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_修改

合集下载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大。

2. 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插入狭窄动脉管腔内,利用扩张球囊将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3. 内支架植入术:在血管成形术过程中,植入具有支撑功能的金属支架,可以帮助保持血管通畅,并防止再狭窄。

4.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动脉斑块,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手术,如动脉旁路手术,通过搭建一段替代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

5. 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电流对动脉斑块进行热灼烧,破坏斑块内的血管壁组织,从而减少斑块的大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决定。

急诊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急诊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急诊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郭新宾;陈振;王子博;徐浩文;管生【摘要】目的评估急诊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例行急诊支架开通术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对再通结果进行TIMI评分,并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在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即进行DSA造影,结果显示血流均达到部分或完全再通(TIMI:2和3).1例患者在术后当天因大脑中动脉再次闭塞而死亡.随访中9例患者预后较好(mRS:0 ~2),2例患者预后欠佳.术后CTA及MRA随访显示11例患者中有2例血管再发轻度狭窄.结论急诊行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可行,有较高再通率,且安全有效.%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mergency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 in treating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occlusion.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ug. 2008 to May 2011, a total of 12 patients with acute MCA occlusion were admitted to authors' hospital. Emergency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 were carried out to reopen the obstructed arteries in all the patients. Immediately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the recanalization result was evaluated by angiography an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score.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were documented. The neurologic function was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three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 Results All the 12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emergency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 DSA per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MCA stenting showed that complete or partial recanalization (TIMI 2 and 3)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One patient died due to re-occlusion of MCA in the operation day.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nine patients showed a good outcome (mRS 0 to 2), two patients showed signs of moderate outcome (mRS 3). Follow-up CTA and MRA revealed mild restenosis in two among the eleven successful cases.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CA occlusion, emergency angioplasty together with stenting is feasible, safe and effective with higher recanalization rate.【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2(021)010【总页数】4页(P802-805)【关键词】脑卒中;血管成形术;支架;大脑中动脉【作者】郭新宾;陈振;王子博;徐浩文;管生【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

血管成形术名词解释

血管成形术名词解释

血管成形术名词解释血管成形术名词解释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治疗血管内的疾病来恢复血管的功能和形态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下肢动脉闭塞等病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血管成形术涉及到的几个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1. 血管内突破物血管内突破物是指血管进口处插入介入器械之后,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治疗器具送达到要治疗的血管病变部位时,引起血管内病变脱落而进入循环的杂物。

这些杂物会引起血管栓塞或者其他的血管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血管成形术中,防止血管内突破物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

2.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利用造影剂显影血管系统的一种检查方法。

在血管成形术中,血管造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直观地了解病情。

通过血管造影,医生可以确定病变部位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以便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治疗器具。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少量的放射线照射,因此需要注意防护和减轻辐射损伤。

3. 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术是一种通过在病变部位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或闭塞的治疗方法。

支架是一种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在经过病变部位时,可以起到支撑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支架置入术通常可以在血管成形术之后进行,以巩固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支架大小、形态和宽度,以便不影响血管的血流和血压。

4.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通过激光能量产生的光束来治疗血管内病变的方法。

它特点是非接触式治疗,无须冲洗,并且可以精确、快速地清除病变组织。

激光治疗的优点是治疗过程中不损伤血管内膜和血流,不影响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同时,激光治疗也需要高科技设备、严密的操作技术和经验,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血管成形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医生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和器具,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血管成形术技术。

AHAASA指南更新

AHAASA指南更新
2010指南新增推荐
主要颅内动脉狭窄率达50-99%的脑卒中/TIA患者, 阿司匹林优于华法林。阿司匹林推荐剂量50-325 mg/d I IIa IIb III B 主要颅内动脉狭窄率达50-99%的脑卒中/TIA患者, 应长期坚持控制血压<140/90 mmHg,总胆固醇 I IIa IIb III <200 mg/dL B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推荐修订
2010指南新增推荐
主要颅内动脉狭窄率达50-99%的脑卒中/TIA患者, 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性未被证实,有 待研究证明 I IIa IIb III C 主要颅内动脉狭窄率达50-99%的脑卒中/TIA患者 ,不推荐颅外颅内动脉旁路手术
I IIa IIb III
推荐级别; 证据水平
I类; A级
I类; A级; I类; B级;
IIa类; B级
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增加出血危险,故不常规推荐用于缺血性卒 III类; A级 中或TIA患者 IIa类; C级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选用氯吡格雷 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没有证据显示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可使患 者额外获益。对于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间仍发生脑血栓的患者,尽 管通常考虑替换抗血小板药物,但目前尚无关于此类的单药或联 用药物研究证实有效。
2010AHA/ASA脑卒中/TIA指南更新
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目 录
TIA定义更改
2010指南
基于组织学定义: “由局部脑组织, 脊髓,或视网膜缺 血,无急性梗塞所 引起的短暂性神经 功能障碍”
颅外颈动脉疾病推荐修订
优化药物治疗
2010指南新增推荐
优化药物治疗应包括抗血小板治疗,他汀治疗和控制危险 I IIa IIb III 因素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血管再灌注是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的关键。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即为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AIS再灌注治疗方法从静脉溶栓到取栓治疗,再到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AlS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手段不断更新。

