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二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合集下载

论德国二战失败的必然性

论德国二战失败的必然性

245百家论坛论德国二战失败的必然性高培源翔云中学摘要:德国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失败是必然的,并且造成其失败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层面,本文主要针对德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国;二战;失败;原因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德国凭借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连续征服了波兰以及欧洲的很多国家,但是其军事优势还是随着时间的消耗逐渐殆尽,尤其是随着英美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之后,将欧洲战场开辟出来,更是急剧的扭转了战局,使得德国从1944年之后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现象。

德国从一开始发动战争时候的势如破竹,到最后的溃不成军,在战争中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说其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本文对德国二战失败的必然性予以分析。

首先是德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它的战术手段的单一性,在面对不能短期取胜的战争时具有先天弱势。

在与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对比中,虽然二战初期德国的实力强悍,德国的经济总量和工业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鼎盛时期所占比例超过世界总量的20%,钢铁以及煤炭等各项工业均处于世界前列,在军事实力也具备和美国匹敌的实力,但是德国的军事潜力与反法同盟相比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不足)、国土战略纵深浅、GDP 总量与美国相比有重大差距,资源自给差(德国本土严重缺乏石油、煤炭资源)等等实际问题,都导致德国的战术是围绕“快速取胜”开展的,基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战,既是德国取胜的法宝,同时也为它的失败买下伏笔。

从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开始到1940年,德国已经征服了西欧大陆中的很多国家,比如法国、荷兰、丹麦、挪威等,这些欧洲国家都具有地域小平原多等适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进攻的特点,所以此时德国一帆风顺,但是英国就没有那么顺遂了,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相隔英吉利海峡,不进行艰苦的海上以及登陆作战很难真正取胜,同时英美与德国的海空实力对比,使得德国无法短时间取胜英国,陷入僵持的泥潭。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为什么会战败?他们究竟输在了哪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为什么会战败?他们究竟输在了哪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为什么会战败?他们究竟输在了哪里?作为二战期间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希特勒有一个深入骨髓的错误认知,那就是低估了苏联的军事力量和战争潜力,同时又高估了美英盟军的作战能力。

如果抛开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这个错觉直接影响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部署和兵力使用,也最终导致了德国在1942年就已经基本输掉了战争。

其实这与希特勒固有的种族主义思想完全挂钩,他崇尚日尔曼人至上、央格鲁撒克逊人次之、斯拉夫人最低等的谬论,所以每每在战争的重要节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这个征候在德军高歌猛进的1940年就显露出来了,那就是叫停了古德里安装甲军的跟踪追击,在敦刻尔克放跑了30多万英国远征军,这几乎是当时英国现役的全部野战力量。

关于敦刻尔克的“奇迹”,军史学家给出了许多解释,比如希特勒幻想以此换得英国求和、保存装甲部队实力、担心步兵和后勤跟不上等等理由。

然而这些理由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希特勒高估了英国远征军的抵抗能力,如果他知道英国人已是惊弓之鸟、知道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解决之,那么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就不会接到那道奇特的命令,33万英军大部分肯定得束手就擒。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犹豫再三后签署了第16号指令,决定实施入侵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然而根据龙德施泰特在战后受审时的证词,可以发现希特勒对登陆英国是严重缺乏信心的,这不仅仅是“旱鸭子本能惧水”的原因,还有其对英国陆军实力的盲目高估。

龙德施泰特的原话是:“入侵英国的计划完全是胡来,因为没有足够的船只,我们把整件事情看作是开玩笑,我觉得元首从来没有真的打算入侵英国,他没有没有足够的勇气,他肯定希望英国会求和”。

在希特勒的影响下,陆军参谋总部判断英国陆军至少还拥有20个有“战斗价值”的野战师,在这样规模的兵力下,如果德军不能第一波登陆10个精锐师以上的部队,必然遭到英军的有力反击而被赶下大海,希特勒预计完全击败英军需要登陆40个师的总兵力。

