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 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 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引言: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可以了解世界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建筑审美能力和历史意识。

本文将探讨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一、古代建筑的演变1. 古埃及建筑古埃及建筑以金字塔为代表,探讨其建造技术和宗教信仰对建筑的影响。

2. 古希腊建筑介绍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帕台农神庙和雅典卫城,探讨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3. 古罗马建筑探讨古罗马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如斗兽场和巴西利卡,以及罗马建筑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二、中世纪建筑的发展1. 拜占庭建筑介绍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圣索菲亚大教堂,探讨其对东欧和俄罗斯建筑的影响。

2. 罗曼式建筑探讨罗曼式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诺曼底大教堂,以及其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3. 哥特式建筑介绍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巴黎圣母院,探讨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三、现代建筑的发展1. 文艺复兴建筑探讨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其对欧洲建筑的影响。

2. 巴洛克建筑介绍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凡尔赛宫,探讨其对欧洲和美洲建筑的影响。

3. 现代主义建筑探讨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各个时期的建筑作品,感受建筑的空间和氛围,加深对建筑历史的理解。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对建筑作品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外国建筑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结论:外国建筑史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学课程,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可以了解世界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建筑审美能力和历史意识。

(整理)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古代部分].

(整理)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古代部分].

37083 36678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古代部分]〈一〉古埃及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细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锥体,象汉字的“金”,所以称作“金字塔”3、太阳神庙古埃及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4、玛斯塔巴古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重要建筑物名称:阿玛尔纳宫殿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埃德府神庙牌楼门〈二〉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实例:乌尔山岳台。

3、人首翼牛像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

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

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

因为它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以并不显得荒诞。

它们的构思,不受雕刻体裁的束缚,把图雕和浮雕结合起来,很有创新精神。

4、百柱厅珀赛玻里斯宫里的大殿,68米见方,有一百颗石柱,高11.3米,梁枋都是木制的。

大殿结构之轻、空间之宽敞,在古代世界中居于第一位。

重要建筑物名称:乌尔山岳台萨艮(gen)王宫珀赛玻里斯宫补:两河下游——古巴比伦王国两河上游——亚述王国伊朗高原——波斯帝国〈三〉古希腊1、爱琴文化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第一节古代埃及建筑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一)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二)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三)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二、风格特点: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一、范围及时期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

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考研重点、建筑《中国建筑史》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中国建筑史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属于基础课。

通过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

新一代建筑总是在上代建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

给初学建筑设计的人树立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较为正确和全面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与观点。

为后续专业课,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课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建筑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与要求1.了解中国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建筑实例,能区别不同历史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3.掌握掌握中国建筑传统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

4.运用所学的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物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与鉴别。

5.批判的继承和正确的认识中国优秀的建筑遗产和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用《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1)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华夏意匠》李允F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3) 《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第一章,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与主要成就。

考核内容: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成就。

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考核内容:对现存历史城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考核内容:通过现在著名建筑实例,检查学生的记忆,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第四章,宗教建筑的形成及其重要建筑实例。

外国建筑历史提纲

外国建筑历史提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授课提纲
古代史内容回顾
一、埃及(c.3000 BCE.) 二、两河流域( c.2000~500 BCE. ) 三、爱琴文明及希腊时期( c.2000~300 BCE. ) 四、古罗马( c.200 BCE. ~350 CE. ) 六、罗曼式 哥特式 拜占庭式( c. 350~13th. centuries) 七、文艺复兴时期( c.13th~17th. centuries. ) 八、古典主义(c.17th. centuries ) 九、中亚 印度 日本( c.2000BCE.~17th.centuries. )
古埃及建筑
两河流
西方古典传统之源
古 罗 马 建 筑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归于罗马
拜占庭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朝 鲜 和 日 本 建 筑
本学期课程提纲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第四章 二战之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 现代派的发展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位课程,是建筑学教育的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之一为必修课程,考试科目。

课程目的与任务:1、从建筑历史纵、横剖面入手,使学生认识建筑文化、本质和结构,了解历史知识,分析历史典例,总结历史演变规律,把握历史脉搏走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提高修养,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促进建筑理论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发展演变过程。

掌握古埃及、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掌握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等各种类型建筑风格的特征和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熟悉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特征及其重要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掌握国外近现代主要建筑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各流派代表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

