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如实地体验感受课文内容。

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赏一幅古代山水画,然后听古诗词的朗诵,再听古诗词相关的音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

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比较薄弱的,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而情景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在教学古文时,可以通过模拟古代人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审美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教学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人的生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背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与兴趣的运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与兴趣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衡南县三塘镇蒸北中学许雁内容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景,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发现七年级新生大多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浓,上课比较积极,成绩也较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有人掉队,甚至到了最后,部分学生放弃了语文,成了语文学习的失败者。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很为他们心痛,究其原因,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是根本所在。

古语云:“学无趣无所谓学”。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趣味归还给学习。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呢?恰当的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可以说是一种办法。

所谓的情景,指的是语言的环境或语言发生的情景,它揭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是要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的智能,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能让学生围绕所提供的情景进行大量而快速的听、说、读、写、思训练,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优化教学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思考、领会、评析、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实效。

而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兴趣深化,并产生较高的动力效能,以达到较高的兴趣发展水平,最终使学习兴趣成为自我的高级精神需求,从而转化为强烈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情景中朗读朗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最基本的一种阅读方式,是语文学习的物质外壳,是学好初中语文的基础,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情境
1.巧设“语言”情境:
-教师在讲解古代诗词时,可以先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创作背景,再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例如,在教授杜甫的《春望》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巧设“操作”情境:
-如在教授鲁迅的《风筝》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制作并放飞风筝,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体验文中描写的场景,然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巧设“音乐”情境:
-在讲授一些具有浓厚情感色彩或者与音乐有紧密联系的课文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或民谣,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父子之情,增进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4.多媒体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动画,比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展示济南冬日景色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5.角色扮演及剧本表演:
-在讲解戏剧或小说类文本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型剧本演出,让他们亲身体验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认识。

6.生活化情境导入: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设计情境,比如在教学说明文时,可以用购物清单的形式介绍商品说明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阅读理解技巧。

探究情境教学法怎样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探究情境教学法怎样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探究情境教学法怎样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习者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创设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利用古代的背景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和情感。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演出古代戏剧或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在学习古代文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二、问题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在学习古代诗词时,可以提出一些古代诗人留下的谜题,让学生通过推理和解读古文来寻找答案,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时,可以提出一些实际应用的语言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实践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包括作文、诗歌、散文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提高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学习语言运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辩论、朗诵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和实践来提高口头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之情景教学

初中语文之情景教学

初中语文之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情景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就通过几个具体的情景,来说明初中语文的情景教学。

一、赏析古诗词的情景教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赏析古诗词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古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在情景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逼真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

我们可以选择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模拟春天的情景,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古诗词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可以通过相关的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体手段来营造一个浓厚的春天氛围。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容易加深对诗词的记忆与理解。

二、小说情景朗诵的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小说是学生接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情节,感受小说人物的情感,加深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我们可以选择一段精彩的小说片段,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朗诵,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语言、动作等表达出角色的情感与思想。

可以借助道具、服装等物品,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说情景中。

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情节,还可以提高朗诵能力,增强对小说的体验感。

三、实地写景的情景教学写景是初中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写景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在情景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写景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更好地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

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的花园或者户外的田野、山水等地进行写景活动。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风景,记录下所见所感,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在实地写景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情感体验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阐述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情景教学法的核心环节,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置身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情境创设。

可以通过观察真实场景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草地》这篇课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草地的生长状况,感受阳光、草香和草地上的小动物。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草地的美好,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模拟情境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采蘑菇的小姑娘和小白兔》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纸杯和纸板,让学生在教室里搭建蘑菇生长的小环境,模拟小姑娘和小白兔采摘蘑菇的情景。

学生在参与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可以通过情景故事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茉莉花》这篇课文时,可以编写一段情景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在家中种植茉莉花的过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茉莉花的香气和茉莉花的美。

学生通过情景故事的讲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情景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诗歌朗诵、剧本表演、情感写作等方式进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来进行情感体验。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诵体验诗歌中的壮丽景色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生通过朗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可以通过剧本表演来进行情感体验。

在教学《小草》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剧本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小草的成长和坚强。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进行体验、感受和认知,以达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一、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拟真实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贾宝玉、林黛玉等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他们的对话、情感表达和行为举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想象”这个词语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感受到花香、鸟语和阳光的温暖,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情景,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想象”这个词语。

