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医学界联合专家团队最新发布了2023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旨在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概述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影响女性和老年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诊断指南1. 临床症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骨折、身高减短、腰背疼痛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是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可采用DXA技术进行骨密度检测。
3. 临床辅助检查:通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辅助诊断老年骨质疏松症。
四、治疗指南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日间充足的日光照射、适量的运动等,以提高骨密度。
2. 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及雌激素等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减缓骨质流失。
3. 骨折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发生骨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包括减少摔倒风险、安全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五、预防指南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预防尤为重要。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度运动,以降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力地推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全面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PART 05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更 新与展望
国际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更新情况
2017年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发布了最新版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该指 南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诊断标准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PART 02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
控制危险因素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其他药物
如锶盐、维生素K等,可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 的疼痛等症状。
非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可增加骨密度, 提高骨骼力量和平衡能力 。
物理疗法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可 促进骨形成和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针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 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进 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与护理
2023-2026
ONE
KEEP VIEW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37
骨质疏松的治疗
促
进
骨 形
PTH 治疗骨质疏松
成
药
物 -
• 小剂量rhPTH(1-34)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 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危险
• 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
PTH
38
骨质疏松的治疗
其
Vitamin D 和椎体骨折
他
药
Favors Vitamin D Favors Placebo
物
-
活
性
维
生
RR with 95% CI
40
骨质疏松的治疗
其
他
药
物
-
– 对BMD有益
活 性
– 活性维生素D降低跌倒危险,进而减少骨折危险
维 生
– 应与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合用
素
D
41
其它治疗
– 中药 – 植物雌激素
疗效观察
• 脆性骨折 • BMD:每年测定一次 • 骨转换指标:主要指标如骨钙素、CTX、NTX
0 Placebo
(n=544)
14
rhPTH 20 (n=541)
14
rhPTH 40 (n=552)
No. of women who had > 1 non-vertebral fragility fracture
N Engl J Med. 2001 May 10;344(19):1434-41.
➢ 骨密度(BMD)(反映70%骨强度)
骨量下降30%
➢ 其它方法 (定量超声,X线摄片)才 早能期显诊现断,意对义 不大
➢ 实验室检查 (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
诊断
骨 质 疏 松 症 的 诊 断 流 程
2023版中国骨质疏松的诊疗指南

2023版中国骨质疏松的诊疗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提升老年患者健康管理的新里程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这一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愈发受到关注。
【全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骨重建过程
骨骼的完整性由不断重复、时空偶联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维持,此过程称为“骨重建” 骨重建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等组成的骨骼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BMU) 实施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生机制
国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细胞衰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发病机制
3. 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新增:低骨密度、既往脆性骨折史 更新:更新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更详细介绍了需要治疗的FRAX®阈值与局限性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4.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检查
新增:PET-CT、PET-MRI及放射吸收法(RA)等影像学 检查
(2001 NIH)
骨质疏松症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
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 (Ⅱ型)
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 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千万,其中女性约7千万
关于疗程的建议;关于骨折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 物;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和序贯治疗
新增:高骨折风险、极高骨折风险患者如何区分,不同骨 折风险的患者如何进行药物选择
无
指南更新 2022版 vs. 2017版
更新内容
12. 关于疗程的建议
2022版
更新:双膦酸盐及短效药物的疗程;药物假期的内容做了更新
2017版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 65岁以上人口超过1.9亿(约占总人口的13.5%) 来自2018及2021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 32.1%,男性为6.9%;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易压缩变形, 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同时身长缩短。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第12页
临床表现
骨折: 普通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可发生骨折。 骨折多发生于轻度外伤和日
常生活中。
脊椎、髋部、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踝部、髌骨等部位都是骨质疏松性 骨折好发部位。 最常见部位:髋部、脊椎和桡骨远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第1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第2页
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个以骨量降低, 骨微结构破坏, 造成骨脆性增加, 轻易
发生骨折为特征全身代谢性骨病 (1994, WHO)
能够和其它抗骨质疏松药品联合应用。
注意补充钙剂并定时监测血钙、尿钙。
剂量和使用方法:骨化三醇 0.25-0.5ug. po . qd 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α骨化醇 0.25-0.75ug.第36页
药品治疗
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固邦、天 可)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增加骨 密度。
其它方法: SPA: 单光子 SXA: 单能X线 QCT: 定量CT
诊疗标准多采取1994年 WHO提议白人妇女骨量 诊疗标准。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第18页
骨质疏松诊疗标准
骨质疏松 骨量降低
正常骨量
同性别 同种族 健康成人
-4.5 -3.5
-2.5
重
中
轻
-1.0
