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合集下载

QOS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QOS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6。

3 UNI 侧QOS 策略验证6.3。

1 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6。

3。

2 基于流分类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能力测试6.3。

3 色敏感功能验证1.按测试配置连接网络。

2.在NE1和NE2之间创建依次OCH电路,ODUK电路,1条LSP,配置1条PW 复用到这条LSP,配置NE1到NE2之间的以太网EVP—line业务,设置业务的VLAN ID=100。

3.创建流分类规则,并将该规则应用到业务所使用的客户侧端口.4.配置以太网业务的PIR=800M、CIR=200M.5.配置入口优先级与三色报文的映射表:pri=0、2、4、7的包为黄色,pri=1、3、5、6的包为绿色。

6.配置色敏感模式,配置Meter后的三色报文与出标签的EXP的映射表:为绿色和黄色报文分别制定不同的EXP,例如设置绿色7,黄色4。

7.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端口1分别发送如下数据包:1)发送:Vid=100,prio=1、3、5、6的单一或混合包,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

2) 发送:Vid=100,prio=0、2、4、7的单一或混合包,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

8.改变参数PIR、CIR、两个映射表,重做以上测试;9.通过仪表监测NNI接口上的数据帧,并分析结果。

10.关闭入口的色感知,配置为色盲模式。

11.发送:Vid=100,prio=0、2、4、7的单一或混合包(黄色报文),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12.通过仪表监测NNI接口上的数据帧,并分析结果。

6.4 NNI 侧QOS 策略验证6.4.1优先级调度测试6。

4.2拥塞控制策略测试6.4.3接入速率控制测试6。

4。

4连接允许控制(CAC)机制6.4。

5客户业务优先级重映射能力6。

5 UNI 侧QOS 策略验证----步骤6.4.1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PW,L2VPN,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业务流分类测试步骤:1)配置业务留分类规则(如图):PTN相关配置———-ACL配置(新增),需要填写入口的“槽位号”;“端口号”;“ACL流分类"为“是”。

主流程核心功能测试用例

主流程核心功能测试用例

主流程核心功能测试用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而测试用例则是测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用于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

针对软件的主流程核心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主流程核心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1. 登录功能测试用例: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够成功登录系统。

测试步骤:1.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2.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3.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错误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4. 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时,能够成功登录系统;在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时,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在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2. 添加商品功能测试用例: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够成功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测试步骤:1. 在商品列表中选择一个商品,点击“添加到购物车”按钮。

2. 在商品详情页面点击“加入购物车”按钮。

3. 尝试添加一个已经在购物车中的商品。

预期结果,在点击“添加到购物车”或“加入购物车”按钮后,商品能够成功添加到购物车;尝试添加已经在购物车中的商品时,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提示。

3. 下单功能测试用例: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够成功下单购买商品。

测试步骤:1. 在购物车中选择一个商品,点击“结算”按钮。

2. 选择收货地址、支付方式等信息,点击“提交订单”按钮。

3. 尝试提交一个没有选择商品的订单。

预期结果,在选择商品并填写完整订单信息后,能够成功提交订单;尝试提交没有选择商品的订单时,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提示。

通过以上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可以有效地验证软件的主流程核心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测试用例的设计也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需求,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和效率。

基站业务QoS测试方案

基站业务QoS测试方案
IEXP/802.1p
队列调度
带宽分配
A网侧
B下连A
4,6
PQ(优先队列)
限速90%
限速90%
7532
轮询队列1
剩余带宽的80%
剩余带宽的80%
1,0或其它
轮询队列2
剩余带宽的20%
剩余带宽的20%
6)测试仪模拟基站侧与BSC/RNC/aGW侧1X业务分别双向打流802.1P=IPP:5/4/3,在A3及B1网络侧抓包,观察MPLS EXP值是否修改为4;且A3/B1业务侧及CE出方向IPP值是否保持不变。
7)测试仪模拟基站侧与BSC/RNC/aGW侧DO业务分别双向打流802.1P=IPP:5/4/3,在A3及B1网络侧抓包,观察MPLS EXP值是否修改为4;且A3/B1业务侧及CE出方向IPP值是否保持不变。
8)测试仪模拟基站侧与BSC侧LTE业务分别双向打流802.1P=IPP:5/4/3,在A3及B1网络侧抓包,观察MPLS EXP值是否修改为3;且A3/B1业务侧及CE出方向IPP值是否保持不变。
4)BSC/RNC/aGW->基站方向:1X流量,在接入CE1/CE2后强制将其MPLS EXP改写为4;DO流量,在接入CE1/CE2后强制将其MPLS EXP改写为4;LTE流量,在接入CE1/CE2后强制将其MPLS EXP改写为3;EXP、IPP值在整个承载网中透传。
5)在A设备网络侧出方向及B下连A设备的物理接口出方向配置DiffServ,调度策略见下表:
9)测试仪发送双向背景流量950Mbps,128~1500字节。
10)测试仪双向打流,1X流量为128字节、60Mbps,DO流量为256字节、40Mbps,LTE流量为256字节,100Mbps;观察QoS流量调度结果,并记录policing和shaping的精度。

