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侦查思维及其特点
浅论侦查形象思维及其作用

浅论侦查形象思维及其作用作者:司洪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30期摘要侦查形象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形象思维理论以及侦查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表现活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侦查形象思维的新概念,概括总结了其特点和作用。
关键词侦查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作者简介:司洪黎,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66-02一、侦查形象思维的概念根据思维学的理论,形象思维就是以形象作为思维对象,即依赖人的感觉器官感受人体外环境的具体形象信息,并运用表象进行反映、联想、推测活动的思维形式,也可以说是“以心象进行的思维”。
它具有感受、储存、识别、描述、创造形象等思维特点,形象思维的信息处理是一种动态过程,也是全局性的,它具有即使系统受到部分的损坏或信息变形和缺少,仍然可以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的重要特点,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研究侦查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侦查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下位概念,并据此提出了侦查形象思维的各种概念。
虽然具体措辞不同,但都是对侦查形象思维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笔者在广泛查阅他们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思维学的知识,认为侦查形象思维是在侦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侦查活动需要的一种认识表现思维,是侦查员借助案件中存在的具体形象,或通过设计具有感性直观外壳的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运用事物形象即形象特征、形象个性和形象典型来揭示案件本质和反映犯罪行为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
二、侦查形象思维的特征在对侦查形象思维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一定梳理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侦查形象思维具有以下具体特征:(一)形象性形象性是侦查形象思维的本质特征。
侦查形象思维是以涉案事物的形象为思考对象和接通媒介,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侦查员在全部侦破过程中依然需要侦查逻辑思维以犯罪现场勘查得到的痕迹、物证为物质基础,将初步占有的各种零碎片段的材料,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各种信息,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推理,进行侦查判断,也就是从认识上再现案件发生时的本来面目的过程。
论侦查思维及其具体运用.

论侦查思维及其具体运用摘要:刑事侦查活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刑事技术和侦查思两大因素。
刑事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侦查思维则依赖于侦查思维理论的研究和侦查思维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本文从思维过程和具体运用两个角度出发对侦查思维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侦查思维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实际侦查过程中的运用起一定的作用。
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侦查思维的具体运用包括在调查询问、侦查辨认以及在追击堵截中的应。
关键词:侦查思维过程特征具体运用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king and its concrete usage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s mainly decided by two factors: criminal technique and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technique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while investigation thinking depends on the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ories. From thinking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and hopes to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orie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is the intelligent activity of investigators' analyzing cases, collecting evidence, discover and investigate criminal suspects by using investigation means, steps and devices. It is a mental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rse of investigation.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includes application to inquiry, identification and chasing.Key word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process, features, concrete usage一、侦查思维的概述侦查活动是从犯罪行为的后果,去追查犯罪原因和犯罪人,再现犯罪过程真相的工作过程。
对侦查思维的几点思考

对侦查思维的几点思考
一、侦查思维也被称为推理思维,是建立在推理过程和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思维模式,是从一个事实推知其它事实的过程。
二、侦查思维的基本特征:认知性独立,以及进行专业性统计认知为基础,支持对大量细节的观察;在实施侦查时,明确使用分析技术,尤其是新的计算机分析技术;侦查思维注重从生活中发现事实以及收集、保存和分析推理证据。
三、侦查思维可以加强人们做事情的质量和效率。
它可以帮助我们贴近真相,甚至让我们更好地去识别发现真实存在的事实。
侦查思维还可以模拟真实的状况,针对它们进行分析,拟定可行性去执行各种措施,从而取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浅析侦查思维及其特点

