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文 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居《西厢记》有何不同?

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居《西厢记》有何不同?——高一四班钟明呐李高洁曾超梁家鹏指导老师:彭静关键词:元稹《莺莺传》王实甫《西厢记》异同摘要:千百年来,一部《西厢记》唱出了人间至爱,鞭挞了封建家长组专制,激励了无数的青年男女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它在神州大地为天下有情人唱出了千古的期盼与祝福。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说以,《莺莺传》与《西厢记》可谓“同源”。
《西厢记》是根据唐元稹的《莺莺传》编写的,那么,它们到底有甚么不同呢?正文:(一)作者与时代的区别:1.莺莺传:唐代传奇。
元稹撰。
元稹(公元779年~公元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莺莺传》原题《传奇》。
《异闻集》载此篇﹐《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作《莺莺传》﹐沿用至今﹐又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俗亦称《会真记》。
其篇末说:“贞元岁九月﹐执事〔友〕李公垂(李绅字)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
”今考出是贞元二十年 (804)九月﹐元稹将故事讲给李绅听﹐李绅作《莺莺歌》﹐元稹写了这篇传奇。
它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遣弃的故事。
关于张生的原型﹐旧有张籍(文昌)﹑张珙(君瑞)﹑张先(子野)三说﹐皆误。
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叙事形式

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叙事形式——以《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为例摘要:本文选取了唐传奇中著名的爱情故事《莺莺传》和《霍小玉传》,运用现代叙事学的方法,从叙事者、叙事视角、叙述时序等方面分析唐传奇的叙事形式,以探讨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唐传奇如何改变时人感受生活的方式。
关键词:唐传奇叙事形式叙事者叙事视角叙述时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演进至唐朝“则始有意为小说”①,很好的概括了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史重要的开端,已初具了小说应有的叙事形式,其叙事者、叙事视角、叙述时序等都有别于史书记载形式和六朝的志怪文。
一、叙事者和叙述视角唐传奇之所以能获得现代意义的“小说”或“文学”之名,概因其叙事者开始以一种新的想象和语言方式重构其生存经验②。
《霍小玉传》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叙事者隐藏其后,把李益作为焦点,给我们展现的是李益的生活世界。
如文本开篇先介绍了李益其人“年二十,以进士擢第”“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③等,让我们先认识了李益,然后跟随着李益听说了霍小玉。
此时的叙事者是贴着李益来讲故事的,我们感受到叙事者离李益很近,甚至能感受到李益等待去见霍小玉时的急切与紧张“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让读者也跟随着李益的心情,期待着明日与霍小玉的相见,以及霍小玉出场时感到的惊异“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而与李益与霍小玉第一次相见、相知的短暂时光拉长的叙事相反,叙事者将李益与卢氏的成婚过程如“生即毕于聘财,还归郑县。
其年腊月,又请假入城就亲”,“后月余,就礼于卢氏”几句以望远镜般的方式寥寥几笔带过。
前者的叙事者似乎身临其境,将李、霍的故事有序推进,并从中品味相见未见时的期待感、相知相爱时的欢愉感;后者的叙事者则是置身事外,不带感情的以时间记录。
李益离开霍小玉后,叙事者似乎也想要摆脱李益个人视角的局限,变得全知全能,使读者也能知道不在李益视线下的霍小玉的境遇和所思所感,“玉自生逾期,数访音信”,“怀优抱恨,周岁有馀。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摘要: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关键词:唐传奇小说爱情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作品便是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小说。
一、唐传奇爱情题材分类唐传奇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比如元稹的《莺莺传》、陈玄佑的《离魂记》、陈鸿的《长恨歌传》便是才子佳人爱情的代表作,这一类题材,肯定了主人公对爱情自由追求的精神,虽然结局不一定皆大欢喜,但是反抗封建桎梏的情节却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含义。
