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文献综述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当今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
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对各类进出口企业来说,海铁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海铁联运实现的是运输方式的转变,即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
对港口而言,海铁联运增加了港口的货源和吞吐量,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
集装箱运输将是未来运输方式的主流。
而如何加快海铁联运的发展,拓展海铁联运市场,提升港口竞争力,成为了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 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龚耀军(2009)认为,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符合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而且宁波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条件,适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港口腹地的揽货需要,而其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还顺境争夺世界市场的要求。
方雯(2009)认为,中国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和4 万亿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会给海铁联运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
在如此政策支持下正是蓬勃发展海铁联运的最佳时机。
李琴(2009)认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海铁联运具有相当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产业链规模和交通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且发展海铁联运会给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2 国内研究现状2.1 国内现状我国学者方雯(2009)认为海铁联运在当前政策下发展恰逢其时,随着铁路运力、运作机制和设备口径衔接等问题的逐步解决,海铁联运将在中国得到持续蓬勃发展。
助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建议

助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汪志凯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17年第11期“一带一路”战略下,多式联运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1月,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多式联运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力争2020年多式联运货运量比2015年增长1.5倍,多式联运运量比重达到7.25%。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宁波而言,集装箱海铁联运关乎运输服务的转型提升,同时也是宁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构建港口经济圈的重要载体和辐射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重要论述,北仑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了口岸监管部门助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研究,并从自身角度有针对性提出助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经验欧美发达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较早,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运行较好。
国外海铁联运发展模式虽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都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揽货体系、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学习借鉴其发展经验,将有利于推进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
荷兰鹿特丹港具有高度发达的铁路集疏运系统。
港内拥有先进的铁路集装箱编组中心,列车可直接进入鹿特丹港口作业区。
2016年,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1240万标箱,其中海铁联运占比在14%以上。
德国汉堡港所有码头都有铁路支线。
目前,汉堡港的铁路集疏运占比超过30%,且近年铁路集疏运量稳步提升,年均增速达到1.5%。
美国洛杉矶港区内的主要集装箱码头都有铁路线。
为将港区与多式联运站及国家铁路网连接起来,洛杉矶长滩港建设了阿拉米达通道,长达32公里的铁路线从地下穿越市区,使铁路运输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40分钟。
同时,为提高运输效率,均采用双层集装箱列车。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于2009年起步,当年完成0.17万标箱,2016年海铁联运完成25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达到104%。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构想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构想作者:龚耀军来源:《集装箱化》2009年第09期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将其作为10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
此规划的第1条就是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发展多式联运。
宁波—舟山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符合中央的产业政策,也是实现“强港工程”,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宁波—舟山港以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与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形成覆盖全球的集疏运网络。
目前,挂靠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线已达211条,其中远洋干线114条,集装箱月航班数超过900班。
2008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举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前8强。
然而,宁波—舟山港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与港口的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滞后,加快推进海铁联运发展迫在眉睫。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如下:1.1符合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发展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培育国际集装箱物流市场,符合中央的产业振兴政策。
1.2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1.3适应国际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已成为国际港口重要的集疏运模式之一。
鹿特丹港、汉堡港、安特卫普港等港口的海铁联运集装箱比重达20%,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一些港口这一比重超过30%。
作为集装箱干线港,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定位是成为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重要枢纽和内陆货运的重要出海口,但其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却与这一定位很不相称。
