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机械制图

1-1 认识机械制图
1-1 认识机械制图

任务一认识机械制图学案

班级姓名时间:年月日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1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浏览22742发布时间10/09/11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Mechanical drawings— Surface roughness symbols and methods of indicating 1993-11-09 批准1994-07-01 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302—1992《技术制图——标注表面特征的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注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其他图样和技术文件也可参照采用。 2 引用标准 GB 1031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3911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 3505 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GB 4054 涂料涂覆标记 GB 10610 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B 12472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3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要求给定。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3.3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表1。 表1

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机械制图第2章作业(1)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 2-1 作出直观图中所示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并在右下 2-2 根据C、D、E三点的三面投影图,角括号内填写它们的坐标值(单位:mm;度量取整数)。作出它们的直观图。 2-3 判断点的空间位置(单位:mm;度量取整数)。 2-4 根据所给点的坐标值,作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 并对比它们的相对位置(单位:mm)。 2-5 根据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出其第三面投影。2-6 已知a x,点A在V面前方5,H面上方30;点B在点A右 方10,比点A低15,并在V面前方15。作出它们的三 面投影图(单位:mm)。

2-7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直线AB的三面投影。 (1)已知AB平行V面. (2)已知AB平行H面. (3)已知AB平行W面. (4)已知AB垂直于V面,距W面20mm. (5)已知点B在V面上. (6)已知AB长20mm. 2-8 判别下列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空间位置。 (1) (2) (3) (4) (5) (6) (7) (8) 2-9 在下列直线上各作一点K的投影,使点K距H面均为20mm。 (1) (2) (3) (4) 2-10 在直线AB上作点K的投影,使点K距V面均为10mm,完成它们的三面投影。 (1) 2)

2-11 已知直线两端点A(20,12,6)和B(5,5,20), 2-12 已知直线AB 的端点A 在H 面上方20,V 面前方5, 求作AB 的三面投影和直观图。 W 面左方20;端点B 在A 点右面12,前面10,比A 点低15,求作AB 的三面投影和直观图。 2-13 作下列直线的三面投影: (1)水平线AB,从点A 向左、向前,β=30°,长20mm 。 (2)正垂线CD ,从点C 向后,长15mm 。 2-14 判断AB 和CD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2-15 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求作cd 。 2-16 (1)过点A 作直线AM 与BC 平行。 (2)作一正平线EF 距离V 面15mm,并与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

机械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及意义

机械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及意义 《机械识图》根据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识图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就业需求编写而成,注重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图文对半,直观形象,方便教学。全书共分9个项目:抄画平面图形,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作图,基本几何体的视图,绘制与识读组合体视图,识读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识读轴套类零件图,识读盘盖轮类零件图,识读叉架类和箱壳类零件图,识读装配图。通过这9个项目将知识点与任务有机地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完成技能的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自劳动开创人类文明史以来,图形与语言、文字一样,是人们认识自然、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在图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机械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具备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其重要性: 从事机械制造行业就须掌握机械制图 ,学习机械制图感到抽象、困难,其原因之一是习惯于在平面上思考问题,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借助各种媒体,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由平面思维转换到空间思维。把物体的投影与实际零件结构紧密联系,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画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图形间的投影规律,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实际工作时,才会通过二维的平面图——零件图(或装配图)想象出来三维的空间物体——实际零件(装配体),只有掌握这种 技能,才能顺利完成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的工作。所以,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制图标准、及相关规则,严肃体现出国家标准的统一性,无论谁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在机械制造行业,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也会逐步一致,使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人才能更好的与之交流,那么就必须熟 练地掌握这门技术语言,更便于同行业间进行技术探讨和技术革新,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精 通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并且反复强调标准规定的严谨性、权威性和法制性,使技术人员较好地确立标准化意识。 机械制图对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机械制图》课除了如何使他们很好地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掌握投影规律及国家标准,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如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也不是只局限于了解制图上的一些概念、定义和规则,还会学习和掌握到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知识,并且会正确、合理、全面地应用好机械制图这门工具,是现代化生产中技术人才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就要求具备这种让机械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解决实际工作 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的能力。《机械制图》是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工具,是对新设计、新构思、新工艺研究探索,反映和表达高新技术、发明创造新生事物的载体。大胆地在该课程教学中融进新思想、新设计、探索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一直线度—无 二平行度‖ 有 三垂直度⊥ 有 四圆度○ 无倾斜度∠ 有 五线轮廓度⌒ 有或无同轴度◎ 有 六圆跳动↗ 有 一,1) 直线度 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 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二,1) 平行度 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三,2) 垂直度 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 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 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

