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实验二

合集下载

【精编_推荐】产业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系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

【精编_推荐】产业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系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

人文社会科学系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5)(一级学科:产业经济学)一、专业简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通晓产业经济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硕士点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十余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获省部级、地厅级科研奖励1项。

二、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产业经济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态,熟悉其发展趋势,并了解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状况;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学制两年半。

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四、主要研究方向1、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之上。

全球化、信息化的经济会使企业的结构和形态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特定的产业发展和优化的背景下研究产业组织及其企业的变革,又从企业的重组和变革中去寻求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本研究方向的出发点。

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是着重从产业视野和战略层面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二是加强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战略、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小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等问题;三是关注现实,联系实际,把握企业制度与产业组织发展的趋势,通过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企业与行业典型案例解剖,为企业改革、政策规制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2、产业理论暨产业政策与产业组织研究;产业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基础内容,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产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的发展变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影响着产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将制约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国际学术办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容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3、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1)产业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

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弟,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4、简述市场结构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答: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即构成产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很低;②产品同一性很高;③不存在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④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非常高;②无替代产品;③进入或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高;②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③进入或壁垒较高。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2012.11.13《产业经济学》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SCP分析班级:国贸 0 2姓名:熊养斌 10182191李长江 10182211李保览 10182231邹琳怡 10182207丁炳柱8022012004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SCP分析【实验要求】通过分组进行相关企业的信息查询得到数据及资料,以基础上进一步讨论SCP分析。

【实验基础】SCP分析: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

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

分析程序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

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本文试图利用SCP理论分析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产业组织状况。

【实验内容】◇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结构(structure)【内容】1 SCP 范式中的市场结构及衡量标准SCP 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学派创设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构建具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1]。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行为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集中度是指市场集中度,这是市场结构的一个衡量指标,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某个企业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产品差异化,是指在企业提供的产品上,造成了足以引起购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购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实验指导书-(1)

《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实验指导书-(1)

一、产品策略操作在了解了手机产品生产、研发、包装等费用之后,将每年的相关生产数据记入表格。

在所营销的区域内进行广告投放,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在必要的时期进行促销活动,扩大市场份额数量。

操作时注意每项广告投入的宣传有效度和合作渠道的品牌知名度的大小。

操作完后填写下表:对所营销的区域进行不同档次产品的定价,定价之前要先了解渠道的价格范围,系统已经给出不同档次的价格范围,根据的渠道要求、竞争情况、利润情况等合理定价调价。

超市和商场是系统提供的两大销售渠道,上文我们已经讲到与渠道合作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营销决策,填写渠道汇总表。

在公司目前已有的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得到目标渠道记录调查表。

填写下表:学生定价≤最大进货价,学生品牌≥渠道品牌要求,学生信用等级≥渠道信用等级要求,满足以上条件的渠道订单可统计为目标渠道。

%100)(⨯⨯-⨯〉--〈=订单量销售管理费产品定价订单量销售管理费生产成本产品定价渠道销售利润率五、招投标操作标书详情主要包括了:产品的档次、所属区域、品牌知名度、信用等级、采购数量、投标日期、付款日期、标书价格、投标保证金、违约罚款、履约保证金。

学生可以实时关注招标公告,根据学生公司的资金及战略状况选择是否有必要进行投标。

评标标准为:品牌知名度30%、投标价格比值为70%。

中标之后销售利润率计算方式如下%100⨯⨯-⨯〉-〈=订单量投标价标书价格订单量生产成本投标价竞标销售利润率根据以上情况,学生填写如下表格:购产品信息;学生有产品但没有订单,可以发布销售产品信息。

通过交易平台,学生可以体验在线洽谈及签订买卖合同的过程。

自由交易销售利润计算方式如下:自由交易销售利润=(合同价-生产成本) ×交易数量学生可根据前二种销售方式大概得出低、中、高档产品在某一年内的总需求量。

以计算华北地区不同档次产品需求量为例,华北地区商场,超市中所有低,中,高档产品的需求量,再加所发布的标书中华北地区低、中、高档产品的数量,大概得出系统在这一年度内华北地区不同档次产品的总需求量,其他区域计算方式类似,填写下表格:通过表格综合对比得出不同产品档次,不同区域的需求量,学生根据此结果品周转最快。

