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芳教授“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合集下载

外语教学与研究方法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方法论
9
文献研究成果:写个综述去发表




Schmitt, N. 2008. Review article: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2 (3): 329-363. Swain, M. & Yang, L., 2008. Output hypothesis: Its history and its future.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45-50. 王文宇、王立非,2004,二语写作研究:十年回顾 与展望;外语界 (3): 51-58。 唐芳、徐锦芬,2005,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 综述;外语界 (5): 18-23。 张萍,2006,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 ;外语与外语教学 (6): 21-26。
2
研究模式
目的 (purpose)

过程 (process)
结果 (prຫໍສະໝຸດ duct)——文秋芳(2004:3)
3
研究过程中的要素




1. 选题 2. 文献收集 3. 文献研究 4. 文献研究成果 5. 基于文献研究的研究 6. 理论框架选择 7. 研究方法设计 8. 研究成果
12
理论框架


研究要有构念效度,即研究要使用特定的概念,特 定的理论去描述和分析现象,去指导研究设计,去 概括和解释现象。 这涉及对关键词语的界定,理论假设和理论体系的 阐释。 什么是理论? 理论是一套相互关联的思想,具体说是一套关联的 概念、假设、概括、原理、原则、规则、规律。 外语教学与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和 专门语言学理论,包括应用语言学理论。

应用语言学论文阅读与写作研修班心得体会

应用语言学论文阅读与写作研修班心得体会

应用语言学论文阅读与写作研修班心得体会4月19日,在外研社和电子科大的协助下,为期一天半由文秋芳老师担任主讲的应用语言学论文阅读与写作研修班圆满结束。

虽然较以往研修班,本次培训时间稍显短暂,作为一名刚进大学授课的青年教师,我仍然激动不已,感受颇深。

在这里,想与领导、同事们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这是我进校后第一次参加以研修班为形式的课程培训。

整个课程培训历时一天半时间;教学内容为研究2篇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实证论文研究论文;其目标是旨在培养学员阅读应用语言学英文文献和批评文献的能力,为学员从事实证研究打好基础;教学方法采用了合作学习法、研讨法;采用大班讨论,小班讨论、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在这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研修班中,我得到了如下收获:1. 用批判的态度来阅读学术论文。

任何论文都有它自身的可取处和不足。

正如文老师所说,正因为它的不足,才会有更多的人去继续去研究它,分析它。

这种不足,从写作语言,研究方法到文章分析的严密度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

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学术论文并非是不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恰相反,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后来的人才能秉承他们的研究精神,理论精髓和核心思想,继续探索这条价值之路。

在文献、论文纷飞的今天,在论文随处可寻的网络时代,对于带着渴望双眼,初涉语言学领域的我,文老师的一席话无疑为我以后的论文阅读、写作指明了一条光明路。

2. 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学习中早已知晓却很少碰触-----一直担心无法实施有效的实例取证又或实证分析漏洞百出。

这次的两篇语言学论文阅读都是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实证学术论文。

通过一天半的学习,我发现其实实证论文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难操作。

怎样进行实证研究,如何思维严密地去组织并开展它,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在文老师循循善诱地讲解下,都一一知晓。

这宝贵的一天半如血中送炭一般,及时缓解了本人当下在从事语用学实证研究中出现焦虑和迷惑,收益匪浅!!3.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数据:
数据表明,被调查者对非传统方法的态度与传统 方法更为积极。结果证明外籍专家对中国人学 英语的看法印象不一致。
研究结论
反思
【3】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发现英语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在管理策略上 的差异 研究目的:找出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计划、评价和错误监控 三类管理策略上的差异。 研究方法:面谈 日记
早期
国外: 早期代表人物:Rubin,Naiman, Wong-Fillmore, Stern 缺陷: 第一,通过实际观察、问卷和访谈调查等手段的学习策略尽 管数量很多,但并不全面,也不系统。 第二,没有理论指导,我们就不能肯定哪些是基本的学习策 略,哪些是辅助性的,也不清楚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的密切关 系。学习策略分类混乱。 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O'Malley, Chamot [以认知学 习理论为指导] 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 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去。
【3】管理策略
策略: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管理策略和语言学 习策略。 管理策略:为有效组织和安排语言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动。 计划、评价、错误监控 语言学习策略:指为学好英语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进行的活 动。 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成效
英语学习策略系统模型
二、分析三篇论文实验和结论
★ 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在研究方法
★ 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结论上,只作为经验的积累。鉴 ★ 于这种划分,我们将实证研究区分为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 问卷调查法、访谈、日记、观察法、口头报告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 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一般可分作3个阶段:既情况调研判断──反馈研究──自我参与式研究 具体表现为: * 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 * 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 学校管理评价; * 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 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摘要: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是文秋芳教授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旨在改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教学理论。