+ 1.0 (T-score)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特点突出
新指南注重个体化诊疗,强调综合考虑患者年龄、 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实用性强
新指南内容详实、具体,为医生和患者提供 了可操作的诊疗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腰背痛或全身 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或长时 间行走后出现,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 。
脊柱变形
脆性骨折
指低能量或非暴力性骨折,如日常活 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 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 和肱骨近端。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 、驼背等脊柱畸形,甚至导致胸廓畸 形,影响心肺功能。
骨密度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双能X线吸收法(DXA)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 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骨密度检测
推荐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 及时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钙和维
生素D的摄入。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
风险评估
针对男性患者,应关注 年龄、体重指数、骨折 史等因素,以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检测
建议男性患者进行骨密 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控制盐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老年人应控制盐的摄 入量。
运动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身体素质,对骨骼健康也有益。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 力,减少跌倒风险。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 力,对预防骨质疏松也有帮助。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如骨密 度测定、X线摄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与评估
双能X线吸收法
01
该方法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可以测定骨密度并评
估骨折风险。
X线摄片
02
对于骨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以辅助骨密度
的测量。
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
骨软化症
肾性骨营养不良
脆骨病
03
骨质疏松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可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腰背痛 最为常见。
身长缩短
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椎压缩变形,使患者身高缩短 。
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大大增加,常发生于髋部 、腕部和椎体等处。
诊断标准与流程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基于骨密度降低和/或脆性骨折史,可将骨质疏松症分为正常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三种类型。
其他相关检查
03
如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可了解患者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
矿物质代谢状况。
04
骨质疏松的治疗
药物治疗
基础药物
包括钙剂、维生素D等,可降 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双磷酸盐类药物
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 可抑制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如雷洛昔芬等,可有效预防骨折和 椎体变形。
减少医疗支出
积极诊治骨质疏松可减少因骨折等并发症导致的医疗支出。
02
骨质疏松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 继发于内分泌疾病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库欣综合征 • 继发于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道疾病 • 肝脏疾病 • 胰腺疾病 • 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 • 贫血 • 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Ms(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易维特)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预防和治疗女性PMOP,可显著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选择性作用雌激素靶器官,不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危险。 剂量和用法:
易维特: 60mg. po . qd 不良反应:潮热,下肢痉挛,轻度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临床表现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并发症
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
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 肱骨近端、桡骨远端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1/3。
诊断依据: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 面综合评价: 临床表现 骨密度检测 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测
诊断指标:
脆性骨折 有过脆性骨折即可诊断
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
定义:
骨强度反映了骨矿密度(70%)和骨质量(30%)两方面。
骨密度(BMD) :羟磷灰石的含量/面积 (g/cm2)
骨质量包括: 骨几何形态和微结构 骨重建和骨矿化 微损伤累积 骨的胶原与矿盐质量。
定义: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70%) 峰值骨量 骨丢失 速度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治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06中华医学会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 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1994,WHO) 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系统疾 病(2001,NIH美国国立卫生院)
F>65y,M>70y,危险因素=0 F<65y,M<70y,危险因素>=0 有脆性骨折史和/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X片提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监测疗效者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史者
实验室检查
骨代谢的生化检测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 率及老年妇女骨折风险的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 的选择和评估。 骨形成指标: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扩展肽、骨特异性 碱性磷酸酶。 骨吸收指标:尿羥脯氨酸、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尿吡啶并啉及脱氧吡啶并啉。
其他影象学检查(筛查)
包括X光片、定量CT(QCT)、定量超声(QUS) 。
X光片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定性定位诊断和骨质疏松症鉴别诊 断有一定意义。 在骨量减低30%以上才有明显的表现,该方法只能 定性,不能定量,不够灵敏,故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但对没有临床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发现是很 有用的手段(腰痛加重、身高缩短) 。
吸 收 率 ; 减 少 副 作 用 ; 复 合 补 钙
药物治疗
活性VitD3 —1α(OH) VitD3及1、25(OH)2 VitD3(α骨化醇和
骨化三醇)
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可以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 注意补充钙剂并定期监测血钙、尿钙。 剂量和用法:骨化三醇 0.25-0.5ug. po . qd
若与活性VitD3加钙剂联合应用,疗效更为显著!
降钙素的临床耐药性
降钙素使用12-18月后可出现受体减少,药效降低, 这种获得性降钙素抵抗的现象,称为“脱逸现象”
研究推测:间歇治疗可能减轻降钙素的耐药性问题。 鼻喷剂用药量少,可以减轻降钙素的耐药性,但是存
在鼻腔用药生物利用度不稳定。
药物治疗
降低骨折率
治 疗—基础策略
均衡膳食
户外活动
调整
避免嗜烟酗酒
生活方式
慎用影响骨代 谢药物 防止跌倒措施
治 疗—基础策略
绝经妇女、老年人
钙剂
1000mg/d
骨健康 基本补充剂
维生素D
成年人:5ug/d 老年人:10-20ug/d
药物治疗
●钙剂 绝经妇女、老年人摄入推荐量1000mg/d 饮食钙含量: 400mg/d+补充钙600mg/d 餐后1-1.5h或晚临睡前服用 第一代 无机钙
主要病因 年龄 性别女:男 骨丢失
骨丢失率
骨折部位 甲状旁腺功能 1,25(OH)2D3
加速丢失
椎体、挠骨远端 降低 继发性降低
缓慢丢失
椎体、髋部 亢进 原发性降低
生化指标
高转换型
低转换型
防治策略
谁需要防治 & 防治目的
预防 初级
二级
对象
有骨松危险因素但未发生 骨折 , 或者骨量低下者 (-2.5<T<-1) 已有骨松(T<-2.5 ) 或已发生骨折
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倾向者禁用!
