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工业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工业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工业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电机组质量标准的日益提高,机组的稳定运行成为一项基本要求。

爆管事故的发生不仅使设备检修工作量和检修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时甚至发生人员伤亡和设备严重损坏事故。

关键词:工业锅炉;过热器爆管;处理措施前言目前,锅炉四管泄漏仍是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分析电厂锅炉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并给出相关预防建议,对于防范过热器爆管,避免非计划停运有重要的意义。

1过冷沸腾发生的机理、形成过程及现象1.1机理从宏观上看,当锅炉水冷壁管壁得不到足够流速的水冷却时,管内传热工质不能及时将水冷壁管沿长度方向上的热量带走,就会出现管壁因单位长度上热负荷集中,即热流密度太大,而造成破坏。

从微观上讲,管内工质由于循环动力不足而使循环局部受到了破坏,至使管材在长度方向上总是存在一个热负荷峰值的最大点,此点被称为水循环工质相变点。

此时,管内工质只要经过此点,靠近管壁的工质就会发生气化,气化后包裹在气囊内的水温度在达不到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也不断逐层发生气化现象,这样就发生了湍流气化状态(湍流相变模式),即“局部汽水共腾”。

1.2形成过程基于上述机理,从宏观上来分析,是由于锅炉上升管与下降管之间的循环动力不足,使上升管中的水流速降低,不能及时将管外壁的热负荷高效吸收,至使管排中受热最强的个别水冷壁管的热流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的水冷壁管,率先发生过冷沸腾现象。

一旦有一根水冷壁管因爆管不能工作,必然增加其余水冷壁管的热负荷强度,导至该管周围的水管发生不同程度的过冷沸腾,使一部分水冷壁管受到破坏。

在水冷壁管内汽水共腾过程中,由于上升水管内水流上升流速动力不足,不能及时带走管壁壁温升高的热量,但总能带走一部分热量,那么该水冷壁管表现出来的首先是以变形来补偿热流密度的变化,同时通过变形使水冷壁管内的水获得一定的动力补偿。

管内一部分水流局部处于气化状态,水流在管内处于非满管流态,以一部分工质的气化潜热方式迅速带走热量,随着热负荷的增加,水管火侧部分处于半干烧状态,管内壁的水使管壁处于淬火状态,使水管材料进行着过烧—冷却、冷却—再过烧的重复状态,水冷壁外壁会不断地脱碳,一层一层脱碳剥落,使管壁逐层减薄。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屏式过热器是一种利用热力作为能源的设备,主要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爆管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对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设计不合理屏式过热器在设计阶段可能存在管道过于细小、结构不坚固等问题,导致承受高温高压时无法正常工作,容易发生爆管。

2. 设备老化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设备零部件的老化,管道内壁会发生腐蚀、磨损等现象,使得管道承受压力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爆管。

3. 运行参数异常长期运行参数异常,比如过高的温度、压力等,会导致设备疲劳程度增加,容易发生爆管。

4. 清洗不彻底屏式过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灰尘、污垢等杂质,如果清洗不彻底,这些杂质就会在管道内导致积聚,影响热交换效率,加速管道磨损,最终导致爆管。

5.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使用屏式过热器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比如超负荷运行、排污不及时等,都有可能导致爆管的发生。

二、屏式过热器爆管处理措施1. 设计合理在设备设计阶段,要采用合理的材料、管道直径和结构设计,提高设备的承压能力,降低爆管的风险。

2.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屏式过热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质和污垢,修复磨损的管道,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控制运行参数严格控制屏式过热器的运行参数,比如温度、压力等,确保设备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运行,降低爆管的风险。

4. 操作规程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规程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爆管事件发生。

5. 安全警示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少人身伤害的发生。

6. 故障处理及时一旦发现屏式过热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及时进行故障处理,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屏式过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冶金等行业。

由于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爆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设备安全。

因此,对屏式过热器的爆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探究,对于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压力过高。

