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与产业研究

合集下载

中低温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与产业研究

中低温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与产业研究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工 业 技 术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产生的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为焦油。

根据不同的热解温度的可以分为三类:和高温焦油(1000℃)、中温焦油(600℃~800℃)以及低温焦油(450℃~550℃)。

对于高温焦油的研究比较深入,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30年来,煤焦油行业受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激烈竞争压力,但煤焦油行业仍仍是一个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的行业,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钢铁行业、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焦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 焦油的组成、应用及深加工意义煤焦油是煤炭在高温干馏、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黑褐色、具有刺激性臭味、黏稠状的液体,产率约占干煤的3%~4%,这种复杂混合物几乎完全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组分可达上万种,得到分离并以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为500种左右,约占煤焦油量的55%。

煤焦油中很多化合物可以作为塑料、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医药、农药、耐高温材料甚至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是石油加工业无法生产和替代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目前,我国的煤焦油大部分用来生产轻油、萘油、洗油、酚油、甲基萘油、I蒽油、II蒽油及煤沥青,各馏分经深加工后可用来制取苯、萘、酚、蒽等芳烃类化工原料。

占煤焦油总量50%的煤沥青也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可用作电极黏结剂、制造碳素纤维等。

也有少量煤焦油可用作筑路油、炭黑原料油、防腐剂、燃料油等。

近年,也被用作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对煤焦油进行改性只有可用来制造高档防水涂料。

总的来说,未经深加工的煤焦油混合物作为燃料油、防腐油、炭黑原料油的附加价值不是很大。

国内外普遍看重的是煤焦油深加工的精制产品,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煤焦油加工产品开发出现新的需求,而且采用新技术深加工产生的煤焦油馏分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以,我国的煤焦油加工行业有必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从煤焦油中提取可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类贵重化工产品,不仅可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以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而且可以明显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摘要:煤焦油组成中硫、氮、氧含量高,多环芳烃含量较高,具有碳氢比大,粘度和密度大,机械杂质含量高,易缩合生焦,较难进行加工等特点。

鉴于国内煤变油的大环境和煤焦油加氢制汽柴油的优点,煤焦油加氢这一技术已经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替代传统的煤焦油加工工艺,以缓解我国能源压力。

但在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技术改造,才能让煤焦油加氢技术越走越远,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现状;发展趋势一、我国煤焦油加工的现状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副产的具有刺激性臭味、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产品、产率大约在3%~4%,主要由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组分上万种,已从中分离并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500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根据干馏温度和方法的不同可得到以下几种煤焦油:低温(450~650℃)煤焦油、低温和中温(600~800℃)煤焦油、中温(900—1000℃)煤焦油、高温(1000℃)煤焦油. 。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

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

但是,目前我国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多种化工原料,虽然产品数量较多、用途广泛,但是相对煤焦油中的500多种化合物来讲,还是少得很。

二、煤焦油加氢技术简介煤焦油加氢生产技术首先将煤焦油全馏分原料采用电脱盐、脱水技术将煤焦油原料脱水至含水量小于0.05%,然后再经过减压蒸馏切割掉含机械杂质的重尾馏分,使机械杂质含量小于0.03%,得到净化的煤焦油原料经换热或加热炉加热到所需的反应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缓和裂化段)进行脱硫、脱氮、脱氧、烯烃和芳烃饱和、脱胶质和大分子裂化反应等,之后经过进入产品分馏塔,切割分馏出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未转化油馏分;未转化油馏分经过换热或加热炉加热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后进入加氢裂化段,进行深度脱硫、脱氮、芳烃饱和大分子加氢裂化反应等,同样进入产品分馏塔,切割分馏出反应产生的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未转化油馏分。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煤焦油深加工是指通过对煤焦油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加工,以提取出更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

这一过程可通过煤焦油蒸馏、萃取、氧化和裂化等方法来实现。

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渐加强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焦油深加工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

煤焦油是从焦炉中生成焦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多环芳香烃。

它具有很高的热值和化学反应性,因此广泛用于燃料和化工原料。

然而,由于煤焦油中多环芳烃含量高,其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致癌和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所以煤焦油深加工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煤焦油深加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煤焦油蒸馏:煤焦油蒸馏是将原始煤焦油通过高温蒸馏,将其分离成各种不同的馏分。