药物治疗
雌激素类——ERT、HRT(雌、孕激素补充疗法)
有效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可降低OP骨折发生率,是防治女性PMOP的有效措施 。
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倾向者禁用!
药物治疗
甲状旁腺激素(PTH)——rhPTH(1-34)
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 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尚未上市 剂量和用法: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血糖、钙、磷 碱性磷酸酶 性激素 25(OH)Vit D PTH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
原发I型、Ⅱ型骨质疏松症鉴别
I型(绝经后) Ⅱ型(老年性) 增龄衰老 >70 2:1 皮质骨(四肢)和松质骨 雌激素降低 50-70 6:1 松质骨(腰椎)
骨强度测定
骨密度低下
明显相关
骨密度
骨密度(BMD):诊断骨质疏松 预测脆性骨折风险 监测自然病程 70% 评价药物疗效
脆性骨折的判断
指在无外伤或者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
外伤严重性分类
自发性 轻中度 严重外伤
无外伤
站立或低于站立高度跌 倒或者相似程度的外伤
部分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高处坠落伤致椎体骨 折
钙剂 Vit D
甲状旁腺激素 活性Vit D (PTH) 植物雌激素 维生素K 他汀类制剂 (选择性雌激素 锶盐类 受体调节剂) 中药等 双膦酸盐 降钙素 雌激素 SERMs
作用机制
增加骨密度 影响骨转换: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改善骨质量 缓解骨痛:改善功能 其他作用:降低跌倒风险等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同性别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正常骨量
同种族 健康成人
-4.5
-3.5
-2.5
-1.0
+ 1.0
(T-score)
重
中
轻
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
骨密度检测部位
轴心骨:临床推荐测量的部位是股骨颈和腰椎1-4 周围骨:跟骨、桡骨、掌骨等。缺乏询证根据,仅
用于筛查。可以预测骨折危险。(BMD每下降1.0SD, 骨折危险增加1.5倍)
科学补钙
第二代 有机酸钙
第三代 有机钙
提高吸收率;减少副作用;复合补钙
钙剂
第一代:碳酸钙——钙尔奇D、盖天力、凯思立D等 提 碳酸氢钙——善存等 高
第二代: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 乳酸钙——高乳钙 醋酸钙——盖世宝 柠檬酸钙——美信钙
第三代:复方氨基酸螯合钙——乐力 甘氨酸钙——南新钙 L-天门冬氨酸钙——钙金 L-苏糖酸钙——巨能钙
骨量峰值
骨 量
骨质疏松
T-score =0
35
50
60
70
年龄
危险因素
不可控 人种 可 控 低体重
高龄
女性绝经
性激素低下
体力活动缺乏 饮食缺钙、Vit D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母系家族史 吸烟、饮酒、咖啡、浓茶
临床表现
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悄然袭来” 。 其比较常见的症状有: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一般骨量丢失 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以腰背痛多见(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日间轻,夜间和清晨加重,仰 卧时减轻,直立或久坐时加剧,活动用力时加重。新近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棘突 可有明显压痛及叩痛。
目的
防止骨松发生 避免初次骨折 避免初次骨折 再次骨折
防治策略
药物治疗指征
骨密度
骨量低下(-2.5<T<-1)
骨量低下(-2.5<T<-1) 骨质疏松(T<-2.5 ) 或已发生脆性骨折
危险因素
无
有 有或无
决策
酌情(基础策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 补充剂 抗骨吸收 药物 促进骨形成 药物 其它 药物
明确的暴力损伤 正常人亦发生骨折
骨密度检测方法
价值:测血压发现高血压、预测脑卒中 测血脂发现高脂血症、预测心肌梗死 1987年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EXA)问世后,已被 国际学术界公认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目前为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所应用。 其他方法: SPA:单光子 SXA:单能X线 QCT:定量CT 诊断标准多采用1994年 WHO建议的白人妇女的 骨量诊断标准。
特发性OP:
青少年,病因不明。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
问题严重性!
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的总和。
有学者预测,到2050年全球发生髋部骨折者,将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亚洲地区。 根据WHO的诊断标准,我国50 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3, 80 岁以上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