大效率从线圈发射出去,为应答器提供所需的工作能量。晶振2产生的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杂波后,

送往开关电路;手动设置的信息,南单片机转换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形成2ASK调制信号,与应答器进行通信。此外,阅读器还需将线圈上接收到的应答信号滤波放大并检波,最终获取有效信息,并由串口读取。图1给出阅读器结构。

晶振产生振荡信号后,经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杂波,送往开关电路,作为2ASK的载波信号。控制开关电路通断的信号由操作者通过拨码开关手动设置,并由单片机读取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应答器通过线圈接收功率驱动信号,待整流滤波后,得到直流电平,然后作DC—DC变换,以获取最终所需的直流电平,供整个应答器部分工作。图2给出了应答器结构。

3 硬件电路

3.1 阅读器与应答器2ASK调制解调电路

2ASK的载波信号是2MHz正弦波,它由有源晶振产生的方波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数字调制信号从CPU的串口输出,经过模拟开关MX7501控制信号通断,产生了2ASK信号。 Ll,L2,C1和C2构成了二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输出为近似正弦波的2 MHz

信号。R1与R4使LC滤波器阻抗匹配。当EN为0时,OUT为0;反之为S1通道信号。图3给出阅读器的2ASK调制电路。

图4给出了解调电路。通过匹配网络的2ASK信号幅度低,噪声大,需要经过三级处理才能解调出数字信号。首先通过OP37中高速运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5 倍,再经过高速比较器MAX910中的比较器A,将毛刺状信号加宽,减小噪声,D/A输出经L1,C1和C2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取直流分量,这相当于包络检波。L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为480 HZ。最后将该信号进行比较整形,得到数字调制,再经QB输入到单片机串口。

3.2 发射电路

有源晶振产生的8 MHZ方波经带通滤波器取出8 MHz的正弦信号,并通过功率放大

器后输出到线圈上。图5中,L3,L4,C7和C8构成了二阶8 MHz的巴特沃兹带通滤波

器,用以滤除谐波分量。VQ1为集射极跟随器,用以调节R3,使其静态工作电流约为1.5

mA,该级电路起到与信源隔离的作用。VQ2为丙类放大器,调节R7和VQ2的基极偏压使

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改变C2使其谐振,此时电源电流最小。再调节R4和VQ2的

基极偏压,使电源电流更小,输出幅度更大,以处于丙类放大状态。L1为线圈,同时起

到谐振电感的作用。C6为线圈的等效电容,经测量,约为34 pF;C3为外接电容,它

能使并联回路谐振在8 MHz。谐振时,L1上的电压可达45V。阅读器和应答器发射的另

一个信号是2ASK信号,它经过运算放大后,通过匹配网络直接连接到线圈上。

3.3 应答器电源电路设计

应答器的整流滤波电路采用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T1为两个线圈,C1并接在应答器线圈两端,在8 MHz并联谐振下,其输入幅度最大。VD1~VD4采用IN5817型整流二极管,要求整流8 MHz的信号。正常时,C2两端电压基本稳定,即整流电流全部通过负载R1,因此RL越大,其电压也越大。这就要求负载尽量少,负载输入阻抗尽量大。C2 的电容值不易太大或太小,太大则吸纳的电荷越多,使输出电压就越小;导致滤波效果不佳。因此,这里取C2=47μF。在耦合信号幅度一定时,该电路的功率驱动能力是固定的。实测中发现,当输入频率为8 MHz时,输出电压为5 V;当负载频率为1 kHz 时。输出电压为4.25 V。由此可知,其驱动功率P=U2/RL=18 mW,应答器功耗必须小于该值。L1和L2进一步滤波,也能利用感应电势的作用防止电流大幅度突变,其电路如图6所示。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思想

该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通过单片机控制阅读器,发送数字基带信号,经过2ASK调制后,再由天线发射出去。应答器经天线收到调制信号后,进行2ASK解调,解调信号通过串行口送到单片机。单片机验证信号进行处理后,将EEPROM中存储的信息读取出来,并送向调制器,调制信号再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收到返回的信号后将信号进行解调送回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进行解码等操作,来分析返回的信号,以达到识别物品的目的。

