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动变速系统动力性换挡控制规律

合集下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Cruise的AMT换挡规律的仿真研究系别:汽车工程系专业:车辆工程班级:T243-7学生姓名:黄宏伟学号: 4指导教师:冯樱摘要本文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后,分析了自动变速器单参数和双参数的换挡规律,并结合EQ6BTA发动机实验数据和EQ1141G7D型载货汽车的整车参数,计算出了EQ1141G7D型载货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换挡规律。

然后,采用A VL公司开发的CRUISE软件对装有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EQ1141G7D型载货汽车,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仿真分析与计算。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不断调整控制策略,寻求到EQ1141G7D型载货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规律。

关键词:CRUISE;AMT;换挡规律;动力性;燃油经济性AbstractThis paper has had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and the serious analysis of the automatic gearbox single parameter and double parameter shift schedul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Q6BTA engine to set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EQ1141G7D-laden vehicle of parameter, have calculated the EQ1141G7D-laden vehicle power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hift schedule. And then, Cruise A VL company use to develop software for the automatic gearbox fitted with mechanic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 EQ1141G7D-laden vehicle, carry through the vehicle’s power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continuously adjust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EQ1141G7D-laden vehicle power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hift schedule. Keywords: CRUISE; AMT;shift schedule; power performance;fuel economy目录第一章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1)1.1 AMT概述 (1)1.2 AMT的发展 (2)1.3 国内外现状 (3)第二章汽车自动换挡规律 (4)2.1 单参数换挡规律 (4)2.2 双参数换挡规律 (5)第三章 EQ1141G7D型载货汽车的换挡规律 (8)3.1 动力性换挡规律 (8)3.1.1 单参数换挡规律 (9)3.1.2 双参数换挡规律 (11)3.2 经济性换挡规律 (11)3.2.1 单参数换挡规律 (12)3.2.2 双参数换挡规律 (13)第四章 EQ1141G7D型载货汽车模型的建立 (16)4.1 CRUISE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16)4.2 模型前处理 (17)4.2.1 EQ1141G7D结构分析和子模块模型选择 (17)4.2.2 建立信号连接 (18)4.2.3 各子模块参数输入 (19)4.3 定制和运行仿真任务 (21)第五章带AMT的EQ1141G7D型载货汽车仿真模型 (24)5.1 建立具有AMT的EQ1141G7D型载货汽车模型 (24)5.1.1 Gear Box Program 模块和Gear Box Control模块 (24)5.1.2 建立信号连接 (25)5.2 参数的输入 (26)5.2.1 Gear Box Program模块中换挡规律的输入 (26)5.2.2 Gear Box Control模块中换挡规律的输入 (27)第六章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30)6.1 仿真结果概要 (30)6.2 不带控制策略的EQ1141G7D型载货汽车性能的分析 (30)6.2.1 百公里油耗---燃油经济性的分析 (30)6.2.2 爬坡性能---动力性的分析 (32)6.2.3 最高车速---动力性的分析 (33)6.2.4 超车性能分析---动力性的分析 (35)6.2.5 最大加速度的分析---动力性的分析 (37)6.3 带控制策略的EQ1141G7D型载货汽车性能的分析 (38)6.3.1 原地起步后连续换挡的加速性能分析---动力性的分析 (38)6.3.2 百公里油耗---经济性的分析 (39)第七章结论 (41)本文总结及展望 (42)致谢 (44)参考文献 (45)第一章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1.1 AMT概述固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是实现有级排挡的传统机构,以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的特点而获得广泛应用。

动力换挡变速箱工作原理

动力换挡变速箱工作原理

动力换挡变速箱工作原理动力换挡变速箱,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变速器类型。

它可以通过改变车辆动力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和方向,来使汽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或加速。

相比于手动变速箱,它更加自动化,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传动系统接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并将其传输到变速箱内部。