产业市场的 SCP 分析

产业市场的 SCP 分析

产业经济学实践一:产业市场的SCP 分析实验课时:2一、实验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掌握产业组织的 S-C-P 分析即分析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通过产业调查和产业跟踪分析,对某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系统分析。

使学生把握若干产业的发展动态,灵活运用产业组织原理,搜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退壁垒等关键指标,形成对当前若干产业市场结构的清晰认识。

研究企业定价、企业产品策略和排挤竞争对手策略,分析企业的市场行为。

分析市场绩效指标之一的利润率,在广泛调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最后撰写产业市场的 SCP 分析报告。

二、实验方法与要求1.实验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意愿,选择一、两个产业进行跟踪分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相互配合,进行产业市场调查。

对市场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历年统计年鉴和产业数据库的数据,计算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指标,进行产业组织的 SCP 分析,并形成产业组织的 SCP 分析报告。

2.实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某产业内市场上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企业数、以及资产总额等相应产业组织数据,计算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退壁垒等关键指标,进行市场结构分析(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的判断和分析);了解企业动态,观察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价、广告和兼并等行为,并进行市场绩效分析;学习产业组织 S-C-P 分析报告的撰写。

三、实验内容1. 市场结构的计算分析,包括计算产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n)、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数(HII)等指标,判断产业的市场结构以及影响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

2. 市场行为的计算分析,包括企业定价行为和产品策略。

3. 市场绩效的计算分析,计算利润率指标、贝恩指数、勒纳指数等指标,进行产业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4. 撰写产业组织的S-C-P分析报告。

四、实验步骤1. 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分组,大约 4-5 人一组;2. 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开展市场调查工作,搜集相关数据资料;3. 根据数据资料,进行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退壁垒关键指标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结构分析;4. 观察企业在市场中的各种行为,包括定价、广告、促销,并进行市场行为初步分析;5. 市场绩效的利润率计算;6. 撰写产业组织 S-C-P 分析报告。

产业经济学课程简介

产业经济学课程简介

培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牢固树立“创造与创新”知识的思想,具备良好 的自学能力。
产业组织案例:小灵通即将退市

小灵通“大事记” ●1998年 01月,浙江余杭区正 式开通小灵通。 ●2003年 03月,小灵通在北京 怀柔放号。 ● 2006 年 8 月底,中国小灵通 用户达到 9300 万,小灵通达到 巅峰。 ●2007年 11月,信息产业部数 据显示小灵通用户 10 个月减少 250万户。 ● 2009 年 2 月,工信部发文要 求小灵通在 2011 年底前彻底退 网。
考核方式
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30% 考试成绩占 70%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后,学生学会理解并分析一个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 般规律、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等)、理解整 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英文名称:Industrial Economics
总 课 时:经济学专业54 管理类专业36

分:经济学专业3
管理类专业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讲教师:孙智君
E-mail: zhangsunzhijun@
课件存放:pptofszj@
密码:
pptszj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导论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关联 产业结构优化
4 6 6 4
第五章
课堂讨论 第六章 (一) 第六章(二) 第六章(三) 案例分析 第七章 合 计
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实证分析
韩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组织之理论流派 产业组织之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之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中国近年来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政策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教育设计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教育设计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教育设计作者:曹惠敏廖望科李刚任志新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05期摘要:OBE教育理念要求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强调学以致用,基于OBE 教育理念,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建立反向的教学逻辑,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创建全新的教学解构,通过“教学三十六计”的设计,将晦涩难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拆解和重构,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通过学习,实现学会,达到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OBE;教学解构;投入产出;三十六计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5.078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国家质量标准中要求学习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联系性,对于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停留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解并学以致用,转变教学设计模式十分关键。

