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

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

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一、前言城市道路检查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市政管理部门必须对城市道路检查井的位置、数量、规格、材质、安装方式、维护保养和检验验收等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城市道路检查井的质量和使用效果,维护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优化城市路网,提升城市形象。

本文档旨在对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性,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安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位置和数量城市道路检查井应当按照通行方向和道路标准规划,在交叉路口、车站、广场、大型建筑物周围等需要引入和分配管道的地方进行设置。

检查井的数量应当根据引入和分配管道的数量和走向而决定,需满足管道连接通畅、运输方便和操作便利等要求。

三、规格和材质城市道路检查井的内径和井深应当根据管道的径数和深度而决定,其内径一般不得小于0.6米,井深一般不得小于1.0米。

检查井的井盖应当能承受路面车辆的压力和行人的载荷,并能够密封防止积水和异物进入。

城市道路检查井的材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主要有混凝土、铸铁、玻璃钢和塑料等,具体应根据使用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选择。

四、安装方式城市道路检查井的安装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检查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安装方式分为易拆式和不可拆式两种,根据实际需要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易拆式检查井的井体和井盖应当采用钢材制造,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不可拆式检查井的井体和井盖应当采用一体制造或焊接固定方式。

检查井的安装应当按照设计方案和实际现场情况进行,确保安装的稳固和合理性。

五、维护保养城市道路检查井的维护保养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检查井的维护保养应当定期进行,保证井体和井盖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井体内部积水的清理、井壁的修补、井盖的检查和更换等。

对于损坏严重或者无法修复的检查井应当及时更换。

六、检验验收城市道路检查井的检验验收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检查井的验收内容包括井体和井盖的质量验收、尺寸验收、安装验收、翻转验收等。

城镇检查井盖技术规范和标准

城镇检查井盖技术规范和标准

城镇检查井盖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City And Town Manhole Cover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查井盖的术语和定义、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装施工和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建设中安装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车行道,停车场,码头,机场跑道等地面井座净开孔(CO)不大于900 mm 的金属及非金属检查井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GB/T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348 球墨铸铁件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GB/T 7759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GB/T 776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 9439 灰铸铁件GB/T 14408 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GB/T 14684 建筑用砂GB/T 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GB/T 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 2365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查井在地下管线设施中用于管线连接、检查、维护和安装设备的构筑物。

3.2 检查井盖检查井口的封闭物,由井座和井盖组成。

3.3 井座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

3.4 井盖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需要时能够开启。

3.5 嵌入深度井座支承面至井座顶面的高度,如图1 所示 A 值。

3.6 总间隙井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总和。

3.7 井座支承面支承井盖的井座平面。

检查井盖国标规范图集

检查井盖国标规范图集

检查井盖国标规范图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逐年增多,井盖便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物品之一。

井盖位于道路中央或者道路两侧,起到人行道、路面和地下管线接口的封闭作用,防止车辆和行人掉入。

但是,井盖往往需要经常部分或者全部拆卸维修,加上工程质量监管不够,大量“假井盖”频繁出现,给车辆和行人带来生命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井盖设计、生产和安装,让井盖在发挥封闭作用的同时,还能满足民众的正常活动需求和轻便维修的要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于2016年9月发布了《GB/T 30069-2013 检查井与雨水井盖》标准,并于近日发布了《GB 50976-2020 检查井盖国家标准规范图集》,力求打造符合国际标准、优良品质和建筑美学的井盖。

该国标规范图集包含了井盖材质、规格、制作、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要求检查井盖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标准更加严格,视觉效果更为美观大方。

此次国标规范图集还增加了各种井盖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例如灵活开合的防盗井盖、抗冲强度的钢筋结构井盖、自含净水设备的净水井盖等,都为井盖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了一步。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对井盖检验的要求也更加细化严格,这即表明着未来井盖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井盖的设计和制作要符合标准化要求,才能达到国家标准质量要求。

而在安装过程中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以确保井盖在路面装置稳固、防水防尘、不易生锈等方面的要求全部达到。

