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浅谈“微博现象”

合集下载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交流和分享信息的重要平台。

微博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日常生活,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成为了信息传播和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从传播学的视野对微博进行研究,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和社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博的传播学特性1. 传播速度与广度微博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同时,其传播广度也十分惊人,无论是政治热点、社会事件还是娱乐新闻,都能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广泛讨论。

2. 交互性与去中心化微博的交互性极强,用户可以轻松地发布、评论、转发和分享信息。

同时,微博的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3. 信息多样性微博上的信息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这种信息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观点视角。

三、微博在传播学中的应用研究1. 政治传播与舆论引导微博在政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机构和政治人物通过微博发布政策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等。

同时,微博也成为了民间舆论的重要发源地,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商业营销与品牌传播企业通过微博进行商业营销和品牌传播,通过发布产品信息、互动营销、KOL合作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微博的数据分析功能也为企业提供了精准营销的可能。

3. 社会问题讨论与民意表达微博上的社会问题讨论和民意表达是社会监督的重要方式。

通过微博,人们可以迅速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四、微博研究的前沿与挑战1. 前沿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微博研究的前沿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与微博传播、情感计算与微博舆论、跨文化视角下的微博传播等。

这些研究方向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微博的传播机制和影响。

2. 挑战与问题尽管微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公众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渠道。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微博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野出发,对微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微博的传播特点1.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微博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点,使得用户可以迅速获取并分享最新信息。

这种即时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事件的快速传播,还表现在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

2. 传播方式的裂变式微博的传播方式呈现出裂变式特点,一条微博可以通过用户的转发、评论等方式迅速传播,形成病毒式传播效果。

这种传播方式使得信息能够迅速扩散,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失真。

3. 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微博的传播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用户可以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这种多元化的传播内容使得微博成为一个信息丰富的平台。

三、微博的影响机制1. 舆论引导与形成微博在舆论引导与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关注热点话题、引导舆论走向,微博可以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同时,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和网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往往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 社会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微博在构建和维护社会关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等方式,用户可以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形成社交网络。

同时,微博上的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四、微博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信息真实性问题由于微博的裂变式传播方式和用户素质的差异,微博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

这给公众获取真实信息带来了挑战,也影响了微博的公信力。

2. 信息安全问题微博用户在享受便捷的社交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风险。

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可能被泄露,给用户带来损失。

因此,微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3. 商业利益与内容质量的矛盾为了吸引用户和增加收益,一些微博平台可能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内容质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

案例:干露露“裸体招亲” 案例:干露露“裸体招亲” 炒作从一个普通广告术语, 炒作从一个普通广告术语,逐渐演变为娱乐界 的独门秘技,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卑劣的手段, 的独门秘技,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卑劣的手段, 给别人泼污水,甚至给自己泼污水谋炒作。 给别人泼污水,甚至给自己泼污水谋炒作。例 如干露露,就因为一段“裸体招亲”而从一个 如干露露,就因为一段“裸体招亲” 普通女人炒成了网络红人,拍戏、 普通女人炒成了网络红人,拍戏、代言出镜率 增高。其实,如同干露露般自我炒作的人不少, 增高。其实,如同干露露般自我炒作的人不少, 大多是利用网友的好奇心理博关注。 大多是利用网友的好奇心理博关注。
案例:华仔晒募捐发票
自从有了微博,网友一句无聊的牢骚,都可能会 演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揭秘”,在网友们的监督下, 造假不再容易。比如神秘的明星学历,就在网友们的 力量下,掀起过一场打假风暴。此外,网友对明星搞 慈善更是敏感,如今包括刘德华、李冰冰、张国立、 陈道明等明星,都需要通过公开方式“晾晒”捐款发 票和捐赠证书,否则必然引来网友们的各种质疑。冯 小刚就曾说道:“我们既然做了好事,就一定要拿发 票。”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 博美国的twitter
门户网站中第一家 提供微博服务的网 站
发展迅猛的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一、微博用户的草根 化及内容的微小化
二、传播工具的移动化
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人人都可以是“ 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人人都可以是“博 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 主”,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
幻灯片演讲:殷琪 幻灯片制作:叶琴 资料搜集:徐雯雯 许飘逸
叶琴 殷琪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 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其中有五方面的理解: 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 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 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 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 5、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微博热搜是指在微博平台上,根据用户关注度和讨论热度排名靠前的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热搜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本文将从发展传播学的视域,对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进行浅析。