第二步,变速箱内部通过特定的齿轮组合来调整车辆行驶时的速度和扭矩,从而提供不同的车速挡位。

第三步,传动系统将调整后的动力传输到汽车的驱动轴中,以驱动车轮转动。

其中,变速箱内部的传动系统由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构成。

液压系统包括多条液压管路和调节阀,其作用是通过变化液压压力和流量,来实现换挡和变速的操作。

机械系统由各种大小不一的齿轮、轴承、离合器等组成,它们协同工作,来使车辆在各个速度区间内较为稳定地行驶。

常见的动力换挡变速箱有自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器变速箱两种类型。

自动变速箱可以自动感知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并根据需要自动进行换挡。

而双离合器变速箱则利用两个离合器来分别驱动主变速器和辅变速器,提高了换挡的速度和平顺度。

在日常使用中,为了保证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定期检查变速箱内的油位和油质,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油液老化和泄漏等问题。

其次,在开车时需要注意换挡时的操作方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换挡操作,以及超过变速箱承受范围的高速行驶。

最后,平时开车需要注意指示灯的提示,及时处理变速箱出现的问题,避免因为延误维修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动力换挡变速箱是现代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清晰易懂,但实现起来却涉及到多个复杂的系统和部件。

对于驾驶员来说,要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和长久使用,就需要时刻注意变速箱问题,定期维护和保养,保障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amt中tcu控制逻辑

amt中tcu控制逻辑

amt中tcu控制逻辑
AMT(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简称,是基于传统手动机械式变速箱的电子控制系统。

通俗说就是,在普通的手动变速箱基础上加装一套电控系统(TCU),用电脑来替代人进行换挡。

TCU控制单元的换挡逻辑可能会有些“另类”,且换挡速度慢会带来一些顿挫感。

TCU负责换挡时机的判断,结合发动机转速、车速、负载、坡度、动力请求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何时换挡,选择合适的档位。

在换档过程中,TCU需要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完成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速的同步。

具体来说,AMT变速器的目标档位计算方法如下:
1. AMT控制系统会依据车辆重量、车辆车速、发动机油门开度、发动机扭矩、发动机转速以及道路的坡度计算出AMT变速器需要的目标挡位;
2. 仪表会显示将要切换的目标挡位,同时加档箭头闪烁;
3. AMT通过CAN总线完成对发动机的控制;
4. AMT在换档过程中需要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完成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速的同步;
5. AMT控制系统首先要分离离合器,同时油门不再受司机控制,车辆油门控制权交给AMT控制系统,控制器TCU控制X-Y选换挡执行机构进行选档和换挡动作,控制范围档、差分档进行主副箱切换档动作;
6. AMT挂入目标挡位后,离合器执行结合命令,AMT再把油门控制权交还给发动机控制。

TCU控制单元的换挡逻辑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车型和品牌而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变速箱换挡控制说明

变速箱换挡控制说明
(1)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结论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相当于两挡自动变速箱,可相应减少变速箱挡数,以简化变速箱结构。
4-16
4-15
高速轻载时 超越离合器分离, 2Ⅱ单独传递动力。 低速重载时 超越离合器接合, 2Ⅰ和2Ⅱ共同传递动力。
行星变速机构由两个相同的简单行星排组成。
简单行星排六种方案传动比 表4-3
2.CL7铲运机行星变速箱
图4-14 CL7铲运机变速箱传动简图
变速箱组成 a.前行星变速箱 第一行星排。 b.后行星变速箱 第二、三、四行星排。 (2)自由度和挡数分析 a.前行星变速箱 两个操纵元件,可实现两个挡。 b.后行星变速箱 ①结构分析:五个旋转构件(B、C、D、E、2)。 ②自由度分析:Y = m – p = 5 – 3 = 2(m、p分别为旋转构件数和行星排数)。 ③挡数分析:二自由度,四操纵元件,可实现四个挡。
(4)“三合一”机构
01
几个齿轮同时传递动力,可采用小模数齿轮 。
02
零件受力平衡,轴承、轴、壳体等受力较小,结构紧凑,尺寸小 。
03
结构刚度大,齿轮接触良好,使用寿命长。
04
换挡主要采用制动器、固定油缸和固定密封,避免了大量的旋转油缸和旋转密封,操纵系统可靠性提高。
05
制动布置于变速箱外周,尺寸大,工作容量大。
组成 啮合套X和齿轮E、F、G、H等。
工作原理 将啮合套X接合,则车轮带动变速箱输出轴转动,通过齿轮E、F、自由轮9传给齿轮G、H,带动转向泵8和发动机转动,从而解决了发动机熄火后不能拖起动、拖转向和拖行时制动的问题。
发动机起动后,转速很快升高,动力传到不能反向传动的自由轮9时便被切断,以防止“三合一”机构被损坏;发动机起动后同时也应即行摘开啮合套X。

