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8-12章.doc

《计算机网络》第8~12章作业参考答案第8章3.微波有什么传输特征?在空间沿肓线传播是微波通信的重要特点,因而微波在地而的传播距离有限。
6.第子代移动通侑便川了哪些[瀆技本?「(删掉)14.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类型?无线局域网组网分为2利|拓扑结构:对等无线网络和结构化无线网络。
15.什么是访问接入点(AP),在无线网络中起什么作用?无线接入点即无线网桥。
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1个无线输出口和1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Id桥接协议。
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1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冇线的网络上。
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 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设备,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
第9章4.简述ADSL的特点。
ADSL是一种非对称DSL技术,可在现有的任意双绞线上传输,谋码率低。
ADSL支持下行速率1〜8Mbit/s, ±行速率512kbit/s〜IMbit/s,冇效传输距离在3〜5km左右。
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还可以使用第三个通道,进行4KHz的语音传输,因此在为因特网连接的同时,还可以通电话。
第10章3.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ISO7498-2从体系结构的观点,描述了实现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安全通信所必须提供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建立了开放系统互联标准的女全体系结构框架,为网络安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OSI安全体系结构是按层次來实现安全服务的,ISO/OSI模型的7个不同层次需要提供不同的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4.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层次应该采用哪些安全技术?物理层要保证通信线路的可靠;数据链路层通过加密技术保证通信链路的安全;网络层通过增加防火墙等措施保护内部的局域网不被非法访问;传输层保证端到端传输的可靠性; 高层可通过权限、密码等设置,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一致性及可靠性。
(或答P241 表10-1)7.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最人的区别是什么?对称数据加密技术和非对称数据加密技术的区别如下表:对称数据加密技术非对称数据加密技术密码个数1个2个算法速度较快较慢算法对称性对称,解密密钥可以从加密密钥中推算出来不对称,解密密钥不能从加密密钥中推算出来主要应用领域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确认、鉴定、密钥管理和数字封装等典型算法实例DES等RSA等13.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有哪些功能?防火墙貝有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八;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以及捉供监视因特网安全和预警的方便端点。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8章 习题答案 (1)

2.既然中继器可以进行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使信号能够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为什么不能使用任意多个中继器使网络的范围无限地扩展?答:因为局域网协议中,帧长与网络连接距离是密切相关的,局域网的帧长在标准中已经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因此网络连接距离不能任意扩展。
3.要把以太网和令牌环网连接起来,可以用哪种设备?答:从链路层的观点来看,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网络,所以只能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设备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网络连接,例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网关等。
6.用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与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分段,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答:用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所得到的网络在逻辑上仍然是一个单独的网络,各个网络分段拥有同一个网络地址。
但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分段,所划分的各个网络分段在逻辑上是不同的网络,各个网络分段拥有各自不同的网络地址。
8.用透明网桥连接网络A和网络B。
当网桥刚打开电源时,如果收到了网络A中某站点发往网络B中某站点的帧,网桥将用什么方法转发该帧?为什么?答:采用广播方式将该帧转发到除源网段外的其他所有网段。
因为刚打开电源时转发表为空,网桥不知道目的站点所在的网段是哪一个。
根据网桥的工作原理,对于未知目的网段的帧,均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10.交换机能在两个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使用直通方式来转发帧吗?为什么?答:不行。
直通方式未采用存储转发,故不能实现不同速率的适配。
14.VLAN是如何抑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的?答:VLAN只根据VLAN号转发帧,广播帧未指定具体的VLAN号,所以不转发。
19.三层交换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它能完全代替路由器吗?为什么?答:主要作为企业/机构内部的网络骨干交换机。
不能完全代替路由器,因为它缺乏很多广域网连接功能。
21.为何路由表中只存放网络地址的信息,而不存放网络主机的信息?答:加快路由处理,节省存储空间。
实际上,在路由表中存放主机信息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报文到达目的网络后是以广播方式传播的,仅目的主机会接收,非目的主机会将其丢弃。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八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参考答案: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例如: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在物理上实现同类局域网络不同网段的互连;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用MAC地址寻址,高效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与通信;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寻址,可以实现不同类别链路的网络互连,这也是因特网的主要技术基础;传输层及应用层:使用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互连,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别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与SNA的网间通信)的互连。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参考答案: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3.