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铸造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铸造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铸造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①可加入1.00%以下的Ni。

②允许含0.50%以下的Mo。

③必要时可相应加入表中未列的合金元素。

④Nb+Ta总量的下限为含量的10倍,上限为1.35%。

不锈钢材料牌号对照表

0Cr18Ni9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泛,用于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用工业设备。通俗的讲0Cr18Ni9就是304不锈钢板,0Cr18Ni9Ti就是321,一个是国标,一个是美标。321是因为原来冶炼技术不好,无法降低碳含量才研制的,现在因冶炼技术的提高,超低碳钢冶炼已经很平常,所以321有被淘汰的趋势。目前321的产量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些军工还在使用。0Cr18Ni9钢(AISI304)是奥氏体不锈钢,是在最初发明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钢种,该钢是不锈钢的主体钢种,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曲30%以上。由于此钢具有奥氏体结构,它不可能通过热处理手段予以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方式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钢的奥氏体结构赋予了它的良好冷、热加工性能、无磁性和好的低温性能。0Cr18Ni9钢薄截面尺寸的焊接件具有足够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氧化性酸(HNO3)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碱溶液和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中以及大气、水、蒸汽中耐蚀性亦佳。 0Cr18Ni9钢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应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牌号,此钢适于制造深冲成型的部件以及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器,结构件等,0Cr18Ni9亦可用子制造无磁、低温设备和部件。 0Cr19Ni10(AISI304L)是在0Cr18Ni9基础上,通过降低碳和稍许提高含镍量的超低碳型奥氏体不锈钢。此钢是为了解决因Cr23C6析出致使0Cr18Ni9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因冶金生产降碳较难,一度曾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二次精炼方法AOD和VOD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后,此钢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与0Cr18Ni9比较,此钢强度稍低,但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0Cr18Ni9。除强度外,此钢的其他性能同于0Cr18Ni9。它主要用于需焊接且焊后又不能进行面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上述两个钢种,在易产生应力腐蚀环境和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条件下,在选用时应慎重。[1] 特性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 用途 家庭用品、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化学成份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复习思考题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复习思考题 铸铁及其熔炼 1.什么是Fe-C双重相图,那一个相图是热力学稳定的,如何用双重相图来解释 同一化学成分的铁水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会得到灰口或白口,硅、铬对双重相图共晶临界点各有何影响? 2.什么是碳当量、共晶度,有何意义。 3.分析片状石墨、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与奥氏体的共晶结过程和形成条件。 4.铸铁固态相变有那些,对铸铁最终组织有何影响? 5.冷却速度、化学成分(C、Si、Mn、 Cr、Cu等)对铸铁的一次结晶和二次结 晶有何影响? 6.灰铸铁中石墨的分布形态有那几种,对铸铁的性能有何影响,从化学成分、 冷却速度及形核等方面说明其形成条件。 7.灰铸铁的基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有那些类型,对铸铁的性能有何影响? 8.灰口铸铁的性能有何特点?与其组织有何关系?汽车上那些铸件采用灰口铁 生产? 9.影响灰铸组织、性能的因素有那些,根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分析提高灰铸铁 性能的途径和措施。 10.灰铸铁孕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有那些作用,孕育铸铁化学成分的选择原则 是什么,提高孕育效果有那些途径和措施? 11.说明球墨铸铁生产的工艺过程,其化学成分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与灰口铸铁 有何不同? 12.球墨铸铁的球化剂和球化处理方法有那些? 13.球铁凝固组织中为何易于出现自由渗碳体,如何消除自由渗碳体? 14.根据铸铁组织形成原理分析在铸态下获得高韧性、高强度球墨铸铁的途径与 措施。 15.球墨铸铁比灰口铸铁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分析其原因和防止措施。 16.铸铁的热处理有何特点,生产上球墨铸铁采用那些热处理工艺? 17.蠕墨铸铁有何性能特点? 18.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选择与灰铁和球铁有何不同,蠕化剂和蠕化处理工艺有 那些? 19.简述可锻铸铁生产工艺过程,化学成分选择原则,为何对于薄壁小件采用可 锻铸铁生产有优越性? 20.减摩铸铁与抗磨铸铁的组织要求有何不同,常用减摩铸铁和抗磨铸铁有那 些? 21.提高铸铁的耐热性能的途径和措施有那些?常用耐热铸铁有那些? 22.提高铸铁的耐蚀性能的途径和措施有那些,硅、铭、铬三元素在耐热铸铁及 耐蚀铸铁中的作用是什么? 23.简述冲天炉的结构与熔炼的一般过程。 24.简述冲天炉内炉气和温度的分布,影响铁液温度的主要因素。 25.冲天炉内铁液成分变化的一般规律?