测试流程和规范范文

测试流程和规范范文

测试流程和规范范文1.测试流程:1.1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流程的第一步是与业务和开发团队合作,了解需求,并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任务分配以及测试资源的规划。

1.2测试用例设计: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和功能规格书编写测试用例,并确保测试用例的完备性和可追溯性。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不同的场景,包括正常场景和异常场景。

1.3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包括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安装和配置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测试数据和测试工具。

1.4执行测试用例:在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缺陷跟踪。

1.5缺陷管理: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发现和记录软件中的缺陷,并分析其严重性和优先级。

然后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并跟踪缺陷的处理情况。

1.6重复测试:在缺陷修复完成后,需要对修复的功能进行重新测试,以确保缺陷已经被修复并且功能正常。

1.7测试总结和报告: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目标的达成情况、测试覆盖率、缺陷统计以及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2.测试规范:2.1测试命名规范:测试用例和测试文档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范,以便于管理和查找,例如命名时使用有意义的名称和编号,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等。

2.4测试结果记录规范:在执行测试时,需要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的日期、执行者、测试结果和问题备注等信息。

2.5缺陷管理规范: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准确记录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的标题、描述、重现步骤等。

同时,还需要分析缺陷的严重性和优先级,并跟踪缺陷的处理情况。

2.6测试文档规范:测试文档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部分。

同时,测试文档应与开发文档保持一致,以便于对开发和测试工作进行跟踪和交流。

以上是测试流程和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循测试流程和规范,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并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一、正常登录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已经注册好的正确用户名,比如说“超级飞侠”。

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对应的正确密码,就像给超级飞侠输入它的秘密指令“123456abc”。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成功跳转到用户的个人主页,能看到类似“欢迎回来,超级飞侠!”这样的欢迎语,并且可以看到个人信息、功能菜单等只有登录后才能看到的东西。

二、边界值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短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进入登录页面。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用户名,假如是3个字符的“abc”。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密码,比如6个字符的“123456”。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成功登录,进入到和正常登录一样的个人主页,显示欢迎语等相关信息。

2.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长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界面。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用户名,假设是20个字符的“这个用户名超级超级超级长1234567890”。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密码,像是30个字符的“这个密码超级超级长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

按下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顺利登录,显示个人主页和欢迎信息,没有任何报错提示。

三、异常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用户名不存在登录。

测试步骤:来到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框里输入一个根本没注册过的名字,例如“不存在的大侠”。

在密码框里随便输入一串字符,像“888888”。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弹出提示框,上面写着“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或者注册”之类的话,并且停留在登录页面,不允许进入个人主页。

2. 测试用例名称:密码错误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窗口。

输入一个正确注册过的用户名,比如“勇敢小战士”。

但是在密码框里输入错误的密码,像是“错误密码123”。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弹出提示框,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页面保持在登录界面,不能进入个人主页。

qos处理流程

qos处理流程

qos处理流程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在网络中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优先级和带宽分配,以保证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QoS处理流程是指在网络中实现QoS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本文将从QoS处理流程的角度,介绍QoS的工作原理、常见的QoS技术和实施步骤。

一、QoS的工作原理QoS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网络中各种数据流的特点和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以确保不同类型的数据流在网络中能够得到满足的服务质量。

QoS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低延迟、高带宽、低丢包率和低抖动的网络传输。

QoS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分类:将网络中的数据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实时流、敏感流和普通流等,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类。

2. 流量标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进行标记,以便在后续的处理中根据标记对数据流进行不同的处理。