否则,不合格的井盖不仅无法发挥其正确的功能,而且还可能给人们带来危险。

不仅如此,井盖的标准化还需要社会全面参与。

在掏出手机打开导航软件前,首先应该注意脚下的井盖是否合格。

而对于出现安全隐患的井盖,可以拨打相应单位进行报案。

加强井盖的安全监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交通安全水平,还可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之,井盖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国家在产业技术研究方面的竞争力。

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

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

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条总则(一)为加强成都市依附于城市道路(含桥梁,下同)检查井盖的监督管理,有效解决检查井盖长期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特制订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成都市城市道路中的新建、改建、扩建、综合整治及养护维修涉及到的安装于城市道路上,且井座净开孔(co)不大于900㎜的检查井盖。

(三)井盖权属单位是井盖的维护管理责任人,负责井盖的巡查、维护和提档升级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同时应接受城市数字化管理部门的监督,并按照其派遣任务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处置。

(四)各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在办理地下管线移交接收时,应按本规定对各类检查井盖的产品质量进行确认,收集合格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必须是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正式检验报告,各类检查井盖达到本规定技术要求的方能办理地下管线的移交。

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井盖存在问题,及时向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五)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我市中心城区依附于城市道路的检查井盖的供应方实施登记管理,对检查井盖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公示。

第二条检查井盖技术要求(一)基本要求依附于城市道路设置的检查井盖应具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同时,还应具有防盗、防沉降、防响动的性能。

原则上车行道上检查井盖应采用球墨铸铁材料,人行道及绿化带检查井盖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及钢纤维砼等材料。

国家有其它强制性规定按其规定执行,本规定重点是对车行道的检查井盖进行规范。

(二)材质1.采用球墨铸铁的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材料须符合国标QT500-7的要求,球化率大于90%。

2.防震响橡胶垫圈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损、耐腐蚀、耐油、耐候性。

垫圈应确保在10年内不脱落、不老化失效,符合使用要求。

(三)外观1.检查井盖外表面应光洁,花纹、标记及字标清晰无缺损,无多余部分、无毛刺、无锋利边缘、无曲翘变形、无龟裂,不得有裂纹或影响产品性能的冷隔、鼓包、砂眼等缺陷,不得补焊。

检查井井盖标准(一)

检查井井盖标准(一)

检查井井盖标准(一)
检查井井盖标准
1. 引言
•检查井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用于覆盖检查井的开口,保护下方管道及设备免受外界损害。

•标准化的检查井井盖设计及施工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2. 标准要求
•井盖材料:应使用高强度、抗压、耐腐蚀的材料,如铸铁、钢材或复合材料。

•外观要求:井盖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裂纹和破损。

应避免使用花岗岩等材料,以免容易被盗。

•尺寸要求:井盖的尺寸应与对应的检查井开口相匹配,保证完全覆盖并能承受交通负荷。

•重量要求:井盖的重量应符合道路交通的要求,以确保不会因为流动车辆的振动而移位。

•标志标识:井盖上应有明确的标志标识,如”检查井”或”防止丢弃物品”等,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

3. 安装要求
•井座设置:井座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规范,以确保井盖固定牢靠,不易倾斜或移动。

•固定方式:井盖应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与井座固定,以避免被非法拆卸或弄丢。

•安全防护:为了防止人员误入井内,井盖应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弹簧锁、防撞柱等。

4. 维护与管理
•定期巡检:城市管理部门应定期巡检井盖,发现有损坏或松动的井盖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养护措施:井盖应做好防锈处理,定期清理井内垃圾,并注意井盖表面的清洁。

•松动处理:发现井盖有松动现象时,应立即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5. 结论
•检查井井盖的标准化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遵守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安装和维护井盖,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

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

、尸■、■前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上各类检查井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检查井盖的安全并指导检查井盖的设计、生产、施工和养护,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照CJ/T 121-2000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JC 889-2001 《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和建设部行业标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送审稿)的部分条款。

增加了锁定功能、耐酸性、耐碱性、耐候性、耐磨性和序列号等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铸造厂、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文平、祝长康、王晓龙、商国平、吴初航、吴玉莲、陈予平、姜为众、蔡洁茵、徐长彪本标准于2004 年8 月首次发布。

