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习题汇编

国际法习题汇编

第一章

1、(单选)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明文规定,下列选项中没有写入该规约的国际法

渊源是哪个?()

A.国际组织决议

B.国际条约

C.国际习惯

D.一般法律原则

2、(单选)根据国际法学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来实现。

B.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据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家之间的协议意志或者意志协议。

C.国际法的立法方式不同于国内法。

D.国际法的主体只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

3、(单选)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条国际条约或公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

B.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

C.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

D.国际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法渊源

4、(单选)下列关于国际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C.国际法是有拘束力的,对国家或其他国际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D.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

5、(单选)当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冲突时,()。 A.国际条约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B.《联合国宪章》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C.适用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D.适用先法优于后法原则

6、(单选)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使国际法汇总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7、(单选)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法院判例

8、(多选)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

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

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使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9、(多选)国际法的概念包括以下哪些要点?()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C.国际法具有强制执行力

D.国际法不具有强制性

10、(多选)下列有关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国际法就是指国际条约

B.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D.国际法是国内法的渊源

11、(多选)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下列哪些?()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

12、(多选)下列关于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

B.在民商法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抵触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提出保留的除外

C.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直接适用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D.民事范围内,我国法律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但该惯例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13、(不定项)《联合国宪章》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法律文件,就其本质而言:

()

A.是一个多边性质的国际条约

B.是现代国际法的惟一的渊源

C.是世界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产生的依据

14、(单选)以下是5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国际法课程后发表的观点:(1)司法判例不

是国际法的渊源;(2)某些大国违法的事实在现实角度否认了国际法本身的法律性;(3)近代国际法学是由英国著名法学家格老秀斯奠定的基础;(4)国际法的规则可以以不成文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5)国际组织决议的作用和地位高于学者学说。下列各种观点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 (1)(2)(4)

B (1)(2)(5)

C (3)(4)(5)

D (1)(4)(5)

第二章

1、(单选)下列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的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B.一国国内的各民族都应当有平等的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命运,参与和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务,各国有义务尊重和促进这种平等权利的实现。

C.国际社会应当推动和促进各民族为实现自己的独立而进行的包括全民公决在内的各项斗争

和活动。

D.一国国内的民族独立和平等权利的实现既属于一国的内政,亦应当受国际社会中已经确立的国际法原则的规范。

2、(单选)国际法中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体现了()原则。

A.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利

C.主权平等

D.司法独立

3、(单选)关于国际法不干涉内政原则正确的有()

A.内政一般以领土为基础,内政的范围与领土范围完全相对应

B.内政的实质是国家主权内的管理事项,是否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事项以国内法为标准

C.某国为解决某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D.干涉不限于武力干涉,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有隐蔽和公开、直接和间接等形式

4、(单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A.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

B.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均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C.如改变原则,须经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D.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国要接受这一原则

5、(单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A.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B.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C.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创造国际法

D.大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6、(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法原则宣言》所列的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的内容是哪些()

A.各国有义务避免侵略战争的宣传

B.各国不得组织武装力量侵入他国领土

C.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武力

D.各国有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7、(多选)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

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

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8、(多选)对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际文件包括()

A.《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B.《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C.《联合国宪章》

D.《中美上海公报》

9、(多选)下列各项中,构成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的有?()

A.常设仲裁法院在1928年发布的关于帕尔马斯岛案的裁决

B.韩国汉城地方法院在1983年作出的关于卓长仁劫机案的判决C.格老秀斯在1625年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法》

D.联合国大会在1974年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10、(多选)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第2条规定,会员国除遵守会员国主权平等.善意履行宪

章义务和保证非会员国遵守宪章原则外,还应遵守哪些原则? ()A.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不得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

C.集体协助

D.不干涉内政

11、(不定项)下列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今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B.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具有强行性质的原则不一定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C.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法的其他原则都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

D.国家必须受国际法的约束,因而必须交出一部分主权,这才可以实现国际合作

第三章

1、(单选)下列哪个选项本身不能成为国际法主体?()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美利坚合众国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单选)下列关于国际法主体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在国际法中国家并不始终是其惟一主体

B.争取独立的民族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在国际法上与国家具有同等的主体资格

C.国际组织也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它是由国家诞生的主体,具备国家所具备的全面交往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完全行为能力D.个人不仅是国家行使国际法上的权利和履行国际义务所涉及的对象,而且还是特殊条件下的国际法的主体

3、(多选)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具有法律人格,表现在()

A.可接受或派遣外交使节

B.可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

C.有请求国际赔偿的权利

D.享有特权与豁免权

4、(不定项)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国际法主体的有:()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

C.联合国

D.国际足联

第四章

1、(单选)2002年6月20日东帝汶共和国宣告成立,成为世界上第192个国家,我国政府是世界上与之建交的第一个国家。我国政府的行为属于国际法学上的哪种承认?() A.明示承认

B.事实承认

C.对新国家的承认

D.对新政府的承认

2、(单选)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自新政府宣布成立之日起,原属国民党政府所有的中国境内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和中国境外的一切动产自动转属于新政府所有

B.自新政府宣布成立之日起,原属国民党政府所有的中国境内外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均自动转属于新政府所有

C.新政府对于国民党政府及此前历届政府负担的“恶债”,一律不予承认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中国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权必须由新政府行使,国民党政府不再具有代表中国的资格

3、(单选)下列情形中,属于可以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是()

A.在甲国的选举中,在野党击败现执政党

B.乙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现国王因病去世

C.丙国与丁国合并

D.丙国在与丁国的战争中战败,建立了亲丙国的政府

4、(单选)甲国与乙国合并为丙国,丙国对下列哪些事项应予继承,说法正确的有()A.甲国原与丁国签订的边界划分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B.乙国原与丁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C.原甲国中央政府对丁国政府所负债务丙国无需继承

D.原乙国向丁国某私人银行所借贷款丙国应当继承

5、(单选)1979年11月,美国公民杰克逊等9人在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诉讼,要求偿还他们所持有的清政府1911年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的本息,对于此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否继承?()

A.不予继承,因为是恶意债务,恶债不予继承

B.不予继承,因为是清政府的债务,而不是新中国政府的债务

C.应当继承,因为清政府是前政府,则也是新中国政府的债务

D.不予继承,因为对前政府的债务一律不予继承

6、(单选)甲国A公司与乙国政府在甲国订立了一项能源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A公司以乙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甲国法院,乙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乙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甲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乙国政府向法院反诉A公司违反合同,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管辖放弃,甲国法院可以管辖

