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敬酒歌

合集下载

黎族敬酒歌开幕词

黎族敬酒歌开幕词

黎族敬酒歌开幕词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大的黎族敬酒歌开幕仪式。

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黎族敬酒歌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黎族人民热情好客、真诚待人的象征。

今天,我们将通过敬酒歌的演出,向大家展示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我们将欣赏到优美的歌声、动人的舞姿和独特的文化展示。

让我们共同感受黎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领略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深入了解黎族文化,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回答完毕。

壮族敬酒歌

壮族敬酒歌

贝呀 侬

哎,
壮家
敬 酒要 唱
歌 咧,
山歌声声 伴酒 喝,贵客越 多 心越 暖, 贝侬 哎,
好比
春 风 过 呀 过 山 坡。
( 噢 喂!)
与引子部分音乐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之处?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情景?
视频素材\壮族敬酒歌.mpgΒιβλιοθήκη 主题音乐1. 贝呀侬

哎,
2. 贝呀侬

哎,
3. 贝呀侬

贝(呀)侬(喂 哎)
贝侬--在我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等壮 傣语族当中,“贝”为年长的意思,“侬”为年 幼的意思。“贝侬”可以是兄弟或姐妹,后广指 亲人或朋友,见面时用“贝侬”来打招呼。
请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 壮家
唱给谁?
贝侬、贵客
要做哪两件事? 心情怎样?
敬酒、唱歌 心越暖
引子部分
哎,
客人 山歌 壮家
来 到家 门 出 口不 能 敬 酒要 唱
口 咧, 收 咧, 歌 咧,
敬上三杯 杯中有酒 山歌声声
迎客 酒, 米酒香 醇 不能 留, 酒满敬 客 伴酒 喝, 贵客越 多
山歌 唱, 我先 喝, 心越 暖,
贝侬 贝侬 贝侬
哎, 哎, 哎,
壮 家 情 意 捧 呀 捧 在 手。 一 点 一 滴 也 呀 也 不 漏。 好 比 春 风 过 呀 过 山 坡。
与我们演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视频素材\韦晴晴《敬酒歌》.avi
主题音乐
1. 贝呀侬

哎,
2. 贝呀侬

哎,
3. 贝呀侬

哎,
客人 山歌
不满
来 到家 门 出 口不 能

论海南黎族民歌合唱的音乐特色和艺术表现

论海南黎族民歌合唱的音乐特色和艺术表现

论海南黎族民歌合唱的音乐特色和艺术表现海南黎族民歌是海南黎族人民创作的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承载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爱情、神话等方面的情感表达。

黎族民歌合唱的音乐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和节奏的特点:海南黎族民歌的旋律富于变化,常常使用升降的音程和自由的律动。

旋律的变化丰富多彩,带有较大的起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节奏方面,黎族民歌的节奏多变,有的快速有力,有的悠扬舒缓,有的轻快欢快,有的沉郁悲伤,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和节奏感。

二、声音特色:黎族民歌合唱的声音特色独特,并且非常有特点。

它的音质清亮悦耳,具有较大的穿透力,尤其是在高亢激昂的部分容易出现尖锐而独特的音色。

黎族人民常常用高亢的歌声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歌词和主题的特点:黎族民歌的歌词常常表达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对生活的痛苦和欢乐的描绘。

歌词内容十分贴近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黎族民歌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色的,也有歌颂英雄事迹的,还有反映社会动态的等等,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四、舞蹈与合唱的结合:海南黎族民歌合唱经常会结合舞蹈表演,舞蹈的节奏与歌曲的旋律相互呼应,增添了艺术表现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舞蹈动作优美流畅,舞姿婀娜多姿,能够更好地传递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海南黎族民歌合唱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南黎族民歌合唱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景观的描绘。

通过旋律和声音的变化,传递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海南黎族民歌合唱通过歌词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展现了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痛苦和欢乐,对悲喜情感的真实表达。