4.2 程序流程图

复位后,阅读器端查寻是否有相应物品。若有,则阅读器端控制调制信号的产生。同时,允许将信号发送出去。应答器对接收到的相应信号进行解调,并检查所接收信息是否错误,并作相应处理。程序流程见图7。

5 系统测试与结论

该系统基于51单片机控制,以无线通信为基础,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射频识别系统。经过调试,系统运行良好,工作正常,平均识别距离为5 cm。

由系统运行可见,该系统有如下优点:①识别时,无需接触;②识别时间短;③错误识别的概率相对较小;④有良好的扩展性。这种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后可用于停车场、交通道路管理、智能物业管理等多种场合。

作者:刘小兵,苏磊,冯浩,曾杜

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包括由核心处理器、无线节点模块以及射频模块组成,所述核心处理器外部设有射频模块,所述核心处理器通过射频模块无线连接无线节点模块;所述核心处理器分别并联接入控制主机内部的SD卡、摄像头、WIFI模块、感应传感器以及音频外设,核心处理器通过GSM模块与用户手机进行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节点模块内部设有核心处理器。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核心处理器设计的控制主机部分与无线节点模块组成整体系统,其作用主要在于控制主机部分通过核心处理器控制射频模块实现无线节点的信息汇总和处理,并通过GSM模块利用短信和彩信的方式通知用户手机并接收短信命令进行后续处理,以此实现物联网无线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包括由核心处理器(1)、无线节点模块(2)以及射频模块(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处理器(1)外部设有射频模块(3),所述核心处理器(1)通过射频模块(3)无线连接无线节点模块(2);所述核心处理器(1)分别并联接入控制主机内部的SD卡(5)、摄像头(6)、WIFI模块(7)、感应传感器(8)以及音频外设(9),核心处理器(1)通过GSM模块(4)与用户手机(10)进行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节点模块(2)内部设有核心处理器(21)。

技术说明书 一种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无线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相关设备的不断创新,现有新型物联网智能安防、家居实验设备一般由主控系统、无线传感网及传感器及相应的远程控制装置组成,并能自成系统完成相当于安装于家庭中的智能安防报警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监测等功能。更新后的物联网技术框架,首先以真实的智能安防、家居为模型,具有独立的各种传感器模块、无线射频传感网模块、家居信息控制模块,然后以ARM芯片为基础的并携带WIFI信息传输功能的主机服务器,也有利于为学生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维护打下基础。对于物联网教学方面其内容丰富,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其感知层用来提供多种射频识别、传感器节点和路由器等硬件和网络协议,数据采集教学;其网络层提供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教学,完成多种无线网络管理,传感器和射频识别信息处理,且通过无线及有线网络路经,将数据传输到物联网中心服务器,数据库和互联网;其应用层可提供各种物联网应用实训、智能家居、智能环境检测、智能交通等。因此,组接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有其必要性。 技术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整体系统稳定、便于拓展、可有利于主要实现物联网无线控制的物联网无线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成都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设计时间:— 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 1202161 姓名:刘佳福 指导教师:

目录 1系统方案.......................................................................... IV 系统总体思路................................................................... IV 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IV 信号发生方案选择........................................................... IV 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IV 整流电路方案选择............................................................ V 总体方案设计.................................................................... V 2理论分析与计算.................................................................... VI 发射模块分析与计算............................................................. VI 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 VI 驱动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VI 接收模块分析与计算............................................................. VI 参数选择...................................................................... VII 3电路设计......................................................................... VII 信号发生电路.................................................................. VII 驱动电路....................................................................... IX 功率MOSFET的使用......................................................... IX IR2110芯片的使用........................................................... X 接收电路...................................................................... XII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XIII 测试方法与仪器............................................................... XIII 测试数据与结果............................................................... XIII 5实物制作图片..................................................................... XIV 致谢........................................................................... XVII 参考文献........................................................................ XVIII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