B.乙国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甲国法院可以管辖

C.因为乙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甲国法院的管辖,意味着甲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

D.乙国出庭应诉,视为已接受了甲国法院的管辖,法院判决也可予以执行

7、(单选)根据国际法的有关理论,国家只能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而不能到他国领土上行使属人管辖权,否则就是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当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发生冲突时,应如何解决? ()A.属人管辖权应服从属地管辖权

B.采取属人管辖

C.由主权国选择

D.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

8、(单选)甲国A公司在本国法院起诉乙国中央政府,要求其承担违反特许协议的责任,乙国中央政府的下列哪些行为不能使得甲国法院获得管辖权?()

A.乙国向甲国法院发出书面通知表示将正式出庭答辩

B.乙国与A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中有一个条款说明乙国放弃主权豁免

C.乙国在甲国受案法院提起反诉

D.乙国派出代表出庭主张甲国法院未经乙国同意无权受理该案

9、(单选)一国行使保护性管辖权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关于这些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针对外国人行使

B.针对的行为是外国人在其境外从事的严重损害本国或本国公民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

C.一般该罪行在行为地也应认为构成犯罪,应受到刑法处罚

D.只能在行为人进入本国时将其拘捕以实现该管辖权,而不能通

过其它方式来实现

10、(单选)以下情况可以实行属地管辖权的有()

A.甲国驻乙国大使科斯因酒后驾车造成两死一伤的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乙国刑法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国对逃往甲国的从事国际恐怖活动的罪犯以庇护。

C.甲国对在甲国犯下杀人罪的乙国公民提起刑事诉讼。

D.无害通过甲国领海水域的外国船舶上发生了一起轻微殴打事件,但没有影响沿岸。

11、(单选)原由甲国国民所有,后被乙国拿捕,并成为乙国的军用船舶,在甲国近海航行中,遭遇强风暴和严重机械故障后进入甲国港口避难。甲国对该乙国军用船舶的哪种处置是符合国际法的?()A.因该船属于乙国国家财产,甲国对该船无管辖权

B.甲国可将该船判归本国民

C.甲国可以该船侵入其领水,扣压该船并要求乙国道歉

D.甲国可没收该船,作为对该船侵入本国领水的报复

12、(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国对新中国的承认是:()

A.对新政府的承认

B.对新国家的承认

C.对新国家和新政府的承认

D.对新国家或对新政府的承认

13、(多选)A、B、C三国合并成立D国,D国政府不应当继承下列哪些债务?() A.A国政府向C国政府所贷款项

B.B国政府向F国政府所贷款项

C.C国某地方政府向G国政府所贷款项

D.D国某国有公司向H国政府所贷款项

14、(多选)甲国是永久中立国,因此不得()

A.对他国进行战争,但对外来侵略的自卫除外

B.与他国签订共同防御协定

C.参加对他国的经济封锁

D.与他国签订司法协助协定

15、(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旧条约的态度是按条约的性质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后如何处理?()

A.予以承认

B.另订新约予以废除

C.予以修改

D.另订新约予以取代

16、(多选)传统国际法上的“诉诸战争权”在近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在现代()

A.法律上已明确禁止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B.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

C.国际法不排除现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不允许新的民族独立以战争方式解决

D.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必要措施前不得进行自卫战争

17、(多选)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异同之处为()

A.单一制与联邦制整体上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B.在单一制与联邦制国家中,地方(成员国)的权力都来源于中央(联邦)的授予

C.在对外关系方面,在单一制国家中,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享有完全独立的国家主权;

在联邦制国家中,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但有的国家允许各成员国可以同外国签订某些协定D.在联邦制国家中,存在两套互不隶属的国家机构;在单一制国家中,只有一套存在中央与地方隶属关系的国家机构

18、(多选)甲国政府与乙国“绿宝”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项环保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绿宝”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一贯坚持药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乙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国政府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已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乙国法院可以管辖

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说明,这一事实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此诉讼中的国家豁免权C.即使甲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也不能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D.乙国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该判决无效。甲国这一行为表明,甲国此前已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

19、(多选)下列各项行为中,属于国家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的事项有哪些?()

A.甲伙同数人将一架在日本登记、由东京飞往纽约的航班劫持飞往新加坡,被迫在吉隆坡降停

B.乙在A国入室盗窃,并行凶杀死数人,被警方通缉后,潜逃至B国又实施了抢劫行为 C.丙、丁两国发生种族冲突,丙国对丁国的族人进行清洗,在数周内杀死十多万人

D.戊国某特大贩毒集团,从哥伦比亚将一吨海洛因贩至东南亚各国销售

20、(多选)甲国是刚刚从丙国分离出来的国家,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乙国因为和甲国毗邻,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需要和甲国发展关系。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了对甲国的承认?()A.甲国和乙国之间就某重大政治问题签订了双边条约

B.乙国为了方便两国国民之间的交往正式接受了来自甲国的领事C.乙国在一次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会议上投票支持甲国加入该组织

D.在没有明确表示承认的情况下,甲国和乙国共同参加有关国家发起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条约

21、(不定项)甲国与乙国签订有共同防御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丙丁两国,甲乙两国原来签订的共同防御协定对丙丁两国是否有效?()

A.有效,因为甲国虽然分立为丙丁两国,但原来甲国的边界没有改变

B.有效,因为甲国虽然分立为丙丁两国,但原来两国的共同防御需要没有改变

C.无效,因为政治性条约不予继承

D.有效,因为如果政治性条约不予继承,将导致国际关系不稳

22、(不定项)按照国际惯例,下列各项中属于可继承的国际条约包括()

A.和平友好条约

B.边界领土条约

C.中立条约

D.道路交通条约

23、(不定项)1999年12月,A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A国,B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A.B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A国

B.B国照会A国政府,表示承认A国

C.B国和A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D.直接与A国建立外交关系

24、(不定项)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

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旅游服务机构;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构成对S国的正式承认?()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25、(不定项)以下关于国家主权豁免说法正确的是()