各国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份及要求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序号合金牌号合金代号 化学成份 力学性能 (不低于) 硅铜锰镁铁镍钛锌铅锡铝 抗拉强度伸长度 布氏硬度 HB5 /250 /30 1 YZA1Sil 2 YL102 10.0 13.0 ≤0.6≤0.6≤0.05≤1.2≤0.3余 220 2 60 2 YZA1Si10Mg YL104 8.0 10.5 ≤0.3 0.2 0.5 0.17 0.30 ≤1.0≤0.3≤0.05≤0.01余220 2 70 3 YZA1Si12Cu2 YL108 11.0 13.0 1.0 2.0 0.3 0.9 0.4 1.0 ≤1.0≤0.05≤1.0≤0.05≤0.01余240 1 90 4 YZA1Si9Cu4 YL112 7.5 9.5 3.0 4.0 ≤0.5≤0.3≤1.2≤0.5≤1.2≤0.1≤0.1余240 1 85 5 YZA1Si11Cu3 YL113 9.6 12.0 1.5 3.5 ≤0.5≤0.3≤1.2≤0.5≤1.0≤0.1≤0.1余230 1 80 6 YZA1Si17Cu5Mg YL11 7 16.0 18.0 4.0 5.0 ≤0.5 0.45 0.65 ≤1.2≤0.1≤0.1≤1.2余220 <1 7 YZA1Mg5Sil YL302 0.8 1.3 ≤0.1 0.1 0.4 4.5 5.5 ≤1.2≤0.2≤0.2余220 2 70 二.日本工业标准JIS H5302:2000日本压铸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JIS牌号ISO牌号Cu Si Mg Zn Fe Mn Ni Sn Pb Ti Al ADC1 1.0以下11.0-13.0 0.3以下0.5以下 1.3以下0.3以下0.5以下0.1以下余量ADC1C A1-Sil2CuFe 1.2以下11.0-13.5 0.3以下0.5以下 1.3以下0.5以下0.30以下0.1以下0.20以下0.2以下余量ADC2 A1-Si12Fe 0.10以下11.0-13.5 0.10以下0.1以下 1.3以下0.5以下0.1以下0.05以下0.1以下0.2以下余量ADC3 0.6以下9.0-10.0 0.4-0.6 0.5以下 1.3以下0.3以下0.5以下0.1以下余量ADC5 0.2以下0.3以下 4.0-8.5 0.1以下 1.8以下0.3以下0.1以下0.1以下余量ADC6 0.1以下 1.0以下 2.5-4.0 0.4以下0.8以下0.4-0.6 0.1以下0.1以下余量ADC7 A1-Si5Fe 0.10以下 4.5-6.0 0.1以下0.1以下 1.3以下0.5以下0.1以下0.1以下0.1以下0.20以下余量ADC8 A1-Si6Cu4Fe 3.0-5.0 5.0-7.0 0.3以下 2.0以下 1.3以下0.2-0.6 0.3以下0.1以下0.2以下0.2以下余量ADC10 2.0-4.0 7.5-9.5 0.3以下 1.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0Z 2.0-4.0 7.5-9.5 0.3以下 3.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1 A1-Si8Cu3Fe 2.5-4.0 7.5-9.5 0.3以下 1.2以下 1.3以下0.6以下0.5以下0.2以下0.3以下0.2以下余量ADC12 1.5-3.5 9.6-12.0 0.3以下 1.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ADC12Z 1.5-3.5 9.6-12.0 0.3以下 3.0以下 1.3以下0.5以下0.5以下0.2以下余量 牌号 抗拉试验硬度试验 抗拉强度MPa 耐力MPa 延伸率% HB HRB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大常见元素。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同普通灰铸铁不同的是,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1、碳及碳当量的选择原则:? 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之间,碳当量在~%之间。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因此,球墨铸铁中碳当量的上限以不出现石墨漂浮为原则。? 2、硅的选择原则:? 硅是强石墨化元素。在球墨铸铁中,硅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图1),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球墨铸铁中终硅量一般在—%。选定碳当量后,一般采取高碳低硅强化孕育的原则。硅的下限以不出现自由渗碳体为原则。? 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3、锰的选择原则:? 由于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已经很低,不需要过多的锰来中和硫,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促进形成(Fe、Mn)3C。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锰含量每增加%,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12℃。因此,球墨铸铁中锰含量一般是愈低愈好,即使珠光体球墨铸铁,锰含量也不宜超过~%。只有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的中锰球铁和贝氏体球铁例外。? 4、磷的选择原则:? 磷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含量大于%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含磷量每增加%,韧脆性转变温度提高4~℃。因此,球墨铸铁中磷的含量愈低愈好,一般情况下应低于%。对于比较重要的铸件,磷含量应低于%。????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5、硫的选择原则:?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