由于屏式过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传热面积相对较小,工作压力相对较高,一旦压力超过了设备承压能力,管壁将会发生破裂,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二、运行温度过高。

由于屏式过热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的冲击,且经常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管内的温度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高的状态,如果设备密封性能不良或者设备固定方式不妥,则很容易出现管道变形或者挤压,形成管壁的撑爆,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三、系统操作不当。

由于屏式过热器属于一种高技术、高难度的设备,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如水侵入管道、管道连接不牢等,都会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面对屏式过热器的爆管问题,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一、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异常现象进行处理。

二、控制设备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以保证设备工作在安全参数范围内。

三、合理选择设备固定方式,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四、加强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于设备操作的技能和意识。

综上所述,屏式过热器的爆管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

只有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控制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措施的正确实施,才能有效的避免设备的爆管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屏式过热器是一种用于汽锅炉、电力锅炉等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烟气进行换热,使得烟气中的热能被传递给水,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长时间的使用,屏式过热器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爆管。

本文将对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处理方法。

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问题是导致屏式过热器爆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的承压能力和热应力的有效控制,就容易导致屏式过热器发生爆管。

如果设计中忽视了流体力学的因素,如流速过大或流道设计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过热器爆管。

操作不当也是导致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常见原因。

如果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或者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中的异常情况,都会增加过热器爆管的风险。

如果在超负荷运行或异常工况下使用设备,就容易导致设备的爆管。

过热器内的结垢和腐蚀也是导致爆管的原因之一。

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水中的杂质和沉淀物会逐渐堆积在过热器内壁上,形成结垢。

这些结垢会导致过热器的热传导能力下降,热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了爆管的风险。

过热器内的水质腐蚀也会使过热器壁变薄,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强度和承压能力,增加了爆管的可能性。

针对屏式过热器爆管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处理方法。

对于设计问题导致的爆管,应该进行合理的改进和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承压能力、热应力和流体力学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爆管的风险。

定期进行过热器的清洗和维护,减少结垢和腐蚀的发生。

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过热器进行清洗,去除结垢和沉淀物。

对于水质腐蚀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水处理工艺,对水进行预处理和除氧等措施,减少水质腐蚀对设备的影响。

屏式过热器爆管可能因设计问题、操作不当、结垢和腐蚀等原因导致。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优化设计、加强操作和维护管理等方面,以减少过热器爆管的风险,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2炉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对策(一)

#2炉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对策(一)

#2炉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对策(一)7月2日20:22平电公司#2炉分隔屏过热器发生严重爆管,巨大泄漏声震整个锅炉,炉外几十米处听到刺耳声,当时机组负荷560MW。

21:00机组降负荷,22:19机组解列,4日8:30炉内脚手架搭设并具备检修,5日16:08检修完工,6日4:31机组并网,机组停运时间78.2小时,停炉准备时间34.18小时,抢修时间31.63小时,启动时间12.39小时。

1现场检查及检修情况(1)爆管位置:分隔屏#4屏前组件出口段#2根,EL:55.6m焊口上50mm处,距屏底2.1m。

(2)相邻受热面情况:爆管泄漏的蒸汽对邻近的管壁有吹损,蒸汽在高温烟气中对区域内管外壁有腐蚀,但皆较轻。

爆漏的#2根由于受较大的蒸汽冲力而变形,将#3环下弯头挤扁。

相邻的#3、#4、#5、#6根管外壁有过热氧化现象,在较高处有明显的氧化皮。

较为严重的是在其对面后组件出口段#2、#3、#4、#5、#6根在较高处严重变形,其变形是由过热引起,且管外壁已有较厚的氧化皮。

前组件流体冷却间隔管前端部与垫块错位相磨碰,管壁磨损达2mm。

(3)现场处理:更换爆漏的#2根下弯头和8米长的上升段,共4道焊缝;更换挤扁的#3环弯头。

2爆管管样管材:12Cr1MoV,规格:Ф57×9。

爆口:棱形,对角120×51,爆口边缘厚2mm,内外壁有氧化皮生成。

在爆口上方100mm内,管子胀粗成Ф61,胀粗率6.56%,管壁硬度119HB;距爆口100~200mm内,管子胀粗成Ф59,,胀粗率3.5%,管壁硬度109HB,在爆口下方30mm内,管子胀粗成Ф60.5,胀粗率6.14%。

