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结肠、直肠、肛管手术护理常规

结肠、直肠、肛管手术护理常规

结肠、直肠、肛管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按普外科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2.观察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等情况,观察有无脓肿形成,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等现象。

3.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术前指导。

(2)按普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维持足够营养。

(3)做好肠道术前准备:术前3天进少渣半流食,口服肠道抑菌剂和缓泻剂;术前晚禁食、禁饮;清洁洗肠。

(4)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3次。

(5)纠正贫血,严重贫血者遵医嘱给予输血。

2.术后护理(1)术后根据麻醉方式给予去枕平卧位,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被动活动肢体。

(2)术后2~3日内进流食,然后改无渣或少渣饮食。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4)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发生尿潴留时,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方法处理。

便秘者口服缓泻剂,忌灌肠。

(5)尽量避免术后3日内解大便,有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每次排便后或更换敷料前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6)积极防治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5~10日内用食指扩肛以防肛门狭窄。

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手术3日后坐肛门收缩舒张运动。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食物和饮酒。

2.指导肛管手术者保持伤口清洁。

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需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3.指导肛门狭窄者行肛门扩张,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及时就诊。

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优质推荐】

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优质推荐】

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优质推荐】1.一般护理(1)调节饮食: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及多饮水。

纠正饮酒嗜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有便秘病人,可服用液状石蜡等润滑性泻药。

(3)肛门坐浴:坐浴是清洁肛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有效方法,并有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

坐浴的盆具应足够大,事先消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将沸水降温至43~46℃时盛于盆内,持续坐浴20~30分钟左右。

术后病人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3次。

2.术前护理术前3日进少渣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日进流质饮食。

手术前晚清洁灌肠。

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3.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应加强巡视,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定时监测血压、脉搏,警惕发生内出血。

(2)疼痛护理:手术后因括约肌痉挛,或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而加剧伤口疼痛。

术后1~2天内应适当给予止痛剂,必要时放松肛管内填塞敷料。

(3)饮食和排便:术后3天内给予流食。

然后改少渣饮食。

48小时内服阿片酊以减少肠蠕动,有控制排便的作用,避免术后3天内解大便,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

3天后便秘者,口服液状石蜡等药物通便,但禁忌灌肠。

(4)伤口护理:术后取仰卧位时,臀部垫气圈,以防伤口受压。

排便后伤口被粪便污染,应立即用O.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然后再换药。

(5)处理尿潴留:术后病人因手术和麻醉刺激、切口疼痛,或不习惯床上排尿可引起尿潴留。

经过止痛、热敷按摩、诱导排尿等处理,多能自行排尿。

若因肛管内填塞敷料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应及时松解填塞的敷料。

(6)预防并发症:注意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肛门失禁现象。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一次。

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天开始作肛门收缩舒张运动。

第20章_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0章_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1、痔 • 2、肛裂 •1、痔 • 3、肛瘘 •2、肛裂 •3、肛瘘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 二、填空题 • 1 .二期内痔排便时痔核脱出,但便后能
•1复位。 .二期内痔排便时痔核脱出,但便后能 •2.肛裂疼痛特点为两次高峰,即 复位。 。痛 特 点 为 两 次 高 峰 , 即 •2和 .肛裂疼 • 3.肛瘘由 . 及其间的 和 。 •3组成 .肛瘘由 . 及其间的 组成
2、坐骨肛门窝脓肿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 局部由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
3、骨盆直肠窝脓肿 局部症状不明显,有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严重时有败血症表现。
治疗原则:脓肿形成后立即手术切开引流。 以波动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 作放射状切开
切开引流
放射状切开
二、护理要点 二、护理要点 发病初期,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每日 2 -3次。保持大便通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 发病初期,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每日 染。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做 2 -3次。保持大便通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 好伤口护理,每日排便后用 1:5000高锰酸 染。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做好 钾溶液坐浴,再更换敷料。 伤口护理,每日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 溶液坐浴,再更换敷料。
D.外伤 E.内痔
三、选择 三、选择题
• 3.直肠肛管疾病最常用的检查体位是: • •A .侧卧位 B .膝胸位 C .截石位 3.直肠肛管疾病最常用的检查体位是: D.蹲位 E.以上都是 A .侧卧位 B .膝胸位 C .截石位 •D 4 .肛门坐浴的时间一般为: .蹲位 E.以上都是 • •A .5分 B.10分 C.15-20分 4.肛门坐浴的时间一般为: D.30分 E.60分 A.5分 B . 10 分 C . 15 - 20 分 D.30分 E.60分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华版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华版