常见的标记方式包括802.1p和DiffServ等。

3. 流量调度:根据流量分类和标记的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

通过使用调度算法和队列管理策略,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优先级和带宽保障。

4. 流量控制:通过对数据流的速率进行限制和调整,控制网络中的流量,避免网络拥塞和资源浪费。

常用的流量控制技术包括令牌桶和漏桶算法等。

5. 流量保护:为关键数据流提供保护机制,防止其受到非关键数据流的影响。

常见的保护机制包括优先级队列和带宽保障等。

二、常见的QoS技术1. 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DiffServ是一种基于流量分类和标记的QoS技术,通过对数据流进行分类和标记,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调度。

2. 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是一种用于实现网络资源预留的QoS技术,通过建立预留路径和预留资源,为特定的数据流提供优先级和带宽保障。

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评估与控制

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评估与控制

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评估与控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早期的狭窄带宽到如今的高速宽带,网络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和用户数量的剧增,如何评估和控制网络服务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评估网络服务质量QoS的标准评估网络服务质量QoS需要确定一些度量标准,以便对其进行定量的衡量和比较。

主要的评估标准包括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

1.带宽:带宽是指网络传输数据的速率,通常以bps(bit per second)为单位。

2.时延: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它包括传输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传播时延等。

3.抖动:抖动指的是网络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程度。

如果时延变化较大,会导致实时应用(如语音和视频)的质量下降。

4.丢包率:丢包率是指网络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比例。

较高的丢包率会导致数据传输不完整,影响用户体验。

二、评估网络服务质量QoS的方法为了评估网络服务质量QoS,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1. Ping测试:Ping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网络延迟的方法。

通过发送ICMP回显请求消息,然后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间,从而评估网络的时延。

2. Traceroute测试:Traceroute测试可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互联网中的路径,并测量每个节点的往返时间。

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网络中的瓶颈点。

3. 带宽测试:带宽测试可以测量网络的传输速率,常见的工具有Speedtest和iPerf等。

4. 视频和音频质量评估:对于实时应用,如视频和音频,可以通过评估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卡顿和回音等指标来判断其质量。

三、控制网络服务质量QoS的方法为了提高网络服务质量QoS,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来改善网络性能。

1. 智能路由器:智能路由器可以根据流量的特性动态调整路由,从而平衡网络负载和控制时延。

单元测试步骤及测试内容怎么写的

单元测试步骤及测试内容怎么写的

单元测试步骤及测试内容怎么写的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代码中的单元(最小的测试单位)进行测试,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减少Bug的产生,保证软件的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单元测试的步骤及如何编写测试内容。

单元测试步骤1.确定被测函数或模块:需要首先确定被测函数或模块。

这个函数或模块应该是最小的可测试单元,通常是一个函数或一个类。

2.编写测试用例:根据被测函数或模块的要求,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以及测试条件等。

3.编写测试代码:写测试代码来调用被测函数或模块,并使用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4.运行单元测试:运行编写的测试代码,确保被测函数或模块按照预期运行。

5.检查测试结果:检查测试结果,确保被测函数或模块的功能符合预期。

如何编写测试内容在编写测试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边界情况测试:针对函数或模块的边界情况编写测试用例,例如输入为最大值、最小值、空值等。

2.异常情况测试:测试函数或模块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例如输入非法数据、网络异常等。

3.逻辑覆盖:确保测试用例覆盖函数或模块中的所有逻辑分支,以保证整个代码的覆盖率。

4.性能测试: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函数或模块,可以编写性能测试用例,评估其执行效率。

5.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集成测试,确保多个模块、函数之间的协作正常。

通过遵循以上步骤和编写合适的测试内容,可以有效提高软件质量,减少Bug 的产生,保证软件的稳定性。

单元测试是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UNI 侧QOS 策略验证6.3.1 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6.3.2 基于流分类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能力测试6.3.3 色敏感功能验证5.配置入口优先级与三色报文的映射表:pri=0、2、4、7的包为黄色,pri=1、3、5、6的包为绿色。

6.配置色敏感模式,配置Meter后的三色报文与出标签的EXP的映射表:为绿色和黄色报文分别制定不同的EXP,例如设置绿色,黄色。

7.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端口1分别发送如下数据包:1) 发送:Vid=100,prio=1、3、5、6的单一或混合包,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

2) 发送:Vid=100,prio=0、2、4、7的单一或混合包,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

