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_L_Morre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与区域比较

F a g se ge l D pr e t fG orp ia Sine S a gi oma U i ri , h nqu4 6 0 , hn ) AN Ku n — h n ta ( e at n e g hcl cec , hn quN r l nv s y S ag i 7 0 0 C i m o a e t a
参 考文 献 : [】 建 勤 . 于 生 态 学 的城 市 商 圈业 态结 构 研 究 【] 济 体 制 改革 , 1罗 基 J. 经
2 0 ,6 : 6 — 6 . 0 9 ( ) 1 4 1 6
【】王德章 .中国零售 市场竞 争 现状与 发展 趋势 … . 2 当代 财经 ,0 5 20 ,
化、 品牌 化 的零 售服 务。 5 6专 业店扩 大经 营范 围 . 西 部商 圈核心 区内有盛 光办公 用 品 、 兴盛 五金 批发部 等几 十家专 业 店 , 中包 括电子 、 品 、 其 食 烟酒 、 公 用 品 、 办 咖啡 、 鲜花
等 的销 售 , 营范 围涉及各种 产品 种类 。专业 店 的应运而 生是 经 为 了适 应生 活节奏 的加快 以及消 费习惯 的改 变 , 省 消费者消 节 费 成本 的投入 , 因此 徐州西部 商圈专 业店 应进 一步 扩大经 营范 围 , 牢把 握 消 费群体 的需 求 , 分发 挥 专业 店 特有 的业 态特 牢 充 征, 拓展 专业店 的服务 , 扩大顾客 的选择 余地 。
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宋伟系(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 2008级学号 081301021指导教师李波日期 2012-5-7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宋伟(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 455002)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城镇化是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社会安定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出各市的城市综合得分,对城镇化进程进行测算和分析评价,分析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为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熵值法;评价指标;经济发展;1引言1.1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通常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不但体现在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而且还体现在城镇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改善,城镇体系的协调和城乡关系的统筹。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1]。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_鲁迪

351
城市群的实 际 情 况,参 照 国 内 外 宜 居 性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本文主要依据聚类分析原 理,首 先 是 将 符 合 选 取 要 求 的 指标都囊括进去,采用聚类 分 析 方 法 将 这 些 候 选 指 标 分 成若干类,然后采用相关系 数 法 和 极 大 不 相 关 法 进 行 比 较选择,并征询专家意 见,从 自 然 生 态 和 人 文 生 态 两 个 方面选择 27 个 因 素 作 为 参 评 因 子,建 立 中 原 城 市 群 城 市生态宜居性评价 指 标 体 系,构 建 程 序 如 图 1 所 示,评 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
ECOLOGICAL ECONOM Y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
鲁迪
1
喻光明
2
赵鹏飞
1
文祯中
1
( 1. 平顶山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武汉 430079 )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摘要: 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参照国内外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聚类分析原理,主要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 个方面选择 27 个指标构建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城市生态宜居性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 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对其 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整体水平不高,生态宜居水平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中原城市群内 部城市生态宜居性差异较大,郑州较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焦作次之,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 关键词: 生态宜居性; 模糊物元; 熵; 中原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X821 文献标识码: A
关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92—195A e t a A gr i cul t ur ae J i an gxi关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分析周会粉,薛东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城市群已成为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及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来测度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不大;关中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但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结合城市从业人口区位熵的大小,可以把关中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划分为综合发展型、矿产资源型、地区服务型和农业型四大类。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关中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12—0192—04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大都市圈、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
而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的程度12J。
产业结构理论足由西方学者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各地区政府普遍认识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3J。
如何科学地测量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分工的程度,对认识城市群发展现状,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地理学界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从研究内容和时序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1—1990年,主要集中于对产业布局的研究,其次是对产业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其它方面的研究较少;1991—1995年问研究领域有所扩展。
