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坤卦详细解说内容
易经中的坤卦解析

易经中的坤卦解析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通过卦象的变化和解析来预测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坤卦作为八卦之一,代表着地,象征着万物生长和母亲的力量。
本文将对易经中的坤卦进行解析,探索其所代表的含义和应用。
一、坤卦的卦象和象征意义在易经中,坤卦的卦象由上下两个阴爻组成,形如地-地,代表着地面的广大和宽厚。
坤卦象征着阴性、柔顺和温和,象征着地母的慈爱力量。
它是宇宙中最为温暖和包容的力量,也被称作“至柔”。
坤卦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地面,同时也寓意着母亲、家庭、社会、国家等具有宽容和包容力量的存在。
坤卦所代表的基本属性是“顺”,与阳卦相对立,构成了世界的基本对立面。
二、坤卦的本义解析1. 八卦之一坤卦是八卦之一,其中包含了八个卦象,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力量和属性。
坤卦是八卦中的起始卦象,象征着一切万物的起源和基础,代表着宇宙的混沌状态和生命的源泉。
2. 地坤卦的本义是地,它代表着大地的广博和无尽的生机。
地是一切生命的根基,是万物生长和繁衍的基础。
坤卦所代表的是一种包容性和宽厚的地母力量,它使万物得以生生不息。
3. 阴性坤卦是由两个阴爻组成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阴性属性。
阴性象征着虚静、质地柔软、收纳和包容的特性。
坤卦的阴性属性让它成为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保护者和守护者,它为人们提供了温暖、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三、坤卦的变换在易经中,卦象的变换能够预测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坤卦的变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变为巽卦坤卦变为巽卦,象征着地面万物的生长和发展。
巽卦代表着风,象征着行动、渐进和融合。
当坤卦变为巽卦时,表示着坤卦内蕴的生命力量开始向外展开,并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和变化。
2. 变为坎卦坤卦变为坎卦,象征着地中的水浸润和潜流。
坎卦代表着水,象征着阴阳结合、往下流动和向内洗涤的力量。
当坤卦变为坎卦时,表示着坤卦所代表的柔和力量和包容力量即将转化为润泽和清洗的能量。
3. 变为艮卦坤卦变为艮卦,象征着地上的山势和坚硬之地。
坤卦解析坤卦的象征意义与解读

坤卦解析坤卦的象征意义与解读坤卦解析:坤卦的象征意义与解读坤卦是八卦中的一种,由两个阴爻组成。
在易经中,坤卦代表着地,是阴性的,象征着柔顺、包容和得体。
下面将通过对坤卦的象征意义和解读,来展开对其深入的探讨。
象征意义坤卦的象征意义多方面,首先,它代表了地。
地是万物的基础,充满了柔顺和包容的特质。
在人际关系中,坤卦象征着宽厚和善良的品质,具有为他人提供安全感和庇护的能力。
因此,坤卦也被视为母性的象征,代表了温暖和关怀。
其次,坤卦还象征了顺从。
由于坤卦是由两个阴爻组成,阴爻代表着顺从和柔和。
坤卦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柔软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柔顺,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化解纷争,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坤卦还象征了稳定和安定。
在易经中,坤卦被描述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意味着在面对变化和动荡时,坤卦所代表的正直和宽容的品质能够给人以安定和稳定的感觉。
同时,坤卦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静,以便更好地处理外界的变化和挑战。
解读在解读坤卦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其它卦和爻的组合情况。
当坤卦作为主卦出现时,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给出两个例子进行解读。
1. 坤卦与乾卦组合:当坤卦与乾卦组合时,表明了地与天之间的相互关系。
乾卦代表了天,坤卦代表了地,这两者的结合象征着创造力和平衡。
这种组合暗示了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应该保持柔软和耐心,同时鼓励成员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创造力去追求共同目标。
2. 坤卦与震卦组合:坤卦与震卦的组合强调了地势的动荡和变化。
震卦代表雷,象征着动力和变革。
当它与坤卦结合时,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和安定。