这些馏分可以用作燃料或进一步加工为化学品。

例如,蒸馏后得到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可以用于制造染料、油漆和塑料等化学品。

2.煤焦油萃取:煤焦油的萃取是通过向煤焦油中添加溶剂,使其降低粘度,从而实现分离和提取不同组分的过程。

例如,苯萃取是将苯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用于生产合成纤维、橡胶和药品等化学产品。

3.煤焦油氧化:煤焦油氧化是一种将煤焦油中的芳香烃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有机酸和酮的过程。

这些有机酸和酮可以用于生产染料、塑料和橡胶等产品。

4.煤焦油裂化:煤焦油裂化是一种将煤焦油中的重质芳香烃转化为轻质烃类和芳烃的过程。

这些轻质烃类和芳烃可以用于生产汽油、柴油和石脑油等燃料。

在煤焦油深加工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生物技术、电化学技术和催化裂化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煤焦油深加工的效率和产能,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浪费。

然而,煤焦油深加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焦油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煤焦油深加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去除这些有害物质。

其次,煤焦油深加工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投资较大,增加了成本。

最后,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较大,这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煤焦油及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概况

煤焦油及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概况

煤焦油及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概况煤焦油是煤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产品,按热解温度不同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中低温煤焦油是生产半焦(兰炭)以及低阶煤改质等的副产品。

中低温煤焦油组成和性质不同于高温煤焦油,含有较多的含氧化合物及链状烃,重油(焦油沥青)的含量相对较少。

中低温煤焦油及产业链是本报告研究的重点。

目前中低温煤焦油产业链上游发展的重点集中在褐煤等低阶煤热解提质,项目规模大,且“十四五”高速增长确定,是中低温煤焦油产业长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图表 1 煤焦油及中低温煤焦油产业链1、中、低温煤焦油用褐煤(低阶煤)等高价值利用,生产煤气、焦油和半焦(兰炭)主要是中温热解和低温热解,产生中低温煤焦油。

图表2 中温热解和低温热解对比焦油产率8-10% 4-6%焦油性质轻质油为主重质油为主煤气产率较低,热值较低产率和热值均高于低温热解半焦收率70% 60%半焦性质挥发分20%左右,性质与原料煤接近挥发分6%左右,可磨性差半焦用途动力燃料、气化原料作为还原剂生产铁合金和电石等中低温煤热解产品链主要包括:煤气、半焦、中低温煤焦油。

图表 3 中低温煤热解产品链2、石油苯纯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业链完善,可用于制取苯乙烯、环己酮、苯胺等,进而生产橡胶、塑料、纤维、洗涤剂、染料、医药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纯苯获取途径主要有4种方式:(1)乙烯裂解装置所副产的裂解汽油;(2)重整装置所产生的重整生成油;(3)甲苯歧化或烷基转移工艺生产对二甲苯的副产品;(4)煤焦化过程所产生的副产品。

前3种途径获得的纯苯称为石油苯,第4种途径获得的纯苯称为加氢苯。

3、甲苯甲苯按其来源和制法分为石油甲苯和焦化甲苯,石油甲苯由石油轻馏分经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焦化甲苯由炼焦副产粗苯经过洗涤,分馏所得。

石油甲苯成为中国获取甲苯的主要途径。

焦化甲苯产量较少。

甲苯大部分用作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其次是用作脱烷基制苯、歧化制苯和二甲苯的原料。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报告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报告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报告煤焦油是煤炭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的一种复杂的有机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是指对煤焦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利用,以提高其附加值和产品多样性。

本文将就煤焦油深加工的研究现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煤焦油深加工的研究现状煤焦油深加工是煤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提纯技术,将煤焦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得到了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如苯、酚、石油沥青等。

同时,还通过催化裂化、氢化等技术对煤焦油进行了进一步转化,得到了一些高级燃料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乙烯等。

二、煤焦油深加工的技术路线煤焦油深加工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分离和提纯、催化裂化和氢化转化等步骤。

1. 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是煤焦油深加工的首要步骤。

通过蒸馏、萃取、结晶等方法,将煤焦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一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也可进一步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将分离和提纯得到的煤焦油组分进行裂解,得到较小分子量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燃烧值和活性,可用于生产汽油、柴油、乙烯等燃料和化工产品。

3. 氢化转化氢化转化是将煤焦油中的部分组分与氢气进行反应,得到饱和度较高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可用于生产高级燃料和化工产品。

三、煤焦油深加工的应用前景煤焦油深加工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煤焦油深加工,可以得到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如苯、酚、石油沥青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材料、能源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