第二十八章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大纲】第一节直肠肛管解剖生理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下段位于腹膜外。

极其重要!——【齿状线】TANG直肠与肛管交界处,由肛柱和肛瓣形成的一个齿状环。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易发生感染。

肛提肌以上: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肛提肌以下:坐骨肛管间隙和肛门周围间隙。

第二节常见直肠肛管良性疾病1.痔 2.肛裂 3.肛周脓肿 4.肛瘘一、痔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一)病因、病理①肛垫下移学说;②静脉曲张学说。

直肠上静脉属于门静脉系统,因无静脉瓣使血液不易回流,加上直肠上下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曲张。

长期坐位、便秘等。

肛周感染——静脉周围炎,使静脉壁组织纤维化,失去弹性——回流障碍和静脉扩张。

病理——内痔、外痔、混合痔。

(二)临床表现1.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

好发于:直肠下端左侧、右前或右后方(截石位3、7、11点)。

内痔的好发部位:截石位3、7、11点。

主要表现——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

【小结】内痔的分期TANG直肠指检:常不能触及;肛门镜检查:可见暗红色、质软的半球形肿物。

2.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覆盖肛管皮肤。

在肛缘呈局限性隆起,常无明显症状。

当肛缘皮下静脉丛形成血栓时,出现肛门剧痛,肛管皮下可见暗紫色肿物,边界清楚,触痛明显——血栓性外痔。

3.混合痔因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致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而形成。

临床上兼有内、外痔的特征。

(三)治疗原则——注意!绝对不是首选手术!TANG1.一般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A.初期——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加强体育锻炼,不需特殊治疗。

B.血栓性外痔——局部热敷、外敷消炎镇痛药物后,若疼痛缓解则不需手术。

C.嵌顿性痔初期——尽早手法还纳痔核。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饮食: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高热量零食。

2.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活动: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4.热水坐浴:便后及时清洗,保持局部清洁舒适,必要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控制温度在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5.肠道准备:指导病人进少渣饮食,术前晚清洁灌肠或口服泻药,清洁肠道。

6.术前准备:按医嘱完成术前准备及指导,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做好会阴部备皮及药敏试验,贫血病人应及时纠正。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2.疼痛:适当给予止痛剂,必要时放松肛管内填塞敷料。

3.饮食和排便:术后1-2天内给予无渣或少渣流食、半流食为主,以减少蠕动,粪便形成和排便,促进切口愈合。

之后应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及饮水,纠正饮酒嗜好,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口服石蜡油等药物通便,禁忌灌肠。

4.活动:术后24小时内,病人可在床上适当活动,但不宜过早下床,以免伤口疼痛及出血。

24小时后可适当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5.伤口护理: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4-6次,每次20-30 分钟。

便后应及时清洗,并坐浴,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6.预防并发症(1)尿潴留:未留置尿管者,术后24小时内,每4-6小时嘱病人排尿一次,必要时予留置尿管。

(2)注意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肛门失禁现象。

(3)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根据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食指扩肛,扩肛方法:清洁双手→戴手套/指套→润滑食指或中指(用石蜡油或食用油)→一个指头缓慢插入肛门→停留5-10分钟,每日2-3次→根据扩肛效果,逐步插入两指为宜。

(4)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一个月后练习提肛运动,坚持骨盆底肌肉锻炼。

三、健康教育1.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香蕉、苹果、火龙果、木瓜、蔬菜、胡萝卜、绿豆及全麦等谷类。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急性发作期:坐浴、抗感染、必要时切开引流。 2、瘘管切开术: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用局麻或骶管麻 醉,切开瘘管,剪去少许皮肤,刮尽瘘管的肉芽组织。 3、瘘管切除术: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全部瘘管直 致健康组织。 4、挂线疗法:是利用其慢性切割原理,高、低位单纯性
肛瘘均可应用,一般不会引起大便失禁。
4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病因 1.解剖因素:
(1)直肠上静脉无静脉瓣,痔静脉壁薄弱。 (2)直肠上静脉丛位于松弛的直肠粘膜下层,缺乏支持。 (3)直肠肌肉收缩影响静脉回流。 (4)炎症使静脉纤维化、失去弹性。 (5)静脉内压力增高:干硬粪块压迫等
2.腹内压增高:
任何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多能使静脉回流受到影响,而致 直肠上静脉丛充血、扩张。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9
➢注射疗法:用于单纯性内痔 ➢胶圈套扎疗法:用于治疗内痔 ➢冷冻治疗:用于内痔出血、术后复发及年
老体弱或合并重要脏器疾病不宜手术者。
2、手术治疗 痔结扎术、痔切除术和血栓剥除术等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肛门坐浴和外用药物:1:5000高锰酸钾
(1)视诊:肛周有红色乳头状突起的外口。 (2)触诊: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血性分泌物排出 (3)直肠指检:触及较硬的索条状瘘管,内口处有轻度压 痛。 (4)探针可探及内口。 (5)在直肠内置入白盐水纱布,然后从外口注入美兰找内 口。 (6)瘘管碘油造影,可判断瘘管的位置及内口。
24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治疗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2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形成的慢性 溃疡,常发生在肛管后正中线。 病因与病理 1、外伤:大便干燥或排便过猛,损伤肛管 皮肤。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张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脓肿情况,有无发热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专科检查:1)影像学检查:肛周B超。