这种组合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结坤卦代表了地的属性,象征着柔顺、包容和得体。
它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地的基础、顺从、稳定和安定等。
在解读坤卦时,我们需要结合其它卦和爻的组合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
六十四卦解析坤卦的特点和解释

六十四卦解析坤卦的特点和解释六十四卦中的坤卦是一卦中的卦象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解释。
本文将对坤卦进行深入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坤卦的含义和应用。
一、坤卦的卦象和结构坤卦由两个阴爻组成,表示地、母(阴),卦象中的上爻称为初爻,下爻称为穷爻,形成一个阴爻在上,阴爻在下的组合。
整个卦象给人一种沉稳、温和、守护的感觉。
二、坤卦的核心特点1. 地象特征:坤卦象征地,代表大地,土地的形象意味着承载万物,承载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温和、包容的特点。
2. 性质稳定:坤卦是阴卦,代表相对于阳卦的静态、稳定的力量。
其特点是悠然、守持、坚定,具有保护、守护、安定的属性。
3. 谦逊而强大:坤卦是阴卦中的至势,虽然表面看似柔弱、低调,但内在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它象征着谦逊、虚心,能够容纳万象、牵引一切。
4. 受人信赖:坤卦有着人们相信、依赖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守护力,使人们感到安心。
三、坤卦的解释和应用1. 对人生的启示:坤卦代表着包容、温和、善良的品质,是一种充满母性般的力量。
它提醒着人们在与他人相处中要保持一颗虚怀若谷的心态,珍视家人、友情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对职场的指导:坤卦的特点适用于组织、领导和管理。
坤卦的力量能够凝聚人心,它鼓励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团队更加稳定和和谐。
领导者可以借鉴坤卦的力量,以柔克刚,守正出奇,以柔有力,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
3. 对决策的引导:坤卦的特点对决策过程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通过拥抱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倾听他人的建议,从而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对内心成长的助力:在内心成长的道路上,坤卦的力量能够提醒我们谦逊与包容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人,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和更健康的心态。
坤卦作为六十四卦中的一个重要卦象,它的特点和解释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坤卦的特点,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指导,更好地提升个人素质和实现自身价值。
《易经》第二卦——坤卦

第二卦:坤卦(坤为地)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文解释坤卦:大吉大利。
占问雌马得到吉兆。
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
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
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
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邵雍河洛理数解卦柔顺和静,厚载之功;静守安顺,妄动招损。
吉:得此卦者,宜顺从运势,以静制动,不宜独立谋事,顺从他人,一起合作,可成大事。
傅佩荣解卦手册时运:为人厚道,声名远传。
财运:满载而归。
家宅:家庭安稳;婚嫁大吉。
身体:柔软运动。
传统解卦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
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
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
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
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大象:大地承载万物,以德服众,仁者无敌。
运势:诸事不宜急进,以静制动为宜。
事业:诸项事业可以成功,得到预想的结果,但开始出师不利,为困境所扰。
切莫冒险急进,须小心谨言慎行,尤其不可单枪匹马,独断专行。
取得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最为重要,在他人的合作下,共同完成事业。