8.改变参数PIR、CIR、两个映射表,重做以上测试;9.通过仪表监测NNI接口上的数据帧,并分析结果。

10.关闭入口的色感知,配置为色盲模式。

11.发送:Vid=100,prio=0、2、4、7的单一或混合包(黄色报文),改变发送速率(分别为100M和300M)。

12.通过仪表监测NNI接口上的数据帧,并分析结果。

6.4 NNI 侧QOS 策略验证6.4.1优先级调度测试6.4.4连接允许控制(CAC)机制6.4.5客户业务优先级重映射能力6.5 UNI 侧QOS 策略验证----步骤6.4.1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PW,L2VPN,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业务流分类测试步骤:1)配置业务留分类规则(如图):PTN相关配置----ACL配置(新增),需要填写入口的“槽位号”;“端口号”;“ACL流分类”为“是”。

2)在“入口ACL基本配置”里面配置业务流分类规则,可以配置“vlan”“vlan优先级”,“目的/源MAC”“目的/源IP”来进行业务流的分类(如下图):例如:配置VLAN=200,那就只有VLAN为200的业务流才能通过;配置VLAN优先级为5,那就只有VLAN优先级为5的业务流才能通过;如果配置多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条件的业务流才能通过。

3.优先级映射能力测试步骤:1)优先级映射就是PRI----PHB----EXP的一个映射过程,PRI----PHB为入方向的映射,PHB----EXP为出方向的映射;2)例如按照以下表格进行配置,并说明:PRI PHB EXP1 AF1 43 CS6 5配置入方向PRI----PHB的映射(如图);QOS配置---DS域配置(新增,自己填写“DS域名称”)---映射关系,配置入方PRI----PHB的映射,“用户优先级类型”为“802.1p”;“方向”为“入方向”,PRI----PHB的映射关系,按照以上表格进行配置的。

3)配置出方向PHB----EXP的映射(如图);QOS配置---DS域配置(新增,自己填写“DS域名称”)---映射关系,配置出方PRI----PHB的映射,“用户优先级类型”为“EXP”;“方向”为“出方向”,PHB----EXP的映射关系,按照以上表格进行配置的。

4)配置DS模板(如图):QOS配置---模板配置(新增,自己填写“DiffServ模板名称”),“方向”为“双向”;“入方向的dsdomain”“出方向的dsdomain”分别填写2)3)里面的“DS域名称”5)分别在出口入口处调用DS模板;入口调用DS模板:PTN相关配置---以太网接口配置-----逻辑接口QOS配置----DS模板名称出口调用DS模板:PTN业务配置----tunnel配置---标签转发信息-----DS模板名称6)在NNI侧抓包,查看EXP值与PRI值得对应关系,是否与上述所配置的相符;6.4.2基于流分类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能力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PW,L2VPN,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配置ACL控制访问列表:PTN相关配置---ACL配置(新增)---填写入口的槽位号,端口号;ACL流分类为“否”;策略配置信息中的“丢弃”为“是”。

配置ACL规则:在“入口ACL基本配置”里面“规则关联1/2/3”选择;例如“关联规则1”选择“VLAN ID”,填写“VLAN”值为100。

则vlan=100的业务流会丢弃;如果选择多个关联规则,则需要同时满足条件的业务流才丢弃;6.4.3色敏感功能验证----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PW,L2VPN,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1)配置入方向的染色表:QOS配置---DS域配置2)配置出方向的映射表:3)生成DS模板:QOS配置---模板配置(新增,自己填写“DiffServ模板名称”),“方向”为“双向”;“入方向的dsdomain”“出方向的dsdomain”分别填写以上配置入/出方向的2个“DS 域名称”(如下图)4)分别在出口入口处调用DS模板;入口调用DS模板:PTN相关配置---以太网接口配置-----逻辑接口QOS配置----DS模板名称出口调用DS模板:PTN业务配置----tunnel配置---标签转发信息-----DS模板名称5)配置meter,进行重染色:PTN相关配置---以太网接口配置----流配置,“模式”改为“MEF trTCM”,修改CIR,PIR的值。