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

( 二 )完善 的铁路 运 输 网络和 有 效的运 营模
式是 发展 海铁 联运 的 关键
海 铁 联 运 有 铁路 直 通 港 区和 非 直通 港 区两 种形式 ,铁路非 直通 港 区形式 由图 1中 的 1 、2 、
3 环节组成 ;直通港区形式 由 l 、 4 环节组成。
二 、国 内外海 铁联 运发 展经验 借 鉴
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瓶颈及 对策
应 晓红 ,龙建辉
( 1 .宁波城 市职 业技 术学院 外 国语 学院,浙 江 宁波 3 1 5 1 0 1 ;2 .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 究院,浙江 宁渡 3 1 5 0 4 2)
摘要 :通过 对宁波海铁联 运的现状 与需求分析 ,找 出瓶颈所在 ,并借鉴 国 内外的发展 经验 ,从 完善基础设 施 、培育经营者 、培育需求者、建设 市场运营机制和建设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提 出了宁波海铁联 运发展 的
良好 的交通 区位是 开展海铁联运的有利条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2 7
基 金项 目: 宁波 市哲 学社会 科 学课题 ( Z WT 1 2 0 1 9) 第一 作者简 介 : 应 晓红 ( 1 9 7 3 一) ,女 ,浙江 宁 波人 ,讲 师 ,主要研 究方 向 :物 流 、国际 贸易 等 。E - m a i l : y i n g x i a o h o n g @n b c c . C l 3
港直接由船舶运出, 或是货物 由船舶运输到达沿 海 海港 之后 由铁路 运 出 的只需 “ 一次 申报 、 一 次
查验 、 一次 放行 ”就可 完成 整个 运输 过程 的一 种
先 进 的综合 运输 方式 。…
( 二 )海铁联 运 系统 的各 组成 环 节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陈意

宁波—⾈⼭港港⼝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陈意宁波—⾈⼭港港⼝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培养院系: 市场营销系专业学位: 物流管理班级: 物流1003学号:作者: 陈意⼆○⼀三年⼗⼆⽉宁波—⾈⼭港港⼝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陈意(物流1003班)[摘要]作为位居全国第⼆的宁波—⾈⼭港,其港⼝物流发展具有区位、资源、集疏运⽹络和信息化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各种港⼝物流发展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信息共享和基础建设等多⽅⾯的原因,最后提出宁波—⾈⼭港物流发展对策。
[关键词]宁波⾈⼭港港⼝物流发展现状对策分析⼀、宁波—⾈⼭港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宁波—⾈⼭港所处的宁波市和⾈⼭市同属于长三⾓地区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其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依存度⾼。
2008年,长三⾓地区GDP共完成45800亿元,其中浙江省实现⽣产总值21486.9亿元,宁波市实现⽣产总值3964.1亿元,⾈⼭市⽣产总值490.25亿元,两市GDP总量合计占长三⾓地区总量的9.7%。
这种经济的强势地位为宁波—⾈⼭港的物流发展提出了货物运输需求,是其发展的基础。
宁波—⾈⼭港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宁波—⾈⼭港拥有⽣产泊位732座,是国内⼤型深⽔泊位最多的港⼝,在建的北仑四期、五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域以及⾦塘岛集装箱码头开发项⽬,更可靠泊超⼤型集装箱船。
宁波—⾈⼭港通江达海,沿长江可上溯⾄苏、皖、赣、湘、鄂、渝、川等省市,通过沿海向外可直达韩国釜⼭、⽇本神户、新加坡等港⼝,拥有国内、国际航运枢纽所应具备的地理优势。
优越的港⼝条件和区位优势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宁波—⾈⼭港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撑条件。
宁波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近2000家,注册资⾦80亿元,根据《宁波市现代物流系统发展规划》,全市正加快构筑以北仑物流园区为主体的“⼀主六辅”物流体系,加⼤对物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度,⼀⼤批船代、货代、报关、报检、集装箱运输公司、仓储公司得到蓬勃发展。
宁波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一)

宁波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一)宁波港是中国七大主要港口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港之一。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宁波港口的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宁波港口物流现状以及提出发展对策。
一、宁波港口物流现状宁波港口作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出口口岸之一,其物流规模在不断扩大,物流行业已成为其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
宁波港口物流环节的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1.港口物流服务宁波港口物流服务多元化,能够提供全方面的物流服务,包括海运、航空、铁路等等。
同时,在港口内还有大型的综合仓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集装箱码头等等,这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物流体系在宁波港口内,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体系,包括物流信息、物流服务、物流设施等方面。
这使得物流的整个流程都得到了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和质量。
3.物流企业宁波港口拥有许多物流企业,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遍布其周边地区。
这些企业的丰富多样性,保证了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广泛的选择,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宁波港口物流发展对策虽然宁波港口物流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以下是一些能够改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港口的进出口能力和附带设施建设,可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
完善物流节点的协同机制和合作关系,以提升整个港口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2. 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与物流业务的流程紧密相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引领物流业务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通过打造智慧港口模式,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3. 服务灵活、专业化在物流市场中,服务的质量,效率以及专业性等非常重要。
要识别客户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高度个性化、灵活化、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协助客户长期以来的战略合作,确保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和贡献,保持市场的竞争优势,提高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赵贤阳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5期[摘要]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而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新的增长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对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铁路港站基础设施、加快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内陆无水港建设、加强相关参与主体协调合作、推进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以集装箱形式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与船舶运输相衔接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物流运输方式。