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

301不锈钢牌号1Cr17Ni7 ;30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6.0-8.0,S :≤0.03 ,P :≤0.045 304不锈钢牌号:0Cr18Ni9(0Cr19Ni9);304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 :≤1.0 ,Mn :≤2.0 ,Cr :18.0~20.0 ,Ni :8.0~10.0,S :≤0.03 ,P :≤0.045 304L不锈钢牌号:00Cr19Ni10(0Cr18Ni10);304L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3 ,Si :≤1.0 ,Mn :2.0 Cr :18.0~20.0 ,Ni :9.0~13.0,S :≤0.03 ,P :≤0.045 321不锈钢牌号:1Cr18Ni9Ti;32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1.0,Mn :≤2.0 ,Cr :17.0~19.0 ,Ni :9.0-13,S :≤0.03 ,P :≤0.045,Ti≤5 302不锈钢牌号:1Cr18Ni9;302不锈钢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7-19 ,Ni :8.0-10,S :≤0.03 ,P :≤0.045 303不锈钢牌号:Y1Cr18Ni9;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7-19 ,Ni :8.0-10,S :≥0.15 ,P :≤0.20,Mo≤6.0 316不锈钢牌号:0Cr17Ni12Mo2;化学成分% C:≤0.08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10.0~14.0 S :≤0.03P :≤0.045Mo≤2.0-3.0 316L不锈钢牌号:00Cr17Ni14Mo2;化学成分% C:≤0.03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12.0~15.0 S :≤0.03 P :≤0.045 Mo:2.0~3.0。 310不锈钢化学成分% C:≤0.25 Si :≤1.5 Mn :≤2.0 Cr :24.0~26.0 Ni :19.0~22.0 S :≤0.03 P :≤0.045 310S不锈钢牌号:0Cr25Ni20/1Cr25Ni20Si2;310S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 :≤1.5 Mn :≤2.0 Cr :23.0~26.0 Ni :19.0~22.0 S :≤0.03 P :≤0.045 317L不锈钢牌号:0Cr19Ni13Mo3 ;317L不锈钢化学成分%:C≤ 0.02 N ≤0.14 Cr ≤17.8 Ni ≤12.7 Mo≤ 4.1 309S不锈钢牌号0Cr23Ni13 ;309S不锈钢化学成分:C:≤0.08 ,Si :≤1.0 ,Mn :≤2.0 ,Cr :22-24 ,Ni :12-15,S :≤0.03 ,P :≤0.045 314不锈钢牌号1Cr25ni20Si2;314不锈钢化学成分% :C≤0.25,Si1.5-3.0,Mn≤2.00 ,P ≤0.04,S≤0.03,Ni:19-22,Cr:23-26 321不锈钢牌号:1Cr18Ni9Ti;32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1.0,Mn :≤2.0 ,Cr :17.0~19.0 ,Ni :9.0-13,S :≤0.03 ,P :≤0.045,Ti≤5 840的在国内可以用2520的代替,主要是含镍比例高,抗氧化性强;840不锈钢化学成分% : C:≤0.07,Si ≤1.5, Mn ≤2.0, Cr :18.0~22.0,Ni :18~23.0,S≤0.03,P0.045,Al:0.35,Ti:0.31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完整版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大常见元素。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同普通灰铸铁不同的是,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1、碳及碳当量的选择原则: 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3.5~3.9%之间,碳当量在4.1~4.7%之间。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因此,球墨铸铁中碳当量的上限以不出现石墨漂浮为原则。 2、硅的选择原则: 硅是强石墨化元素。在球墨铸铁中,硅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图1),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球墨铸铁中终硅量一般在1.4—3.0%。选定碳当量后,一般采取高碳低硅强化孕育的原则。硅的下限以不出现自由渗碳体为原则。 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3、锰的选择原则: 由于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已经很低,不需要过多的锰来中和硫,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促进形成(Fe、Mn)3C。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锰含量每增加0.1%,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12℃。因此,球墨铸铁中锰含量一般是愈低愈好,即使珠光体球墨铸铁,锰含量也不宜超过0.4~0.6%。只有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的中锰球铁和贝氏体球铁例外。 4、磷的选择原则: 磷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0.05%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含量大于0.05%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含磷量每增加0.01%,韧脆性转变温度提高4~4.5℃。因此,球墨铸铁中磷的含量愈低愈好,一般情况下应低于0.08%。对于比较重要的铸件,磷含量应低于0.05%。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5、硫的选择原则: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简介: 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析出的石墨呈球形的铸铁。球状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比片状石墨小,使铸铁的强度达到基体组织强度的70~90%,抗拉强度可达120kgf/mm2,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球墨铸铁除铁外的化学成分通常为:含碳量3.6~3.8%,含硅量2.0~3.0%,含锰、磷、硫总量不超过1.5%和适量的稀土、镁等球化剂。 制造步骤: (一)严格要求化学成分,对原铁液要求的碳硅含量比灰铸铁高,降低球墨铸铁中锰,磷,硫的含量 (二)铁液出炉温度比灰铸铁更高,以补偿球化,孕育处理时铁液温度的损失(三)进行球化处理,即往铁液中添加球化剂 (四)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 (五)球墨铸铁流动性较差,收缩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浇注温度及较大的浇注系统尺寸,合理应用冒口,冷铁,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六)进行热处理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种元素。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以下就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做详细的阐述: 1、碳的作用和影响: 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3.5~3.9%之间,碳当量在4.1~4.7%之间。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 2、硅的作用和影响 在球墨铸铁中,硅是第二个有重要影响的元素,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 3、硫的作用和影响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 4、磷的作用和影响

