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的教材编排,是以文体和主题来划分的。在教学实践中,大多老师重视不同年级的文体教学,也重视以课为单位的内容教学,却往往忽视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教学。这就像是面与点之间,忽略了线的作用。在此,我以教材的单元为例谈谈我们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一、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

(一)教师对教材应该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在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时,应明确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明确将要教学的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程度,根据重要程度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密度,如:八年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说明文的学习,是八年语文课的重点。此单元是学生接触说明文的开始,可以说是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关键。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深入具体,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与记叙类文章的不同。

(二)教师备课要通览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对本单元的整体结构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备课过程还要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编排作一个透彻的理解,重点篇目与自读篇目应该区别对待。本单元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其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说明文的典范,必须重点学习。《桥之美》穿插在《中国石拱桥》之后,重在两者的对比。而《说“屏”》放在单元

最后,又是自读课,重在检验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果及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对单元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在备课时,老师才能高屋建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及教学侧重点。

(三)仔细阅读课本中的单元说明,学生可以据此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老师则据此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将其具体,细化到单元各篇目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说明文的读与写。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了解说明文特征,说明方法,能判定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二、注重单元内部的联系与比较

(一)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单元内的课文就像一颗颗零散的山楂,我们必须寻找到山楂中间的小孔,才能用同一竹签颗颗串起,最后以一整串的冰糖葫芦呈现。这个小孔,对于课文来说,就是单元各篇目中的相通之处,教师应该明确相同的部分。除了主题,或是体裁,或是教学重点,或是学习方法有相同的部分,要概括出它们的共性,以此作为出发点,串联整个单元的课文,才能使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单元的整体方式呈现。

(二)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对比

单元内的课文是有联系的,但是联系的紧密程度是有区别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明确哪些课文联系得更密切,也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入的

理解,对整个单元,才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比较教学上。下面我谈谈应着重比较什么。

1.作者的身份或者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比较

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知识。他是从桥本身具有的特点的角度来说明的。《桥之美》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是从画家的视角来写桥,说明的对象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到不同的美学效果。两篇的对比后我们得知:由于作者的专业不同,即使介绍的事物都是“桥”,说明的角度却截然不同。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就能领会,两篇文章着眼点不同,所使用的表达手法及给人的阅读感受自然不同。

《苏州园林》原是叶圣陶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这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作者将说明的落点放在苏州园林如画般的美感上,而非从导游的角度来游览苏州园林。因为摄影集本身就是画面感很强的照片,作者便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园林特点作介绍,作为摄影影集序文很恰当。《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向听众介绍故宫博物院这组伟大的建筑群,所以它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的特点方面考虑较多。因此,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时作者像导游一样,要明确介绍的线路,并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比较清晰明了。两篇的对比,让我们知道尽管说的都是名胜,但是由于创作背景不同,说明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比,学生就能明白作者是根据创作需要来安排说明的内容的。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创作思路。

2.文章的写作手法比较

如八年下册第四单元,虽然谈的都是民风民俗,但是不同课文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和写作方法。《云南的歌会》以“歌会”的角度切入,作者描绘不同歌唱形式的歌会。包括描绘歌者,歌唱环境及唱歌的场面。《端午的鸭蛋》以“鸭蛋”的角度切入,作者漫谈家乡高邮的端午节习俗。《吆喝》以“吆喝”的角度切入,作者按照时间,内容分类,记录各种独具北京特色的吆喝内容。《春酒》以“春酒”的角度切入,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俗世奇人》以民间高人的角度切入,以讲故事形式书写天津卫的传奇。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借鉴不同作者的创作方法,或描绘或叙述或客观记录等都是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手法来表现。

3.语言特点的比较

《中国石拱桥》是介绍桥梁知识,作者的表述力求严谨,语言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苏州园林》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说明园林是如何布局来达到美的效果。因此,虽同为说明文,此文的语言除了体现准确周密的特点,还非常注重生动形象性。如“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用珠宝来形容花,说明花不仅美,而且具有珠宝般的光泽,“珠光宝气”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花儿一串串开得茂密,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着光芒的美丽。

如《端午的鸭蛋》和《春酒》语言特色的比较。汪曾祺的作品在语言上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在《端午的

鸭蛋》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语言看似平淡,仔细咀嚼,却能让人想象出吃鸭蛋的情景。而《春酒》的语言特色则是设喻奇特形象;善于运用细节。如“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通过贴切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充分展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形象。