作为多式联运重要组成部分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因把不同的运输方式连贯起来在缩短运输里程和运送时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突出优势成为现代物流运输发展的关注点。
根据相关研究,集装箱运输里程大于300km,可以发挥铁路在内陆长距离运输上具有的明显优势。
铁路集装箱运输比公路运输更安全,相较水路运输速度快,铁路运输也是国外发达港口城市的普遍做法。
宁波-舟山港在对接“一带一路”方面,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扩展的同时也对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通过发现海铁联运业务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出有效途径和方法。
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海铁联运业务品牌,与沿线城市积极开展业务合作,实现互惠共赢,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从2009年起步阶段仅完成0.17万标箱,到2016年25.04万标箱,年均以105%大幅度增长,海铁联运吞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由2009年开通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时的0.02%提高到2016年的1.2%。
据2017年8月数据统计,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在中国南方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吞吐量排名中继续领跑。
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

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摘要:现代港口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是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纽带。
为了使货物能更快更便捷的运输到各个港口,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尤为关键。
宁波—舟山本身水陆交通便捷,集疏条件优越。
本文对于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条件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指出对于宁波—舟山港所遇到的新形势及自身所需加强和改变的地方。
将宁波—舟山港建造形成具有高速公铁、铁路、和江海航运、水运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的一个港口。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一、宁波—舟山港的位置和现状宁波—舟山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它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
全港规划线总长427.7km,其中深水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l35.6km。
宁波—舟山港以浙江省为依托。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拥有海岸线66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333公里,建港条件十分优越。
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并且与浙江的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相呼应。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物资运输量也大幅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宁波、舟山两港已成为浙江省港口的两大支柱,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港是长三角除上海港外惟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而今年截至12月19日,集装箱吞吐量又突破了500万标准箱,且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第一。
统计快报显示,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首位,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增长速度全球首位。
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统计,宁波—舟山港2009年完成的5.7亿吨货物吞吐量占全省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的8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占全省海港的9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TEU),占全省海港的94%,略低于2008年水平,这表明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量自2008年后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大关后,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与沿海同类港口相比,其下降幅度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
议
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当今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
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对各类进出口企业来说,海铁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海铁联运实现的是运输方式的转变,即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
对港口而言,海铁联运增加了港口的货源和吞吐量,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
集装箱运输将是未来运输方式的主流。
而如何加快海铁联运的发展,拓展海铁联运市场,提升港口竞争力,成为了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背景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龚耀军(2009)认为,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符合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而且宁波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条件,适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港口腹地的揽货需要,而其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还顺境争夺世界市场的要求。
方雯(2009)认为,中国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和4万亿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会给海铁联运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
在如此政策支持下正是蓬勃发展海铁联运的最佳时机。
李琴(2009)认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海铁联运具有相当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产业链规模和交通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且发展海铁联运会给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国内现状
我国学者方雯(2009)认为海铁联运在当前政策下发展恰逢其时,随着铁路运力、运作机制和设备口径衔接等问题的逐步解决,海铁联运将在中国得到持续蓬勃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吕昕红、张欢、常征(2009)认为中国海铁联运发展存在几大问题:(1)海铁联运机制不健全(2)缺乏灵活的运费机制,价格优势不明显(3)技术装备落后(4)铁路运能紧张(5)港口缺少配套设施(6)海铁联运服务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7)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大陆新视野编辑部(2009)撰文认为海铁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战略之举和必然之路。