银澳科技品牌产品:无线通信控制装置 一、产品概述 堆取料机是一种连续、高效的散状物料装卸输送机械,它应用于钢铁冶金、港口码头、建材水泥、矿山、化工、电厂等行业大型现代化原料储运场,实现煤炭、矿石、化工原料等散状物料的堆取、转运、装卸的连续作业。 济南银澳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无线通信控制装置(YA-824系列)是专门为堆取料机的无线控制而设计,它是有30多年铁路信号研发经验的专家带领技术团队开发而成。该装置可以完全代替堆取料机的控制电缆,实现无线控制,从而解决堆取料机的控制电缆断裂造成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同时维护更换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该设备具有无线双向控制功能,两台配对使用,A设备和B设备相互控制,输入状态控制到对方设备的输出,设备同时具有自诊断功能、检测对方设备是否在线、故障输出告警等功能,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性能稳定等优点。 二、YA-824无线通信控制装置 YA-824工业无线通信控制装置采用工业级微处理器和电子元器件,选用进口无线数传设备,以及公司自主开发的多项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可靠性和先进性,完全满足工业自动化对控制系统的苛刻要求。该系统采用信道分离、地址识别、数据代码和校验、接收确认以及抗

干扰设计,并采用无线采集模式,从而达到工业控制的高可靠性和实时要求。公司凭借自己拥有的生产知识产权,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使宇林自控赢得了众多的用户支持和认可,二十年来该产品在钢铁、水泥、石化、港口、热电、铁路、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产品技术特点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型号:YA-824支持4路开关量信号,4路模拟量信号;通信距离最远(可视)5-10KM;采用2W工业级无线数传电台。GFSK抗干扰调制技术,自带单片机,收发一体,半双工透明传输。采用RS232接口,支持1200~57600bps传输速率,支持8N1/8E1/8O1数据格式。433MHz开放频段,32个信道可用.无线信号绕射、穿透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复杂工业和生活环境;终端纠错能力强,能主动纠正被干扰的数据包,大大提高传输可靠性;终端传输数据具有严密的加密和解密算法,增强数据传输的隐秘性。

工业无线控制系统

堆取料机加装工业无线控制后的优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泥需求量的不断攀升,造成了水泥供应紧张,引起了无数家企业纷纷投资、上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使用又需要大量的堆料机和取料机。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97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60657.7万吨,在各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堆料机和取料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通信电缆经常会因各种原因断裂,引起信号中断,使中控室和堆料机的通信失去联系,或着产生误动作,在这种情况下的维修、维护成本非常高,不但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还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水泥企业对堆料机的通信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公司成功开发了针对堆料机通信的工业无线控制系统,它可以完全取代通信电缆,并可以避开传统的通信电缆在使用中的各种弱点,以下是本产品的特点: 一、专业为堆取料机的无线控制而设计: 最好的解决了堆取料机的控制电缆容易断裂不容易修复,并影响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高可靠性:

1、工业无线控制系统的软体具备CRC检查码及错误回复的能力,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无误传输及解码。 2、先进的中央处理器对错误的信号进行检查,达到百分之百无错误解码,及控制所有的继电器输出。 三、二十二进二十二出的双向控制: 基本可以满足全部的堆取料机控制,一个堆料机或取料机只需要一套工业无线控制系统即可以解决控制电缆线断裂问题。 四、控制距离远: 控制距离最远可达到5000米,可满足任何复杂的现场要求。 五、抗干扰能力强: 工业无线控制系统特别重视抗干扰产品的研发,所使用的频段是工业专用频段,避免了与其他无线设备的互相干扰,在关键的地方都采用了高成本的金属外壳,使外来的干扰降到最低。在信号传输中,每一个信号都采取了加密处理。 六、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产品的各项技术参数均可满足国家各项规定,客户可放心使用。 七、工业化的设计:

智能家居无线控制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DFG12240);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AB2096); 重庆市载重车智能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1pt-gc4001)。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2-10-10。 第一作者李勇(1976-),男,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复杂系统建模、进化学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智能家居无线控制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ireless Control Network for Smart Home 李 勇赵刘阳王平付蔚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点实部重验室,重庆400065) 摘 要:针对智能家居系统存在布线难、功耗大、后期装修费用高等问题,结合IEEE 802.15.4e 标准设计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终端 自适应网络。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终端设备,设计了定时-外部中断休眠和定时-接收端发起这两种低功耗模式。以无线射频芯片CC2430为核心,搭建了一个基于IEEE 802.15.4e 的自组织网络。通过上层界面、智能终端等对传感器节点进行环境、体征的实时监控及下行控制, 使智能家居网络可以稳定、低功耗地运行,从而满足现代智能家居的实际应用需要。该方法对现代智能家居网络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智能家居自组织 自适应网络 低功耗 ZigBe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In smart home systems ,complex wiring or cabling ,large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costs of post-renovation are very common.Combining with IEEE 802.15.4e standard ,the wireless self-organizing terminal adaptive network has been designed.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the terminal devices ,the timing-external interruption sleep mode and the timing-receiving end launching low power consumption mode are designed.With wireless RF chip CC2430as the kernel ,the self-organizing network based on IEEE 802.15.4e is built.Through the upper level interface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etc.,real time environment and sign monitoring for sensor nodes ,and the downlink control are conducted.Thus ,the smart home network can be operated stably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for satisfying practical demands of modern smart home.The method possesse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network design of modern smart home.Keywords :Smart home Self-organization Adaptive network Low power consumption ZigBee 0引言 随着家电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现 家庭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1] 。如何使系统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高效率地运 行是现代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智能家居网络早期主要采用有线网络,包括双绞线以太网、铜介质双绞线、X-10技术;后来兴起的无线通信技术, 解决了早期智能家居布线难、扩展不方便的问题。近年来,对家庭无线网络系统的研究也是百花争鸣,如 家庭无线电射频技术(Home RF )[2] 、蓝牙(Bluetooth )、 WiFi 和ZigBee 技术[3-7]等,但无线网络受带宽限制,需要付出高额的通信费用。在现代智能家居系统研究领 域中,从软件协议栈的角度来实现低功耗的技术比较少。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混合型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的家庭数据网络采用RS-485总线和以太网双绞线的方式;家庭控制网络基于IEEE 802.15.4e 无线自组织、终端自适应网络,满足现代智能家居系统低成本、高效率、低功耗、高灵活性的要求。 1相关技术 IEEE 802.15.4e [8]是对IEEE 802.15.4[9]标准功 能的扩充,其增强了媒体访问控制层的功能,并适合中国无线个域网(Chines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WPAN ),可应用于过程自动化、工厂自动化、智能家居和远程医疗等领域;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改进可以支持各种拓扑结构, 适合工业控制的星型网和树型网,同时还支持mesh 网和自组网。 IEEE 802.15.4e 主要从时间同步、时隙跳频、时隙分配及低功耗等方面对以下4种网络进行了规范。这4种网络包括:时隙调频(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TSCH )网络、低时延(low latency ,LL )网络、确定性同步多信道增强型(deterministic synchronous multi-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控制系统

基于NRF24L01的单片机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XXX,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摘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无线控制系统因功能实用,使用方便,减轻人 工操作负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一款可靠,操作简便的无线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有积极的意义。本系统以89C52单片机和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为核心,旨在设计一个简单实用,低成本的无线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基本的无线控制功能。最后,通过实物制作和测试,验证其可行性。该系统具备成本低廉,工作稳定,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实际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NRF24L01;无线通信;单片机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CU and NRF24L01 Ding Yue Hu,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the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nd it’s senseful to design a low cost,reliable and easy-using system.This system mainly based on NRF24L01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89C52MCU control module,the host sending data through the wireless module and the slave receiving and translating data then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module action,so it can finish some basic control functions.Finally,we verify its feasibility through the actual making and testing.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stable,wide application and simple operation,with a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Wireless control;MCU;NRF24L01

基于Android平台的无线WiFi控制方法_王雷概要

文章编号:1007-757X(20127-0058-04 基于Android平台的无线WiFi控制方法 王雷,蓝箭,陈雪娟,陈峰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无线WiFi控制系统。首先采用嵌入式ARM9为硬件控制模块,手机终端以Android 为应用程序的开发,编写了一个手机客户端软件,完成了手机端与控制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手机远程对PWM调速等的控制。系统中Android手机可利用周围无线网络资源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并实施控制,不仅为现有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新的控制方法,也为实现机器与人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新的交互手段。 关键词:Android;嵌入式系统;WiFi;PWM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B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WiFi in Android Wang Lei, Lan Jian, Chen XueJuan, Chen Feng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a wireless WiFi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hones with Android system The system was builded with embedded technology based on ARM9 hardware control module to develop the Androi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a cell phone client application, which is used to complete data transfer between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ler that enables the cell phone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device with PWM method. Android phone use the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s around to interact with and control other devices. This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control method for existing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a new interac-tive approach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HMI.