A.放弃豁免必须自愿、特定、明确,因此只有明示放弃,不存在默示豁免

B.一国可以通过本国立法来改变别国的豁免

C.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放弃豁免

D.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

第五章

1、(单选)国际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责任形式是下列哪一项?()

A.道歉

B.赔偿损失

C.限制主权

D.恢复原状

2、(单选)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已被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对于其占用的外国国家财产,哥伦比亚政府应当如何向财产拥有国承担责任?()

A.承担直接责任

B.承担间接责任

C.无须承担责任

D.共同承担责任

3、(单选)以下国家行为属于自卫的是:()

A.甲国怀疑乙国欲向其发动武装攻击,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武力打击”

B.甲国对乙国武装攻击已经结束很长时间并已撤出乙国,乙国才开始对甲国进行武装攻击C.甲国对乙国进行武装攻击,在占领相当领土后暂停武装攻击,乙国开始对甲国进行武装攻击

D.甲国对乙国进行小规模的常规武器的武装攻击,乙国对其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4、(单选)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

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5、(单选)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击毙。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

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

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

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

6、(多选)甲国指责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当行为,应当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乙国称自己的行为属于避免危难。如果乙国的行为属于避免危难,应符合项的条件()

A.危难状态确已存在,并正在威胁之中

B.紧急避难行为不能以牺牲别的主体的根本利益而保全自己

C.紧急避难行为可以造成与危险状态同样的损害

D.紧急避难行为可以适当造成比危难状态更大的损害

7、(多选)在因国际不当行为引起的国际法律责任中,行为的不法性与责任密切相关,如果某国际主体的行为已经排除了不法性,该行为的国际法律责任也就随之免除。根据国际实践,排除行为的不法性主要有()

A.同意

B.报复

C.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D.用尽当地救济

8、(多选)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承担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A.1990年海湾战争结束以后,联合国安理会强制伊拉克无条件销毁全部生化武器

B.美国对我国驻南联盟使馆遇难家属进行赔偿

C.有关代表对受害国的国旗或国徽行礼致敬

D.撤出入侵别国的军队

9、(多选)根据国际法,美国哪些国家机构作出的行为属于国家行为?()

A.参议院和众议院

B.最高参谋长联席会议

C.最高法院

D.总统

10、(多选)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违背国际义务而构成国际罪行?()A.严重违背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

B.严重违背对维护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C.严重违背对保护人类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

D.严重违背对于维护和保护人类环境有重要性的国际义务

11、(不定项)某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根据国际法,下列该国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家行为?()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队

12、(不定项)2004年A国受B国的委托利用其设备和技术在C 国某航空航天基地为B国发射人造卫星,D、E两国为该次卫星发射提供了保险,卫星发射升空后发生异常,坠落于F国境内,造成了F国环境的严重污染。下述关于卫星发射失败造成后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卫星发射失败给F国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发射国A国承担

B.卫星发射失败给F国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卫星的所有国B国承担

C.卫星发射失败给F国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发射国和促成发射国ABC三国共同承担

D.D、E二国在其承保的范围内对卫星发射给F国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13、(不定项)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

B.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C.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

D.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

14、(不定项)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A.上海市政府的行为

B.私人团体对外国的不法侵害

C.甲国总统实施的违法行为

D.甲国立法机关的行为

第六章

1、(单选)中国公民A在乙国杀人后逃回中国,乙国向我国请求引渡甲到乙国接受审判。假设乙国与我国签订有引渡条约,且该引渡条约的规定与我国引渡法的规定无冲突,我国()

A.应当拒绝引渡

B.可以拒绝引渡

C.对甲予以引渡

D.对甲予以庇护

2、(单选)国际法中,下列哪一选项中的人可以成为庇护的对象?()

A.甲由于政治原因受A国的追诉

B.乙犯有危害和平罪受到B国追诉

C.丙有从事违反联合国宪章与原则的活动

D.丁犯有战争罪受到C国追诉

3、(单选)根据我国关于庇护的实践,下列选项中做法正确的有:()

A.我国可根据国内法决定是否给予庇护

B.避难者可在我国驻外国的使馆请求庇护

C.避难者可向我国军舰请求庇护

D.避难者可向我国商船请求庇护

4、(单选)甲国人詹氏,多次在公海对乙国商船从事海盗活动,造成多人死亡:同时詹氏曾在丙国实施抢劫,并将丙国一公民杀死。现詹氏逃匿于丁国。如果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根据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A.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乙国

B.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丙国

C.丁国有权拿捕詹氏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

D.甲国有权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詹氏归案

5、(单选)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 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B 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C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

D 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6、(单选)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房屋,乙国某公司欲租用该房屋,被詹某拒绝。该公司遂强行占用该房屋,并将詹某打伤。

根据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则,下列救济方式哪一项是正确的?()A.詹某应该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

B.詹某可以将此事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

C.詹某应向甲国驻乙国的外交团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

D.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7、(单选)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8、(多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哪些情况下我国应当拒绝外国的引渡请求?()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因政治犯罪而请求引渡的

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在收到引渡请求时,由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已被赦免等原因,不应当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

D.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

9、(多选)下列哪些选项是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

A.罪行发生地国

B.受害国

C.犯人所属国

D.犯人居留地国

10、(多选)下列关于庇护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领土庇护是国家行使属地管辖权的结果

B.实践中,庇护对象主要是政治犯和其他避难者

C.域外庇护是指一国在位于其境外的本国使领馆、军舰、军用飞机或军事基地内的请求避难的外国人给予保护的行为,又称为外交庇护

D.犯有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罪行均不得作为政治犯而受到庇护

11、(多选)下列有关外交保护的发生情况,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是哪些? ()

A.甲国公民比尔在乙国经商,并加入乙国国籍,后比尔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并长期非法关押,甲国应比尔要求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B.丙国公民瓦特与乙国人发生斗殴,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丙国在瓦特用尽乙国救济手段无效后提出外交保护

C.丁国公民杰克逊在乙国的房产被政府征收,且未得到任何补偿,杰克逊在乙国投诉无门,申请丁国要求外交保护

D.戊国公民汤某在乙国经营的店铺遭遇抢劫,汤某立即申请戊国进行外交保护

13.(不定项)、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B.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