2)外科检查:肛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出现高热给予降温,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镇痛药。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一般不用剔除体毛,以免备皮时刺破脓肿。

5)个人卫生: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前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

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
术前3天少渣饮食,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 术前1天半流质饮食。 术前清洁灌肠。 ★皮肤准备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保持肛门皮肤清洁。 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手术病人的护理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 2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或出血 3 疼痛护理 应用止痛剂,放松填塞物,降
低伤口张力。
★健康教育
•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 介绍保持肛门清洁的方法。 • 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少进辛辣食物。 • 避免久站或久坐。 • 便秘:清晨饮水、腹部按摩等。 • 出院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 出现排便困难,及时去医院就诊。
护理评价
• 病人疼痛不适是否减轻。 • 病人是否保持大便通畅。 • 病人的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
健康教育
保持大便通畅,术后5—10日内进行扩肛治疗。 若有 大便失禁者应进行第二次手术。出院后发现异常应 及时就诊检查。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 定义: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 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病因: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由肛周 皮肤感染、损伤、内痔、药物注射等引起。
病因和病理
外痔: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
不洁,瘙痒。发生血栓时疼痛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
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环状痔。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适用痔初期和无症状静止期的痔 注射疗法:治疗1,2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 红外线凝固疗法:适用于1、2度内痔。 胶圈套扎法:用于治疗1、2、3度内痔。
手术治疗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痔块脱出严