因此,应注重内心修养,积蓄养德,效法大地,容忍负重,宽厚大度,以直率、方正、含蓄为原则,不得贪功自傲,持之以恒,谋求事业的成功。
经商:机遇不很好,切莫冒险,以稳健为妥,遇到挫折,务必即时总结经验。
注意储存货物,待价而沽,处处小心为是。
求名:比较顺利,具备基本条件,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追求身外之物,即可吉祥。
婚恋:阴盛。
以柔克刚,女方柔顺,美好姻缘,白头到老。
决策:忠厚、温和,待人真诚,热心助人,因此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往往因不提防小人而受到伤害,但无大碍。
性格灵活,工作方法多样,可以左右逢源,得到赞许。
《周易六十四卦》易经第二卦——坤卦

《周易六十四卦》易经第二卦——坤卦乾卦的卦辞叫元、亨、利、贞,而坤卦多了点条件: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住,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乾是创造的,而坤是配合的。
必须要有一个方向、一个正确的导引、一个良好的方法。
所以坤的意思,就是要像母马一样追随着公马。
不会变成公马的累赘与负担,但可以成为一路的伴侣。
这就叫夫唱妇随。
古人把乾看作天,用龙来代表;而坤看作地,用的是马来代表。
马在地上跟着龙的方向跑,这就叫做龙马精神。
乾卦的贞与坤卦的贞不一样,乾卦的贞代表责任,他是一个领导人,需要正确的引领方向,并且保持良好的速度,让马能在后面紧紧跟随。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牛比马更能吃苦耐劳,但牛的跟从却是盲目的,而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原则,是有方向的。
只有正当的事情才会全力配合,这样才是真正的夫唱妇随。
坤卦有一种美德叫成全,女人让男人没有后顾之忧,让他放心大胆的去做,将整个家庭的力量都集中,融为一体,这是比创造更伟大的妇德。
但现在社会上很多家庭做不到,讲究的都是功,没有劳,很多小事情疏忽了,造成家庭的不和谐。
乾代表着理想,坤代表着吃苦耐劳。
缺一不可。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将理想落实。
前有引导后有配合。
所以乾坤的关系也代表主管和部署,缺少一个目的都无法达成。
领导力和执行力都需要相互作用。
卦辞的第二句,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住,利。
意思就是说,如果要有向往的目标,先独自往前走,会容易迷失方向,而跟着一个引导走,反而会好很多。
第三句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这个讲的就是周文王改动八卦得到的。
当年周文王为了讨伐商纣,将乾坤挪到了西边。
因为当时文王的地盘就在西方,而东方就是商纣的地区。
这就很有意思了,东方有艮,阻碍,有震,震动,就告诉老百姓的一个行动方向,而能感受到喜悦的地方在西方,兑就是喜悦。
所以西南得朋,就是说往西南走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那里是坤卦所在方位,而东北则是艮卦的方位,往东北走就会遇到阻碍。
如果接着整个后天八卦来看,将八卦分为西南和东北两部分,就能发现西南的四个卦都是阴卦,少女、中女、长女、母亲,而东北四个卦都是阳卦,少男、中男、长男、父亲。
《易经》坤卦原文全解析

《易经》坤卦原文全解析第2卦坤(kūn):坤为地卦【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译文】坤卦,初始亨通,利于像母马那样保持温顺的德行。
君子有所行动,起初会迷失方向,后得到主人,到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在东北方向则丧失朋友。
安于正道则会吉祥。
彖辞说:至大无际啊,坤元的始生!万物都借助你得以生成,你顺应着秉承着天道。
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品德博大没有边际。
包容无限而广大,各类事物都因你而亨通。
牝马属于地上的动物,驰骋四野没有疆界。
阴柔温顺利于正道。
君子行动的开始会迷失方向,随后便会掌握行动的常规法则。
西南得朋,是能够见到自己的同类;东北丧朋,却会得到结婚的喜庆。
安于正道的吉祥,是与无边无际的地道相应的。
象辞说:大地顺应天而行,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道德负载万物。
文言说:坤是最柔顺的,然而它却可以变得极其刚健;坤是安静的,但它的品德却是方正不邪。
它是顺着乾阳运行的,但却有着自己的规则。
它包容万物,化生的功能广大无边。
坤道便是顺应之道吧?它顺应天道的四季运行。
【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
初六:当脚踩到霜的时候,应该明白结冰的日子快到了。
【原文】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译文】象辞说:当脚踩到霜的时候,说明阴气开始聚集,由此可知,寒冷的冬天将要到了。
文言说: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更多的吉庆留给后代;积恶行的人家,必定会有更多的灾难留给后代。
《易经》坤卦