歌词既有深情而又富有诗意的描写,也有憧憬和梦想的寄托。

海南黎族民歌合唱通过舞蹈的结合,使音乐艺术更加立体生动。

舞蹈的舞姿和动作与歌曲的旋律相辅相成,通过身体语言传递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情感。

海南黎族民歌合唱通过人声的和谐和合唱的合作,表达了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黎族民歌 民歌系列

黎族民歌 民歌系列

黎族民歌海南黎族丧歌-------------------------------------------------------------------------------- 海南黎族丧歌卓亚娘演唱胡忠义采录(黎族海南省凌水县)(一)探病领唱:屋啊!你为何寂静呀?众唱:屋啊!无人住也无人管呀!出去远做长工呵!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啊!微啊!噢呀!领唱:叫门啊!无人开呀!人到哪里去啊?众唱:出远田啊!不能回;弃房无人住呀,弃室无人管,老鼠挖洞,山猪入房住。

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啊!微啊!噢呀!领唱:为何睡得早啊?为何睡得快呀?众唱:做工劳累才早睡呀!闲人没睡呀!苦人睡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叫你啊!你不应呀!众唱:乜鬼要你命呀!乜鬼带你走?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门啊!不关呀!灯啊!不熄啊!众唱:开门啊!迎你来呀!点灯啊!照你路。

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乜病啊!病得重呀?众唱:鬼病啊!病得重啊!作公作鬼都做了呀!吃药啊吃丸都不好呀!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乜病啊!治不好啊?众唱:鬼病治不好啊!鬼想要他去呀,鬼想捉他走。

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今天啊!见你叫一声呀!往后啊!何时见你面呀?众唱:今天见你啊!只一见呀!往后见你呀在梦中。

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二)守灵领唱:蛤子啊!轮轮啼,众唱:好家人入睡,丧家乱惶惶呀!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天啊!为何不说话呀?众唱:天啊要我命!天啊!多屈我呀!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更深啊!人静啊!众唱:好家做亲家呀,俺家啊哭死人呀!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半夜啊!睡不下啊!众唱:天降祸,家遭难呀,重担啊!有人替,灾祸自己顶,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鸡叫啊!人醒起呀!谁在睡?众唱:全家人醒啊!只你睡呀!鸡叫你不听呀!人叫你不醒呀!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饭煮熟啊!你啊,不起吃,怕骂怕谁起呀?众唱:喜家吃喜饭,祸家吃眼泪呀!乜事啊,去得快?丢下饭成酸,丢下屋出草呀,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天啊,亮了,因乜还点灯呀?众唱:泪啊!一夜里流干,声啊!一夜里叫嘶;饭菜啊!一夜里成酸,灯啊!点亮等你起呀!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微啊!噢呀!领唱:你啊?因乜变了柴木?因乜你成木树?众唱:鬼缠你成柴,鬼害你成树,你啊!倒下去呀,人砍你做柴,蛇挖你做窝。

黎族民歌简介

黎族民歌简介

黎族民歌简介一、历史背景黎族民歌是海南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并广泛传唱的艺术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黎族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劳动、生活等领域,是黎族人民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民歌逐渐成为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传承和传播。

二、文化内涵黎族民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婚恋观、社会风俗等方面。

其中,宗教信仰是黎族民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许多民歌涉及到祭祀、祈福、驱邪等内容;道德观念则通过民歌传递尊老爱幼、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婚恋观则通过大量情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社会风俗则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三、音乐特点黎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包括音阶特点、调式特点、节奏特点等。

黎族民歌常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常用的调式是“利矮”调、“哟嗬”调、“略呗”调和“囚仔”调等。

节奏则以四拍为主,具有明快的节奏感。

此外,黎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

四、歌唱技巧黎族民歌的歌唱技巧包括呼吸技巧、咬字技巧、发声技巧等。

呼吸技巧包括深呼吸、急呼吸、缓呼吸等;咬字技巧包括字头咬准、字腹拉开、字尾收准等;发声技巧则包括真假声结合、喉头稳定、声音共鸣等。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黎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

