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腹腔镜下胃肠穿孔手术
急性胃穿孔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的临床分析

急性胃穿孔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选取院内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4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腹腔镜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同时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腹腔镜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Methods: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40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surger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patien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ared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Lapa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the effect is exact,not only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use of the clinic.Keywords: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clinical treatment;laparoscopy 前言:急性胃穿孔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配合课件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课件制作
课件内容设计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手术原理:介绍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原理和优势
手术步骤:详细讲解手术的各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分享手术技巧和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护理:介绍术后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课件制作技巧
01
内容组织:根据手术流程和操作要点进行组织,确保内容清晰、逻辑严密
01
视频演示:播放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手术过程
模拟操作:提供模拟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手术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互动讨论:让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理解和掌握
02
03
04
05
教学效果评估
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在胃穿孔部位进行缝合或修补,恢复胃壁完整性
胃穿孔:胃壁破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
手术适应症
胃穿孔:胃壁破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
01
胃溃疡:胃黏膜的溃疡,可能导致胃穿孔
02
胃癌:胃部的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胃穿孔
03
胃炎:胃黏膜的炎症,可能导致胃穿孔
04
胃出血:胃黏膜的出血,可能导致胃穿孔
02
图文并茂: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使课件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03
互动设计:设置问答、练习等互动环节,提高学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04
课件美化:使用合适的配色、字体、背景等元素,使课件美观大方,易于阅读
课件演示注意事项
演示速度:控制演示速度,保证观众能够理解
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标签: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或开腹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微创观念的普及,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
笔者所在医院外三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并与开腹手术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23~68岁,平均(39.2±4.5)岁,病程3 h~2 d,腹腔积液150~1 200 mL。
胃溃疡穿孔38例,十二直肠溃疡穿孔58例。
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腹腔镜组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取头高脚低位,于脐下缘做一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0~13 mmHg。
插入10 mm Trocar并在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明确诊断后左锁骨中线肋下缘2 cm置入10 mm Trocar,在右锁骨中线肋下缘2 cm置入5 mm Trocar。
吸尽腹腔胃内容物、渗液及脓液,并取穿孔组织送病理检查。
根据穿孔孔径、水肿程度行8字缝合或间断缝合。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胃肠道穿孔是指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的壁破裂,使其中的内容物进入腹腔内。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两种常见方法。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并操作器械进行修补穿孔处。
开腹手术则是通过一个较大的腹部切口将腹腔暴露出来,并操作器械来进行修补。
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胃肠道穿孔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由于小切口,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瘢痕小,恢复快。
由于操作时的微创性质,出血量也明显较少,术后疼痛感也相对较轻。
相比之下,开腹手术虽然可以提供更直观的观察和更充分的操作空间,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要同时考虑到胃肠道穿孔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人员的经验等因素。
对于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穿孔,开腹手术可能更为适合,因为它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更便于处理肠道的清洗、修复和引流。
而对于较为轻微的胃肠道穿孔,腹腔镜手术则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也发现,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群体,如老年人和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可能更好。
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更适合这些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都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有效方法。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胃肠道穿孔的严重程度来综合考虑,并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经验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疗效。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探讨目的了解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在近期临床上运用情况,总结联合使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经验。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医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4例。
