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整理

教育学整理
教育学整理

1、学校文化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有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是校风。

2、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教师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78

3、教师职业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79-80

4、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学科素养上,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专业素养上,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80-81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其什么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特别重要的作用3、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奠基作用。

6、教科书的作用?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掌握教科书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

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等。

7、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创造力;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8、教学过程基本特点: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9、分析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这种一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最终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10、怎样在教学课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1、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11、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自动产生,要靠老师调动,只会讲而不能使学生会学,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作用。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比如的联系和发展。

14、教育方针:国家好uo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15、社区教育: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16、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17、现代教育一般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教育的广泛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3、教育形式多样化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6、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

18、现代教育经济功能: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2、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19、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是指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20、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21、学校教育:又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22、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 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要明确学习目标。2.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确凿、符合逻辑的,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是正确的。3.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言语表达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规范准确清楚5.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3、常用教学方法和依据: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1、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学科和教材的特点3、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4、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4、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1安排课程表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4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优: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缺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6、如何组建、形成和培养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27、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28、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管理的程度较低。建议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9、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0、课外活动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31、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32、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3、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34、人的身心发展:指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35、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不均衡性,稳定性,可变性和个别差异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

36、新课改的基本内容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评价;改革课程管理。

37、如何理解中学德育方法中的表扬与批评?如何正确运用?1、表扬奖励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其否定评价,帮助?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3、表扬可以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赞许是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奖励包括奖状奖品,授予称号等;处分分警告、记过、留校查看、开除学籍等4、要注意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

38、美育方面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39、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知识的数量观和质量观;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2、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挥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3、创新精神: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赚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仅

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44、当代学制发展趋势: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高等教育多极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5、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2)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3)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5)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验。

46、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7、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第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第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8、?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教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9、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