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③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漂白粉中的 次氯酸钙 与 酸(如盐酸或碳酸等)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 次氯酸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④漂白粉的保存:漂白粉应 避光 并置于 阴凉 处密封保存。
因HClO酸性比碳酸弱,次氯酸盐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 HClO
探究角度2 氯气的性质 A 例2 (2024北京八一学校 模拟)某同学用下列装置 进行有关氯气的实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收集Cl2
C
B
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 有漂白作用 D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证明Cl2可与水反应
解析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A错误;氯 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 布条褪色,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作用,故B正确;剧烈燃烧,得到 氯化钠固体颗粒,产生大量白烟,故C错误;氯气能溶于水,盛有氯气的试管 倒置于水槽中,试管内液面升高,不能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故D错误。
实验结论(填写化学方程式)
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与铁
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不反应,故液氯可以用钢瓶
棕红 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 盛放
液呈 棕黄 色
2Fe+3Cl2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棕黄 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
液呈 蓝绿 色
Cu+Cl2
2FeCl3 CuCl2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 安静 地 工业制备盐酸的反应原理
溶解性
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 2体积氯气
2.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能与Na、Fe、Cu等金属单质反应,也能与H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1)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D.化学科学是纯实验科学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对生物科 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故A、B正确;其他科学同样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促 进作用,故C正确;化学科学是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故)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 科学 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 分子 C.制陶瓷、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解析 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 用性的科学,A项正确;化学变化可以制造分子,但不能制造原子,B项错误; 制陶瓷、冶金及酿酒过程均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正确;科学 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 器等,D项正确。
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 s)化学”的新领 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 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D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解析 由“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运动成为可 能”可知,该技术可以观察到原子的运动,但不能观察到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故选D项。
解析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和制火药涉及化学科学,同时我国也是最早使 用青铜器和冶炼铁的国家,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 岛素,这些都是我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化学活动” B.古人可以把廉价的金属冶炼成贵重的金属——金 C.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是从微观向宏观、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不 断深入的 D.化学与农业生产无关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本章整合 (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本章整合 (2)
其中5~10 min。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随配随用,有腐蚀性,少与手接触。
①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写出漂白粉变质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②某实验室研究员将完全变质后的漂白粉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 mL气体,则该漂白粉中所含有效成分的质量为
→①。
(2)装置②是制备氯气的装置,主要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
灯。
(3)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
CuCl2。
(4)①装置是为了检验氯化氢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
的干扰,在③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已被完全除去,根据已知信息可
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还有氯气,若试纸不变蓝,
2Na2O2+2H2O
2Na2O2+2CO2== 2Na2O2+4HCl==4NaCl+
==4NaOH+O2↑
2Na2CO3+O2
不反应
2NaOH+CO2
==Na2CO3+H2O
Na2O+2HCl==2NaCl+H2O
2H2O+O2↑
NaOH+HCl==NaCl+H2O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Mr(X)<Mr(Y)=0.5Mr(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CaCO3 + C02 + H2O = Ca(HCO3)2
Ca(HCO3)2=CaCO3 + H2O + C02
3.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 体与水以及碳酸钙发生上述反应的缘故。
CHENLI
3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化学学科的创造性 1.从自然物质中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把它们从矿物、 岩石、或生物体中提取出来。 2.从现有的物质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以满足人 类科研、生产、生活的需求。 3.目前已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且每 年以几百万种的速度增长。 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1、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威胁; 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难以摆脱病魔; 2、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人类将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CHENLI
1
自然界中的 溶洞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
会发生变化?
CHENLI
2
1.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 2.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
的二氧化碳时生成难溶的
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加热碳酸氢 钙又产生碳酸钙沉淀。
碳酸钙沉淀: C02+Ca(OH)2=CaCO3 + H2O
产品检验师等
生师、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等
CHENLI
12
知识拓展
璀璨的分子明星:
1.NH3(1909年、德国哈伯)
2.硝化甘油(19世纪六十年代、瑞典诺贝尔)。
3.NO(1992评为明星分子。
1998年三位科学家因此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1认识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1认识化学科学

