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情况考察报告.docx

大学生创业情况考察报告.docx
大学生创业情况考察报告.docx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

可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创业初的一腔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与经验。

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都不断地对那些毅然走在创业路上的学子们以打击。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及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

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 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 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

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O 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

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 —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

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

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

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

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

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髙出76个百分点。

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

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

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

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

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

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 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

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

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仓〔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o

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

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

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

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

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

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

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

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 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

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 份有效样本。

其中男性占到675; 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 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

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 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

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o

在四川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

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近日披露的。

2009年,团成都市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00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 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o

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

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四川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06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

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

调查报告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 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

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政策的依存度较大,基于政府的组织号召、政策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

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政府部门申请资金。

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政策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毕业以后,**于2008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一一同校网。

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

**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到2011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 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 1万、5万元的占1?9%, 5万元以上的仅占0?8%o

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 %, 500、1000元的占101 %, 1000、3000元的占18%, 3000^5000元的占5%, 5000元以上的仅占4%。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

**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

总结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报告印证了林的感受。

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

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 —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

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报告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

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

惠朝旭说。

调查报告认为,目前的创业教育相对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讲座、演讲、选修课等理论层面,并且质量不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

调查报告因此建议,创业教育可以将市属高校和中职院校当成突破口,开设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创业夜校、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开展培训。

与高校建立创业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是应该依托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初创企业进行巡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同时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除此以外,有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比赛,应得到格外关注。团成都市委创业办公室的范才全特别列举了调查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参加过挑战杯、成都青年创业大赛、科技竞赛获奖的大学生中, 232%

正在创业,484%毕业后打算创业;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大学

生,正在创业的仅为9?2%o

调查报告建议,政府应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动员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并举办规模大、层次高的创业大赛,让大学生通过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