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思维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浅论侦查形象思维及其作用

浅论侦查形象思维及其作用

浅论侦查形象思维及其作用作者:司洪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30期摘要侦查形象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形象思维理论以及侦查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表现活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侦查形象思维的新概念,概括总结了其特点和作用。

关键词侦查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作者简介:司洪黎,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66-02一、侦查形象思维的概念根据思维学的理论,形象思维就是以形象作为思维对象,即依赖人的感觉器官感受人体外环境的具体形象信息,并运用表象进行反映、联想、推测活动的思维形式,也可以说是“以心象进行的思维”。

它具有感受、储存、识别、描述、创造形象等思维特点,形象思维的信息处理是一种动态过程,也是全局性的,它具有即使系统受到部分的损坏或信息变形和缺少,仍然可以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的重要特点,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研究侦查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侦查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下位概念,并据此提出了侦查形象思维的各种概念。

虽然具体措辞不同,但都是对侦查形象思维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笔者在广泛查阅他们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思维学的知识,认为侦查形象思维是在侦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侦查活动需要的一种认识表现思维,是侦查员借助案件中存在的具体形象,或通过设计具有感性直观外壳的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运用事物形象即形象特征、形象个性和形象典型来揭示案件本质和反映犯罪行为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

二、侦查形象思维的特征在对侦查形象思维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一定梳理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侦查形象思维具有以下具体特征:(一)形象性形象性是侦查形象思维的本质特征。

侦查形象思维是以涉案事物的形象为思考对象和接通媒介,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侦查员在全部侦破过程中依然需要侦查逻辑思维以犯罪现场勘查得到的痕迹、物证为物质基础,将初步占有的各种零碎片段的材料,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各种信息,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推理,进行侦查判断,也就是从认识上再现案件发生时的本来面目的过程。

论侦查思维及其具体运用.

论侦查思维及其具体运用.

论侦查思维及其具体运用摘要:刑事侦查活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刑事技术和侦查思两大因素。

刑事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侦查思维则依赖于侦查思维理论的研究和侦查思维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本文从思维过程和具体运用两个角度出发对侦查思维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侦查思维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实际侦查过程中的运用起一定的作用。

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侦查思维的具体运用包括在调查询问、侦查辨认以及在追击堵截中的应。

关键词:侦查思维过程特征具体运用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king and its concrete usage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s mainly decided by two factors: criminal technique and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technique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while investigation thinking depends on the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ories. From thinking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and hopes to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theorie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is the intelligent activity of investigators' analyzing cases, collecting evidence, discover and investigate criminal suspects by using investigation means, steps and devices. It is a mental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rse of investigation.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thinking includes application to inquiry, identification and chasing.Key words: investigation thinking, process, features, concrete usage一、侦查思维的概述侦查活动是从犯罪行为的后果,去追查犯罪原因和犯罪人,再现犯罪过程真相的工作过程。

对侦查思维的几点思考

对侦查思维的几点思考

对侦查思维的几点思考
一、侦查思维也被称为推理思维,是建立在推理过程和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思维模式,是从一个事实推知其它事实的过程。

二、侦查思维的基本特征:认知性独立,以及进行专业性统计认知为基础,支持对大量细节的观察;在实施侦查时,明确使用分析技术,尤其是新的计算机分析技术;侦查思维注重从生活中发现事实以及收集、保存和分析推理证据。

三、侦查思维可以加强人们做事情的质量和效率。

它可以帮助我们贴近真相,甚至让我们更好地去识别发现真实存在的事实。

侦查思维还可以模拟真实的状况,针对它们进行分析,拟定可行性去执行各种措施,从而取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侦查思维概述

侦查思维概述

第一章侦查思维概述本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较为全面介绍的研究方式,其中包括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等。

侦查思维的本体研究也是从其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和相关概念的辨别等方面展开的。

第一节侦查思维的界定一、侦查思维的定义以研究思维科学为起点,把侦查学与一般的思维科学相互融合与交叉,形成了侦查思维这一理论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侦查思维的定义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在哲学、心理学、脑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思维是一个常用的概念。

