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医学乙肝知识点总结

医学乙肝知识点总结

医学乙肝知识点总结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路径:HBV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共用注射器或刺激性工具传播等。

通过这些途径,感染者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2. 乙型肝炎的症状:乙型肝炎通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黄疸、乏力等。

部分慢性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持续感染多年,最终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3. 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乙肝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HBV病毒蛋白和抗体来确定。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BV,以及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类型。

4. 乙型肝炎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此外,避免与可能感染HBV的人接触,使用安全的注射器和手术刀具,以及减少性伴侣数量等都可以帮助预防乙型肝炎。

5. 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感染,通常需要休息、保持充分营养和水分,并使用抗病毒药物来减少病毒载量。

对于慢性感染,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药物、肝硬化和肝癌的治疗等。

6. 乙型肝炎的并发症:慢性乙肝感染者可能在肝炎活动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此外,乙型肝炎还可能引起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并发症,如肾病综合征、关节炎等。

7. 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HBV感染与肝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慢性HBV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对于HBV感染者,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尤为重要。

总结: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了解乙肝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乙型肝炎将不再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

乙肝防治知识知识点总结

乙肝防治知识知识点总结

乙肝防治知识知识点总结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预防和治疗乙肝的知识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乙肝防治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包括共用针头、划伤或割伤感染的物体、经皮肤黏膜传播等。

2.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推荐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然后按照接种时间表接种剩余的疫苗剂次(通常是3针)。

3.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和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4.使用安全的注射器和毛刺物品: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在注射器、针头等卫生器具的使用上要格外注意。

使用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和其他个人卫生用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5.保护性性行为: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使用安全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

6.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如果出现乙肝相关症状,如黄疸、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乙肝病毒检测。

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乙肝,可以减少肝脏损害并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7.对于乙肝患者的护理:乙肝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要均衡、避免过度劳累、戒酒等。

在与乙肝患者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8.乙肝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乙肝感染者应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以及相关肝癌筛查等。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大量饮酒,以降低肝损伤的风险。

总之,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接种疫苗、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高风险的行为,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生殖器
官分泌物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
肝炎,还可能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 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输血、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共
用注射器等途径。

非规范操作、不洁针具、血液等感染源是传播病毒
的重要途径。

3. 乙肝病毒感染的症状:急性乙肝感染可能导致疲乏、黄疸、上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乙肝感染往往无症状,但可能导致肝功
能异常、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4.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诊断乙肝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查,如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anti-HBe)等指标。

5. 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接种
乙肝疫苗、安全用针、安全性行为、卫生教育和提高公众乙肝意识等。

6. 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针对急性乙肝病毒感染,通常采取支持疗法;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免疫调
节剂等。

7. 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大多数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自愈,但部分患
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感染。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肝癌和肝硬化
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乙肝基础知识点,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乙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乙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乙肝的社会影 响和应对措施
乙肝的社会影响和应对措 施
社会影响:乙肝对个人和社会 的健康和经济都有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加强乙肝病毒监测 、推广疫苗接种、加大宣传力 度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血清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等
乙肝的并发症 和预后
乙肝的并发症和预后
并发症:肝硬化、肝癌等 预后:乙肝的预后取决于感染 程度和治疗效果
乙肝的重要性 和意义
乙肝的重要性和意义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乙肝是全球范围内 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对乙肝的科普宣 传,提高公众的乙肝防控意识
乙肝的科普知 识PPT课件
目录 乙肝的定义和概述 乙肝的病因和症状 乙肝的预防和控制 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乙肝的并发症和预后 乙肝的重要性和意义 乙肝的社会影响和应对措施
乙肝的定义和 概述
乙肝的定义和概述
定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引 起的一种传染病 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 婴传播
乙肝的定义和概述
全球乙肝感染人数估计有2亿以上
乙肝的病因和 症状
乙肝的病因和症状
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症状:乏力、食欲不振、黄疸 等
乙肝的预防和 控制
乙肝的预防和控制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 手段 健康教育:宣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
乙肝的诊断和 治疗

乙肝知识

乙肝知识

乙肝知识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肝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乙肝,预防和控制其传播,以下文章将详细介绍乙肝的知识。

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乙肝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直接接触而传播,例如通过性行为、母婴传播、共用针头或注射器、血液输液、手术和牙科医疗程序等。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例如共用刮胡刀、牙刷或其他个人护理用品,也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

乙肝病毒的感染对人体有哪些影响?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内复制并破坏肝细胞。

在感染初期,人体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出现轻微不适。

然而,长期慢性感染会增加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乙肝病毒感染还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以及黄疸等症状。