C.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

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14、(不定项)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员贾某为该办事处雇员。贾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1000万美元窃为己有进行挥霍。此间,贾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贾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国际法习题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1)简述国际法的学科定义。 (2)为什么说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 (3)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什么。 (4)试述国际习惯的形成要件。 (5)论我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top↑ 第 二 章 国 际 法 基 本 原 则(1)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点。 (2)试述国际强行法及其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3)试述《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4)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top↑ 第 三 章 国 际 法 主 体(1)试述国家、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区别及其原因。 (2)试述单一国与联邦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承认和继承方面有哪些实践。 top↑ 第 四 章 国

法 上 的 居 民(1)简述国籍的取得方式和丧失方式。 (2)简述双重国籍和无国籍问题的产生和解决。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主要原则。 (4)简述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5)简述有关引渡的原则和规则。 top↑ 第 五 章 国 际 法 律 责 任(1)什么是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有何特点? (2)什么是国际不法行为责任?国际不法行为有哪些构成因素? (3)国际法律责任有哪些免除因素? (4)承担国际法律责任的方式有哪几种? top↑ 第 六 章 领 土 法(1)国家的领土主权有哪些限制。 (2)比较多国河流和国际河流的法律地位。 (3)试述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4)什么是边境制度。 (5)《南极条约》主要确立了哪些法律制度。 top↑

七 章 国 际 海 洋 法(1)国家领海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比较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3)如何理解公海上的管辖制度。 (4)为什么要修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十一部分。 top↑ 第 八 章 国 际 航 空 法(1)简析航空法的概念和特征。 (2)简析领空及其法律地位。 (3)华沙规则对承运人的责任制度。 (4)简析1963年《东京公约》在航空管辖权方面的贡献。 top↑ 第 九 章 外 层 空 间 法(1)试述外层空间法的概念和特征。 (2)试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原则。 (3)试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制度。 (4)试述空间碎片的法律问题

国际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是() A、国家 B、政府间国际组织 C、争取独立的民族 D、非政府组织 D 2、《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一般法律原则为国际法的渊源之一,下列有关一般法律原则的正确理解是() A、国际法的一般原则 B、国际强行法原则 C、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原则 D、由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 C 3、甲国人马可在甲国侵吞了乙国某公司上千万美元的资产,为逃避刑事处罚潜逃至丁国,在潜逃中马可曾对丙国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设甲、乙、丙、丁四国间五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依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依属地管辖,丁国有权拿捕马可并独立对其进行审判 B、依属人管辖,甲国可以派警察到丁国将马可缉拿归案 C、乙国对马可有权实施保护性关系。因此丁国有义务将马可引渡给乙国 D、因为马可对丙国的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因此,丁国有义务将马可引渡给丙国。 A 4、甲国与乙国的“环球”公司签订了某自然资源勘探和开发合同后发生纠纷,

该公司在乙国法院对甲国提起诉讼。甲国书面答复该法院,根据国家豁免的一般原则,乙国法院不得对此进行管辖,之后,当法院开庭时,甲国的代表又当庭声明了其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理论的立场后退席。关于本案,以及关于国家豁免的问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国家放弃管辖豁免可以以出庭声明立场等方式默示放弃,甲国的答复是甲国对国家管辖豁免的明示放弃 B、甲国政府订立上述合同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已构成对国家豁免权的放弃,乙国法院当然可以关系 C、目前,国际法上限制豁免主义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因此,传统的主权豁免原则仍然是一项有效的国际习惯法规则 D、若甲国政府书面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则当其败诉后丙经环球公司申请乙国法院可以直接查封或扣押甲国的有关国家财产 C 5、A国在B国领土内,通过军事手段建立了C国,下列哪种判断是正确的? A、 C国由于已宣布独立,可不依赖既存国际的承认,成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 B、由于C国已建立了有效统治,因此既存国家应给以承认 C、 C国具备了国家要素,既存国家应予以承担 D、A国的行为侵犯了国的领土完整,违反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既存国家不应承认C国 D 6、甲国和乙国相邻,为某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国际法常见题汇编

