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外国造园艺术
西方园林设计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重要设计师,代表 作及设计思想
• 威廉·肯特(Willian Kent,1685-1748年)
• 兰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1716-1783年)
• 汉弗莱·雷普顿(Humphry Repton ,1752-1818 年)
威廉·肯特
• 代表作:爱夏园(Esher) 、克莱尔茫园
三.详细研究重要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实例
•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的规则 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坡地,布置成 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中一部 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别是在种植设 计方面。 • 在坡地升高的地方,改变了原来的道路,作成大 片的草坪,林木自由的种植。
兰斯洛特·布朗
• 代表作:布莱尼姆宫、华威城堡和牛津圣约翰学院的花园, 此外还设计过许多乡村宅第的花园。 • 设计思想:1.彻底的打破花园与林园的界限,使得花园与 林园一体,成为真正的风景园 2.布朗更擅长用连片的树丛,或是用来造境, 或是用来遮挡边界以及不宜于入景的东西。 3.布朗更擅长于用水,终使水体在风景构成中 的作用,他善于利用地形的变化造成各种湖泊。 4.布朗追求景观的和谐与洁净,将它认为有碍 于景观的村庄、农舍等等统统拆除。
ov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
的影响甚深,英国风景式花园的两大要素——田园牧歌风 格和优美如画风格——都为他所用,前者成为他公园设计 的基本模式,后者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裕。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 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 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 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中外名园6-1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山坡地形要改造,一般是修筑几层整整齐齐的 台地。不过,台地依然顺应地形,所以,不论山坡 多么陡,正如格罗莫尔说的,“花园覆盖在上面, 就像给人穿上一件合身的衣服”,花园“不是造出 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所谓地形,还应包括土层的厚薄,是否宜于植 树;也包括水源的丰欠,水头的高低。山坡地造成 水的流动、喷薄、飞溅,并可以利用水头落差造成 种种水嬉,这是建筑师喜爱在山坡上造园的一个重 要原因。
确实,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上半叶,意 大利园林艺术大盛的时候,文艺复兴以“神气 活现的房子”为代表的建筑艺术高潮已经过去 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急用先造,园林总要落后 于城市府邸;一方面也确如培根说的,造园艺 术显见得更完美,它总要在文化更加精致、生 活更加闲暇的时候才能达到高潮。
不过,意大利造园之极盛于16世纪下半叶和 17世纪上半叶,有另外更重要的原因。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是由于城市经济 繁荣,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但是15世纪的一系列事件, 使意大利的城市经济衰落了。工业和商业资本转向购 买土地,一部分资产者转化为土地贵族,同时,“城 市劳动者大批被赶往农村,使园艺式的小规模耕作, 有了一次空前未有的高涨”。
第一类主要是由平台、栏杆、台阶、雕饰这 些石作和植坛、树木、林阴路等等造成的,第二 类主要靠陡坡上的流水。
石作包括台阶、平台、挡土墙、栏杆、廊 子或亭子等等,此外还有花盆、雕像和各种喷 泉。这些要素是建筑向花园的延伸和渗透,同 时,它们把主建筑物跟花园“锁合”在一起。 这些石作里,台阶的装饰性最强。
山坡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远眺。
不论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花园本身的艺术 都要完整,构图一丝不苟。
意大利人把花园看作是别墅四外的大自然 跟建筑物之间的过渡环节,自然和建筑在花园里 相遇、相渗透、相吸收。它要在二者之间平衡, 既要有自然的特点,又要有人工的特点。
外国造园艺术