1教学设计理念1.1设计原则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s)。

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

1.1.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强、关联度高、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其中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也是产业经济学必学必会的内容。

我们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成果的运用与创新。

不仅是学生知道、了解的相关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学习成果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结果,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其存续性更高,价值性更大。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作者:赵捷毅来源:《财讯》2020年第03期摘 ;要:产业经济学是西方现代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课程,是从微观经济的基础上所发展的,其主要作用是对产业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动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产业布局等进行研究。

现如今,产业经济学已发展形成多种流派,对此,本文首先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几种产业经济学流派以及其所对应的研究方法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经济市场不断放宽,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逐渐涌现出很多产业经济学理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应用经济学理论中,产业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分支,有利于对实际案例、实际经济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差异较大,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也有一定区别,因此,亟需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一、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又被称为产业组织学或者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的起源比较早,一般认为起源于美国。

产业经济学的特点在于通过围绕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三个基本层次,将竞争、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作为核心,对产业中企业之间的垄断以及竞争关系结构进行分析,将不完全竞争状态作为分析出发点,对不完全竞争模型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探讨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绩效之间的关联,进而促进市场绩效公共政策效应的提高。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

在案例研究法的应用中,要求将实际的经济现象作为研究案例,将定性分析方式与定量分析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对某一种经济规律进行分析,主要被应用于复杂经济案例研究中。

比如,在对行业市场结构进行考察分析时,可采用案例研究法,对行业市场结构以及企业行为进行市值分析,进而判断市场结构对于企业行为以及绩效的影响。

(2)经济计量法。

在产业经济学中,经济计量方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要求以定量化统计指标作为基础,常见指标包括市场集中度、基尼系数、熵指数、贝恩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二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部分:分析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过程首先,我们选定上海地区为研究对象。

搜集并整理其在2002年到2012年间的数据,具体如下:2002年---2012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即三大产业分布情况单位:亿元(一)计算三大产业产值在总产值的占比: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绘制折线图:(二)计算三大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并绘制折线图:(三)绘制人均GDP随年份的变化曲线。

(四)产业结构高级化判断:利用“标准结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判断。

产业结构高级化有诸多方面的表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四个方面:(1)产值结构高级化(2)资产结构高级化(3)技术结构高级化(4)劳动力结构高级化。

但一般在国内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文献中,绝大多数选用产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来分析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将其作为衡量高级化的指标。

具体的标准为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

1)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80年及2002—2012消费者价格指数,将2002年到2012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80年的水平,并根据1980年1美元=1.498元,将人民币换算成美元。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产值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是,必须使用合理的价格体系,当比价不合理时,其所翻涌的产出结构是扭曲的,此时的产出结构不能反映出产出结构,因而在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时会存在误差。

2.一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在劳动力你能够自由流动的商品社会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就行成了劳动力结构。

劳动力结构较之产值结构对人们更为直观和更易于观察。

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该理论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劳动力作为产业结构系统的投入,是诸多投入要素之一。

因此,仅从劳动力要素一个方面来产业结构,进而衡量其高级化有失全面性(2)不同的劳动力具有相当的异质性。

由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换算问题一直存在,因而用劳动力人数结构来反映劳动力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3)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流动问题。

若劳动力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泽尔一个产业对劳动力的雇用不能真实反映该产业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因而所观察的产业结构在劳动力结构上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扭曲的假象。