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原材料,经机械成型工艺制成的城市道路检查井盖(以下简称“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机动车俩行驶或停放场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人行道、广场、绿化带等行人通行的场所、场地的检查井盖。

本市公路等机动车俩行驶或停放场所的检查井盖,可参照本标准的相应条款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1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3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8810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GB/T 9341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2988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试验方法GBJ 82-19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CECS 13 :1989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检查井(人孔)manhole在地下管线设施中用于管线连接、检查、维护和安装设备的构筑物3.2检查井盖manhole cover and frame检查井口可开启的封闭物,由井座和井盖组成3.3井座manhole frame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

道路工程井盖施工规范(3篇)

道路工程井盖施工规范(3篇)

第1篇一、概述井盖施工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美观和功能性。

为确保道路工程井盖施工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经验,熟悉井盖的安装工艺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地下管线布局,确保井盖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准备好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如井盖、井圈、水泥、砂、钢筋等。

4.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井盖安装位置、尺寸、高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三、施工工艺1. 开挖基坑:根据设计图纸,开挖基坑,确保基坑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基坑底部应平整,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2. 井筒制作:根据井盖尺寸,制作井筒,井筒内壁应光滑,无尖锐物。

3. 井筒安装:将井筒放入基坑,确保井筒垂直、水平,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4. 井圈安装:将井圈套在井筒上,确保井圈与井筒紧密贴合,无间隙。

5. 井盖安装:将井盖放置在井圈上,确保井盖与井圈紧密贴合,无间隙。

6. 填充材料:在井盖周围填充砂、水泥等材料,确保填充密实,无空隙。

7. 固定:使用固定件将井盖固定在井圈上,确保井盖稳固。

8. 质量检查:对井盖安装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井盖安装前,应检查井盖、井圈等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井盖安装位置准确,无偏移。

3. 井盖安装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路面整洁。

4.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确保井盖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五、验收标准1. 井盖安装位置准确,无偏移。

2. 井盖与井圈紧密贴合,无间隙。

3. 填充材料密实,无空隙。

4. 井盖稳固,无松动。

5. 施工现场整洁,无杂物。

本规范适用于道路工程井盖施工,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确保道路工程井盖施工质量。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井盖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

检查井盖技术导则

检查井盖技术导则

合肥市城镇检查井盖技术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道路上各类检查井盖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保障检查井盖设施完好,指导检查井盖的设计、生产、施工、竣工验收和检修养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合肥市城镇检查井盖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和大中修的市政道路、广场等设施上各类检查井盖;《导则》所称检查井是指在电力、通讯、燃气、供热、供水、排水、有线电视、交通信号与监控等各类地下管线设施中用于连接、检查、维护管线和安装设备的竖向构筑物。

检查井盖是指检查井口可开启的封闭物,由井盖和井座组成。

第三条在城镇道路上各类检查井盖的设计、生产、施工、竣工验收和检修养护过程中,《导则》未明确的技术要求、材料要求、构造要求、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执行国标《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及省标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规定。

第二章承载等级及使用场所第四条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B200、D400两个等级(见表1)。

表1第五条检查井盖的使用场所,应符合表2的规定:第三章材质要求第六条检查井盖材质应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环保、便于开启、美观轻便、坚固耐用。

第七条推广使用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等非金属类新型材质的检查井盖,禁止使用灰铸铁和现场自制的混凝土检查井盖。

第四章结构尺寸、外观及标识格式第八条井座净开孔应满足相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圆形井座净开孔尺寸应为700mm或900mm,尺寸偏差±10mm。

井座支承面宽度应不小于30mm。

井盖的嵌入深度B200应不小于40mm,D400应不小于50mm。

井盖与井座间的总间隙应不大于5mm。

第九条井盖表面应有凸起的防滑花纹,凸起高度为3mm~8 mm。

防滑花纹设置应有利于排水,减少井盖表面积水。

第十条井盖表面色泽宜与所在道路统一和谐,并应保持一定的色牢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31/T 324-2004前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上各类检查井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检查井盖的安全并指导检查井盖的设计、生产、施工和养护,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照CJ/T 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JC 889-2001《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和建设部行业标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送审稿)的部分条款。