试论纳粹德国战败的_美国因素_杨晓杰

试论纳粹德国战败的_美国因素_杨晓杰

试论纳粹德国战败的/美国因素0p杨晓杰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表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的正式参战,是导致纳粹德国覆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美国因素0始终是希特勒德国在制订和实施其侵略计划时必须考虑和难以回避的重大难题之一。

研究并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在冷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下,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问题不无裨益。

关键词:纳粹德国;战败;/美国因素0中图分类号:E10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2002)02-0125-135五十多年前作为轴心国集团核心的纳粹德国的无条件投降,表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天平已完全倒向了反法西斯、反侵略的盟国一边。

疯狂推行极端冒险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德国战败的原因很多,但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的正式参战,无疑是导致纳粹德国覆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纳粹德国在制订和实施其侵略计划时是如何考虑和处理这一事关德国侵略计划的成败乃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德国生死存亡的/美国因素0的,美国对于纳粹德国奉行的在1941年底前对美忍让克制的主动避战政策作何反应,美国的行动与德国战败又有什么关系等。

本文拟根据有关史实,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析。

一、美国在纳粹德国侵略计划中的地位德国法西斯战争罪魁希特勒,是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冒险者,冒险发动战争是他的阶级本性的突出表现。

希特勒企图通过战争达到统治欧洲和世界的目的。

他制订的侵略计划,我们从被称为纳粹扩张/蓝图0的5我的奋斗6一书,从1928年希特勒的5第二本书6,以及纳粹德国的一系列秘密指示、侵略方案和行动中,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建立一个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0作为核心。

这主要是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波兰的但泽走廊等有大量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其次,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以此作为称霸世界的基础;第三,向海#125#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世界。

一言以蔽之,就是/先大陆,后海洋0¹。

二战的影响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倒台

二战的影响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倒台

二战的影响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倒台二战对整个世界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倒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残酷的统治方式曾经威胁了整个欧洲的和平与秩序。

然而,最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纳粹德国最终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本文将探讨二战对纳粹德国崛起和倒台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导致纳粹德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

纳粹党利用了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情绪,提出了恢复国家经济和重建德国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

希特勒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扩大国内工业生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地改善了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纳粹德国迅速耗尽了战争所需的资源,并且不断地投入大量的军费。

德国逐渐陷入了物资短缺的困境,生产力逐渐下降,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苦。

这加剧了德国人民对纳粹统治的不满,逐渐削弱了纳粹党的统治基础。

二、军事因素军事因素是影响纳粹德国崛起和倒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纳粹德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侵略性扩张的政策在二战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成功地占领了波兰、法国等国家。

这些军事胜利进一步强化了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提升了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在德国社会的声望。

然而,随着战争进一步的发展,德国军队开始遭遇越来越大的抵抗和挫败。

在东线战场上,苏联部队的顽强抵抗和纳粹对苏联的侵略战争的过度拉长,使得纳粹德国逐渐受到了困扰。

此外,盟军的诸多军事行动和空袭,如英国皇家空军的“大轰炸”行动也使得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最终,纳粹德国无法承受长期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战败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三、国际因素国际因素在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倒台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二战爆发前,国际社会对纳粹德国的扩张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各国都希望通过妥协与纳粹德国保持和平。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孙子兵法》中一句话说出了原因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孙子兵法》中一句话说出了原因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孙子兵法》中一句话说出了原因提到二战的纳粹德国,我想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战争前期,德国一系列漂亮的闪击战,搞掉“纸老虎”波兰,吃掉宿敌法国,堪称人类军事历史的典范。

但是,当面对在东面的“北极熊”的时候,似乎德国就有些力不从心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德国的失败呢?实际上,在苏德战争的初期,对德国还是非常的有利的,由于德国的突然宣战,苏联反应不及时,导致德国一度逼近了苏联的首都,但是,当时的德军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战争初期,德军10天内就在苏联领土上推进了600公里,但是,在这些被德国人占领的土地上,德军很难对这些土地实行有效的管理,当时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龙德施泰特向希特勒建议,应该暂停进军,消化已获取的领土,用外交斡旋为德国争取更多的时间,等消化完了,国际社会说啥都晚了,赢家最后一定是德国。