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研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对产业部门结构的研究成为主流,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演化、调整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物流枢纽分类研究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物流枢纽分类研究作者:***来源:《物流科技》2021年第12期摘要:物流樞纽是物流设施运行和组织的核心,是提高物流业效率的关键。
产业发展决定了不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析城市产业特征对于指导物流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区位熵方法,以河南省为例,选取合理指标分析了各城市优势产业,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物流枢纽,并为物流枢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18个地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区位熵仍较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二,根据区位熵及各地存量物流设施,得出了河南省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三类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第三,河南省应进一步扩大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建立与物流枢纽建设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物流体系,以物流枢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关键词:区位熵;物流枢纽;分类方法;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Logistics hub is the core operation infrastructure of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also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role of node cities is different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cities is significa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hubs. The methods of location entropy were used in the paper, the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logistics hubs were made out. The analysis result as follows, firstly, the location entropy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 Secondly, the citie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f logistics hubs including land port type, productive service type and trading service type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entropy and existing logistics facility. Thirdly,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industrial system matched to the logistics hub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hubs, channels and network logistics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e forme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location entropy; logistics hub; classify method; industrial development0 引言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已成为评估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作者:彭新宇蒋一帆李孟民来源:《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02期摘要:依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考量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外溢效应。
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城镇化率大部分集中在HH象限(高值集聚)和LL象限(低值集聚),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国层面,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业集聚对本省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能促进周边省份的城镇化;分东、中、西区域层面,东部地区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具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均不显著。
基于此,应加强金融业集聚区建设,构建金融业集聚推进城镇化作用机制,在东中西区域科学布局建设金融中心。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城镇化;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外溢效应中图分类号:F299.21;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20)02-0048-07一、引言金融资源的高度流动性使得金融的地理区位特征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
一直以来,金融业发展就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地理特征,这表现为各类金融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的经济现象。
自19世纪早期,英国银行业就已出现集中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集聚的趋势日趋明显,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东京新宿、新加坡水仙门等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我国,金融业集聚呈现广泛化和纵深化趋势。
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出现了北京金融街、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等集聚区。
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如杭州、郑州,先后提出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等。
近年来,我国甚至出现了一些特色金融小镇,比如北京房山基金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宁波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和宁波鄞州四明金融小镇。