对比语言特点的不同,教师应该结合课文举例分析,让学生在品味中体会作品不同的语言特点,领会不同作者的写作语言风格。

4.思想情感的比较

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古代游记单元。《小石潭记》写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柳宗元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同样面对自己被贬和友人被贬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的政治胸襟。欧阳修也是被贬,却在《醉翁亭记》中展示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

同样被贬和政治上的不得意,同样是寄情山水,但是相比之下,思想境界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审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不同的情感态度。

为便于理解,我将比较的要点进行分点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几个要点综合分析比较。因为这几点是相互联系的。如创作背景对写作手法的制约,作者的生活经历对语言风格及思想情感的影响。比较的方法可以采用分析法,图表法,阅读法等,根据具体课文选择针对性强的比较方法。通过合适的比较方法,

达到单元内的课文能在联系中比较,在比较中统一,在分析中整合整个单元的知识,使分散的知识集中的实效。这样学生对单元的内容就有一个既具体细化又整体宏观的理解。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综合的特点

(一)“学”与“用”的结合,综合的学习目的。

综合性活动与单元主题有极大的相关性,把综合性活动放在单元的最后,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及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效用。因此,综合性活动要充分与单元课文结合,要充分做到整体教学,体现“学”与“用”的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如民风民俗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有认识家乡方言的活动。教师应从单元课文的方言特色出发,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具代表性的本地方言,两相比较,从而概括家乡方言的特点。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用”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再将语文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开拓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听,说,读,写的结合,综合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说不尽的桥”,活动之前老师应先介绍关于桥梁的一些知识(如桥的类型,各种桥之最,中国桥梁发展史等),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见过,走过的各种不同的桥,让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它们不同的作用或者构造及建筑材料上的不同特色。然后再向学生明确活动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来完成综合学习任务。活动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选定目标,既结合活动要求又考虑本地区实际,如我们可以选择本地区最出名的广济桥来讨论。它

是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明宣德十年建造,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非常合适。2.学生搜集广济桥的名称及别称的由来,有关桥的诗歌,俗语及桥的故事传说,桥的发展等相关资料。3.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其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对学生如何筛选,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提供建议或者材料补充,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4.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从而确定研究方向。5.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或者研究成果,再按照活动要求学生撰写成一篇500字的关于广济桥的介绍性文章。

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的是综合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的“整体”的含义是指教学计划必须将备课和单元课文教学以及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作一个整体考量,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过程到最后的综合检验教学效果必须做到连贯一体,实质也是为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服务。因此,整体教学实施过程,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地调整,完善,老师进行心得小结及教学反思,让老师用更合理的“整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 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突出,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形成和情感体验,情景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情景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氛围或者场景,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教育体制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因素,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进行情境创设时缺乏感情投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应当积极地进行情境的创设,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境要想具有真情实感,教师在创设时就应当投入感情。但是一些教师忽略了感情过于重视形式,还有一些教师极力追求渲染情境,从而导致情境的创设不真实,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对情境教学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 目前,在开展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情境教学目标,情境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是为了完成情境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运用情境教学法,一般都是在讲授公开课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观赏性才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创设,过于追求情境的渲染,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三)情境教学法没有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应当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应对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感悟性、形象性、欣赏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探寻较为理想的情境教学模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对教学设计非常有帮助。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能够使事情发生的情景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爱憎情感得到强化,通过语言激发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8694614.html,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 作者:曹佃阳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有的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有的则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類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45-01 1.认真进行备课 我们强调教师精心备课,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时,教师要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备好教学大纲。做到备教材不超纲,授教材不拔高,确保指导学生的基本要求,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2)备好教材。要吃透、弄通教材,正确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易混、易错点。(3)备好学生。要依据全班学生各个层次的知识基础,结合教材的特点,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4)备好教学方法。要根据所讲授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学校设施条件和学生基础、特长,科学设计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5)备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6)备好教学程序。教师对如何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展示目标、实施目标、讲解课文,甚至课堂的提问、板书的设计、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练习题的科学安排,以及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小结等环节,都要做到用心考虑、精心安排。 2.创建良好课堂情境 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巧妙、合理、适时地导入新课。如提出问题征求答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运用对比促进思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抒发感受,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基础,适时出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做到精心设问、巧妙提问,努力引导学生"善思""入境",引导他们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和思考。此外,还可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讲段趣闻、说个故事、吟诵诗词、解释典故、引用俗语等,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论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杨英鹏 博望镇第三初级中学 2016年9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目前的是一种十分常的教学方法。因为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通过学习、交流和探讨、让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学握一些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找出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为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不断创新。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措施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摘要:课堂评价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并且还要注意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力争把否定的评价变成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价导向作用教学方式 一、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追求标准化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分的形式体现的,且过于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往往会把答案罗列成几个要点,学生每答对一点就给出相应的分数。这样的评价形式会促使答案变得标准化、唯一化,而且学生长期受标准答案的影响,容易造成思维定式的形成,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方式不正确 1.教师一味地肯定学生的答案