另一个是士人与妓女间的爱,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妓女,两人都对男主人公寄予了感情,所不同的是最后李娃的感情得到了肯定,而霍小玉则被心上人所负,妓女当时只是社会的下层人民,但两部作品都没有轻视的意思,相反的则是对李娃与霍小玉两人对爱情的执着给与了肯定。
还有的便是人与神怪之间的恋情,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便是这一类代表作,讲述了人与狐仙,人与龙女的爱情,作者为狐仙、龙女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她们虽为神怪,但是充满人性,故事情节在离奇中饱含深情,感动人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
这三类题材组成了唐传奇爱情题材的主体结构。
且在这中间,女性被当成了歌颂的对象,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也被作者给予肯定,使唐传奇具有独特的魅力。
唐传奇代表作

唐传奇代表作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被认为是唐传奇代表作的作品。
1. 《柳毅传》《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不详。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柳毅的年轻人在荒山野外遇到了美丽的女子玉英,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情、奇遇和仙侠的故事。
这部作品描写了柳毅品行高尚、机智勇敢的形象,以及他和玉英之间唯美的爱情,被誉为是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作。
该作品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喜欢。
它不仅描绘出了古代社会风貌,还融合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可以说,《柳毅传》不仅是唐代流传最广的传奇小说,也是后世传奇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
2. 《玉娇梨》《玉娇梨》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又一佳作,作者刘兰芳。
故事讲述了女主角玉娇梨因被丈夫抛弃而走上贞烈之路的传奇故事。
玉娇梨出场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琴童,可是由于丈夫的背叛,她最终选择了殉情,将自己的痛苦境遇宣扬给世人。
《玉娇梨》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备受赞誉。
它通过讲述玉娇梨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遇的不幸和无奈,暗示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不公。
这部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唐代传奇中具有艺术和思想精深度的代表之作。
3. 《金铃记》《金铃记》是唐代传奇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南朝梁代的刘戡。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策士王维才智过人、机智过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王维通过智谋和计略,化险为夷,最终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国家。
《金铃记》以其精细描写的细节和巧妙安排的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展示了作者深刻的人物描写和精彩的情节设计能力,并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典故,更加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4. 《夜行船》《夜行船》是唐代传奇小说中较早的一部作品,作者不详。
故事发生在晋阳城内的胡家大宅中,胡家是一个贵族世家,屋内奢华的装饰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赞叹。
凄婉欲绝的《霍小玉传》

凄婉欲绝的《霍小玉传》作为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霍小玉传》将唐传奇中描写爱情悲剧题材作品的艺术水平推到了极致。
小说选择了懦弱才子与多情妓女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悲剧爱情模式,旨在揭露唐代上层社会男女爱情关系的真实状态。
这篇小说也是中国小说中表现男子薄情背约致使女子惨死的最早作品。
霍小玉是作者施以浓墨重彩的人物,她和才子李益相恋,后被抛弃,而成为悲剧人物。
李益并非与她逢场作戏,相反,倒是真心喜爱她的。