微博热搜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

微博热搜将用户的关注点和热点话题集中展现出来,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热搜榜单了解当前社会、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的热门事件和焦点话题。

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直观和集中,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新闻阅读途径。

微博热搜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

热搜榜单的排名靠前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当某个事件成为热搜话题时,它往往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评论,形成集体关注和舆论聚焦。

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微博热搜的排名效应得以体现,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评判,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

微博热搜具有社会监督的功能。

在微博热搜榜单上,往往有一些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正正义的话题,如社会事件、腐败案件等。

这些热搜话题能够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关切,并推动社会对问题的讨论和监督。

通过对问题的曝光和社会舆论的呼声,微博热搜可以起到监督政府、企业、组织等各个社会主体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微博热搜作为中国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

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能够引导舆论、促进社交交流和实现社会监督。

微博热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易受操控、过度商业化等。

在发展微博热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也要加强监管和引导,确保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2024年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范文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篇一一、引言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舆论形成和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

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野出发,对微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传播特性、影响机制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微博的传播特性1. 短小精悍的信息传播微博的信息传播以短文本为主,这既满足了用户在快节奏社会中的信息需求,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高效。

短文本的传播方式有助于用户快速捕捉信息,同时也能保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传播速度。

2. 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微博不仅支持文字传播,还支持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

这使得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也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3. 强大的社交互动性微博的社交互动性是其重要的传播特性之一。

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等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形成社交网络。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同时也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三、微博的影响机制1. 舆论形成与扩散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对舆论的形成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微博上的话题、情感和观点等,可以了解社会舆论的动态和趋势。

同时,微博的传播特性也使得舆论的扩散更加迅速和广泛。

2.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在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他们通过发布权威、有价值的信息,影响其他用户的观点和行为。

意见领袖的存在使得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 营销与品牌建设微博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营销和品牌建设的平台。

通过微博的传播特性,企业和个人可以快速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微博的社交互动性也有助于企业和个人与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提高用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四、微博在社会中的作用1. 信息共享与知识传播微博为社会提供了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播的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了解社会动态和趋势。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网络新媒一、微博概述微博(网络潮语用“围脖”),简而言之,就是微型博客,用户的每条博文都必须在140个字符(不同的微博网站限定的字数可能不同)以内,超过则无法发布成功。

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或者QQ等途径来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视频到微博上。

微博起源于美国,它的开山鼻祖是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Ab vious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Twitter服务。

①而中国大陆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是类似于Twitter的饭否网站。

该网站是由校内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于2007年5月建立。

从2007年第一家微博网站建立至今,中国微博创业大致经历了两个热潮。

第一次热潮的代表网站是饭否、叽歪和嘀咕等;第二次热潮是以2009年5月,以同学网宣布进入微博客领域为标志,紧跟其后宣布上线公测或内测的有6月份的follows,7月份的贫嘴和8月份的新浪微博。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微博已经进入了很多网友的视域,2008年6月1日,滔滔注册用户过4000万;同学网海内外的注册用户也超过1500万;到2010年3月,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拥有500万户,居四大门户网站之首。

网易、搜狐、腾讯微博由于上线时间不久,用户数与新浪相比仍很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微博网罗了大量的娱乐明星、企业高层和媒体精英,并在“微博广场”有名人们的“人气关注榜”、“草根人气榜”、“1小时话题榜”、“名人推荐”、“热门转帖”以及“热门评论”,将最热门的人和事件告知它的用户,从而方便用户选择关注对象,迅速地从大量的微博中找到最新、最炫的信息。

微博有如此众多的用户,可以说与网友开放的心态是分不开的,但是光这一点是不行的。

人们接触了微博之后,只有在发现了它的有用性的前提下,才会继续使用它,甚至依赖它。

一言以蔽之,就是它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要能满足或者激发“脖友”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持久的活力。