机械制图符号

机械制图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H7/m6 根据你的加工的基本尺寸,按你的尺寸大小,内孔选择H7第七级,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H7的间隙配合,外圆选择m6的过盈配合尺寸,上偏差按m6,下偏差为0。 1 |评论

机械制图第一章试题

机械制图第一章试题 一、单选题 1、国标规定基本图纸幅面有( B )种。 A.4 B. 5 C. 6 D.7 2、比例是( A )。 A.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实物与图样种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C.实物与图样中图形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D.图样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3、图样中斜体字的书写要求是( B ) A.字头向左倾斜与水平线成75°角 B.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成75°角 C.字头向左倾斜与水平线成45°角 D.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成45°角 4、圆弧连接的实质是( D ) A.连接弧与相邻线段都用粗实线绘制 B.连接弧与被连接直线相切 C.连接弧与相邻两线段相切 D.连接弧与被连接弧相切 5、虚线的宽度约为粗实线的( B )倍 A、2 B、1/2 C 1/3 D1 6、虚线一般用来表示(C) A、可见轮廓线 B、过度线 C 不可见轮廓线 D尺寸界限 7、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B) A、右上方 B、右下方 C 左上方 D左下方 8、圆台高40㎜,上底圆半径10㎜,下底圆半径20㎜,该圆锥台锥度为(C) A、1:4 B、4:1 C 1:2 D 10:40 9、两线相交,交点处(B) A、应有空隙 B、不应有空隙 C 可以有空隙 D可以不留空隙 10、尺寸线与尺寸界限(B)相互垂直 A、必须 B、不一定 C 一定不 D都不对 11、下列属于放大比例的是( A ) A、 2:1 B、1:2.5 C、 1:5 D、 12、()不得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形重合或画在延长线上(C) A、轮廓线 B、中心线 C、尺寸线 D、尺寸界线 13、无论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在标注尺寸时均应按(B)来标注 A、图形的实际尺寸 B、机件的真实大小 C、考虑绘图准确度加修整值 D、都不对 14、两平行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A)㎜ A、0.7 B、1 C、1.5 D、0.5

焊接及机械制图表示方法

符号中的信息和单元 焊接符号表达的内容: 接头类型、焊缝坡口形状、焊缝类型、焊接方法、规程或程序、焊缝位置、质量要求、焊缝次序、焊缝尺寸、最终的焊缝轮廓、工艺要求等。 焊接符号组成单元:参考线、箭头、基本焊接符号、尺寸和其他数据、补充符号、完成符号、尾缀、规程、焊接方法或其他。 1、参考线是构成一个焊接符号的基础,由水平位置的划线组成。参考线必须画在靠近所要表示的焊接接头符号的旁边。每一个焊接符号单元必须根据符号标准放置在参考线周围一个适当的位置处。水平参考线及焊接符号单元的位置如图1所示。 注释: ①尾缀T 只用于特殊的焊缝,例如,焊接方法改变、焊条改变等,可以在图纸上有详细参考说明。如果没有参考意义或无须规范,尾缀可以省略。 ②参考线上的S 记号S取决于焊缝类型,如有坡口焊缝的熔深、填角焊缝的尺寸、塞焊或开槽焊缝的尺寸、点焊或凸焊焊缝的剪切强度等,这个记号一般是位于焊缝符号的左边。 ③记号E 在这里代表一个开坡口焊缝的有效尺寸,也称为焊缝尺寸或焊脚高。有效尺寸的尺度标在圆括号内,无论箭头指向哪里,这个尺寸和坡口总是位于参考线上焊缝符号的左边。