2. 生产清洁能源煤焦油深加工可以得到高级燃料,如汽油、柴油等,这些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低排放特性,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3.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煤焦油是煤炭的副产品,通过深加工可以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化工产品和燃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油技术现状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油技术现状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油技术现状煤焦油是煤炭热解、气化等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大部分为价值较高的稀有种类,是石油化工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

根据煤热加工过程的不同,所得到的煤焦油通常被分为高温焦油(900℃~1 000℃)、中温焦油(650℃~900℃)和低温焦油(450℃~650℃)。

我国是产煤大国,有着丰富的煤焦油资源,煤焦油作为生产兰炭、焦炭和煤气化的副产品,目前年产约1500万吨,除部分高温煤焦油用于提取化工产品外,多数煤焦油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部分中低温煤焦油和少量高温煤焦油被作为燃料进行粗放燃烧。

因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芳香族等环状结构化合物,较难充分燃烧,同时煤焦油含碳量高,含氢量低,燃烧时更容易生成炭黑,致使燃烧不完全并产生大量的烟尘;另外,由于煤焦油中硫和氮的含量较高,燃烧前又没有进行脱硫脱氮处理,所以在燃烧时排放出大量的SOx和NOx,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当前全球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能源的潮流背道而驰。

如果将这部分煤焦油通过催化加氢制成高清洁的燃料油(汽油和柴油),不仅能够提高煤焦油的利用价值,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每年为国家新增国民生产总值300多亿元。

1 中低温煤焦油概述中低温煤焦油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于高温煤焦油,中低温煤焦油中含有较多的含氧化合物及链状烃,其中酚及其衍生物质量含量可达10%~30%,烷状烃大约20%,同时重油(焦油沥青)的含量相对较少,比较适合采用加氢技术生产清洁燃料油。

中低温煤焦油(以下“煤焦油”即“中低温煤焦油”)从外观上看,是黑色黏稠液体,密度略小于1000kg/m3,黏度大,具有特殊的气味,其主要组成是芳香族化合物,且大多数是两环以上的稠环芳香族化合物。

不同的热解工艺、不同的原料煤都直接影响煤焦油的性质和组成。

下表列举出了一种典型中低温煤焦油的性质及组成数据。

初步估算,全国低温煤焦油总年产能约为400万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地带,陕西榆林神府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市的伊旗、准旗最多,另外在山西、宁夏、新疆等省区也有部分生产企业。

浅议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的方向

浅议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的方向

浅议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的方向一、煤焦油加工现状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焦炭生产量约占世界焦炭产量的36%左右。

焦炭生产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煤焦油,我国煤焦油年产量约为500~600万t,加工能力约为450万t,在建、扩建、拟建项目能力约为200万t。

目前共有约5O多家企业进行煤焦油加工,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宝钢集团20世纪从日本引入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t/a,产品品种有26种,其次是鞍钢和武钢。

除此以外的大多数煤焦油生产相对分散,且以土炼焦工艺为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其中包括苯、甲苯、萘等174种中性组分;酚、甲酚等63种酸性组分和113种碱性组分。

这些组分虽然价值很高,但在煤焦油中的含量很少,占l%以上的品种仅有13种,它们是萘、菲、萤蒽、芴、蒽、芘、苊、咔唑、2-甲基萘、1-甲基萘、氧芴和甲酚。

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化工原料,虽然产品数量较多,但是相对于煤焦油中的500多种化合物来讲,还是少得很。

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工艺大同小异,煤焦油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产品质量等级、增加产品品种、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近几年,我国煤焦油加工业迅速发展,煤焦油下游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人们越来越重视煤焦油加工的技术进展状况及发展方向。

二、煤焦油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路线1、焦油蒸馏技术。

国内多采用常压一塔式,切取两混或三混馏分的蒸馏工艺。

采用连续脱水、脱轻油,塔顶采出酚油,塔底为软化点为65℃的软沥青;馏分塔塔顶的油汽采用空气冷凝冷却器,可节能约15%~50%、焦油与软沥青换热;减压抽出的尾气与分离酚水均送往管式炉焚烧;馏分塔材质选用抗腐蚀低碳合金钢。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作者:黄华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9期【摘要】煤焦油是由苯酚、苯、萘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具有黑色刺激性气味的稠状液体。

