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涂层厚度测量及规定
pcba涂覆厚度测量标准

PCBA涂覆厚度的测量标准
PCBA涂覆厚度的测量标准如下: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测量法和等效测量法进行测量。
直接测量法适用于布有大面积的铜箔且元器件密度比较低的PCBA,等效测量法适用于元器件密度较高,铜箔开放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的PCBA。
测量工具:可以使用漆膜测厚仪进行测量。
测量位置:在喷涂三防漆前先测量此区域涂层厚度(多次测量取均值),喷涂三防漆指干后,再次测量此区域厚度(多次测量取均值),通过计算即可得出三防漆漆膜厚度值。
涂层厚度要求:不同的涂层材料具有不同的厚度要求。
例如,丙烯酸树脂的涂层厚度为0.03~0.13mm,环氧树脂的涂层厚度为0.03~0.13mm,聚氨脂的涂层厚度为0.03~0.13mm,有机硅树脂的涂层厚度为0.05~0.21mm等。
测量环境:应确保测量环境干燥、无尘、无风,且温度和湿度适宜,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重复测量: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建议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记录和报告:应记录测量的位置、涂层厚度、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等信息,并编写相应的报告。
报告中还应包括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并分析原因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涂覆厚度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生
产商和应用领域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于快速⽆损地测量导磁材料表⾯上⾮导磁覆盖层厚度。
例如:铁和钢上的铜、锌、镉、铬镀层和油漆层等。
2 检测时标准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18226-2015 《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31439.1-2015 《 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两波形梁钢护栏》。
GB 50205-2001 《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仪器设备HCC-24型磁阻法测厚仪。
4检测目的检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涂层厚度值满⾜《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4956-2003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检测钢结构⼯程施⼯涂层厚度值满⾜《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5资料收集1⼯程名称、钢构件表⾯保护层材料和⼯艺分类及相应图纸;2建设、设计、施⼯及监理单位名称。
6现场检测6.1抽查频率6.1.1波形梁钢护栏每公⾥抽查不少于1处;6.1.2波形梁钢护栏每处测不少于5点;6.1.3钢结构中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6.2技术指标依据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所检的波形梁护栏镀层厚度值检测值应在规范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或符合设计要求。
依据GB 50205-2001《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要求时,涂层⼲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应为-25um。
每遍涂层⼲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um。
依据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每处3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的85%,同⼀构件上的15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
涂层厚度检测记录

涂层厚度检测记录项目名称:涂层厚度检测检测单位:XXX公司检测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一、背景介绍涂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防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桥梁等领域。
涂层厚度是决定涂层防腐性能的重要参数。
本次检测旨在对已施工涂层的厚度进行定量测量,以评估其防腐性能和质量。
二、检测目的1.确定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评估涂层质量和防腐性能;3.为后续施工提供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参考。
三、检测方法本次涂层厚度检测采用了非破坏性测试方法,结合万能铅尺和超声波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万能铅尺主要用于对平面表面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而超声波测量仪主要用于对不规则表面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
四、检测内容1.对涂层表面进行全面观察,并记录涂层存在的缺陷情况,如气泡、嵌杂物等;2.使用万能铅尺对平面表面涂层进行厚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使用超声波测量仪对不规则表面涂层进行厚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4.对涂层进行风刮检测,使用铅笔或金属物体轻刮涂层表面,观察涂层是否有剥离现象,并记录结果;5.对涂层进行耐候性测试,将部分涂层样品暴露在户外环境,观察其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五、检测结果1.涂层厚度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μm):测量点,1,2,3,4,5--------,---,---,---,---,---位置,A,B,C,D,E万能铅尺测量结果,350,370,380,350,360超声波测量仪测量结果,360,380,380,340,3502.涂层存在的缺陷如下:-涂层表面气泡:10处;-涂层表面嵌杂物:5处。
3.风刮检测结果:-涂层表面出现部分剥离现象,剥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
4.耐候性测试结果:-经过3个月的户外暴露,涂层无明显变化,防腐性能良好。
六、结论与建议1.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提供了良好的防腐保护;2.鉴于涂层表面存在气泡和嵌杂物,建议加强工艺控制,减少涂层缺陷的产生;3.风刮检测发现涂层存在剥离现象,建议对剥离部位进行修复,确保涂层的完整性和防腐性能;4.耐候性测试结果良好,涂层具备较好的耐候性能。
防腐蚀涂层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实施细则