④R 在这里代表形成所需形状的焊缝数之间的空间,对于对接接头来说是敞开的根部。如果是塞焊或开槽焊缝,R在这里表示填充深度。这个记号位于焊缝符号的中间位置。 ⑤A 在这里表示对接接头的坡口角度(倾斜角),也包括塞焊焊缝的沉入角度。 ⑥F和A之间的水平短线—在这里代表完成的焊缝外形形状。 ⑦F 在这里表示获得所需焊缝外形的方法,焊缝外形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获得。打磨(G)、机械加工(M)、铲削(C)、锤击(H)、滚轧(R)或者其他(U)。 ⑧L 在这里表示焊缝长度,这个长度标示总是位于焊缝符号的右边。无论箭头位于何处,这个位置总是不变的。 ⑨P 在这里表示当焊接中断时焊缝的中心线与中心线的间距。 ⑩(N)在这里代表点焊、缝焊、栓焊、塞焊、开槽焊或凸焊焊缝所要求的数量。箭头:箭头线位于参考线的一端或另一端,在焊接接头的箭头线一边有一个箭头,这个箭头能指向任何方向,向上、向下或向前、向后。一个焊接符号甚至可以有多个箭头。 与箭头相关的符号放置在参考线各自接头一边的上面或下面。参考线的术语“箭头侧”是指箭头指向焊缝接头一侧。位于参考线箭头侧的符号是指接头的箭头侧。位于参考线另一侧的符号是指接头的另一侧。当从图纸的底部观看时,箭头侧总是更靠近观看者。箭头侧和另一侧的例子见图2。 基本的焊接符号

机械制图符号及表示含义

机械制图符号及表示含义 Solid 二维实体2D 实面 2D Wireframe 二维线框 3D Array 三维阵列3D 阵列 3D Dynamic View 三维动态观察3D 动态检视 3d objects 三维物体3D 物件 3D Orbit 三维轨道3D 动态 3D Orbit 三维动态观察3D 动态 3D Studio 3D Studio 3D Studio 3D Viewpoint 三维视点3D 检视点 3dpoly 三维多段线3D 聚合线 3dsin 3DS 输入3D 实体汇入 3DSolid 三维实体3D 实体 3dsout 3DS 输出3D 实体汇出 abort 放弃中断 abort 中断中断 absolute coordinates 绝对坐标绝对座标 abut 邻接相邻 accelerator key 加速键快速键 access 获取存取 acisin ACIS 输入ACIS 汇入 acisout ACIS 输出ACIS 汇出 action 操作动作 active 活动(的)作用中 adaptive sampling 自适应采样最适取样 add 添加加入 Add a Printer 添加打印机新增印表机 Add mode 添加模式 Add Plot Style Table 添加打印样式表 Add Plot Style Table 添加打印样式表 Add Plotter 添加打印机 Add Plotter 添加打印机 Add to Favorites 添加到收藏夹加入我的最爱 ADI ADI(Autodesk 设备接口) ADI (Autodesk 设备介面) adjacent 相邻相邻 Adjust 调整调整 Adjust Area fill 调整区域填充调整区域填满 AdLM (Autodesk License Manager) AdLM(Autodesk 许可管理器)Administration dialog box 管理对话框管理对话方块 Advanced Setup Wizard 高级设置向导进阶安装精灵 Aerial View 鸟瞰视图鸟瞰视景 affine calibration 仿射校准关系校正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完整word版)《机械制图》第一章第二章试卷.doc

