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教学内容

《我与地坛》导学案教学内容
《我与地坛》导学案教学内容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语文导学案适用班级:高一年级主备人:刘双林审核人:金锋云

《我与地坛》导学案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截瘫后那些复杂的感受尤其是伟大的母爱,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3.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案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北京人。1958年在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1974年到北京北新桥地区街道工厂工作。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自1985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期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在创作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史铁生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时曾被这样评价: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

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剥蚀

..()(3)亘.古不变()(4)一溜.阴凉()..()(2)坍圮

(5)撅.一树枝()(6)捋.着触须()(7)瓢.虫()(8)蝉蜕.()(9)窸.窸窣.窣()(10)熨.帖()

二、课堂学习案

(一)整体把握

1.课文的标题是“我与地坛”,课文除了写自己、地坛之外,还写了什么?

明确:母亲

2.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文章讲了两部分的内容,是哪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进入地坛的?(3、5)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3),“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5)。——颓废、迷惘

2.作者反复地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3、4)

表现:①“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废了双腿。”

③“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⑤十五年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里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用:为下文作者在地坛的思考和感悟作铺垫。

3.本部分共有三处景物描写,其景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的感悟各是什么?

明确:第一处描写地坛破败的全貌,描写了地坛的沧桑变化,而地坛的破败正烘托出落魄者的精神状态。(地坛是“我”的“难友”,接纳了“我”这个残废的人,它好像能够感受到“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我”对地坛也产生同病相怜似的心灵共鸣,“我”与地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第二处通过描写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的生长,体现出萧条、荒凉中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在作家心头涌动。第三处用六个“譬如”描写各种景象,处处时时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正是这种难以言说包蕴着的永恒与瞬间、古老和信心、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的震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家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家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

4.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哪个问题是核心问题?

明确:(1)关于死的事。结论: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出生)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我为什么要出生。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3)怎样活。第三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母亲。

三、课堂练习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剥蚀.(shí)炫.耀(xuán)失魂落魄.(pò)

B.坎坷.(kē)落寞.(mò)蝉蜕.(tuì)亘.古不变(gèn)

C.坍圮.(pǐ)灼.烈(zhuó)熨.帖(yùn)步履.茫然(lǚ)

D.倔.强(jué)恪.守(kè)告诫.(jiè)肆意雕琢.(zhuó)

1.D(A炫耀xuàn;B坎坷kě;C熨帖y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褪色步履肄意玉砌雕阑 B.祭坛恍惚告诫窸窸窣窣C.弥漫余遐纷纭专心至志 D.坎坷教悔隽永清纯灼烈2.B(A雕阑—雕栏肄意—肆意;C余遐—余暇专心至志—专心致志;D教悔—教诲)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多,也越红。

C.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

....地想关于死的事。

D.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

....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C(改为“专心致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四百多年里,它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②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③只是到了这时候,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切。

A.侵蚀乞求嘈杂 B.剥蚀乞求嘈杂

C.侵蚀祈求纷纭 D.剥蚀祈求纷纭

4.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为了充分体现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近日,中央文明办将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等相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范围。

5.B(A“和平”之后少了“的前景”;C具有包含关心的词语并列不当造成不合逻辑;D“加强”与“门槛”搭配不当。)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从上到下总是一身洁白。

(2)山谷两旁,_______,_______,仰首只见一线弯曲的蓝天,偶尔有几只山鹰掠过。

①披着雪白的大氅,戴着雪白的头巾②戴着雪白的头巾,披着雪白的大氅

③峥嵘险峻峰峦陡立④峰峦陡立峥嵘险峻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