宁波市毛光烈市长在《加快培育发展宁波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中指出大力培育发展宁波与腹地城市合作的国际集装箱物流市场的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以海铁联运现代物流市场发展壮大为出发点。
有重点地加强宁波与腹地城市的全面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政策和机制,形成合作的综合优势。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龚耀军(2009)撰文认为发展海铁联运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
李琴在(2009)探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两省一市区域内,凭借上海港、宁波港资源,以及内地丰富的外贸出口集装箱货源,综合分析铁路如何在多式联运体系中,有效地开展海铁联运业务。
并分析铁路集装箱运输在海铁联运中份额不高的原因。
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对策。
2.2 发展策略方面
贺向阳、汪月娥(2010)撰文认为要增强海铁联运发展的紧迫感,建立新的合作制度,建立海铁联运发展通道,开发海铁联运市场并且开发以市场向导的合作共赢市场机制。
同时建立开放高效的运营模式和海铁联运标准化工程,并且配套完善相关产业和贸易政策。
龚耀军(2009)认为发展海铁联运需要(1)成立专门职能机构,召集港口、铁路、代理、口岸等相关单位,协调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解决在海铁联运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铁路和港口共同成立专门的海铁联运经营企业。
(2)巩固基础,拓展腹地。
(3)切实解决港口与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上分割脱节的问题。
(4)完善设施,形成网络。
(5)倾斜政策,强化
服务。
(6)推进铁路与港口之间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在目前铁路快运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功能模块,形成具有网上订舱、查询、运输咨询、个性化服务、仓储管理、电子支付、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海铁联运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
(7)争取海关等口岸单位的进一步支持。
吕昕红、张欢、常征(2009)提出海铁联运发展策略(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提升服务水平。
(3)扩大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4)构建全国统一信息平台。
(5)成立综合协调机构。
阎勤、童明荣、沈小贤在(2009)阐述了关于宁波发展海铁联运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认为发展海铁联运是事关宁波港口和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国外港口城市发展海铁联运的成功经验和启示,根据宁波业已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宁波发展海铁联运要加快构建以拓展腹地为核心的海铁联运网络体系,构建完善的海铁联运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平台,构建国际国内对接的贸易体系和发达的揽货系统,构建快捷高效、专业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服务优、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联盟式、多元化的海铁联运市场主体,完善海铁联运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
3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Violeta Roso(2008)认为,要发展港口多式联运必须在内陆地区建设功能齐全的无水港,在无水港和内陆站点配合下才能顺利发展集装箱多是联运。
Rutten(1998)认为,多式联运在长距离上的优势,尤其是铁路运输,货物运量大,提供的服务流畅性大,成本相同甚至低于公路运输。
Roso(2007)认为,海铁联运和无水港的发展可以缓解公路交通拥堵的状况,发展海铁联运可以使集装箱直接进出码头,使得集装箱运输又一个更好的环境。
4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构想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各学者提出的策略表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起步较晚,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且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造成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
相信在未来研究中,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海铁联运运营模式回事宁波——舟山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海铁联运的蓬勃发展,必然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使得海铁联运在中国能够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院工程前沿研究项目.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R].(项目编号:2006- X- 16).
[2] 孙有望等.上海洋山港铁海联运对策研究[R].上海:上海城市交通综合研究所,2007.
[3] 童孟达.宁波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思考[J].世界海运,2009(7).
[4] 汤震宇.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J].集装箱化,2008(2).
[5] 赵明佶.加快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研究[J].铁道货运,2008(4).
[6] 关于加快发展宁波港海铁联运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S].甬政办发(2009)87号.
[7] 龚耀军.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构想[J].集装箱化,2009(9).
[8] 吕昕红、张欢、常征.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J]. 中国港口,2010(3).
[9] 方雯.发展海铁联运恰逢其时[J].市场观察,2009(9).
[10] 海铁联运: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之路——海铁联运在中国[J].大陆桥视野2009(11).
[11] 龚耀军.发展海铁联运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J]. 中国港口,2020(12).
[12] 许晓峰、林晓言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办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13]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编著大连市港口与航运发展报告[M].大连
出版社,2005.4.
[14]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分析[J].集装箱化,2002(1).
[15] 李琴.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铁联运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5).
[16] 贺向阳、汪月娥.加快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的策略[J].综合运输,2010(3).
[17] Violeta Roso. Factors influencing implementation of a dry port[EB/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8.
[18] Rutten, B.C.M. The design of a terminal network for intermodal transport[J]. Transport
Logistics, 1998 V 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