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

合集下载

古代不吃猪肉的原因

古代不吃猪肉的原因

古代不吃猪肉的原因
古代有各种原因使得一些文化和宗教禁止食用猪肉。

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理由:
1. 宗教信仰:一些宗教教义中认为猪肉不洁净,所以禁止其食用。

例如,伊斯兰教中的清真食品规定禁止穆斯林食用猪肉;犹太教中的饮食规定(犹太人的饮食规定被称为犹太教的《饮食戒律》)同样禁止食用猪肉。

2. 卫生和健康问题:在古代,人们对于猪肉的食用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和卫生方面的担忧。

猪肉容易滋生寄生虫,如蛔虫、猪带绦虫等,这些寄生虫可能会传染给人类。

此外,猪肉在烹调及储存过程中更容易沾染细菌,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将猪肉视为不洁食物。

3. 文化传统:一些古代文化将猪视为不祥之物,因此不吃猪肉。

例如,古代中国的文化普遍认为猪具有诸多负面象征,如懒惰、糜烂和吝啬等,所以对于猪肉持有较消极的态度。

4. 经济因素:在一些地区,饲养猪需要大量粮食,而猪肉回报相对较低,如果用于养猪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人口,会更有经济效益。

因此,一些社会在历史上选择不饲养猪。

综上所述,古代不吃猪肉的原因既包括宗教信仰、卫生和健康问题,也包括文化传统和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

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原因可能不同。

为什么很多中医不建议吃猪肉

为什么很多中医不建议吃猪肉

为什么很多中医不建议吃猪肉猪肉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很多中医并不建议频繁食用猪肉。

这种建议的背后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猪肉的评价,以及不建议吃猪肉的原因。

猪肉在中医中的评价在中医理论中,食物被分为寒热性质,而猪肉属于寒性食物。

中医认为不同的食物性质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过量食用寒性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寒气过重,引发身体不适。

因此,中医建议在饮食中要有所搭配,避免食用过多寒性食物,包括猪肉。

此外,猪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胆固醇升高等问题。

中医强调饮食调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密切,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加重肥胖等问题。

因此,中医在饮食指导中一般不建议频繁食用含高脂肪的猪肉。

猪肉容易带来的问题除了猪肉本身的性质之外,中医还指出了猪肉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影响,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猪的胃肠构造特殊,猪肉中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容易引起肠胃道疾病。

另外,猪肉中激素残留和抗生素使用也是人们担忧的问题,过多摄入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建议尽管中医不建议频繁食用猪肉,但并不代表完全要避免。

根据个体体质和需要,适量食用猪肉可以为补充营养提供一定帮助。

在中医的饮食理念中,均衡摄入,多样化组合,避免偏食是关键。

结合中医的饮食原则,可以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减少猪肉摄入,选择其他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类等。

总的来说,中医不建议频繁食用猪肉主要是基于猪肉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考虑。

顺应自身体质特点,合理安排饮食,均衡摄入各类食物,才能达到营养均衡,保持健康的目的。

以上就是中医不建议频繁食用猪肉的原因。

希望读者能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食物。

为什么要少吃猪肉

为什么要少吃猪肉

为什么要少吃猪肉?一、全世界公认的三个事实1、人类的食品中需要有肉类人类的食品主要是粮食,蔬菜、水果、奶类、蛋类和肉类。

当前绝大多数人认为肉类不但可以提供美好的口感,也增加了很多必要的营养。

因此全世界绝大多数人不同程度上吃不同的肉类。

尽管有人提出完全素食,很多完全素食者也健康的活着,但这种提法并未得到绝大多数人的人口,因此全世界完全吃素食的人不到1%。

2、在人类经常食用的肉类中,猪肉的消耗量最大全世界食肉的人食用的肉类主要是猪肉、牛肉、鸡肉和鱼类四大类,在这四大肉类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猪肉。

例如我国1978年中国的全国猪肉消费量是700万吨,到了1994年,上升到了3000万吨。

而1994年禽肉(鸡肉和鸭肉)消费量仅是660万吨。

从2007年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获悉,2006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