VGA无线传输

USB转VGA无线传输,VGA无线传输,电脑主机无线传输到显示器 2010/01/02 14:28[未分类 ] 如果您想捧着笔记本电脑,懒洋洋地坐在客厅沙发上,就能从另一台面积硕大的显示器上看到笔记本电脑所显示的内容,那么,你就需要IOGEAR为您倾情奉上的超宽频USB网络设备GUW2015VKIT了。GUW2015VKIT能利用无线USB技术实现高清显示输出,通过USB适配器让PC机与具备VGA接口的显示器连接,彻底摆脱数据线缆的束缚。 产品特点: 最远连接距离10m 解决长距离视频布线问题 可以在远程屏幕同步或是延伸计算机画面 将PC内容在远端显示设备输出 最高可达720p高清视频输出(4.5米内) 最高分辨率UXGA(1600x1200)或者WSXGA+(1680x1050) 容易切换到不同的PC播放源,以便播放不同的影像内容 可在不同主机之间切换(每次只限一个连接) 通过无线USB 1.0兼容性认证 相容WiMedia 1.0 MAC与1.1 PHY

系统需求 ?Microsoft Windows XP 32-bit (Service Pack 2) or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32/64-bit ?USB 2.0 兼容 ?支持720p视频播放, 最小系统要求: CPU 2GHz (单核), 内存: 1GB 装箱清单 ?一个无线USB适配器(连接PC) ?一个无线VGA适配器(连接显示器/电视机/投影仪) ?一根A to mini-B USB线(0.9米) ?一根USB 2.0延长线(1.5米) ?一个维克罗搭扣 ?一个电源适配器(full-range) ?一本快速指南 ?一张安装光盘(包括电子版用户手册) ?一张质保卡 规格参数: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一、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仓库部署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系统,建成无线扫码、无线仓储系统后,可以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入库管理:入库单即时通过无线网络提交给后台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入库数据; 2.出库管理: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图书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下传出库单据并输入待出库的图书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 3.库存盘点: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即时通过无线网络环境提交库存信息; 4.其它作业:人员调度管理、系统管理等。 无线扫码作业、无线仓储系统中,投标商必须保证仓库无线网络环境全覆盖,并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无线网络建方式 瘦AP组建方式 传统FAT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中的每一个AP进行逐一配置,对其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不建议用户大规模部署使用。建议采用“无线控制器(AC)+瘦AP(FIT AP)+POE交换机+无线网络管理”的FIT AP组网方式,无线控制器(AC)必须使用单独的机架式硬件设备,瘦AP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AP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通过以太网线来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这样可以简化布线,同时减少故障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次FIT AP无线网络部署模式,是将所有的配置在AC上统一实现,AP本身零配置,可实现无缝漫游,适合大规模无线组网。