外国造园艺术古罗马的造园艺术造园要素:树木花卉、植坛草坪、喷泉、雕像、绿荫道、“绿色雕刻”类型:1.城市住宅院落式花园特点1.周围环绕柱廊敞厅与花园渗透2.以明渠、水池、喷泉为中心的对称格局'目的:为贵族文人取乐享用代表:品巧山“花园山”2.郊区花园别墅要素:柱廊、雀笼、花架、水、植物特点:1.选址环境优美,主建筑外向——欣赏自然风景 2.建筑与自然花园关系密切,通过绿棚、廊子、折叠门相互渗透 3.景色多样化 4.重视生活情趣、精致 5.植物与水调节小气候代表:阿德良离宫、塔斯干别墅、哈德里安庄园目的:为文人隐居,感受生活意大利造园艺术15世纪文艺复兴 16、17世纪下半叶极盛主要理论家是阿尔伯蒂类型:1.郊区别墅型(主)——消闲乡居别墅花园其他类型:城市府邸型、供公众节庆活动、农庄管理中心的选址:1.离城市不远,可享受城市的方便,又有乡村意趣2.环境要卫生3.自然风景要优美4.建在山坡上或在山顶上总之,别墅的选址,着重外向得景,但花园本身是内向的,有围墙,防御作用要素:树木、攀援植物、草地、溪流、喷泉、游泳池、石盆、岩洞、田园风壁画、廊子 ;亲切恬和的情趣,规模不必很大(法国花园是宫廷活动场所,气派、热闹、人多、规模大)特点:花园是几何式的(建筑式)1. 多建在山坡上,坡度较陡,别墅建筑物多在中间偏上一层平台,或顶层;造园在丘陵地——地形要改造(原因a.坡地造成水头落差形成各种水媳;b.可以远眺)2. 园林分为两个部分,外为林园,内为花园3. 别墅是对称的,其轴线是园林的对称轴线,水池、植坛和树木也是对称;4. 树林剪成方块、圆锥等叫做绿色雕塑;剪成拱门、廊道、拱券叫绿色建筑物5. 植坛用矮的常青树盘成规矩图案,卵石或碎砖做底衬6. 水池是几何,流水沿石盘一级一级落下成水帘,水是动态的7. 道路笔直,正交成直角8. 平台大台阶装饰着雕像和栏杆十七世纪下半叶手法主义、巴洛克艺术下的造园特点:园林更加人工化、过分造作1. 别墅建筑占构图中心位置2. 门前开三条放射形的大林荫道3. 绿色建筑物增添了绿色剧场成天幕、坐凳4. 植坛增加了曲线5. 有了压力喷泉6. 装置机关水媳7. 透视术十八世纪法国古典园林对意大利园林的影响十九世纪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影响花园作为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体现:A. 动态的:1)由里向外逐渐扩散,离建筑越远,几何形越强平台、栏杆、台阶造成2)花园和建筑仿佛从自然中生成(如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陡坡上的流水造成B. 几何式的布局:花园构图布局要完整;基本是对称的几何形、有中轴;植坛、道路是图案式的C. 三大要素的精心处理:石作:包括台阶、平台、挡土墙、栏杆、廊子等,白色石头,高低错落,用花盆、雕塑装饰常青树:冬青属或柏树剪成方正的绿墙和绿篱;植坛是剪成几何的黄杨和砾石组成的图案,叫“绣花图案” ; 园林里有丛林,树形完全自然,有老树;几乎只种常青树流水:水是动态的——链式瀑布和台阶式瀑布;喷泉 ;水风琴、水剧场、机关水媳代表:●佛罗伦萨美迪奇别墅庄园——没有突出的轴线,入口在横肋,建筑靠在一侧 蒂伏里的艾斯塔别墅——蛋形泉、百泉路、龙泉、水风琴泉、自然泉●评价:山坡、树木、水都非常夸张,达到极致● 朗特别墅(维尼奥拉)——中轴线让给水,主建筑一分为二在两侧●评价:十六世纪最优秀的园林● 法尔尼斯府邸(维尼奥拉)——链式瀑布在主建筑前●巴洛克艺术开始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巴洛克特征:高达建筑物显示富贵;矫揉造作;人工●压倒自然;三叉戟式道路;透视术● 迦兆尼别墅意大利园林与中国园林意大利不需要欣赏园林里的自然,而是要从园林欣赏四外的广阔大自然别墅在真山真水间,没必要模仿自然(中国:私家园林在城市里,为了慰藉对自然美的渴望,只好在园林里剪裁精炼,片面典型化自然)功能要点:1.把花园当做露天起居场所2.把花园当做建筑与四周自然间的过渡,建筑为石料,封闭(中国:建筑木料构造,门窗虚敞,玲珑剔透,易于花园穿插渗透,不存在过渡问题)意大利人的审美理想:思维方式穷究事物的内在规律,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表现在审美上就是把美看作是和谐,和谐的内部结构,即对称、均衡、秩序,可用简单的数和几何表达(中国的思维习惯是倾向于现象的直观,不求甚解,感性,满足于模糊的混沌)欧洲人在自然面前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不怕把人工技术性很强的东西装在花园里,重在炫耀它(中国的园林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步步退却)意大利的封建领主制度(中国的君主集权下的官僚统治)意大利的植物必须人化,失去它们的天然形态和性格(中国的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有它的性格)法国造园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自然经济庄园果园菜地中世纪起源:修道院花园形式:果园和菜地特点:1.水渠划分果园和菜地成方块 2.中央有水井,有棚架,种攀缘植物成绿荫 3.封闭、内向,提倡禁欲,不讲求美观影响:花园的胚胎在王公贵族的园子生长贵族园子的特点:1)追求天然野趣 2)转为外向,游览为主的花园 3)机械装置 4)回纹迷阵代表:嘎达纳的花园——多层台地、笔直的林荫道、外向评价:走到时间前面去了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上半叶加入意大利元素避世思想特点:1.哥特式到文艺复兴式构筑物,石头、建筑由小变大,成为重点 2.绣花式植坛,后期图案更丰富,雕塑做点缀 3.加入自然元素:岩洞、山崖(摹拟自然),拱券式结构,规模大 4.出现低微地台 5.出现开阔河渠、水池 6.笔直林荫道,功能式切割花园 7.没有摆脱实用的要求(a.几层台地中只有一层具观赏性b.各层台地没有联系c.园子与府邸没有统一构图)代表作品:布洛阿府邸的园子 ;伽伊翁府邸的园子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的第一阶段——唯理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建筑师杜贝阿、园艺家莫莱家族克洛德.