随着全球能源紧张的局势下,煤焦油的利用也成为了全球都在关心的问题,我国的煤焦油储存量比较大,但是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就是结合国外对煤焦油的使用情况,来对煤焦油在深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工艺的介绍,并且对煤焦油在未来具有的一些前景进行一些展望。

【关键词】煤焦油深加工研究分析一、煤焦油在深加工方面的目前发展现状煤焦油在深加工的过程中,是采用蒸馏的分离方式来进行的,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有机的组分进行提取与分离,并且得到一些副产品。

在传统的煤焦油的深加工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是采用蒸馏的方式来对煤焦油来进行分离,在分离之后在进行深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萘与蒽进行提取,因为它们在煤焦油中含量都比较大。

随着工艺的慢慢发展,在煤焦油的深加工的过程中,其规模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像管式炉连续式的焦油蒸馏工艺得到研制成功。

(一)煤焦油深加工工艺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因为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着,因此煤焦油的加工工艺技术也在得到不断地提高,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其工艺的路线也在不断的增多。

但是在此过程中,工艺的变化都是朝着集成化与现代化的脚步在进行发展着。

并且得到产品的种类比以往的过程中也有所增加,很多含量并不是很高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取出来。

在国外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对馏分油收率进行提高,对在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最少使用,对煤焦油在加工过程中关于结焦的防止,因此采用减压的方式来对煤焦油蒸馏工艺进行了相关的研发,这是在这个工艺中,存在比较大的缺点是个给轻油造成的损失是比较多的。

因此研究人员们在对常压与减压过程中的各个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出一种常减压的煤焦油的蒸馏工艺。