可以说,这是一个出于老辣军事战略家眼光的良策,(网上很多人都认为德国人的失败来源于没有迅速攻下莫斯科所致)。

龙德施泰特向希特勒的建议,大概就是和苏联暂时停火,巩固已经占领的苏联领土,进行外交上的斡旋,先消化了已经占领了的土地,逐步蚕食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但是,这个建议却被希特勒拒绝了,当时的德军统帅部可以说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只要攻占了莫斯科,苏联人就会像法国人一样,在自己的首都上插上白旗。

可是,德军统帅部却忘记了斯大林和丘吉尔一样,都是一个拒绝妥协的人,于是,不顾一切的德军依旧向莫斯科发起了进攻,最终,却遭遇了惨败。

在《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被中国所有军事家所认同的话:“兵贵胜,不贵久。

”大意就是,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如果陷入了持久战的话,那么即便取得了胜利,对己方的损失也是非常的大的,君不见汉武帝北击匈奴,却使大汉王朝有亡秦之危乎?。

德国在二战中迅速败亡的两点原因

德国在二战中迅速败亡的两点原因

德国在二战中迅速败亡的两点原因
石建华
【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1)0z1
【摘要】德国法西斯在其发动的二战初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横扫大半个欧洲,势力猖獗鼎盛一时,但却很快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德军战略部署和后勤补给能力两个方面作抛砖引玉之分析.
【总页数】2页(P5-6)
【作者】石建华
【作者单位】江口县民族中学,贵州,江口,55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19
【相关文献】
1.二战初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 [J], 佘平
2.论法国在二战中迅速沦陷的原因及对同盟国战略的影响 [J], 吴岩
3.浅谈瑞士在二战中避免被德国入侵的原因 [J], 曹令军
4.二战中闪击战思想盛行于德国的原因 [J], 赵全华
5.浅议二战后日本与德国所处国际环境之差异──兼析日本朝野泛起否认二战罪行逆流的原因 [J], 林凤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

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首先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直接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

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

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人设直接崩塌。

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八、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

再来看一下德国比较显著的失误:1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的失误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

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

当时德军的设想是:夺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切断伏尔加河的交通命脉,夺取巴库油田,乌克兰的小麦和顿吧斯的煤。

再向东北迂回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弯与日本会师印度洋。

按照德军的要求,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战计划,代号“勃劳”。

德国的战略错误二战败因

德国的战略错误二战败因

德国的战略错误二战败因二战期间,德国在整个欧洲战场上表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优势,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德国的战略错误被认为是导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德国在二战中的战略错误及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1. 侵略行动的决策错误德国发动二战的一项重大战略错误就是错误地估计了战争的长期持久性和战略资源的需求。

在战争初期,德国实施了闪电战的战术,取得了一系列迅速而有力的胜利。

然而,德国领导层未能正确预测到战争会变得漫长且资源消耗巨大,过度依赖于速战速决的策略。

这导致了德国在兵力、物资和经济方面的短缺,并最终削弱了其在战争中的实力。

2. 东线军事战略错误德国在东线采取的军事战略也是其二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国在1941年发动了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企图迅速击败苏联并占领其领土。

然而,德国未能充分考虑到苏联的人口和资源优势,以及俄罗斯广袤辽阔的土地带来的战略难题。

德军在入侵初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随着战线的拉长和战争的持续,德军逐渐陷入苏联广阔的领土中,面临着长期战争的消耗。

此外,德国未能正确评估苏联的军事潜力,未能做好对东线的充分准备和物资供应,使得德军最终无法实现其战略目标。

3. 军事资源的分散错误德国在二战期间还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就是过于分散其军事资源。