爆口处硬度116HB,爆口侧面和背面硬度112/98HB。

在爆口上方1.5和下方0.4米范围内管外壁存在大量纵向裂纹,管壁氧化皮较厚。

爆口处由于受泄漏蒸汽很大反作用力,此处已变形成近90°弯管,并使爆口扩大,爆口处边缘管壁拉薄和撕裂。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屏式过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传递给介质,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电站、化工、冶金等领域。

屏式过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爆管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的分析及处理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1. 设备设计问题屏式过热器在设计之初,存在着不合理的结构设计或者制造工艺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引发爆管。

2. 使用环境问题工业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如空气污染、腐蚀性介质等都会对设备材质产生影响,使材料的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下降,最终加速爆管的产生。

3. 运行参数问题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过大或过小,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材料受力过大,而过小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内介质过热,从而引发爆管。

4. 维护保养问题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清洗不彻底、使用寿命过久等问题也是导致设备产生爆管的原因之一。

二、处理方法1. 设备改进针对设备设计问题,可以对设备的结构设计进行改进,对于制造工艺不良的问题,可以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以提高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参数问题导致设备爆管。

3.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空气污染、腐蚀性介质等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设备材质的腐蚀影响。

4. 维护保养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洗、防腐保养等工作,及时更换老化的材料,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员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等行为,从而减少因人为原因导致设备爆管的可能。

通过对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的分析及处理,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深入研究设备的运行原理,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以免出现爆管等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屏式过热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能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设备,用于将高温气体或蒸汽冷却至较低温度。

由于各种原因,屏式过热器爆管的情况偶尔会发生。

以下是对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进行分析及处理的详细讨论。

1. 过热温度过高:当屏式过热器的过热温度超过了其设计或操作限制,过热器内的压力会过高,导致管道或壳体破裂。

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调整过热器的工作参数,例如减少进料流量或增加冷却流量,来降低过热温度。

2. 冷却水供应不足:屏式过热器的冷却效果依赖于冷却水的供应。

如果冷却水供应不足,过热器内的温度就会升高,导致管道或壳体破裂。

处理方法:应确保冷却水的供应充足,并定期检查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正常运行。

3. 进料中有颗粒物或污染物:当屏式过热器内的管道或壳体受到颗粒物或污染物侵蚀时,管道表面会受到磨损或腐蚀,并最终导致破裂。

处理方法:应定期清洗或更换过热器内的管道,以去除颗粒物或污染物,并在进料前加装过滤设备以减少颗粒物的进入。

4. 管道或壳体结构问题:屏式过热器的管道或壳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问题,例如焊缝开裂或疲劳断裂。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管道或壳体在正常操作中爆裂。

处理方法: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管道或壳体。

5. 设计或制造缺陷:屏式过热器在设计或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例如材料选择不当或焊接质量问题。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屏式过热器的不稳定性和易爆性。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设计或制造缺陷,应联系制造商或专业工程师进行评估和修复。

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可能包括过热温度过高、冷却水供应不足、进料中有颗粒物或污染物、管道或壳体结构问题以及设计或制造缺陷。

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参数设定在正常范围内,保证冷却水供应充足,并清洗或更换受污染的管道,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管道或壳体,并及时联系制造商进行评估和修复设计或制造缺陷。

这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目的是保证屏式过热器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处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屏式过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电厂、化工厂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的介质冷却至所需的温度,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屏式过热器也会出现爆管的情况,给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屏式过热器爆管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引起的。

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管道材料容易受到腐蚀和磨损,导致管壁变薄,从而减弱了其承压能力。