第二部分分析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规律2002 100 1.4 45.7 41.3 4.4 52.9 2003 100 1.2 47.9 43.9 4.0 50.9 2004 100 1.0 48.2 44.5 3.7 50.8 2005 100 1.0 47.4 43.7 3.7 51.6 2006 100 0.9 47.0 43.3 3.7 52.1 2007 100 0.8 44.6 41.3 3.3 54.6 2008 100 0.8 43.2 39.6 3.6 56.0 2009 100 0.7 39.9 36.0 3.9 59.4 2010 100 0.7 42.0 38.0 4.0 57.3 2011 100 0.7 41.3 37.6 3.7 58.0 2012 100 0.6 39.0 35.2 3.8 60.4上海三大产业劳动力人数(万人)年份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2792.0484.24320.93386.87 2003813.0573.72317.12422.21 2004836.87 67.29315.97453.61 2005863.3261.02322.33 479.97 2006885.5155.33327.63502.55 20071024.3353.71422.55548.07 20081053.2449.38424.16579.70 20091064.4248.53423.03592.86 20101090.7637.09443.74609.93 20111104.3337.28445.08621.97 20121115.545.70439.96629.84(一)验证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上面的两个折线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劳动力逐渐上升;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从而很好的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验证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对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如下结论:(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

(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从以上上海的产值及劳动力人数的数据和折线图中亦可以看出,上海的发展也很好的验证了库兹涅茨法则。

第三部分一.三个省份的产业结构差异分析上海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二产业。

当然,第二产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但是第一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微乎其微,有时候呈现负的增长。

以上分析表明上海现在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以第三产业为主要推动力,第二产业发挥基础地位的高级产业结构。

湖南省和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比较相似,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人均GDP的增长率。

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不及第二产业,但是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第一产业也有小幅度的增长,保持的5%左右,对经济的增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总的来说,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的高级化程度,合理化程度都远远高于中西部省份湖南和四川。

二.三个省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研究采用相似系数作为判断地区间产业同构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Sij表示i地区和j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 m=1, 2, 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似系数;Xik、Xjk表示部门k在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Sij=1表示两区域结构完全一致,为0时表示完全不同,Sij大于015表示两区域结构趋同度大,Sij小于015时趋同度小。

上表的数据看出三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的,所有的相似指数都大于0.5,相似系数逐渐的趋于一。

分析其原因,这是整个中国都面临的一个产业结构严重高度趋同的现象。

在各个地区的支柱产业都存在严重的一致性。

缺乏了结合各自的地区优势,重点发展自己优势特色产业的理念。

政治、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市场等四个因素导致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产生的原在政治因素方面:区域政府参与区域经济活动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基础上对政治力量相同或不同的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政治力量相同的各区域中,致力于实现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个政府,各区域的产业即使相同也可以被认定为合意性的趋同,然而在多个区域内只要存在一个重视自身利益的区域政府,行政垄断和行政壁垒的局面就会形成,从而出现该区域政府发展与其他区域相同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往往缺乏经济效益且有重复建设的嫌疑,进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相同的现象也是不合意的;在至少存在一个区域拥有其他区域无法获得的政治特权的情形下,只有不尊重市场规律并存在行政垄断的其他区域政府才可能会盲目的发展与其相同的产业,而这种情形下形成的产业同构属于不合意的产业趋同。

在自然资源禀赋方面: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乃至较长的时期内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是不合意的,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不同的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同,生产不同的产品,使得区域间贸易成为可能;自然资源贫乏区域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区域所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极有可能产生合意的效果,而自然资源贫乏区域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区域所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也会产生区域间贸易。

在生产要素方面:生产要素极化过程使得区域间的产业布局产生差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难以产生;而生产要素的扩散效应可能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产生,判断这种趋同是否合意的标准在于产业内贸易情况以及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升级状况。

在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是合意的,不同区域产业之间往往出现产业内贸易,积聚产生的规模效应比较明显;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是不合意的,是短期的,也是不稳定的,因为不同区域往往重复建设相同的产业,这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三.落后省份对发达省份之间存在着经济追赶从上述的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在2005年后,三个省份的人均GDP增长情况,其中上海GDP增长率下滑,在5%左右,二湖南省和四川省却是GDP增长率在不断的增长,并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

这无疑说明了湖南省和四川省在GDP增长上正在对上海进行赶超。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海经济本来就很发达,经济基础后,虽然在相对增长率低,但总量还是远超于其他两个省份。

而中部省份湖南和西部省份四川的发展史得益于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和从东部转移过来部分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其在总量还是远远低于发达的东部省份上海。

但这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和良好的势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