德国在战争中参与了多个战场,如西线、北非和东线,但未能合理分配和调动军事力量,导致了战场间的人力、物资和指挥资源的过度分散。

这使得德国的军事实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各个战场上失去了主动权。

此外,分散的军事资源也增加了后勤补给和指挥调度的困难,给德军的作战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不顺利。

4. 忽视对内反对力量的处理德国的战略错误还表现在其忽视了占领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

在德国占领的国家中,许多地方存在着抵抗组织和地下军事力量,他们不断对德军进行袭击和破坏。

然而,德国未能有效地对这些反对力量进行处理,既过分依赖镇压和恐怖手段,又未能得到占领国民众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二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二战初期德国在1939年闪击波兰后,接着横扫了丹麦,比利时,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然后绕过马奇诺防线占领了法国,基本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战争初期德军创造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在结束时,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

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前思想准备不足
在战争之初,希特勒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由于初期闪击战的成功),为使飞机产量增加,以至下令禁止研制四发远程轰炸机,致使在不列颠空战,及后期东线的苏联战争中,德军轰炸机航程过短,无法飞到英,苏后方,对两国的军工业实行轰炸,使两国在战争时的武器产量更为巨大。

二、多个战场同时作战,战线拉的过长
西欧战场:德国在1939年闪击波兰后,接着横扫了丹麦,比利时,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然后绕过马奇诺防线占领了法国,基本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战争初期德军创造了不可战胜的神话。

西线:不列颠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证明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证明了防空的战略意义。

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1]。

北非地中海战场:北非的意大利军队节节败退之时,果断将隆美尔将军的非洲军团送上前线,却未能将英国插到非洲军团补给线的马耳它攻陷,使非洲军团的补给产生问题,并且由于拨给北非的兵力过少。

直接导致了隆美尔不到5万人的军队与蒙哥马利将近20万军队的遭遇,导致北非战线失败。

苏德战场:在北非与西线的战争未结束的情况下,急于执行巴巴罗萨的对苏联入侵计划,导致战线拉长,兵力不足,军备供应不上。

更没有预料到苏联严寒的冬季。

三、决策失误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也是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决策失误的地方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挥不当
敦刻尔克战役中,希特勒在敦刻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约34万英国远征军,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苏德战争中,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本来就因为在巴尔干战役中耽误了五周左右进攻俄国的宝贵时间)这时德军又犯了一个可能是事关全局的错误。

德军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基辅战役从盛夏打到秋初,德军虽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北路列宁格勒却没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却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这是第一个错,在古德里安及冯包克元帅把部队调整好准备攻打斯大林格勒时,希特勒却要他们拿下乌克兰的油田,至使攻打斯大林格勒时拖后了两个月而进入雨季使部队进攻速度减缓,使得苏军赢得了时间,最后在斯大林格勒准备完毕,最终导致战略的失败而至使东线战败。

在德军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时,德军发动了对英国的空中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在接连不断的轰炸中损失殆尽。

但英国空军也不时抓住机会对柏林实施轰炸,虽然英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对德国造成的损失微不足道,但却在一次偶然的行动中挽救了皇家空军。

在一次夜袭行动中,英国空军轰炸了柏林市中心,而这次轰炸恰是苏联官员访问柏林的期间,希特勒大为恼火,发誓要十倍,上百倍的奉还,命令空军停止对英国空军基地的轰炸,改而轰炸伦敦等英国城市,虽然德国飞行员并不愿意改变计划,因为他们清楚不久之后就能成功消灭英国空军,但希特勒此时的面子胜于一切。

然而德国空军虽然给了英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却给了英国空军以喘气的机会。

英国空军得以壮大,在德军后来的行动中,德国空军损失严重,不得不放弃对英国的轰炸。

[1]
2、用人不当
敦克尔克一役,希特勒过分信任戈林的承诺,起初并未将地面部队用于进攻英法残部。

而是下令空军进行轰炸,却因为天气原因,空军部队迟迟未能出动,为英法赢得了撤退时间。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红军转入冬季攻势,当德军最高统帅部接到苏军发起反攻的消息后,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下令保卢斯撤出斯大林格勒,他几乎已经把元首说服了。