(瘦AP无线组建网络拓扑图) 无线定点图—初步 三、产品主要参数与功能介绍 AP1010i介绍 利用AP1010i 无线接入点,Meru诠释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在分布式企业客户预算敏感的状况下,采用性能不打折扣的方式提供世界级的连通性和处理能力,为客户带来性价比极高的解决方案。 ●业务的运行需要依赖于网络的连通,AP1010i的设计能提供业界最可靠稳定 的移动连通性 ●支持和5GHz两个频段,向下兼容,是兼容客户传统的b/g网络过度到的理 想的解决方案产品 ●零配置AP,是仓库,制造工厂,学校,办公室和零售分支的最佳选择 ●无需RF信道规划,不用担心将来的维护。AP1010i消除了在远程办公室安装 AP或重新规划升级网络所带来的RF信道规划的需要。 ●灵活可选的安装方式:天花板吊顶式和墙面挂壁式安装支持AP物理安全锁 定 产品特点和好处 ●灵活的部署选择 - 内置天线在办公室使用;外置天线在仓库和室外等环境 使用 ●使用集中管理的Meru无线控制器,即插即用 ●标准的电源供电 ●支持所有 b/g/n 客户端 ●在 GHz和 GHz频段下都支持40 MHz信道绑定的 ●虚拟化技术提高了可扩展性和处理性能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所谓无线电能传输,就是借助于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无线 输电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电磁感应可用于低功率、近距离传输;电磁共振适于中等功率、中等距离传输;电磁辐射则可用于大功率、远距离传输。近年来,一些便携式电器如笔记本电脑、手机、音乐播放器等移动设备都需要电池和充电。电源电线频繁地拔插,既不安全,也容易磨损。一些充电器、电线、插座标准也并不完全统一,这样即造成了浪费,也形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在特殊场合下,譬如矿井和石油开釆中,传统输电方式在安全上存在隐患。孤立的岛屿、工作于山头的基站,很困难采用架设电线的传统配电方式。在上述情形下,无线输电便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在此旨在阐述当前的技术进展,分析无线输电原理。 1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 最早产生无线输能设想的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因而有人称之为无线电能 传输之父。1890年,特斯拉就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特斯拉构想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 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最终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没能实现。 其后,古博(Goubau)、施瓦固(Sohweing)等人从理论上推算了自由空间波束导波可达到近100%的传输效率,并随后在反射波束导波系统上得到了验证。20世纪20 年代中期,日本的H.Yagi和S.Uda发明了可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定向天线,乂称为八木一宇田天 线。20世纪60年代初期雷声公司(Raytheon)的布iM(W.C.Brown)做了大量的无线电能传输研究工作,从而奠定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基础,使这一概念变成了现实。在实验中设计了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半波电偶极子半导体二极管整流天线,将频率2.45GHz的微 波能量转换为了直流电。1977年在实验中使用GaAs—Pt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用铝条构造 半波电偶极子和传输线,输入微波的功率为8 W,获得了90.6%的微波一一直流电整流效率。后来改用印刷薄膜,在频率2.45 GHz时效率达到了85%o 自从Brown实验获得成功以后,人们开始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产生了兴趣。1975 年,在美国宇航局的支持下,开始了无线电能传输地面实验的5 ail'划。喷气发动机实验室和Lewis科研中心曾将30 kW的微波无线输送1.6 km,微波一一直流的转换效率达83%。1991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场指的是100m 以内的通信,主要技术包括Wifi、紫蜂(Zigbee)、蓝牙技术(Bluetooth)、超宽带技术(?U ltra-wideband ,UWB)、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以及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类型。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要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国也相应地制定短距离通信技术标准,特别是RFID 和NFC 在物联网、移动支付和手机识别方面的应用标准,例如主要的RFID 相关规范有欧美的EPC 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ISO 18000 系列标准。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短距离通信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短距离通信产业。例如科技部、工信部联合14 部委制订的《中国RFID 发展策略白皮书》等。此外,包括诺基亚、英特尔、IBM、东芝、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众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各技术的研究中。 1、Wi-Fi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IEEE802.11b),Wi-Fi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率接入互联网。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将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会降低到只有几百kb/s,另外,Wi-Fi的信号一般不受墙壁阻隔的影响,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要小于户外。 最初的IEEE802.11规范是在1997年提出的,称为802.11b,主要目的是提供WLAN接入,也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它的工作频率是2.4GHz,与无绳电话、蓝牙等许多不需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无线设备共享同一频段。随着Wi-Fi协议新版本如802.11a和802.11g的先后推出,Wi-Fi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速度更快的802.11g使用与802.11b相同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它也工作在2.4GHz频段,速率达54Mb/s。根据最新的发展趋势判断,802.11g 将有可能被大多数无线网络产品制造商选择作为产品标准。微软推出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都包含了对Wi-Fi的支持。 2、UWB技术 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 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