在nni侧抓包,分析EXP值;6)修改入口染色为“色感”模式:在nni侧抓包,分析EXP值;预期结果如下表:色盲模式下,发送pri=0,2,4,7和pri=1,3,5,6的业务流,都可以抓到EXP值为4,7;色感模式下,发送pri=0,2,4,7的业务流,都可以抓到EXP值为4;色感模式下,发送pri=1,3,5,6的业务流,都可以抓到EXP值为4,7;色盲模式Pri=0,2,4,7 (黄色) EXP=4,7Pri=1,3,5,6, (绿色) EXP=4,7色感模式Pri=0,2,4,7 (黄色) EXP=4Pri=1,3,5,6, (绿色) EXP=4,76.4 NNI 侧QOS 策略验证----步骤6.4.2优先级调度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PW,L2VPN,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按照SP调度,配置出口调度策略:PTN业务配置---pve接口配置----物理QOS配置----以太网出口队列调度,在仪表出发pri=0,1,2,3,4,5,6,7的8条流,制造出口拥塞(出口限速),查看各个流的接受情况;出口限速:PTN业务配置---pve接口配置---出口带宽(单位:M)3.按照SP+WFQ调度,配置出口调度策略:PTN业务配置---pve接口配置----物理QOS配置----以太网出口队列调度,配置AF1----AF4位WFQ模式,权重分别为4,3,2,1,分别占的比例为:AF1占4/10,AF2占3/10,AF3占2/10,AF4占1/10;其他为SP模式。

在仪表出发pri=0,1,2,3,4,5,6,7的8条流,制造出口拥塞(出口限速),查看各个流的接受情况;在出口拥塞的情况下,带宽的抢占情况, 符合CS7>CS6>EF> AF> BE,AF 部分按照比例进行分配;6.4.2拥塞控制策略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2条PW,2条EVP-line业务,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例如:在仪表上设置EVPL1业务VLAN=100,PRI=1,设置源MAC地址递增;EVPL2业务VLAN=200,PRI=7,2条流的发送速率都为1000M;3.出口限速,限速为1000M,PTN业务配置---pve接口配置---出口带宽(单位:M)4.拥塞策略为:队尾丢弃模式,抓包分析:(抓包之前开启支线路盘关门狗qoshelp qos_set_watch_dog)默认是开的1)先发送高优先级流量,抢占全部出口带宽,再发送低优先级流量。

低优先级业务被缓存,超出缓存高门限部分全部丢弃。

(如果出口限速有误差或者不是很精确,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出口限速的带宽,要保证低优先级没有流量通过,高优先级可以允许少量的丢包)2)启动低优先级的业务出口的抓包。

3)停止低优先级发送,然后停止高优先级业务发送。

4)低优先级业务出口捕捉到缓存的全部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5)()5.拥塞策略为:WRED模式,1)配置WRED模板:QOS配置----WRED配置(新增),如图表示:缓存区到50%开始丢包,到100%丢包率逐渐到80%;越靠近门限,丢包率越高;2)调用WRED模板:PTN业务配置---PVE接口配置--物理口QOS配置----以太网出口队列拥塞策略(如下图),服务等级配置1和7和配置业务pri对应,拥塞策略模式为“WRED”;分别在绿,黄,红丢弃名称调用WRED模板。

6.抓包分析:1)先发送高优先级流量,抢占全部出口带宽,再发送低优先级流量。

低优先级业务被缓存,超出缓存高门限部分全部丢弃。

2)启动低优先级的业务出口的抓包。

3)停止低优先级发送,然后停止高优先级业务发送。

4)低优先级业务出口捕捉到缓存的全部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7.预期结果,抓包分析缓存区的低优先级包,由于设置了低优先级的源MAC地址为递增的,可以通过MAC的情况来判断。

尾丢弃时,抓到低优先级的数据源MAC为递增连续的;WRED模式时,抓到低优先级的数据源MAC到50%后,就会丢包,而且越接近门限丢包越多;6.4.2接入速率控制测试----步骤1.依次配置好OCH,ODUK,TUNNEL,2条PW,2条EVP-line业务,保证业务能正常通信;2.分别配置2条EVPL业务的CIR,PIR。

配置wred模板:调用wred模板:PTN业务配置—PVE接口---物理口QOS配置:PTN相关配置---以太网接口配置-----流配置,修改“模式”为“MEF trTCM”和CIR,PIR的值。

仪表分别发送业务流,业务流要大于PRI值,查看仪表的丢包情况。

预期结果为:超过PIR的部分的流会丢弃。

3.设置CIR1=600,PRI1=800;CIR2=800,PRI=1000;出口限速为CIR1+CIR2=1400,2条EVPL仪表分别发送1000的流量,查看2条流的接收情况,预期结果为:在出口拥塞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每条流的CIR带宽,所以EVP1会接收到600M的流量,EVPL2接收到800M流量。

6.4.2连接允许控制(CAC)机制----步骤1.配置OCH,ODUK,在ODUK下配置2条LSP,配置LSP时,使能“带宽控制使能”为“工作与保护都使能”(如下图),在其实一条LSP下配置2条PW,在配置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