中国肉类协会会长李水龙在此间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6年,在生猪存栏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猪肉占有量呈现上升势头,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39.6公斤,比2005年增加1.3公斤,在猪肉、羊肉、牛肉、禽肉等所有肉类占有量中的比重超过60%。

因此在人类经常食用的肉类中,猪肉的消耗量最大3、在人类经常食用的肉类中,猪肉的的营养价值最差全世界食肉的肉类主要是猪肉、牛肉、鸡肉和鱼类四大类,在这四大类肉类中,古今中外公认猪肉的品质最差。

例如:(1)“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一斤”查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一句话,“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一斤”,但这句话明显的告诉我们,吃禽类的肉比兽类的肉要好。

但是极少有人知道者是为什么。

在中医的很多补益的方剂里和民间的食疗中,用到的血肉之品,绝大多数都是鸡、鸭、鹅、鹌鹑、麻雀等,也说明了禽类的补益作用优于兽类.(2)“四条腿的不如二条腿的,二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国内现在流行这句话“四条腿的不如二条腿的,二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其中说明四条腿的畜类不如二条腿的禽类,二条腿的禽类不如一条腿的菌类,一条腿的菌类不如没有腿的鱼类。

是否应该禁止吃肉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吃肉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吃肉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应该禁止吃肉。

1. 道德层面,吃肉涉及动物权益和生命尊严问题。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指出,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权利不受虐待和杀害,因此
应该禁止吃肉。

2. 环境层面,养殖业是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指出,养殖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汽车更多,而且需要大量的水和粮食,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健康层面,过量食用肉类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指出,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对健康有害,建议减少摄入。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吃肉。

1. 人类传统,吃肉是人类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禁止吃肉会侵
犯人们的饮食自由和文化传统。

而且,很多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方式
都与肉类相关,禁止吃肉将对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2. 营养需求,肉类是人类蛋白质和铁元素的重要来源,适量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禁止吃肉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人们的健康。

3. 养殖业改善,可以通过改善养殖业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不是一味禁止吃肉。

例如,推行有机养殖和减少肉类消费量等措施可以改善养殖业的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正方提出了道德、环境和健康等方面的理由,但是反方也有人类传统、营养需求和养殖业改善等方面的观点。

因此,应该在保障动物权益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寻找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禁止吃肉。

上追溯五千多年,各宗教及文化,为何普遍厌猪禁猪?

上追溯五千多年,各宗教及文化,为何普遍厌猪禁猪?

上追溯五千多年,各宗教及文化,为何普遍厌猪禁猪?
不吃猪肉并不是穆斯林的专利,也不是《古兰经》首倡禁止。

往上追溯五千多年,综观各宗教及文化,人类为何普遍厌猪、禁猪呢:
01、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

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

就连我们周围的有些人,在说某个人太笨的时候,也都开玩笑似的说“某某人太'猪'了。


02、喜污秽。

其生活区域骯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

03、性恶无常。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壹旦饿极连生猪崽也照食不误。

壹般动物,即便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其性较之虎狼有过之而不及。

04、随意交配。

幼猪壹旦到发情期,有的会同生养他的母(公)猪交配,繁衍后代无上下、尊幼之分。

而牛羊则不会这样。

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壹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壹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壹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壹个原因。

05、古今中外的医学家都曾提出过他们的科学见解。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人称医圣。

他曾在其名著《本草纲目》写道:『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

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壹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又说:「南猪味厚,其毒尤甚。

」他的意思是说南方的猪其毒害是极大的,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其它地方的猪也是有害的。

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Unit 1 羞怯的痛苦1 对许多人来说,羞怯是很多不愉快的起因。

各种各样的人——矮的、高的、愚笨的、聪明的、年轻的、年老的、瘦的、胖的——都说自己是羞怯的。

羞怯的人会焦虑不安,感到不自然;也就是说,他们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外表和举止。

脑海中不断地盘旋着一些使自己不安的想法: 我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他们喜欢我吗?我讲话是不是傻里傻气?我长得难看。

我穿的衣服毫不引人注目。

2 很显然这种不安的感觉会对人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我看法反映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之中,而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又影响他人的反应。

通常,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具有积极的自我价值观或很强的自尊心的人往往表现自信。