莫莱的造园手法——把花圃划分成块,布置植坛,当做整幅构图,按图案布置克洛德被认为是法国绣花植坛的真正创造者,率先使用黄杨树组成绣花图样特点:1.专制王权加强 2.主次分明,严格对称,有明显中轴,使用柱式,风格趋向庄重 3.花园是纯粹观赏性的,与府邸统一构图 4.递减原则代表作品:圣日耳曼花园意义:杜贝阿和克洛德使花园成为富于变化、想象力、创造性的真正艺术,开始了追求壮丽、绚烂的倾向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的第二阶段,宫廷文化,歌颂路易十四理论家:布阿依索著作:《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1.强调花园丰富而有多样性a.地形多样性b.总布局多样性c.植物多样性 2.人工美高于自然美,人工美的原则:变化的统一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 3.重视花园的选址,将不同的地形组合起来 4.从高处观赏花园 5.直线和直角使林荫道“长而美”,结合圆形和弧形古典追求丰富和多变化 6.注重比例的应用7.注重绿色建筑物花园的建筑化8.注意水、雀笼、喷泉的运用园林特点——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1.规模大,尺度大。
外国造园艺术

古罗马的造园艺术造园要素:树木花卉、植坛草坪、喷泉、雕像、绿荫道、“绿色雕刻”类型:1.城市住宅院落式花园特点1.周围环绕柱廊敞厅与花园渗透2.以明渠、水池、喷泉为中心的对称格局'目的:为贵族文人取乐享用代表:品巧山“花园山”2.郊区花园别墅要素:柱廊、雀笼、花架、水、植物特点:1.选址环境优美,主建筑外向——欣赏自然风景2.建筑与自然花园关系密切,通过绿棚、廊子、折叠门相互渗透3.景色多样化4.重视生活情趣、精致5.植物与水调节小气候代表:阿德良离宫、塔斯干别墅、哈德里安庄园目的:为文人隐居,感受生活意大利造园艺术15世纪文艺复兴16、17世纪下半叶极盛主要理论家是阿尔伯蒂类型:1.郊区别墅型(主)——消闲乡居别墅花园其他类型:城市府邸型、供公众节庆活动、农庄管理中心的选址:1.离城市不远,可享受城市的方便,又有乡村意趣2.环境要卫生3.自然风景要优美4.建在山坡上或在山顶上总之,别墅的选址,着重外向得景,但花园本身是内向的,有围墙,防御作用要素:树木、攀援植物、草地、溪流、喷泉、游泳池、石盆、岩洞、田园风壁画、廊子亲切恬和的情趣,规模不必很大(法国花园是宫廷活动场所,气派、热闹、人多、规模大)特点:花园是几何式的(建筑式)1.多建在山坡上,坡度较陡,别墅建筑物多在中间偏上一层平台,或顶层;造园在丘陵地——地形要改造(原因a.坡地造成水头落差形成各种水媳;b.可以远眺)2.园林分为两个部分,外为林园,内为花园3.别墅是对称的,其轴线是园林的对称轴线,水池、植坛和树木也是对称;4.树林剪成方块、圆锥等叫做绿色雕塑;剪成拱门、廊道、拱券叫绿色建筑物5.植坛用矮的常青树盘成规矩图案,卵石或碎砖做底衬6.水池是几何,流水沿石盘一级一级落下成水帘,水是动态的7.道路笔直,正交成直角平台大台阶装饰着雕像和栏杆手法主义:(十六世纪中叶)1.反对研究和遵守表现对象时的客观法则2.艺术家要求自由、想象、独特新颖文艺复兴1.提倡客观法则2.表现真实的本质、要求职业技巧十七世纪下半叶手法主义、巴洛克艺术下的造园特点:园林更加人工化、过分造作1.别墅建筑占构图中心位置2.门前开三条放射形的大林荫道3.绿色建筑物增添了绿色剧场成天幕、坐凳4.植坛增加了曲线5.有了压力喷泉6.装置机关水媳7.透视术十八世纪法国古典园林对意大利园林的影响十九世纪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影响花园作为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体现:A.动态的:1)由里向外逐渐扩散,离建筑越远,几何形越强平台、栏杆、台阶造成2)花园和建筑仿佛从自然中生成(如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陡坡上的流水造成B.几何式的布局:花园构图布局要完整;基本是对称的几何形、有中轴;植坛、道路是图案式的C.三大要素的精心处理:●石作:包括台阶、平台、挡土墙、栏杆、廊子等,白色石头,高低错落,用花盆、雕塑装饰●常青树:冬青属或柏树剪成方正的绿墙和绿篱;植坛是剪成几何的黄杨和砾石组成的图案,叫“绣花图案”园林里有丛林,树形完全自然,有老树;几乎只种常青树●流水:水是动态的——链式瀑布和台阶式瀑布;喷泉水风琴、水剧场、机关水媳代表:●佛罗伦萨美迪奇别墅庄园——没有突出的轴线,入口在横肋,建筑靠在一侧●蒂伏里的艾斯塔别墅——蛋形泉、百泉路、龙泉、水风琴泉、自然泉评价:山坡、树木、水都非常夸张,达到极致●朗特别墅(维尼奥拉)——中轴线让给水,主建筑一分为二在两侧评价:十六世纪最优秀的园林●法尔尼斯府邸(维尼奥拉)——链式瀑布在主建筑前巴洛克艺术开始●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巴洛克特征:高达建筑物显示富贵;矫揉造作;人工压倒自然;三叉戟式道路;透视术迦兆尼别墅意大利园林与中国园林意大利不需要欣赏园林里的自然,而是要从园林欣赏四外的广阔大自然别墅在真山真水间,没必要模仿自然(中国:私家园林在城市里,为了慰藉对自然美的渴望,只好在园林里剪裁精炼,片面典型化自然)功能要点:1.把花园当做露天起居场所2.