我们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是预防该病毒感染的最佳方式。

乙肝疫苗可在儿童接种疫苗计划中提供,并且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保护。

此外,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也是预防乙肝感染的重要措施。

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物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并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和妥善处理个人护理用品。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如何进行?一旦怀疑感染乙肝病毒,应该尽快就医进行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通常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认。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类型。

对于急性感染,通常需要休息和适当的治疗,包括寻求医生的建议,以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

对于慢性感染,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乙肝病毒感染的并发症是什么?如果乙肝病毒感染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慢性肝炎,长期的肝炎炎症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目录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项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乙肝的定义: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 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 估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乙肝疫苗接种后 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提供较高的 免疫保护。 定期检测乙肝病毒指标:通过定期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指标,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并进行干预治疗。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教育宣传:加强对乙肝疾病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的认 识。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60-150天,但也 可长达6个月。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 最有效手段,分为初免和加强免疫两个 阶段。 严格卫生管理: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体液,不共用牙刷、刮脸刀等个人卫生 用品。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 避免与未知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 项
第三节:乙肝的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 的检测,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不随意使用注射器:避免使用非一次性 注射器,以免感染乙肝病毒。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卫生,避 免与乙肝感染者接触。

乙肝的健康教育

乙肝的健康教育

乙肝的健康教育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炎疾病。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慢性感染风险。

为了加强乙肝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乙肝的基本知识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教育公众了解乙肝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的,其中主要包括输血、注射毒品、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其次,乙肝具有一定的慢性感染风险,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最后,乙肝有一定的疫苗预防和治疗方法,及早的预防和干预可降低乙肝感染的风险和病情。

二、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体液,不共用牙刷、剃刀等个人物品,避免非法注射毒品,使用安全套等避免性传播,孕妇要进行乙肝筛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采取预防措施。

三、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措施之一。

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要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和建议,一般分为3针或4针,注射时间间隔约为0、1、6或0、1、2、6个月。

同时,对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补种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乙肝病毒的检测和治疗乙肝病毒的检测和治疗对于患者的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意义重大。

定期乙肝病毒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感染者,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治疗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合理的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且要遵循医生的嘱托,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肝脏健康。

五、乙肝的心理健康问题乙肝病毒感染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乙肝感染者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职场的歧视和排斥,这可能导致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因此,进行乙肝的健康教育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乙肝知识培训PPT课件

乙肝知识培训PPT课件
乙肝知识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乙肝病毒及传播途径
02
乙肝的症状与诊断
03
乙肝的预防与治疗
04
乙肝对生活的影响
05
乙肝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目 录
01
乙肝病毒及传播 途径
乙肝病毒的结构与特性
乙肝病毒结构
乙肝病毒由外壳和内核构成, 外壳上有突起,负责病毒的感
染和复制。
乙肝病毒特性
乙肝病毒具有耐热、耐酸、耐 紫外线等特性,在一定条件下
乙肝患者和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以便早 期发现和治疗。
03 乙肝的隔离与防护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避免病 毒传播。
谢谢
汇报人:XXX
2
药物治疗
乙肝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拉米 夫定、阿德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以及
抗炎保肝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3
注意事项
在治疗乙肝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04
乙肝对生活的影 响
乙肝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就业歧视
乙肝患者可能会在就业时遭受歧视,导致 职业发展受阻。
乙肝症状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劳、 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
02
诊断方法
乙肝的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测来进 行,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 和肝功能。
乙肝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乙肝的症状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黄 疸和肝区疼痛等。
诊断方法
诊断乙肝的方法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 检测和肝脏超声等。
社交压力
乙肝患者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 力,影响其社交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于第10天行腹腔 镜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术程顺 利。 • 术后继续予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方案同术前。
术后第7天营养状况
• 无发热、水肿、脱水、黄疸; • 体重52kg,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恢复良 好,每日尿量1500~1800ml; • 复查:血红蛋白101g/L、总蛋白64.1g/L、 白蛋白35.5g/L、血糖6.43mmol/L、尿素 氮6.85mmol/L ;电解质正常、肝肾功能 良好; • 准备拔除胃管进食并过渡至肠内营养。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输血传播。(2)医源性传播。 (3)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 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精液中可检出乙肝病 毒,因此可通过性传播。这是造成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4)性接触传播: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 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5)生活接触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 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 • •