五、歌唱形式黎族民歌的歌唱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

独唱的形式比较自由,通常是在个人情感表达或者某些特定的场合演唱;对唱则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通常用于情歌或者游戏歌曲;合唱则需要多人协作,通常用于大型的庆祝活动或者宗教仪式。

六、歌词表达黎族民歌的歌词表达通常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主要以五言或者七言为主,也有一些四言或者杂言的歌词。

歌词内容通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歌词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社会影响黎族民歌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贵州苗族敬酒歌

贵州苗族敬酒歌

贵州苗族敬酒歌苗族敬酒歌来到我苗寨,你定会开怀。

美酒敬给你,不喝就莫来。

敬你一杯酒,祝君发大财。

请你举起杯,干杯多痛快。

来到我苗寨,你是为谁来,不喝二杯酒,对我莫谈爱。

敬君两杯酒,财源滚滚来。

请你举起杯,痛饮多开怀。

来到我苗寨,你会发大财。

喝了三杯酒,大家都理解。

敬君三杯酒,展露君风采。

请你举起杯,友谊花常开。

来到我苗寨,你是我最爱。

痛饮四杯酒,对我还了解。

敬君四杯酒,家人都开怀。

请你举起杯,为情把口开。

来到我苗寨,你可懂人才,不喝五杯酒,你是何人才,敬君五杯酒,登科状元在。

请你举起杯,前程就会来。

来到我苗寨,你是为我来,喝了六杯酒,花会向你开。

敬君六杯酒,鲜花投你怀。

请你举起杯,笑口多常开。

来到我苗寨,美酒为你开。

不喝七杯酒,对我有见外。

敬君七杯酒,年年发大财。

请你举起杯,不醉不开怀。

来到我苗寨,八方又来财。

喝了八杯酒,八仙有你在。

敬君八杯酒,神仙夸你帅。

请你举起杯,勇敢闯四海。

来到我苗寨,为你我才来。

九杯见真情,虚假莫理睬。

敬君九杯酒,你我情谊在。

请你举起杯,有爱花不败。

来到我苗寨,是谁引你来,饮了十杯酒,风儿把你抬。

飘飘入仙境,酒仙有你在。

请你举起杯,成仙多自在。

来到我苗寨,你啥是人才,不喝十一杯,请你早走开。

酒醉要酒解,君醉很可爱。

请你举起杯,步步登高台。

来到我苗寨,鲜花为你开。

美酒为你煮,美人为你来。

敬君十二杯,情谊永远在。

请你举起杯,下次要常来。

(杨胜华搜集、翻译、整理)。

黎族歌谣民俗价值论文

黎族歌谣民俗价值论文

黎族歌谣的民俗价值探究摘要黎族歌谣是黎族独特民俗的形象记录。

黎族民歌有促进生产、抒发情怀、以歌为媒、精神诉求等多种民俗价值。

在黎族传统歌谣和民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之时,发掘黎族歌谣的民俗价值,对黎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黎族歌谣民俗价值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引言众所周知,在一个群体中生活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熏染,每个成员的心理素质和处事方式必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的群体处事方式的积淀就成为了这个群体的民俗文化。

因此,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人们生活中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积淀。

正如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一文中指出的:“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利的东西。

”民俗是能够被记录的。

民间歌谣,作为文字不发达的时代产生较早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形象地记录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民俗文化,原因有三:第一,歌谣反映生活,虽然歌谣在生活中作用主要是抒发情感,但是这种情感的抒发离不开它的源头——生活本身,歌谣是生活的反映;第二,歌谣反映民间生活,歌谣是民间的、集体的、口头的创作,相比较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主体的个人化而言,传统歌谣有明显的集体创作特征;第三,歌谣反映民间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积淀——民俗,这种集体创作的歌谣最能形象地记录积淀着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民俗,歌谣的民俗生活负载量要比现代流行歌曲丰富很多。