把花园当做建筑与四周自然间的过渡,建筑为石料,封闭(中国:建筑木料构造,门窗虚敞,玲珑剔透,易于花园穿插渗透,不存在过渡问题)意大利人的审美理想:思维方式穷究事物的内在规律,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表现在审美上就是把美看作是和谐,和谐的内部结构,即对称、均衡、秩序,可用简单的数和几何表达(中国的思维习惯是倾向于现象的直观,不求甚解,感性,满足于模糊的混沌)欧洲人在自然面前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不怕把人工技术性很强的东西装在花园里,重在炫耀它(中国的园林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步步退却)意大利的封建领主制度(中国的君主集权下的官僚统治)意大利的植物必须人化,失去它们的天然形态和性格(中国的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有它的性格)法国造园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自然经济庄园果园菜地中世纪起源:修道院花园形式:果园和菜地特点:1.水渠划分果园和菜地成方块2.中央有水井,有棚架,种攀缘植物成绿荫3.封闭、内向,提倡禁欲,不讲求美观影响:花园的胚胎在王公贵族的园子生长贵族园子的特点:1)追求天然野趣2)转为外向,游览为主的花园3)机械装置4)回纹迷阵代表:嘎达纳的花园——多层台地、笔直的林荫道、外向评价:走到时间前面去了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上半叶加入意大利元素避世思想特点:1.哥特式到文艺复兴式构筑物,石头、建筑由小变大,成为重点2.绣花式植坛,后期图案更丰富,雕塑做点缀3.加入自然元素:岩洞、山崖(摹拟自然),拱券式结构,规模大4.出现低微地台5.出现开阔河渠、水池6.笔直林荫道,功能式切割花园7.没有摆脱实用的要求(a.几层台地中只有一层具观赏性b.各层台地没有联系c.园子与府邸没有统一构图)代表作品:布洛阿府邸的园子伽伊翁府邸的园子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的第一阶段——唯理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建筑师杜贝阿、园艺家莫莱家族克洛德.莫莱的造园手法——把花圃划分成块,布置植坛,当做整幅构图,按图案布置克洛德被认为是法国绣花植坛的真正创造者,率先使用黄杨树组成绣花图样特点:1.专制王权加强2.主次分明,严格对称,有明显中轴,使用柱式,风格趋向庄重3.花园是纯粹观赏性的,与府邸统一构图4.递减原则代表作品:圣日耳曼花园意义:杜贝阿和克洛德使花园成为富于变化、想象力、创造性的真正艺术,开始了追求壮丽、绚烂的倾向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的第二阶段,宫廷文化,歌颂路易十四理论家:布阿依索著作:《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1.强调花园丰富而有多样性a.地形多样性b.总布局多样性c.植物多样性2.人工美高于自然美,人工美的原则:变化的统一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3.重视花园的选址,将不同的地形组合起来4.从高处观赏花园5.直线和直角使林荫道“长而美”,结合圆形和弧形古典追求丰富和多变化6.注重比例的应用7.注重绿色建筑物花园的建筑化8.注意水、雀笼、喷泉的运用园林特点——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1.规模大,尺度大。
园林艺术欣赏-欧洲部分

花卉装点。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物修剪,常用黄杨篱组成刺绣图案,使用花卉装点。
花园有明显的轴线,主轴线控制全园,为建筑轴线的延伸。 均衡、有序,人工美高 于自然美的平面图案式园林。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建筑基本形(平面) 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林
主要表现自然美 英国园林钟情自然之美,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 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形象。 创作手法是将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使之符 合于实际的用地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 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美国----开创公共景观的先河
奥姆斯特德(Olmsted)1822年 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被认为 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他 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 倡导者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活 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 发展。 他与合伙人在100多年前共同设 计了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普通 人生活景观的到来,他的理论和 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 运动的发展。
距今3000年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悬空园
意大利台地园