6063铝合金化学成分

6063铝合金化学成分的选择 黎伯豪言淑纯 6063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铝门窗、幕墙的框架,为了保证门窗、幕墙具有高的抗风压性能、装配性能、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对铝合金型材综合性能的要求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在国家标准GB/T3190中规定的6063铝合金成分范围内,对化学成分的取值不同,会得到不同的材质特性,当化学成分的范围很大时,其性能差异会在很大范围内波动,以致型材的综合性能会无法控制。因此,优选6063铝合金的化学成分成为生产优质铝合金建筑型材的最重要的一环。 1 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6063铝合金是AL-Mg-Si系中具有中等强度的可热处理强化合金,Mg和Si是主要合金元素,优选化学成分的主要工作是确定Mg和Si 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 1.1 Mg的作用和影响Mg和Si组成强化相Mg2Si,Mg的含量愈高,Mg2Si的数量就愈多,热处理强化效果就愈大,型材的抗拉强度就愈高,但变形抗力也随之增大,合金的塑性下降,加工性能变坏,耐蚀性变坏。 1.2 Si的作用和影响Si的数量应使合金中所有的Mg都能以Mg2Si相的形式存在,以确保Mg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Si含量增加,合金的晶粒变细,金属流动性增大,铸造性能变好,热处理强化效果增加,型材的抗拉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耐蚀性变坏。 2 Mg和Si含量的选择 2.1 Mg2Si量的确定 2.1.1 Mg2Si相在合金中的作用Mg2Si在合金中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溶解或析出,并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合金中:(1)弥散相β’’固溶体中析出的Mg2Si相弥散质点,是一种不稳定相,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长大。(2)过渡相β’是β’’由长大而成的中间亚稳定相,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长大。(3)沉淀相β是由β’相长大而成的稳定相,多聚集于晶界和枝晶界。能起强化作用Mg2Si相是当其处于β’’弥散相状态的时侯,将β相变成β’’相的过程就是强化过程,反之则是软化过程。 2.1.2 Mg2Si量的选择6063铝合金的热处理强化效果是随着Mg2Si量的增加而增大。参见图1[1]。当Mg2Si的量在0.71%~1.03%范围内时,其抗拉强度随Mg2Si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地提高,但变形抗力也跟着提高,加工变得困难。但Mg2Si量小于0.72%时,对于挤压系数偏小(小于或等于30)的制品,抗拉强度值有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危险。当Mg2Si 量超过0.9%时,合金的塑性有降低趋势。GB/T5237.1—2000标准中要求6063铝合金T5状态型材的σb≥160MPa,T6状态型材σb≥205MPa,实践证明.该合金的最高可达到260MPa。但大批量生产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可能确保都达到这么高。综合的考虑,型材既要强度高,能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又要使合金易于挤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设计合金强度时,对于T5状态交货的型材,取200MPa为设计值。从图1可知,抗拉强度在200MPa左右时,Mg2Si量大约为0.8%,而对于T6状态的型材,我们取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30 MPa,此时Mg2Si量就提高到0.95%。 2.1.3 Mg含量的确定Mg2Si的量一经确定,Mg含量可按下式计算:Mg%=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大常见元素。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同普通灰铸铁不同的是,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1、碳及碳当量的选择原则: 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之间,碳当量在~%之间。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因此,球墨铸铁中碳当量的上限以不出现石墨漂浮为原则。 2、硅的选择原则: 硅是强石墨化元素。在球墨铸铁中,硅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图1),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球墨铸铁中终硅量一般在—%。选定碳当量后,一般采取高碳低硅强化孕育的原则。硅的下限以不出现自由渗碳体为原则。 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3、锰的选择原则:

由于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已经很低,不需要过多的锰来中和硫,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促进形成(Fe、Mn)3C。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锰含量每增加%,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12℃。因此,球墨铸铁中锰含量一般是愈低愈好,即使珠光体球墨铸铁,锰含量也不宜超过~%。只有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的中锰球铁和贝氏体球铁例外。 4、磷的选择原则: 磷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含量大于%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含磷量每增加%,韧脆性转变温度提高4~℃。因此,球墨铸铁中磷的含量愈低愈好,一般情况下应低于%。对于比较重要的铸件,磷含量应低于%。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可用图2进行检验。如果碳硅含量在图中的阴影区,则成分设计基本合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如果低于最佳区域,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 5、硫的选择原则: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

高铬铸铁铸造工艺

锤头高铬铸铁铸造工艺 高铬铸铁化学成分设计:(一般采用亚共晶高铬铸铁) 1、工艺上常常通过调整碳含量来达到改变碳化物数量。 2、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高铬铸铁,空淬能淬透的最大直径为20mm,要提高淬透性,必须加入合金元素。 3、锰剧烈降低Ms,会使高铬铸铁在淬火后有较多的残留奥氏体,因此,一般控制在1.0%以下。 4、铜降低Ms,会造成许多的残留奥氏体,因此,一般控制在1.5%以下。 5、由于V价格高,通常只适用于不易热处理的铸件。 6、硅提高Ms,会减少残留奥氏体,同时降低淬透性,因此,一般应控制。 7、高铬铸铁感应炉熔炼温度1480℃,已经足够,不必太高。 8、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不希望太高,以免收缩过大和粘砂。浇注温度厚大件1350-1400℃,(一般件1380-1420℃)。高的浇注温度加重冒口下的缩孔,而且会造成浓密的显微缩松,同时使晶粒组织粗大。 9、高铬铸铁模型收缩率2%。 10、高铬铸铁冒口尺寸按碳钢设计,浇注系统按灰铸铁设计。采用气割法切割浇冒口,容易产生热裂纹,故设计时采用易割冒口或者侧冒口,采用敲击法去除。 11、高铬铸铁寿命短的原因,不是金相不合格,而是,铸件

内存在缩孔、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因此必须足够重视铸造工艺。 12、高铬铸铁容易开裂。在铸造工艺设计上注意不让铸件收缩受阻,以免造成开裂。 13、高铬铸铁铸件在铸型中应充分冷却,然后开箱。开箱过早,开箱温度过高,是铸件开裂的主要原因。 14、高铬铸铁采用金属型铸造时,浇注温度应保持在150℃以上,以免铸件冷却太快开裂。 15、高铬铸铁采用高温空淬,中低温回火的热处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基体。 16、高铬铸铁在热处理前的铸态基体组织取决于铸态冷却速度的高低。冷却速度高时通常为奥氏体基体:随冷却速度降低逐渐开始析出部分马氏体、珠光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物。:冷却速度进一步降低,可能获得珠光体基体的组织。 17、高铬铸铁一般根据铬含量和零件壁厚选择最佳淬火温度。淬火温度越高,淬透性越高,但淬火后形成残留奥氏体数量有可能越多。Cr15高铬铸铁的淬火温度940-970℃,Cr20高铬铸铁的淬火温度960-1010℃。保温时间根据壁厚选择。一般2-4h,壁厚零件4-6h。 18空淬后的高铬铸铁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应尽快进行回火热处理。 19、对一些形状复杂、壁厚形成悬殊的高铬铸铁铸件应严格