黎族歌谣数量极为丰富,它们形象地记录了丰富的黎族民俗,黎族歌谣中的民俗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以歌促产——黎族劳动歌的民俗价值劳动歌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疲劳、协调动作、鼓舞干劲、促进生产。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黎族劳动歌形象地记录了不少黎族传统农业生产民俗。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劳动歌内容区别明显。

黎族歌谣从早期的猎歌、渔歌、采集歌、劈山兰歌到后来的犁田歌、踩稻歌等,内容丰富复杂,给我们展示了黎族狩猎、渔业、农业生产的进程。

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分析

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分析

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分析
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是一首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动听,充
满了独特的黎族民族风情。

该曲的音乐分析如下:
一、调性和音域:《斗牛调》采用的是民族音阶,调性以黎族民间音乐为基础,音域
较窄,在中、高音段主要进行。

音域通常在大三度到小六度之间,节奏鲜明而活泼。

二、旋律特点:《斗牛调》的旋律曲调虽然简单,但是运用了很多音乐手法,如连续
快速音符的演唱、跳音、音色变化等,使得整个曲调活泼生动。

旋律线条流畅,节奏感强,具有明快的韵律。

三、节奏和节拍:《斗牛调》的节奏明快有力,采用了黎族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二拍子、四拍子等节奏方式,常以协奏和对唱形式呈现。

曲中节奏鲜明的伴奏,与歌唱部分相得益彰,让整个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

四、和声:《斗牛调》的和声部分较简单,主要以黎族传统音乐常用的简单和声进行,多为纯音程或简单的唱和。

五、音色:《斗牛调》运用了丰富多样的音色变化,包括高亢激昂的嗓音、低沉浑厚
的嗓音等,让整个曲调朴实、自然,富有黎族传统音乐的特色。

六、曲式和结构:《斗牛调》的曲式主要为AABB,即第一段A和第二段B的对比并重复,通过反复对比展示出黎族音乐的特点,使整个作品更加饱满。

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旋律简洁优美,节奏
明快有力,和声简单纯朴,音色丰富多样,曲式结构清晰。

这首作品展示了黎族民族音乐
的独特魅力和风情,是珍贵的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酿酒技艺和饮酒习俗是否了解?2011-12-17 本文行家:董亚岭黎族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海南岛。

热带的地理环境与富饶的自然资源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主要的饮品之一。

对于黎族人来说,最好的饮料莫过于酒了。

黎族酒文化,不仅是了解和研究黎族整体文化的一个切入口,而且是黎族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如歌舞劝酒、盟誓血酒,均可作为民俗旅游内容的构成部分。

黎族酒文化之韵黎族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海南岛。

热带的地理环境与富饶的自然资源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主要的饮品之一。

对于黎族人来说,最好的饮料莫过于酒了。

黎族酒文化,不仅是了解和研究黎族整体文化的一个切入口,而且是黎族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如歌舞劝酒、盟誓血酒,均可作为民俗旅游内容的构成部分。

1黎族酒的酿制方法黎家美酒黎族先民所酿制的酒,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果酒。

宋代已有安石榴花酒,即椒酒。

此外还有荔枝酒、甘蔗酒、椰酒等。

宋代苏过《己卯冬至儋人携具见饮即罢有怀惠兄弟》咏道:“椰酒醍酤白,银皮琥珀红”。

二是粮食酒,有糯米甜酒、太和烧酒即蒸馏白酒等[1]。

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文化的渗透,黎族的酒除主要以“biang”酒为主外,还衍生出很多种酒,如玉米酒、芭蕉酒、南瓜酒、番薯酒、木薯酒、山果酒等。

1.1“biang”酒即糯米甜酒1.1“biang”酒即糯米甜酒1.1.1“biang”酒酒饼的制作采用多种植物,比如:扁叶刺、黑藤、甜桃叶、山桔叶等,一些地区仅用单味植物制作酒饼。