防腐蚀涂层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实施细则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防腐蚀涂层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的检测实施细则。
防腐蚀涂层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金属结构免受环境侵蚀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适的层厚度及间距检测,可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提高金属结构的耐腐蚀能力。
2.涂层保护层厚度检测要求为保证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必须对涂层的厚度进行定期检测。
具体要求如下:使用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准确测量涂层的厚度。
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或合同要求,并保证厚度的均匀性。
检测应覆盖涂层表面的不同区域,并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将来参考。
3.涂层保护层间距检测要求涂层保护层之间的间距也是确保防腐蚀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涂层保护层间距的检测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测量涂层保护层之间的间距。
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或合同要求,并保证其均匀性。
检测应涵盖涂层表面的多个位置,并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间距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并与设计规范或合同要求进行比对。
4.检测频率为保证防腐蚀涂层保护层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已施工的涂层,应定期进行厚度和间距的检测。
具体检测频率应根据涂层类型、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检测频率方面,以下原则应被考虑:初次检测:在涂层施工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首次检测。
定期检测:根据设计规范或合同要求,制定定期检测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测。
重点检测:对于特殊环境下的涂层,或者涂层质量有疑问的情况下,应加大检测频率。
5.检测记录与控制为确保涂层保护层的厚度和间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并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以下措施应被采取: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合格。
检测记录应包括检测日期、位置、涂层厚度或间距数值,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检测结果应进行及时反馈和汇总分析,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如发现涂层厚度或间距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重新施工。
6.结论通过本文档所述的防腐蚀涂层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的检测实施细则,可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金属结构的耐腐蚀能力。
涂层厚度检测标准【详解】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涂层厚度检测在许多行业中,比如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工业、商业都应用极为广泛,它一方面可以帮助生产厂家有效地控制和保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涂层厚度过高导致成本上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本文就为大家带来涂层厚度检测标准及其影响涂层测厚仪测量值精度的因素,一起来看看吧。
一、涂层厚度检测规范:涂层测厚的基本步骤包括预处理、校对仪器、检测和结果评价。
试样预处理:保证测试样品表面整洁干净,以及符合要求的粗糙度、曲率等。
校对仪器:涂层厚度仪在检测之前,就需要进行零点校准以及多点校准。
检测:测量时,迅速将侧头与测试面垂直地接触并轻压侧头定位套,屏幕就会显示涂层厚度测量值。
结果评价:在所选是试样面积中,至少测出五个点;分别计算出他们的平均值,精确到0.5mm。
二、影响涂层测厚仪测量值精度的因素:1、集体性质磁性法测厚受基体金属磁性变化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低碳钢磁性的变化可以认为是轻微的),为了避免热处理和冷加工因素的影响,应使用与试件基体金属具有相同性质的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校准,也可用待涂覆试件进行校准。
并且金属的电导率对测量有影响,而基体金属的电导率与其材料成分及热处理方法有关。
使用与试件基体金属具有相同性质的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校准。
除此之外试件粗糙度、曲率、变形、边缘效应都可能会导致涂层厚度测试结果不可靠。
2、测量环境测量时,周围电器设备所产生的强磁场,会严重地干扰磁性法测厚工作。
3、操作方法测量时,测头的压力大小会直接影响测量的读数,并且测头放置方式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测量中,应当是测头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这是使用仪器时应当遵守的规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喷涂中涂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及标准

喷涂中涂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及标准近年来,涂装技术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涂层的厚度是涂装工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涂层厚度的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喷涂中涂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就成为了涂装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涂层厚度的测量涂层的厚度是指涂料涂在被涂物表面的厚度,它受到涂布方法、被涂物表面形状、涂布速度和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涂层厚度的测量不仅与涂装工艺有关,更与涂层的使用寿命有关,因此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标准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磁感应法、涂层厚度计法、X射线能谱法和显微分析法等。