什么是无线控制器和他的作用教程文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什么是无线控制器 无线控制器是什么呢?无线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是一种网络设备,用来集中化控制无线AP,即无线网络组成企业级的应用。 无线控制器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核心,负责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AP,对AP管理包括:下发配置、修改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等。 无线控制器 传统的无线局域网由于存在着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那些无线网络规模比较大,而且非常依赖无线业务的高级用户。这些高级的企业用户对新一代的无线网络提出了新的特性要求。首先,无线网络需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能够统一管理的系统;其次,无线网络实施要简单,如能够通过工具自动地得出在什么位置放置AP最好、使用哪个频段最佳等;再有,无线网络一定是安全的无线网络,这是最重要的;另外,无线网络要能够支持语音和多业务。基于这种需求,诞生了新一代的基于无线控制器的解决方案。 无线控制器 无线控制器的特点 1.运营级模块化机架结构 2.适合大中型无线网络 3.支持大数量AP环境 4.支持最多大数量的并发用户 5.支持CAPWAP协议 6.支持用户计费及认证功能 7.支持机内板块1+1,N+1备份,支持机间板块1+1,N+1备份 8.SAC系列产品板块均通用 无线控制器的作用 无线控制器的作用是在WLAN与Internet之间起到网关功能(在路由器之上),将来自不同接入点的数据进行汇聚、接入Internet。接入点(AP)的作用是完成无线接入,它可以通过网络标志来控制用户接入。 无线控制器的作用 无线控制器AC比AP更高级,在无线网络中担任管理者的角色,无线控制器AC还要充当客户端完成有线网络中的一系列功能(例如鉴权,认证等等)。但是无线控制器AC并

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目录 特别注意事项 (1) 一、总体介绍 (1) 二、产品型号 (2) 三、功能特点 (2) 四、触摸开关使用说明 (3) 4.1 正面功能 (3) 4.2 背面功能 (3) 4.3 安装步骤 (4) 4.4 使用说明 (5) 4.5 技术指标 (5) 五、情景面板使用说明 (5) 5.1 正面功能 (6) 5.2 背面功能 (6) 5.3 安装步骤 (6) 5.4 情景面板学习 (6) 5.4.1 清码学习 (7) 5.4.2 一个触摸开关学习 (7) 5.4.2.1 单路学习 (7) 5.4.2.2 两路学习 (7) 5.4.2.3 三路学习 (8) 5.4.3 两个触摸开关学习 (8) 5.4.4 三个触摸开关学习 (8) 5.4.5 三个以上触摸开关学习 (9) 5.5 技术指标 (9) 六、智能无线遥控器使用说明 (9) 6.1 功能说明 (10) 6.2 无线遥控器学习 (10) 6.2.2 主功能控制学习 (11) 6.2.2.1 “0~9”按键学习 (11) 6.2.2.2 总开学习 (11) 6.2.2.2 总关学习 (11) 6.2.3 场景控制学习 (12) 6.3 特殊功能控制 (12) 6.4 技术指标 (13) 七、常见问题解答 (13) 八、售后服务保证 (16)

非常感谢您选购“闽冠”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系列产品,本产品适用于家居、办公室、商场、酒店、学校、医院、仓库等需要灯具照明控制的场所。本产品依据国际电工惯例,采用先进的电子线路设计,产品性能更稳定,质量更可靠。为了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请在安装使用之前认真阅读下面操作说明。 特别注意事项 1、严禁直接将零线和火线同时接入触摸开关。 2、严禁将超过250V的电压接入触摸开关。 3、本产品不具备防水功能,请保持产品干燥; 4、非专业人士请不要自行拆装,否则后果自负; 5、请不要长按本产品触摸面板,这样会造成对码数据被清除。 6、安装遥控器电池请注意极性:金属片为正极(+),弹簧为负极(-),电池装反会损坏遥控器。 7、在遥控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遥控距离变近,指示灯变暗,则需及时更换电池。 8、利用情景面板进行情景控制时,当相关情景灯较多时,情景控制按键按住的持续时间要稍长一些,否则有些灯接收不到控制信号,一般2~3秒即可。 9、利用无线遥控器进行场景控制时,当相关场景灯较多时,场景控制按键按住的持续时间要稍长一些,否则有些灯接收不到控制信号,一般2~3秒即可。 10、进行总开总关控制时,当控制灯较多时,总开总关按键按住的持续时间要稍长一些,否则有些灯接收不到控制信号,一般2~3秒即可。 11、1个触摸开关无论几路,最多只能学习16个遥控代码。比如说1个3路触摸开关配2个12键遥控器,当触摸开关学了其中一个遥控器上的12个按键时,则另一个遥控器上只有4个按键能学进这个触摸开关,其他按键是学不进的。