二、功能强大成亮点“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以及大众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两个角度研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微博热搜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大量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或事件,通常热搜榜单会根据相关话题的热度和讨论量进行排名。

微博热搜作为网络的现象,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更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本文将从发展传播学的视域下,浅析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微博热搜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代表和表达。

在微博热搜中,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地对事件进行评论和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种集体的声音通过热搜榜单被更多人看到和关注,从而形成一种舆论的聚合效应。

社会舆论的表达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的看法,更是对社会问题的反响和呼吁。

通过微博热搜,人们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社会讨论中,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进步。

微博热搜也是社会议程设置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微博热搜中,一些重大事件和议题会成为社会热点,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政府、企业、公共机构等都可以通过微博热搜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及时了解民意和社会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

微博热搜的出现,为舆论监督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和监督的途径,也促进了公共事务的透明和公正。

微博热搜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微博热搜中,不仅有来自社会的事件和议题,还有大量的娱乐、文化、时尚等话题。

这些话题的出现和传播,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便捷和广泛。

微博热搜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的输出和传播,塑造了新的文化风潮和价值观念。

通过微博热搜,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各种文化元素,增进文化交流和包容,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

浅析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摘要】微博热搜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的热点话题传播工具,具有多重社会功能。

它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拉近了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微博热搜引导着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对社会舆论起到了引导和影响作用;微博热搜也促进了社会交流与互动,带动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微博热搜,各类媒体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成为公众关注和引领的焦点;微博热搜还对公众舆论起到了塑造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微博热搜在发展传播学视域下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社会传播和社交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

【关键词】微博热搜, 发展传播学, 社会功能, 信息传播, 舆论引导, 社会交流, 媒体影响力, 公众舆论, 研究背景, 结论。

1. 引言1.1 概述微博热搜微博热搜是指在微博平台上热门话题的榜单,通常是根据话题的讨论量、热度和关注度进行排序。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微博热搜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的集中地,对舆论引导和社会传播产生着深远影响。

微博热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榜单,更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公共话语空间。

通过微博热搜,用户可以了解到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从而及时获取并传播信息。

微博热搜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情,为舆论引导和社会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发展传播学视域下,微博热搜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还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微博热搜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交流、媒体影响力和公众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微博热搜在发展传播学视域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而微博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热门话题通过“热搜榜”呈现在用户面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微博热搜不仅仅是一些热门话题的集中展示,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反映了公众对各种事件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角度浅谈“微博现象”
综述人:刘锐1120101313990428
前言
微博,即“微型博客”,也称即时博客。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跟帖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

在2010年两会中,微博甚至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媒体人士与民众展开互动交流的新平台。

代表和委员们在微博上传播大会信息,同时也在微博上征集百姓建议,做到了实时互动。

微博的火爆在于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形式满足了双方对交流便捷的新要求。

从2008年微博在中国出现到如今的蔚然成风,其发展之迅猛,传播力之强大,社会影响之广泛,使其成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本组将就近期微博事件从传播学角度综述“微博现象”。

综述范围以近期“微博事件”为对象,以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微博的优缺点做出一些总结。

正文
1.传播学基础理论视角中“微博现象”
微博在时效性、开放性以及传播形态多样性方面存在独特传播优势。

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手段,它兼具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优点。

但在微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1.1顺应传播规律的“微博”
从传播学基础理论来看,微博的成功在于其创造的传播环境符合了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甚至人内传播的一般规律。

微博为人们更快捷便利沟通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同时也创造了重要的新闻源和全新的新闻形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加快捷新近的传播平台。

而大众传播尽管是指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

“微博新闻”进入受众视野,虽然并不是传播媒介以先进信息技术产业化生产出的信息,但对网络的运用,已经是一般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重要环节。

网络这一开阔平台在与受众的信息互通反馈方面一定程度弥补了大众传播单项传播信息的不足。

作为传统博客的一种衍生品,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

这种沟通形式不仅使其与传统博客、IM 等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不假思索地用最短的文字,回答“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正遇见了什么”等问题,实现多数受众内心需求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它是双向的,能在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建立和谐关系并满足情感需要。