但在当时的上层社会,男子娶妻是非常讲究门第的,寒门士子只有娶了名门望族之女才能立身仕途,飞黄腾达。
霍小玉原本是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是众多才子追慕的对象,但父亲刚死,她就被兄弟逐出家门,沦落为娼妓,悲惨的身世使她的感情经历也注定因此而不平坦。
李益贵为陇西李氏,而霍小玉是卑贱的妓女,这就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
霍小玉真正的悲剧人生,是在她爱上李益那一刻开始的。
更具悲情的是,她深知由于门第不当,自己与李益最终结合是无望的,所以她对自己与李益的感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因此她为自己的幸福只定下了八年之期,期望“一生欢爱,愿毕此期。
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
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但上天连这一点愿望也不让她实现,爱情开始时的山盟海誓最终都没能敌过爱人怯懦绝情的灵魂。
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弃义,选聘门第较高的卢氏女子为妻,他对霍小玉避之唯恐不及,这个薄情男子亲手断送了多情的霍小玉最后一丝希望。
悲剧的力量在霍小玉对李益的血泪控诉中达到顶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是痛彻心扉的血泪控诉,也是凄怨哀婉的复仇意绪,更是一位备受欺凌的弱女子对于爱人绝情和社会不公的最后反抗。
试论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文士的爱情心理

试论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文士的爱情心理第11卷第1期湖南公共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1月JOURNALOFHUNANMASSMED/AVOCATIONALTECHNICALCOL LEGEV0】.试论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文士的爱情心理徐守文(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叙写了一个个”凄婉欲绝”的爱情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认识意义.这些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文士追慕风流,企盼爱情,却又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劣根性,在情与理的矛盾中,他们最终放弃爱情.这种爱情心理成为此类作品中爱情故事普遍悲剧性结局的根本原因.[关键词]唐传奇;婚恋题材;文士;爱情心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454(2011)01—0087—03婚恋题材作品指描写男女两性婚姻,恋爱的作品,唐传奇中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张友鹤先生选注的《唐宋传奇选》中,载唐人作品18篇,其中1l篇为婚恋题材.l】查汪辟疆先生校录的《唐人小说》,其正文部分所录68篇中,涉及婚恋内容的占四分之一以上.程国赋先生在论及唐代婚恋小说的嬗变时亦指出:”唐代小说中,婚恋题材的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其中至少有25部作品在后世出现不同程度的嬗变”.【3坤这些作品叙写了一个个”凄婉欲绝”(宋?洪迈语)的爱情故事,震撼人心,也最具艺术魅力.因此,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极具认识价值和意义.一,”文士+娼女”的爱情模式唐传奇中的婚恋题材作品可谓异彩纷呈,既有带神怪色彩的人狐之恋,人龙之恋,人仙之恋,人鬼之恋,又有源自现实的文士与妓女之恋以及文士的风流艳遇.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一般都是文士,如王宙,柳毅,韩翊,李章武,张生,李益等,都是走读书习业,科举求仕道路的举子.而女主人公如任氏,柳氏,王氏,崔莺莺,李娃,洞庭龙女,霍小玉等,身份则稍显复杂.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女子其原型大抵出身低微: 柳氏是姬妾,李娃,王氏,霍小玉是娼妓.崔莺莺虽然被假托为高门,陈寅恪先生认为她出身寒门:”惟其非名家之女,舍之而别娶,乃可见谅于时人”.其原型应当是娼妓或寒门女子, 不过也是像霍小玉假托为”霍王小女”一样来抬高身价.任氏与龙女虽不是人问女子,然任氏美丽多情,刚强机智,”与其说她是一个狐狸精,倒不如说她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娼女更为确切些”;龙女虽贵为龙王的女儿,但其家行事多不尊纲常,出家后亦遭婆家虐待,这反映出其形象也是现实生活中门第不高的非士族女子. 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份上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大抵都是娼妓或类似娼妓. 