《易经》坤卦看下图,你认识第四个字吗?上面这张图片,是坤为地的卦象和卦辞,别说深层次理解了,读懂字面意思都很难。
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
这是什么意思?虽然都是简化字,要说清楚其中的含义,与观赏甲骨文相差不大。
下面,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梳理一下关于“坤卦”的核心内容。
卦名:坤为地。
卦象:䷁。
卦象的意思就是卦画,不像写字,而是像作画。
画卦象的顺序也非常奇特,是从下到上,依次画出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六爻(两条短线为一个阴爻)。
坤为地属于是6爻卦,由两个3爻卦(☷)重叠而成。
下面的三爻卦叫做内卦(本体卦),上面的三爻卦叫做外卦。
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在这里,我们先回顾一下乾为天的卦辞:元亨利贞。
对比之后才发现,坤卦的卦辞只是比乾卦多了“牝马”两个字。
元亨即一开始就很顺利,牝马之贞即像母马一样柔顺。
我们都知道,乾卦是阐述天道、君道、夫道,坤卦则是阐述地道、臣道或妇道。
“元亨利牝马之贞”的意思就是:女人只要具备了柔顺这种德行,认认真真相夫教子,就是良好的开端,这一句卦辞,是强调夫唱妇随是家庭兴旺的关键环节。
特别强调:夫唱妇随的本意,并不是打击女权,而是让女人得到更好的保护。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君子有远大志向,最初会迷惑一阵子,投靠明君之后,就一帆风顺了。
这一句卦辞,是强调君臣之道,千里马必须要遇到伯乐才能尽其才。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往西南方向容易升官发财,往东北方向容易穷途末路。
〔1〕相对地理位置而言,周文王的封地西岐在西南,商朝的国都在东北,在这里,周文王大师动了一点小私心,劝诫有识之士投奔西岐。
〔2〕商朝时期,“朋”是货币单位,五个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延伸之意就是财富及权势。
安贞吉:坚守高尚的品德,就会永远大吉大利。
爻辞:履霜、坚冰至。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括囊,无咎,无誉。
黄裳,元吉。
[坤卦详解]坤卦
![[坤卦详解]坤卦](https://img.taocdn.com/s3/m/9a5839e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7.png)
[坤卦详解]坤卦坤卦篇(一):易经白话版第二卦:《坤卦》第二卦:《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
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
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
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
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坤卦篇(二):《易经》第二卦·坤卦坤:卦名,象征地。
地载万物,也可使万物归隐,所以坤有归与藏的意思。
坤卦是唯一的纯阴卦,是“至柔”、“至静”之卦。
充分体现了大地之美,女性之美,阴柔之美。
坤为大地,承载万物,顺应天时,化育万物,大地具有宽厚、包容、正直、宏大、安静的胸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坤卦,坤为地卦《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坤卦篇(三):易经讲解:《易经》的数《易经》有三套数字,这一章是卜卦用的。
所谓“卜用蓍”,就是蓍草,台湾没有,出在西北。
据说蓍草生得好的那一年,天下就安定;蓍草生得不好,天下就不太平了。
《易经》的另外一套数字是伏羲八卦的先天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坤为地【原文】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六爻皆阴)【译文】坤卦。
开始,通达,适宜像母马那样的正固。
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
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
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解读】1、“元”只有在乾卦是指创始,在其他卦则是指开始。
不过坤卦的“元”特别是指继创始之后的最初生成作用。
这一点在《彖传》会有所说明。
万物生成之后所形成的整体,自然也是通顺畅达的。
相对于乾为天,坤是地,是万物之母。
2、坤卦异于乾卦之处,是“利牝马之贞”,而不是普遍的利贞。
牝马是母马,柔顺而健行,所以取为象征。
在此,牝马象征坤道有如大地,顺着天的法则健行不已,又能养育万物。
3、“君子有攸(所)往”时,要参考坤卦的随顺,而不能率先带头。
随顺在后,则会找到主人,亦即以乾卦为其依归。
《易经》有阳先阴从的观念。
4、西南是阴方,坤可以找到同类;东北是阳方,虽然失去同类,但是获得了主人。
因此以上二者皆为有利。