理水手法较过去丰富。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 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 ,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还 设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臵,甚至有意识 地利用水声构成音乐旋律。 装饰点缀的小品也极其多样,精致雕镂的石栏 杆、石坛罐、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 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良晶莹 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 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章节题库 外国造园艺术散论)【圣才出品】

第1篇外国造园艺术散论一、填空题。
1.世界造园从起源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这三大系统。
【答案】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解析】关于世界造园体系,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2.世界园林的四个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始阶段;农业经济古典园林时期;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代3.西方园林的形式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轴线、林木修剪、迷宫、喷泉【解析】西方园林的形式特点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帅,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迷宫、雕像、喷泉等。
二、选择题。
1.()的建筑和园林开欧洲建设的先河,直接影响着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风格。
A.古印度B.古波斯C.古罗马D.古希腊【答案】D【解析】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2.根据世界文化体系的不同,世界园林体系的主要类型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A.印度园林B.欧洲园林C.中国园林D.伊斯兰园林【答案】A【解析】世界园林体系,主要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的。
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的影响最大。
依据文化体系诸因素,并参考国内外有关园林体系划分理论与方法,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分别简称为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和中国园林。
3.欧洲传统的古典园林代表不包括()。
西方园林风格

2010-8-12
3
2010-8-12
4
西方园林艺术形式
► 形式很多,大到一个景区,古代皇帝的园囿或皇家园林,小到一家一户的私家花园。园林 虽然同建筑一样,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艺术门类,但园林的建筑是为了满足 人们向往自然,享受自然美的需要,其审美欣赏功能相比建筑更加突出。
2010-8-12
2010-8-12
17
► 西方造园艺术主要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代 表。它们的造园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显著地体现了 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有些艺术风格在几个世纪 中都占统治地位,有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2010-8-12
18
► 这种园林在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最为盛行,其代表作是亨利八 世(1491~1547)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兴建的罕普敦府邸(1515~1530)。
► 城堡的鸟瞰图。
Chambord城堡鸟瞰
2010-8-12
21
城堡的右边是一个小教堂。
2010-8-12
22
城堡的塔楼设计很是精美和壮观。
2010-8-12
23
从双螺旋的楼梯登上塔顶,这两个螺旋壮的楼梯尽管交错 上升,但彼此却相互隔绝不可相见
2010-8-12
24
► 从塔楼上向远方眺望,可 以看到城堡前那笔直的大 道和浓密的森林。
2010-8-12
31
(2)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 政体的图解。
宫殿或者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 笔直的林荫道通向城市,后面紧挨着它的是花园,花园外围 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府邸的轴线贯穿花园和林园, 是整个构园的中枢,在中轴线两侧,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应, 对称地布置次级轴线,它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 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