此理论以Krashen输入假设、Swain输出假设和Long的互动假设为理论基础,将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方面的假说作为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用一体、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本文试将这一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其在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探索和研证。

关键词:大学英语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学用一体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转向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全国一线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努力寻找适合本层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之路。

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学习法等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活动形式,但在众多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一方面英语教师虽然在教学理论的视野上得到拓宽,并将各种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但与此同时也越来越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盲从的现象。

另一方面,很多英语教师仍然摆脱不了“重讲轻练”的桎梏,过分强调输入而忽视输出,导致学生“学而不用”、“学用分离”,或“学了不会用”。

在层见叠出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研探中,其本质和核心问题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三个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很可能导致两种倾向:一是以课本为纲,陷入专家所说的“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误区;二是“轻语言、重交际”,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表演、展示,忽视知识建构中的互动和教师的支架作用,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但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一、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芳教授经过多年努力,基于Krashen输入假设、Swain输出假设和Long的互动假设等国外教学理论的优秀成果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大纲

《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大纲

《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大纲一、课程名称:《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二、课程性质:《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是从提高学生的教学教研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撰写英语专业学位论文的方法的一门课程。

三、教学目的本课程力图通过培养学员对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便在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一般意义上的英语论文和科研论文或学术论文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学习,以及论文写作的练习,达到相应的本科生论文写作水平;同时获得初步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及网络信息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3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该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足,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用词得体,语言通顺,具有说服力,文中注释、尾注/脚注及参考文献合乎规范。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课程,因此教师上课将多以理论讲解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要给学员更多的机会理解知识,思考,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将以教师讲授、小组讨论、个人笔记和作业等形式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扩大学生的论文写作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次周教师对上周作业进行评讲,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尽可能提供个别辅导,帮助指导学员确定自己的小规模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式,学会设计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

五课程时间及学分:本课程开设时间为第14学期,每周2学时,17周共计34学时,2学分。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每讲3课时左右,包括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互动时间,课时可视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第一讲:行动研究的理论、实践1. 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起源;行动研究的定义;行动研究的特点2)行动研究与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特点3)行动研究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培训与发展的关系问题4)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的区别: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对象;研究者角色;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本质;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意义;研究的目的5.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意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是发展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工作自主性的需要;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是发展对教学评价能力的需要;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高校中如火如荼的进行,教育理念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从“题目分数论”转变为“综合素质论”,对外语教学效果的提升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取得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的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不同步,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却有待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重读写,轻听说”的问题,此类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学者文秋芳立足本土,创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旨在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展开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POA理论;教学模式一、POA理论体系POA理论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及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构成。

在POA理论体系中,教学理念是体系的核心,提供教学总体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包含“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学习中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及主体性,即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为学习服务,但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正反馈、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学用一体”说明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POA理论的教学要以实际语言交际场景为依托,利用实际任务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因此,“学用一体”就是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全人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语言的综合素质,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外,更强调培育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以评促学四个方面。

其中“输入驱动”目的在于利用产出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输入促成”主要给予学生适当、合理的输入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扩展目前的知识领域以及语言理解程度,提高自我学习的产出水准。

“选择学习假设”主要强调学生应根据所定的学习产出目标,从输入的学习材料中选择对其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深度认知,以此来辅助提升学习效果。

research methods in applied linguistics文秋芳

research methods in applied linguistics文秋芳

/
Applied linguistics (History)
• 1950s
– Language Learning: A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publish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48. – Concerned itself wit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n the Language Learning: 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asis of linguistics.