张青莲 (1908生 中国)
居里夫人
诺贝尔
(1867 ~ 1934 波兰) (1833~1896 瑞典)
诺贝尔奖的启示
之一: 饱满的探究激情、质朴的科学素养、
致力创新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 之二:
敢于质疑 →大胆假设 → 潜心验证 →不断实践 → 批判修正→ 正确结论→ 生产应用
环境科学
信息 科学
能源 科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学
……
生物 及生命
材料 科学
小结:
认识分子 创造新分子
化学—在原子、分子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在微观层次上
自然科学
操纵分子原子
化学科学的价值
——一门有创造 性、实用的科学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 发展(古代、近代、 现代化学)
化学科学的 探索空间
化学与职业及
高中化学课程 选修指导
祝同学们尽快适应 高中生活!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CHEMISTRY
Chapter1 认识化学科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中的 石花、石笋、钟乳
想一想: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
思考: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日常生活 中哪些与化学科学有关的问题?
交流 · 研讨-1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 你对化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 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 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神州五号返回舱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库利南一号
天然紫水晶
五彩缤纷的焰火
液晶材料的应用
交流 · 研讨-3
1. 化学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2. 化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方式 逐渐向什么方向转移?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1 走进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 的量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 课件目录
0002页 0050页 0111页 0166页 0198页 0258页 0334页 0397页 0420页 0504页 0562页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本章自我评价 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2 氮的循环 4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2 铝 金属材料 本章自我评价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本章自我评价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的世界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பைடு நூலகம்套)精品课 件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ppt(28份打包) 鲁科版1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ppt(28份打包) 鲁科版1

(3)2Na2O2+2CO2=2Na2CO3+O2
(2)Se+2HNO3(浓)= SeO2+NO↑+NO2↑+H2O,
H2SO4(浓) > SeO2 >SO2
10. I(1) Cl2 + H2O2=2HCl+O2↑;还原;
2Fe2++H2O2+2H+=2Fe3++2H2O;氧化;
(2)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 2;5;6;2;8;5O2↑ ( 4) C ( 5) A II ① Cu+H2O2+H2SO4 ==== CuSO4 + 2H2O ②双氧水受热易分解 ③加热煮沸
氧化还原反应
基本规律及应用
【课后拓展】
1-6: B、A、A、B、C、B 7.(1)H2O2 (2)H2CrO4 Cr(OH)3 (4)3.36L 8.(1) 4NA
9.(1) 2.5 2.63
失去6e-
(3) 3H2O2+2H2CrO4= 2 Cr(OH)3+2H2O+3O2
得到6e-
(2)1:3 1.5mol 4.48L
1.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均含X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B——X+C , X 是一种单 质,由此可知X元素 (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高价+低价→中间价(归中反应),金属无负价
二、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一标: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二列:列出化合价的变化值; 三定: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原则,确定其变价 元素的计量数;(求总数) 四配:先配两剂、两产物,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 物质,同时将单线变成等号;(配系数) 五查:利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三 大守恒”检查方程式的配平是否正确。(查守恒) 以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为例 3Cu+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

【提示】 少量 NaOH 溶液时生成 Al(OH)3 沉 淀;过量 NaOH 溶液时生成 Na[Al(OH)4]。无 论 NH3·H2O 过量与否均生成 Al(OH)3 沉淀。
2.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1)Al3+→Al(OH)3 或[Al(OH)4]- ①与弱碱或少量强碱生成 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OH-===Al(OH)3↓
2.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1)
操作 现象
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逐滴 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 最多→渐少→消失
图像
离子方程 式
[Al(OH)4]-+H+ ===Al(OH)3↓+H2O Al(OH)3+3H+===Al3++
3H2O
(2)有关计算
n{[AlOH4]-} nH+ ≥1 (41,1)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Al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注意图中箭头指向所代表的反应方向.
【解析】 根据 B、F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 反应的特性,和 B――△→C―熔通―融电→F 的转化关系, 加之涉及的元素是铝元素,故可推断 B 为 Al(OH)3,C 为 Al2O3,F 为 Al。其他几种物质 也不难推出:A 为 K[Al(OH)4],D 为 AlCl3,E 为 Na[Al(OH)4]。
≤14
产物 Al(OH)3 Al(OH)3 和 Al3+
Al3+
题型探究权威预测
题型1 Al3+、Al(OH)3、[Al(OH)4]- 间的转化及相关计算
例1 A、B、C、D、E 五种化合物,均含有 铝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为 澄清溶液,C 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 则易溶于 水,A 溶液中含有 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