三、教学内容:外国古代建筑史第一篇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15学时一、掌握古代埃及的建筑 4学时1)金字塔的演化及建筑艺术2)太阳神庙二、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 1学时三、知道爱琴文化的建筑 1学时四、掌握古代希腊的建筑 4学时1)柱式的演进 2学时2)雅典卫城 2学时五、掌握古罗马的建筑 5学时1)光辉的券拱技术 1学时2)罗马柱式与建筑著作 1学时3)广场的演变 1学时4)建筑实例介绍 2学时六、知道美洲古代建筑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建筑 6学时一、掌握拜占庭的建筑 2学时1)拜占庭教堂的穹顶结构技术与集中式形制2)建筑实例介绍二、掌握西欧中世纪建筑 4学时1)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2)12到15世纪的哥特教堂3)知道中世纪市民建筑第三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10学时一、掌握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7学时1)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文艺复兴的历程3)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师4)广场建筑群5)文艺复兴时的理论6)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二、了解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3学时1)初期的变化2)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宫廷纪念建筑两个重要实例分析4)洛可可风格三、知道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第四篇知道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学时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三、欧洲其他各国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建筑四、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五、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第五篇了解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 2学时一、伊斯兰国家的建筑二、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三、朝鲜和日本的建筑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了解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2学时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二、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1)古典复兴2)浪漫主义3)折衷主义三、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四、解决资本主义城市矛盾的探索第二章了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4学时一、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二、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1)探求新建筑的先驱2)工艺美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4)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三、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住宅1)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2)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五、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三章掌握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0学时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概况二、建筑技术的进展三、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四、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五、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六、勒柯布西耶七、密斯凡德罗八、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轮第四章掌握二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6学时一、二战后建筑概况二、高层与大跨建筑三、二战后主要思潮四、教学参考书:1、陈志华著.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罗小未、蔡畹英编著.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19963、罗小未著.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4、刘先觉著. 现代建筑理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五、说明:。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图文稿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图文稿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山岳台2、塔司干3、巴西利卡4、帆拱5、卢佛宫东立面6、手法主义7、教条主义 8、穆达迦风格 9、罗马风建筑10、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11、哥特式建筑12、帕拉第奥母题13、坦比哀多 14、圆厅别墅15、《建筑十书》16、巴洛克建筑 17、洛可可风格18、法国古典主义19、唯理论 20、帕拉第奥主义21、帝国风格22、古典复兴 23、浪漫主义建筑24、英雄主义25、折衷主义 26、都铎风格27、银匠式28、超级巴洛克 29、枯山水……………………………………………作图题1、劵柱式2、三种基本古典柱式3、雅典卫城总平面图4、帕提农神庙平面、正立面5、筒形拱(P110)、交叉拱、十字拱(P110)、尖十字拱(P118)6、帆拱7、骨架劵(P117)8、帕拉第奥母题9、圣马可广场总平面图10、圆厅别墅平面、正立面11、卢佛宫东立面12、坦比哀多平面、正立面……………………………………………问答题1、外建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2、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哪些内容所组成?3、4、古埃及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4、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5、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雅典卫城主要有哪些建筑组成?(4种)7、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8、帕提农神庙的建筑特点9、在古希腊雅典卫城中,建筑师是如何突出帕提农神庙的?10、古希腊建筑的风格特征?11、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2、古罗马建筑的五种柱式有哪些?13、古罗马建筑的风格特征?14、罗马共和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15、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6、帆拱技术产生于什么时期?17、什么是罗马风建筑?其建筑有哪些典型特征?18、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哪个时期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19、西欧中世纪主要有哪几种建筑风格?(罗马风、哥特式、伊斯兰)20、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举出几个代表作品21、以法国教堂为例说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课程大纲】《外国建筑史》

【课程大纲】《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外国建筑史(英文):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号:14241020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该课程以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为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

前者主要内容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和美洲的建筑,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资本主义初期的建筑,伊斯兰教国家的古代建筑,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朝鲜和日本的古代建筑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具体生动的叙述和阐释建筑的发展;后者主要内容为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建筑文化发展的概况,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时空之中。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到当代历史上出现的代表性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2、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2)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3)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风格、特点及在建筑历史中的意义;4)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建筑史课程导论学习内容:1、时间范畴2、地域范畴•广义范围: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建筑历史•狭义范围:西方、特别是以欧美建筑史为核心1、整体性好,历史悠久,阶段多2、各阶段发展充分,特征鲜明3、各阶段有占主导地位的型制、风格水平高4、理论基础丰富、思想活跃5、孕育现代建筑、对世界影响大外国古代建筑史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世界其他地区建筑发展:原始建筑一、原始建筑类型(一) 旧石器时代1.巢居2.穴居作为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原始人为自身生存与自然界斗争,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创造了原始人的建筑。