/
Major branches of AL
Major branch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clude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conversation analysi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ies,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pedagog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exicography,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ies, pragmatics, forensic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
Applied linguistics
•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methodology
–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Error analysis – Language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Testing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 – Multimodality in discourse and text – Lexicography and lexicology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师生角色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师生角色

74“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师生角色王秋瑾沈阳体育学院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要:文秋芳老师及其团队构建并不断完善的“产出导向法”开创了大学外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时代。

本文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三个方面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探讨该理论体系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师生角色。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师;学生一、前言文秋芳老师及其团队构建并不断完善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其独特的中国特色和较强的课堂可操作性,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专家的注意,尤其是对中国从事大学外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而言,“产出导向法”的出现开创了大学外语教学的新时代,它从课程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手段和评测体系)这四个方面根本变革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笔者潜心学习并研读了文秋芳老师和其课堂教学试验团队有关“产出导向法”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章,例如“产出导向法”的“前身”《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发展时期的《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完善时期的《“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以及《“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

“产出导向法”的“前身”即“输出驱动假设”最初是文秋芳老师针对英语专业教学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程提出的,在此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文老师的研究重心向大学外语教学倾斜。

本文以文秋芳老师的“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重新规划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

二、理论体系文秋芳老师倡导的“产出导向法”与其他外语教学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该理论在实践操作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始终重点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中,文秋芳老师以“教师为主导”替代了原来的“以教师为中介”这一表述,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和意义更加清晰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结构:正文前
•题目 •摘要
正文前部
• 题目
– 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
– 描述课题与主要变量或者研究
的议题
下列题目符合要求吗?
•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应用的实证 研究 • 大学一年级综合英语课中教师使用汉 语情况的调查
摘要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 总结研究问题 • 提供研究设计 • 报告主要研究结果
5
6 7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43(78%)
31(78%) 23 (41%)
12(22%)
9(22%) 33(59%)
55
40 56
二、期刊文章类型
– 综述文献 – 报告实证研究 – 书评 – 阐述观点 – 介绍实践智慧
三、撰写实证研究论文
实证研究类型:
• Basic research • Applicable research • Applied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文献回顾)
• 关键词语定义 • 相关理论基础 • 相关实证研究
Research method(研究设计)
• • • • Participants (参与者) Instruments/Materials(量具/材料) Procedure(数据收集过程) 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
论文结构:正文
• 引言 • 文献回顾 • 研究设计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Introduction(引言)
• Reiterate once again what we said in the title and the abstract but this time at more length.
– Procedures – Reliability (Internal consistency index,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与讨论) • In e combined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结果与讨论)
TESOL Quarterly 在1967-2000年期间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情况 年份 1 2 3 4 1967-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量化法 4(12%) 7(25%) 16(52%) 17(61%) 质化法 30(88%) 21(75%) 15(48%) 11(39%) 合计 34 28 31 28
• 反复修改 • 选择合适杂志 • 符合投稿杂志要求的格式
五、应用研究论文的结构
• 问题 • 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理据 • 详细介绍方案实施过程 • 对新方案效果的评估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文秋芳
发言提纲
• • • • • 研究方法概述 期刊文章类型 撰写实证研究论文 投稿注意事项 应用研究论文的结构
一、研究方法概述
• 量化类研究 • 质化类研究
质化类与量化类研究的主要特征:
研究类别 量化类 质化类 数据形式 数字 非数字 研究设计 灵活度低 灵活度高 研究环境 有时不真实 真实
A continuum
Basic
applicable
applied
撰写论文:功能与原则
• 两项功能
– 社会责任:分享科研结果,避免重复研究,传 承文化
– 研究思想升华:条理性、抽象性、可表达性
• 三项原则
– 读者友好
– 语言易懂,文体朴实 – 叙述一个故事
撰写论文:结构
•正文前 •正文 •正文后
• Arrange your results according to research questions
– Report the statistical finding and explain its meaning in non-technical language –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hypothesized one –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the findings reported by the previous study – Offer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s (more than one reason
论文结构:正文后
•引用文献 •附录
References(参考文献)
• • • • Format : consistent Cited references Up-dated Authorative
文秋芳、俞洪量、周维杰,2004.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投稿注意事项
Conclusion(结论)
• Major findings Summarize the findings in relation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s • Implications
– Related to your findings
•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Limita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