1、简述国际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为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面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法律关系,确立国家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它们是通过国际程序而形成的。国际法特征:①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高速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国际法主体是国际社会的成员,是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②国际法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③国际法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措施。 2、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主要为:⑴国家主权平等原则⑵不侵犯原则⑶不干涉内政原则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⑸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3、简述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 答:[⑴关于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广泛的分歧。根据承认的“构成说”,新国家作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的地位或资格、其作为国际法主体或国际人格者的身份或资格、其国际权利义务或法律行为能力要取决于既有国家的承认。承认的“宣告说”则否认国家承认具有这些效果,有时认为国家承认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 ⑵只要某一新国家具备了国家承认的条件,既有国家无论是否对它给予了承认,对于它的国家地位、国家法主体资格及其基本权利和义务都应给予必要的尊重。这种意义上,承认意味着承认国对新国家的国家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上述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可和接受。⑶国家承认可在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确立某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的范围、程度和内容取决于承认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与事实上的承认相比,法律上的承认通常可以在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确立起正式、稳定和全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4、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 答:在1957年至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经美国倡议,美国、苏联、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南非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南极会议。1959年12月1日,上述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1961年6月23日,《南极条约》正式生效。《南极条约》对南极地区法律地位作规定,主要内容:⑴和平利用南极。⑵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⑶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⑷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 5、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答: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是长期国际实践形成的习惯规则,并为《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海洋法公约》确认。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7条至第32条的规定,无害通过制度的内容有以下方面:⑴无害通过权。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无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⑵无害通过的意义。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领海。在通过领海期间,不得从事任何非无害活动。 ⑶沿海国对无害通过的权利和义务。沿海国为了维护其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以及权益,保障外国船舶顺利无害通过领海,可行使立法和保护权以及承担相应的义务。 6、简述公海自由航行制度。 答:航行自由是公海自由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它包含各国的航行权、船舶的国籍和地 位、船旗国的义务等内容。⑴航行权。公约 第90条规定,每个国家,不论是沿海国或内 陆国,均有权在公海上行驶悬挂其旗帜的船 舶。⑵船舶的国籍及其地位。航行在公海上 的船舶必须在一个国家进行登记,具有该国 国籍并须悬挂其国旗。⑶船旗国的义务:[① 应对悬挂旗帜的船舶有效地行使行政技术及 社会事项上的管辖和控制。②保持船舶登记 册,载列悬挂其旗帜的船舶的名称和详细情 况。③为保证海上航行安全,对悬挂其旗帜 的船舶构造、装备、船员的劳动条件和训练 以及信号的使用、通信的维持和碰撞的防止 等采取必要的措施。④对悬挂其旗帜的船舶 在公海上对别国公民、船舶或设施或海洋环 境造成损害的事件应与有关国家合作调查, 并应责成其航行的船舶船长,救助碰撞的另 一国船舶、船员、乘客及其他海上遇到生命 危险的人以及需要救助的船舶人员。按公约 第98条规定,各国均有救助义务。应责成于 公海航行的本国船舶船长救助遇险遇难船 舶。 7、沿海国在毗连区中的管制权。 答:沿海国在领海之外的邻接的管制权最早 出现于英国1736年的“游弋法”,该法规定 英国在其海岸以外5海里的范围内有权对关 税实行监督检查。在《领海与毗连区公约》 第24条中规定了沿海国可在从测算领海宽度 的基线起12海里内毗连领海的公海区域行使 对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事项的管制权。 《海洋公约》保留了这一制度,且将毗连区 范围扩大。该约第33条规定:㈠沿海国可在 毗连其领海称为毗连区的区域内,先例为下 列事项所必要的管制:⑴防止在其领土或领 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 和规章;⑵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 法律和规章的行为。㈡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 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8、简述《蒙特利尔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 的犯罪行为及其管辖权的确定。 答:《蒙特利尔公约》第1条规定:任何人如 果非法地和故意地从事下述行为,即是犯罪: ⑴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而 足以危及该航空器安全;⑵破坏使用中的航 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足以危 及其飞行安全;⑶用任何方法在使用中的航 空器内放置或使别人放置装置或物质,可能 破坏该航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 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⑷破坏或损坏航行设 备或妨碍其工作,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⑸ 故意传送虚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 器的安全。上述犯罪的未遂行为或从事上述 犯罪或从事这类犯罪的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 犯有罪行。 《蒙特利尔公约》管辖权规定。公约第5条 第1款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各缔约国应采 取必要措施对罪行实施管辖权:⑴罪行是在 该国领土内发生的;⑵罪行是针对在该国登 记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⑶在 其内发生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 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⑷罪行是针 对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或是在该航空 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 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 在该国。第2款规定:当被指称的罪犯在缔 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按第8条的规定将此 人引渡给本条第一款所指的任一国家时,该 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对第1条第1 款⑴⑵⑶项所指的罪行,以及对第1条第2 款所列与这些款项有关的罪行实施管辖权。 第3款规定:本公约不排斥根据本国法行使 任何刑事管辖权。《补充蒙特利尔公约议定 书》对公约第5条补充规定:当被指控的罪 犯在缔约国领土内出现,而该国不按第8条 将此人引渡至本条第1款(1)款所指国家时, 缔约国同样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第1条第1分 款和第1条第2款规定范围内的罪犯行使管 辖权。 9、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答: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被称为具有外空宪 章地位的《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 等法律文件对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 的地位作了如下规定。㈠外层空间的探索和 利用自由。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天体向人类 开放,各国均可自由地探索和利用这个空间 和天体,但要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并在 平等的和遵守国法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活 动。㈡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外层空间条 约》第2条规定:“各国不得通过主权要求、 使用或占领等方法,以及其他任何措施,把 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天体据为己有”。㈢外 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外层空间条约》第 4条规定:“各缔约国必须把月球和其他天体 约对用于和平目的。㈣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 为共同财产。 10、简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 答: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 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有关 国家在以抗议或追究国家责任等方式行使外 交保护权时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⑴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 行为而受到侵害。⑵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 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 且一般不能具有所在国的国籍。⑶受害人须 已用尽当地救济办法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11、简述使馆的职务。 答:使馆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常驻外交代表 机关,具有广泛的职务,但主要是代表派遣 国与接受国谈判和行使调查、保护的职能, 以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 使馆的职务主要有下列五项: (1)代表,即在接受国全面代表派遣国。这 是使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务。(2)保护, 即在国际法许可的限度内,在接受国中保护 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3)谈判,即与接 受国政论办理交涉。(4)调查和报告,即以 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和发展情 形,并向派遣国报告。(5)促进,即促进派 遣国与接受国间的友好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经 济、文化和科学关系 12、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答:条约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并 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主要特征:㈠条 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㈡条约是 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㈢条约是具有法律拘 束力的协议。㈣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 13、简述条约无效的原因。 答: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 所规定的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而无法律效 力。㈠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㈡ 违反自由真正的同意是构成条约有效的必要 条件。违反自由同意的情况包括:⑴错误⑵ 诈期⑶贿赂⑷强迫㈢条约的内容违反国际法 强行规则。 14、简述国际组织及其特征。 答:国际组织一般指由若干个国家的政府、 民间团体或个人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通 过协议而创立的常设国际机构。主要特征: ⑴国际组织是根据国家间的多边条约建立 的。⑵国际组织是国家间的组织。⑶国际组 织是基于特定目的而建立的。⑷国际组织是 常设的。⑸国际组织具有独立性。 15、简述联合国的宗旨、原则。 答:《联合国宪章》第1条规定了联合国的4 项宗旨:⑴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⑵发展各 国间的友好关系。⑶促成国际合作。⑷构成 一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 的。 《联合国宪章》第2条规定了本组织及其会 员国应遵行的7项原则:⑴联合国系基于各 会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⑵各会员国应一秉 善意,履行其依宪章所担负的义务。⑶各会 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⑷各会员 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 胁,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合的任何其他方 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 治独立。⑸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 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任 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 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⑹联合国在维持国 际和平及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会员 遵行上述原则。⑺宪章中的任何规定都不得 视为授权联合国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 内管辖的事项 16、简述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 答:《联合国宪章》第96条规定:大会或安 全理事会对于任何法律问题得请国际法院发 表咨询意见。联合国其他机关及各种专门机 关,对于其工作范围内之任何法律问题,得 随时以大会之授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 意见。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无权请求,亦不得 阻止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法院行使咨询 管辖权的目的,是对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权威 性意见,以使联合国机构更好地遵照《联合 国宪章》进行活动。法院的意见是咨询性的, 原则上没有法律拘束力。但法院对重大问题 发表的咨询意见,往往被作为权威性的解释 而受到重视。有些国际条约规定法院的咨询 意见具有法律拘束力而应予执行,如《联合 国特权与豁免公约》、《联合国行政法庭规 约》、《国际劳工组织行政法庭规约》等条约 都做了规定。 17、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答:⑴禁止使用极度残酷和过分伤害的武器。 ⑵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⑶ 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⑷禁止 使用背信弃义的手段和方法。 18、简述战争开始后交战国的法律后果。 答:㈠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㈡条约关系 发生变化。㈢断约通商往来。㈣对敌产的影 响。㈤对敌国公民的影响。㈥关于敌性的确 定。⑴个人敌性的确定⑵公司敌性的确定⑶ 船舶敌性的确定⑷敌货敌性的确定。 2. 试述领海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1)领海是沿着国家的海岸或内水受国家主 权支配和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2)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国家主 权的支配。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就是领海主权。 根据国际法,这种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海 床和底土。沿海国在领海享有属地最高权, 领海内的一切人和事物均受沿海国管辖。沿 海国对领海内一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享有专 属权;沿海国享有沿海航运的专属权利,沿 海国有权制定和颁布有关领海的法律和规章 等。(3)沿海国的领海主权受外国船舶无害 通过权的限制。对无害通过权的含义进行解 释。(4)沿海国对无害通过的商船上的犯罪 行为不行使管辖权,但有例外,把4种例外