操作不当、维护不到位也会导致管道内部积聚杂质,影响传热效果,使管道温度过高,加速管壁的老化和破裂。

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也是导致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常见原因。

了解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1.2 问题提出屏式过热器是热力发电厂中常见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汽水混合物中的水汽分离出来,保证汽水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在实际运行中,屏式过热器爆管问题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问题主要表现为过热器管道突然爆裂,导致高温和高压蒸汽泄漏,不仅损失较大,还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面对这一问题,如何有效地分析屏式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成为热力发电厂工程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屏式过热器爆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分析过热器爆管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过热器发生爆管现象,导致设备损坏和安全隐患。

造成过热器爆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设备老化: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设备中的材料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设备壁厚变薄,强度减弱,从而容易发生爆管。

2. 水质问题:水质不合格、水处理不当等因素会导致水垢在过热器内壁堆积,产生水垢层,影响传热效率,增加过热器内部水压,使过热器容易发生爆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分析及处理翟德双(田集发电厂232098)摘要:分析田集发电厂1号锅炉分隔屏过热器超温爆管的原因,介绍所采取的针对性运行调整措施及实施结果。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1 概述田集发电厂一期工程装有2台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2台机组分别于2007年7月26日和10月15日投产。

该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压力螺旋管圈直流炉,炉膛四角布置直流式喷燃器,配置6台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采用等离子方式点火(四角A层布置),启动系统采用容量为30%BMCR的不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汽轮机设高低压两级串联旁路系统,旁路容量为35%BMCR。

2 锅炉爆管经过2007年5月30日,机组首次整套启动,顺利进行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发电机并网,机组带10%初始负荷4小时进行暖机,机组与系统解列后,做汽轮机超速试验,做汽机主汽门及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

2007年5月31日,机组再次启动,6月1日1时53分发电机并网,逐渐加负荷,14时22分向调度申请机组加负荷,进行锅炉安全门校验, 17时30分左右,锅炉转干态运行,发现机组补给水量异常,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在对给水和疏放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隔离后,机组补给水量有所下降,于是按计划带负荷进行锅炉安全门校验,23时20分发现捞渣机卡涩现象,发现内部有疑似受热面钢管。

即向调度申请停炉,当时机组负荷330MW,分离器压力22MPa,过热器出口温度正常,给水量860~920t,燃煤量178t。

确定锅炉爆管,经调度同意,于6月2日1时42分锅炉停炉。

3 爆管检查及分析3.1 爆管情况检查和试验(1)停炉后进入炉膛检查发现分隔屏过热器爆管断裂,部分管屏及定位管变形严重。

(2)光谱分析检查:分隔屏管进口段材质为T12,出口段材质为T23,下部外三圈为T91,T91与T12间用T23短管过渡,通过对现场管光谱分析检查,材质与设计图纸相符。

(3)硬度检查:对爆管管子和现场管子进行硬度检查,T91管子HB基本在170左右,T23管子HB基本在140~150左右,T12管子HB基本在120~130左右,参考ASTM SA213标准,T12114管子的硬度标准是不超过163HB,T23管子的硬度标准是不超过220HB,T91管子的硬度标准是不超过250HB。

从硬度检查上看,T91、T23、T12管子存在硬度梯度,数值符合ASTM SA213标准要求。

(4)金相组织检查:在现场分别对T12、T23、T91三种材质管子进行金相取样分析,T12、T91钢金相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晶粒度、组织都基本正常,未发现组织有球化现象。

但爆破的T23管子爆口侧组织呈条形,碳化物严重球化并聚集长大,晶界呈链状;爆口背面组织也严重球化并聚集长大,晶界呈链状。

3.2 分隔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隔屏过热器材质主要有SA-213 T12、T23 和T91,分别适用于≦540℃、≦580℃,≦650℃工况下运行,(额定工况下分隔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为482℃,管壁温度为532℃),机组启动期间,由于分隔屏过热器较长时间超过其额定温度运行,受热面过热,个别时段甚至超过管材金属的最高使用温度,使管材金属内部组织发生变化,许用应力下降,管子在内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最后导致超温爆管。