其中,磁感应法和涂层厚度计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法。
磁感应法是利用一种被称为磁感应计的仪器,检测涂层厚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种磁性基底钢板,将涂料涂在其上,然后通过测量磁感应的变化来确定涂层厚度。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涂层进行破坏性测试,不会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
同时,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和形状的涂层,在涂布和干燥过程中也不会对涂层产生影响。
磁感应法具有快速、易于操作、精度较高等优点,因此在涂装工艺中被广泛应用。
另一种常见的涂层厚度测量方法是使用涂层厚度计。
该仪器通过进行划痕和测量,可以精确地测量涂层厚度。
这种方法也不需要对涂层进行破坏性测试,可以保持涂层原有的特性和使用寿命。
涂层厚度计法具有准确、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的涂装和其他化学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二、喷涂中涂层厚度的标准涂层厚度的标准与涂层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过厚的涂层会增加涂膜间的内应力,导致涂层龟裂或剥落。
过薄的涂层则会减少涂层的保护作用,缩短涂层的使用寿命。
因此,涂层厚度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涂层厚度的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委员会(GB)等机构制定。
其中,ISO制定的标准通常为国际标准,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涂装行业。
而GB制定的标准则适用于中国境内。
例如,涂层厚度标准ISO 2808对涂层厚度的测量提出了明确的测量方法和要求。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一、试验目的及依据本次试验旨在对钢结构涂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试验依据为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客户要求。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试验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具体采用X射线法进行测量。
试验步骤如下:1.准备设备与试验样品:准备X射线检测仪器,并选择代表性的钢结构涂层样品。
2.样品准备:将样品表面清洁干净,并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3.安装设备:根据操作手册的指引,正确安装X射线检测仪器。
4.首先进行仪器的校准: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校准方法,校准仪器。
5.进行涂层厚度测量:选择代表性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个位置的涂层厚度。
6.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涂层平均厚度,并进行数据分析。
7.生成报告: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数据,编写测试报告。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X射线法测量结果,共选择了10个位置进行涂层厚度测量。
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位置涂层厚度(μm)------------------------------------------1902953924885916897948979931096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涂层平均厚度为92.5μm。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钢结构涂层的厚度要求为90μm至100μm,本次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试验结果,钢结构涂层的平均厚度为92.5μm,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因此,可以认为该钢结构涂层的厚度合格。
建议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做好涂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涂层施工的技术水平。
同时,在涂层使用过程中,及时维护和保养涂层,延长其使用寿命。
五、试验验证的局限性与不确定性本次试验采用了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涂层厚度测量,由于涂层表面可能存在不平整、缺陷等问题,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本次试验只选择了10个位置进行涂层厚度测量,并未对整个钢结构进行全面测量。
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代表所测位置的涂层厚度。
涂膜厚度怎么测?检测标准有哪些?

涂膜厚度怎么测?检测标准有哪些?展开全文涂漆产品根据其用途和使用环境状况,对涂膜厚度有直接的要求,另外,涂膜的各项性能也必须以厚度作为条件参数,即漆膜性能只有在同等厚度下才有可比性。
因此,漆膜厚度是涂料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
漆膜厚度分别有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
湿膜厚度用于施工现场对漆膜厚度的直接控制和调整,干膜厚度则用予质量监控与验收。
1.湿膜厚度测定湿膜厚度用带有深浅依次変化的餐齿金属板或回盘,垂直压在湿膜表面,直按法取首先沾有湿膜的锯齿刻度。
(嘉峪检测网推荐仪器:湿膜规)2.干膜厚度测定干膜厚度测定分磁性法和涡流法两大类.(1)磁性法本方法适用于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涂层的厚度测定,它是以探头对磁性基体磁通量或互感电流为基准,利用其表面非磁性涂层的厚度不同,通过磁通量或互感电流的线性变化值来测定涂层厚度。
(嘉峪检测网推荐仪器:磁性涂层测厚仪)根据其测量原理,测试仪器又分永磁测厚仪和电磁感成测厚仪两种,永磁测厚仪具有结约简单、实用、价廉的优点,非常通合于携带和现场测试,早先的永磁测厚仪测量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最新的永磁测厚仪采用稀土钻金属永久磁体,磁化钨探头.既耐磨损耐用,又能长期保持准确性,另外述有一种笔形测厚仪,测量不受表面形状限制,并能在高达230℃的表面进行测量,测量范围5~500µm。
电磁感应测厚仪则已经由原来的指针式发展为数显式,如国产QUC-200型数显式磁性测厚仅,操作过程如下:接通电源预热20min→“选择”开关置于“电压”,检测电池是否在16.5V以上→再将“选择”开关置于“厚度”→调零→用100.0µm标准片校准一测量。
用磁性法测量马口铁皮表面涂膜时,由子马口铁度太薄(0.5~0.8mm),测量误差较大,可在马口铁皮背面衬以厚铁板或仪器所带标准基板进行调零、标准和测试,测量取距高试板边缘1cm以外的上、中、下三个点的平均值。
对于国外一些更先进的测厚仪,具有自动调校、数据贮存、统计和打印输出功能,能满足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层厚度测量及规定
1.0 目的为建立的保持统一的标准,管理公司内部搪瓷涂层的措施的细节.