301系列不锈钢化学成分

SUS301不锈钢-1Cr17Ni7 不锈钢材质性能及用途介绍 SUS301(L)-1Cr17Ni7对比304含有低Ni,Cr及高N成分,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根据粗压延可以达到的高强度化,对比Steel Al有优秀的高温强度,抗疲劳强度及耐腐蚀性,使用在电车上达到重量轻,优秀的稳定性及经济性(301L) 化学成分:(单位:wt%) 规格 C Si Mn P S Cr Ni 其他 TYPE 301 ≤0.15≤1.00≤2.00≤0.045 ≤0.03016.0~18.0 6.0~8.0 TYPE 301L ≤0.030≤1.00≤2.00≤0.045≤0.03018.0~20.0 8.0~10.5 N≤0.02 301特性及用途: 钢种特性用途 SUS301 与304钢相比,Cr、Ni含量少,冷加工 时抗拉强度和硬度增高,无磁性,但冷 加工后有磁性。 列车、航空器、传送带、车辆、螺栓、弹簧、筛 网 SUS301(L) 对比301耐腐蚀性优秀保温饭盒、保温瓶、SINK BOWL、燃气、BURNER 部件电车,有轨车辆内外装 机械性能: 规格YS(Mpa)TS(Mpa)EL(%)Hv TYPE 301 ≥205≥520≥40≤218 TYPE 301L ≥215≥550≥45≤218 —相对304含有低Ni,Cr及高N成分,经过粗压延可以达到高强度化 —相对碳钢,铝有优秀的高温强度,抗疲劳强度及耐腐蚀性,使用在电车上可以减轻重量 ● 简介 301是一种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在充分固溶的条件下,具有完全奥氏体组织。在奥氏体不锈钢中,301是最易冷变形强化的钢种,通过冷变形加工可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并且保留足够的塑、韧性,加之此钢在大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锈性,但在还原性介质耐蚀性欠佳,在酸碱盐等化工介质耐蚀性较差,因此不推荐用于腐蚀苛刻的环境。301主要以冷加工状态应用于承受较高负荷,又希望减轻装备重量和不生锈的设备部件。此外,此钢在受外力撞击时易产生加工硬化可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对设备和人员将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 特性及使用用途

铸造铝硅合金特性和分类

2.3.1 铸造铝合金的一般特性 为了获得各种形状与规格的优质精密铸件.用于铸造的铝合金必须具备以下特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流动性和可填充性。 (1) 有填充狭槽窄缝部分的良好流动性; (2) 有适应其他许多金属所要求的低熔点: (3)导热性能好,熔融铝的热量能快速向铸模传递,铸造周期较短; (4) 熔体中的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可通过处理得到有效的控制; (5)铝合金铸造时,没有热脆开裂和撕裂的倾向: (6)化学稳定性好,有高的抗蚀性能; (7)不易产生表面缺陷,铸件表面有良好的光泽和低的表面粗糙度,而且易于进行表面处理; (8)铸造铝合金的加工性能好,可用压模、硬(永久)模、生砂和干砂模、熔模、石膏型祷造模进行铸造生产,也可用真空铸造、 低压和高压铸造、挤压铸造、半固态铸造、离心铸造等方法成形,生产不同用途、不同品种规格、不同性能的各种铸件。 2.3.2铸造铝合金的牌号与状态表示方法 铸造铝合金可分为热处理强化型和非热处理强化型两大类。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发出了大量洪铸造的铝合金,但目前基本的合金只有 以下6类: (1)A1-Cu铸造铝合金; (2)Al-Cu-Si铸造铝合金; (3)Al-Si铸造铝合金; (4)Al-Mg铸造铝合金; (5)A1-zn-Mg铸造铝合金; (6)Al-Sn铸造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系目前国际上无统一标准,各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合金命名及术语,下面分别简述如下。 2.3.2.1 中国铸造铝合金的牌号与状态表示方法 (1)按GB8063规定,铸造铝合金牌号用化学元素及数字表示,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平均含量。在牌号的最前面用“z”表示铸造,例 如ZAISi7Mg,表示铸造铝合金,平均含硅量为7%,平均含镁量小于1%。另外还有用合金代号表示法,合金代号由字母“z”、“L”(分别是“铸”、“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及其后的三位数字组成。zL后面第一个数字表示台金系列.其中1、2、3、4分别表示铝硅、铝铜,铝镁.铝锌系列合金,ZL舌面第二位、第三位两个数字表示顺字号。优质合金的数字后面附加字母“A”: (2)合金铸造方法和变质处理代号。 S——砂型铸造; J——金属型铸造; R——熔模铸造; K——壳型铸造; B——变质处理。 (3)合金状态代号。 F——铸态; T1——人工时效;