有些教师害怕否定学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产生怀疑。 2.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答得不够全面深入,这时有的教师就看不到学生好的方面,反而专挑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责。教师对学生过于苛刻的评价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3.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对待。有些教师在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会对其进行表扬与鼓励,而在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往往会对他们不予理睬,甚至冷言相对。教师如此区别对待学生,会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 二、课堂评价的作用 (一)课堂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课堂评价,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善。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课堂改革正在迅猛推进,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平台;为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质疑,自主探索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在现代心理学上也这样认为:青少年心智 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就会产生探究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开发。 二、分层定位,不同评价 语文新课堂既然鼓励学生大胆言谈,那就难免“百花齐放”,什么样的说法也有。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定位,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对那些发言积极,口齿伶俐,结果准确的学生,应当充分肯定,并鼓励表扬,让他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对那些发言不准确,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心平气和,不草率,不打断,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更不能讥笑、讽刺他们。而应把思路引向正确方向,再疏导引申,使他们能顺利做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堂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 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三、锁定目标,有章可循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的出发点,是一节课的指针和精髓。一节课一旦确定了目标,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也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明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目标的定位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范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自主探索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键是教师的精心准备。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地钻研。文本教学,要弄清每篇文章的“点”和整个教学模快的“面”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让每一个亮色各异的“点”相互对照、映衬,循环、交织,最终形成严密紧凑、系统完整的“面”的模块。这样的备课设计,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省时高效。其次,了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浅谈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摘要:情境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的创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带给其更加深刻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率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应用 新课改持续开展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 被逐渐改变,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各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放模式被应用到初中语 文教学当中,并且获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做 出了一定的保障。但是,部分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掌握仍旧不够熟练,在教学过 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情 境教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索。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 教学,根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初中语文涉及 的知识内容非常繁杂,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很少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尝试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但是 由于对情景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而情景教学 的应用方法不正确,反而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此外,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应 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情景设置不够合理,情境化元素运用过多导致课 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还有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重视,他们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主旨思想上, 并未让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本质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情感把握不到位,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教师加强对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学习 教师本身的能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对情境 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掌握不好,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在 这个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对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进 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加深对情景教学模式的了解并且掌握情景教学的正确应用 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利用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 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从网络或者其他渠道获取相关资料,进行情景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还可以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和交流相关的情 景教学经验,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来促进彼此情境教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创设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对学生的欣赏、感悟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而感官刺 激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从而使其对课程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其欣赏、感悟等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内 容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在进行情 景创设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保证创设的情境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否则将无法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教师还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每个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作为对我国母语教授以及我国文化的传承和教授的一门学科,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重大帮助。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甚至是我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显并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 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使是语文这种弘扬母体文化,进行母语教学的科目,也切不可认为学生会天生对其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作为首要任务。 (一)、重视文化教育 我国的语文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的《登岳阳楼》,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刘禹锡的《陋室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古诗词以及《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章节节选。以及对于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如鲁迅、巴金、冰心、朱自清等人的散文名作,毛泽东的诗词歌赋等。还有不少外国的经典名著,如泰戈尔的诗集,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的新装》,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等。因此,根据现今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并学习我国的以及外国的历史文化,为学生讲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务必使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能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深度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抓住一篇课文的主要思想,对其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通过这篇课文对我国渊博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祖国文化的自豪情绪和对于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让他们心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外国文化的探索感,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如,某位教师在讲授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并没有直接对诗的内容进行宣读和讲解。而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纪录片,里面讲述了那一时期的俄国社会状态以及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学生们都看的很认真,也就因此在学习这首散文诗之前对当时的俄国社会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这位老师又播放了一段充满了感情波动的《海燕》的有声朗读音频文件,让学生们又对这首诗的情绪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之后老师再开始讲述《海燕》这首诗时,学生都纷纷能跟得上老师的讲解节奏,并且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很好,对课文的掌握也很牢固。这位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其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对于当时俄国文化的兴趣,该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是指老师和同学二者产生的一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语文教学的真谛也是旨在借助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让师生达成一致,最终促成师生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应该严格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在教学时要注重开放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双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高手著]