这种工艺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对能量的合理的使用,并且对许多的微量成分可以进行有效的提取出来,所得到的馏分从而得到了提高,使得以后在深加工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的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后 可 用 来 制 取 苯 、 、 、 等 芳 烃 类 化 萘 酚 蒽 十 分 广 泛 的 用途 , 可用 作 电极 黏 结 剂 、 造 制
提 升 企 业 的 综 合 竞 争 力 。 后 , 焦 油 深 加 最 煤
工 企 业 在 追 求 规 模 效 益 时 , 应 深 刻 认 识 也 目地 求 全 求 大 , 些 都 是 今 后 煤 焦 油 深 加 这
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 且最近几年来 , 而
2 中低温煤 焦油的深 加工过程 和产业分 针 状 沥 青 的 成 功 研 发 也 扩 展 了沥 青 在碳 素 为 一 个 比较 传统 的行 业 , 0 3 年来 , 焦 油 行 析 煤 行 业 的 应 用 。 外 , 内很 多化 学 公 司 也 开 另 国
难 、 塞 喷油 嘴 等 。 堵 可在 常温 常压 的 条件 下 在 追 求 高 利 润 的 同时 , 焦 油加 工 企 业 应 煤 代 加 氢 精 制 , 中 加 剂 脱 色 除 臭 的 成 本 约 识 , 约能 源 , 断 研 发 新 工 艺 、 产 品 与 , 其 节 不 新
为8元/ , 用设备主要是油泵 、 0 吨 所 搅拌 器 、
虑 技 术 、 备 的 灵 活 性 , 据 市 场需 要 及 时 设 根 调整加工流程和产品品种。 要指出的是 , 需
的 , 分 可 达 上 万 种 , 到 分 离 并 以 认 定 的 虽 然 沥 青 质 残 渣 被 蒸 馏 了 出 来 , 混 合 物 取 决 于 市 场 和 投 资 的 需 要 , 着 煤 焦 油 产 组 得 但 随 氮 化 合物 。 以 , 过 蒸 馏 后 的煤 焦油 在 低 随 之 增 高 ; 一 方 面 , 资 成 本 也 在 增 大 。 所 经 另 投
耐 高温 材料甚 至国防工业 的贵重 原料 , 也 有 一部 分 是 石 油 加 工 业 无 法 生 产 和 替 代 的 多 环 芳 烃 化 合物 。目前 , 国 的煤 焦 油 大 部 我
进 一 步 深 加 工 精 制 产 品 , 用 各 种 化 学 方 政 府 和 科 研 院 所 牵 头 , 关 企 业 参 与 , 幅 利 相 大 法 、 理 方 法 开 发 下 游 更 加 精 细 的 化 工 产 增 大 煤 焦 油 深 加 工 方 面 的 研 发 资 金 投 入 , 物
品 。
并 积 极 开 发 煤 焦 油 产 品深 加 工 的 新 技 术 ,
低温煤焦油主要 有焦油碱 、 油酸 、 焦 沥 尽 量 才 有 无 二 次 污 染 的加 工 工艺 。 的 来 总 青胶质和硫 、 化合物 组成 , 过蒸馏后 , 氮 经 中 还具 有 相 当含 量 的 焦 油酸 、 油碱 和硫 、 焦
中低 温 煤 焦 油 的深 加 工 现 状 与产 业研 究 ① 工业技术
李 宝 宁
( 华乌 海能 源有 限责任 公司 内蒙 古 乌海 神
0 0 0 1 0 ) 6
摘 要 ; 国境 内蕴含 着丰 富的煤焦 油资 源 , 我 而煤焦 油的加 工方 法 多为中温焦 油 . 高温焦 油, 内对 于这 两种加 工方法 的研 究也 比较 多, 国 相比之 下 , 低温煤 焦油深加 工方 面的研 究还比较 缺乏 , 文对 中低温煤 焦油 的深 加工现状进 行 了分 析研究 , 本 目的在于 能使 中低温煤 焦油加 工 的新技 术 能 为我所 用 , 增加 我 国煤焦 油的 产品 品种 , 高加 工产 品的 质量 , 提 尤其是 在保 护环境 、 节能降耗 方 面有 所得 益 。
用 新 工 艺 、 技 术 , 煤 焦 油 中提 取 可 满 足 新 从
市 场 需 求 的 各 类贵 重 化 工 产 品 , 仅 可 提 歇 操 作 的 工 艺 , 样 , 酚 的 回收 率 可 高达 不 这 苯 ① 作 者 简 介 : 宝 宁 (9 2 , , 族 , 蒙 古 乌 海 人 , 科 , 李 1 8 一) 男 汉 内 本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焦 油 深 加 工 。 煤
力 。 以 , 国 的 煤焦 油 加 工行 业 有 必要 应 所 我
应 用【】 煤炭 转 化 , 0 8 J. 20.
术 [] 山 东冶 金 , 0 9通 过 引 进 采 用 减 压 操 【】翰 初 , 永 霞 , 玉 秀 . 焦 油 精 制 新 技 可 4 韩 宫 煤 作的5 连续 脱水脱渣精 馏 、 6 塔作 间 塔 第 个
分 用 来 生 产 轻 油 、 油 、 油 、 油 、 基 萘 在 蒸 馏 后 的 馏 分 油 中 加 剂 脱 色 除 臭 , 萘 洗 酚 甲 以替 努 力开 发 高 效 低 耗 的 新 技 术 , 强 环 保 意 增 油 、 蒽 油 、 I 油 及 煤 沥 青 , 馏 分 经深 加 I I蒽 各