(1)爆口分析对上图爆破管观察分析,该管子材质为T23,从管子上的爆口来看,爆口长度约130mm,宽度约50mm。

破口处张开很大,呈喇叭状。

破口边缘锐利,减薄较多,破口断裂面较为光滑,呈撕裂状,破口附近管子有一定的胀粗,破口内壁由于爆管时管内汽流急速冲击而显得较光洁。

管子外壁呈蓝黑色,破口附近并没有平行于破口的轴向裂纹。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管子由于在短期内即被过热到较高的温度,其强度产生了明显下降,但此时管子在高温下有较好的韧性,在内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管子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管径胀大,管壁开始减薄,当管子厚度满足不了强度的要求时,就产生了爆破。

通常情况下,管子的周向应力都是远大于轴向应力的,所以管子爆口张开较大。

(2)对T23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最小壁厚计算分析T23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许用应力参考值如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T23材质在525℃以下时,许用应力变化不大,超过550℃时,许用应力下降较快。

不同温度下管子理论壁厚计算公式(不考虑弯管和氧化等其它因素)S=PD0/(2[σ]η+2Yp)115S:管子理论计算壁厚(mm)P:设计压力(MPa)D0:管子外径(mm)[σ]:相应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η:许用应力修正系数,直管取1Y:温度修正系数,530℃以上取0.7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对应T23管子外径为φ41.3 mm,计算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管子的最小壁厚值如下: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知,在当时的运行工况下,蒸汽压力为22MPa时,当管壁温度超过600℃时,管子计算的最小壁厚(6.36mm)已超出了原管子设计的壁厚(5.59mm),当管壁温度达到625℃和640℃时,其最小壁厚要求远大于管子的设计壁厚。

本次分隔屏过热器爆管,损坏严重的是T23材质的管子。

是由于运行中管子温度超过了设计使用温度较多造成的爆管。

虽然管壁超温没有引起组织发生相变,但其组织已完全球化,晶界呈链状,强度大幅下降,满足不了介质运行工况要求,于是在管子上最薄弱的环节发生了爆管。

4 超温原因分析4.1 运行参数检查(1)因温度显示偏差,运行未及时发现管壁超温,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分隔屏过热器管壁温度以下两个时段出现过超温报警现象:5月31日1时56到3时06分,分隔屏过热器管壁温度达580℃以上,最高点达602℃。

期间机组负荷60MW左右,锅炉A、B磨、等离子方式运行,燃煤量70t/h左右,汽机高压旁路调整门处于全关状态。

5月31日8时38分到11时10分,分隔屏过热器管壁温度达580℃以上,9时27分,管壁温度达600℃以上,最高点达638℃,11时05分,管壁温度达600℃以上,最高点达650℃。

期间机组负荷为零,锅炉A、B磨、等离子方式运行,燃煤量70t/h左右,汽机主汽门及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汽机高压旁路调整门开度保持在30%左右。

(2)减温水量使用过大,总量最高达120 t/h以上。

减温水的使用使得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未发生超温现象。

4.2 分隔屏过热器超温原因(1)分隔屏过热器蒸汽通流量偏低,导致分隔屏过热器冷却不足。

两次超温中,一次是机组带60MW负荷时,汽机旁路全关时段,一次是机组解列后,汽机做主汽门及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阶段。

高旁开度偏小及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关闭使锅炉过热器蒸汽通流量较少,分隔屏过热器管内蒸汽流速较低,传热效果差,冷却不足而导致超温。

116(2)在低负荷运行时,锅炉采用等离子方式点火,磨煤机出口温度70℃,一次风速在30m/s 左右,煤粉着火点较远,燃烧不完全,火焰中心上移,使水冷壁吸热减少,过热器吸热增强。