我们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 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不仅应该系统地总结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要认真地去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既要设法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还要去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语文学习的"钥匙"。当然这里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怎样对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怎样采取不同的授受途径,等等。此外,还要从"学" 的方面,认真注意教法的改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要他们改变笨拙的不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是困难的,要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摸索掌握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过程。因而,一开始由于学生的不适应,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会有一段暂时停顿时期。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不要被暂时的现象蒙住眼睛,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方法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巨大作用。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赞科夫指出的,学习能力发展总是与情感、意志、注意、兴趣互相联系。所以,指导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又要与思想教育、感情培养结合。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了一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为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心理学上分析,学生智力发展高峰在初、高中阶段。而智力正是构成学习基础的能力,中学阶段确实是掌握学习方法的最好时期。另外初中阶段又处于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独特的时期,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像钟摆一样强烈的动摇特征。因此,在这时期里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就容易接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究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究 摘要】课堂是最能体现出时代意义的地点之一,而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要 把创新融进课堂里。主要从初中语文课堂对创新的要求和创新思维在语文课堂中 的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语文;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214-01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一个 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学好语文能促进对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创造思维直 接影响一个民族的前途,要进行创新思维,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经应试教育、素 质教育而发展成一个新课题。本人从教二十余年来,觉得语文创新教学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内外结合,精讲多练”这一原则。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的实践 心理学理论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 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撑。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 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多向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 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巧主要 表现为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既包括运用话语策略的技巧,也包括语用的技巧。课堂上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诱导学生用逆向思维,独辟蹊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 要标志,学生参与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语文教学是动态活动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学中的互动是一种复合交叉的互动,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对问题的设置,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将课 文设计的问题放在课上完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 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 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 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 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 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 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 可操作的平台。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 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 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 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 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 法。 3、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 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意见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我县十几所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走进了几十位语文教师的课堂,并针对他们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梳理、思考。我们认为,目前我县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此,我们诚愿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现状 (一)阅读方面 1、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 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着只看到了课文本身,而忽视了单元及整册教材的训练体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殊不知,课文它只不过是例子而已,它是为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而选的一个个“范例”,编写者的初衷是想通过它的教学完成体系目标的。比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它选取了5篇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学习本单元,应主要训练三点,在人文情感方面,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文,看看别人怎样生活;看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第二点,是在整体感悟全文的基础上,怎样提炼文章的主旨,还要学会怎样比较阅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章。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没有看到这一点,一头扎进课文中去,一个单元教学下来,学生们对生命没有什么感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没有学到如何提炼文章的宗旨和比较阅读的技能。我们

认为,这样的教学还是和教材的编写者的意愿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我们9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失误。 事实上,我们简单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我们所面临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我们初中所要学的课文只是沧海一粟,就学这几篇课文本身,能有什么益处,只不过是通过学习这几篇文章除了在阅历上增加一些知识而外,更重要的还是掌握一些阅读的技能,学会一些阅读的技能,以便日后自己读书、自己学习。这样看来,教教材不是目的,是载体,是手段,我们不要本末倒置,陷进“只教教材”的泥潭。 2、是讲堂,而非学堂。 “填鸭式”,“满堂灌”,这种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可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90%以上的教师仍然热衷于这种教学方式。总之,理由堂堂正正:教师讲不到,学生不会,考试考了怎么办;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我们教者往往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的主宰,以自我为中心,而占据五尺讲台这地阵地,大讲特讲,而对学生的兴趣、状态、需求等等视而不见。不客气地说我们有些“目中无人”,即使有时我们“有人”,也喜爱牵着人家鼻子走,回答问题也是为完成自己的思路而设,设下套子,让学生们自己钻,如不如意,轻者叫坐,重则挖苦。事实上,我们忘记了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语言非学得而是习得,学生没有亲身参与,怎么能学好语文呢?《走进新课程》一书对此有段精彩的叙述: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分析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以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为核心,分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目标,提出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小说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改革后,对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小说三要素,还要掌握文章内涵,从感受、鉴赏和理解等角度出发进行课文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入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会、感悟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目标 情景教学主要是将课堂教学和际情境融合的一种教学 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感悟,