2006年(第37卷)1~12期总目次

2006年(第37卷)1~12期总目次

双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在车辆传动 系统中的应用 …… …………………・ …………… ……………… …” 臧 发业 静液压储能传动汽车动力源系统 匹配 及性能分析 …… ……………………… ……… 李翔晟 常思勤 韩 文
轮式装载机冷却组优化 匹配 的风洞试 验 …………… ………………………… … 陆 国栋
半主动空气悬架神经 网络的 自适应控制 ……… …………………………… ………………… … 王 车辆三段式梯形机构 的侧倾转 向特性 ……… ……………………………… ………… 岳惊 涛 拖拉机用冷轧翅 片管式 散热 器的设计与试验 微型摆式 内燃发 电机频 率的计 算与分析 ……………………… …… ……… 白书 战 辉
缓冲吸能 式保险杠的低速碰撞试验和仿 真 ……………… …… ……………………… ………… 葛 如海 车轮制动对半刚性 路面损坏的有限元分 析 ……………… ………… ………… 陈 静
刘大维 吕 伟 等 高 峰 吴 志新
纯 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的 区间优化方法 ………………… ………………………… … 姬芬竹
车用 汽油机 噪声源 的声强测量识别 ………………………………… …………………… ……… 金 基 于光整 加工技术 改善发动机性能的实验研 究 …………………… ………………… 杨胜强 液 压挖掘机工作装置 固有频率的试验灵敏度 ………………… ……………………… 杨 为
李文辉 王家序 徐进永
挖掘 装载 机装 载工 作装置动态应力仿真 ……………………… ……………………… 范文杰
袁建平 赵 晓丹 岩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 4 ) ( 9 ) (1 ) 4 (1 ) 7 (2 ) 1 (2 ) 5 (2 ) 9 ( 1 ) ( 5 )

加减档原理

加减档原理

加减档原理加减档原理是指在汽车、机械设备等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传动装置的齿轮组合来实现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调节。

这一原理在各种机械传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加减档原理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档位。

档位是指机械传动装置中的一种工作状态,它通过改变齿轮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在汽车中,通常会有前进档、倒档、停车档等不同的档位,而在机械设备中也会有类似的设计。

通过改变档位,可以实现车辆或设备在不同速度和扭矩下的工作状态。

在汽车中,加减档原理主要是通过变速箱来实现的。

变速箱内部包含了多个齿轮和轴承,通过它们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当驾驶员操作换挡杆时,实际上是改变了齿轮的组合,从而实现了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比如在起步时,选择低速档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而在高速行驶时,选择高速档可以提供更高的车速。

除了汽车变速箱,加减档原理还可以在其他机械传动装置中找到应用。

比如在工程机械中,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的组合就可以实现加减档原理。

通过改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和变速箱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需求。

总的来说,加减档原理是机械传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实现机械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灵活调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和效率。

同时,加减档原理也需要驾驶员或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对加减档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加减档原理,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需求,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性能表现。

综上所述,加减档原理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原理,它通过改变传动装置的齿轮组合来实现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调节。

在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加减档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介绍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介绍

AMT机械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自动变速箱可使驾驶员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自动换档。

自193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许多计划。

其中,水力机械主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缩写为AT)是基于其获胜它的动态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易操作性在汽车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与手动机械变速器相比,其结构复杂,对生产精度的要求和成本较高,且传动效率较低。

鉴于AT的缺陷,人们开始尝试应用现代微型计算机技术使机械传动装置实现自动化,从而导致了电子控制机械传动装置(自动机械传动装置,AMT)的发展。

1970年代中期,德国跑车公司采用了一种由电子控制的半自动操作方法来实现变速。

这是第一代AMT。

该产品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即驾驶员在换档时仍需踩下离合器踏板,电子设备在最佳换挡时间提醒驾驶员,但具有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并且易于生产。

