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主题:走进博物馆

实施学校:团风县团风小学

年级:五年级

指导老师:邵莉

一、主题提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走进博物馆》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第12课《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的第二个活动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感受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技艺的高超和兵马俑的神奇,从中受到“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热爱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可是课前调查却发现很少有学生去过博物馆,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黄冈市博物馆在哪,一般家长没有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学校也没有把参观博物馆列入学生课外学习的基地。我认为博物馆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是个重要的角色,学生只有深入到博物馆当中,在近距离地观察文物,细致地了解文物的特点、感受文物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感知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热爱文物、保护文物。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高超。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能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实地观察,生活中调查访问,了解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文物的方法。

(2)开展汇报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物的了解,在对文物的了解中获得精神享受和震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知道怎样保护文物。

(2)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拟定方案

第二阶段:分组活动,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评价总结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拟定方案(2课时)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1、出示图片。

师:今天邵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又神圣的地方,你们瞧,这是哪?(PPT:博物馆)这就是我们“黄冈市博物馆”,博物馆是做什么的呢?

师:我们“黄冈市博物馆”又大又漂亮,里面收藏了很多的文物,邵老师很喜欢去那游玩,你们去过吗?看过什么文物呢?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吧。

师:你们还去过哪些博物馆呢?

2、揭示课题。

师:我国地上地下文物极其丰富,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曾经有人这样说,想

二、整理调查资料,准备交流汇报。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评价总结(1--2课时)

一、揭题引入

同学们,近段时间我们围绕“走进博物馆”这个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今天我们来将各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

二、汇报准备

(1)各小组闪亮登场,作自我介绍。

(这项内容主要是为活跃课堂气氛,各小组可以有不同的特色。)如:

我们是美丽的青铜器组,我们的口号是:寻找美丽的青铜器,感知古代的文明!

我们是神奇的兵马俑组,我们的口号是:神奇的兵马俑,震撼你们的心!

大家好!我们是高超的制作技艺组,我们的口号是:珍贵的文物,高超的技艺,智慧的劳动人民,我们爱你!

大家好!我们是文物的爱心天使组,我们的口号是: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爱心天使,大家都是!

(2)为了使展示活动更加精彩,请你对同学们提出小小的建议。(教师作适当补充)

如:汇报时声音洪亮;小观众应认真倾听等。

三、分组交流

1、美丽的青铜器组

展牌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并和全班同学进行介绍交流;观看录像欣赏“越王勾践剑”美丽的花纹和“曾侯乙编钟”的恢宏气势;听编钟演奏的音乐,小组同学为音乐伴舞。

2、神奇的兵马俑组

播放视频感知兵马俑的神奇;小组同学讲述兵马俑铸造的故事;展示收集的兵马俑仿品;欣赏小组同学写的作文《神奇的兵马俑》。

3、高超的制作技艺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