检查步骤:
1.肛门视诊 2.直肠指诊
先试验肛门括 约肌的松紧度,然 后对肛管直肠四周 依次进行检查 3.肛镜检查
肛镜涂润滑油, 缓慢插入肛门,抽 出芯子,边退边观 察直肠和齿线附近 有无病变。
上述三项检查发 现的病变,采用顺 时钟定位法予以记 录。如截石位11点 或胸膝位5点处。 4. 结肠镜检 5.影像学检查 6.直肠肛管功能检查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a、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 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b、坐浴 c、疼痛护理 主要是适当应用止痛剂
2、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a、肠道准备:术前3日少渣饮食,术前一 日流质饮食,术前晚灌肠。 b、术后观察:有无出血、红肿、肛瘘、 脓肿、尿潴留等的发生。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疼痛 2、便秘 3、潜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急性炎症期应卧床休息; 2、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保持大便通畅; 4、发病早期,脓肿切开引流后期坐浴; 5、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腹泻时及时 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出现肛门不适、疼痛
及时就诊 。
学习目标
➢ 了解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 ➢ 了解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诊断及手术 ➢ 掌握直肠肛管疾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
理 ➢ 掌握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肛裂
• 定义: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 形成的小溃疡。
• 病因:长期便秘,粪便干结,排便时机械 性创伤是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
• 病理: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 肥大乳头)。
重者。 痔切除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痔环行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主要适用于2、3度内痔、环状 痔和部分4度内痔。其方法是环行切除齿状线上2cm以上的直 肠粘膜 2-3cm,使下移的肛垫上移固定。
手术原理示意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舒适的改变 与痔核脱出、嵌顿、感染或手术创 伤有关。
三、肛 瘘
定义是肛管或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
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 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反复 发作。
• 病因: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 病理: 按位置高低分为:a、低位肛瘘;
b、高位肛瘘。 按瘘管多少分为:a、单纯性瘘;
b、复杂性瘘。 按肛瘘口位分为:a、外瘘;
处理。 • 病人是否掌握痔的预防知识。
课后思考题
• 内痔与外痔的区别要点 • 肛门坐浴的作用和方法 • 什么是肛裂三联症 • 肛裂的临床表现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混合痔:由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曲张形 成,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覆盖直肠粘膜和 肛管皮肤。
临床表现: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
内痔:表现为便后出血和脱出
分度 Ⅰ度:仅排便后出血,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Ⅱ度:排便时痔块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Ⅲ度: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帮助才能回纳 Ⅳ度:痔核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处理:肛瘘不能自愈,只能手术切开或切 除。
手术方式:a、肛瘘瘘管切开术 b、肛瘘切除术 c、挂线疗法
C.挂线疗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 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适用于距肛门3-5cm内, 有内外口低位或高位单纯性肛瘘,或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 切除的辅助治疗。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a、疼痛 与感染有关 b、便秘 与肛周疼痛惧怕解便有关 c、潜在并发症 肛门失禁
b、内瘘。
临床表现:
1、症状 反复自外口溢出少量脓性、血性、 黏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分泌物刺激 肛周皮肤引起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 疹。
2、体征 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 呈红色乳头状或肉芽组织突起,压之有 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
辅助检查: 1、肛门镜检查 可发现瘘口 2、X线 可明确瘘管走向 3、肛门指检
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 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 民间的观念
– “十男九痔”
• 传统的观念 – 静脉曲张理论
• 现代观念
– 肛垫下移学说
肛垫下移
痔的分类按(部位分为)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 表面覆盖的是直肠粘膜。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 表面覆盖的是肛管皮肤。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皖医二附院 普外科
胡世琴
解剖-直肠和肛管
概述
直肠肛门生理
• 直肠的主要功能是短期间储留粪便,如 此可允许在适当的时候随意排便。
• 肛管的功能:保持排便节制 ,控制排便。
概述
直肠肛管疾病包括
1、肛裂 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3、肛瘘 4、痔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体位:1.膝胸位 2.左侧卧位 3.截石位 4.蹲位 5.弯腰前俯
护理措施: 1、保持大便通畅; 2、急性炎症期,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 3、坐浴 术前每日1次,术后每日2~3次; 4、病情观察; 5、肛门失禁的观察和护理。
健康指导: 1、保持会阴部清洁,常更换内裤; 2、术后观察排便有无变细、大便失禁,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四、痔
定义• 痔(heamorrhoids)是直肠下段粘
临床表现
1、疼痛 2、便秘 3、出血 4、肛裂三联征
处理
1、非手术治疗 a、保持大便通畅; b、坐浴 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 c、扩肛治疗
2、手术疗法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 :
a、肛裂切除术 b、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a、疼痛:与肛管裂伤及感染有关 b、便秘:与肛周疼痛惧怕排便有关 c、潜在并发症:感染
以肛提肌为界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分为肛提肌下部脓肿和肛 提肌上脓肿。前者包括肛门周围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后者 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
临床表现: a、肛门周围脓肿 最常见 b、坐骨直肠窝脓肿 较常见 c、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少见
处理: 1、非手术治疗 a、抗感染治疗 b、温水坐浴 c、局部理疗 d、保持大便通畅 2、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
绝大部分 直肠肛管周围 脓肿由肛腺感 染引起。
肛腺多位 于内外括约肌 之间,肛腺感染后易发生括约肌间感染。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为疏松 的脂肪结缔组织,感染极易扩散。感染向上可达直肠周围形成高位 肌间脓肿或骨盆直扬间隙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门周围脓 肿;向外穿过外括约肌,形成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向后可形成肛管 后间隙脓肿或直肠后间除脓肿。
– 疼痛 与内痔嵌顿、血栓形成有关。 – 便秘 与惧怕排便或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 潜在并发症 术后出血、伤口感染、肛门失禁、
肛门狭窄。 – 知识的缺乏 缺少有关疾病治疗和术后预防和康
复知识
预期目标
• 疼痛减轻。 • 保持大便通畅。 • 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 病人能叙述痔的预防知识。
术后护理
4.尿潴留的观察和护理 尿潴留的原因
护理:诱导排尿、导尿
5.饮食管理 开始2~3天流质饮食。 6.控制排便 术后48小时内减少肠蠕动
3天内避免大便 禁忌灌肠
术后护理
7.温水坐浴 每次排便后或换敷料前用1: 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8.预防并发症 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肌肉收缩舒张运动 防止肛门狭窄:扩肛
非手术病人的护理
• 调节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辛 辣食物。
• 保持大便通畅,观察便血情况 • 缓解疼痛 ★肛门坐浴 • 作用 减轻水肿和疼痛,防治感染 • 方法 1:5000高锰酸钾液,2次/日,水温
40度,时间15~20分钟。 • 内痔脱出 及时复位,水肿者50%硫酸镁湿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术病人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