世界各国别墅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世界各国别墅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世界各国别墅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景观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下面整理了一些别墅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一起来看看吧!(一)欧洲勒·诺特古典园林景观形式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 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
中国称之为古典主义园林。
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在法国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
在中国的圆明园,由于乾隆皇帝的猎奇,也建造了模仿法国园林的西洋楼。
追溯一个世纪以来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无论哪种风格都对现代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园林景观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众多的设计风格,产生了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派。
1、法国现代园林风格法国现代园林风格最初体现是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人们看到了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园林,代表作为建筑师斯蒂文斯设计的用十字形截面的支柱和巨大抽象的混凝土块的组合铸就的四棵一模一样的红色的“树”,以及由古埃及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Garden of Water and Light)。
展览揭开了现代景观设计新的一幕。
法国现代景观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规则式或自然式的束缚,采用了一种当时新的动态均衡构图,具有强烈的几何性,但又不是抽象统治下的静态平衡,是不规则的几何式的体现。
2、现代巴洛克风格现代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曲线。
该风格代表人物是巴西的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
他的作品扩展了古老的花坛的形式。
他设计的曲线的花床,如同一支包含水分的画笔在大地上画出鲜艳的笔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专题报告课程名称《园林史》专业年级09园林组号01姓名陈嗣谦黄欢柯金助杨瑶煜学号0950504007 09605040240950504007 0950504046教师王敏华总成绩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2011年09月30 日《外国造园艺术》简介:《外国造园艺术》是一部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学术专著,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外国造园艺术的四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及伊斯兰国家的园林,阐明了它们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各种造园艺术的内在规律,并对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作了可谓是穷根究底的研究。
作者陈志华教授是清华大学研究外国古代建筑史的著名学者。
其文笔优美,以轻松风趣的笔调畅谈造园艺术,可谓别开生面。
章节系统:意大利造园艺术法国造园艺术勒瑙特亥和古典主义造园艺术英国造园艺术伊斯兰国家造园艺术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章节一:外国造园艺术散论本章节介绍了外国对于“园林”的定义——“引诱人修心养性,争取到里面去过逍遥日子的天堂,正是一所园林。
”“天堂”一词来自古希腊文的paradeisos,古波斯文pairidaeza,意为“豪华的花园”。
其中笼统介绍了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园林风格的形成和差异,不同造园风格的联系和影响,以及其历史发展。
阐明了它们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各种造园艺术的内在规律。
最后到现在城市公共园林的转变和发展,重视公共园林和绿化对生态效应,绿化植物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提高舒适度等功能。