国际法习题汇编

国际法习题汇编 第一章 1、(单选)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明文规定,下列选项中没有写入该规约的国际法 渊源是哪个?() A.国际组织决议 B.国际条约 C.国际习惯 D.一般法律原则 2、(单选)根据国际法学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来实现。 B.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据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家之间的协议意志或者意志协议。 C.国际法的立法方式不同于国内法。 D.国际法的主体只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 3、(单选)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条国际条约或公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 B.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 C.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 D.国际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法渊源 4、(单选)下列关于国际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C.国际法是有拘束力的,对国家或其他国际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D.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 5、(单选)当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冲突时,()。 A.国际条约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B.《联合国宪章》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C.适用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D.适用先法优于后法原则 6、(单选)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使国际法汇总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7、(单选)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法院判例 8、(多选)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 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 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使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9、(多选)国际法的概念包括以下哪些要点?()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国际法习题

1.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不具有以下特性()。 A.其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属于自身所固有 B.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其成员国通过协议所赋予的 C.国际组织的职权一般通过组织章程明确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因而具有有限性 D.国际组织是一种有限的、派生的国际法主体 2.某国批准国际条约后,还必须经过该国的国会将条约内容制定为法律,该国法院才能适用条约的规定,这种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是()。 A.直接适用 B.自动执行 C.条约的遵守 D.转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同法第239条规定:“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这种法律规定表明,在民事诉讼领域,我国对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方式应该是()。 A.自动执行 B.并入 C.条约的遵守 D.转化 4.按照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下列说法不符合国际法基本特征的是()。 A.国际法的社会基础和适用空间是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 B.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各个主权国家 C.国际法是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的各国,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D.国际法主要由联合国安理会以及国际法院等机构予以保证强制实施 1.联合国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要机构是()。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安理会。 C.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D.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 2.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国际法汇总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3.《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将一般法律原则列为国际法的渊源之一,下列有关一般法律原则的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国际法的一般原则。 B.国际强行法原则。 C.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原则。 D.由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 4.以下关于国际司法判例的说法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国际法院所判决的案例具有法律上的先例效力。 B.国际刑事法院所判决的案例具有法律上的先例效力。 C.国际法院所判决的案例构成国际法的法律渊源。 D.国际刑事法院所判决的案例不构成国际法的渊源。 1.正式开始在国际法领域使用国际法强行法(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概念的文件是()。 A.巴黎非战公约 B.联合国宪章 C.国际法原则宣言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2.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表明了()。 A.如果改变基本原则必须经过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B.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强制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国际法练习题(1-6)

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以及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际法在我国国内适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关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 B.在民商法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抵触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提出保留的除外 C.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直接适用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D.排除WTO协议文件在中国法院的直接适用,在WTO协议在国内的实施方面我国将倾向于主要采取“转化”的方式 ★2.根据英国法律的规定,国际条约如何在国内适用?(B ) A.国际条约可以直接在英国国内法院得到适用 B.国际条约只有在经议会立法程序转换为国内法后才能在国内适用 C.国际条约只有在经过英国女王签署以后才能在国内适用 D.英国的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适用国际条约 二、名词解释 1.格老秀斯(北大1998年、外交学院2009年国际法考研试题) 2.jus gentium(武大2007年国际公法试题) 3.万民法(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 4.丁韪良(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 5. J.奥斯丁(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国际私法方向考生)) 6.国际法上的实在法学派(苏州大学2009年国际法试题) ★7.particular international law(武大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 ★8.general international law(武大2009年国际公法试题)

9.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联系论(武大2006年国际公法试题) 10.Dualism(华政2003年国际法试题) 三、简答题 ★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特征有哪些? 四、辨析题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五、论述题 1.国家为什么遵守国际法?(北大2010年综合A卷国际法试题) 2.论国际法的作用。(武大2008年国际公法试题) 3.试论中国对现代国际法的贡献。(中南财经2003年国际公法试题) 4.国际法效力的依据。(苏州大学2004年国际法试题) 5.试评述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上的“二元论”。(苏州大学2007年国际法试题) 6.论述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问题上的主要理论和学派,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北大1997年国际法试题) 7.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的执行。(北大2003年国际法试题) 8.国际条约可以在中国法院直接适用吗?(北大2004年综合A卷国际法试题) 第二章国际法的渊源与编纂 一、选择题 ★1.为促进国际法的逐渐发展和编纂,联合国专门设立了(D ) A.国际法院 B.经济和社会理事会 C.安全理事会 D.国际法委员会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造法性条约”的是(A )

国际法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国际法、转化、采纳 2、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1、名词解释:主权、独立 2、什么是不干涉原则,其例外(或者说合法的干涉)有哪些? 3、什么是国家平等?国际法上国家的平等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 1、名词解释:不承认原则、禁止反言、限制豁免主义 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要件和范围。 3、简述国家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4、什么是永久中立国?成为永久中立国的条件是什么?它负有哪些义务? 5、什么是国际法上的承认?简述承认的性质、特征和种类。 6、简述国家和政府继承。 第四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名词解释:属人管辖、属地管辖、保护性管辖、普遍管辖、限制豁免 2、简述国家管辖豁免的放弃。 3、什么是侵略?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哪些行为被认为是侵略? 4、什么是自卫?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自卫权包含哪些要素?自卫权行使的规则是什么? 5、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一国可以行使自卫权: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