铸造生铁牌号

品种及技术要求 1.1 牌号及化学成分 铸造生铁。 1.1.2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Z34号生铁含硅量允许3.60~6.00%,但装入一个车箱内的生铁,其含硅量的差别应不大于0.40%。 1.l.3 根据需方要求,方可供应第一组含锰量的生铁。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含锰量大于1.3%的生铁。 1.1.4 用含铜矿石冶炼的生铁应分析含铜量。各号生铁的含碳量与含铜量,均不作报废依据。 1.1.5 生铁订货时,必须在合同中注明铁号和组、级、类等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 1.2 块重 各号生铁均应铸成5±2公斤小块,而大于7公斤与小于2公斤的铁块之和,每批中应不超过总重量的10%,根据需方要求,方可供应重量不大于40公斤的铁块。

1.3 表面要求 铁块表面要洁净,如表面有炉渣和砂粒,应清除掉,但允许附有石灰和石墨。 2 试验方法 铸造用生铁化学成分分析的取样,按GB719—65《生铁的化学分析用试样采取法》进行。化学分析方法按GB 223.1~223.7~81《钢铁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中碳、硫、磷、锰、硅量的测定和YB35(1~28)一78《钢铁化学分析方法》或能保证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其它方法进行。仲裁分析只能按GB223.1~223.7—81和YB 35(1~28)一78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3 检验规则、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3.1 生铁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3.2 每一车箱只准装载同一炉次的生铁。 3.3 生铁块经水陆联运时,转运港埠必须以车为单位进行装卸,车与车不得相混。但发货人、收货人、铁号、组、级、类均相同者除外。 3.4 每批交货的生铁,必须随运单附有证明生铁符合订货合同和本标准要求的质量证明书。 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 a 订货合同号; b 铁号、块度; c 炉次、组、级、类和重量; d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e 本标准编号。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第三节 A356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第四节 A356合金的生产设备 第二章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第二节熔炼 (1)铝熔体的特点 (2)铝熔体的精炼与净化 (3)熔炼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铸造 (1)铸造方法的分类 (2)铸造原理 (3)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熔铸工艺 (1)配料工艺 (2)熔炼工艺 (3)铸造工艺 (4)取样工艺

第三章 A356合金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化学成分 第二节外观质量 第三节低倍针孔度 (1)针孔的定义与分类 (2)针孔形成的原因 (3)形成气孔的H2来源 (4)预防针孔形成的工艺措施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所谓铝合金就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使铝的本质得到该善,以满足工业上和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由于其比重小,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动力仪表、工具及民用器皿制造等方面。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铝合金可分为两大类: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要先铸成锭,用于压延或拉伸,如:管、棒和板等;铸造铝合金,用于铸造固定铸件,如:活塞、汽缸和支架等。 变形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大致有两种: 1、国家标准

用第一个字母L表示工业纯铝或铝合金,(取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表示铝合金类别,下面几个字母分别表示: G——工业高纯铝 F——防锈铝合金 Y——硬铝合金 C——超硬铝合金 D——锻造铝合金 T——特殊铝合金 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该类合金的序号。如LF3表示3号防锈铝合金;LD2表示2号锻造铝合金;LY12表示12号硬铝合金;LC4表示4号超硬铝合金;LT21表示21号特殊铝合金。 2、引用美国四位数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作为国家标准第一位数字表示铝合金系列,如: 1XXX 表示纯铝 2XXX 表示AL-Cu系合金 3XXX 表示AL-Mn系合金 4XXX 表示AL-Si系合金 5XXX 表示AL-Mg系合金 6XXX 表示AL-Mg-Si系合金 7XXX 表示AL-Zn系合金 8XXX 表示AL和其它元素的合金 9XXX 表示尚未使用的系列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某种具体的铝合金或铝的纯度,第二位数字表示对原来的合金或杂质范围的修改。 铸造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