然而,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却向希特勒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空军有能力通过“空中桥梁”为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要多少有多少。

一年前在迭扬斯克包围圈中的成功空运纪录使得德军将领依然幻想通过强大的空军运输力量来维持第6集团军的战斗力。

事实上每天300吨的运输上限也无法满足每天700吨的需求,严
酷的天气条件和苏军强大的防空炮火使得德军的空中桥梁无法得以维系[3],但希特勒仍然支持戈林的计划,希特勒遂下令保卢斯坚守阵地,第6集团军必须留在斯大林格勒,导致了整个集团军被红军全歼。

3、错误的作战方式
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3]
四、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1、种族主义
二战时,德国的纳粹主义者声称世界历史中只有日尔曼人是最高贵的种族,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优劣种族间血统对血统、种族对种族的斗争史,当代日尔曼人是最优秀的人种,是被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高等民族,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的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

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纳粹推行的极端种族主义,杀死了600万犹太人,还处死了好几百万被称作“不受欢迎的人”,广树敌人,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2]
2、失去了占领国的民心
由于纳粹集中营的迫害,是许多国家的人由原来支持德国变成反对他,加快了他的失败。

例如:在苏德战争前期,德国能迅速的占领苏联,除去德国军事上的优势外,还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受苏联统治的人民的支持。

在东方,德国应消灭苏联,应除去它的古老的首府,应杀戮它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应大批杀死它的农民群众,使他们成为优秀种族的奴仆,这一政策使被占领区的数百万苏联人除了为自己的生存进行抵抗外别无选择。

情况原本可以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战争初期大规模的逃亡和投降表明,相当多的苏联人至少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是冷淡的。

如果希特勒当初为这些人提供的东西比斯大林给予他们的东西更多,他们原会以足够的人数作出响应,从而决定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但是,希特勒的为优秀种族获取“生存空间”的政策迫使整个东欧的斯拉夫人加入地下组织和游击队[2]。

德国这有一点变态的极端种族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五、背信弃义——对苏联作战
希特勒在发动战争之前,为了使苏联保持中立,让他更好的能调集部队进攻英国和法国,
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这只是表面的,进攻苏联早计划之中,对与这样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的,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而难成”。

德军进攻苏联完全是苏联人预想不到了,苏联人没有任何准备,就在德国500万大军向苏联发起进攻的前一天,苏联还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往德国运。

德军迅速占领了苏联大片国土,逼近莫斯科。

由于种种原因,苏德战争确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

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3]。

六、对自然环境估计不足
德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苏德战争的失败有很的关系,而苏德战争的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苏联的冬季寒冷程度考虑不周。

例如,在德军准备向莫斯科发动最后进攻的前一天,温度突然下降,德国境内反映到很迅速,立刻凑集了大量的棉衣等防寒物品运往前线,然而这批物资在运送途中不断遭到游击队的骚扰,以至于两个月后才到达前线。

德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在性能上优于苏军,但不适合在苏联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在莫斯科之战中,极度的低温使身着夏天军装的德军瑟瑟发抖,更糟的是,严寒使润滑油冻结,德军的坦克,卡车,大炮无法使用。

而苏军却拥有大量的棉衣,雪地伪装服,苏军的武器装备虽然设计粗糙,但适合在苏联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苏联的寒冬曾经在100多年前帮助俄国人打败了拿破仑的军队,如今又在同样的地方帮助苏联人打败了十倍于拿破仑军队的希特勒大军。

[4]
介于以上原因,不可一世的德国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纳粹德国的失败是注定,发动的一场侵略性的战争,首先从战争的出发点上已经输了,再加上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战场过多、指挥失误等人为因素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不了解,造成了最终的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