(一)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外周静脉滴注或注射溶栓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溶解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可快速溶解血栓,迅速改善脑灌注。

静脉溶栓是在时间窗内治疗AIS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内外指南的首选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经过多模影像学评估后,静脉溶栓时间窗再次被拉长,EXTEND研究团队将CT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引入静脉溶栓,该研究对发病4.5~9.0h或醒后卒中(从睡眠中点开始算起9.0h内)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的AIS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表现出良好的预后,因此也更新了2021版《欧洲卒中组织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指南》,将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到9ho(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较低,半暗带的恢复不尽如人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治疗成为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

1.动脉溶栓动脉溶栓是早期血管内治疗方法,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将溶栓药物选择性地送至血管闭塞部位进行溶栓治疗,可用较小剂量的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相较于静脉溶栓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同时在DSA下可动态观察血栓溶解情况。

但动脉溶栓治疗为有创操作,且总体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同时动脉溶栓治疗作用有限,多作为机械取栓的补充治疗。

2.机械取栓机械取栓指在DSA下将取栓装置送至血栓部位,通过支架锚定血栓及抽吸将血栓机械取出。

2015的几项研究均表明,在大动脉闭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具有高再通率及良好预后,但6h取栓时间窗较窄,患者获益有限,探索更长的有效时间窗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方向。

放射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5)

放射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5)

放射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5)一、A型题1. 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是A.增加像素量B.扩大矩阵C.图像积分和加权D.降低对比剂注射的含碘量E.超选择性IA-DSA答案:D[解答] 降低对比剂注射的含碘量,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

对比剂含碘量的降低,就意味着血管影像的对比度降低,其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也因此而降低。

2. 不能作为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是A.图像精细度和对比度B.一次采集帧数C.运算处理速度D.图像记录能力E.图像显示矩阵答案:D[解答] 图像记录能力与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无关。

3. 目前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的监视方法是A.MRB.CTC.超声D.直接X线透视E.DSA答案:C[解答] 超声实时、多方位显像,使用方便,无放射损伤。

缺点:断层影像,整体感差,有“盲区”。

4. 避免反复出入组织造成血管壁损伤的器材是A.支架B.导管鞘C.导丝D.导管E.针外套答案:B[解答] 导管鞘在穿刺后,配合导丝与扩张管,便于导管进出更换,可减少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损伤。

5. 热对比剂栓塞是将泛影葡胺加热到A.30°B.50°C.80°D.100°E.120°答案:D[解答] 将泛影葡胺加热到100°,通过导管,以3ml/s的速度注入静脉内,镜下见血管内膜坏死,管腔闭塞,而周围肌肉、血管均无坏死,注射以远血管轻度扩张,既无坏死,也无血栓形成。

1~2周后血栓机化,并不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6. 导管的主要目的为A.造影与引流B.建立通道C.注入药物D.扩张狭窄管腔答案:E[解答] 导管是介入放射学的主要器材,根据用途分为造影导管、引流导管和球囊扩张导管等。

7. 除哪项外,均属弹簧圈类栓塞物质A.可动性导丝B.直丝微粒与线段C.不锈钢圈D.NT海/球栓E.微型铂金丝圈答案:A[解答] 可动性导丝是介入放射学专用器材之一,不属于弹簧圈类栓塞剂,但属于代替弹簧圈的栓塞物。

右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步骤

右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步骤

右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步骤1.术前准备:医生会与患者讨论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收集患者的详细病史。

在手术当天,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因此需要空腹。

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和血内科学检查。

2.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通常使用静脉注射麻醉剂,患者会陷入睡眠状态。

3.动脉穿刺:一旦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医生会在锁骨下动脉位置进行消毒,然后用麻药麻醉该部位。

随后,医生使用无菌技术在锁骨下动脉上插入一根导丝。

4.引导导丝:导丝的目的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引导支架到狭窄的位置,因此导丝需要沿着动脉进一步推进。