由于这种建筑处于“功利性”的目的,所以形态上具有相似性。

(二) 新石器时代1. 定居、群居——“聚落”形成2. 原始宗教建筑Eg.(法)布列塔尼整石柱(英)索尔兹伯里石环二、原始建筑空间观念1. 占有性2. 向心性古埃及建筑一、古埃及建筑的历史分期(一)古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金字塔玛斯塔巴阶梯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特点:尺度超大,形态简洁,建筑外部形象强烈。

Eg. 吉萨金字塔群(二)中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峡谷里的陵墓(巉岩崇拜)建筑特点:强化纵深轴线布局的序列感,内部空间作用加强,外部形象作用减小。

Eg. 女皇哈什帕苏陵墓(三)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神庙建筑(皇权崇拜)建筑特点:纵深轴线的序列感进一步加强,建筑处理从外部形象转向内部空间,由原来的高大雄伟转向神秘压抑,实现了由原始拜物教向皇权新神权的转变。

Eg. 卡纳克阿蒙神庙卢克索神庙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一、古代两河流域建筑的历史分期其它: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古代希腊建筑一、背景1、古希腊及其古希腊建筑:2、历史分期:a. 古拙时期(BC.11C —8C)b. 古风时期(BC.8C —5C)c. 古典时期(BC.5C —4C)d. 希腊化时期(BC.4C —2C)3、区域文化背景:a. 自然地域特征b. 社会文化特征c. 艺术特征二、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1、背景2、总体布局及设计特点a. 因地制宜、自由布局b. 用仪典流线组织建筑群c. 对比统一原则运用3、主要建筑物:略三、古希腊建筑历史渊源的演进1、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群体层次)2、庙宇型制的演进 (单体层次) 重要名词:围廊式庙宇3、柱式的演进 (细部层次) 重要名词:柱式广义柱式——西方古典建筑中石质梁柱结构的特定艺术组合形式。

狭义柱式——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子、额枋和檐部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的稳定作法。

四、古希腊建筑成就和历史地位历史成就——1、建筑物与地形环境结合巧妙2、建筑群之间的构图关系完美3、建筑细部处理精巧,创造了西方古典柱式 历史局限性——1、建筑物在功能与结构上相对单一2、建筑空间概念不够完善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古代罗马建筑一、背景 1、地域范围 2、历史分期:a.罗马王政时期 (8C BC.—6C BC.) ——奠定了罗马建筑的基本骨架b.罗马共和时期 (6C BC.—30 BC.)——大规模市政建设,吸收希腊文化艺术、柱式的传入 c.罗马帝国时期 (30 BC.—476 BC.)——形成罗马雄伟、壮观、极具秩序性与纪念性的建筑风格 3、区域文化背景: a. 地域特征 b. 人文特征二、主要建筑类型及其成就 1、 凯旋门立面典型型制:2、广场重要名词:巴西利卡3、万神庙4、公共浴场、剧场、角斗场5、住宅与宫殿三、古罗马建筑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1、材料条件——天然混凝土2、施工条件3、券拱技术的发展b. 解决方案:1、利用十字拱摆脱承重墙2、实现拱顶平衡体系3、穹顶结构4、连续券四、古罗马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与柱式构图的发展与定型化1、券拱技术2、柱式的发展与罗马建筑技术的进步券柱式构图叠柱式构图巨柱式构图复合柱式罗马五种柱式五、古罗马建筑的历史成就1、建筑类型多、型制发达,样式手法丰富.2、结构技术成就——创造了光辉的券拱结构及相应的典型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3、建筑空间概念得以完善,重视内部空间设计.4、建立了初步的建筑科学理论—《建筑十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中世纪建筑——中古基督教界的建筑一、历史背景:二、两套体系: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东欧拜占庭建筑一、背景1、地域范围2、文化特征a. 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根基被保存、继承b. 东正教成为国教,世俗性与宗教性建筑并存c. 汲取波斯、两河、西亚一带的东方要素的影响3、建筑历史分期二、建筑特点与成就1、平面型制早期:采用古罗马Bacilica型制,但规模增大。