由于自信,他们不需要他人不断地称赞和鼓励使自己感觉良好。

自信者热情地自发地投身生活。

他们不因别人认为他们“该”做什么而受到影响。

有很强自尊心的人不会被批评所伤害;他们不会把批评看作是人身攻击。

相反,他们认为批评是一种要他们改进的建议。

3 相比之下,羞怯的人自尊心较弱,往往消极被动并且容易受他人影响。

他们(是否)在做“该做的事情”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

害羞的人对批评非常敏感;他们觉得批评却好证实了他们比别人差。

他们也很难因别人的赞美而高兴,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值得称赞。

羞怯的人也许会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别人的赞美之辞:“你这么说只是为了让我感觉好一些。

我知道这不是真的。

”显然,尽管自我意识是一种健康的品质,过分的自我意识却是不利的、有害的。

4 能否彻底消除或者至少减轻羞怯感呢?幸运的是,人们能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立自信从而克服羞怯。

由于胆怯和缺少自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正视自己的优点还有弱点非常重要。

例如,大多数人希望每门功课都得A。

如果仅仅因为在某些领域有困难,就把自己列为差生,这不恰如其分。

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必须与现实相符。

老是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会觉得自己能力差,甚至产生嫉妒。

当我们嫉妒比自己成绩好的学生时,我们正在自我毁灭。

是否应该禁止食用肉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食用肉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食用肉类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应该禁止食用肉类 1. 道德层面:食用肉类导致动物的大规模屠杀和残忍对待,违背了对动物的尊重和保护。

伟大的印度领袖甘地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和它的道德进步可以用对待动物的方式来衡量。

” 2. 环境层面:肉类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消耗。

禁止食用肉类可以减少环境负担,有利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畜牧业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健康层面:过度食用肉类与心脏病、中风、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宣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是致癌物。

禁止食用肉类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食用肉类 1. 人类的天然需求:人类是杂食动物,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人类的命运不是由星座掌握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

” 2. 经济层面:肉类生产是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禁止食用肉类将导致数百万人失业,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出口国之一,禁止食用肉类将使该国的经济陷入困境。

3. 个人选择权:禁止食用肉类侵犯了人们的个人选择权,违反了人权和自由。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过:“自由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幸福。

”人们有权选择自己
的饮食方式,政府不应该强制干涉。

综上所述,禁止食用肉类对于道德、环境和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考虑人类的天然需求、经济和个人选择权。

因此,应该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动物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政策引导,减少肉类消费,而不是完全禁止食用肉类。