增加了锁定功能、耐酸性、耐碱性、耐候性、耐磨性和序列号等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铸造厂、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文平、祝长康、王晓龙、商国平、吴初航、吴玉莲、陈予平、姜为众、蔡洁茵、徐长彪本标准于2004年8月首次发布。

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原材料,经机械成型工艺制成的城市道路检查井盖(以下简称“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机动车俩行驶或停放场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人行道、广场、绿化带等行人通行的场所、场地的检查井盖。

本市公路等机动车俩行驶或停放场所的检查井盖,可参照本标准的相应条款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1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2988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试验方法GBJ 82-19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CECS 13:1989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检查井(人孔) manhole在地下管线设施中用于管线连接、检查、维护和安装设备的构筑物。

3.2检查井盖 manhole cover and frame检查井口可开启的封闭物,由井座和井盖组成。

3.3井座 manhole frame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

3.4井盖 manhole cover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表面应为平面。

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需要时能够开启。

3.5嵌入深度 inlaid depth井座支承面至井座顶面的高度。

如图1所示A值。

3.6缝宽 width of aperture井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如图1中的a值(a=a1+a2)3.7井座支承面 supporting face of frame支承井盖的井座平面,其宽度如图1中的b值。

3.8井盖接触面 interface of cover井盖与井座支承面接触的平面。

3.9井盖公称直径 nominal diameter of cover 井盖上沿外圆的直径,如图1中的z值。

3.10井盖锥度 taper of cover井盖上下沿外圆形成的锥度,如图1中的e值。

3.11试验荷载 testing load在测试检查井盖承载能力时规定施加的荷载。

3.12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 High strength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用一定量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增强的以水泥为主要粘结料的混凝土(C60以上)3.1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利用聚合物(塑料、橡胶等)和各种颗粒、纤维等填充增强材料,通过少量添加剂及一定工艺的生产出的材料。

图1 检查井盖尺寸示意图4承载等级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重型与轻型两个等级(见表1)表1 检查井盖承载能力分级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一般要求5.1.1井盖与井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井盖上沿尺寸大于下沿尺寸,锥度为1:10~1:3。

表2 检查井盖缝宽尺寸5.1.2井盖的嵌入深度应A不小于50mm。

5.1.3井盖表面应有凸起的防滑花纹。

凸起高度应不小于3mm。

5.1.4目测检查井盖与井座表面应压制平整,不得有裂纹,凹凸不平等影响井盖使用性能的缺陷。

5.1.5用钢卷尺、钢直尺、直角尺检查井盖与井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T 6414-1999的要求。

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 6414-1999中CT10的规定,并保证井盖与井座的互换性。

5.1.6井盖接触面与井座支承面应保证接触平稳。

5.1.7检查井盖的平整度用一米钢直尺测量,允许偏差2mm。

5.1.8检查井盖的摩阻系数用摆设仪测定,摆值BPN应小于40。

5.1.9检查井盖表面色泽应与所在城市道路统一和谐,并应保持一定的色牢度。

5.1.10检查井盖应根据需要,安装相应的锁定装置,同时应保证专业检查人员检修时,检查井盖开启方便、灵活。

5.1.11检查井盖宜采用柔性接触,橡胶避震圈与井盖底部或井座应连接牢固平整。

5.2承载能力5.2.1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5.2.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5.2.3井盖承载能力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见附录A。