哲学家把思维解释为是人的意识或者精神,是一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过程,它通过感性认识析取信息,然后对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思维间接的概括和反映了客观事物,它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它们之间规律性的反映。

1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马克思认为:“思维就是一种物质运动,即思维不过是观念的东西移入人脑并进过人脑改造后的物质而已。

”2换句话说,思维表现为人类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物质活动,它以思维主体为根据,以思维工具为手段来实现思维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沟通,进而实现思维主体的目的,这一意识活动体现了思维就是一种物质运动。

3以思维科学研究为依据,通过对侦查实践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对侦查思维做出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界定:关于侦查思维存在以下几种定义,有的认为,侦查思维是一般思维科学同侦查科学相融合的一种专业思维活动,是侦查主体在具体的侦查实践中运用科学的侦查思维方法来思考案件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人、物、时间及空间等),最终认识案件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

4有的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人员通过对案情进行思考,通过掌握、分析及研判案件涉及的各要素(包括人、物、信息、事、时间及空间等)对案件信息进行去伪存真,透过案件表面现象发现案件本质规律,揭露案件真相。

5有的则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认识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侦查人员认识与揭露犯罪过程的一种主观活动,是犯罪行为通过侦查活动在侦查主体头1欧焕章:《侦查智能培养与训练》,群众出版社,2005年9月,第308页。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1. 定义侦查思维:侦查思维是一种推理方法,旨在从现有的信息中推断出未知的结果。

它包括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以解决问题,并基于结果做出决策。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情况,并作出更明智的决定。

推理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侦查者从现有的证据中推断出结论,以便更好地指导调查过程。

它可以帮助侦查者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此外,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推理和分析证据,从而更有效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事件,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推理方法还能够帮助侦查者更好地推断出最有可能的结论,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总之,推理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侦查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解决案件。

3. 常用推理方法推理是侦查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推理方法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比喻推理和概括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出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也称为从原理到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具体事实出发,推出普遍原理的推理方法,也称为从事实到原理的推理。

比喻推理是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推出不熟悉的事物的推理方法,也称为比拟推理。

概括推理是从具体事实出发,推出总体结论的推理方法,也称为抽象推理。

4. 如何运用推理方法运用推理方法,首先要收集有关信息,并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以便进行分析。

然后,可以运用推理方法,例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比较推理、排除法推理等,来推断出新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运用推理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差异,并进一步推断出结论。

最后,运用推理方法,可以根据结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

:5. 推理方法的应用推理方法在侦查思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侦查者从现有的信息中推断出更多的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案件的调查、现场勘查、实验室分析、证据收集和分析等多个环节。

侦查思维知识点总结

侦查思维知识点总结

侦查思维知识点总结侦查是对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并收集证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揭开案件的真相,找到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绳之以法。

在侦查工作中, 侦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侦查任务。

下面将围绕侦查思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侦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侦查人员需要根据案件的各种线索和证据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案件的发展规律,并能够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去进一步收集证据和查找犯罪嫌疑人。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需要灵活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同时要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侦查工作。

二、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侦查工作中强调的能力之一。

侦查人员需要根据案件的相关信息和线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案件的性质、时间、地点、作案动机、作案手段、作案人等各个方面,从而确定案件的关键点和重要线索,找出案件的破案切入点。

而在分析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善于收集、整理和综合各种信息,能够将零散的线索和证据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分析,从而形成清晰的案件画面。

三、心理分析能力心理分析能力是侦查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能力。

侦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心理学分析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动机和可能的作案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分析方法,善于观察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侦查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侦查人员需要不断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案件的线索和证据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鉴别案件中的真伪,区分案件中的是非。

而在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态度,切勿因主观偏见或情绪用事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五、创新性思维能力在侦查工作中,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侦查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

面对案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侦查人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善于寻找新的侦查思路和方法,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有力证据,为案件的破案提供更好的支持。