园林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了它的科学性。
章节二:意大利造园艺术本章节全面系统介绍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
而在这之前,率先介绍了古罗马的造园艺术。
书中介绍了古罗马造园艺术的风格特征,将其概括为四大类型,作者根据不同类型举例详尽介绍了各自的特点:(1)山青水秀、风景秀美的宫苑园林,(2)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的花园别墅园林,(3)三进院落庭院布局的中庭式庭园(柱廊园),(4)公共休憩娱乐用的公共园林。
花园别墅是古罗马真正的园林,其基本特点有:(1)花园别墅造在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里。
(2)建筑物和花园关系密切,通过绿棚、廊子、折叠门等等的过渡,互相渗透。
(3)力争景色多样化。
(4)很重视亲切而细腻的生活情趣。
(5)植物和水是造园的两大要素。
意大利造园艺术继承了古罗马造园艺术传统。
14世纪,基于文艺复兴特有的那种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古典文化的仰慕。
意大利造园艺术渐渐复苏。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
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
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
重视水的处理。
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
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
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
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新的变化。
这时期的园林追求新奇、夸张和大量的装饰。
园林中的建筑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率地位。
林荫道纵横交错,甚至应用了城市广场的三叉式林荫道。
植物修剪的技巧有了发展,“绿色雕刻”的形象更复杂。
绿墙如波浪起伏,剪树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绿色剧场(由经过修剪的高大绿篱作天幕、侧幕等的露天剧场)也很普遍。
流行用绿墙、绿廊、丛林等造成空间和阴影的突然变化。
水的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利用水的动、静、声、光,结合雕塑,建造水风琴、水剧场(通常为半环形装饰性建筑物,利用水流经一些装置发出各种声音)和各种机关水法,是这时期的一大特点。
比较著名的实例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1598~1603)和迦兆尼别墅。
章节三:法国造园艺术本章节全面系统介绍了法国独特的造园艺术。
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艺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而这时期的园林正是法国造园艺术的代表。
其中凡尔赛园林和浮-勒-维贡园林最为杰出。
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经营处于低级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
12世纪以后,法国领土扩大,王权增强,巴黎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为豪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6世纪上半叶,继英法战争之后,伐落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虽然他们的远征失败,但接触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并受意大利文化影响深刻,对造园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在花园里出现了雕塑、图案式花坛以及岩洞等造型,而且还出现了多层台地的格局,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园林艺术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建筑上,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园林的观赏性增强,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园林的布局以规则对称为主,这一切主要是由于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在建筑师木坝阿和园艺家莫莱家族的影响下,法国造园从局部布置转向注重整体布局,并且也有运用题名、图象表达思想的记载,这与我国园林中应用景题、对联等似有同功之处。
可见,这时园林的创造力、表达力明显增强。
17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勒诺特尔,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在这章节中,作者大篇幅详尽介绍了浮-勒-维贡和凡尔赛园林,尤其是凡尔赛园林,尤为详尽。