从那时起,它已成为自动变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1984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NAVI-5。

到1980年代末,全自动AMT进入了适用阶段。

从199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德国生产的重型车辆开始使用AMT来进一步改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工作的车辆的换挡质量和起步性能。

1.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基于传统的固定轴变速箱。

变速箱的选择,换挡,离合器和相应的发动机机油供应控制均由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完成并实现。

它的基本功能是:一是根据当前的汽车运行状况,道路状况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确定变速箱的最佳档位,即档位决定功能;另一种是自动控制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来完成换档过程,即换档和启动的自动控制功能。

随着AMT的发展,人们引入了各种最新的监视和控制技术,以改善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使档位决定和变速控制适应道路环境,用户特征和用户意图。

AMT在离合器控制和档位决策中使用模棱两可的逻辑,模拟熟练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的相应操作,以改善起步,换挡,离合器控制特性和档位选择的适应性。

自动变速器.文献检索

自动变速器.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摘要1.万参、丁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档规律的仿真研究2009.3换档规律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灵魂,它是判断换档时机的依据。

在应用中,通过将采集的车辆行驶状态与换档规律相对比,从而判断是否达到最佳的换档点并自动执行换档操作,这样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提高行驶安全,同时使整车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

本论文选择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这一关键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为AMT制定最佳的换档规律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通过对影响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本论文推导了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燃油经济性换档规律。

2.黄建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研究2004.3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至今仍然是应用最普遍的变速器。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动变速器的优点,而且驾驶员操作更加简单、容易。

传动系寿命可通过电子控制得到提高。

因此它在自动变速器家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由于其性能/价格比高,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变速器。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有电控一液动、电控一气动和电动三种操纵方式。

当今采用最多的操纵方式是电控一液动方式。

介绍了采用这种操纵方式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子控制装置实现手动变速器的自动操纵,控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必须满足车辆操纵、行驶安全以及安装维修等要求。

3.董且彗羚羊轿车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研究与开发2006.3液力机械自动变速(AT)是当今世界汽车自动变速系统的主导产品,具有分级连续变速和变矩的能力,对外部负载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