浅析侦查思维及其特点【摘要】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本文在对侦查学研究领域中关于侦查思维的几种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侦查思维活动四大特点,即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侦查思维活动的对比性、注意反常性,以及侦查思维中的移情换景性。
【英文摘要】To investigate criminal case, investigatiors should own a rational and scientic thought process, otherwise, a fault t mental vitality might caused a wrong conclusion to any crime. Investigatior’s though process during crime investigation contains four characters, such as backtracking, comparing, focus on abnormal, and think as the suspects.【关键词】刑事侦查;侦查思维;犯罪情报分析【英文关键词】crime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or’s though process; crime analysis【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侦查思维在侦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掌握侦查思维的规律和特点,自觉遵循侦查思维的规律,开展犯罪情报分析,是任何一个优秀侦查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什么是侦查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1]。
思维是一种精神方面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潜性过程或内在方式。
如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在接到被害司机报案后,采取多种方式、多种侦查措施进行侦查;而选择何种侦查措施、如何刻划犯罪人所具备的条件等等认识活动或过程就属于侦查思维的范围。
谈对侦查工作的认识

谈对侦查工作的认识第一篇:谈对侦查工作的认识谈对侦查工作的认识摘要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罪犯作案后又往往采用多种手段来掩盖真相,逃避制裁。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侦查活动,就不可能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打击犯罪。
这里的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关键字侦查犯罪破案意义一、侦查的意义:(一)侦查是同犯罪做斗争的重要手段。
如果不进行侦查活动,就不能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那会对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侦查是提起公诉和审判的基础。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
虽然刑事诉讼活动是从立案开始的,但是全面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等实质性活动却是从侦查阶段才开始的,侦查工作进行得如何,对案件能否得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侦查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侦查活动,不仅能够查明已经发生的犯罪事实,还可以发现可能发生犯罪的隐患和漏洞,发现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上各机关、单位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侦查活动还可以教育群众、强化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同犯罪做斗争的积极性。
在“东北二王”案件中,公安机关在侦查王宗纬的子弹及手榴弹来源时,发现是王宗纬在部队服役时利用军队里面的管理漏洞从部队里面偷到了大量的子弹、手榴弹跟手枪。
后来公安部对全国各地发出的悬赏通告的送达一事慢即看出了当时整个的公安系统的构造还不完善,虽然是有了一个框架,但是通知、传达工作上的效率十分低下,各地公安机关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张强有力的抓捕网,以致于“二王”能屡次从公安机关的眼皮底子下溜走。
所幸公安机关在“二王”案件后,加强了全国公安机关的密切联系,建立了全国公安联网,以及全国统一的公安报案系统。
有效打击“东北二王”案件,也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本案即可看出侦查工作对破案、发现公安机关管理漏洞、教育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侦查手段从案件刑事侦查过程中,一系列刑事侦查手段的应用,越是先进的手段,越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大的帮助。
基层民警的案件侦破思维与方法探讨

基层民警的案件侦破思维与方法探讨近年来,犯罪活动在社会中呈上升趋势,对基层民警的案件侦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层民警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力量,他们应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以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基层民警在案件侦破中应采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一、思维方式1. 分析思维基层民警在面对案件时,需采用分析思维,通过深入分析案件背景、犯罪动机、嫌疑人特点等因素,寻找案件线索,进行罪证对证与犯罪嫌疑人的对比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持。
2.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基层民警案件侦破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在处理复杂案件时,基层民警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开展科技手段、借鉴先进经验等方式,寻找新的侦破思路和方法,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
3. 沉浸思维沉浸思维是指基层民警在案件侦破中需全身心地投入,设身处地地模拟犯罪嫌疑人的思维,思考嫌疑人可能会选择的逃避方式等。
通过沉浸思维,基层民警能够更好地理解案件事实,挖掘出案件中的破绽与线索。
二、方法探讨1. 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案件侦破的基础,基层民警要加强对案件相关信息的搜集,包括现场勘查、物证采集、调查取证等。
