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2.下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
C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3.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
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计划经济体制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
国家
工人
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 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
政企职责不分 管的过多过死
国有 企业
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
吃“大锅饭” 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 劳动积极性低 中平均主 义严重 。 这就造成 了企业缺 乏应有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 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发
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特 1.从农村(旧制度最薄弱环节)开始到城市深化
点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3.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点拨:
农村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 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并 不改变公有制的经济性质。
启
1.改革要勇于创新 2.改革要关注民生
示 3.改革要根据国情
4.改革要持续深入
归纳小结
农村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 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
体制改革的步伐。
2.表现 (1)所有制形式: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
6. “1978年,四川省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开。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一材料说明 ( ) A.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 D.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 义市中国的经济实方明显增强。
要》,充分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最早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省份是 (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C
3.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 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 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

要求:自学过程中勾画重点内容,有疑惑的问题 用红笔标注出来(10分钟)
议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 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展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1980年7月17日 晴 今天,我和组织一起来到了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大西村农业 生产合作社。现在是7月份,刚 刚好是早稻抢收的季节,但是我 在农村里看到稻田里并不是热火 朝天的劳动景象,只有稀稀拉拉 几个劳动力在干活。一些妇女同 志,在田埂上纳鞋垫,几个小孩 子在田里挖泥鳅。 中国人民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中 国的农民是全世界最热情的农民 ,为什么现在都不搞生产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 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特点)。
—部编版历史八下教材39页相关史事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人民公社化 土地公有 统一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 使用权
分田到户,自主经营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大锅饭
自负盈亏
“我们分田到户,每 户户主签字盖章。如 此后能干,每户保证 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 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 头也干(甘)心,大家社 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 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 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5.措施: 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土地性质有怎样的改变?
名称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议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 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展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1980年7月17日 晴 今天,我和组织一起来到了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大西村农业 生产合作社。现在是7月份,刚 刚好是早稻抢收的季节,但是我 在农村里看到稻田里并不是热火 朝天的劳动景象,只有稀稀拉拉 几个劳动力在干活。一些妇女同 志,在田埂上纳鞋垫,几个小孩 子在田里挖泥鳅。 中国人民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中 国的农民是全世界最热情的农民 ,为什么现在都不搞生产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 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特点)。
—部编版历史八下教材39页相关史事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人民公社化 土地公有 统一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 使用权
分田到户,自主经营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大锅饭
自负盈亏
“我们分田到户,每 户户主签字盖章。如 此后能干,每户保证 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 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 头也干(甘)心,大家社 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 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 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5.措施: 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土地性质有怎样的改变?
名称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9张PPT)

私有制→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一大二公”
挫伤农民积极性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 调动农民积极性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业快速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
措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 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 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 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 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 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 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 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 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 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
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广权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 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改革后
包产到户,家庭承包
按劳分配
乡,镇政府
一个农民的烦恼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 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 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 “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 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兴办乡镇企 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 出的致富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 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 积极性不高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结果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
复和发展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 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 产力
实战演练
2.同学们在手机App上观看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庆典视频集时, 看到1984年10月1日北京盛大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
着标语牌走过天安门广场。牌子上的标语最有可能是(C)
A.火热的建设年代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家庭联产承包好 D.“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战演练
3.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 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 大提高
启示:①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②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第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 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 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 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 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 度上失去了活力。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0张PPT)

国家
国 有 企 业
管得太多, 给企业松绑 太死
企业
扩大自主 没有生产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按劳分配 没有劳动 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单一公有制 2)政企分开 3)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提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 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 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提出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第17页共18页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 有 企 业
管得太多, 给企业松绑 太死
企业
扩大自主 没有生产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按劳分配 没有劳动 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单一公有制 2)政企分开 3)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提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 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 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提出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第17页共18页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0张PPT)

课堂检测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在(
)
A.“文革”结束之初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建立后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城市 D.沿海地区
3.“它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
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人均口粮 230斤 Nhomakorabea800斤
人均收入
32元
200多元
还贷
——
300元
交粮
——
30000斤
1983,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③为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小岗1979年秋收盘点后……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0张PPT)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进行
改革最初是为了解决人民公社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弊端,调 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对国 有企业进行改革又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小结
农 村 :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内容 城市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7.农村改革的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 乡镇企业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 会化发展,农村__________
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1.决策:________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 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7.15亿千克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总结凤阳县由素材二到素材三变化的原因。
【答案】从1978年起,逐渐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3)根据素材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凤阳县采取的政策变革 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第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特别提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承包的
土地是集体的,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
权,经营方式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四次 变革: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 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电原 冰青 箱岛 厂
12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 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
一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 开端 先从农村开始 目地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
做法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开始
作用
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 积来自大大提高。承包后第一年 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 上年增加了6倍多,这种建立 生产责任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 肯定。
4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 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 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 营成果.
5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风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6
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 行。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7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
语”联产承包好”
8
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 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19
二、材料题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 要盖仓库。” 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作用:
(1)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 (2)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4
15
三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发展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
20
课堂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
21
作业: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分别是什么?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分 别是什么?
3、完成课本41页课后活动第1题(选 做)
22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17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C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8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1
导入新课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 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 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 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 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 一条裤子。”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 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9
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 关系的变革?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10
11
二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13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
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 满目的商品
16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电原 冰青 箱岛 厂
12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 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
一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 开端 先从农村开始 目地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
做法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开始
作用
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 积来自大大提高。承包后第一年 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 上年增加了6倍多,这种建立 生产责任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 肯定。
4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 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 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 营成果.
5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风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6
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 行。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7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
语”联产承包好”
8
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 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19
二、材料题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 要盖仓库。” 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作用:
(1)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 (2)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4
15
三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发展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
20
课堂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
21
作业: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分别是什么?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分 别是什么?
3、完成课本41页课后活动第1题(选 做)
22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17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C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8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1
导入新课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 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 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 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 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 一条裤子。”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 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9
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 关系的变革?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10
11
二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13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
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 满目的商品
16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