装有自动变速器(AT)的汽车,换档平顺、操作方便,而且能按最佳的换档时机进行自动换档,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国内各汽车厂商已把开发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确定为发展方向,进行AT系统的研究对促进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样条插值方法构造了发动机转矩模型和发动机油耗模型,并确定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最佳匹配换档控制策略,为AT系统实现汽车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匹配和系统仿真及控制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挡规律在大油门时降挡速差最小, 升降挡都有较
好的功率利用, 动力性好, 减小油门时, 延迟增大, 避
免过多的换挡, 且发动机可以在较低的转速下工作,
燃料经济性好, 噪声低, 行驶平稳舒适。
换挡规律的收敛程度用 K 进行评价
K = (v n↑- v n+ 1↓) v n↑
(5)
式中 v n ↑—— 全开油门时, n 挡换入 (n + 1) 挡时
Ff +
F i+
∆nm
dv a dt
(1)
其中 Fw =
CDA
v
2 a
21115
F
f
=
m gf
0
1+
v
2 a
19 440
F i= m g i
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n 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
I f 、车轮的转动惯量Iw 以及传动系统的传动比有关,
其计算式[3 ]为
∑ ∆n =
1+
1 m
Iw r2
+
1 m
3
速。 而事实上, 在同一油门开度下, 如果在第 n 挡达 到其最小车速之前不换回 n- 1 挡, 将导致发动机熄 火, 因此该处的降挡线将没有意义。另外在油门开度 大于 30% 后, → 挡降挡车速小于 → 挡降挡 车速, 且差距较大。 这是由不合理的升挡规律引起 的。 显然, 该降挡规律也需要加以修正。
Key words AM T , D ynam ic gea r2sh ift law , U p 2sh ift, Dow n2sh ift
引言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以其效率高、成本低和易 于制造等优点在自动变速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 ]。 换挡规律是实现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的核 心技术之一[2]。 换挡规律按挡位升降可分为升挡规 律和降挡规律,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经过多年的发 展, 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求取其升挡规律, 但是对于降挡规律却很少有文献提及。 本文说明升 挡规律的求取方法后, 着重讨论降挡规律的获取方 法及其相关措施。
首先确定动力性升挡规律, 然后在此基础上获 取相应的降挡规律, 并针对所研究的发动机特性作 一定的修正。
311 动力性升挡规律 动力性升挡规律的确定采用以下的策略: (1) 在同一油门开度下, 若相邻挡的加速度特
性曲线相交, 且交点不为负, 则取各挡交点为换挡 点。
(2) 在同一油门开度下, 若相邻挡的加速度特 性曲线不相交, 则取各挡的最高车速为换挡点 (边界 点)。
收稿日期: 2004 10 27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50475066) 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N CET 04 0848) 余荣辉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硕士生, 400044 重庆市 孙冬野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秦大同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图中的实线为 311 节所求的升挡线, 虚线为对
应各升挡线的降挡线, 点画线为各挡的最低限速线。
由图中可见, 在油门开度小于15% 时, 各挡的降挡线
都不同程度地与该挡最小限速线相交。 这意味着第
n 挡换回 n- 1 挡的车速要小于第 n 挡的最小车
图 3 降挡规律曲线 F ig. 3 Dow n2sh ift gea r2sh ift law
图 1 发动机特性曲线 F ig. 1 Cha racteristic of eng ine
3 动力性换挡规律
动力性换挡要求车辆的牵引特性得到最好的利 用, 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功率潜力, 以便获得优异的加 速性、爬坡能力, 提高平均行驶车速。为此, 汽车应尽 可能在较低挡位行驶。对于换挡点的选择, 一般有两 种判断法: 一种是以同一车速下各挡加速度大小作 为换挡依据; 另一种是以同一车速下各挡驱动力的 大小作为换挡依据。由于各挡转动惯量不同, 驱动力 大不一定加速度大, 因此本文采用加速度来设计动 力性换挡规律。
1 机械自动变速传动自动换挡规律
换挡时刻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燃料经济性 和动力性的优劣。 因此研究如何获得机械自动变速 传动自动换挡规律是开发机械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 关键。 本文采用车速与油门为控制参数的两参数收 敛型控制规律, 研究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求取方法。
2 试验车的参数
211 结构参数 该车共有 5 个前进挡, 1 个倒挡。各挡的变速比
动力性降挡规律的确定采用以下的控制策略:
(1) 为了避免循环换挡, 降挡车速应该比对应
的升挡车速低 2~ 8 km h [4]。 ( 2) 为了避免发动机熄火, n 挡的降挡车速必
须大于、等于 n 挡的最小车速。 本文采用收敛型换挡规律。 收敛型的概念是换
挡延迟随油门开度增大而减小, 呈收敛状分布。这种
2006年4月
农业机械学报
第 37 卷 第 4 期
机械自动变速系统动力性换挡控制规律3
余荣辉 孙冬野 秦大同
【摘要】 通过发动机试验测试, 分析了机械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动力性换挡控制规律的求取过程, 着重研究
了降挡控制规律的获取方法, 提出在求取降挡规律时要注意各挡最小车速, 以免造成发动机熄火的观点。对所求得
表 1 各挡速比表 Tab. 1 Speed ra tio of each gear
挡位