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上的MAC地址(拨号上网不需要这种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别是DNS和ARP,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ARP则是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因特网为什么使用了三种地址进行通信?这是因为:首先,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一般使用英文缩写;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需,使用IP地址可以惟一性的确定通信所需要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有的域名也必须转换成为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IP协议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而MAC地址最为有趣,可以注意到在点堆点的通信协议中(如PPP),其实并不需要MAC地址,从理论上,MAC地址对于因特网来说,显然是可有可无的。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第八章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后的下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术语:1.Internet2.Intranet3.电子邮件4.文件传输5.网络新闻组6.浏览器7.搜素引擎8.电子商务定义:A.利用Internet进行专题讨论的国际论坛。
B.利用Internet发送与接收邮件的服务功能。
C.用来浏览Internet中网页的客户端软件。
D.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E.贸易活动各个环节的电子化。
F.利用Internet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服务功能。
G.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互连网络。
H.在Internet中搜索其他WWW服务器中的信息并对其自动索引,将索引内容存储在可供查询的大型数据库中的WWW服务器。
二、单项选择1.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
A.浏览B.下载C.邮寄D.上载2.Internet的中文名称可称为。
A.企业内部网B.移动通信网C.企业网D.因特网3.Internet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与。
A.通信线路B.销售商C.管理员D.数据库4.TCO/IP协议时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循的一种。
A.信息资源B.软件系统C.通信规定D.硬件系统5.“”是用来标识Internet主机的。
A.MAC地址B.密码C.IP地址D.域名6.WWW是Internet中最方便、最受用户欢迎的。
A.信息服务B.计算方法C.硬件系统D. 计费方式7.IP地址能够唯一定Internet上每台计算机的。
A.距离B.空间C.位置D.费用8.“elle@”是用户的地址。
A.FTPB.电子邮件C.WWW D硬件9.WWW浏览器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中的网页的。
A.软件B.命令C.硬件D.数据10.用户计算机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使用的设备是。
A.交换机B.集线器C.路由器D.调制解调器三、判断对错请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划线上写Y,错误的写N)1.在按组织模式划分的域名中,“edu”表示的是政府机构。
计算机网络7、8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7、8章课后答案第七章一、填空题:1、Internet包含传输主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三部分。
2、决定访问Internet上资源的“实际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传输主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
3、“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
4、Internet接入方式是指用户采用什么设备、通过何种接入网络接入Internet。
5、常用的接入方式有四种:拨号接入、ADSL接入、专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
6、ADSL有两种基本的接入方式:专线方式和虚拟拨号方式。
7、常用的无线上网的方式有:无线局域网上网、“中国移动”GPRS方式、“中国联通”CDMA方式。
8、社区宽带接入网主要采用三种接入技术:一是普通电话线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ADSL);二是基于光纤接入网的以太网(FTTB+LAN)技术;三是有线电视的Cable Modem技术。
二、回答题:1、简述什么是“最后的一公里”问题。
“最后的一公里”问题指的是从市区Internet结点到单位、小区、直至到每个家庭用户的终端接入问题,这是接入网要解决的问题。
2、简述什么是“三网合一”。
“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数据通信网)有机融合起来。
实现途径是数字、语音和多媒体信号走同一网络;其目标是以一个统一的宽带多媒体平台,最大限度地承载现有和将来可能有的业务;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3、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作为一个用户,在于Internet连接时,究竟应采用何种方式,这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选择连接方式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单机还是多机;(2)公用数据通信网或计算机网络的选择;(3)ISP的选择。
4、简述ISDN拨号上网与Modem拨号上网的优缺点。
你会如何选择拨号上网方式?请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Modem拨号上网的最高速率为56Kbps,而ISDN拨号上网的最高速率为128Kbps。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8-1 音频/视频数据和普通文件数据都有哪些主要区别?这些区别对音频/视频数据在因特网上传送所用的协议有哪些影响?既然现有的电信网能够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并且能够保证质量,为什么还要用因特网来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呢?答:区别第一,多音频/视频数据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第二,在传输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
影响如果利用TCP 协议对这些出错或丢失的分组进行重传,那么时延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实时数据的传输在传输层就应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而不使用TCP 协议。
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主要由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通话分组的丢失率决定。
这两个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取决于当时网上的通信量,有网络上的通信量非常大以至于发生了网络拥塞,那么端到端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分组丢失率都会很高,这就导致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下降。
8-2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时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答:端到端的时延是指按照固定长度打包进IP 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接收端再从收到的IP 包中恢复出语音信号,由解码器将其还原成模拟信号。