题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机械制图》试卷2、在机械制图 GB/T14689—1993 的规定中,图纸A2 的幅面大小为() A、841mm×1189 mm B 、594mm× 841mm 数 答2011级机电班适用命题人:卢新秀总分: 120 分C、 420mm× 594mm D 、297 mm ×420mm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30 分) 3、用来铺放和固定图纸的是() 分 1、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由、和 A、图板 B 、丁字尺 C 、三角板 4、用来画圆和圆弧的是() 三个要素组成。 A、圆规 B、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要 2、图纸的基本幅面有、、、A3和共5种。5、用来量取线段和等分线段的是() 3、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和两种形式。A、圆规B、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 号6、用来画非圆曲线的是() 考4、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或。 A、圆规 B、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 不5、比例分三种:(如 1﹕1)、(如 2﹕ 1)、、机械图样中一般采用()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7 (如 1﹕2).绘图时尽可能采用。 A 、箭头 B 、斜线 C 、涂黑的圆点 8、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 6、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和名称。 ) A 、平行 B 、倾斜 C 、垂直 名 7、绘图铅笔有软硬之分,笔端字母“”表示硬性铅笔;笔端字母“”9、标注圆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内 表示软性铅笔。A、Ф B 、R C 、SФ D 、SR 姓 8、图框格式有两种:和。10、标注圆弧的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A、Ф B 、R C 、SФ D 、SR 9、凡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称为。11、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Ф”或“ R”前加注符号() 线10、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尺寸和尺寸两类。A、ФB、R C、S 12、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数值都是所表达对象的()。 11、投影法一般可分为和。 A、放大尺寸 B 、缩小尺寸 C 、实际尺寸(真实大小) 12、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能够表达物体的真实和。13、绘制机械图样的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细线宽度之比为() 场 1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A、1﹕2 B 、2﹕1 C 、3﹕1 D 、1﹕4 考 封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把答案填写在题后表格内) 14、对称中心线的线型应该为() A、粗实线 B 、细虚线 C 、细点画线 D 、细实线 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种。 15、可见轮廓线的线型应该为() A、2 B、3 C、4 D、5 A、粗实线 B 、细虚线 C 、细点画线 D 、细实线 密2011 级机电班《机械制图》第一次月考试卷第 1 页座号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面与线的投影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 第三节面与线的投影 投影面的平行面是________于一个投影面,且________于另外两个投影面。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垂直/倾斜 D.平行/倾斜 投影面的平行面中,不包括________。 A.水平面 B.侧平面 C.正平面 D.正垂面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平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 A.平行/平行/垂直 B.平行/垂直/垂直 C.倾斜/平行/垂直 D.垂直/平行/平行 V面投影反映实形,H面投影积聚成横线,W面投影积聚成竖线的平面为________。 A.铅垂面 B.侧垂面 C.正平面 D.侧平面 一空间平面的V面投影反映实形,则H面投影成________。 A.竖线 B.横线 C.斜线 D.类似形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水平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 A.平行/平行/垂直 B.垂直/平行/平行 C.倾斜/垂直/倾斜 D.垂直/垂直/平行 一平面图形的H面投影反映实形,则V面投影为________,W面投影为________,称为________面。 A.横线/横线/水平

B.斜线/横线/水平 C.横线/竖线/水平 D.棱线/横线/正平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侧平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 A.平行/垂直/垂直 B.垂直/平行/平行 C.倾斜/平行/垂直 D.平行/垂直/平行 投影面的垂直面是________于一个投影面,且________于另外两个投影面。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垂直/倾斜 D.平行/倾斜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垂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 A.平行/垂直/垂直 B.垂直/倾斜/倾斜 C.倾斜/垂直/垂直 D.垂直/倾斜/垂直 一平面的V面投影成斜线,另两投影为类似形,则该平面为________面。 A.侧平 B.斜垂 C.正平 D.正垂 铅垂面在侧立面上的投影________。 A.反映实形 B.为缩小的类似形 C.积聚成线 D.为放大的类似形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铅垂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 A.平行/垂直/垂直 B.垂直/倾斜/倾斜 C.倾斜/垂直/平行 D.垂直/倾斜/垂直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侧垂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

(完整word版)《机械制图》第一章第二章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机械制图》试卷 2011级机电班适用 命题人:卢新秀 总分:120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由 、 和 三个要素组成。 2、图纸的基本幅面有 、 、 、A3和 共5种。 3、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 和 两种形式。 4、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 或 。 5、比例分三种: (如1﹕1)、 (如2﹕1)、 (如1﹕2).绘图时尽可能采用 。 6、图样中的尺寸,以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和名称。 7、绘图铅笔有软硬之分,笔端字母“ ”表示硬性铅笔;笔端字母“ ” 表示软性铅笔。 8、图框格式有两种: 和 。 9、凡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称为 。 10、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 尺寸和 尺寸两类。 11、投影法一般可分为 和 。 12、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能够表达物体的真实 和 。 1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 、 、 。 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后表格内) 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 )种。 A 、2 B 、3 C 、4 D 、5 2、在机械制图GB/T14689—1993的规定中,图纸A2的幅面大小为( ) A 、841mm ×1189 mm B 、594mm ×841mm C 、420mm ×594mm D 、297 mm ×420mm 3、用来铺放和固定图纸的是( ) A 、图板 B 、丁字尺 C 、三角板 4、用来画圆和圆弧的是( ) A 、圆规 B 、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 5、用来量取线段和等分线段的是( ) A 、圆规 B 、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 6、用来画非圆曲线的是( ) A 、圆规 B 、分规 C 、曲线板 D 、三角板 7、机械图样中一般采用( )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A 、箭头 B 、斜线 C 、涂黑的圆点 8、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 ) A 、平行 B 、倾斜 C 、垂直 9、标注圆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 A 、Ф B 、R C 、S Ф D 、SR 10、标注圆弧的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 A 、Ф B 、R C 、S Ф D 、SR 11、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Ф”或“R ”前加注符号( ) A 、Ф B 、R C 、S 12、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数值都是所表达对象的( )。 A 、放大尺寸 B 、缩小尺寸 C 、实际尺寸(真实大小) 13、绘制机械图样的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细线宽度之比为( ) A 、1﹕2 B 、2﹕1 C 、3﹕1 D 、1﹕4 14、对称中心线的线型应该为( ) A 、粗实线 B 、细虚线 C 、细点画线 D 、细实线 15、可见轮廓线的线型应该为( ) A 、粗实线 B 、细虚线 C 、细点画线 D 、细实线