那么,金融业集聚是否如同其促进经济增长那样,存在促进城镇化的影响?学术界研究金融业集聚或城镇化的文献有很多,与本文议题相关的文献主要研究思路集中在两方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截面回归分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累积异常收益率 1 盈余公告效应 1 收益 1 投资者意见分歧 1 截面回归分析 1 影响因素 1 定向增发 1 区域间资本流动 1 劳动合约期限 1 劳动力短缺 1 内部劳动力市场 1 储蓄投资相关性 1 人力资本 1 feldstein-horioka方法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 10 11
科研热词 自抽样 实际汇率 实体经济面 城镇化 城市职能结构 区位熵法 农村消费 人民币 中原城市群 sur估计 c.l.morre回归分析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9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终极控制 现金流权 公司治理 两权偏离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 服务贸易 lafay指数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高原高山区 规模 节能减排 经营效益 空间异质性 环境 流通产业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时空分析 政策变量 影响因素 居民消费 多元线性回归 城市化 城乡二元结构 地理标志 国内旅游 回归分析 农产品区域品牌 农业总产值 农业区域经济 低碳就业 人口迁移路径依赖 人口分布 中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职能结构分析——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距 。综 上考 虑,选 取主 成分 分析法 。
状 态和 水平 。
轮 的增 长极 。石 家庄迫 切 的发展 需要将 促进 南部 为 中心 的整 合 ,
建立 与京 津 的 良好 分工 的合 作关系 ,有 望成 为三 足 鼎立式 的第 三极
大都 会 。区域 间经济 交流 不再 是各 自为政 、各 自独立 ,需要石 家庄
利用 “ 东 西相联 ,承 南启 北 ”的区位 优 势,找 到 自身发展 的方 向,
载 荷相对较 低 ,表 明城市 职工 年平均 收入 的状况 为第 二主 成分 主要 反 映的 内容 。 2 . 1 . 2 石 家庄 市 城市 社会 发展 评 价指 标 函数 。 以下 为 城市 社会 发 展 评价指 标 函数 ,它是通 过将 选定 的两个 主成 分各 自方差 贡献 率设 为权 数而 得到 的 :
摘 要 :基于对 国内外城 市职 能结 构的研 究 ,结合石 家庄 市城 市职 能 值 、第 三产 业产值 、工 业增 加值 、全社 会 固定资产 投 资、地 方财 政
结构特 征 ,采 用 区位熵 法 、主成分 分析 法 以及 贯 穿于这三 部分 的 区 域 间 比较优势 分 析法 ,从石 家庄 市城市职 能 结构 的动态 变动分 析 、 石 家庄 市城市 职 能结构 的空 间分异 以及 石家庄 市城 市职 能结构 的综 合 评估 三方面 进行 分析 与评 价 ,最 终得 出石 家庄市 l 7 县 ( 市 )的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07ASL009)[作者简介]王玉芳(1970-),女,河南开封人,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综合发展研究;赵威(1971-),男,河南永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C.L.Morre 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王玉芳1,赵威2,3(1.开封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开封47500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运用C.L.Morre 回归分析方法和区位熵法,以2001年至2005年和2006年至2010年这两个时段的平均数据作为截面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中原城市群职能结构中,工业比重较大,制造业占主要地位,各城市职能结构存在趋同现象,大城市职能结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小城市变动幅度相对较大的特点。
[关键词]城市职能结构;C.L.Morre 回归分析;区位熵法;中原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2)02-0056-06城市职能是指该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分工,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属性。
时间属性是指城市职能具有动态性,对某一城市而言,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城市职能;空间属性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城市不同的职能单元具有不同的职能尺度和影响范围[1]。
在我国,城市职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于静态职能分类研究,动态的整体的把握研究缺少。
本文作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原城市群,以2001 2005年和2006 2010年两个时间段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原城市群整个区域的职能结构变动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协作、竞争的角度出发,确定自身的职能类型,协调城市群内各城市职能分工,构建结构合理的城市职能体系,促进河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数据来源和整理采用的数据来自2002 2011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2002 2011年的《河南年鉴》,本着尽可能全面反映城市主要职能以及尽可能统一部门的原则,对两个观测时段的某些部门进行简单的归并与剔除[2]。
因“农林牧渔业”不能反映城市非农业职能的特点,首先被剔除,以及2001 2005年的“其他”行业剔除。
2001 2005年,制造业、邮政通讯及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这4个行业被保留;2006 2010年,制造业、邮政及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业4个行业被保留。
将2001 2005年及2006 2010年的水、电、煤气、采掘的生产和供应合并为能源和采掘生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业合并为金融房产业,2001 2005年地质勘察、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2006 2010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合并,均作为科教文卫部门。
2006 2010年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合并为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生活和其他服务业合并为社会服务业。
这样共得出9个部门。
为了便于叙述,用2005年代表2001 2005年各部门的统计数据的平均值,用2010年代表2006 2010年各部门的统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时段城市职能部门的动态性,同时也保证了研究时段的连续性。
2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的C.L.Morre 回归分析2.1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是穆尔在最小需求量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法。
数学表达式为:Ei =ai+bilgp(1)式中:Ei是第i个部门p规模城市的最小需要量;ai 、bi是参数。