Unit 6 Food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 6 Food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 6 FoodFood and Culture[1] We all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s are good to eat. We also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s are bad to eat. As a result, people from one culture often think the foods that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eat are disgusting or nauseating. When the famous boxer Muhammad Ali visited Africa, for example, one member of his group became quite sick when he saw someone pick up a butterfly and eat it. Many people would find it disgusting to eat rats, but there are forty-two different cultures whose people regard rats as appropriate food.[2] Some people in Africa think African termites make a delicious meal. Many other people would probably be sick if they had to eat termites, but one hundred grams of termites contain more than twice as many calories and almost twice as much protein as one hundred grams of cooked hamburger.[3] However, food likes and dislikes do not always seem related to nutrition. For example, broccoli is first on a list of the most nutritious common vegetables, but it is twenty-first on a list of vegetables that Americans like most to eat. Tomatoes are sixteenth on the list of most nutritious vegetables, but they are first on the list of vegetables that Americans like most to eat.[4] But dislik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hy some cultures will not eat a certain food. In some cultures, certain foods are taboo. Taboo is a word from the language of the Fiji Islands that is used to describe something that is forbidden. Some foods are taboo in certain religions, but there are also other food taboos that are not connected to a religion. We do not usually think about why certain things are taboo in our culture. We may not even know why they are taboo. Anthropologists try to discover the hidden reasons for taboos. For example, the sacred cows of India are well known. Cows can go wherever they want to in the streets of India, and they can eat anything they want from the supplies of the foodsellers on the street. As a result, the cows are a problem. However, no one in India will kill them or eat them. It is taboo to do so. This custom seems strange to other people, but anthropologists believe that there are reasons for it. First, cows are valuable because the farmers need them to help plow their fields. Second, cow manure is used as a fertilizer on the fields. In India, many farmers cannot afford to spend money on fertilizer. Third, the cow manure can be dried and burned to make cooking fires. Therefore, farmers that kill their cows for meat soon find that they cannot plow or fertilize their fields or make a cooking fire.[5] Another example is that Americans do not eat dogs, although people from someother cultures regard them as good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dogs are very important to people as pets. They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part of the family, almost like a child in some cases. In addition, dogs have value as protection against criminals. Thieves will not usually enter a house where there is a dog because the dog will bark and possibly attack a stranger who is trying to get into a house. Apparently, the dog's place in society as a companion and as protection against criminals makes the dog taboo as food.[6] The taboo against eating pork occurs in more than one culture.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some ancient Egyptians did not eat pork. The ancient Israelites also regarded pork as taboo. One explanation for the pig-eating taboo is that pork that is not cooked sufficiently may spread a disease called trichinosis. However, most people no longer think that this is a good explanation for the pork taboo. Another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Israelites were nomads—they were always moving from place to place. People have to stay in one place to raise pigs. The Israelites did not want to stay in one place because they did not want to change their culture. As a result, they did not eat pigs.[7] Anthropologists believe that most food likes and dislikes are a result of the ways of life of different people. Some people live in areas where there are both large animals and many insect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se people to kill large animals, and it requires a lot of energy. It is easier for them to use insects for food becaus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catch insects and it does not require a lot of energy. Nomadic people who move around will not want to keep pigs for food. People will not eat pets such as dogs. Americans eat a lot of beef because there is plenty of land for raising cattle and their meat can be shipped cheaply for long distances by railroads.饮食与文化1 对于什么样的食物好吃,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6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23 N o.6 2003年12月Journal of Bao ji Co llege of A 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D ec.2003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①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摘 要]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猪是主要的肉食来源,而有些民族和地区则忌食猪肉。

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类学家的关注,成为现代人类学的一个热点命题。

人类学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成因进行追问。

这方面有些研究,被视为人类学成果的经典。

[关键词]猪肉;禁忌;人类学;反刍动物[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193(2003)0620038206根据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史学家的研究推测,至少在4500万年前,地球上即已有猪,而依出土的动物化石记载,巨獠猪可能是现存猪类的祖先。

从印度发现的猪化石推测,现代猪的起源可能是印度,距今约5万年之久。

西班牙阿尔塔拉山洞原始壁画中,有许多关于猪活动的描绘,这些壁画是4万年前的杰作,为现今最古老之猪画之一。

土耳其小亚细亚南部凯榆纽地方出土家猪残骸,距今9000多年,为目前最古老养猪证据。

猪的繁殖甚为迅速,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猪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类的营养和美食而产肉。

在整个动物王国中,猪是把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的效率最高的动物之一。

然而,有些民族的族民和宗教教民并不食猪肉,甚至不能去碰活猪或者死猪。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在埃及人的眼里,猪是一种不洁净的畜类……如果一个埃及人在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猪,他立刻就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

”[1](P131)许多人类学家对这种现象一直很感兴趣,成为各国学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命题。

一人们都知道忌食猪肉的这一禁忌和伊斯兰教教规有关。

《古兰经》说:“人们啊!你们应食地面上合义的、清洁的食物。

”又说:“惟禁尔等,食死物、血、猪血与未经高呼安拉之名而宰割之动物。

”所以,回民严格禁食猪肉、自死物和血。

犹太教徒也禁食猪肉。

其实,禁食猪肉是阿拉伯半岛诸民族普遍遵守的一项历史悠久的饮食禁忌。

公元前6世纪,在阿拉伯半岛西北的西奈沙漠地区,产生了犹太教。

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又产生了伊斯兰教。

这两个宗教在创立时,都适应了当地人们早已存在着的①[收稿日期]2003209220[作者简介]万建中(19612),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研究。

忌食猪肉的习俗,作为宗教戒律,写入《旧约》和《古兰经》之中。

作为教规,宣扬猪的肮脏、丑陋和懒惰,人们逐渐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猪的厌恶和鄙视,从生理上养成了一种特殊的条件反射。