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探查下进行手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开腹手术。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体会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全过程所用的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手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并发肺部炎症、穿孔修补地方呈现瘘口、术后出现脑血管阻塞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运用腹腔镜进行探查胃十二指肠穿孔,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标签: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穿孔往往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后出现,通常与体内的酶类物质及胃酸等相联系,临床上称为消化性溃疡,以往在进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手术时采取开腹的方式,如今,伴随着腹腔镜的问世,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操作越来越广泛,现在大多数外科手术均需要借助腹腔镜的探查,以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1]。
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本院从2011年4月~2013年6月选择近几年收治的患者108例对其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本院此期间进行诊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中,选择了10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4例。
对照组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在20~73岁,平均年龄为(43.2±3.1)岁;实验组中男37例,女17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为(46.2±4.1)岁。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胃穿孔与十二指肠穿孔的比例、其他常见并发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20例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20例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LI的:探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对20例胃肠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愈合佳。
结论: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较常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符合微创手术原则,直观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标签:胃肠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手术配合
胃肠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而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普外科得到广泛应用。
在开展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同时,我院自2012年1月一2014年1月共行腹腔镜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20例,均获成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5-75岁,平均48.2岁,其中十二指肠穿孔8例,胃穿孔8例,均以急性腹痛就诊入院,全部为餐后穿孔,穿孔时间4-36小时,入院后经腹腔诊断性穿刺及腹部平片证实为腹内空腔脏器穿孔,无幽门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史。
1.2术前准备
1.2.1于-木前准备
提前30分钟启动层流手术间空调开关,保持手术间温度(50-60%),手术间温度在23-26摄氏度。
1.2.2用物准备
备全麻所用药品、注射器、留置针等。
腹腔镜手术器械及常规布类、器械。
备好体位垫和约束带。
术泌泰液供台上擦拭腹腔镜镜头(以防进入腹腔雾化镜头)。
1.2.3腹腔镜准备
备腹腔镜设备一套,包括显示器、气腹机、冷光源,电凝机及吸引器。
将各机器的电源检查好,连接好备用,检查二氧化碳、钢瓶压力及气腹机性能。
1.2.4患者准备。
腹腔镜下单纯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下单纯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体会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诊断,镜下缝合穿孔、放置腹腔引流。
结果:12例镜下修补成功,1例因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腹。
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为1 h,术后住院时间为4~13 d,平均7 d。
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术中腹腔冲洗引流方便、彻底等优点,可以作为有条件医院的首选手术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手术;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普通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需急诊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有: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术、一期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穿孔修补加选择性迷走神经高位结扎术等。
本院通常采取电视腹腔镜下单纯修补术,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完全腹腔镜下治疗胃肠穿孔13例,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4~61岁,平均33.5岁。
有溃疡病史10例,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
穿孔至手术时间为1.5~6.0 h,平均2.5 h;穿孔直径为0.3~1.5 cm,平均0.7 cm。
病例选择标准:①具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膈下游离气体;生命体征平稳,能耐受麻醉及手术。
②无上腹部手术史。
③穿孔至手术时间不超过24 h。
④为良性穿孔,穿孔直径十二指肠<0.6 cm,胃<2 cm。
⑤无幽门梗阻及大出血。
1.2 手术方法前置胃管,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可头高脚低位,脐上缘或脐下缘小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12~14mmHg气腹,经脐切口10 mm 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镜全面探查腹腔,镜下直视分别于左右肋缘下3 cm处分别置入5 mm Trocar,分别放置腹腔镜器械,充分吸净食物残渣及渗液,探查穿孔位置、大小、范围、水肿程度,钳夹少许穿孔边缘组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胃穿孔实施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分析

胃穿孔实施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分析目的探究在胃穿孔治疗中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胃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胃穿孔手术治疗,探究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进行胃穿孔的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方案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探究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
结论在胃穿孔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进行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胃穿孔治疗中推广应用。
标签:胃穿孔;腹腔镜;治疗效果胃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诊病,近几年其临床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
胃穿孔的临床类型较为繁多,同时其主要是由于溃疡、癌变以及外伤导致[1]。
其临床治疗较为传统的方式是进行开腹治疗,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并且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临床亟需一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方法[2]。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胃穿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15~78岁,平均年龄为45.8岁,多有患者均在发病36h内进入本院治疗。
其中穿孔部位位于胃幽门管处的患者29例,位于胃窦前壁的患者21例,胃窦后壁的患者19例,胃小弯部患者9例,其他部位患者7例。
患者均无相应的溃疡病史,另外不伴有出血、梗阻症状出现。