5 采取措施5.1 加强锅炉启动初期运行监视和仪表分析(1)保证热工测量仪表的准确性和保护的投入率,运行人员要加强对热工保护的监视和仪表分析,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误判断及误操作,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各受热面管壁金属温度的变化趋势,一旦出现超温报警,应立刻停止升温升压操作,并可以调整降低锅炉燃烧率。

(2)正常投用锅炉炉管泄漏报警装置,并加强运行监视和分析,发生报警及时对炉内进行就地监听检查。

发现受热面泄漏时,要及时停炉,避免事故扩大。

(3)经常关注机组补水量, 保持水煤比稳定, 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4)监视炉内负压和排烟温度变化趋势,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5)监视水冷壁管壁温差和启动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允许范围内。

5.2 优化旁路控制方式,提高过热器蒸汽通流量锅炉点火初期和低负荷运行时,修改旁路控制方式中有关定值,以达到提前和开大高压、低压旁路调整门,增加过热器、再热器通流量,以保护过热器和再热器运行的安全。

(1)提前打开高压旁路,开度控制50%以上。

锅炉点火时,高压旁路处于关闭状态,主汽压力达到0.5MPa时,高压旁路开启至10%,旁路保持开度不变。

直到主汽压力达到1.0MPa(原定值为1.2MPa)时,高压旁路以1.0MPa(原定值为1.2MPa)定压运行,随着燃烧率增加,逐渐开大,开度到50%(原定值为30%)时进入升压方式。

(2)降低升压速度,加大升压过程中高压旁路开度。

进入升压方式控制后,高旁控制升压速度不高于0.12MPa/min(原定值为0.6MPa/min)。

升压速度高于此值,高旁旁路继续开大;升压速度低于此值时,旁路关小,提高升压速度(此时限制开度不能小于50%),直至主汽压力达到汽机冲转压力8.4MPa。

(3)加强燃烧调整保证旁路开度50%以上。

当主汽压力达到冲转压力8.4MPa后,旁路进入定压运行模式,50%最小开度限制自动解除。

此时运行人员应当注意不应降低燃烧率,避免旁路关回太多导致主汽流量太小。

如果发生燃烧工况异常,应加强燃烧保持主汽温度稳定和旁路至少50%以上开度。

117(4)低旁控制方式以提高再热器流量为目标,提高最小开度限额。

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旁路开度10%时,低压旁路开至最小开度50%(原定值为20%),主汽压力未达到8.4MPa以前保持开度不小于50%。

5.3 加强运行燃烧调整控制,提高燃烧稳定性(1)等离子点火模式下,降低一次风速(保持在20~22m/s),增加对应层(特别是燃料风档板的开度)和上层二次风速,一方面一次风可尽快着火,另一方面又能在炉膛充分燃烧。

(2)点火初期,提高等离子燃烧器对应的A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的温度,维持80℃~85℃运行,使一次风的着火点提前,增加炉膛的燃烧率。

(3)锅炉投煤初期,降低锅炉炉膛燃烧器摆动喷嘴的角度,降低炉膛火焰中心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分隔屏过热器底部温度。

(4)点火初期可以考虑燃油和等离子混合燃烧模式,以降低炉膛火焰中心高度。

(5)加大燃尽(CCOFA)风及上几层辅助风风门的开度,降低火焰中心,适时开启SOFA风,消除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减小两侧烟温差。

当投入第二台磨煤机(B磨煤机)后逐渐开大一层CCOFA风至70%以上,有必要时可适当增开第二层CCOFA风。

5.4 加强锅炉湿态运行的给水控制(1)控制给水流量,降低至580t/h左右运行,增加锅炉的蒸发量比例,降低各级汽温。

(2)提高给水温度,增加除氧器的辅汽加热蒸汽量;增加启动分离器至除氧器的回水量;尽早投入高加运行(机组冷态启动时,汽机挂闸后,即利用冷再蒸汽投入2号高压加热器运行)。

(3)适当控制合理使用减温水,调节各级蒸汽温度,但必须注意避免减温水过调,保持减温后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