微博的简洁、快速、互动既极大满足了受众自我表达和认知的需要也满足了与他人交流的需要。

1.2传播规律之外的“微博”
在微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关注的是其可能突破传播规律,带来某些问题。

首先是更低门槛的受众网络参与可能暗藏安全隐患。

由于微博的准入门槛很
低,并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以至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信息发布传播病毒,加之缺乏有力监管,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嵌入意代码,迅速传播间谍软件、木马黑客等有害程序,泄露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

其次是及时共享的传播平台使得信息过剩。

微博的便利导致的垃圾信息大量涌入受众视野,人们被淹没在过于琐碎庞大的信息海洋中。

信息的重复与过载相当严重,有时甚至混乱不堪。

因此,尽管微博的用产量在飞速增长,但忠诚度却始终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
第三,更为便利的发布渠道使得信息真伪难辨。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其信息质量也因其信息发布的随时随意性而受到质疑。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说道:“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

”所以来自微博的信息不仅其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由于微博的发布,没有审核机构,没有人把关,没有人对真假对错进行控制,加上其即时的传播速度,快得让人根本来及查证它的真实性,因而面临着“真伪难辨”的难题。

2.解读近期“微博事件”
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技术,微博已开始影响着人们的信息发布、获取方式,交流方式,而且还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微博沿着传播新锐的轨迹健康成长,避免微博成为一些人手中的攻击利器,让微博在自由、平等、开放和言论自由之间获取平衡,减少微博所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社会负面问题,这需要社会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微博的可持续发展。

2.1微博平台之争
近日两大门户网,新浪、腾讯对微博主人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的争夺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络事件。

古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那么微博平台争夺名人的时候,是否也要“有道”呢?新浪微博说韩志国独家在新浪开博,那腾讯微博上的韩志国难道是假冒的?如果腾讯微博上的韩志国是假冒,那韩本人肯定也不干。

那么,两个平台都不是假的,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浪有可能在用某种协议限制名人。

腾讯微博上的韩志国微博也是真的,只是迫于新浪的独家协议韩无法承认而已。

早听说移动搞校园营销有排他协议,看来新浪微博争名人的时候也有排他协议,这一做法有点欠妥。

为什么会有平台之争,这是在讨论微博本身特点及作用之外的问题。

但这正是微博迎合受众的优秀特点所带来的问题,这也是其偏离传播规律的萌芽。

2.2微博造就网络事件
事件一是演员郝蕾在微博上大骂河南人,尽管我们知道她的初衷并非瞄准所有的河南人,但那言词激愤的20多条微博,已经深深伤害了她的公众形象,微博俨然成为肆意发泄私人情绪的场所
事件二是郭敬明近日卷入“张国荣复活”的事件炒作,一切源自于他在微博上一则遮遮掩掩的八卦爆料,看起来其实挺无辜——实则他什么都没说,可网友们还是将账算在了他的头上。

事件三是汪小菲和大S携手退出微博,作为旁观者看来,似乎是网友们对高调过头的这段“微博爱情”,有点由爱生恶。

不少香港艺人做得就不错,他们经常拿来分享的就是无伤大雅的私家宠物,猫猫狗狗的话题既拉近了亲近感又不至
隐私全曝光。

在微博上,低调,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纵观这三则微博事件,可以看到微博的负面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如何克制微博传播环境中的糟粕,微博有再次回归传播规律的必要。

总结
通过以上对微博的一些总结以及对微博可能存在问题的遇见,我们发现,微博对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价值及空间较大,值得传播学者关注。

微博以其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跨国界性的影响效应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即时的信息共享的同时,留给人们的是激烈的争论和无尽的思考。

微博的出现,无疑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

但是新兴网络互动模式的开发和出现不应仅仅只是网络传播技术的一次大变革,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融合性和谐效应,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需要在政府正确有力的制度规范引导下,充分发挥新媒介的自身优势,趋利避害,以实现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