在信息收集中,基层民警应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如监控视频、车辆追踪等,以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2. 团队协作案件侦破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基层民警要加强与法医、犯罪心理学家、鉴定专家等的联系与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将各方专业的经验与知识汇集起来,提高案件侦破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数据分析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基层民警要善于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将案件线索与嫌疑人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寻找潜在的关联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出犯罪模式,为进一步侦破工作提供参考。
4. 言语研判言语研判是基层民警案件侦破中的一项技巧。
通过对嫌疑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研判,基层民警能够推断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可能的行动方向,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总结起来,基层民警在案件侦破中应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浅谈侦查工作中的底线思维-山东青年2020年07期

浅谈侦查工作中的底线思维-山东青年2020年07期作者:彭午兵摘要:底线思维实质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前瞻性系统战略思维,它要求行为主体站在全局角度正确认识风险,立足最坏打算,积极防范风险,并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结果。
具体到侦查工作之中,侦查工作的底线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侦查工作应紧紧围绕该底线目标开展工作。
就处置涉命事件而言,公安机关应践行底线思维,树立“有案推定”意识,对于涉命事件积极展开调查,对于可能存在犯罪事实的事件即应及时立案侦查。
而且,对涉命事件做出不立案的标准也应高于其立案标准,只有综合分析现有材料,足以排除一切可能有犯罪事实存在的合理怀疑的涉命事件方可作出不立案决定。
关键词:底线思维;涉命事件;立案一、底线思维的涵义及侦查工作的底线(一) 底线思维的具体涵义所谓底线,原意指运动场地两端的端线,后被引申成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临界线、临界点。
[1]一旦底线被突破,将会导致事物发生性质的改变,其后果是主体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底线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阈值与临界点,是不能逾越的最后界线。
底线思维则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底线基础之上的前瞻性系统战略思维,其实质在于要求行为主体站在全局角度正确认识风险,立足最坏打算,积极防范风险,并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结果。
(二)侦查工作的底线前文讲到,底线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阈值与临界点,是不能逾越的最后界线。
侦查工作的底线也就是侦查工作产生质变的临界点,如若侦查工作的开展未能达成底线目标,侦查工作就会发生向不成功方向转化的质变。
一般说来,底线目标是行为主体行为预期的具体化。
目的则是某种行为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预期宗旨或方针。
因此也可以说,侦查工作的底线是侦查工作的所要实现的预期宗旨,是侦查工作的目的所在。
侦查与犯罪是相互对立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从有了犯罪,就出现了打击犯罪的侦查,侦查是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伴生物。
[2]犯罪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有责任保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成员不受犯罪的侵害。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1. 定义侦查思维:侦查思维是一种推理方法,旨在从现有的信息中推断出未知的结果。
它包括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以解决问题,并基于结果做出决策。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情况,并作出更明智的决定。
推理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侦查者从现有的证据中推断出结论,以便更好地指导调查过程。
它可以帮助侦查者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此外,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推理和分析证据,从而更有效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事件,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推断出最有可能的结论,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总之,推理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侦查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3. 常用推理方法推理是侦查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推理方法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比喻推理和概括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出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也称为从原理到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具体事实出发,推出普遍原理的推理方法,也称为从事实到原理的推理。
比喻推理是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推出不熟悉的事物的推理方法,也称为比拟推理。
概括推理是从具体事实出发,推出总体结论的推理方法,也称为抽象推理。
4. 如何运用推理方法运用推理方法,首先要收集有关信息,并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以便进行分析。