医生会使用X射线透视或其他成像技术来确保导丝的准确定位。

5.扩张血管:一旦导丝引导到位,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导管来扩张狭窄的血管。

导管通常具有一个末端的小球囊,在狭窄部位充气来扩张血管。

这个过程称为血管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术。

6.植入支架:在扩张血管后,医生会准备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血管的形状。

支架通常是金属或聚合物的网状结构,可以防止血管再次狭窄。

支架会通过导管引导到狭窄的部位,并释放出来。

7.复查和修正:一旦支架植入到位,医生会进行最后的X射线透视和成像来确保支架的位置和血管的通畅性。

如果有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球囊扩张或使用更大的支架进行修正。

8.支架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导管和导丝逐渐拔除,并对穿刺点进行处理,以防止出血。

通常会进行压迫止血或者缝合处理。

9.观察和恢复:患者将被转移到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离开医院,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恢复训练和康复护理。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与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与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护 理 园地 ・
冠 状 动 脉 腔 内成 形 与 血 管 支 架 植 入 术 的 护 理
张 雪梅 , 张 红 岩 , 雍 文 博
宁 夏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心 内科 , 川 7 O O ) 银 5 O4
冠 状 动 脉 腔 内 成 形 术 ( T A) 血 管 支 架 ( t t 植 入 数 , 般 情 况 下 约 4 PC 与 Se ) n 一 5~9 m n 术 中 可 能 出 现 轻 微 不 适 , 插 0 i, 如
脉病 变部 位 , 压 充 盈 球 囊 以 扩 张 狭 窄 处 , 血 管 内径 增 要 严密 监测 血压 。 加 使
大 , 而 改 善心 肌 血 供 , 解 症 状 的 一种 导 管 治疗 技 术 , 从 缓 仅 3. 防 止 心 律 失 常 3 行 PC 术后 再 狭窄 率 较 高 , 此 S n 的 应用 能 有效 减 少 TA 因 t t e 再狭 窄率 。
2 护 理
术 后 要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心 率 、 律 变 化 , 防 心 律 失 常 的 心 预
发生。
3 4 穿 刺 局 部 的 观 察 .
2, 术 前 护 理 l
密 切 观 察 穿 刺 局 部 渗 血 情 况 和 血 肿 形 成 , 及 足 背 动 以
2 11 做 好 术 前 宣 教 工 作 :T A 及 Set 入 术 虽 广 泛 应 脉 搏 动 情 况 , 肢 的 皮 温 、 泽 , 免 下 肢 缺 血 坏 死 。 若 发 .. PC t 植 n 下 色 避 用 于 临 床 , 大 多 数 患 者 对 此 手 术 治 疗 过 程 及 效 果 仍 顾 虑 生 出 血 情 况 , 立 即 在 出 血 上 方 l c 处 用 食 、 、 名 指 但 应 ~2 m 中 无 重重 , 对 这种 情 况 , 们在 术前 详 细地 向家 属 及患 者讲解 压 迫止 血 , 旦 血肿 形 成 , 早期用 冰 袋 冷敷 。 针 我 一 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六、适应症 1、PTA术后并发症或疗效不佳者 2、狭窄性病变累及主动脉壁或粥样硬化明显 者 3、颈部及颅内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 4、腔静脉和较大静脉分支的狭窄或闭塞 5、重建血管通道 6、支架移植物用于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治 疗 7、其他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禁忌症 1、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 2、大动脉炎活动期 3、肢体广泛的动脉病变 4、生长发育未成熟者 5、其他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四、支架分类 3、按支架表面情况分 为: 裸支架(Bare stent) 覆膜支架 (Covered stent)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五、支架 置入步骤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Stents provide an intravascular scaffold for the vessel lume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tent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ngioplasty, as the plaque and vessel wall are literally pushed aside by the stent to enlarge the lumen
①、PTA后血管壁损伤处的内皮细 胞的过度增生。 ②、病变血管壁的弹性回缩。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3、晚期再狭窄:PTA后1年以上发生 的再狭窄 原因: ①、PTA后血管壁损伤处的内皮 细胞的过度增生。 ②、原有病变的加重或发展。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1984 年 Inoue 进行了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TMA)的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三、PTA的机制
——控制损伤性理论
1、控制:控制球囊的直径 2、损伤: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膨胀的球 囊使血管的内膜和中膜局限性撕裂,血管 壁成分,特别是中膜的过度伸展以及动脉 硬化斑块的断裂。
Distal embolization of microscopic and, occasionally, macroscopic debris does occur, but is usually asymptomatic. Visualization of "cracks" or small dissections in lesions following angioplasty is a normal finding at angiography. Over time these areas may remodel and the lumen resume a more normal appearance.
4、再狭窄的预防 ①、药物: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②、改进方法:减少血管损伤。 ③、 stent 置入。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一、支架成形术(Stent Angioplasty) 血管内支架(Endovascular Stent,ES) 是预防PTA后再狭窄的重要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介入放射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milestone)。 二、stent的含义及来源 stent:支撑器,通常指金属支架。“stent”一词来源一 位口腔科医生“charles stent”的名字。为纪念发明的一 种支撑皮肤移植物的装置,将这种支撑器称为stent。
