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理论及其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靠性理论的发展历程

•可靠性的准备及萌芽期

–上世纪30~40 年代期间开始形成可靠性概念,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德国和美国

•可靠性理论的兴起及形成

–20 世纪50 年代初,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不可靠的电子设备不仅影响战争的进行,而且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以1957 年发表了第一份可靠性研究报告《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为标志

•可靠性理论迅速发展阶段

–上世纪60 年代是美国航空及航天工业迅速发展的年代,故被称为“宇航年代”。以《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的颁布

为标志

•可靠性工程深入发展的阶段

–航空、航天及军事装备的需求

•技术的深入发展

•广泛的工程应用

4、目前可靠性工作的反思

•难以制定有效维修保障方案

–由于可靠性工作结果的输出对故障的预计或分析的

故障信息不准确,使得难以制定有效的维修和保障

计划,比如会出现“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的情况,

保障资源的配备也困难。

•仅根据内外场故障数据的统计推断是不够的。

•必须在可靠性数学基础上,强调对可靠性故障物理学的研究,发展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技术,以充分了解产品的故障模式、故障机理和故障位置等信息,才能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这些潜在故障的发生,并对产品可靠性进行有效设计和正确评价。

器件对电子设备,其故障可能发生在器件内部

元器件-PCB的互连位置等处。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故障模型模型基本输入:产品设计信息、局部位置的应力历程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1、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理论基础

•产品强度分布-双峰模型

使用初期:早期故障率较高

稳定期:故障率最低,随机性;

寿命后期:故障率也会高,故障主要是由疲劳导致;

早期故障不能用传统的晚期故障可靠性模型来解释。

解释早期故障的强度分布也不能解释晚期故障特性;

一种简单统计分布不能完全解释浴盆曲线。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障机理。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响应面界限图

多学科优化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ACEL

2、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分析设计方法

•几种有效的现代可靠性设计方法

–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建模和仿真分析

•确定寿命期工作和载荷条件-环境和工作载荷预计

•确定产品的设计信息-可靠性虚拟样机

•按照应力损伤的途径对潜在故障进行分析

概率分

产品最小无故障工作时间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