然后,可以运用推理方法,例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比较推理、排除法推理等,来推断出新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运用推理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差异,并进一步推断出结论。
最后,运用推理方法,可以根据结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
:5. 推理方法的应用推理方法在侦查思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侦查者从现有的信息中推断出更多的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案件的调查、现场勘查、实验室分析、证据收集和分析等多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侦查思维及其特点【摘要】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本文在对侦查学研究领域中关于侦查思维的几种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侦查思维活动四大特点,即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侦查思维活动的对比性、注意反常性,以及侦查思维中的移情换景性。
【英文摘要】To investigate criminal case, investigatiors should own a rational and scientic thought process, otherwise, a fault t mental vitality might caused a wrong conclusion to any crime. Investigatior’s though process during crime investigation contains four characters, such as backtracking, comparing, focus on abnormal, and think as the suspects.【关键词】刑事侦查;侦查思维;犯罪情报分析【英文关键词】crime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or’s though process; crime analysis【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侦查思维在侦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掌握侦查思维的规律和特点,自觉遵循侦查思维的规律,开展犯罪情报分析,是任何一个优秀侦查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什么是侦查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1]。
思维是一种精神方面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潜性过程或内在方式。
如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在接到被害司机报案后,采取多种方式、多种侦查措施进行侦查;而选择何种侦查措施、如何刻划犯罪人所具备的条件等等认识活动或过程就属于侦查思维的范围。
世界是复杂的,且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积淀,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每种职业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有了职业思维。
不同的职业,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目的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每种职业也就有了思维方式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职业,在解决或处理问题时目的也各异,因此不同职业在思维过程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法律职业思维就有着不同于社会普通职业思维的特点,如在解决问题时强调以说理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用暴力方式,强调程序在解决问题中意义与作用,重视以法律作为处理或解决问题的根据。
[2]侦查思维,是职业侦查人员在侦查实践中认识、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和查缉犯罪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性的思维方式;侦查人员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案件侦查中的问题。
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动,也包括侦查主体为实现侦查目的选择侦查途径、措施、对策等内在的决策活动。
关于侦查思维的概念,当前侦查学研究中存在有几种不同的称谓或表述;有学者称之为侦查思维,有学者称之为侦查启发法。
启发就是要从其他事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启发法是指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规律的方法”,“侦查启发法,就是侦查人员拥有的各种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在解决具体问题,选择侦查方法时所反映出的一种特殊的智能活动,是个人所具有的方法论的反映。
可以看成是侦查人员意识中思维存在的方式或方法。
” [3]关于侦查思维概念的表述,有学者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人员在办案中的思维活动,是侦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案件中的人、事、物及有关信息进行思考,达到对案件本质的认识。
”还有学者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员在刑事案件认识过程中,寻找和探求案件本质的思维艺术。
”通过上述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二、侦查思维的特征作为一种职业思维,侦查在思维上具有不同于其它职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侦查思维的特点。
(一)关于侦查思维特征的几种学说关于侦查思维的特点,侦查学研究中主要有七特征说与四特征说两种观点。
1.七特征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侦查思维与其它思维领域里的思维相比较,归纳出侦查思维的七个特征,即侦查思维主体的特定性、侦查思维客体的复杂性、侦查思维结果的法律效力和必证性、侦查思维内容的谋略性、侦查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和互补性、侦查思维的逆向性和不确定性、侦查思维的创新性。
[4]2.四特征说,则是从侦查思维本身特点出发,将其概括为客观性、概括性、灵活性、新颖性四个方面。
[5]侦查思维特征之所以成为侦查学理论研究界及实务部门的研究对象,是为了探索、优化侦查思维活动的独特结构,以指导、启发侦查人员在侦查实践中恰当地选择侦查措施、侦查行为,高效地实现案件侦查目标,同时追求侦查活动社会郊益最大化。