挡 倒挡
速比 31416 11894 11280 01914 01757 31272
212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是车辆的动力源, 其特性与换挡规律密
切相关, 因此有必要先了解该车的发动机特性。图1 为通过试验得到的该车所用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从 图中可以看出, 发动机扭矩在小油门开度下变化比 较明显; 中油门变化比较平缓; 当油门开度 Α> 55% 时, 其扭矩已基本不随油门开度变化而变化。由于本 发动机这样的特性, 为了将该换挡规律应用于实车 时, 减少存储空间, 加快运算时间, 也为了减小在试 验过程中误差给换挡规律带来的影响, 在获取换挡 规律的过程, 只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油门开度值 来进行计算。
313 动力性换挡规律的修正 以上所获得的升降挡规律是最原始的换挡规
律, 它们将作为换挡判断的基础。然而这些升降挡规 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 文采用修正的办法加以解决。
(1) 针对升挡规律中 → 挡升挡线与 → 挡升挡线重合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在于该车在油门 开度大于 37% 后, 其最高车速出现在 挡而不是最 高挡5 挡。图4 为油门开度在98% 时该车的加速度曲 线 图, 由图可见在 挡的最高车速为 149 km h, 而
的换挡控制规律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正, 并将其应用于实车的控制器开发中。
关键词: 机械自动变速传动 动力性换挡规律 升挡 降挡
中图分类号: U 46112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D ynam ic Gear- sh if t Law of Automa ted M echan ica l Tran sm iss ion
2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2 0 0 6 年
如表1 所示。其他结构参数: 总质量m = 1 190 kg, 主 减速比 ig = 41380, 迎风面积A = 117 m 2, 空气阻力系 数CD = 0132, 轮胎半径 r= 01274 m ,
最大、最小转速为 6 000 r m in 和 900 r m in。
I f in2 ig2 ΓT
r2
(2)
当不知道准确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I f 、车轮的转
动惯量 Iw 值时, 可按经验公式[3 ]
∆n= 1+ ∆1+ ∆2 in2
(3)
估算。 其中: ∆1= ∆2= 0103~ 0105, 本文取 ∆1 = ∆2 =

0104。

dva dt
=
T e in ig ΓT -
r
CDA
v
2 a
21115
-
m gf 0
∆nm
1+
v
2 a
19 440
-
mgi
(4) T e 是随发动机油门开度和转速ne 变化而变化的。其 中, v a = 712Πrne ( 60in ig )。 对 于 水 平 路 面, 取 ΓT = 019, f 0= 01018。
根据上述的升挡策略及公式推导, 利用作图法 原理, 用M a tlab 编制程序, 得升挡控制规律如图2 所 示。 计算时油门开度最小取值为 10% , 最大取值为 98% (试验时实测到的最大的油门开度值) , 中间约 每隔 5% 取一个值。
图 2 升挡规律曲线
F ig. 2 U p 2sh ift gea r2sh ift law
挡现象。因此该升挡规律不能直接应用, 需要加以修
正。
312 动力性降挡规律
动力性降挡规律的获取不像动力性升挡规律那
样有一系列汽车动力学方程来指导, 而需要在动力
性升挡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收敛程度来进行计
算, 从而获得相应的降挡规律。
在边界点升挡后, 驱动力将变小, 加速度将降 低, 会导致车速下降, 造成换挡循环或发动机熄火。 因此, 必须满足以下边界换挡点升挡规则: ①若升挡 后, 车辆加速度a> 0, 则升挡。②若升挡后, 车辆加速 度 a< 0, 则保持原挡。
根据汽车动力学方程[3], 有
T
e
in ig r
ΓT
=
Fw +
Yu Ronghu i Sun Dongye Q in D a tong (C hong qing U n iv ersity )
A b stra c t
T he m ethod to get the dynam ic gea r2sh ift law of au tom a ted m echan ica l t ran sm ission w a s in t roduced, w h ich w a s ba sed on the exp erim en ta l da ta from a ca r eng ine. T he up 2sh ift law w a s p resen ted a t first and then the sp ecia l a t ten t ion w a s p a id to the dow n2sh ift law , w h ich w a s determ ined by a ra t io and the up 2sh ift law. T he view po in t of p ay ing a t ten t ion to the m in im um velocity w h ile develop ing dow n2sh ift law w a s p u t fo rw a rd. In o rder to app ly it to develop p ract ica l con t ro ller, w h ich need s da ta sto rage cap acity a s low er a s po ssib le, the resu lt s have been ana lyzed and the irra t iona l resu lt s am ong them w ere elim ina ted. T he resu lt s, w h ich have been app lied to develop p ract ica l con t ro ller, show ed tha t the m ethod is good and w o rthy of being pop u la riz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