将植物晒干、切碎后任选其中一种用水浸泡数小时,捞出杂质。

用该植物的汁水浸泡早稻(山栏糯稻)1~2 d,捞出早稻舂碎,揉成团,做成的饼置放在姜叶上再用麻包覆盖其上,促使酒饼保存在一定温度下,经数日长出绒毛即发酵好,酒饼带有生姜叶的香味。

此外,黎族还有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植物的叶来制作酒饼的传统技术[2]。

如五指山地区生产淀粉含量高的红米,配上姜叶、甘蔗和香皮树的表皮(一种灌木,其树皮甘甜)等原料。

把原料配齐后,用木臼舂成粉末,捏成饼块并沾上黑色的稻草灰。

把酒饼搁在火灶竹架上熏干,熏的时间越久,发酵酒度越高。

还有些地方用甘蔗叶、波萝蜜叶等用来做酒饼。

这种技术是以旱稻为原料,并加入各种植物制成。

在制曲中加入某种植物,是因为植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并可创造发酵的特殊条件,促进酵母和根霉的繁殖。

1.1.2“biang”酒的酿制过去主要是以山栏糯稻为原料,也就是现在水田糯米。

将米浸泡12 h,淘洗后盛入蒸锅,蒸成干饭,晾凉。

再盛入酿酒竹箩内(竹箩架呈锥形状,口径约80 cm,底部尖,酿酒时,用芭蕉叶铺盖)。

按酒料数量下酒饼,把酒饼捣碎放入陶盆中,再用温水冲调,然后将酒饼水倒入酒料中,并通过酿酒箩底端桷孔排去水分,用芭蕉叶封闭箩口。

酒料经过3 d的发酵后,一般都会散发出芳香扑鼻的酒味。

这时,用筷子在箩架底下捅一个小孔,酣醇浓厚的并汁便一滴一滴地流入盆子里,俗称“酒滴”,黎语“南滴”。

酒酿至7 d 时,用陶罐盛酉并汁,大坛盛并蜜。

初时,酉并汁和酉并蜜酒度低,封存愈久酒度愈高。

黎家人还喜欢封酿,将酒滴和酒蜜里的酒糟过滤后贮存在陶瓮里,用火烤过的芭蕉叶层层封盖,系以麻绳存放。

或者用粘性很强的红泥与螺灰混合把口密封住,埋在地下,若干年后,酒质醇厚,便成珍贵而又醇美的酒品。

乐东哈方言地区有埋酒的习俗。

“biang”的制作,还有另一种酿造方法:即把糯米煮成干饭,凉后盛入陶盆中加入酒饼后,用芭蕉叶封闭盆口,3 d后可闻到芳香的酒味,7 d就可以饮用。

酿酒时门口要挂树叶,禁止外人入内,不然就会把酒酿坏。

黎族有些地区,还以稻米或薯类为原料,煮熟、蒸熟均可。

拌上自制的酒饼,经数日发酵,制成酒料,再经熬蒸、冷却、导出蒸馏酒。

此外,做酒滴、酒蜜剩下的酒糟还可以做蒸馏酒,但出酒量少,这种酿制白酒的方法是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黎族酿制酒方法是汉族酿酒方法结合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biang”酒具有独特醇厚的芳香,被誉为“黎家美酒”。

“biang”酒是黎家的滋补健身酒,用“biang”和鸡蛋蒸,是产妇补身的上品,也是迎宾待客的美酒。

1.2其他酒的制作玉米也是黎族人用于酿酒的一种很好原料,由于玉米含淀粉多,酿制出来的酒酒精度高。

在酿制的方法上,首先把玉米舂碎,用大铁锅煮成玉米干饭,盛入烘干了的陶盆,同时撒上酒饼,盖封盆口。

酒料发酵15 d 后,酒汁可饮。

酒密封存1个月后,用蒸酒锅蒸馏出高酒精度的玉米酒。

制作芭蕉酒时,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切成小块,煮熟晾干后投入酒饼拌匀,放入坛子封口1个月,发酵成芳香的酒料。