5c—6c:受希腊及近东建筑影响,发展古罗马集中式平面布局及穹顶结构体系——形成了拜占庭建筑的典型希腊十字平面。

2、结构形式3、装饰艺术 a. 马赛克 b. 湿粉画 c. 石雕三、建筑代表作——圣索非亚大教堂 (略)四、拜占庭建筑的影响——东欧小教堂穹顶鼓座帆拱帆拱穹顶欧洲古典建筑体系-西欧中世纪建筑一、早期基督教建筑 (5c.AD.—9c.AD) 二、罗马风建筑 (10c.AD.—12c.AD) 1、平面型制2、结构体系的发展 a. 券拱技术的重新使用b. 中厅使用筒形拱c. 中厅使用十字拱d. 中厅使用肋架拱(骨架券)三、法国哥特式建筑 (12c.AD.—15c.AD) 1、结构体系a 、使用骨架券作为承重构件b 、使用双圆心的尖拱尖券c 、使用独立飞券2、平面型制及内部空间——拉丁十字平面3、立面型制——西立面典型构图四、哥特时期其它建筑Eg. 意大利 威尼斯总督府 五、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发展 1. 穆达珈风格2. 垂直式哥特建筑 Eg. 西敏寺礼拜堂3. 辉煌式哥特建筑 Eg. 亚眠主教堂欧洲古典建筑体系——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一、背景:1、概念2、社会背景 二、历程:1、标志——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2、早期 a.开创者Eg.佛罗伦萨育婴堂 Eg. 巴齐礼拜堂b. 转向宫廷Eg.府邸建筑——美第奇府邸Eg.教堂建筑——圣弗朗采斯哥教堂 3、盛期• 罗马柱式被更严格、更广泛地采用。

• 建筑追求雄伟、刚强、 纪念碑式的风格。

• 强调轴线构图、集中式构图。

• 在运用柱式、推敲平面、构思形式上有创造性进步。

Eg. 教堂建筑——坦比哀多 Eg. 府邸建筑——麦西米府邸 4、衰退a. 两种倾向——形式主义Eg.圣安德烈教堂Eg.教皇尤利亚三世别墅 b. 型制复辟Eg.法尔尼斯别墅 三、广场建筑群 1、安农齐阿广场2、卡比多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对称布局、轴线布局、梯形广场 3、圣马可广场综合性广场 (市政+宗教)、组合性广场 构成广场建筑风格多样统一、空间型制独特、层次丰富。

四、代表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五、文艺复兴的艺术理论 1. 透视法的熟练运用 2. 柱式构图的运用重要概念——帕拉第奥母题 重要概念——帕拉第奥构图3. 平面推敲、空间布局、形式构思的进步欧洲古典建筑体系——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一、背景1、概念——17C 非古典、没有组织但有强烈动感,给人强烈视觉印象的艺术类型2、社会背景二、建筑形式特征 1. 节奏不规则的跳跃 2. 突出垂直划分3. 强调体积、光影、动态变化4. 打破结构逻辑,非理性组合、追求反常出奇的形式5. 室内装饰运用透视法造成视觉错觉三、代表作品——圣卡罗教堂 (波洛米尼) 四、艺术综合• 建筑、雕刻、绘画相互渗透• 利用透视法延伸建筑、 扩大建筑空间 五、城市广场欧洲古典建筑体系——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建筑一、背景 1、历史背景宫廷文化成为主导文化 2、思想基础二、发展历程 1、初期变化 —— 转向意大利• 防御性降低、内部关系改善 • 体形复杂、轮廓线变化灵活 • 水平划分加强 ——意大利影响加强• 盛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柱式构图、对称布局引入 • 建筑功能设计提高 2、早期古典主义• 定型设计城市广场• 宫廷建筑追求注重理性、讲求节制、结构清晰、脉络严谨的柱式建筑风格三、代表作品1、卢浮宫东立面•• 古典主义的构图原则 •• 简洁的几何结构 • 严谨的比例关系 2、凡尔赛宫• 布局城市化 • 建筑古典化•• 园林人工化 • 装修自然化 四、历史地位1. 唯理主义构图的逻辑性、易明性、纯净性、纪念性精品文档2. 柱式构图的严格精审3. 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成熟4. 历史局限性五、洛可可(ROCOCO)建筑1、背景宫廷文化沙龙文化2、洛可可建筑装饰特点••绘画式的空间装饰•削弱体量感•装饰风格细腻、柔媚、雅和•装饰贯用自然题材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