在X影像检查以及胃镜检查确诊患者为胃穿孔。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分别42例、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穿孔部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腹腔镜下胃肠穿孔手术
目的对于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胃肠穿孔患者,患者的年龄为18~54岁,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1例,胃穿孔患者中胃窦部穿孔53例,小肠穿孔34例、十二指肠穿孔24例,还有回肠末端憩室自发穿孔。
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胃肠穿孔治疗,对于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并且采用随访的方式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腹腔镜下胃肠穿孔手术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7%,患者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腹腔镜下胃肠穿孔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腹腔镜;胃肠穿孔;手术
胃肠穿孔是一种急性腹部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的特点,造成胃肠穿孔的原因有外伤性穿孔、溃疡穿孔以及癌性穿孔。
胃肠穿孔的临床治疗对于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传统的胃肠穿孔临床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目前腹腔镜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
对于胃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而言,胃肠穿孔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直观性的特点,临床手术范围广。
本文对于腹腔镜下胃肠穿孔手术进行研究探讨,针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详细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胃肠穿孔患者,患者的年龄为18~54岁,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1例,胃穿孔患者中胃窦部穿孔53例,小肠穿孔34例、十二指肠穿孔24例,还有回肠末端憩室自发穿孔。
病例选择标准,在所研究的病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无腹部手术史,排除了癌症胃穿孔,对象的穿孔时间均在24h以内,并且穿孔的直径为0.5~
2.5cm。
研究的患者排除了免疫缺陷疾病以及严重臟器疾病的患者。
1.2方法将患者全身麻醉,并平卧位。
在患者肚脐上缘建立气腹,并且置入腹腔镜。
利用腹腔镜查找患者的病变位置,胃穿孔的病灶呈现出大网膜包裹并且有纤维素流出的症状。
找到穿孔位置后对病灶进行观察,决定trocar大小以及位置。
在第2穿刺点插入套管,并且置入抓钳,将小肠位置固定,选择穿孔位置切口,排出积气,显露病变位置,采用薇乔线行全层间断缝合裂口,逐层缝合切口后构重建气腹。
采用生理盐水清洗腹腔,不设置引流,缝合完毕后彻底清洗。
在行腹腔镜手术后进行常规抗炎处理,禁食,并且在肠胃功能恢复后拔出胃管。
1.3资料收集采取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术后进行观察,随访观察的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
随访过程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体征并且询问恢复情况。
1.4观察指标在对胃穿孔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感染情况、术后排气量进行观察,并且对疗效进行评价。
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手术的诊疗标准如下:患者的诊疗效果明显,并且无并发症,穿孔部位愈合,住院时间短为显效;而患者无皮下感染、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穿孔部位开始愈合,住院时间少于14d,为有效;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手术的总有效率为治疗显效与有效的总和。
1.5统计学分析将所收集的书籍输入SPSS13.0并且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胃穿孔治疗,其中治疗效果如下:①小肠穿孔手术的手术时间为45~50min,术中出血量为20~34mL;手术总有效率为96.3%,患者的住院7~12d,而且患者均在36h后恢复肠胃功能,1例患者出现幽门阻塞。
②胃窦部与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45min,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5~26mL,术后患者在36h后恢复肠胃功能,患者复查血象正常,术后住院时间为4~9d,手术的总有效率为98.6%。
③所研究的患者中有1例是乙状结肠穿孔,需要进行造瘘术,手术有效,患者手术时间为86min,且5d后拔出引流管,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2.2随访结果采取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术后进行观察,随访观察的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
在随访的过程中,患者无发生肠梗塞、肠粘连的并发症,而且患者的病情无反复,恢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以及预后效果好的特点,临床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取代传统手术,采用trocar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增加患者选择,并且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免外界对腹腔的感染,保持腹腔清洁,而且患者创口小,可以早期下床,安全性好。
采用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为:①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②明确急性腹痛原因;③患者血液流变稳定;④无腹腔镜应用禁忌症。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相关的生命体征符合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为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耐受气腹以及缺乏经验的手术者。
本研究进行的胃穿孔手术治理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手术切口大,易造成胃肠道干扰与神经肌肉损伤,而且因为术后的胃管留置时间长,导致患者术后痛苦。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能够有效的减小切口,腹腔清洗更直观彻底,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并且术后恢复快。
在针对胃穿孔进行的腹腔镜手术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以保障手术治疗有效率:①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可以采用缝合法与填塞胶封法,采用蛋白胶进行修
补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材料价格昂贵。
本研究中均采用缝合修补,因为溃疡穿孔存在瘢痕组织,因此需要稳准进针,采用外科结,并用钛夹固定。
腹腔镜的多广角视角能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腹腔内部情况,并且手术受到外界影响小。
②小肠及结肠穿孔处理,消化道穿孔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延误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病死。
在置入腹腔镜时,需要按照右上、左上、右下、左下的顺序进行盆腔观察,以防漏诊。
对于腹腔镜下难以完成的操作,可以采用切口进行手术。
目前腹腔镜已经广泛的用于胃肠穿孔临床治疗[2]。
在传统的胃肠穿孔手术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具备熟练的仪器使用经验,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腹腔内打结技术。
在进行胃、十二指肠穿孔缝合时,穿孔压力大,所以对于腹腔镜手术人员的要求更高[3]。
但是因为胃肠穿孔手术具有发病快、急性病的特点,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进行及时治疗,治疗时间要求短,因此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穿孔,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并且修补能够顺利完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小冬,胡昇庠,刘子君.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97-3998.
[2]郑宏伟.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171.
[3]谢东可,王晓晔,崔华雷.腹腔镜下治疗儿童急性胃穿孔36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5):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