赋予课堂教学形象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水平。 (一)培养审美能力 小说阅读作为一种故事性叙述文本,文章具备写作三要素,其中人物与情境属于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可以把课程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真实而有效的教学场景,将小说内容融入其中,便于学生对小说阅读文本的理解,透过小说阅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二)获得情感体验 在小说阅读的人物、故事、环境中,围绕小说主题与中心思想进行表述,情感基调往往是发现小说中心思想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小说文本中的情感剖析到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和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小说的认知,进而实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景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要拓展情境教学方式,根据初中学生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构建多元化小说阅读情境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做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老师的理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淡薄,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学生却是一蹶不振、无精打采、恹恹欲睡,整个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效益非常低下。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听、说、读、写能力也越来越差。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程已明确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思想转入到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了一个台阶,达到“多向互动”;对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和高质量,高效课堂目标呼之欲出。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教师转变观念,营造初中语文课堂和谐氛围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圣坛。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

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注意十分谨慎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同时,作为教书育人的领军人,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接受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关注时事,洞察天下大事;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三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他人经验,增强教科研能力;四要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可以利用学生愿意看小说的优点,指导学生多阅读文学书籍;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丰富多采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要全面把握,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导入设计,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一上课时播放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 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也是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要求。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禁锢中,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式,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一、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现在的教学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做好、利用好这一教学主渠道,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效率。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

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理念,更要有新突破,为此必须构建初中课堂教学互动平台。这里我仅从师生互动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1.互动可以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具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特点。教师对课文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感染着教师。师生心意相通,互帮互学,投入了热情,投入了个性,投入了情感,投入了整个生命。他们一起赏美景同陶醉,与英雄共悲欢,为美文齐击节。教师、学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互动中彼此交融。 2.互动可以让课堂生动起来。没有了课桌椅的羁绊,没有了课堂里的正襟危坐,没有了一问一答式“绳索”的牵引,学生活动在自由的时空里,飞扬着自主学习的激情,享受着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着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对话、讨论、操作、质疑、表演、诵读、辩答等师生共同的活动中,人人各抒己见,既可认同,也可争辩,共同体验着学习语文、用语文的快乐,感受着生命成长的意义,享受着自我实现的满足,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思考、见解、情趣。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对话” 教师:张洪海 案例背景 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话,阐发了智者对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追问。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来恩则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以下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假对话 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三.肤浅对话。 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莫衷一是。由于教师未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不禁追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两个教学片段分别来源于上海扬浦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白色方糖》和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虽然两篇文章一篇是现代文一篇是文言文,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描述 1:朱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互问互答,教师也参与其中。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放进他的杯中”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前后两段, 片段一: 生1:投和放能否互换? 生2:投是不经意的动作。 师:你分别做一下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生2:“放”进去的方糖伴随着搅拌漫漫融化,“投”可能会溅出来。 师:哦,那你说说“投”可能包含哪些看不见的东西? 生2:可能是尊重、关心吧! 生3:为什么偶然的动作会让这个老人很感动? 师:他的老伴没了,女儿走了,本来已经没有人为他泡咖啡,而现在我为他这样泡咖啡他感动了,是吗? 生4: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说的,第二种是也许这样的动作他的女儿他的老伴做过,他觉得很温馨。 师:你为你的亲人泡过咖啡吗?也许会成为别人温馨的记忆哦!记住:要“放”。与其对老爸老妈说我以后赚大钱孝敬你还不如把你的爱落实到一举一动! (学生若有所思)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达到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一、情境教学是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创设形象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联系生活、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设问激疑、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二者的交织流动,共同汇成教学过程中信息回路的总流。而传统的语文课机械而单调,差不多都是教师的一张

嘴加一支粉笔再加一个固定的模式,先读课文,再分段、归纳段意,接着讲解课文,最后总结中心思想。整节课就是教师讲学生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样的语文课是“死”的。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设法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初中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使学生振动起飞向生活及历史广阔蓝天的翅膀,使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内容鲜活了起来,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更全面深刻了。 二、巧妙的导入设计是为上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像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