侦查思维教案模板

侦查思维教案模板

侦查思维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侦查思维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侦查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侦查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信息。

3.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侦查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侦查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侦查思维解决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侦查思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侦查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侦查思维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侦查思维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侦查思维的核心概念。

三、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配一个案例,让他们运用侦查思维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解决方案。

教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四、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强调侦查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分析信息中的重要性,并梳理侦查思维的核心要点。

五、练习和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侦查思维,加深对侦查思维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侦查思维的概念和特点,运用侦查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

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

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侦查活动是司法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揭露和证实犯罪。

在侦查活动过程中,侦查人员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自觉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并针对犯罪嫌疑人及其他与犯罪有关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实施相应的侦查心理对策,有助于提高侦查实践活动的效率。

侦查活动是在侦查人员的一系列心理的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

侦查人员对于自己在侦查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首先要有自觉的认识,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控,从而保证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认识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活动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案件未侦破以前,却是隐蔽的。

必须通过刑事侦查人员的认识过程,才能揭露和证实隐蔽的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实。

因此,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极为重要。

人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对客观事物由表面现象到本质和规律的主观能动的反映过程。

侦查破案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

认识时间的紧迫性。

侦破工作是一项时间性十分紧迫的工作,必须抓住犯罪现场尚未被破坏、犯罪痕迹清晰、脏物尚未脱手、罪证尚未销毁、犯罪嫌疑人尚未远逃、被害人和证人的记忆清楚等有利时机,侦破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否则,如果贻误破案良机,则会事倍功半,给侦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认识的间接性。

侦查工作是由已知的犯罪结果,追溯过程,查找、确定犯罪嫌疑人的间接认识过程。

认识对象的隐蔽性。

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侦查,在作案前、作案中和作案后,一般都作了充分的反侦查的心理准备,实施各种反侦查的措施。

如制造各种假象,编造各种谎言,与同伙订立攻守同盟;破坏现场,消灭作案痕迹,毁灭罪证;或贼喊捉贼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等。

这就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往往使侦查人员对案件的认识陷入某些误区。

因此,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自觉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避免认识的误区是非常重要的。

(一)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注意侦查活动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十分紧迫而细心的工作,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认识的疏忽或错误,都会使侦查工作走上弯路而贻误侦查的有利时机,造成工作的困难或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侦查思维?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2]思维是一种精神方面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潜性过程或内在方式。

如案例中侦查人员在接到被害司机报案后,采取多种方式、多种侦查措施进行侦查,而选择何种侦查措施、如何刻划犯罪人所具备的条件等等认识活动或过程就属于侦查思维的范围。

世界是复杂的,且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积淀,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每种职业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有了职业思维。

不同的职业,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目的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每种职业也就有了思维方式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职业,在解决或处理问题时目的也各异,因此不同职业在思维过程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法律职业思维就有着不同于社会普通职业思维的特点,如在解决问题时强调以说理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用暴力方式,强调程序在解决问题中意义与作用,重视以法律作为处理或解决问题的根据。

[3]
侦查思维,是职业侦查人员在侦查实践中认识、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和查缉犯罪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性的思维方式;侦查人员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案件侦查中的问题。

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动,也包括侦查主体为实现侦查目的选择侦查途径、措施、对策等内在的决策活动。

关于侦查思维的概念,当前侦查学研究中存在有几种不同的称谓或表述;有学者称之为侦查思维,有学者称之为侦查启发法。

启发就是要从其他事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启发法是指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规律的方法","侦查启发法,就是侦查人员拥有的各种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在解决具体问题,选择侦查方法时所反映出的一种特殊的智能活动,是个人所具有的方法论的反映。

可以看成是侦查人员意识中思维存在的方式或方法。

"[4]
关于侦查思维概念的表述,有学者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人员在办案中的思维活动,是侦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案件中的人、事、物及有关信息进行思考,达到对案件本质的认识。