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一群女性形象都划归于娼女的旗下.这样一来,此类作品中的爱情故事便呈现出”文士+娼女”的模式.文士属于上层社会,而娼女则出身低微身居下层.这显然是悖=F正统的男女关系,是扭曲,畸形的恋爱.这些悖于正统的爱情故事却充满着自由精神,其生成与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自由的时代,思想较为解放,整个社会洋溢着自由的气息.[收稿日期]2010—11—21【作者简介】徐守文(1976一),男,四川广元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一87—《周秦行纪》敢于把德宗称为”沈婆儿”,《游仙窟》开始大胆露骨的性描写.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唐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唐朝皇帝属胡人血统,在婚恋中保留了不少胡人的风俗习惯.唐朝王室,太宗纳弟媳为妃,高宗以父亲宫中才人武媚娘为皇后,玄宗强占儿媳杨玉环.这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而唐人很少感到奇怪.唐代改嫁,私奔现象十分普遍.|3J聊婚恋题材的唐传奇作品描写改嫁,私奔现象不少,柳氏原是李生姬妾,改嫁书生韩翊,并曾一度被蕃将沙叱利霸占;倩娘鬼魂私奔王宙;红拂女私奔李靖于逆旅.此外,唐代青楼文化开始发达,文人游宴狎妓风气盛行.狎妓为婚恋创奇作品提供了素材,游晏的娱宾遣兴为创作提供了动机.文士的爱情对象——娼门女子以其活生生的形象闯入了唐传奇的殿堂.我们可以把上述充满自由风气的社会环境视为”文士+娼女”爱情模式形成的外部因素.二,对爱情的企盼与悦色的终极目的尽管我们认为唐代婚恋领域较自由开放,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劣根性.唐代非常讲究门第,在唐传奇中,我们经常看到作品主人公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祖先的显赫地位.门第观念又主要体现在婚姻关系上,唐代高门士族的婚姻往往是一种政治行为,《霍小玉传》中的李益顺从母意,和”甲族”卢氏结婚便是典型例子.这使得爱情与婚姻相分离,爱情并不作为婚姻考虑的基本要素.唐代文士大多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他们喜欢美色,向往爱情,与娼女的交流几乎成为他们有可能产生爱情唯一的社会活动.于是,这些士人举子们便投向了娼女的怀抱,企盼在那里找寻现实生活中不能遂愿或者有所缺憾的爱情.另一方面,沉沦于娼妓命运的可悲女子,往往怀着觅一有情人的幻想, 有着追求真挚爱情的强烈愿望.她们爱得深沉,甚至至死不渝,这无疑使这一爱情模式进溅出更多美丽火花.婚恋题材的唐传奇中的爱情是让人艳羡的.然透视这些爱情故事,我们会发现,文士与娼女的爱情大都建立在悦色的基础上,男主人公悦情女主人公,多为其貌所惑.《任氏传》中一88一任氏”容色姝丽”,”郑子见之惊悦”;《柳氏传》中韩翊”仰柳氏之色”;《李章武传》中李章武“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霍小玉传》中李益见霍小玉”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李娃传》中荥阳公子见李娃”妖姿要眇,绝代未有”;《莺莺传》中张生见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这些都表现出唐代文士重貌好色的心态.因此,文士与娼女的爱情更多是基于文士对色的倾慕.如果说自由的唐代社会风情是这一爱情模式生成的显性基因,那么潜藏在唐代文士心灵深处的对爱情的企盼与悦色的终极目的则是其形成的隐性基因.三,理想的女性形态婚恋题材的唐传奇中,男主人公往往是消极的,软弱的,暗淡的.而相反,女主人公则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她们主动,大胆,勇敢,当遇到自己倾心的文士,没有丝毫的扭捏与羞涩.任氏初识郑六时,显得轻佻妖媚,一番对话,两人”相视大笑”(《任氏传》);倩娘鬼魂私奔王宙(《离魂记》);柳氏识人于未遇之时,属意”羁滞贫甚”的韩翊,并再嫁韩翊(《柳氏传》);莺莺自己来到张生寝室,委身于地(《莺莺传》);霍小玉为求短暂幸福不惜委曲求全(《霍小玉传》);龙女遭到柳毅拒婚后,化名卢氏女,终与柳毅结合(《柳毅传》).她们直陈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显示出主动,大胆,勇敢的品格.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的感情大都被礼教吞噬了,她们不能爱也不敢爱.这些光辉的娼女形象热烈的爱,让文士体验到爱情的甜美.这些爱情故事的迷人之处还在于作品中男女公双方所表现的两情相悦.王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离魂记》);”翊仰柳氏之色, 柳氏慕翊才,两情皆获,喜可知也”(《柳氏传》);李章武与王氏”既而两心克谐,情好弥切”(《李章武传》);荥阳生”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李娃传》).这里的男女主人公远离了家庭,远离了世俗.他们不为政治联姻,也不为了传宗接代,他们沉浸在两情相悦,极尽欢爱的幸福中.唐代文士受世俗道德的约束较轻,性情疏狂,但他们依然受到种种自律和外在压抑的束缚.他们倾慕娼女们的漂亮温柔与诚挚热烈,他们企盼两情相悦的爱情.