日常保健
• • 1.肝功能(血清转氨酶)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逐渐从事轻工作,然后逐 渐增加工作量,直至恢复原工作。 2.慢性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被各种病毒、细菌等致病因子 感染,这样会使本来已经静止或趋于痊愈的病情再度活动和恶化。患者 在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方面都应加倍小心,要适当锻炼,根据天气温 度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 3.慢性乙肝患者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生素食 物和硒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忌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忌过甜食;忌盲目进补,以免损害肝脏或增加肝脏负担。 4.慢性乙肝患者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甲胎蛋白和B超。
炎病毒(慢性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1]
老大:HBsAg :表面抗原; 老二:抗-HBs:表面抗体;老三 HBeAg :E抗原; 老四:抗-HBe:E抗体;
老五抗-HBc:核心抗体。
说明:“乙肝两对半”仅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轻重,如“大三 阳”病情不一定重,而“小三阳”病情不一定轻。若要判断乙肝病情的轻重,除要检查 “乙肝两对半”外,还应结合肝功能试验、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CT表现才能准确判断 当前病情。另外,若要更准确地判断HBV的复制状态及病人的传染性,还应做乙肝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检查。
心得体会(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过程中须及时监测病人的血糖、电解质、 酸碱平衡、肝肾功能情况,以可重新调整卡文 的用量及用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防止感染及血栓的形成,及时更换导管; • 长期使用要注意预防胆汁淤积、肠屏障功能减 退导致肠道菌群毒素移位
Thank you!
1180ml
N(g)
130(2~6g/kg)
热量(kcal)
520
20%脂肪乳
340ml
68(1~2g/kg)
45(0.667~1g/kg) 2.4 2.0 0.64 2.0
680
氨基酸(18aa)400ml 氯化钾 醋酸钠 硫酸镁 甘油磷酸钠
1200
7天后营养状况监测
• 无发热、水肿、脱水、黄疸; • 体重53kg,精神状态良好,每日尿量 1200~1500ml; • 复查:血红蛋白92g/L、总蛋白61.3g/L、 白蛋白33.7g/L、血糖5.17mmol/L、尿素 氮7.85mmol/L ;电解质正常、肝肾功能 良好。
HBV DNA正常范围:<1000copies/ml。 数值大于10 3 为阳性,10 3-5 认为是
低量复制,10 5-7 为中等量复制,大于10 7 为大量复制。处于临界值时,可 3-6个月后复查;如用药治疗,可1个月后复查,3-6个月随访观察;不明原
因的复制增高,建议做乙肝病毒变异株蛋白(YMDD)检测。
乙肝的基本知识讲座
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
覃创
2018-3-25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 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 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 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乙型肝
围手术期术前营养状态调整
• 禁食、胃肠减压、洗胃、抑酸; • 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卡文1920ml+丙氨酰谷氨酰胺 50ml+10%氯化钾20ml+10%氯化钠20ml (2)血浆、白蛋白 (3)洗胃及胃肠减压总量
卡文 全营养混合液的基本组成(52kg)
全量配方
11%葡萄糖
1920ml
(6)其他传播:如通过吸血昆虫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防护,
因此,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表现:
• 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 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治疗:
• 慢性乙肝的治疗: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 ,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要 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 2.用药原则 (1)用药不宜过多过杂 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 对肝病不利。 (2)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 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 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中医在我国历史悠 久,其精髓在于辩证论治。通过辩证论治,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清除病 毒,促进疾病恢复。 (3)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营养 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保 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防:
• • • • • • •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对急性乙肝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不得献血。现症感染者不能从 事饮食业、幼托机构等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 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血制品应做HBsAg检测,防止医源性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种,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同 时,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和从事幼托教育、食品加 工、饮食服务等职业的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抗体。
心得体会
• 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良好的营养状态 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任何 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 器官功能,增加手术危险性,削弱 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术后的 恢复过程。脂肪乳氨基酸(17)葡 萄糖(11%)注射液(卡文)在围 手术期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心得体会
• 适应征比较广泛,尤其是腹部大手术、重症胰 腺炎、肠瘘、胃肠梗阻等; • 营养成分丰富、足够、均衡; • 用法简单方便,可外周静脉及中心静脉滴注; • 并发症发生率小,污染小; 为临床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病人也有莫 大的受益。
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二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 HBV DNA 呢? 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可以肯定,检测 HBV DNA 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 下: 1. “ 小 三 阳 ” 乙 肝 因 其 H B e A g 阴 性 , 被 医 生 称 为 “HBeAg阴性肝炎”, 这是 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 故也称“异型乙肝炎”。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有 的病情可能更重。 2. 在检测病人“二对半”时,仅发现其中 1 项阳性,如 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不能说明病人体内 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 HBV DNA ,一旦阳性,即 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3. 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二对半” 5 项全部阴性,甚至 甲、丙、丁、 戊 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 人的转氨酶却很高,有黄疸,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 怎么回事呢?通过测 HBV DNA 后,可能发现为阳性 ,就此可断定这种肝炎叫“慢性隐匿性乙肝”。 4.有的乙肝病人竟被检测到抗一HBs,这是保护性抗 体,它的阳性说明感染结束,但为什么病人的病情 依旧,并无好转迹象?如 HBV DNA 阳性,问题又解 决了,这叫“抗 —HBs 阳性乙肝”,是病毒变异惹 的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