把酒料和清水稀释后盛入蒸酒锅熬蒸,制出酒质清香的芭蕉酒。

还可以用南瓜加工后,掺入糯米蒸成酒料,把发酵的酒料,酿成南瓜酒。

另一种酿酒方法是从南瓜蒂上开一小洞,将酒饼放进瓜内,把洞口密封1个月,经酒曲的发酵,南瓜内盛满酒汁。

番薯和木薯也是黎家经常使用的一种酿酒原料,把生番薯洗干净,切成小块,用锅煮熟晾干,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大坛密封一个月,发酵成酒料,把酒料倒入蒸酒锅,蒸馏成酣醇的番薯酒。

此酒有浓厚的番薯味道,酒精度不高,适合盛夏季节畅饮。

木薯酒酿制方法与番薯酒一样,但木薯酒的酒精度高,适合酒量大者饮用。

还有山果酒,居住在山区的黎族,利用野生果实为原料,酿制独特的果酒。

如包子果酒、鸡头果酒、山竹果米酒等。

如今,黎族地区还生产荔枝酒、槟榔酒。

此类酒既有药物价值,也作餐饮酒。

据《琼州文化》记,黎族还有一种奇特的造酒方法――直接在成活的树中造酒。

即选一粗壮的南椰树,由于该树冠处的纤维组织较为鲜嫩,所以从树冠处挖空一孔,然后注进初成酒水,至满,封住树孔。

数天后,启封,插进吸管,可得一种新的酒液,色泽浑黄,口味据说十分可口。

该书作者关万维也没尝过这种树中造的酒。

但他感叹:从活树上取酒,足见黎族人的想像力多么活。

2黎族酒器的使用[1]饮酒器具是酒文化的内容之一。

黎族的酒器具有两类:第一类为酿酒生产工具。

又分为酿酒器具与蒸酒器具。

生产工具从质地上分,有独木制品,陶制品,竹编制品,葫芦制品等。

酿酒器具有独木桶、独木盆、木铲、陶瓮、陶罐、陶盆、竹铲、竹簸箕、葫芦瓜瓢等。

蒸酒器具有圆木甑、陶甑、陶锅、陶釜、陶天锅(冷却锅)、黎族酒文化的价值体现于竹制出酒筒等。

第二类为盛酒(发酵或贮存)、饮酒器具。

从质地上分有独木制品、陶制品、竹编制品及椰壳制品等。

器具有陶坛,陶罐、竹制吸管、竹制过滤酒槽、竹杯、竹提椰壳勺、木碗、椰壳碗等。

下面介绍黎族保持的民族酒器的使用传统特色。

2.l圆木甑采用独木制作的蒸酒器,造型为“束腰形”。

上、下两头敞开,中部窄。

通常采用高约60 cm、直径50 cm的沉香木原木刳掏、镂修而成。

上、下口直径约为50 cm,腰部直径30 cm。

上部有一个洞口,直径约4 cm,为出酒口。

海南岛的苗族先民曾经过着迁徙的生活。

并一直保持使用圆木甑的传统。

黎族先民曾经也使用过,但现在很少使用,一般使用陶甑。

2.2陶甑以陶土为原料制作的蒸酒器,造型类似于圆木甑。

2.3滴酒竹筐制作和酿制糯米甜酒的酒器,由竹子编制。

先编织一只直径约为30 cm、高约为25 cm的圆锥形网漏,然后以此直径略加放大,再编织一只高约60 cm的圆柱形网状支架,其上、下边缘用细竹加密加固。

把圆锥形网漏套进圆柱形网状支架上,直径吻合后再系以竹条或藤条捆扎结实即可使用。

配合滴酒竹筐使用的是陶酒坛或陶酒罐。

2.4竹制吸管采用筷子粗细的竹筒制成,长50~67 cm,类似于现在喝饮料时用的吸管。

不同之处在于:插入酒酿下端的部分,被剖成若干细竹篾,起过滤酒糟的作用,防止吸进酒糟堵住管子。

黎族使用的酒器较原始,器具原料多选用天然植物和陶土,非常实用、自然。

饮酒图3 黎族饮酒禁忌不同地区的黎族饮酒的禁忌不同,黎族在按方言分为哈方言、美孚方言、杞方言、合亩制,到哈方言和美孚方言黎族的家中做客,他们对客人敬酒时要夹肉送到客人口中,并把客人灌醉,表示热情好客,不存在恶意。