5.3主要性能指标5.3.1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的主要性能指标a)按CECS 13:1989第八章的要求试验后,立方体抗压强度≥60MPa。

b)按CECS 13:1989第十章的要求试验后,弹性模量≥3.6×104N/mm2。

c)按GBJ 82-1985第五章要求试验后,抗渗标号≥S6d)按GB/T 12988的要求试验后,磨坑长度≤23mm。

5.3.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的主要性能指标a)按GB/T 9341的要求试验后,弯曲强度的平均值≥22MPa,单块最小值≥18MPa。

b)按 GB/T 1043的要求试验后,冲击强度的平均值≥104KJ/m2,单块最小值≥6×103KJ/m2。

c)按GB/T 1041的要求试验后,压缩强度的平均值≥25MPa,单块最小值≥20MPa。

d)按GB/T 1040的要求试验后,拉伸强度的平均值≥10MPa,单块最小值≥8MPa。

e)按GB/T 9341的要求试验后,弹性模量的平均值≥1000MPa,单块最小值≥600MPa。

f)按GB/T 8810的要求试验后,吸水率<1%。

g)将检查井盖的试件放在20%硫酸溶液中浸泡48h,表面无明显腐蚀,且检查井盖试件的质量损失<1%。

h)将检查井盖的试件放在2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48h,表面无明显腐蚀,且检查井盖试件的质量损失<1%。

i)按附录B进行耐温性试验,检查井盖的强度相对变化率≤5%。

j)按附录C进行耐侯性试验,检查井盖的强度相对变化率≤5%。

k)按附录D进行抗疲劳性试验,检查井盖的强度相对变化率≤5%。

l)按附录GBJ 82-1985第三章的要求试验后,检查井盖的强度相对变化率≤15%。

m)按附录GB/T 12988的要求试验后,检查井盖的磨坑长度≤23mm。

n)抗高温变形试验方法应在150°C的高温下和常温条件下分别测试检查井盖的强度和变形,并进行比较,检查井盖的强度相对变化率≤5%,检查井盖的变形相对变化率≤1%。

6检验规则6.1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内容应根据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进行。

6.2型式检验6.2.1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b)正常生产满3年;c)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使用材料变更;d)出厂检验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DB31/T 324-2004e)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g)使用单位提出检验要求。

6.2.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

6.2.3抽检频率和判定规则a)产品以同一规格、同一种类、同一原料在相似条件下生产的检查井盖构成批量。

一批为500只(套)检查井盖,不足500只(套)时也作为一批。

b)每一批量随机抽取10套检查井盖逐套检查(除承载能力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如果有2套及以下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可视为合格。

有3套以上(含3套)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c)从上述合格的样品中抽取的10套检查井盖中,随机抽取3套进行承载能力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如有1套不符合表3、表4要求,则再抽取2套重复本项试验,如仍有1套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检查井盖不合格。

6.2.4型式检验不合格,应立即停止生产,采取措施后,须再次进行型式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投入生产。

6.3总判定6.3.1当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承载能力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6.3.2当立方体抗压强度、承载能力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当只有外观质量与尺寸偏差为不合格时,则允许修补,并对该批产品逐个检查,合格者为合格产品。

7标志、贮存和运输7.1标志7.1.1每套检查井盖的井盖上必须具有清楚且永久性的下列标志,示例见图2:——检查井盖专用符号标志;——承载等级标志(用“重”表示重型检查井盖,“轻”表示轻型检查井盖);——用中文标志制造厂名;——生产年份和序列号。

序列号编写为:××××(年份)-××××(序列号),从0001开始,每年轮换,不得重复。

图2 检查井盖标志示例7.1.2检查合格的井盖应有合格标记。

7.2贮存7.2.1应按产品的分类与不同等级正气堆放。

7.2.2贮存地应远离火源和热源,环境温度不宜高于60°C。

7.3运输7.3.1当采用叉车装卸时,产品底部应由托盘,层高不得高于10只(套)。

7.3.2当采用人工装卸时,不允许从车上摔下。

7.3.3运输时应采用平装方式。

DB31/T 324-2004附录 A(规范性附录)承载能力试验A.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机架、橡胶垫片、刚性垫块、加压装置、测力仪组成,如图A1。

1-观察孔;2-机架;3-配套井座;4-橡胶避震圈;5-井盖;6-橡胶垫块;7-刚性垫块;8-传感器;9-千斤顶;10-钢箍图A1 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A2 试验要求A.2.1 承载能力试验装置是由对井盖施加荷载的机架和加压泵等组成,能施加的荷载不小于500KN,其工作面尺寸必须大于检查井盖配套支座最大外援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