ai、bi通过下式得到:Eij =ai+bilgpj(2)式中:Eij是j规模级别的城市中第i个部门实际找到的最小职工比重;pj是j个规模级城市的人口中位数。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以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为指标对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规模分类。
为了排除城市差异的影响,将两测度年均分为3组。
第一组:郑州市、洛阳市;第二组:开封市、平顶山市、新乡、焦作;第三组:许昌、漯河、济源市。
根据所分的规模组,从各规模组中找出中位城市规模和每个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
在进行回归拟合时,把各组某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作为拟合时的因变量,把每组的中位城市人口规模作为拟合时的自变量,这样就可以得出以上两个年份中九个部门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用各城市的规模人口求出部门的城市基本活动的最小必要量。
各城市基本部门的职工比重用部门的最低必要量和部门实际职工比重求出。
每个部门就业比重以反映城市职能结构状况是用各部门就业人口除以基本部门就业人口总和[3]。
2.2中原城市群城市整体职能结构的C.L.Morre回归分析本研究的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采掘和能源生产以及建筑业三个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主要是指交通运输、邮政、商业、金融房地产业、科教文卫、社会服务和行政等产业部门。
根据公式(1)和(2)的计算方法得出2005年和2010年中原城市群整体地区的基本部门(主要服务于本区域以外)就业比重和非基本部门(服务本区域)就业比重,以及基本部门中的9个部门比重,其数据见表1。
表12005、2010年中原城市群城市整体部门就业比重(100%)部门2010年2005年变化率基本部门比重57.6461.98-4.34非基本部门比重42.3638.024.34第二产业比重43.5941.881.71制造业22.8823.30-0.42采掘和能源生产10.2310.030.20建筑业10.488.551.93第三产业比重35.6929.995.70交通运输邮政2.011.110.90商业7.255.361.89金融房地产业2.511.910.60科教文卫14.7712.502.27社会服务2.362.98-0.62行政6.796.130.66从上表1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在这两个观测时段的职能结构呈现出:基本部门比重占主要部分;基本部门比重构成上,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的地位比较突出,第三产业略低于第二产业,科教文卫在第三产业中占首要地位,行政部门和商业相对次一些,交通运输邮政及社会服务等服务部门最弱。
2010年相对于2005年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的结构现状特征如下:(1)非基本部门就业比重上升,基本部门就业比重下降,这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人口不断增加相一致。
(2)第二产业职工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职工比重,但从两者变化率来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速度有所下降,说明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优势在下降,后者的职能地位在不断提高。
(3)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下降,而采掘与能源生产和建筑业比重上升,尤其是建筑业上升的最快(这与近几年房地产过热有关),但制造业仍为中原城市群的主要职能,这是国家宏观政策作用的结果。
(4)第三产业各部门变化差异不一,社会服务部门比重下降,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商业、科教文卫、行政部门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75第2期王玉芳,赵威:基于C.L.Morre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商业和科教文卫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说明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从结构上有所提高。
2.3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职能结构的C.L.Morre 回归分析在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城市某部门在岗职工人数除以中原城市群该部门在岗职工人数总和,得到各城市某部门占中原城市群该部门的比重。
这个比重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体现了各城市职能结构变动对中原城市群整体城市职能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各城市职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见表2和表3。
表22005年9城市各部门占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部门的比重(100%)部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市第二产业比重25.586.8715.6914.7213.9810.396.035.372.17制造业17.967.5217.869.0715.3510.186.747.757.22采掘和能源生产23.043.689.9735.494.3315.175.781.321.22建筑业44.789.3714.258.447.43.964.975.191.64第三产业比重24.6911.6214.5710.6313.727.569.976.031.21交通运输邮政25.7610.6918.989.7611.828.498.424.661.42批零业22.3512.5310.3910.2818.926.749.018.421.36金融房地产业28.4912.2815.2910.139.687.598.247.171.13科教文卫23.6911.9315.6810.4312.898.649.035.831.88社会服务40.177.9613.5910.647.627.076.235.511.21行政19.8910.9815.7513.2613.9810.029.016.170.94表32010年9城市各部门占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部门的比重(100%)部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市第二产业比重26.356.1216.1314.3813.2911.136.225.212.17制造业24.826.7915.689.7311.4712.357.279.012.88采掘和能源生产26.112.6912.6833.653.5413.125.621.231.36建筑业48.046.1710.036.6710.963.895.536.492.22第三产业比重25.6112.8913.8110.2113.258.019.075.651.5交通运输邮政30.9810.5918.7911.699.626.737.822.431.35批零业32.1810.2612.649.7517.66.335.594.521.13金融房地产业36.6910.1112.289.729.566.886.137.691.03科教文卫26.2312.3515.799.7612.637.928.745.351.23社会服务33.0911.6912.1812.9610.277.696.114.321.69行政26.0710.0513.2611.5812.359.449.656.531.07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两个测度年各城市职能结构对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结构的影响特征呈现出:第一规模组城市职能结构对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结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规模组城市影响较小;最后是第三规模组城市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