"[5]还有学者认为侦查思维是"侦查员在刑事案件认识过程中,寻找和探求案件本质的思维艺术。

"[6]
通过上述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侦查思维就是侦查人员运用侦查手段、措施、对策来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发现和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智能活动;贯穿于侦查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认识的精神活动。

侦查思维的特征
作为一种职业思维,侦查在思维上具有不同于其它职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侦查思维的特点。

(一)关于侦查思维特征的几种学说
关于侦查思维的特点,侦查学研究中主要有七特征说与四特征说两种观点。

七特征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侦查思维与其它思维领域里的思维相比较,归纳出侦查思维的七个特征,即侦查思维主体的特定性、侦查思维客体的复杂性、侦查思维结果的法律效力和必证性、侦查思维内容的谋略性、侦查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和互补性、侦查思维的逆向性和不确定性、侦查思维的创新性。

[7]
四特征说,则是从侦查思维本身特点出发,将其概括为客观性、概括性、灵活性、新颖性四个方面。

[8]
(二)侦查思维活动的特征
从侦查活动中侦查思维过程来看,侦查思维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

侦查思维过程的回溯性,是指侦查活动往往是以果求因、以果溯因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侦查活动始于犯罪实施完毕之后,侦查人员在立案之初常常不得不面对犯罪所造成的结果,通过对犯罪所引起或形成的各种痕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这些痕
迹的形态与形成机制,从而推断犯罪人的犯罪经过,刻划犯罪人所具有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来发现和查缉犯罪人。

如在上述案例中,侦查人员在接到被害人的报案后,才知道案件已经发生,并拟对被害人所提供的曾与犯罪人一起吃过饭的某饭店进行勘验和检查,这一切侦查活动,都是在回溯性的侦查思维指导下所选择和进行的。

2、对比性与注意反常性。

侦查思维的对比性,是指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在思维上有一个将新遇到的问题与过去发生过的相类似的事件或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相似部分进行比对的过程。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侦查人员在具体案件侦查中分析和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和完善侦查新方法的过程。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认知接受说理论,人们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9]即人们在认识或处理问题时,首先会将新问题与自己经历过和事件或自己知识结构中相似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已知条件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从中寻找对策。

侦查人员在具体案件侦查中,也是先将案件现场勘查或调查所得的信息与自己曾经办理或侦查的案件进行比较,并注意新案件与已往所侦查或办理案件中的不同点,从而选择针对性的侦查措施、手段、对策或方法,直到实现侦查目的。

这充分体现了侦查思维的对比性特点。

侦查思维的注意反常性,是指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注意到所遇到问题同已往发生过的、或所侦查办理的案件、或在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案件模型或侦查模型中的差异点。

反常是与正常相对应的一种状态。

侦查人员在学习或侦查实践中会积累大量的案件侦查模型或案件特征模型,并在侦查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结构帮助选择侦查措施、对策或方法。

但是,每起案件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案件的特点,每个犯罪人也有着区别于其他犯罪人的特点。

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注意到每起具体案件、每个具体犯罪人的特点,特别是案件资料信息中的反常点。

如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反常点就是其口供中的矛盾;案件的反常点,就是该案件较之于同类型案件而具有的独特特征。

又如上述案例中,山西溯州市周边多个县市都发生了类似的麻醉抢劫案件,唯独山阴县没有发生这类案件;这就是案件的一个反常点,侦查人员注意到反常点并作出了判断:犯罪人可能就在山阴。

侦查思维注重反常点,一方面明确了侦查中应当以反常之处作为调查的重点,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构建新型的案件模型或侦查模型。

3、设身处地性。

侦查思维中的设身处地性,也叫移情换景性,即侦查主体在侦查中必须注意将自己放在犯罪人的位置上,用犯罪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在侦查中,面对着一堆资料或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重构犯罪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或重现犯罪活动经过,需要侦查人员将自己放在犯罪人的位置思考问题。

如根据现场上某个痕迹的位置及其与周围景物之间的联系,推断犯罪人在现场活动经过和犯罪心理,刻划犯罪人所具备的条件。

编辑/蒲飞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