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内涵和用法。

三、情景教学法在文章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章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文章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的情节,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

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体验,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描写。

通过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浅谈初中语文情景教学

教学浅谈初中语文情景教学
活状况 , 着重播放他们生活 的困苦 、 单调 , 以及他们 对知识的渴求 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 , 让学生 亲眼看到山
村孩子的状况。同时教师做以恰当的引导 , 学生就 更好 地体会到
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了。 2 . 联系 自身 , 深刻体会 成语“ 身 临其境 ” 的意思是读者真切体会到 了作者 的感受 , 就 跟 自己亲 自去了一样 。 语文教学 中的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依据 自
任何事物都 具有两 面性 , 情 景教学也是 如此。情景教学 活跃 了课堂气氛 , 调动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但是 也容易使课堂 出现混 乱的局面。比如课 堂表演 时 , 有些学 生趁着别人表 演的时间搞小 动作 , 或者评论表演者 的好坏 , 却忽 略了表演 的真正意义 。这时 , 教师就要掌控好 全班局面 , 争取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 中到表 演上面。而且在学生 表演 的过程 中, 教师要抓住机会渗 透课 文内 容, 适时地对学生 进行教育 , 把学生 的思想 都引导到对课文 内容 的理解上 , 而不是停 留在对 同学表演的评 判上 。 2 . 提前设计 , 做好准备工作 情景再现最好不要是 瞬间的有感而发 , 也不是在课 堂上即时
由三个 学生扮演邻居 。通过这样 的表演 ,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骄傲
自满 、 止步不前所带来的后果 ,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无止境的 , 一 定要勤奋学 习 , 坚持 学习 , 要 勇攀高峰 , 才能成为一个优 秀的人 。
只靠天分 , 后天不努力 的话 , 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的。
三、 情景教学对教师提 出的要求 1 . 良好 的掌控 力
师要不 断地提升教 学能力和 自身素养 。 关键词 : 情景教学 ; 概念 ; 方式 ; 对教 师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摘 要】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
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
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具体的做法就是:
运用图画,生活启情;借助范读,语言燃情;通过音乐,意境引情;利用表演,想象悟情。

【关键词】情境教学;中语文;学效率
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更好
地贯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我校实施了
创设情境教学。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
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
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具体的做法
就是:运用图画,生活启情;借助范读,语言燃情;通过音乐,意境引情;利用表演,想象
悟情。

1.运用图画,生活启情
优美的图画,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
用展示图画来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我在讲解《地下森林断想》时,
收集了有关地下森林的图片,又把自己亲自在地下森林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没想到这些
照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生让我说说见到的一切,并且学生自己也产生了要到地下森林看
看的想法,我借机进行思想教育: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更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
利用多媒体播放照片让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借助范读,语言燃情
教材中的许多情境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朗读、语言描述等来创设教学
氛围,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变成“我情我景”,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触景生情,具体感知、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我在讲解《那树》一文时,蚂蚁和大树分别时的
场面是这样设计的:我先进行语言感染,“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的,临死前的告别,
葬礼中的倾诉,无不给人以震撼”。我朗读此段,并配上音乐,让学生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文
中所表现的情景。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说蚂蚁和大树说了什么?恰当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音乐,意境引情
音乐,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利用音乐创设情
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
它、欣赏它。”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导语的设计,导语做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情”。例如:在教《散步》一文时,一开课我就用与本课融于一体的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和学生家庭照片、教师家庭照片做背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进入尾声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亲情,不仅仅是课堂上片刻的时间领会,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感悟;
责任,并不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需要你落到实际行动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更是如此。短短的45分钟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却很漫长……”同时播放歌曲《我
爱我家》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也
得到了升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的课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觉”的艺
术效果。

4.利用表演,想象悟情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
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
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语
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越投入,就越能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
兴趣和明确学习的意义。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老大臣、骗
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
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
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澜。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地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既渲染了
课堂气氛,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能化抽象为形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
获取知识,领会文章的情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习,2000,(7):23-26.
[2] 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 蒋成瑀.特级教师教学案例精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4] 张国声.教与学整体设计[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