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对照表

不锈 钢 材 料化学 化学成分%类型钢号牌号 CCrNiMnPSMoSiCuN 其它 201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7Mn6 Ni5N ≤0.15 16.0-1 8.0 3.50-5. 50 5.50- 7.50 ≤0.060≤0.030-≤1.00-≤0.25- 201L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3Cr17Mn 6Ni5N ≤0.030 16.0-1 8.0 3.50-5. 50 5.50- 7.50 ≤0.060≤0.030≤1.00≤0.25 202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8Mn8 Ni5N ≤0.15 17.0-1 9.0 4.0-6. 00 7.50-10 .00 ≤0.060≤0.030≤1.00-≤0.25- 204不锈钢 化学成分 03Cr16Mn 8Ni2N ≤0.030 15.0-1 7.0 1.50-3. 50 7.0-9. 00 0.15-0. 30 国内研制 1Cr18Mn1 0Ni5Mo3N ≤0.10 17.0-1 9.0 4.0-6. 00 8.50-12 .00 2.80- 3. 50 0.20-0. 30 前苏联 2Cr13Mn9 Ni4 0.15-0. 25 12.0-1 4.0 3.70-5. 00 8.0-10 .00 奥 国内研制 2Cr15Mn1 5Ni2N 0.15-0. 25 14.0-1 6.0 1.50-3. 00 14.0-1 6.0 0.15-0. 30 1Cr18Mn1 0Ni5Mo3N ≤0.15 17.0-1 9.0 4.0-6. 00 8.50-12 .00 ≤0.060≤0.0302.8-3.5≤1.00- 0.20-0. 30 - 氏 301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7Ni7≤0.15 16.0-1 8.0 6.0-8. 00 ≤2.00≤0.065≤0.030-≤1.00--- 302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8Ni9≤0.15 17.0-1 9.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体 303不锈钢 化学成分 Y1Cr18Ni 9 ≤0.15 17.0-1 9.0 8.0-10 .00 ≤2.00≤0.20≤0.0301)≤1.00--- 型 303se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Y1Cr18Ni 9Se ≤0.15 17.0-1 9.0 8.0-10 .00 ≤2.00≤0.20≤0.030-≤1.00-- Se ≥ 0.15 304不锈钢 化学成分 0Cr18Ni9≤0.07 17.0-1 9.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304L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0Cr19Ni 10 ≤0.030 18.0-2 0.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304N1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Cr19Ni9 N ≤0.08 18.0-2 0.0 7.0-10 .50 ≤2.00≤0.035≤0.030-≤1.00- 0.10- 0. 25 -

铸铁件配料方法

铸铁件配料方法,及锰铁铬铁加入量配比 HT250是珠光体灰铸铁。 化学成分: 碳C :3.16~3.30 硅Si:1.79~1.93 锰Mn:0.89~1.04 硫S :0.094~0.125 磷P :0.120~0.170 根据化学成分考虑原料的成分及烧损就可以知道配料了 影响铸铁、铸钢件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孕育(变质)处理、冷却速度、炉料的“遗传性”、铁水过热温度等,在这几个因素中,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对铸件物理性能的影响相对更大些,而且是第一因素。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铸件物理性能的要求,正确的配料或调料,严格控制材质的各化学成分含量尤为重要。 在生产实践中,作为冶炼技术人员和炉工来说,配料和调料应该是熟练掌握的一般性技术问题。但是对予刚毕业的学生和大多数炉工来说,欲能系统、灵活的掌握,也确非易事。 要想控制铸件的化学成分与配料,必须事先了解以下几下问题: 1、铸件的目标化学成分。 2、库存各种金属炉料的化学成分。 3、各种炉料在冶炼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增减变化率。

4、配料方法。 一、目标化学成分 现在大部分铸件,根据其牌号要求的不同,国标中已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从铸造手册中即可查到。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根据铸件的服役状况,市场需要更多物理性能各不相同的铸件,并对铸件的综合性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单位也不断研究出新材质而取代旧材质,例如某水泥研究设计院研究的“中碳多元合金钢”,成功的代替了原需进口的球磨机衬板,代替了高锰钢,用该材质生产直径φ2.4甚至直径φ4.2的中大型球磨机衬板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如某厂生产出口国外石油钻井用的泥浆泵高铬双金属缸套及采石场600×900破碎机用的锤头,都是超高铬铸铁,这些材质的详细化学成分要求,在铸造手册中是查不到的。 在接受生产绪如上述产品时,如果自己没有完全掌握铸件化学成分要求,以及没有详细了解铸件的服役状况时,应让用户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化学成分要求范围及热处理工艺。当然作为生产厂家来说,必须尽多详细掌握自己产品所要求的化学成分范围及物理性能。以便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优质产品。总之在生产配料之前,应了解所产铸件的目标化学成分,做到心中有 数。 二、原材料的化学成分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指的是投炉所用的新生铁、废钢、回炉料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硅铁、锰铁等铁合金的牌号或化学成分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