关于方位,在此可参考《后天八卦图》:西南皆为阴类,东北则属阳类。
【原文】《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彖传》说:至广啊!坤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也由此顺应了天体。
坤卦所代表的大地以其厚重来承载万物,功能也响应了无边无际的需求。
它包容宽裕而广阔远大,使各类物种都通顺畅达。
母马是属于大地的生物,驰行大地而没有疆界,性格柔顺而适宜正固。
君子在前进时,率先行动会迷惑而失去正道,在后随顺就可以获得恒常法则。
在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随同类前进;在东北方丧失朋友,是指最终会有喜庆。
安于正固的吉祥,在于配合大地而没有疆界。
【解读】1、从坤卦开始,都是在卦辞之后,接上《彖传》与《象传》(大象)。
然后是分述各爻爻辞。
爻辞的《象传》(小象)则直接附于其爻辞之后。
2、“至哉坤元”,“至”有微妙无比的之意,在此译为至广,是为了配合地的属性;“坤元”,乾与坤称“元”,有如父与母,代表原始的生命力。
有此可知,《易经》在以乾为首时,并未忽略要靠乾坤并建、阳与阴合作,才可充分说明万物生成变化之理。
乾是“资始”,坤是“资生”;乾是“统天”,坤是“顺承天”,各有功能,不可或缺。
我们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即出于类似观点。
3、坤卦六爻皆阴,所象征的是无比的承受力与柔顺度。
这正是与天相对应的地。
像母马那样,既能健行又至为柔顺,如此恒常坚持,就是它的“利贞”所在。
换言之,这种柔顺其实也是一种刚强。
君子效法坤卦,随顺而行,但仍可“得常”。
4、“西南得朋”与“东北丧朋”各有其利。
譬如,女子年轻时有众多同性朋友,后来离开众友而与男子成亲,二者皆利。
朱震说:“得君者,臣之庆;得亲者,子之庆;得夫者,妇之庆。
庆者,未有不离其朋类而得者也。
”有此可知,乾与坤(阳与阴)的关系是可以应用在多重人际关系上的。
一般而言,阳主阴从,阳先阴后,阳为主动者,阴为受动者。
坤卦以“安贞”为吉,其故也在此。
【原文】《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象传》说:大地的形式顺应无比,君子因而厚植自己的得道来承载万物。
【解读】2、相对于乾卦的“自强不息”,坤卦是“厚德载物”。
两者搭配,则过程与目的同时显现,而君子的认生规划也十分清楚。
【原文】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文】初六。
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来到。
《象传》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这是因为霜是阴气开始凝结。
循着此一规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坚冰。
【解读】1、坤卦第一爻是阴爻,称为“初六”,位居最下,有如人之足,所以用“履”字。
霜是稀薄的碎冰,看似微不足道,但是见微知著,可以判断将有坚冰。
2、程颐说:“犹小人始虽甚微,不可使长,长则至于盛也。
”《易经》常以阴爻比拟小人,可供参考。
【原文】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文】六二。
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活动,是直接产生而可以遍及四方。
不必修习却无有不利,是因为大地之道广大无边。
【解读】1、六二居下卦之中,又是阴爻居柔位,并且二是地位,所以是最足以代表全卦之爻。
爻辞无异于对坤卦作为“地道”的描述。
2、古人认为天的运动是圆环状,地的运动是直线状,有此形成天圆地方的观念。
孔颖达云:“生物不邪,谓之直也;地体安静,是其方也;无物不载,是其大也。
”换言之,“直”是万物各自依其条件直接产生,只要条件成熟就自然出现了。
能够如此,才会使万物遍及四方,由此造成广大无边的大地现象。
“地道光也”的“光”通“广”。
3、“地道”是“直方大”,君子在效法时,“直”代表真诚,“方”代表方正,“大”代表包容。
对内真诚而对外方正,互为表里,而根本态度则是包容。
“习”是不必可以修习或修治,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无不利”之意是无有不利(而不是没有不利),如此文义较顺并且符合“地道”的性质。
【原文】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文】六三。
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
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
《象传》说: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是要等待时机再作发挥。
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是因为智虑周延而远大。
【解读】1、六三进入人位,相较于天位而言,它代表了臣道。
此外,六三处于下卦之上,必须待时而动。
2、此时虽有文采(亦即德行可观),也要正固守之,等待时机成熟。
3、“或从王事”的“或”字,代表可能性,这是配合六三的位置而言。
如果真有这种机会,也须“无成”,不谈功业,要将荣耀归于君王,如此才会“有终”。
处于危疑变动之际,最重要的就是“知光大也”。