A.遭到他国派遣的雇佣军攻击 B.遭到他国一般性武力威胁 C.他国向本国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支持 D.本国已被他国武装占领 第五章国家责任 1、什么是国家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 2、简述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 3、免除国家责任的情况有哪些? 4、国家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5、简述现行的国际赔偿责任制度。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1、名词解释:国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普惠制、外交保护、庇护、引渡、难民、不推回原则 2、简述自然人国籍的取得和丧失。简述我国国籍法的基本规定。 3、简述引渡的规则。 第七章国际人权法 1、国际人权宪章包括哪些文件? 2、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有哪些? 第八章国际法上的领土 1、简述领土的概念和构成。 2、领土取得的方式有哪些?哪些是符合现代国际法的方式? 3、对国家主权限制的方式有哪些?

国际法复习题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 A. 飞机 B.热气球 C. 人造卫星 D. 航天飞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24海里 B. 30海里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6海里 3.特别使团是( )。 A. 国家派往外国的使馆 B.派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 C.外交团 D.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 4.属于合法交战者的是( )。 A.武装部队 B.平民 C.占领区的敌侨 D. 本国国民 5.领事馆是( )。 A.全权外交代表机关 B.使馆的组成部分 C. 临时使团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6.联合国国际法院除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外,还有权对

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 )。 A. 判决裁决B.咨询意见 C. 仲裁意见 D.上诉意见 7.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 A.联合国大会 B.国际法院 C. 托管理事会 D.安理会 8.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 )。 A. 归化 B.申请加入 C. 领土交换 D.出生地主义 9.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 A.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B.《世界人权宣言》 C. 《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D.《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 10.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 A. 国内运输权 B.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航行资料专有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有( )。 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B.《东京公约》

国际法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法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法》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国际法基础理论 一、判断题:1、国际法就是调整一切国际关系的法律,其中包含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 2、国际法具备法律所具有的共性。() 3、国际法有强制性,但与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不同。国内法由各种国内法院强制执行,国际法由国际法院强制执行。() 4、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的关键性历史意义是奠定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公平的原则。() 5、 国际法的阶级性整体表现为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总和。() 6、一般法律原则为各大法系所承认者就可作为国际法的渊源。() 7、国际法委员会是 国际立法机关。()8、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具有普遍拘束力。() 9、国家无法以国内法并无规定为理由为其违背国际法的犯罪行为辩解。() 10、对英国来说,凡在国际上有效的条约,即使议会尚未批准,也在国内法上有效。()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法就是_______的。() a、国际组织颁布 b、联合国大会制定 c、国际交往的实践中形成 d、国际法学者编著 2、国际法渊源是指_______。() a、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所产生的地方 b、国际法发展的过程 c、国际法所适 用于的法律文件d、国家立法的草案3、关于国际法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a、国际法的主体包括国家、准国家和国际组织 b、国际法以平等协助为基础 c、国际 法独立于国际政治,并不明显受国际政治的影响d、国际法可以称为“不可裁判的法”、“外交法” 4、国际法的阶级性彰显为________。() a、各国统治阶级之间的协议意志 b、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 c、各国政府的共同意志 d、各国统治者的一致理想5、规范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为_______。() a、宾刻舒克 b、劳特派特 c、格老秀斯 d、凯尔逊6、我国法律规定国内法与条约义 务相冲突者适用于______。() a、国内法的规定 b、条约的规定 c、国际组织的决定 d、后制定的7、近代国际法产 生的标志是()

国际法习题

国际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外交保护权是() A.外国人请求本国保护的权利 B.外国人本国对其行使保护的权利 C.联合国组织对外国人行使保护的权利 D.接受国保护外国人的权利 2.有权管辖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的国家是() A.沿岸国 B.船旗国 C.船长国籍国 D.造船地国 3.现代国际法禁止取得领土的方式是() A.先占 B.添附 C.征服 D.赠予 4.难民待遇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 A.不承认原则 B.不歧视原则 C.不干涉原则 D.不推回原则 5.一国法院如何适用国际法是由() A.国际法规定 B.与有关国家协商决定 C.联大决议决定 D.该国法律规定 6.永久中立国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结果是( ) A.使其与战争有关的权利受到了一定限制 B.放弃了国家主权 C.让渡了国家主权权利 D.不再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7.多数国际法学者认为,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应解释为( ) A.国际强行法 B.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C.各国之间“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 D.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8.中国出生国籍的赋予标准是() A.血统主义B.出生地主义 C.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D.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 9.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需要事先征得接受国的同意才能派任的使馆人员是()A.使馆馆长 B.参赞 C.秘书D.行政技术人员 10.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可以出境的外国人是() A.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B.公安机关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C.持有他人有效护照的外国人 D.已审结并执行的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以及无其他违反中国法律行为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有权请求引渡罪犯的国家一般是() A、受害国 B、任何国家 C、罪犯本人所属国 D、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E、罪犯财产所在地国 2.国家领土包括() A、领陆 B、大陆架 C、领水 D、领空 E、领陆及领水的底土 3. 假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 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