因此,伊斯兰教民不仅不能食猪肉、养猪、用猪油炒菜,甚至忌讲“猪”字,把猪肉和猪油叫做荤菜荤油。

自从忌食猪肉的风习伊斯兰教化之后,伊斯兰教凭藉自己强大的宗教势力,对此种风习的持久流传和更大范围的扩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忌食猪肉的风习一经“真主”之名形成命令,作为神圣不可违背的号召,就成为任何地区、任何民族,只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就必须遵行不悖的教条了。

一些西亚、北非以外的亚非国家和我国某些少数民族,曾信仰佛教或其他宗教,只是在改信伊斯兰教之后才忌食猪肉的,故其忌食猪肉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伊斯兰教,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追根溯源仍是来自阿拉伯地区古老的风习。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禁食猪肉的禁忌,流传各种误说,最甚者竟认为猪是犹太民族的图腾圣物,与祖先崇拜有关。

其实,猪豕早已成为农业民族的家畜,作为游牧民族的犹太人绝不可能奉其为部落的图腾。

有些人类学家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禁止食用猪肉是犹太人构筑的一道鲜明的文化边界及他们相互认同的文化符号的观点。

文化边界“把他们自己同邻近民族区分开来”,尤其是与他们不友好的邻族。

在犹太人分散到吃猪肉的基督教国家之后,更需要这一文化符号作为他们族性的标记(sign s )。

针对这种富有文化阐释意味的论点,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用事实给予了回应:“中东地区几个不同的文化中都出现了猪的禁忌情况……至少有另外三种重要的中东文明同以色列人一样为猪所困扰,他们是菲尼基人、埃及人和巴比伦人。

”[2](P86)既然如此,禁止食用猪肉就不能起到犹太人族性标记的作用。

有些人类学者依据宗教教规所宣扬的猪是肮脏、不洁的信条,提出禁食猪肉肇起于猪的一些习性。

猪吃人的粪便,又爱在自己的屎尿中打滚,完全吊不起人的胃口。

“这一说法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是:如果所有人都天然厌恶猪肉,那么首先就不会有人工养猪的开端,在世界其它许多地方也不会有这许多人仍兴致很高地大嚼猪肉。

实际上,正因为猪找不到其它潮湿的外部环境以降低其无毛无汗的身体的温度,因而才在自己的屎尿中打滚。

此外,猪也非吃人粪便的唯一家畜(例如,牛和鸡在这方面亦无禁忌克制)。

”[3](P127-128)英国人类学家埃德蒙・罗纳德・利奇(Edm und Ronald L each )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人们普遍认为猪食垃圾,但实际上狗亦如此。

我们实际上没有理由给猪戴上‘最肮脏’的帽子而将宠物(按指狗)视为至宝。

”[4](P344)在1859年,现代医学发现了旋毛虫病(T rich ino sis )与烹煮不够的猪肉之间的临床关联,神学家们利用这一发现为《旧约》的食物禁忌辩护。

于是,通常认为,禁食猪肉与卫生习惯有关,古犹太人也许认为猪肉不洁,食之有害无益,这是出于医学科学的理性考虑。

后来,这种理性考虑也因其有明显漏洞而不再流行。

原因是19世纪的医学发现,不可能在数千年以前就为人所知。

“预防旋毛虫病的方法不是禁吃猪肉,而是禁吃没有煮熟的猪肉。

只要有一个不吃未熟猪肉的简单告诫就足够了:‘你们不要吃没煮熟的猪肉’。

”[2](P71)而且,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炎热气候下养的猪,很少传染旋毛虫病。

“另一方面,天然‘干净’的牛、绵羊和山羊是炭疽病、地中海热和其它疾病的传染媒介,这些病比猪传染的病有过之无不及。

”[3](P128)二20世纪中叶,忌食猪肉成为饮食人类学的一个焦点。

人类学家运用新的方法,对这一现象给予新的诠释。

M ・R ・利奇从另一角度为猪鸣不平:93第6期万建中 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04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我认为我们对猪负有罪责。