但是,上述两种关于侦查思维的学术观点却未能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
侦查思维的“四特征说”仅考察了侦查思维与其他思维活动而具备的共性,却未能将侦查这种特殊职业的思维活动与一般职业思维活动区别开来;而侦查思维的“七特征说”虽然强调了侦查职业思维与其他职业思维的不同之处,但也未能揭示出侦查职业的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侦查思维活动的特征侦查思维活动,在侦查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案情分析或犯罪情报分析过程中。
明确侦查思维活动的特征与结构,有助于侦查人员正确地进行案情分析与决策。
从侦查活动中侦查思维过程来看,侦查思维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
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是指侦查活动往往是以果求因、以果溯因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侦查活动始于犯罪实施完毕之后,侦查人员在立案之初常常不得不面对犯罪所造成的结果,通过对犯罪所引起或形成的各种痕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这些痕迹的形态与形成机制,从而推断犯罪人的犯罪经过,刻划犯罪人所具有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来发现和查缉犯罪人。
如侦查实践中的案例,多为犯罪结束后、侦查人员接到报案,才知道案件已经发生,并通过对发生案件的现场进行勘验和检查、对相关证人的调查访问,再通过侦查思维来分析、推测案件现场痕迹的形成经过,从而实现犯罪现场重现或重建;这一切侦查活动,都是在回溯性的侦查思维指导下所选择和进行的。
2、侦查思维活动的对比性。
侦查思维的对比性,是指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在思维上有一个将新遇到的问题与过去发生过的相类似的事件或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相似部分进行比对的过程。
“侦查人员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的相关数据(大量的犯罪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数据同其过去所遭遇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分析研究其正在侦查的犯罪案件。
当该侦查人员将他拟采取的侦查措施同他本人以前所经历的案件侦查经验、同其他人的侦查经验进行比较” [6]时,侦查人员就是在进行侦查思维的对比活动与注意反常性活动。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侦查人员在具体案件侦查中分析和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和完善侦查新方法的过程。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认知接受说理论,人们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9]即人们在认识或处理问题时,首先会将新问题与自己经历过和事件或自己知识结构中相似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已知条件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从中寻找对策。
侦查人员在具体案件侦查中,也是先将案件现场勘查或调查所得的信息与自己曾经办理或侦查的案件进行比较,并注意新案件与已往所侦查或办理案件中的不同点,从而选择针对性的侦查措施、手段、对策或方法,直到实现侦查目的。
这充分体现了侦查思维的对比性特点。
3、侦查思维活动的注意反常性,是指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注意到所遇到问题同已往发生过的、或所侦查办理的案件、或在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案件模型或侦查模型中的差异点。
反常是与正常相对应的一种状态[7]。
侦查人员在学习或侦查实践中会积累大量的案件侦查模型或案件特征模型,并在侦查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结构帮助选择侦查措施、对策或方法。
但是,每起案件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案件的特点,每个犯罪人也有着区别于其他犯罪人的特点。
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注意到每起具体案件、每个具体犯罪人的特点,特别是案件资料信息中的反常点。
如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反常点就是其口供中的矛盾;案件的反常点,就是该案件较之于同类型案件而具有的独特特征。
例如,在一起发生在山西的系列麻醉抢劫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发现山西溯州市周边多个县市都发生了类似的麻醉抢劫案件,唯独山阴县没有发生这类案件;这就是案件的一个反常点,侦查人员注意到反常点并作出了判断:可能是犯罪人信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因此犯罪嫌疑人可能就在山阴。
侦查思维注重反常点,一方面明确了侦查中应当以反常之处作为调查的重点,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构建新型的案件模型或侦查模型。
4、侦查思维中的移情换景性。
侦查思维中的移情换景性,也叫设身处地性,即侦查主体在侦查中必须注意将自己放在犯罪人的位置上,用犯罪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在侦查中,面对着一堆资料或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重构犯罪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或重现犯罪活动经过,需要侦查人员将自己放在犯罪人的位置思考问题。
如根据现场上某个痕迹的位置及其与周围景物之间的联系,推断犯罪人在现场活动经过和犯罪心理,刻划犯罪人所具备的条件。
《折狱龟鉴》记载了一则“柳庆榜书”的案例。
后周时,柳庆在雍州作别驾;其辖区内有一起久侦未破的积案,即有一大户人家发生了入室抢劫案。
这起案件经过县、郡执法机关的多方侦查,但一直未能破获。
柳庆察看了案卷,根据现场情况混乱、劫匪在作案过程中不协调等情况认为是一伙临时纠合的歹徒所为,而且歹徒对事主一家的情况较为熟悉,可能有部分歹徒的住处离现场不远。
柳庆进一步分析了歹徒作案后的心理,并模仿一个参与抢劫的歹徒口气写了一封想投案自首的信,然后趁夜时将信贴在官府的大门上。
这事很快传开了,柳庆再用官府的名义写了一份公文,表明了官府鼓励歹徒投案自新的态度,并表示将赦免第一个前来自首的歹徒。
过了两天后,果然有人将自己绑了前到官府自首;柳庆进而扩大战果,一举擒获了该案的其他案犯。
在这则古代案件侦查中,柳庆通过现场勘查,根据现场上的痕迹混乱情况的形成机制,运用“回溯性侦查思维“重建了歹徒在现场活动的经过、推测出是一伙临时纠合歹徒;再运用“对比性侦查思维”、“移情换境性侦查思维”准确推测了歹徒作案后的恐惧、惶恐不安的心理,果断地模仿、冒充一歹徒写了信并贴在官府大门上,实现了分化瓦解、迫使歹徒投案的阶段性侦查目标,进而一举破获了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