时延抖动是指时延变化。
数据业务对时延抖动不敏感,所以该指标没有出现在Benchmarking 测试中。
由于IP 上多业务,包括语音、视频业务的出现,该指标才有测试的必要性。
产生时延的原因IP 数据包之间由于选择路由不同,而不同路由间存在不同时延等因素,导致同一voip的数据包之间会又不同的时延,由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把传播时延选择的越大,就可以消除更大的时延抖动,但所要分组经受的平均时延也增大了,而对某些实时应用是很不利的。
如果传播时延太小,那么消除时延抖动的效果就较差。
因此播放时延必须折中考虑。
8-3 目前有哪几种方案改造因特网使因特网能够适合于传送/音频视频数据?答: 1.大量使用光缆,是网络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减小,使用具有大量高速缓存的高数路由器,在网上传送实时数据就不会有问题。
计算机网络第8章习题答案-ok

1.简述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
答:网络系统集成是以用户的网络应用需求和投资规模为出发点,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合理选择各种软硬件产品,通过网络集成商相关技术人员的集成设计、应用开发、安装组建、调试和培训、管理和维护等大量专业性工作和商务工作,使集成后的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成为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
2.简述网络系统集成的任务和目标。
答:(1)任务。
网络系统集成的任务实际上是适当选择各种软硬件产品,经过相关人员的设计、安装、调试、应用开发、管理等大量的技术性工作,按低耗、高效、高可靠性的系统组织原则完成网络系统软硬配置及网络应用系统的安装、开发实施全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不是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简单堆叠,而是综合应用各种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在系统整合、系统再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是一种价值创造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为用户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优选、网络规划、软硬件平台配置、应用软件开发、直至技术咨询与培训、售后服务等的总体服务,使用户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1)目标。
网络系统集成目标分为两种,即用户目标和网络系统集成目标。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用户目标和系统集成目标,当意见不一致时,要进行反复协调,即用户提出的目标,一定是网络系统集成能够完成的目标。
但最终系统验收时,依据的是网络系统集成的目标。
3.简述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和关键性问题。
答:1. 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如下:(1)网络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网络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网络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其本质是一种技术行为。
(4)网络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术语辨析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___F__ _overlay network 2. ___A___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3.___U____proxy agent 4. ___T___configuration management5.___K___ name resolution 6. _ _J___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7.___Y____stateless protocol 8. ___I___root name server9.___H____DHCP 10.___W____HTML11.___N___URL 12.____O___search engine 13.___Q___lease period 14.____R___object naming tree 15.___S___MIB 16.____P___SIP17.___L___NVT 18.____V___local name server19.___G___DNS 20.____Z___application architectureA.规定了应用程序进程之间通信所遵循的通信规则。
B.实现电子邮件服务功能的协议。
C.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服务功能的协议。
D.实现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服务功能的协议。
E.实现终端远程登录服务功能的协议。
F.在IP网络上构建的一种逻辑的覆盖网。
G.支持Internet运行的全局基础设施类应用层协议。
H.为客户计算机提供动态主机配服务的协议。
I.DNS最高级别的服务器。
J.每个“区”用来保存该区所有主机域名与IP地址映射关系数据的服务器。
K.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音频视频数据和普通文件数据都有哪些主要区别?这些区别对音频视频数据在因特
网上传送所用的协议有哪些影响?既然现有的电信网能够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并且能够保
证质量,为什么还要用因特网来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呢?
答:
区别
第一,多音频视频数据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
第二,在传输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
影响
如果利用协议对这些出错或丢失的分组进行重传,那么时延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
实时数据的传输在传输层就应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而不使用协议。
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主要由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通话分组的丢失率决
定。
这两个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取决于当时网上的通信量,有网络上的通信量非常大以
至于发生了网络拥塞,那么端到端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分组丢失率都会很高,这就导
致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下降。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时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
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
答:端到端的时延是指按照固定长度打包进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接收端再从收到
的包中恢复出语音信号,由解码器将其还原成模拟信号。
时延抖动是指时延变化。
数
据业务对时延抖动不敏感,所以该指标没有出现在测试中。
由于上
多业务,包括语音、视频业务的出现,该指标才有测试的必要性。
产生时延的原因
数据包之间由于选择路由不同,而不同路由间存在不同时延等因素,导致同一
的数据包之间会又不同的时延,由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把传播时延选择的越大,就可以消除更大的时延抖动,但所要分组经受的平均时延也
增大了,而对某些实时应用是很不利的。
如果传播时延太小,那么消除时延抖动的效果就较
差。
因此播放时延必须折中考虑。
目前有哪几种方案改造因特网使因特网能够适合于传送音频视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