《国际法》练习题

《国际法》练习题 《国际法》练习题 1、现代国际法中,国际法主体包括() A、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 B、主权国家、法人和自然人 C、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 2、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A.人类法律良知 B. 最高规范的效力C.国家之间的协议 D. 自然法的效力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 A、中、印、缅三国 B、中国 C、印度和缅甸 D、中缅两国 4、国际法上的国家应具备的要素是() A、定居的居民 B、确定的领土范围 C、一定数量的军队 D、国家主权 5、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 A、一个立法机关 B、一个中央政府 C、一部统一的宪法 D、一个统一的国籍 6、下列机构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是() A、万国邮政联盟 B、欧洲联盟 C、世界气象组织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7、按照《海洋法公约》规定,国家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制度为() A、平行开发制 B、单一开发制’ C、登记注册制 D、由管理局代表人类进行开发的制度 8、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其它船舶有下列哪些嫌疑,可行使登临和检查的权力?() A、从事海盗行为 B、从事未经许可的非法广播 C、无国籍 D、贩毒和贩奴 9、下列属于外交代表享有的特权和豁免的选项是() A、人身、寓书、财产和文书不可侵犯 B、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 C、不得干涉接受国内政 D、免纳个人所得税和其它直接税 10、甲国货轮“东风”号为驶往目的港途径中国领海,途中因对附近一艘遇难船舶实施救助而停船五小时,之后“东风”号继续在我国领海内行驶,其间未征得中国同意该船船长协同船上两名科学家进行了两项科学实验活动,并将实验产生的有毒废物直接排放到我国领海,在该船即将驶离我国领海时由于船长操船过失与一艘正在水下潜行的乙国民用潜水艇发生碰撞,双方将该碰撞纠纷诉至我国某法院。 已知甲乙两国与我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则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A.“东风”轮在仅为驶往他国港口而穿越我国领海,不需要事先征得我国政府批准 B.“东风”轮为实施救助在领海内停止行驶违反了无害通过应迅速通过不得停止的要求 C.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东风”轮实施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合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026篇).doc

2019年国家法考《国际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29题,单选)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甲乙两国签署了贸易、通商等若干双边协定,乙国新《对外贸易管理法》出现了与两国条约不符的条款,依国际法相关规则及中国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要乙国新《对外贸易管理法》符合乙国的立法程序,则无需承担国家责任 B、如两国的《贸易双边协定》的作准文本用语分歧,则该协定无效 C、如乙国分立为两国,则分立的两国必须与甲闰重新签署界河协定 D、乙国分立为两国后,分立的两国应继承原甲国与他国的界河协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表示接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国际公法一一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对此,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 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担的上述义务 C、丁国不得拒绝接受上述权利 D、丁国如果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接受了上述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中国公民袁媛2010年3月与美国人菲利普在美国结婚,2008年袁媛取得在美国的定居资格。 2017年6月20日,两人的孩子亚特雷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美国在国籍的原始取得上采用出生地原则,根据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亚特雷的国籍认定应为下列哪项? A、亚特雷仅具有中国国籍

国际法练习题

国际法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1.中国第一本全面介绍国际法的著作是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的()的中文本。 A. 《万国公法》 B. 《各国律例》 C.《战争与和平法》 D. 《国际法原理》 2.近代国际法形成的形成的标志是()。 A. 法国大革命 B. 《战争与和平法》 C. 威斯特伐里亚公会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批准和废除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外交部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首次使用国际法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 格老秀斯 B. 边沁 C. 凯尔森 D. 卡尔沃 5.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国际法就是指国际条约 B.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 D.国内法是国际法的渊源

E.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6.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归结为“国家同意”的学派是()。 A. 自然法学派 B. 实在法学派 C. 规范法学派 D. 社会连带法学派 7. 二战后,主要主持国际法编纂工作的是()。 A. 国际法研究院 B. 国际法协会 C. 联合国 D. 国际法委员会 8.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A. 国际法基本原则 B. 国际法强行规范 C. 产生于一般法律意识的法律原则 D. 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见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B. 《中日联合声明》 C.《中美建交公报》 D. 万隆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 10. 下列()把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归结为人类良知。 A. 自然法学派 B. 规范法学派 C. 社会连带法学派 D. 政策定向学说 E. 权力政治学说 1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内容。 12.什么是国际习惯,国际习惯如何证明?

2023年历年真题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汇编(共98题)

2023年历年真题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汇编 (共98题) 1、《蒙特利尔公约》把一些故意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时间要件延伸到“在使用中”,其定义是【】(单选题) A.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至降落于机场 B.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 C. 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 D. 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 试题答案:B 2、《外层空间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单选题) A. 营救字航员原则 B. 外空物体登记制度 C. 外空事故赔偿规则 D. 外空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试题答案:D 3、派遣国在正式任命前需征得接受国同意的使馆人员是【】(单选题) A. 参赞 B. 武官 C. 行政人员 D. 外交秘书 试题答案:B 4、当代国际关系中最常见的领土取得或变更的方式是【】(单选题) A. 先占

B. 全民公决 C. 民族自决 D. 时效 试题答案:C 5、使馆的通讯活动中需得到接受園同意的是(单选题) A. 往来公文 B. 外交邮袋 C. 密码电信 D. 使用无线电发报机 试题答案:D 6、属于联合国范围内人权保护程序的有【】(多选题) A. 报告审查制度 B. 来文及和解程序 C. 同际法院的司法程序 D. 个人来文制度 E. 国际仲裁制度 试题答案:A,B,C,D 7、是否构成条约取决于当事各方的意思的国际文件有( )(多选题) A. 规约 B. 换文 C. 宣言 D. 议定书 E. 联合声明 试题答案:C,E

北京 2023年真题模拟考试:国际法真题模拟汇编(共262题)

北京 2023年真题模拟考试:国际法真题模 拟汇编 (共262题) 1、管辖豁免的范围包括()(多选题) A. 国有企业豁免 B. 国家豁免 C. 国家行为学说 D. 国家代表的豁免 E. 国际组织及其代表的豁免 试题答案:B,C,D,E 2、国民待遇是()(单选题) A. 给予本国国民的待遇 B. 政治权利方面的待遇 C. 在互惠基础上给予某些特定国家外国人的待遇 D. 给予外国驻本国外交官的待遇 试题答案:C 3、国家利用天然地形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为界来划定边界线的方法称为()(单选题) A. 几何学划界法 B. 天文学划界法 C. 自然划界法 D. 无形划界法 试题答案:C

4、一般认为,在国际法渊源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有()(多选题) A. 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一般法律原则 D. 司法判例 E. 公法学家学说 试题答案:A,B 5、中国公民陆某,系国家工作人员,他通过其甲国亲戚的申请而获得甲国国籍,随后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被刑事拘留。此时,陆某提出他合法持有甲国护照,为甲国公民,要求通知甲国驻华领事。经查证,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单选题) A. 陆某仍是中国人 B. 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C. 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D. 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试题答案:A 6、关于政府承认的条件,多数国家主张()(单选题) A. 正统主义 B. 托巴主义 C. 威尔逊主义 D. 艾斯特拉达主义 试题答案:D 7、对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多选题) A. 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密切 B. 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