羊毕竟还能提供羊毛,奶牛毕竟还能提供牛奶,鸡还可以生蛋,但是我们饲养猪却只有一个目的,这就是杀死它们,并吃掉它们。

这是相当可耻的事,但这种耻辱却立即转移到猪身上。

除此之外,在英国农村,猪圈总是在农夫的后院里,猪的这种位置,使之比其他可食动物更接近家庭成员。

猪像狗一样,以其主人的残羹剩饭为生。

杀死并吃掉这种共食的伙伴的确是一种亵渎。

[4](P352)利奇在对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家养动物进行分类分析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人类越亲近的动物越不可食用,距人们越远的动物越可以食用。

譬如位于缅甸东北部的克钦人只在祭献时才食用猪肉,平时禁忌食用。

猪同其主人生活在同一房子里。

克钦语w a(猪)这个词也指称人、父亲、牙齿。

“它是‘我’的名副其实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猪就与一般的动物区分开来,既是一种家畜,又“接近家庭成员”,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之中,并不能明确地归属于某个范畴,处于模棱两可的暧昧状态,成为禁忌的对象。

象征人类学对禁忌对象的认识割裂了历史和排斥具体的文化语境,这是其致命的弱点,使其适应面受到巨大的局限。

那些由偶发事件和信仰观念引起的食物禁忌就不可能纳入他们的分类系统之中。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 argaret M ead)曾指出,人类社会从自然环境提供的多种可供食用的食物中进行选择,并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获得这些食物。

人类群体的生存显然有赖于能满足其成员营养需要的饮食,然而,各个社会满足这些需要的程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各不相同。

前苏联学者托卡列夫认为:“至于禁杀、禁食猪豕,则因为它是典型的‘定居者’家畜,属农业民族,而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则持之以敌视。

”[5](P390)能够爱屋及乌,何尝不可恨人及猪呢!可见,宗教中的禁忌,大量的是顺应人类生活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

据考,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阿拉伯半岛草原上的闪米特人(或译为赛马姆人)以游牧为生,且以牧驼、羊为主,不养猪。

其后裔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北上,先后游动到埃及尼罗河和中近东两河流域,与当地土族混合而形成历史上的埃及人、阿卡德人、阿摩尔人、阿拉马人、迦南人、希伯来人和仍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

他们血缘同宗,语言同源,且普遍饲养驼、羊、牛、驴。

猪在这一带游牧地区是稀有的。

在《巴比伦法典》的条文中,反复地提及牛羊骆驼,而只有一、二处提到猪。

在埃及、中近东近三十种古代文献中,提到猪的也仅一、二处。

插图中的猎物、贡品、刻画、壁画都不见猪,而牛羊骆驼则层出不穷。

见都因人(游牧人)对待稀有的猪,如同鹰鸨蛇虫一样,被视为可憎之物,为人们所厌食。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中近东所见:“那里的人就是把猪视为不洁之物的。

”古代的牲畜献神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据这一地区的历史文献记载:献神的牲畜多用牛羊而没有用猪的。

这同中国古代平原地区人们多用猪献神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可见,憎猪,是远古时期北非、西亚、阿拉伯地区人们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在一定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观念,久而久之便成了这一地区人们忌食猪肉的生活习惯。

这同在此几千年之后才产生的伊斯兰教是毫不相干的。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地中海东岸的古犹太人编写的《旧约全书》中已将不吃猪肉、血和自死物列入犹太教的禁忌。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沿袭阿拉伯人的习俗,顺应阿拉伯半岛的客观经济条件,吸收犹太教的戒律,把猪肉作为禁食物列入《古兰经》中。

可见,不吃猪肉最初是一种习俗,后来才上升为宗教戒律。

三英国宗教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 ary Douglas )对禁食猪肉的原因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

在《洁净与危险》一书中,她通过参考一个社会的整个思想结构,来解释《圣经・利未记》所记载的食物禁忌现象。

下面的引文清楚地表达了她关于食物禁忌的一般思想:某些动物……适合于男人吃,另外一些适合于女人吃,还有一些是适合于小孩吃;适合于孕妇吃的动物也另有规定。

剩下的动物则被认为是完全不可食用的。

按照他们的分类体系,那些被他们排除在外的,不适合男人或女人食用的动物,结果证明都是无法按类明确归档的动物。

他们的动物分类法把黑天活动的动物与白天活动的区别开来;把地上活动的动物(鸟、松鼠和猴子)和地下的区分开来;水中的和陆地的也有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