Schematic of the mechanism of angioplasty. A, Concentric stenosis with a small residual lumen. B, An appropriately sized angioplasty balloon is inflated (arrows) in the lumen. C, Fracturing, fissuring, and subintimal dissection of the plaque greatly increas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lumen.
4.有动脉瘤形成 5.大动脉炎活动期。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六、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1、常规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 2 、远端栓塞 3、球囊破裂 4、出血 5、动脉夹层
balloon rupture
vessel rupture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1、急性再狭窄 2、早期再狭窄 3、晚期再狭窄
一、PTA的定义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采用导管扩张技 术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开通。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二、PTA的发展简史
1964 年 , Dotter 和 Judkins
采用同轴同导治疗动脉粥样 硬化。开创了介入放射新纪 元 —— 同 轴 导 管 (Coaxial Catheter )血管成形术
c
The first percutaneous angioplasty, 1964. A, Focal stenosis in the popliteal artery (arrow). B, Using progressively large coaxial catheters, the lesion was dilated. The patient's rest pain resolved and toe ulcers healed .C, Coaxial catheter.
Pre-PTA
Post-PTA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二、PTA的发展简史
1 、原理:粗大导管通过狭窄血管时产 生外向性压力,使血管腔扩大。 2、缺点:入路部位血管的损伤大, 应用范围小。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二、PTA的发展简史
1974年,Grüntzig发明了双腔 带囊导管—球囊血管成形术 (Balloon Angioplasty) 。 1978 年球囊材料进行了改进。
PTA-Balloon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二、PTA的发展简史
1978 年 Grüntzig 报 导 了 PTA 用于肾性高血压的治 疗,同时进行了4例冠脉 PTA实验。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二、PTA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三、支架发展简史 1964年血管成形术支付Dotter及Jukins预言血管内 支撑物可以成形内膜化 1969年成功地在猪的腘动脉进行了动物实验 1982年发明了不锈钢丝编织支架Wallstent 1983年Dotter、Cragg报道了鎳鈦记忆合金的支架 动物实验结果以后,各种支架开始不断出现 1985年Palmaz报道了球囊扩张式支架,Wright报 道了不锈钢“z”型自膨式支架 1987-1989年,Sigwart、Rousseau、Strecker、 Robkin等相继报道了一些新的支架
A
B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四、PTA适应证(Indications)
1、动脉粥样硬化 2、大动脉炎 3、血管搭桥术(bypass) 后的吻合口狭窄 4、人造血管狭窄 5、血管肌发育不良 6、静脉血管狭窄或闭塞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五、PTA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
1. 碘过敏(可用CO2造影)。 2.严重心律紊乱,心功能不全。 3.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机制异 常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八、并发症与预防 1、支架移位或血管壁破裂 2、血管损伤:血管壁穿通、动脉破裂、 3、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或远端血管栓塞 4、支架感染 5、其他:spasm、分支血管阻塞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四、支架分类 1、按膨胀方式分为: 自膨式支架(self-expandable stent) 球囊膨胀式支架 (balloon-expandable stent)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四、支架分类 2、按支架结构分为: 编织焊接支架:国产支架、wallstent、 symphony 激光切割支架:smart、zilver、palmaz、 saxx-stent、lumingnexx 螺旋状支架:IntraCoil、EndoCoil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金属支架:现在通常所说的支架多为 (stent),是一种用于支撑管道的器材, 释放后对管壁有永久的支撑力。 内涵管:临床上实际运用的尚有一种塑料 支架,为了区别起见,将其称为内涵管。 支架移植物(stent-graft):在支架上覆盖特 种塑料的薄膜,对已扩张的瘤腔起隔绝作 用。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1、急性再狭窄:PTA后立即或不久产 生的血管狭窄或闭塞。 原因:①、血管痉挛 ②、血管壁的弹性回缩 ③、血管壁剥离,夹层形成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2、早期再狭窄:PTA后1-2个月至1年内
发生的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一、PTA的定义 二、PTA的发展简史 三、PTA的治疗机制 四、PT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五、PTA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六、PTA后再狭窄的机制 七、支架成形术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Normal angiographic appearance of an artery following angioplasty. A, Diseased segment of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B, After angioplasty with a 5-mm balloon, there is fissuring (arrows) of the plaque. This is a normal postangioplasty appearance and requires no further intervention unless it is flow-limi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