于是,他们试图到非现实或超现实的国度寻求自己理想的婚姻女性.婚恋题材的唐传奇作品的爱情故事均来自于男性视觉,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刻意渲染女主人公形象与作品两情相悦境界的呈现, 让人感受到的是唐代士人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四,徘徊在情与理矛盾中的婚恋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大都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漂亮女性值得追求缠绵爱情为人向往,另一方面,美好的女性与缠绵的爱情因背离正统而遭否定.所以,作品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是短暂的或者普遍的悲剧性结局,让人扼腕叹息. 无论悲剧性结局或是少数大团圆结局,婚恋题材的作品中的爱情故事都是让人艳羡的. 《任氏传》中任氏对郑六感情真挚,爱上寄人篱下的郑六,终身信守不渝,最后为真爱壮烈牺牲;《李章武传》中王氏爱上李章武,因思念成疾而死,死后仍不忘情,冒着阴司的责罚来与李章武重会;《柳氏传》中柳氏属意”羁滞贫甚”的韩翊,嫁给韩翊后不久分手独居,贫困乏食,遇上战乱,剪发毁形,寄迹尼寺,后虽被蕃将沙叱利强占,历尽苦难,终回到韩翊身边;《柳毅传》中龙女一片痴情等待柳毅,最后假托卢氏嫁给柳毅;《莺莺传》中张生与莺莺书信传情,月夜幽会,如胶似漆,情意绵绵;《李娃传》中李娃不顾一切收留流落街头的荥阳生,晓之道义,帮助他取得功名;《霍小玉传》中霍小玉对李益情深意重,为求短暂幸福,甚至委曲求全;《长恨歌传》中唐明皇思念马嵬坡已死的杨贵妃,成了仙的杨贵妃仍情意切切.这些爱情是如此美好,所以,当听到张生与莺莺相恋之事的文士们“莫不耸异之”,而听到他们最终分手时又”皆为深叹”;李益背信弃义更招致多人的愤慨与批判.这样美丽动人的爱情却普遍呈现悲剧性结局.陈寅恪先生从”仕”与”婚”的矛盾探其社会根源.他说:”盖唐代社会承南北之旧俗,通以二事评男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日婚,二日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唐代文士读书习业,科举求仕,热衷仕途,仿佛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当爱情遭遇功名前途时,他们陷入了情与理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们向往和追求爱情,但同时又意识到封建礼教的极大约束.徘徊之后,文士们往往会放弃爱情,选择功名.于是,他们对风流艳事偶一为之,但不沉溺其中,最终以礼法为旨归.张生抛弃了崔莺莺,李益抛弃了霍小玉. 张生的”忍情”之说,在当时被人许以”善补过”.即使大团圆结局的《李娃传》也是李娃帮助荥阳生取得功名才实现其圆满.因此,唐代文士对待漂亮的娼女和美丽的爱情最终没有逃离赏玩的藩篱.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文士与娼女的爱情显现的是唐代上流社会文士们非正统的男女关系,是畸形的爱情.因此,它固然美好,却是虚幻的.透过这一个个爱情故事,我们能感受到文士的心灵,他们追慕风流,企盼爱情,向往两情相悦,然囿于封建礼教,他们又不得不”发乎情,止乎礼”.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不仅是唐代文士爱情心理的折射与积淀,也是他们对于爱情的困惑与反思.(责任编辑远扬)[参考文献][1]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贾名党.中唐婚恋传奇悲剧成因考[J].晋中学院,2007(2).[3]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53.[4]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6.[5]胡继琼.中国古代小说流变刍论[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7:173.一89—。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摘要: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体裁。
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
唐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质基,因而整个社会的风气较之其他的朝代社会风气更为开放和自由。
突破了“女便是德”的传统论调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霍小玉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上折射出深厚的内蕴。
关键词:唐传奇;霍小玉;形象内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霍小玉》中的霍小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的美丽、痴心以及对于爱情的义千百年来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使读者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悲戚难抑,正如胡应麟:“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约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