而杞方言相对就会温和一点,碗斟满酒,以双手举酒碗敬客人;合亩制地区的黎族在饮酒方面的禁忌更加特别,饮酒不只是停留在饭桌上,已经延伸到了风俗习惯方面,村中或家里有人故去时,成人禁忌吃米饭,以喝酒治丧。

平时喝酒席间,要点故去人的名字,同时把碗里的酒倒在地下,表示吉利。

4黎族酒的文化内涵4.1待客方式黎族人在饮酒待客的时候,主人通常都会设杯置碗,席间宾主对坐,男客先酒后饭,女客先饭后酒。

主人在斟酒时很庄重,一定要双手执壶将酒轻缓地斟入杯中,直至杯满,“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斟酒不满或是来宾中斟酒不均匀,都会被看成是对宾客的不敬。

有经验的斟酒人能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徐徐注酒入杯碗,使酒液微微凸出杯碗口而不溢出,以示对宾客的敬重。

主人在敬酒时,首先要自己饮了才敬客人,在自己饮完后,主人要夹块肉送进客人口中,以示热情好客,酒酣之际,有些地方的黎族主客开始对唱山歌,活跃气氛。

4.2感情的表达黎族人很喜欢用酒来表达感情,消除矛盾和隔阂、沟通人际关系。

其中“同心酒”和“盟誓血酒”就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老朋友相见,可以交臂搭脖共将一碗酒饮尽,以表示感情牢固加深;年轻男女饮下同心酒,就有确定终身的意义;要是朋友之间在生活当中产生猜忌或矛盾,在调节的过程当中必少不了酒,喝下了一碗具有代表意义的同心酒,旧仇新怨都可以化解。

“盟誓血酒”相对“同心酒”则显得更为严肃庄重,在举行盟誓时,盟誓人都要双脚站立,在酒碗里滴入鸡血,双手捧,一饮而尽,以表示郑重、坚决。

4.3传统节日“三月三”是黎家黎民聚集在一起预祝“山兰”和狩猎双丰收的重大节日,这一天不能少了黎族酒。

在很传统的一些黎族地区,老人们都喜欢带上腌制好的山味和酿好的山兰酒,来到村中最负众望的老人家中,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同时“三月三”也为年轻男女相识相知相恋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时机和场合,他们可以通过共同的活动来相互的表达感情。

“君子好逑,美酒当先”。

在机智灵敏的对歌唱调、诙谐幽默的嘻戏欢闹和婀娜俏丽的舞姿中,发现意中人,歌中唱的也是酒:“要想吃酒无肉配,要想交情没有媒”(男)。

“哥要吃酒妹送肉,要想交情妹做媒”(女)。

真正体现了黎家“无歌不酒,无酒不歌,以歌恣情”的风情。

在这里,酒作为一种调节心理情绪的饮料,在表情达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它使人兴奋,使人胆壮,使人无遮无拦、直截了当地表达感情。

4.4风俗习惯黎族人在迎娶新娘时要“饮福酒”,离婚时也要以酒为证;迎生要给婴儿“挂红”、摆“满月酒”,逝世者要设“逝酒”;酒伴随着人生的新生、婚丧嫁娶的每一个环节。

在结婚的时候,通常都是新娘进门的那个时候,男家亲属和本村邻里同送娘队和外来宾客两排对坐,先吃了饭再饮酒,席间宾客用竹管两支轮流吸饮“biang”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