机械制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

机械制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 1. 光洁度( ) ,表示要加工面的光洁度 2. 直线度(-) ,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 而提出的要求。 3. 平面度( ) ,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 而提出的要求。 4. 圆度(○) ,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 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5. 圆柱度(/○/) ,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 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 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6. 线轮廓度(⌒) ,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 状精度要求。 7. 面轮廓度( ) ,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 度要求。 8. 平行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 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9. 垂直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 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 90°。 10. 倾斜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 的程度, 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 90° 外)。 11. 同轴度(◎) ,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12. 对称度( ) ,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 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13. 位置度( ) ,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 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4. 圆跳动( ) ,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 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5. 全跳动( ) ,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 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6. ?25H8,是所标位置的直径为 25 毫米,“H”说明是标的孔的偏差(极限偏差)。 其中 H8 代表的数值,对于直径 25 来说,是上偏差为 33 微米(0.03 毫米),下偏差为 0。 综合所述:?25H8 的意思是孔的直径范围为 25.000--25.033。

《机械制图》第一章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图》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国标规定基本图纸幅面有( B )种。 A.4 B.5 C.6 D.7 2、比例是( A )。 A.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实物与图样种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C.实物与图样中图形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D.图样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3、图样中斜体字的书写要求是(B ) A.字头向左倾斜与水平线成75°角 B.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成75°角 C.字头向左倾斜与水平线成45°角 D.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成45°角 4、圆弧连接的实质是(D ) A.连接弧与相邻线段都用粗实线绘制 B.连接弧与被连接直线相切 C.连接弧与相邻两线段相切 D.连接弧与被连接弧相切

5、虚线的宽度约为粗实线的( B )倍 A、2 B、1/2 C 1/3 D1 6、虚线一般用来表示(C) A、可见轮廓线 B、过度线 C 不可见轮廓线D 尺寸界限 7、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B) A、右上方 B、右下方 C 左上方D左下方 8、圆台高40㎜,上底圆半径10㎜,下底圆半径20㎜,该圆锥台锥度为(C) A、1:4 B、4:1 C 1:2 D 10:40 9、两线相交,交点处(B) A、应有空隙 B、不应有空隙 C 可以有空隙D可以不留空隙 10、尺寸线与尺寸界限(B)相互垂直 A、必须 B、不一定 C 一定不D都不对 11、下列属于放大比例的是( A ) A、2:1 B、1:2.5 C、1:5 D、

12、()不得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形重合或画在延长线上(C) A、轮廓线 B、中心线 C、尺寸线 D、尺寸界线 13、无论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在标注尺寸时均应按(B)来标注 A、图形的实际尺寸 B、机件的真实大小 C、考虑绘图准确度加修整值 D、都不对 14、两平行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A)㎜ A、0.7 B、1 C、1.5 D、 0.5 15、通常在图样中把斜度或锥度的比值化成(A)的形式 A、1:n B、n:1 C、1/n D、n/1 16、图样中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 C 。 A、长度 B、宽度 C、高度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7、国标规定机械图样中用的图线宽度为 A 两种。 A、粗线、细线 B、粗实线、虚线 C、直线、曲线 D、点划线、双点划线

11机械制图第十一章轴测图的绘制 (1)