”霍小玉出生在霍王府并且受到霍王的喜爱,然而霍王爷去世后却被王府以其母亲出身由赶出了王府沦为娼妓。
但是霍小玉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尽管成为地位低下的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白和人格的尊严。
在爱情方面霍小玉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想“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
这就触犯了唐朝的婚配标准,唐代有“当色为婚姻律令,唐律中说的很明白:“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官户女者,亦如之。
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
即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为妻为妾者;知情娶者,与同罪。
各还正之。
”霍小玉不会不知道这一条律令,然而她却有“当色为婚”的婚姻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所希望的两情相悦自由结合的爱情。
霍小玉还有着先进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她与李益做的八年的约定是追求的“一夫一妻”生活。
在那个男人都妻妾成群女人也不以为意的年代,霍小玉能有如此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霍小玉身上的反抗意识,一种不屈服命运安排意识。
被赶出王府却依然自尊自爱,在遭遇爱情背叛后不是哭哭啼啼、悲悲切哀怨怨,也不想崔莺莺一样逆来顺受。
她以一种以往女性少见的决绝的姿态去人李益进行报复,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摘要: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关键词:唐传奇小说爱情
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作品便是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小说。
一、唐传奇爱情题材分类
唐传奇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比如元稹的《莺莺传》、陈玄佑的《离魂记》、陈鸿的《长恨歌传》便是才子佳人爱情的代表作,这一类题材,肯定了主人公对爱情自由追求的精神,虽然结局不一定皆大欢喜,但是反抗封建桎梏的情节却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含义。
另一个是士人与妓女间的爱,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妓女,两人都对男主人公寄予了感情,所不同的是最后李娃的感情得到了肯定,而霍小玉则被心上人所负,妓女当时只是社会的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摘要: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关键词:唐传奇小说爱情
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作品便是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小说。
一、唐传奇爱情题材分类
唐传奇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比如元稹的《莺莺传》、陈玄佑的《离魂记》、陈鸿的《长恨歌传》便是才子佳人爱情的代表作,这一类题材,肯定了主人公对爱情自由追求的精神,虽然结局不一定皆大欢喜,但是反抗封建桎梏的情节却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含义。
另一个是士人与妓女间的爱,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妓女,两人都对男主人公寄予了感情,所不同的是最后李娃的感情得到了肯定,而霍小玉则被心上人所负,妓女当时只是社会的下
层人民,但两部作品都没有轻视的意思,相反的则是对李娃与霍小玉两人对爱情的执着给与了肯定。
还有的便是人与神怪之间的恋情,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便是这一类代表作,讲述了人与狐仙,人与龙女的爱情,作者为狐仙、龙女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她们虽为神怪,但是充满人性,故事情节在离奇中饱含深情,感动人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
这三类题材组成了唐传奇爱情题材的主体结构。
