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 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使读者对被阐明事物的特性认识得更具体、更 明确、更深刻。
赵州桥和卢沟桥现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 现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能够起到互 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阐明了中国石拱桥
❖ B.销魂 独占鳌头 蟠龙
❖ C.帷幕 失之毫厘 湛蓝
❖ D.钟磬 莫名其妙 绚丽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巧妙绝仑( ) 惟妙惟俏( ) 千态万壮( ) 自出新裁( ) 因地制夷( ) 俯仰生恣( ) 重峦叠障( ) 大厅广众( )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阐明办法。(4分)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
❖ ④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 记里,十分________(崇拜 推崇)这座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 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觉得”。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种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 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 路没有陡坡,便于车立刻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发明性的设计,不仅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并且在 河水暴涨的时候,还能够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 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就像这样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种弧形的桥洞。每道 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构造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 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 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 足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重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 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9课《三峡》一、生字注音阙(quē)襄(xiāng)巘(yǎn)属(zhǔ)溯(sù)漱(shù)御(yù)猿(yuán)曦(xī)湍(tuān)啸(xiào)郦(lì)涧(jiàn)嶂(zhàng)二、词语解释连山:连绵的高山。

略无:毫无。

阙:通“缺”,空缺。

嶂: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奔: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悬泉: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愤愤不平:苍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停止,消失。

三。

关键内容分析1.作者是如何捕捉这些特征来描述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总写三峡形貌,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清荣俊茂》描绘了三峡的春夏景象,揭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夏季以水为主要特征,“白帝在晨,黄昏到江陵”“逆风而行,不疾不徐”表现了长江汹涌澎湃的快速性;“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描写三峡的秋天,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夏水洪大凶险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夏水湍急、行船极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夸张一点,侧箔河水速度极快:虽然乘风而行,但不是病。

7.表现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课文背诵《三峡》三峡七百里起,两岸都是山,没有缝隙。

岩石,隐藏在太阳下。

从午夜开始,我看不到日出。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天,碧波荡漾,倒影清晰。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共23页)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共23页)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绝 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2、重点句子翻译
1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 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 限喜悦的心情。
谢谢!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 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课文内容简梳
第10课《三峡》
logo
1、重点字词
○ 古今异义 a.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b.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一词多义: a.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8、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风景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 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 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所著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 “山中宰相”。

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二、重点字词《三峡》: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御(yù)风、猿(yuán)鸣、曦(xī)月、素湍(tuā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等。

《答谢中书书》: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等。

《与朱元思书》: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 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谷等。

三、通假字《三峡》:略无阙处(通“缺”,空缺)。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 (通 “啭”,鸟鸣,文中指蝉鸣);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四、古今异义《三峡》: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 “至”和介词 “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等。

《答谢中书书》: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1、《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2、《甜甜的泥土》作者黄飞,其体裁是一篇小小说。

小小说的特点是:(1)立意新奇;(2)结构严谨;(3)结尾惊奇。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3、《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4、《我的母亲》选自《经历》,作者邹韬奋,名恩润,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本文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5、《父母的心》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选自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作品有《王子安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三、诗歌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

2、试对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作简要分析。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字音、字形、字义。

2. 重点句子:背诵并默写本单元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句子。

3. 重点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4. 重点篇章结构: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特点。

5. 重点阅读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能够分析、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 重点写作技巧: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具体知识点可能会因为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看教辅书或咨询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9《三峡》知识点一、1、文学常识:①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3、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先总写三峡总体形势,后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层次分明。

(2)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描写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

(3)语言精炼准确,清新优美。

4、重点字词:1、[略无]毫无。

略,几乎。

2、[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亭,正当。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3、[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4、[襄(xiāng)]漫上。

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6、[或]有时。

[宣]传达。

7、[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8、[素]白色。

[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回]回旋。

9、[巘(yǎn)] 险峻的山峰。

10、[漱(shù)]冲刷。

11、清[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

良,很。

12、[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13 、[曦]阳光或日光。

14、[旦]早晨。

[肃]寂静。

15、[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16:[沾]沾湿。

三声:[三]表示概数。

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6、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隔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清①回清倒影清(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7.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词语注释自:在略无:毫无阙:同“缺”中断。

略无:毫无重:重重。

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至于:到文言助词,承接上文,加以提示。

襄:漫上。

陵:山陵。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命令。

宣:传达。

白帝:城名,今在四川省奉节县东边的山上。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驾驶。

疾:快。

虽:即使。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悬泉:从山崖上流下好像悬挂着的泉水。

漱:冲刷。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旦:早晨。

肃:寂静。

涧:山涧。

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长啸:放声长叫。

凄异:凄惨怪异。

空谷:(在)空荡的山谷。

响:回声。

哀转:悲哀婉转。

转:同“啭”,猿啸。

三声:几声(虚数)。

沾:沾湿。

裳(shāng):衣裳。

误区:不读cháng,读shāng二、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泪沾裳(裳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5.不以疾也(疾古义:快; 今义:疾病)三、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③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④其:其间千两百里(指示代词这)飞漱其间(代词它们)⑤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三个)猿鸣三声泪沾裳(虚数几)四、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4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的水)6.至于夏水襄陵(水:名词用作动词指涨水)7.有时朝发白帝(朝:名词用作状语指在早晨)8.暮到江陵(暮:名词用作状语指在傍晚)9.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指下霜)五、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沿溯.(s ù) 素湍.(tu ān)
飞漱.
(sh ù) 怪柏.
(b ǎi) 绝山献.
(y ǎn) 颓.
(tu í) 沉鳞.
(l ín)
未寝.(q ǐn) 戾.天(l ì) 徒倚..
(x ǐ y ǐ) 白沙堤.
(d ī) 燕.
然(y ān)
汉塞.
(s ài) 二、通假字 1. 略无阙.(qu ē)处(同“缺”,空隙,缺口) 2. 蝉则千转.
(zhu àn)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 3. 窥谷忘反.(f ǎn)(同“返”,返回) 三、古今异义词
或⎩⎨⎧古义: 有时。

例 :或王命急宣。

今义: 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或者。

虽⎩⎨⎧古义:即使。

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今义:虽然。

疾⎩⎨⎧古义:快。

例:不以疾也。

今义:疾病。

良⎩⎨⎧古义:实在。

例:良多趣味。

今义:好。

但⎩⎨⎧古义:只是。

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奔⎩⎨⎧古义: 飞奔的马。

例: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至于⎩⎨⎧古义: 动词“到”和介词“于”。

例:至于夏水襄陵。

今义: 常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四、一词多义 五、文言虚词
六、词类活用
七、文言句式
八、重点句子翻译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⑸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⑹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⑽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1)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九、古诗文默写
1.《三峡》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地理学家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与其父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合称“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中的诗眼是“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是盛唐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人称“________”。

苏轼评价其诗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作者__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__________”杜甫合称“李杜”。

5.白居易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诗人,有“_________”“诗王”
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