“光”通“广”。
4、由全卦看来,六三已经形成一个单卦的坤,具有坤的基本德行,但是由于处于下卦,所以合言之是“含章可贞”。
其次,六三尚未形成完整的坤卦(无成),但是下卦已经走到(终点)。
【原文】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六四。
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
《象传》说:扎起口袋而没有灾难,是因为谨慎所以没有祸害。
【解读】1、六四开始进入上卦,处境危疑不安,最好加以收敛。
“括囊”是不管才华如何杰出,也须扎起袋口,不要外露,像守口如瓶一般谨言慎行。
2、如此,自然可以“无咎”,但是相对的也不会有任何称誉。
如果与乾卦的九三与九四对照,可知处在三、四这二爻能做到“无咎”,就应该满意了。
【原文】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文】六五。
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
《象传》说: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是因为既有文采又居于中位。
【解读】1、六五是阴爻居阳位,并且是中位。
这时应该怎么办?“黄”是中色,依后现代五行之说,黄是土之色,并且位居中间(东为木,青色;南为火,红色;西为金,白色;北为水,黑色;中为土,黄色)。
“裳”是下身之衣(古代所谓的衣裳,是指上衣下裳),所以译为衣裙。
六五居中位,所以穿上黄色(中色,又是土地之色)的裳。
裳是下衣,表示阴之顺阳,不敢居上位。
因此,配合大地之色,又是居中的黄色,穿上黄色衣裙,匡威完全符合坤卦的角色,因此称之为“元吉”。
“元吉”的美好程度最高,超过了“大吉”。
2、如果在此没有采取“黄裳”,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无异于以臣代君,以妇代夫,“元吉”可能成为大凶。
至于“文在中也”,则再度强调有文采而能守中的重要。
【原文】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上六。
龙在郊野战争,它的血是青黄色的。
《象传》说:龙在郊野争战,是以为它的路已经到了尽头。
【解读】1、上六是坤卦完成的一爻,此时六爻皆阴,阴气极盛,也可以称为龙。
它与象征乾卦的龙在郊野(上六居六爻最外,有如在大地的边远地区)作战。
2、“玄”为青色,是天色;“黄”是地色。
“血”是受伤之证,表示阴爻在让位前的挣扎,出现交接之际的玄黄混杂阶段。
3、乾卦上九爻辞说“”亢,坤卦上六象辞说“穷”,都在提醒我们上位是个结束,必须改弦更张。
只有变化才可能找到新的出路,也才可能让生命力持续发展。
【原文】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文】用在坤卦整体。
适宜永久正固。
《象传》说:用在坤卦整体可以用九正固,是因为它是大的终局。
【解读】1、“用六”有如乾卦的“用九”,是《易经》中仅有的两句附加象辞。
由于坤卦六爻皆阴,就以“用六”说明如何应用于全卦。
由于坤卦本性柔顺,所以须由“永贞”而有利。
2、乾为始,坤为终。
乾创始万物,坤接纳万物,犹如大地让一切安顿,把上天所造的一切都加以完成。
为了扮演此一大的终局,则要靠“永贞”。
【文言】【原文】《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译文】《文言传》说:坤卦最为柔顺,但活动时却是刚健的;最为静止,但功能遍及四方。
它随后而走找到主人,但却有恒常法则;包容万物,并且化育广大。
坤卦的原理就是顺应吧,它顺承天体并且按照时序运行。
【解读】1、《文言传》只论乾坤二卦,无异于揭示纯阳与纯阴的性质、功能及启发。
对于理解其余六十二卦的阴阳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鱼有阳眼,阳鱼有阴眼)。
以坤卦为例,它是至柔的(顺承天体),但活动却已然刚健(按时许进行而不曾中止);它是至静的(宛如没有任何变化),但功能却遍及四方。
在此,“德方”常被译为德行方正,这是联想到人的修养功夫,离本段主题稍远。
3、最能代表坤卦的是六二,配合六二爻辞的“直方大”,可知本段所指:“动也刚”是描写“直”(直接产生),“德方”是描写“方”(遍及四方),“化光”是描写“大”(广大无边)。
最后谈及“坤道”时,再回归到《彖传》的主旨。
本段以下分别述及各爻,则发挥《象传》主旨,其中着重君子所得之启发。
这也是我们不把本段的“德方”译为德行方正的原因之一。
4、“承天而时行”一语中的“天”,是指天体或天体的运行法则(此时可称为天道)。
在此若使用“天道”一词,必须强调其自然义,否则“时行”二字失去对应。
【原文】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 盖言顺也。
【译文】(初六)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吉庆留给后代;积累恶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留给后代。
像臣子杀害国君,儿子杀害父亲这种大罪,其原因不是一天之内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逐渐累积形成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早辨明罢了。
《易经》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