且在这中间,女性被当成了歌颂的对象,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也被作者给予肯定,使唐传奇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爱情故事的开展与行进
唐代爱情故事展开的一般方式就是男主人公见到一位美丽的女子,便惊为天人。
然后对其恋恋不忘,在其家附近徘徊不去,或者尾随不舍,寻找机会加以搭讪,或贿赂其下人帮助传情。
这种直接的、无所顾忌的态度。
显示了唐朝一种开明的社会风气,而洋溢于文字问的愉悦气息,更是使得文章十分有趣。
比如《任氏传》中便有这样的描写:“郑子乘驴而南,入升平之北门。
偶值三妇人行于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妹丽。
郑子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而未敢。
”
相比于男子的大胆追求,唐传奇中的女性则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她们显得更为主动,比如《柳氏传》中的柳氏:“柳氏自门窥之,谓其侍者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遂属意焉。
”
三、对传统的反抗及爱情自由的期望
唐传奇中所描绘的爱情多不是按传统模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发生的,更多的是由于青年男女相互间吸引,从而产生的爱情。
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这种私定终身的行为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
然而在唐代,青年男女不仅产生了自由的爱情,还为了彼此的幸福大胆追求,尤其是受到封建礼教严格要求的女性,她们已不甘于被选择、被安排的命运,而是积极寻求自身未来。
在陈玄佑的《离魂记》中,倩娘的魂魄便赤着脚徒步追上王宙,并与王宙生活在一起。
不论这则故事所叙述的是否是事实,至少这表示了当时一种反对礼教束缚、坚持爱情主义的思想。
当然,发生这样的事并不是偶然的。
由于唐代社会风气开化,从而影响到唐朝的社会习俗不太注重礼教,妇女的贞洁观念与伦理观也发生改变,于是蓬勃活泼的社会现象便随之产生,这一现象也使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呈现出自由、放任、浪漫、动人的气息。
四、娼妓命运的悲剧性
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
在大多数唐传奇中,唐朝人把爱情与婚姻看成是隔离的,不会把妓女既当做恋爱的对象又当做婚姻对象。
而唐传奇小说中的有些文人则切切实实想把与妓女之间的关系当作婚姻大事来考虑、来行动。
唐传奇中士人与妓女的描写主要有两篇最为出色,一篇是白行简的《李娃传》,另一篇是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传》中小说主要人物李娃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在荥阳生钱财花尽时,镇定自如地
在一场骗局中抛弃了荥阳生,这是由其营生性质所决定:但当她目睹荥阳生陷入极度悲惨的境地时,被妓女生涯所掩盖了的善良天性又立即显露出来,机智果断地对自己和荥阳生将来的生活作出安排,但当荥阳生得以功成名就后,李娃却没对荥阳生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十分理智地提出分手,给对方以重新选择婚姻的充分自由。
这种过人的清醒、明智、坚强和练达,构成李娃性格中最有特色的闪光点。
也使李娃的形象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妓女的形象。
作品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作者理想化的状态,这表现了作者突破传统,向往完美爱情的思想。
而《霍小玉传》则是一篇因阶级矛盾而酿成的悲剧性的故事。
霍小玉乃“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
净持即王之宠婢也”。
霍王死后。
小玉兄弟因小玉出身贱庶,遂将其逐出。
在唐代重视门阀制度的情况下。
霍小玉出身贱庶婢女的女儿,而又沦为娼妓,这就注定了她要成为牺牲者。
李益对她始乱终弃,也正由于他是贵族。
这篇故事反映了下层妇女被压迫、被侮辱的悲惨命运,也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只知玩弄女性而没有真正的爱情。
“痴情女子负心汉”。
是这篇故事的真实写照。
虽然青楼女子都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有良好的文化教养,但是,她们的社会地位都极其低下,也已丧失了基本的人身权利,她们不能与士人建立正常的婚姻关系。
同时,与她们相恋的士人也不可能为了她们而放弃自身拥有的地位和财富,往往被世俗和现实所牵绊,这注定了娼妓命运的悲剧性。
唐传奇题材较广,其中又以爱情传奇成就最大。
揭露封建婚姻制
度的残酷,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是唐传奇的积极思想意义之一。
同样,唐传奇小说中的爱情描绘表现出文人渴望在爱情的基础上实现婚姻的愿望,也表现出文人赞颂自由恋爱,肯定冲破封建枷锁的态度。
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成就高于前人,而又极大的影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