关于物联型如何使用WiFi进行无线控制通信

物联型如何使用WiFi进行无线控制通信 1适应范围 本文档仅适合新物联型系列等串口屏产品,W系列。使用WiFi通信,不影响原有串口通信。 2开发环境版本 2.1VisualTFT软件版本:V 3.0.0.732及以上; 版本查看:打开VisualTFT,点击帮助->关于VisualTFT可以查看当前软件版本号; 最新版本可登陆本公司官方网站进行下载。 2.2串口屏固件版本:新物联型V2.22.915.XXX及以上。 版本查看:(1) 查看屏幕背面版本号贴纸。 (2) VisualTFT与屏幕联机成功后,右下角显示的版本号。 3网络设置 在属性窗口设置网络参数配置,也可以由指令进行设置。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属性窗口

3.1DHCP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DHC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主机地址的动态分配任务由网络主机驱动。当DHCP 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网络主机申请地址的信息时,才会向网络主机发送相关的地址配置等信息,以实现网络主机地址信息的动态配置。 注意:其中IP地址设置,必须跟当前网络IP一致,建议直接禁用,后面由指令直接设置为当前网络段的IP地址。 3.2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服务器,另外一种是客户端。 服务器:顾名思义,属于被访问的设备,一个服务器,可以连接多个客户端。 客户端:相对应,客户端为终端,一个客户端只能连到一个服务器上。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服务器与客户端关系 3.3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网卡模式,另外一种是热点模式。 网卡模式,属于主动去连接到无线WiFi端。 使用网卡模式连接到WiFi,直接设置WiFi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密码,屏幕上电后会自动连接到WiFi上。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3网卡模式 热点模式,属于自建WiFi网络,等待别的设备连接到自身,如手机上的热点一样。如图2-4所示为各个不同热点的WiFi网络。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本选修课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无线传输技术远程操作方便的特点,选择了 TC35i无线传输方案。 一.课题用途: 在工业方面:操作员用手机和电脑远距离监测、操作和控制工厂的设备。在农业方面: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的远程控制。在生活方面:进行远程的LED宣传语控制。 二.课题方案: 用传感器接收要测的数据,传到单片机上,通过TC35i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到操作人员的手机或者电脑上,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现场的上位机进行监测和操作。 三.无线通信模块: 3.1 TC35I介绍

TC35i新版西门子工业GSM模块是一个支持中文短信息的工业级GSM模块, TC35i由供电模块(ASIC)、闪存、ZIF连接器、天线接口等6部分组成。作为 TC35i的核心基带处 理器主要处理GSM终端内的语音和数据信号,并涵盖了蜂窝射频设备中的所有模拟和数字功能。 TC35i模块工作在E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V ,电流消耗—休眠状态为3.5mA,空闲状态为25mA,发射状态为300mA(平均),2.5A 峰值;可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 功耗在EGSM900(4类)和GSM1800(1类)分别为 2W和1W ,通过接口连接器和天线连接器分别连接SIM卡读卡器和天线。SIM电压为3V/1.8V,TC35i的数据接口(CMOS电平)通过AT命令可双向传输指令和数据,可选波特率为300b/s~115kb/s , 自动波特率为1.2kb/s~115kb/s。它支持Text 和PDU格式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可通过AT命令或中断信号实现重启和故障恢复。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TC35i模块内部结构图 3.2 TC35i硬件设计 1.发射端 发射端的模块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通过一个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阻力插座)连接器引出。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TC35i的第1~5引脚是正电源输入脚采用+4.2V,第6~10引脚是电源地。15脚是启动脚IGT,它与89C51的P1.3口相接,给IGT加一个大于100ms的低脉冲, 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18脚RxD0通过2.2K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1脚TXD相连;19脚TxD0为TTL的串口通讯脚,通过2.2K 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0脚RXD相连。TC35i使用外接式SIM卡, 24~29为SIM卡引脚,SIM卡同TC35i是这样连接的:SIM上的CCRST、CCIO、CCCL、CCVCC和CCGND通过SIM卡阅读器与TC35i的同名端直接相连,ZIF连接座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是否插好,如果连接正确,则CCIN引脚输出高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