教案 授课时间12月21日至1月09日课时数上课:6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 其他□ 授课单元第十章轴测图的绘制 目的与要求◆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由正等轴测图绘制三视图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1. 绘制正等轴测图前的设置。 2.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3. 由正等轴测图绘制三视图。 主要内容1.设置正等轴测图的绘图环境。2.绘制轴承座正等轴测图。 教学方法手 段 (教具) 理论课、上机课均采用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AutoCAD200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陈宁乔支民主编 2.AutoCAD2000工程绘图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曾令宜编著思考题、作业 1.《机械制图习题集》P20—P21

陈宁2010-8-28 第十一章轴测图的绘制 §11-1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轴测图是一种投影图(非三维立体图)。在这种投影图中,能同时反映长、宽、高3个方向的立体投影,因而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产品说明书中或作产品介绍时经常用到轴测图。工程技术人员在看图样时遇到复杂结构,画一个局部的轴测图,对看懂机件的形状很有帮助。 画轴测图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①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在轴测图上平行于轴测轴。 ②坐标轴上的直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在轴测图中的长度等于实长。 ③倾斜于坐标轴的直线有两种画法:如果其端点是其他已知线段上的对象点,可调用对象捕捉命令确定或画辅助确定点,否则输入倾斜线端点的坐标。 说明:输入点的坐标画轴测图,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也应是最后的方法,就是说,当无法用别的方法画出轴测图中的个别倾斜线段时,才用这一方法。 在AutoCAD,利用等轴测捕捉和正交工具,是画等轴测图的常用的方法(也可以用等轴测捕捉和极轴追踪方式)。在默认情况下,等轴测捕捉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随时将其打开。步骤如下: ⑴将光标指在状态中任意打开的绘图模式按钮,右击→再单击键菜单的“设置”,立即显示“草图设置”对话框。 ⑵在“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单击“等轴测捕捉”使其左面的小圆圈中出现小黑点,选中该选项。 ⑶单出“确定”退出,完成设置。这时如把栅格打开矩形栅格变成菱形栅格,同时,光标变成或者说或,。等轴测状态有3个轴测面,AutoCAD用十字光标的 形式表示当 前正处在那一个轴测面内, ——左轴测面 ——右轴测面 ——顶轴测面 按F5键可以在3个轴测面之间切换。 利用正交绘图模式画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非常方便,在等轴测捕捉模式下存在3个轴测轴X1,Y1,Z1,直接移动鼠标可以确定直线平行于哪个坐标轴。 [教学后记]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基本幅面中,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A.A5/A1 B.A4/A0 C.A1/A5 D.A0/A4 在机械制图中,下列图样的比例________不符合国家标准。A.1:2 B.2:1 C.1:3 D.3:1 图样的比例是指________。 A.图中物体的线性尺寸与实际物体相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B.实际物体的线性尺寸与图中物体相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C.图中物体的尺寸与实际物体的尺寸之比 D.实际物体的尺寸与图中物体的尺寸之比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中物体的________与实际物体________之比。A.尺寸/尺寸 B.大小/大小 C.线性尺寸/相应的线性尺寸 D.面积/面积 一般采用的图样比例________,通常尽量采用________的比例。A.可自行决定/1:1 B.由国家标准规定/1:2 C.由国家标准规定/1:1 D.可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自行决定/1:2 对简单而大的物体可采用________比例,如________等。 A.放大的/1:2 B.放大的/2:1 C.缩小的/1:2 D.缩小的/2:1 对复杂而小的物体可采用________比例,如________等。 A.放大的/1:2 B.放大的/2:1 C.缩小的/1:2 D.缩小的/2:1

下列的图样比例中,可用于局部放大图的是________。 A.1:1 B.5:1 C.1:2 D.1:4 下列的图样比例中,通常应尽量采用的是________。 A.1:1 B.5:1 C.1:2 D.1:4 若图样上机件的线性尺寸是实际机件相应的线性尺寸的1/5,则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标注应是________。 A.5:1 B.1:5 C.1/5 D.1比5 原图比例为1:2,局部放大图上图形的线性尺寸是对应实物相应的线性尺寸的2倍,则局部放大图的比例应注为________。 A.1:2 B.2:1 C.1:1 D.1:4 若视图的比例为2:1,则标注尺寸时,应按物体实际尺寸________来标注。A.真实值 B.放大一倍 C.缩小50% D.放大二倍 在机械制图中,下列图样的比例________不符合国家标准。 A.1:2 B.2:1 C.1:1.5 D.1.5:1 国家标准规定,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写________,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A.宋体 B.黑体 C.长仿宋体 D.舒体3

机械制图符号表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