的 来 说 , 经 深 加 工 的 煤 焦 油 混 合 物 作 为 分 馏 塔 内 进 行 减 压 蒸 馏 , 用 这 种 工 艺 可 []水 恒 福 , 德 祥 , 未 采 1 张 张超 群 . 焦 油 分 离 与 煤 燃 料 油 、 腐 油 、 黑原 料 油 的 附加 价 值 不 防 炭
是 很 大 。 内 外 普 遍 看 重 的 是 煤 焦 油 深 加 国 工 的精 制 产 品 , 且随 着我 国经 济 、 学 技 而 科 术 的 发 展 , 统 的 煤 焦 油 加 工 产 品 开 发 出 传
【】李 冬 , 稳 宏 , 新 , . 焦 油 加 氢 脱 2 李 高 等 煤 硫 工 艺 研 究 [ 刊论 文 】 】 西 北 大 学 学 期 [ . J
报 , 0 0 2 1.
以 有 效 地 防 止 气 体 泄 漏 出 去 , 利 于 大 气 有 环 境 保 护 , 种 蒸 馏 工 艺 成 熟 , 且 操 作 简 这 而
现 新 的 需 求 , 且 采 用 新 技 术 深 加 工 产 生 单 、 资 成 本 低 。 内采 用较 多 的 是 常 压脱 [】叶 煌 . 晶 分 离 在 煤 焦 油加 工 工 艺 中 的 而 投 国 3 结 的 煤 焦 油 馏 分 产 品 具 有 更 强 的 市 场 竞 争 水 、 压 脱 渣 、 馏 的 工 艺 , 样 获 得 的 酚 减 精 这
中低 温 煤 焦 油 的 深 加 工过 程 大 致 上 可 发 出 了 碳 纤 维 系 列 产 品 , 因其 良好 的 物 理 、
分4个 层 次 : 先 是 预 处 理 原 料 煤 焦 油 , 首 也
化 学 性 能 , 纤 维 有 很 广 泛 的 应 用 , 单 体 碳 其 等高新技 术行业 。 中 国 是 一 个 用 煤 大 国 , 过 煤 焦 油 的 通
行改性 只有可 用来制造 高档防水 涂料 。 总 性 好 , 以保 持 1 ~2 不 发 生 明 显 变 化 。 可 月 月 煤 焦 油 的 蒸 馏 主 要 是 脱 水 和 馏 分 蒸馏
5 0 / , 过 脱 色 后 的 成 品 油 的 色 度 基 到 目前 我 国铁 路 运 力 不 足 的 现 实 , 可 盲 0元 吨 经 不 工行业 需要关注 的问题 。
关 键 词 : 焦 油 粗 酚 处 理 中低 温 煤 中图 分 类 号 : Q5 T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9 ( 0 1 1 () 0 4 1 1 7 - 7 1 2 1 ) c一0 6 —0 2
煤 焦 油 是 煤炭 干 馏 时产 生 的 黑 褐 色 、 粘 高 了 产 品 附加 值 , 实现 了 资源 综 合 利用 , 4 % , 目前 国 内 的 回收 率 要 高 近 1 % 。 以 2 比 0 稠 状液 体 , 称 为 焦油 。 据 不 同的 热 解 温 而 且 可 以 明显 增 强 经 济效 益 、 会效 益 、 简 根 社 环 另 外 , 可 通 过 中 温 沥 青 的 改 质 处 理 还 度的 可 以分 为 三类 : 高温 焦油 (0 0 、 和 1 0 ℃) 中 温 焦油(o oo o c~8 0 以及低温 焦油(5 " 0 ̄ C) 40 C~ 5 0C) 对 于 高 温 焦 油 的 研 究 比 较 深 入 , 5 。 o 作 业 受 到 石 油 化 工行 业 的 激 烈 竞 争 压 力 , 但 煤 焦 油 行 业 仍 仍 是 一 个 有 较 大 的 发 展 前 景 境效益 。 获 得 电 极 沥 青 , 对 于 以 前 的 用 途 , 样 做 相 这
第 三 步 是 各 种 馏 分 混 合 物 的 分 离 , 利 用 即
各 种 分 离 技 术 提 取 精 制 产 品 ; 后 一 步 是 深 加 工 可 提 高 煤 炭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 议 由 最 建
1 焦 油的组成 、应用及深加 工意义
煤 焦 油 是 煤 炭 在 高 温 干 馏 、 化 过 程 气 中 产生 的 黑 褐 色 、 有 刺 激 性 臭 味 、 稠 状 具 黏 的液 体 , 率 约 占干 煤 的 3 ~4 , 种 复 产 % % 这 杂 混 合 物 几 乎 完 全 是 由芳 香 族 化 合 物 组 成 单 种 化 合物 约为 5 0 左右 , 占煤 焦 油 量 0种 约 的 5 % 。 焦 油 中很 多化 合 物 可 以 作 为 塑 5 煤 料 、 料 、 成纤维、 成橡胶 、 药 、 染 合 合 医 农药 、
两 个 过 程 , 先 在 常 压 下 进 行 脱 水 , 后 在 参考文 献 首 然 降低 煤 气 消 耗 , 度 集 中 萘 馏 分 , 充 分利 高 能
用余热 , 由于 是 在 负 大 气 压 下 进 行 作 业 , 可 精 制[ . 京 化 学 工业 出版 社 , 0 7. M】 北 20
温 条 件 下 仍呈 现 黑 色 , 且 伴 有 臭 味 , 不 并 还 能 作 为 车 用 柴 油 , 使 作 为 工 业 炉 窑 用 油 即 也 存 在 种 种缺 陷 , 例如 : 碳 、 蚀 性 、 积 腐 着火
说 , 低 温 煤 焦 油 深 加 工 的 技 术 水 平 主 要 中 品 加 工 深 度 的 增 加 , 制 产 品 的 附 加 值 也 精 所 以 , 中 低 温 煤 焦 油 深 加 工 中 要 综 合 考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