章节四:勒瑙特亥和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成熟的作品,对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
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
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瑙特亥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法国的园林艺术在它的代表作是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建于1656~1671)和凡尔赛宫园林,创作者正是勒瑙特亥。
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
这时期的园林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沿革法国园林萌芽于罗马-高卢时期。
在中世纪,园子附属于修道院或者封建主的寨堡,以种植蔬菜、药草、果木为主。
园子由水渠划分为方块的畦。
水井在园子中央,上面用格栅建亭,覆满葡萄或其他攀缘植物。
有用格栅构造的拱架覆在小径上,以攀缘植物形成绿廊。
园子一侧有鱼池,偶尔有鸟笼。
章节五:英国造园艺术本章节全面系统介绍了英国造园艺术。
欧洲的造园艺术,有过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就是英国。
英国造园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例外。
英国早期园林艺术,也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但由于唯理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化在英国的根子比较浅,英国人更崇尚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所以,造园上,他们怀疑先验的几何比例的决定性作用。
进入18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
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
全英国的园林都改变了面貌,几何式的格局没有了,再也不搞笔直的林荫道、绿色雕刻、图案式植坛、平台和修筑得整整齐齐的池子了。
花园就是一片天然牧场的样子,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自然形态的老树,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
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断碣等,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时光流逝的悲剧性。
章节六:伊斯兰国家的造园艺术本章节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伊斯兰国家的独特造园艺术。
伊斯兰艺术是一种受宗教影响很大的艺术形式,超越民族,人种,地域,国界,具有广泛影响。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阿拉伯人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较为严整的园林风貌,发展成为了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
波斯古典园林的个体特征,与其地域环境、历史沿革和宗教习俗等都有着密切联系。
水、凉亭、绿树荫是庭院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印度的造园艺术,从伊斯兰教徒715年占领印度西北部,建立统治之后,也逐渐阿拉伯化。
印度的阿拉伯式园林的盛期是16、17两个世纪,那正是莫卧儿帝国时期,其代表园林是夏利玛尔园。
同时,陵墓在花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泰姬陵(The Taj Mahal)是其典型代表。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伊斯兰教对于伊斯兰世界的社会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伊斯兰文化是一种既有强烈的共同点而又闪耀着杂色异彩的文化,伊斯兰世界的建筑、庭园也是这样,它们都有很容易识别的伊斯兰文化特征的一般性格。
在伊斯兰世界里,建筑、庭园的功能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方方面面都反映出伊斯兰教教义的要求,折射出伊斯兰特有的美学思想。
所以在伊斯兰宗教建筑和非宗教建筑中均可看到水空间。
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
其辐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东,还远到印度,中国和欧洲。
全球各地都有不少的清真寺便是明证。
章节七: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欧洲的近代造园艺术,16世纪时在文艺复兴期的意大利兴起,到巴洛克时期而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