2.0 范围
此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搪瓷涂层部件,不管用什么方法或搪瓷涂层数.下面将会详细说明特殊要求.
3.0 相关文件
3.1E NG DOC -1009 涂层磨光影响测试程序
3.2Q UA-5527 灰口铸铁泥浆质量检测计划
3.3Q UA-5528 25 等级的灰口铸铁的质量检测计划
3.4P EI—701 铸铁的设计、铸造和搪瓷涂层
3.5关于各种补底材料校准的厚度测量生产商指导
4.0 职责测量人员有责任确保使用工具的校准应与厚度测量生产商指导里关于各种补底材料校准的指导里的说明相符合,因为已经测量过底层的质地/表面粗糙度了。
5.0 定义
5.1厚边- 在边缘两英寸之内的任何区域,弯度大于35 度,弯曲半径小于
25英寸,或者在刺破孔的2 英寸之内。
只能用于搪瓷件。
5.2平坦区域--- 离厚边至少1英寸,这还是比较平的。
这是测量时较好的
表面。
只能用于搪瓷件。
5.3表面质地平滑-- 表面摸起来较平滑,无粗糙的地方。
桔子皮不算粗糙
的。
涂有一到二层涂层的搪瓷铁可作例子。
5.4表面质地粗糙-- 表面摸起来较粗糙,就像手摸沙纸的感觉。
5.5测量区域-- 只适用于搪瓷铸铁,这个地方至少在零件的外边缘以内1
英寸,这方越平坦越好。
如果是烧烤炉的话,这就是需要在烧烤炉中间
测量,靠近一个开阔的区域。
5.6测试区域三角架-- 这个地方至少在零件的切割边缘以内1 英寸,在工
作表面金属丝结构的切线上测量。
6.0 指导
6.1所有测试应使用恰当的涂层厚度测量器,Elcometer456 或功能相等的工具。
6.2使用工具的校准应与厚度测量器生产商指导里关于各种底层材料质地的
校准指导相符合。
6.3每个测试表面要测试五次。
建议在平坦的测试区域测试,每个角落和中心各测试一次,如果在多重的部分有读数的话,读数应大约在同一的地方,以保持其连续性。
6.4测量值由每个测量点一个读数组成。
6.5如果一个测量点落在指定的厚度范围之外,那么就需要在那个点另外测量
两次。
这两次测量中,如果有一次测量值是在指定的厚度范围之内,那个值就
作为记录值。
如果测量值仍在测量的厚度范围之外,那么中间值就作为那个测
量点的记录值。
6.6根据是否落在范围之内,决定内零部件的要与不要。
7.0 涂层厚度规定
7.1 一层涂层,一个颜色—最小厚度应为0.0035寸,最大厚度应为0.006 寸,如果需要的话,允许重新涂层,两种颜色或不同颜色都可以。
最大厚度决不能超过0.012 寸。
7.2 两层涂层,一个颜色,(返工)--最大厚度应为0,012 寸。
用于返工而重新喷洒的部件需要以一种不显眼的方法来确认,并需要被分开以防止使用两层涂层,两种颜色。
7.3两层涂层,两个颜色——最大厚度为0.012 干为。
不允许返工。
7.4厚边一层涂层,最大厚度为0.02 寸。
7.5厚边两层涂层,最大厚度为0.02 寸。
7.6对于20/25铸铁或相似物最小厚度为0.005寸,最大厚度为0.01 寸。
7.6.1 万一是烤炉的话,上面的应该只适用于水平表面了,垂直表面,引导磨平
其表面的窄线夹角不大于60 度,它的厚度应不大于0.0025寸.
7.7涂层的三角架—最小厚度应为0,0035寸,最大厚度应为0.006 寸.如果需要的话,允许重新涂层,同种颜色或不同颜色都可以,最大厚度决不能超过0.012 寸.
8.0 记录保存
8.1 关于废弃物品,记录按照目前的质量指导进行保存.
9.0 文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